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8). y- ?4 z4 w1 K; n! U& w
  
0 B% l% T9 |* B  刘邦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待娄敬回报便匆匆出动大军呢?( |2 Y$ S5 {& F5 Z" p+ r9 P8 |
  刘邦对军情出现了重大的误判!
# `$ R" q' d" {$ O- K$ P% U: f  刘邦亲征以来,四战四捷。硰石战役后,韩王信的残余部队(赵利、王黄兵团)与匈奴骑兵向北逃窜。刘邦结合十个侦骑所带回的情报判断,断定位于代谷的匈奴大本营的敌军主力,一定是驰援韩王信的残余部队,这样才使得大本营中只剩下老弱伤残。- C+ q6 F8 n) K4 w" m5 ]
  是否要等待娄敬回报?' U9 Y3 R7 G" n1 x& @! @& X6 M
  刘邦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了:自己究竟是谨慎呢?还是胆怯?是不是光阴霜白了鬂发的同时,也销磨了锐气,是不是拥有江山美女后,失去了往日勇往的精神?
' K( y* S) \, G; Q! e, P  胆怯?刘邦笑了。' _: V6 {  c7 T$ h6 T* n
  他曾冒着死罪私自放了囚犯而落草为寇;他曾在鸿门宴上面对刀光剑影,生死悬于一线;在荥阳城,他曾陷入重围,九死一生;也曾与西楚霸王隔江对峙,被楚兵箭中胸膛,险些命丧黄泉。每一步他都艰难地挺过来,每一次他都能化险为夷,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颠峰,这只是幸运呢?还是天命?他宁可认为是天命。4 t6 Z' R) G: h
  史无前例的庞大秦帝国在他手中倒下了。- M9 |: s3 D- d* X& B
  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的首级也成为他案头上的赏品。0 x& L) D! K) w6 R
  区区一个冒顿,岂能敌挡住帝国的雄军。" p* e0 P$ O; P: p- X
  刘邦不再迟疑了,他下令兵分两路:主力部队由周勃、樊哙率领,进击硰石以北,寻歼匈奴主力与韩王信的残部;自己则统领夏侯婴与灌婴的部队,即刻北进,直扑匈奴的大本营代谷。
* L# Y, t: w7 G+ z$ Y  
" h( I$ l9 M- E+ p4 Q  大军越过句注山,从代谷返回的娄敬正好迎上刘邦的军队。2 u5 j" S' h$ j9 {2 w; e  o8 [
  娄敬紧急晋见刘邦:“陛下速下令停止进军,匈奴有诈!”$ q( S9 T5 |4 A( J' H
  刘邦吃了一惊,问道:“你在代谷发现匈奴的精锐骑兵了吗?”# s4 z8 q. D3 R7 D
  娄敬答道:“这倒没有。”, W& }4 y/ F+ C
  刘邦仿若吃了一粒定心丸,捋了一下胡子,神情轻松地说:“既没发现,为何说匈奴有诈?”
; t! y3 J8 K2 a% Y1 I0 w+ T  娄敬说:“从冒顿弑父继位以来,匈奴灭东胡、破月氏,南下吞并楼烦与白羊,占领河南之地,围马邑,降韩王,军力是何等强大。可是臣近窥其营地,只有老弱残兵,根本不可作战,现在汉匈两国开战,按常理,敌人一定会耀其兵威,壮其声势以鼓舞士气,但实际匈奴军队却十分低调,看不到精锐之师,可见其用意,正是向我军示弱,以诱使我军进行攻击,他们精锐之师,肯定是埋伏在某个地方,准备对我军实施伏击。所以我认为,决不可以冒然出击。”
! [. N! _8 a6 D+ f9 G7 J9 Q$ ~) @  娄敬虽是精明过人,可要说行军打仗,却是外行,他在军中呆过,但只是小小的关西戍卒。刘邦心里不高兴:“只是叫你娄敬去打探虚实,既然连你也没有发现匈奴在代谷设有精锐部队,你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剩下来的事,犯不着你来指手划脚的啊。”% E& r) P; \4 U0 l
  所以刘邦淡淡地说:“我知道啦,不过大军已经出发,无故回师,这是会影响士气的,所以一定要继续前进。”# G7 R) W1 V) {' U  O
  娄敬很顽固,坚持己见:“陛下,绝对不可以轻师冒进,否则陷入匈奴的重围之中,说不定会全军覆灭呢。”
8 k( C) A' J) O' v7 a3 k6 ^  刘邦听事勃然大怒,对娄敬咆哮:“你这死贼,你有何本事,只不过靠着一张利嘴,才混得个官职,今天居然敢妖言惑众,扰动军心,你该当何罪?”
( z5 ^7 G: y* f/ K+ v  说罢,就让卫兵把娄敬抓了起来,投入广武监狱中,准备凯旋回师后,再做处置。, W/ J$ @3 L) \: `% b+ c

0 w# U! @0 p/ {' r  B$ O  [注解]
  |+ L+ l$ ^' v: Z2 h- {  刘邦兵分两路,其具体细节不甚清楚,笔者从《汉书》诸将传中择取相关资料,列于下:1 x+ E/ P; w4 K+ a
  其一为周勃。《汉书·周勃传》:“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L  e! ~/ X% K. u
  其二为樊哙。《汉书·樊哙传》:“以将军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等共定之。”
, z- ?. N" ~  g- r5 j- a% M  其三为夏侯婴。《汉书·夏侯婴传》:“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 v, Y6 ~/ x2 q: P( A) [; F) g$ W  其四为灌婴。《汉书·灌婴传》:“从击韩王信于代,至马邑,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将,破胡骑于武泉北。复从击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又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至平城,为胡所困。”" R: B0 W6 Q& G0 N2 E
  
