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远古至秦朝的150个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张仪
9 O4 I# d3 b  \" y3 l$ t  ]  0 ]% _1 R2 g, p4 U: X
   张仪据说也是鬼谷子老师的徒弟。
3 X* |3 o- s5 U  l& H6 k  * I+ u, n( h( b3 ^* a4 T
   不过,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张仪在云梦山学习期间缺乏自律,行为不端,爱偷同学的毛笔和凉在外面的衣裳。导致大家只好互相偷,才保证了有衣裳穿。毕业以后,张仪跑到楚国鬼混。
2 {- Q8 W! `$ v# A5 |: X9 K  7 `" S( Z9 \1 ~  w* Z/ K0 o% _
   他在楚国租了个小屋子,待业,吃不起饭。全靠着外出赴宴,才摆脱了在家中被饿死的危险。( n! e& O' d9 E9 v3 {  f. i3 w$ B
    o1 y( f, j4 L! @6 O) k
   有一次,张仪去楚国上柱国(相当于内阁总理)“昭阳”先生家蹭饭。张仪厕身宾客之中,跟大伙一起向昭阳先生敬酒。当大家吃到贼饱的时候,昭阳先生突然发现他的电脑不见了(对不起,是宝玉不见了,不是昭阳电脑)。
3 V+ G5 }0 L! E6 ?: E  T6 `: P! k5 B  
/ R; ~! ]% F5 c% A9 V6 g   下边的帮闲们都说:“没错,准是张仪偷的。张仪这家伙贫而无行,念书的时候就爱偷别人的毛笔和衣裳,一定是他盗了您的宝璧。”
: p- T' x; s, T0 h5 d  
* V( m6 ~8 Y8 m: H  }/ ]   于是大家一起起哄,去抓张仪。张仪刚把肚子吃得极胀,以为大家要做游戏了呢,很高兴。当被按在砧板上,才知道是要挨打。张仪很后悔,早知道就不吃这么多了。
: }! f# v/ {9 E1 B) }$ D  
7 F/ W* a+ s2 I% A, q4 M+ S   张仪被荆条打得体无完肤,浑身上下就像一条被人割成小菱形块块的松鼠桂鱼,张着大嘴,疼得叫不出声来。' G9 B& g9 D  B( ~+ U( L
    O% v% h( L( t
   张仪奄奄一息地被抬回租住的房子里,他媳妇看见门口抬进来一个胖大海,惊问:“哟,今天怎么吃这么多啊?比以往格外的胀啊。”* S6 O! l/ K6 I" k7 w! }; B- D
  . x# M0 ^. O- c( v
   “什么胀啊!这是胀起来的吗?我,我已经被打得——唉呦呀呀,快来扶——”9 c6 w8 l0 p' Q+ z
  ' o4 r0 u4 H4 H$ Z3 o) Y; `( R
   “怎么被打了?你这么斯文的人,谁敢打呀——?”$ V! Q: M1 R/ E+ \! n) U
  张仪躺下以后,还不肯昏睡,硬撑起来问媳妇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呐?”2 P* s, I) c* j1 o  ?- X4 D
  
# Y1 t7 R. y5 v$ P" e6 l2 @/ z   媳妇像牙科医生那样扒开看了:“还在呀,软软的还在。上边还有味蕾。怎么了?”: `) T0 q5 W0 P( s! v1 Y
  
# N8 K/ M, y4 Q) ?4 W   张仪把宝贝舌头收回去放好,坏笑着说:“舌头在就足以了。以后全靠着它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5、张仪欺楚; ^3 W7 u4 v' L: R' Y; H$ K
  
