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9 2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20)+ C% e" e5 }7 `/ h; ~+ R' q
- Y+ o. Q0 t9 k- S! J* k 刘仁轨在担任给事中期间,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中书侍郎李义府,当时李义府深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恩宠。
! I/ J7 L0 F; w, P 656年时,洛阳有一个美女淳于氏犯案,被关押于大理狱。李义府见淳于氏美艳欲滴,就想把她纳为小妾,所以就暗中嘱咐大理寺丞毕正义将她无罪释放。结果大理卿段宝玄怀疑有人从中作鬼,便上奏唐高宗,皇帝派刘仁轨调查此事,刘仁轨办事严谨,配合大理寺,将毕正义抓了起来。李义府害怕事情漏露,便以威胁手段迫使毕正义在狱中自缢身亡,但后来事情还是水落石出,不过由于李义府是皇帝与皇后身边的红人,所以还是逃过一劫,由是李义府对刘仁轨恨之入骨。
" Y. Z/ p' c0 k1 F. r 四年后(659年),李义府找准机会报复,将刘仁轨外调为青州刺史,这只是开始,刘仁轨的恶运降临了。
- ^) A" K8 N9 I$ h 又过了一年(660年),苏定方远征百济之后,唐高宗又出动大军,对高丽发动战争(征高丽之战,后文详述),作为青州刺史的刘仁轨负责海上运输,当时正是逆风,船队不宜出海,但是李义府却严加催促,刘仁轨没有办法违抗命令,只得率船队出发,结果在海上被暴风打得七零八落,结果许多船沉入海中,物品人员损失惨重。3 s8 z/ v. n2 H% `8 P
+ n. S6 _3 S& z) m/ L+ i 对于这起重大事故,唐高宗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前往调查。李义府秘密指示袁异式,将刘仁轨定为死罪,并对袁异式说:“你如果能办事的话,以后不必担心不会升官。”袁异式到任之后,对刘仁轨说:“你跟朝廷里什么人结仇了,我看你这次是躲不过了,与其被定罪处死,不如你早自行了断,也可体面些。”, e% f3 k1 U" d! s
刘仁轨摇了摇头说:“仁轨当官未能尽到职责,国有国法,如果你以国法处我死刑,我决不会皱眉头;但如果要我自行了断,让仇人称心快意,我却心有未甘!”
. ], l [1 L! u$ W% z0 v# F 袁异式不敢违背李书府的指示,将刘仁轨关入大狱中,并且用大锁把他锁起来,然后将案情汇报给皇帝。李义府又借机在唐高宗面前进谗道:“不斩刘仁轨,无以向天下百姓谢罪。”' [, W7 j" v" o
眼看只要唐高宗一点头,刘仁轨就要人头落地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舍人源心直向皇帝提醒:“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这句话提醒了唐高宗,也把刘仁轨从鬼门关拉回来,最后对刘仁轨从轻发落,削去其官职,降格为平民,仍留在军中待命。
: L! q- g4 j% S3 ~" N7 l8 @, q4 w
4 p9 `/ c- s6 G- Q 显庆六年(661年),王文度意外身故,当时以平民身份留守军中的刘仁轨因祸得福,唐朝廷指示他率领王文度的军队,连同新罗国的军队,前往援救困守在百济府城的刘仁愿。这两刘名字有点相近,其实并非兄弟。1 r; L$ g, r" C! M# e6 H
刘仁轨喜出望外,他乐道:“看来老天爷要让我这个老汉富贵了。”& s( t' T; h0 F. K
刘仁轨这个人很了不起,屡遭陷害,但他并不怨天尤人,也不因此而消沉沮丧,足见其意志之坚强与为人之达观。
6 g9 ]. x1 i& D8 t w# A 为了表明此番出征的必胜决心,刘仁轨在临行前,向州司请领《唐历》以及唐朝历代皇帝的庙讳,干什么用呢,刘仁轨说:“我将要扫平东夷,在海外颁布大唐正朔。”没想到啊,没想到,连文人出身的刘仁轨都有布国威于波涛万里之胸襟,大唐之尚武精神,确非虚言。
& j" L# k! g7 I7 d 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I* W0 E( X. y" m 刘仁轨没有带过兵,至少我们在史料中找不到他六十岁以军指挥作战的纪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带兵,其实从隋末到贞观时代,战争连绵不断,文人留心兵事是很正常的事。想必刘仁轨平日也熟习兵书,这位文官在带兵上却是很有一套,他治军严厉,很快,原本隶属于王文度这支海军,在刘仁轨的整饬之下,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海上雄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