/ p( o7 B; H" b+ U  张仪随后去了秦国,混了十几年之后,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A5 G  O# K3 _; \, z
  当时的秦国,尚不够强大,不足以单独挑战天下,尚需要找一些同盟国来支持。秦惠文王决定强拉楚国入伙,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张仪使楚”之事。
2 G) P* ^- D/ t  张仪以秦国相国的身份,再次来到楚国,向楚怀王表达了秦楚结盟的建议,用当时的话讲,叫做秦楚连横。6 ?- T  [0 C. y8 I
  楚怀王听罢,不禁仰天哈哈大笑:“凭什么我要跟你们站在一个圈子呢?如今我跟东方的齐国眉目传情,攻守同盟,就很好,足够维护我们楚国的安全的!不需要与你们秦国结盟。”楚怀王愉快地一揪胡子。, S0 X/ I( T. q( b0 y3 A
   “其实大王结盟秦国的好处很多。”
, _# n2 u9 M# N  “是吗,请先生明示。”- K3 c) s. G! h- F  s
  “大王一直想要商於沃土,是吧?我有一个办法可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商於六百里土地。”
3 Q& [4 O- H1 c; [7 b  “什么办法?”
9 Z- ?- y4 c+ \+ y% f% M9 K9 }  “只要大王宣布与秦结盟,并且封锁东方边境,和齐宣王绝交,我张仪愿献上商於之地六百里。” ) U6 V" E- a/ V. g' k
  张仪抛出诱饵。楚怀王听了,倒是一惊。+ t+ z/ a$ s- {& X
  楚怀王犹豫再三,终于不再犹豫了,他声明秦楚连横,然后摆下酒宴,招待张仪,。
5 w! ^9 u2 K8 g  众臣举杯:“恭贺大王,贺喜大王,尽收商於六百里土地,先王百战经营所不能实现,大王一朝获申,恭贺大王!”9 F8 p' r7 e) Q. c( a7 f9 ?0 Q/ U3 d
  唯独陈轸却说:“我从前在秦国当外交部长,知道张仪此人不可轻信。”
& w% z) t8 x# i  S. Y* x  “请闭上你的乌鸦嘴。寡人不烦一人,不废一兵,取得商於土地,此计划甚善。你等着看我的谈判成果吧!”楚怀王也是急于为祖国作些大好事,以无愧于先祖,取悦于人民,在臣子面前也有光,于是他抓住张仪这根稻草,想走致富捷径。而且,秦楚历史关系一直不错,楚人总有亲秦情结,楚怀王乐得与秦连横。
. h4 z% t& ]+ I  z- T) G6 e  于是楚怀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与秦结好,与齐国断交。然后派人跟着张仪去接收陕西至河南交界的商於土地。+ i; N0 o! V% N# u
  张仪抱着楚怀王赠他的犀牛角、象牙、美玉,返回秦国,剩下就是如何摆脱楚使者的纠缠了。张仪招待楚使者吃西北小吃,吃完从饭馆出来,醉醺醺歪在车子上,唱着:“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2 n" ?$ K# p8 q2 B! M' ?
  “相邦先生,您喝醉了吧。”楚使者话音未落,张仪一个趔斜,栽到车底下去,当场骨折了。汗水在老脸上直流,抬回家去静养(五十岁左右的人啦)。
' j/ b5 e1 r# H  }0 T8 L  一连三月张仪不出门。楚使者急得天天借酒浇愁,在朝堂门口、旅馆门口和张仪家门口,拎着酒瓶儿,到处堵。
1 A  ^1 A& U% U% o4 @  0 ?' p" `' Q) u+ g0 P8 x- y
  楚怀王得到使者来信,迟迟得不到商於之地,他想了想,大约是秦人嫌他尚未与齐国彻底脱交。于是楚怀王就派了一个嘴巴特别脏的勇士,跑去痛骂齐宣王,说齐宣王是猪头,表示彻底绝交。齐宣王大怒,派稷下学宫的辩士们一起对骂。然后立刻命令齐军,彻底取消对盟友楚军的支持。
( e3 \% {0 q3 K4 \) u, I+ r$ z  楚人孤独一枝被剩在中原西线战场上,傻愣愣地等着秦人来割他们的脑袋。
8 x+ e8 ]8 B0 q, p, o  这时候,楚国使者还指望割秦国人的地呢?终于有一天看见张仪拆掉石膏,出门放鹰来了,赶紧扑上去拜求:“张仪先生!!!张相国啊!!!”好像见了亲娘。
) J6 U8 E& E: G, n; V  “唉!”张仪急了,“你怎么还没去接收土地啊!从某某到某某,六里土地,你赶紧去拿啊!”+ C2 ~% I) ]& [3 H
  楚使者拎着酒瓶儿傻了:“不是六百里嘛!”
( Q+ F/ s1 ?' Q0 u4 C- q  “什么六百里,我本来是个小人物,哪有六百里土地给别人呢?那六里是我的封邑,你快去拿吧!”, K, [0 r) k) C0 i
  啊?使者赶紧扔了酒瓶,写信飞报楚怀王:“大王,我们上骗受当了,对不起,上当受骗了,张仪没有六百里土地啊!”
* V9 m" N6 O8 n( P- i  楚怀王大为震怒,动员驻扎中原大兵,以大将屈丐为统帅,从函谷关到武关一线,全面攻打秦国,时间是公元前313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6、蓝田大战2 r! ]" d6 [- @/ O
  
+ T8 I2 z5 g9 V0 O7 {' B3 _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命令秦兵分作三路,大举迎击楚人。
' E4 m) w7 d$ i) u1 P+ T$ p' w  
9 H: f! X0 _  V3 i- `! n  F; W   秦军在丹江以北与楚人展开激战。战旗猎猎,战鼓隆隆。秦军以优势兵力大败楚九个军团,斩甲士八万,俘虏了楚军总统率“屈丐”并杀之。楚将逢侯丑等七十多人,尽是高级爵位,全部壮烈战死。真的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屈丐八万尸首,加上秦军自我损伤,足以把一个足球场堆满尸体,并垒到高达十五层楼高。堆尸如山,流血成河啊。我们称此役为“丹江大战”。
, @$ a) `0 Y+ P' `  * F9 J$ z" B* k0 l
   整个过程中,布置在中原的齐军作壁上观,看着楚军人头到处乱掉,十分解气,谁让你们骂我们齐宣王是猪头了!活该。8 `% B6 g' i7 V& E
  ! s7 U  O3 L' v1 f
   楚怀王中原部队全部覆灭,楚怀王象一个赌红眼的疯子,动员国内全境部队,由景氏家族的“景翠”为将,北上中原。并且楚人赶紧与齐人重新修好,不骂齐宣王是猪头了,请求协兵合作。齐人这时候看见老楚卷土又来,要打秦国,形势闹的还不错,于是不计前嫌,决定有节制地配合楚军作战。
. q: m1 [' j% C. o0 ?7 R# ?# U1 R7 c  
( M9 V  p& H4 z( O   看见齐国人吸引了很多火力,楚怀王乐了,命令景粹趁空虚而进攻秦国本土。景粹果然攻破秦边境,尽收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哈哈大笑,我终于拿到我的商於六百里了!他立刻指令景粹继续深入北上,直到陕西蓝田,距离咸阳才一百多里,咸阳振恐。但是楚人跑到这里就没力气了,士卒损耗太大,强弩之末,终于被这里的秦人击退。此役为“蓝田大战”,楚人伤亡亦不小。
( u7 j# K/ D& d! z7 Z2 @  
" _* p6 o1 j( \   楚怀王组织的这第二次大会战,至此又一败涂地,总计伤亡十多万。楚怀王被打惨了,被迫宣布与秦结盟,当秦国的小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07、郑袖: G, t7 q* i  n4 W' |
  ( T6 ^! y6 O+ g; u5 j! l4 B
  
3 R4 F8 @# |7 w2 X   张仪知道,虽然楚怀王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也未必就会甘心当秦的小弟。特别是楚怀王还在嚷嚷:' c" q* S' X4 P- S, c0 h5 b
  
. r' E; _8 t* d& W7 p   “张仪这个反覆小人,,他骗了寡人,说什么六百里商於之地,全是鸟话!寡人要抓住非吃他肉不可。”
; ]: e; ?9 o, L/ D* @  
7 B2 c2 X& U+ ^; J   张仪为了平息楚怀王的愤怒,于是再次出使楚国,想好好跟楚怀王谈谈,却被楚怀王一把抓住,下在监狱里。
$ ~) e& v, c2 \5 c: f3 G$ S7 b$ E  
. j8 c0 \. J7 X1 d, [0 H4 v   楚怀王命令厨房的大师傅,把张仪制作人肉酱和人皮鼓。张仪手下的门客赶紧找到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同志,贿赂他帮忙解救张仪。8 R5 d5 l0 G# k- Z+ A0 g
  - `( `* R6 w- T4 }* {- F" ^
   靳尚慌忙去找楚怀王的姨太太郑袖,大呼小叫跑进来,喊郑袖说:“亲爱的,大事不好啦,张仪被大王抓住了。”$ L0 v# T3 z  Q2 A8 X/ d" \; y
  
. Y* W# i. q2 }2 |9 j   “那有什么不好,我看很好。”
& t) A; ~& c/ u* Z9 ^  
& ?4 D3 C+ F' z   “秦国人正在奋力营救张仪呐。秦王甚至把他的爱女,还有宫里几个会唱歌的绝色,都预备出来了。她们带着金玉宝器,还有六个县的赋税当嫁妆,跑来找大王,想赎回张仪。这帮女的,有钱有色又会玩儿?大王亲之爱之不够,到时候还不把您给闪一边儿了!”
* b) D1 Y& A3 z# R# A  
" `5 g, X  u9 n' U: ~   郑袖这人属于长袖善舞,蛾眉善妒,整天最担心的就是被人夺了她的宠。楚怀王曾宠爱一个女生,郑袖笑眯眯地告诉那美人说:“美人啊,你哪都好,就是鼻子有点扁,以后见到大王,用手捂着点儿啊。”
2 v5 f! Q& Z6 T/ U! ~$ D$ G% p  
! l9 F2 G. T/ D! n$ e9 d   后来大王很奇怪:“怎么美人儿见了我老捂鼻子啊?”* Z# ?, x1 d' [) y" a) s* n: S' [4 g9 T
  
3 r% s+ y- y1 u4 b8 O8 q- L) A   “那是因为嫌您口臭啊!” 郑袖说。$ g: C+ }+ h  S# e
  4 k- T- \. X9 D0 ]
   楚怀王老羞成怒,就把美人鼻子给割了,逐出宫外。郑袖之智慧,常如此。现今听说秦国派出美女来讨好楚怀王以救援张仪,郑袖急得都要哭了,抖着手抹着泪找到楚怀王扭着屁股撒娇:“大王啊!您干吗抓张仪呐,快先放了他吧。”
# f& U, s* n- O( {1 p0 v2 V  & g( m# f8 p6 ?% e
   “为什么兮?”楚怀王捏着郑袖的手说。/ z3 {( q. g' {) j3 \2 N
  
. m: |) Y2 O' e4 V: |0 R5 r   “人臣各为其主嘛,张仪有什么错啊。一旦被您杀了,秦国人大怒,打到咱家里,我们娘俩还不得跟着倒霉,到时候秦国人鱼肉我们娘俩,您可就再想亲我爱我,也没┅┅没那个啦!您赶紧先把我们娘俩送过江去(到湖南)避着吧,颠沛流离,苦啊┅┅哇——!”
2 o* h& B2 T/ _4 q4 Z+ u: v, ?, Y" P  
& v' q) e, \2 x" q% ]   郑袖日夜缠着楚怀王,楚怀王犹豫不决,令人先把张仪放出监狱,软禁起来。但是不许回国。
% ]0 k+ M9 I* L  
9 x2 Q1 x4 J$ [: I- G  3 Q; K3 S; k' t9 \6 W  p1 d: v
   张仪这帮人被软禁在郢都,钱也花光了,变得越来越穷。他的舍人(就是帮忙吃饭的人)不耐烦了,大怒:“饭越来越不好吃,穿的也越来越差,换季的衣服都没有啦,钱都哪去啦!怎么也不够花呀!”
! Y0 X" D9 {( I6 A. |2 B+ _! h  
2 r4 w' w7 ?3 R   张仪说:“你们不要嚷嚷着回家,像我这么伟大的人物,弄点钱来还不容易吗,明天我就找楚怀王去。”
' L4 Z# u) }$ ]  ( [6 z! v6 G1 R3 d3 l0 ^9 [
   张仪见了楚怀王,楚怀王照旧不悦,左右摇晃脑袋,鼓着嘴,不瞧张仪。. }5 }6 Y. x9 w4 Z- M
  
! Y; }9 S9 D# a1 y   张仪说:“既然大王听不进我说的连横,那就让我回去吧。”9 c8 `+ a6 i4 P0 R2 b7 O/ a$ C
  
. C8 h# X( J: H* I   “你回去干什么,不许回去!”
2 P+ ?& F6 N- t! k  0 M1 x2 T) Q  Z/ n0 W, J9 d; Z7 U1 B
   “那我北上中原,去给您采办点儿东西,好不好?”; ~2 W* r6 B3 t# o) ?  d/ @. K0 C
  
6 o; g9 Z. N  K4 r6 W# [   “黄金、珠玉、犀角、象牙都是我们楚国的出产,寡人什么都不缺兮。”
. p6 U$ {/ f6 {4 U  ' w6 M+ T5 N! P; y2 I. \- z, I
   “大王难道就不好美色吗?”7 C/ ?2 c- D* l; x0 h6 p
  , J9 g1 ]: v2 \6 Q/ X3 {0 R
   “什么?”楚怀王脸红了。
! J+ T+ N3 M9 w: m/ X7 a, M; v# U  : e6 s7 p+ |7 c$ V8 R
   “中原韩国和大周洛阳的女孩,身材丰满,漂亮绝伦,立在街巷,飘逸绝尘,仿佛神仙——您不知道吗?”
# v& |' ^. v- d& ?4 w  
" K- [/ M' A% P/ B   楚怀王抓了抓脑袋,终于很不好意思地说:“那,你去中原帮寡人办一办兮。”! a' J6 z" p8 d) o# m
  2 R& C4 @$ v5 v) T/ L
   张仪回到馆驿,立刻派门客出去到大街上嚷:“到中原泡美妞去喽,到中原泡美妞去喽!”) f. q# r! \* j, S4 N# H( v$ B
  
% \0 v- A6 q( C6 h5 `) _  9 m' Y8 w1 e' Z1 f
   楚怀王的媳妇南后以及姨太太郑袖听说了这件事,大恐,赶紧送来黄金一千斤,郑袖拿出五百斤,央求张仪别给捣乱。张仪一下子就有了钱!
8 w9 y; F) P; |8 S% w  ) D' C9 ~- q" C" X& _3 U
   最后,张仪还是通过一番恐吓,让楚怀王屈服了。楚怀王惹不起张仪所代表着的秦国,只好放张仪回国了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8、屈原
  c% }1 j) r- `9 X( a8 F  8 a8 G# e! H' W. e& ?( b
   楚国的牢骚大王“屈原”先生,是反对张仪的。这家伙三十岁出头,从齐国出差回来,求见楚怀王说:“大王,真没想到您把张仪放了。大王从前受欺于张仪,叫唤着非烹了他不可。如今却不敢杀他,放纵他回去,还听他歪理邪说,连横秦国。这且且不可啊!”
: H8 X9 e; }/ s5 b8 |- h  
2 a# v! U* m: V* p/ ^   屈原真是多事,讨厌的嘴巴。人家心里本来很多犹豫斗争,终于定下来了结秦,刚平静下来,被屈原一说,又心乱起来。跟秦国斗,哪那么容易啊?刚刚死了十万人,还不够吗?楚怀王直拍桌子,打发掉了多嘴多舌的屈原,让屈原回家写诗了事。
0 z! r% u3 i7 M  # a- q5 r) u/ O& u7 H
   屈原回到家里,正好赶上丹水、蓝田两次大战的十万勇士遗骸运送回国了。郢都内外,人们忙着辨认亲友尸体和举行安葬仪式。郢都到处都是乌鸦粪。屈原赶紧采访伤兵,收集口述资料,加进想象,开始写他的《国殇》撰写。屈原写好《国殇》,谱了曲子,教郢都各机关团体学校医院,排练演唱,准备歌咏比赛时用。歌词是这样的:3 ?- A& a  k3 e( V; H. Y: U2 f( [
  国殇$ C( T- K# t' X% `' `! V
    W1 g3 I* [1 R! {+ i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我们武器精良,跟秦人打起来了)' t5 Y! [, Z  B: k, f, p
  
' u4 H& s- U- ^9 [. n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旌旗蔽日,敌阵若云,箭矢交射,勇士争先)
" u8 r/ G. m. y" u$ E  
  _- }0 P0 ^' ]( J$ Z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秦人凌厉的攻势打破我阵,践踏我军行伍,主帅战车的左马毙命,右马刃伤)7 ~) d2 i$ t" J
  
, _5 w% R  D5 l4 u4 i/ ]& s0 _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絷鸣鼓。(四马乱了套,俩车轮儿也不好使唤了。主帅拿起鼓槌,往死里擂鼓——鼓槌是美玉的槌把,还挺奢侈,不会是主帅屈丐吧)
" a8 ?7 o3 o& v9 i0 ]) ~  
& a6 M+ M4 a% H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时,上天怒怨,鬼哭狼嚎,到处都是死尸和扭动挣扎着的胳膊腿儿)
& G1 x/ M6 {" L# q' d  
( Y4 V, f1 O% M2 k: O1 S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我屈原从郢城眺望出去,将士们再也没有回来,平原渺忽,道路远长)
6 I1 ~7 G  F3 i3 ]6 B    l8 N! d* b. x8 a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我屈原也想发发知识分子的疯,带上长剑、挟起秦弓,去与秦人恶战——可是我又不会使这个(唉!那你说它干吗?)。我也想把我的人头和body分离,可我又,唉!又不敢呀。我只好不甘心啊)
" C) a, g6 X; q' K  B  
, x# s  o7 }8 _   成既勇兮又以武,终钢强兮不可凌。(┅┅唉!唉!)
. y6 [4 L3 y! U+ P( n' B5 T  2 ^1 g7 V( Z% a'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也没办法啦,只好恭维你们这些亡灵两句,让你们超度升天,死亦为鬼雄去吧!)* k# f4 _- v+ q2 T) C# h" R! S
  
* }# V& h9 {' W6 ~# |; {  
4 B; I7 Y1 P3 Q  i, E) s  . k& m" h. F" U/ S2 n! S. |
   后来,屈原受到小人中伤,被革职了。多愁善感的大诗人屈原又怨又悲,不断写出哀伤的诗句,把楚怀王比作美人和香草,说楚怀王是个没脑子的大美人,为什么不爱我这个才子啊!在一篇之中再三致意。, |! f! D! B; ^: M; o
  & i8 x# F2 }5 c4 D, E
   这种讴歌加讽刺的作法,遭到了楚国当权者的反感,他们实在受不了了,干脆把屈原撤职流放了事,让他跑到大江南岸的湖南森林,爱怎么离骚怎么离骚去吧!
+ n% T, p% q7 ^. f8 w  
/ f. `1 q' h8 p+ |/ N. g3 P   湖南是落后的地方,到处都是森林。屈原来到湖南森林游浪,心境烦躁,情绪悒郁。他沿着洞庭湖南边的湘江负手行吟,手里攥着他最喜欢的香草。香草是可以放在床席底下驱赶湖南的虱子的,但无法驱逐心中百忧俱生的苦闷。屈原背诵着自己写的伟大《离骚》,抒愤自慰。这诗四百来句,很长,足以消磨他寂寞的每一天。据说《离骚》的爱与憎都喷发到了极点,由于愤懑,中间不乏语无伦次、性向颠倒的地方。* s9 Y2 W) |" ?
  
5 b- A  I4 ]3 m3 ?. y. c8 r   屈原追随半仙,吟着诗,走得这么高、这么远,终于走到了无人理睬的地方,象一个野生思想家飘荡在四季的风雨中。他的心情象一堆蔫巴的香草,被风一浪一浪地吹打。他悲哀啊,从垂柳中他再也看不到美人的腰肢,蜜蜂的花蜜也再不光临他的诗行。河边上一个俗气的渔夫也在嘲笑这愤怒的诗人了。8 }0 f4 g3 h5 E
  
: [6 n8 L* Z" U   这个好心的渔夫劝屈原想开点:“仓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仓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也好,浊也好,人生都要顺着它来,你管它水清、水浊,你都可以混着活下去嘛。水浊也可以废物利用去洗脚嘛。干吗不能跟它们同流合污啊!”
+ q) o$ n6 i& J1 H+ {0 n1 z" T  ) B; Y, e6 W* j
   屈原不肯,他说:“我的浩浩之白,怎能蒙上世俗尘埃,洁净的我不能容忍别人的污浊,举世混浊只有我屈原是清的,众人皆醉只有我屈原是醒的。”终于,屈原抱着一块洁白的石头,沉入汨罗江,给我们留下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这在他看来,一定是匪夷所思的事——他的死,换来了我们吃粽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9、扁鹊4 ~5 V8 ?& z" Q2 O3 ^
  
0 y, n3 L% S$ l: t) H/ Y1 S0 A1 x   扁鹊是个了不起的医生,给人看病不分科,妇人、小孩、老人、残疾人,以及死人,他都能治。有一个虢国太子死了,又被他治活了——不知是怎么治的。0 P" b; w* D9 s( J2 `3 B4 T
  & \3 y1 r5 Q+ S  j
   扁鹊不是发明了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在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中已经有了),而是超越了望闻问切:而是超越了望闻问切:他从小受到异人点拨,吃了一种特殊的汤药,于是就跟现代的气功大师一样,都开了天目眼。能够透过人的皮肤,直视五脏六腑。这是他看病的绝招。
( q0 a4 P. C' o' T1 v  
( r& Z! h0 E0 V4 ?, l- ^6 n: K: E# E   扁鹊有一次到蔡国去玩,他拿天目眼一扫描,就看出蔡桓公有病了。蔡桓公觉得自己身上哪也不疼,没事儿就说:“医生们啊我知道,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治好了就沽名钓誉,还邀功骗取医疗费!。”(这倒也对)
$ y* q6 d5 N. X1 p0 Z% P  
- k# Q! R2 c; M: j  R1 L8 Q   过了十天,扁鹊再见到蔡桓公的时候,对他发出严重警告:“病灶已经转移了,从皮肤表面,进入肌肉组织啦,再不治就要进血液循环系统啦。”0 ?8 }" D7 y1 p! y
  % E1 K; E# g: {  ^: f
   蔡桓公一听,更不高兴了。
2 s$ k* V0 n9 \$ ]6 V  I  
; c1 b0 O( x, M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大惊失色,发出病危通知:“如果病在表层关节,拔拔火罐就能治好;如果病到了经脉,扎扎针灸也能治好;如果到了五脏六腑,吃药也可以。可现在您老人家现在病入骨髓,那只有阎王爷才能管了。”说完,收拾了铺盖卷就逃跑了。
9 q2 d- r2 r  E$ i. q4 n9 m( k& {  # F; w/ f0 Q  B1 r' t5 H6 W
   对扁鹊大摇其头的蔡桓公,当晚突然身子骨发疼,全身淋巴节爆炸,赶紧催扁鹊来,人已经跑了。蔡桓公遂体疼而亡。2 o! ~' F* |9 _5 H& o
  
) {8 f' `+ q" M5 ?   从此,扁鹊名声鹊起。4 o' M, g6 e7 i) Q) x4 r3 @) A
  # W) |& Q) C) [1 t" i
   扁鹊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9 h, |* d' e$ c; P6 t  
3 _# x6 @* A" Q9 q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 {, e- R# C) B% J2 G/ L5 |
  
! _# a( x9 V) ~  |   “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o6 v) O1 D3 v/ g; B
  
. P+ Z, f: \9 X/ [- v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人们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都看到我在经脉上扎针、在皮肤上敷药,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 C- e7 L) G: x3 O" G# i2 K  & N, t7 R$ b  S! _4 l( k8 t
   记者说:“你说得好极了。治理国家岂不也是如此。”(真正的治国高手,是治于无形,所谓无为而治。), r- v5 |" w4 B: m, k& g! k
  
, D. H: I2 k; A0 h   扁鹊行医到了秦国,听说秦武王闹病了,就前往诊治。一看,秦武王脑袋上附有病气,仔细再一扫描,虎视眈眈的病原体就在眼睛和耳朵之间。扁鹊于是从镶着宝玉的小竹筒里倒出石针,望秦武王脑袋上瞄准。秦武王旁边的人赶紧进言:“大王,不可啊!眼睛耳朵,是人的聪明所在,这么一扎,病没扎光,人却扎傻了!”8 B' y- O& ?/ P( {% _; v) {
  9 v$ k/ E3 N4 `; }+ K. a
   秦武王想了想,也害怕了:“扁大夫,您看看,不往脑袋上扎针,吃点药行吗?”8 Y) x7 H- ~9 J( Z
  
$ ]8 R. p, t$ S. \* m   扁鹊大怒,把小竹筒一扔,尖叫道:“你这个病人是怎么当的!旁边的病人家属懂不懂医学啊!懂不懂就参与意见?!专家定的方案,说变就变了阿?让外行的人领导内行,你秦武王是这么治理国家的吗!我看你好不了!快亡国了!”
* S! ]- D* f: c1 U! {  ' u" q9 d/ v, @/ z/ |! _5 C& a
   扁鹊骂秦武王不会治理国家,不听专家的(这是史书的原话)。秦武王挨了骂,并不怪罪,反倒赶紧赔礼道歉,吃了药,厚送扁鹊而去。这搁在宋明清,非把骂街的扒皮灭九族不可。但先秦时代的国君,还没有后代的皇帝那么富于淫威,没有后代皇帝那么凶巴巴的——因为王权专制还没有走向极端,仍是“国君一族与分封制下多家族联合掌权”的余绪,没有达到君王一人专制,一人说了算的地步,所以君王也还没那么专制霸道,那么老虎屁股摸不得。所以当时的士人也因此多了一些独立人格尊严,有了许多慨而慷的故事,包括这扁鹊这次敢于大骂秦武王暗于治国。这事换到后代,没听说哪个御医骂过皇上的。
8 D' s( A5 \4 h+ `0 l+ F; m; B% |  
8 a/ U1 A8 {# @8 y  ?8 k$ i' f   扁鹊气乎乎地看完病走了,出去不久,就丧了命。秦国一个行医的医官,嫉妒扁鹊的医术高明,怕扁鹊进政府当医官,抢了他的位子,就派人把扁鹊给刺杀了。这个医官名字叫李醯(读西),醯是醋的意思,说明他爱吃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110、甘茂
. |9 S2 R* z8 W- Q/ ~, k1 x  
. J5 Y( O% D/ \. m/ Q   秦武王第三年,他的脑袋病好了,就开始作磨打仗。他找来左丞相甘茂,直抒胸臆道:“寡人想坐着威仪的游车,直入中原洛阳,以窥大周天子,死也无恨啦。”. G* A# z0 H5 J5 k1 K* n  g
  
1 g* d7 i8 z  f* r   甘茂说:“领兵打仗是我的职责,但我是个外籍将军(老家安徽凤台),有很多顾虑。这样吧,我给您讲个曾参的故事。- t, w/ n2 z8 ]8 m" p' D
  
* t: M+ g8 N) b7 c  t   “曾参是个本分自律的人。有一天,一帮人大呼小叫跑来告诉他妈妈说,不好啦,坏事啦,你儿子曾参在大街上杀人啦!警察抓来啦,抄家连坐啦!快跑吧——1 T" F; e/ E' P
  7 }9 K0 |' d9 F2 X9 V
   “曾妈妈根本不当回事,骈着腿儿纺线自若——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儿子会杀人?嗤!过了三分钟,另外一个好心人也跑来报告:‘坏啦,老妈快跑吧,你儿子曾参真的杀人犯事儿啦!’
, }4 S2 I. q* `) |  ; v! Y/ s( L+ @1 J- `, b
   ‘我儿子知书达理,不杀人的,我知道。’曾妈妈稳坐钓鱼台,照纺不误。两分钟后,又有人破门而入:‘大事不好,曾参真把人杀啦!警察都上街啦!快戒严啦!快点啊——’曾妈妈这回不傻了,噌一下扔了梭子,颠起小脚儿就往外跑。”- H3 v4 _1 ?- Y7 S$ _! Z
  
  g& f# R# p/ @7 }: ?) D   当然,当时妇女并没有裹小脚,说小脚儿是形容曾妈妈身材窈窕。曾妈妈蹬着猪圈上了院墙,翻墙就跑,吓得猪们一看老太太怎么成精了!. |( x/ K. I$ D
  
- }5 P1 s7 S+ x7 O   当然,其实曾参并没有杀人,是误传。同名同姓的另外一个曾参杀了人。! q' k; r% `7 ]1 M  }3 L
  ' k9 J, k3 O4 \# Q8 y
   甘茂讲完这个故事,分析说:“我的贤行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比不了曾参妈妈对曾参的信任,可是三人瞎说,曾妈妈就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了。我出兵在外,国内那些小丑诋毁起我来,我又是外籍人士,没人在国内罩着我,到时候我的前线工作就没法开展了。”+ c% p1 A& Q/ N1 P$ x7 Q8 U6 u
  
2 B- q3 S& Q: [1 K3 A7 |   秦武王为了急着去洛阳旅游,满口答应道:“寡人听你的,寡人不会听他们的。我可以跟你盟誓。”俩人于是跑到咸阳郊外,在一个叫息壤的地方找了个山包,登上去盟誓:“寡人不听流言碎语,否则我是那个!”
1 A4 G  N& M: ~1 `# \8 K+ J. [/ _" b) f  + I$ s" @  e9 j7 J  o; I% ?
   甘茂放心了,于是去攻打韩国的宜阳,以便挺进洛阳。但是韩国屯兵二十万于此,宜阳城内又有“材士”十万,相当于现在十几个师,都是精锐。城里小米可以支撑十年吃不完,专门等着别人来围攻。
$ p1 i5 A7 B" Z% ]' W1 C  }2 J. x& U  ) F3 |% S" j4 F0 {
   甘茂亲自坐镇其下挥军攻打,云梯一次次被推倒,殷红的鲜血染透了城墙外十几丈的土地。城下的尸体横七竖八。秦人猛攻五个月竟未能攻下,死伤众多,攻守之战异常惨烈。, g; L4 k* g7 O- U  a
  
$ l* D4 g$ {  }   五个月之后,秦国国内的流言碎语于是起来了,嫉妒左丞相甘茂的“右丞相樗里疾”跑到秦武王面前开始说坏话:“甘茂玩寇于外,劳而无功,人马尽折,快让这个笨蛋撤回来吧!”秦武王发出铜牌召甘茂回来。( Y5 N! L4 L/ ?+ s% L. X( R3 x
  9 l* R% _4 {* ?* ?
   甘茂不敢回去,回去还不得治罪,赶紧在木板上写回信说:“息壤!息壤!大王,息壤啊!”* _8 n' E* @6 I/ N! |
  ) q# {2 x: L8 Y3 r- k; q
   秦武王读了木板信,想起息壤的盟誓,以及曾妈妈跳墙的故事,大悟,遂不撤甘茂,而从国内动员大批武装,接济甘茂。$ ^0 d% \! v" M1 w) Z
  1 x2 r" G1 h( L2 |1 A7 I3 y
   甘茂在前敌也急了,掏出了自己的私人积蓄,发放战地“股票”。秦人为了拿到股票,手持铜凿,疾冲到城下,猛击两锤子就迅即离开,跑到大队后面领一张股票(回国可兑现黄金,甘茂自己出钱)。简断截说吧,宜阳终于陷落。此战役,韩军死亡六万人。' F# M7 `# G% r5 X" l2 [
  
4 O) q* y9 P8 g: y% J   甘茂从宜阳胜利归来以后,处境越来越不好。作为外籍专业人士,他受到秦国本土家族的排挤和欺负,干脆走人算了,换个国家去打工。
9 y( I) S- ^: a. M, w  4 s& }/ k' x( J2 o- n( |" s
   甘茂逃到齐国,托苏代同志(苏秦的大哥)找工作。
& _6 `4 r9 J5 P  M  
* ~4 C/ m7 H% J; y. o6 ]7 X- D- f   甘茂说:“苏代同志,我听说您爱讲故事,我也给您也讲一个吧。从前有一个失学女童,在家纺织谋生,她找到村长的闺女,说她没钱买蜡烛。她说,你爸爸是村长,家里有钱有蜡烛,光明多得眼花缭乱。能不能让我晚上过来纺织,你分给我一些余光,无损你自己一丝一毫,也可以让我多加班挣点儿钱。”这就是“借光”的来历——借蜡烛光。当时的蜡烛里边还加香料,一烧满室生香。除了蜡烛、油灯,当时还有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晚间室内可以办公娱乐劳动、加班,很爽。4 _% y1 s7 @" h8 G% d" I9 U4 @
  
, _) K2 j. X9 b& {   苏代是好事之徒,答应给甘茂借光。他跑去对秦国领导人说:“甘茂,非常人也,对函谷关内外的山川地形了若指掌。倘若他在齐国找到了工作的话,那对贵国可是不利啊!”
- `  p% ~- h6 w1 j  
) z) l9 U9 W0 H: o   “那将奈何?”
1 P3 ], ], ~, v4 ~5 I5 Y4 o/ i  
2 ^; Y) F5 L; ]0 v! O$ H   “不如拿高官厚爵诓他回来,再软禁住。”3 H8 G) H1 T1 k
  # E: M! X+ W1 k& _( V4 z/ ?; I7 D% q
   于是秦国发给甘茂聘书,招他回去。% [- C9 m) r! z: S" T9 r* N
  
" l/ M  |) p. d   齐宣王听说甘茂被秦人聘为上卿了,觉得一定是个人材,赶紧也发聘书聘甘茂。甘茂一下子就有了两个offer letter。就这样,他在齐国找到了“上卿”这样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苏代也算是善于人才炒作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1、曾参! n8 |9 B; Q# G  [' m
  5 i3 D5 g& O9 A  }% [" y
   上边的故事里,甘茂曾经提到了曾参。. A$ n# W* ]9 u' s! E+ c% m" d
  
3 Q+ r4 ~' g$ q+ d6 Z1 }7 F   曾参其实没有杀人。不过他倒是杀过猪。
" `' n% _9 b" P# E   0 I* i# f" e+ t: }9 w
   那一天,曾参带着自己的儿子(小曾),上街玩。小曾小啊,不懂事,就哭闹。曾爸爸就说:“孩子不要闹,回家杀猪给你看着玩儿。”
0 @5 ~- t+ H. |) z7 n  
) A% p1 C6 z+ m, L5 ^. I0 ^   回家来,曾爸爸卷起袖子就磨匕首。曾妈妈说:“开玩笑阿你!你跟孩子开玩笑也当真啊!我这可爱的猪,还没发育成熟呢,你就要杀啊!”
5 n7 G" o* d* m+ ^6 Z' @  
+ f0 s, d7 e% K   曾爸爸说:“小孩儿是不可以跟他开玩笑的。”说完就一棍子把猪撩倒,一刀捅了。小孩儿曾申在旁边看着,拍着手叫。8 U7 z. X; n9 R9 d& F" f' Q
  
1 S" H/ k8 N/ H" t" l   呵呵,这个曾爸爸讲求信义,从身边家人那里实行自己的主张。这位曾爸爸也就是儒家的大贤——曾参。
, D5 F9 W, w/ d  H: O* |; d+ [% C  " O0 h' A- G% p0 ~2 Z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谦逊忠诚,格言是‘吾日三省吾身’。有一次他给瓜秧除草,却把瓜秧锄断了,气得他爸爸拼命打他。他咬牙受着,也不敢跑(他爸叫曾点,就是那个“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愉快的待业青年,我们中学课文里提到过,看似个文雅的人,打起孩子来,倒不手软)。% c' P  `1 b+ D) r; Y4 l5 }* X% A
  + s- w6 r" V# {6 `2 f# Z
   为了孝敬父母,曾参竟不去做官,在家闷头写《孝经》和《大学》。临死,他身下垫着个漂亮席子,他觉得自己不配用这么好的席子,自己又不是当官的,级别也不够,赶紧给我换成破的吧!大家遵命,七手八脚抻他起来换席子,没等席子弄踏实,他就断了气——谨慎到了连死都不能马虎的地步。
" \- {) g% O: W: |$ Q1 ]  
% Y0 L" A) d( G0 V   这就是曾子易篑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7 00:16 , Processed in 0.0365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