: O, B6 N# e$ u  以上资料可见,周勃与樊哙并未能加平城之战,而是分兵追击韩王信旧部及匈奴援军。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
, i% ~# ~; }4 d& o3 i; y7 ~  
9 U/ ]1 W; U! Z4 Y/ n8 h* I  刘邦大军开进,直捣虎穴。1 ~5 g% G2 H3 E$ L2 u2 R# a9 A
  部队很快到达了距离代谷很近的平城,在平城附近,有一座山,名为白登山,这座本不为人所知的山,即将因为这里爆发的战役而永载史册。* z8 ~0 F3 T6 F/ K* b, E
  白登山是一处制高点,刘邦在此布下重兵,以作为进击匈奴的前哨。# e. [! z! o) b/ P8 p& _0 M
  此时,冒顿接到谍报,刘邦前往白登上进行巡视。
7 t7 ~% {6 v, d; I# h  冒顿大喜过望。一路上汉军没有遇到匈奴军队的抵抗,匈奴人逃遁无踪,一张巨大的罗网,正等待刘邦往里钻,现在,是收网的时候了。
; |9 r% B/ X; x; }  冒顿立即下令,紧急动员潜伏在附近的匈奴骑兵,所有的军事力量,只指向一个目标:白登山。
$ h* Z" l4 J" o/ m$ o- F  
. i. a/ {. s- @( h  十月的北方,天寒地冻,披着裘衣的刘邦饶有兴致地站在白登山上,眺望着远方。4 ^# k+ s- R) s9 u8 M& E: P: a. Y0 l
  不远处即是匈奴大本营了,用不了多久,汉军的跌蹄就会踏碎匈奴人的穹庐,蛮横的冒顿单于将跪在他的脚下,臣服于大汉帝国。
/ j, J" M4 R8 Q. R* Q' O# J, }5 H) D  他手抚着白登山的城墙。这里有几重坚不可摧的城墙,这些城墙乃是建于战国时的赵国,那时为了抵御匈奴人南下,赵人在北方修建了长城,白登山的防御工事,即是这个长城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此时仍旧相当的完好。
6 S- Z2 w8 @4 Z! K  墙头树上,山峰与原野,都罩上薄薄的霜雪,阳光之下,熠熠发光。大粗人刘邦偶尔也会即景作歌,面对此景,慷慨之志,难以言传,正想要高歌一阙。% F# R$ C6 y' G; k& N" k) q
  歌声未起,却听得马嘶声四起,由远及近。
0 C4 n9 d% B- W- l8 `  |  突然间,在白登山的周围,不知从哪冒出来千万匹战马,汇集成为一道壮丽雄伟的洪流,马背上都是身着胡装的匈奴骑兵。转瞬间,白登山被围成铁桶一般,成为漂浮在战马洪流中的孤岛。
) v  R1 t. a" }4 Z( V! M) J, k  “哎呀,不好,果然中了匈奴人的奸计。”刘邦眼前一发黑,险些晕倒。6 m! c# k; }  J7 [1 t$ _; g& B
  
, T( b3 L( B' S$ O5 \; V  匈奴骑兵倾巢而出,号称四十万,这个数字有些可疑,多半只是虚张声势。这个兵力,对困守在白登山的汉军,已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7 D9 w/ r) {* q& J( r. \  困守白登山的汉军有多少人?史书没有记载,刘邦御驾亲征,总计动用三十二万的军队。刘邦分兵两路,一路是主力部队,由周勃统领,前去追击韩王信的残部了;另一路就是刘邦亲自统率的人马,恐怕人数只有十万人左右。
# |$ Q7 J8 K9 V. g7 O0 h8 ?/ v  以众击寡,冒顿志在必得。7 {( v" _2 L$ e( C
  + Q3 T* o  C( n
  然而,让冒顿大感惊异的,战无不胜的匈奴骑兵对白登山这个弹丸之地发动轮番攻击,却始终无法突破汉军的防线。
9 b9 B' N# H# W) D; l) a  白登山的防御工事,是战国时代赵国遗留下来的,原本就是为了对付擅长以骑兵发起进攻的游牧民族军队,在此坚固城墙之下,匈奴的骑兵的机动优势丧失了。" F% r$ y6 A6 a: A2 W! X$ @" X5 t% X
  汉军虽然在人数上居于劣势,然而这支先锋部队,是汉军中的精锐之师,身经百战,训练有素,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其战斗力之坚强,为冒顿起兵以来所仅见。8 X' P. i5 E+ o  Q
  汉军得以坚守,还得益于武器装备上的先进。
) |- ]+ ^5 b/ U. ^0 f  汉军最可怕的武器是劲弩,其性能远远优越于匈奴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匈奴人的甲胄多是采用兽皮,简单粗制,防御效果不理想,而汉军的甲胄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精良工艺,在抗刺穿性能上,要远远强于匈奴。匈奴的盾牌大多采用木制,面对汉军的强弩,这种落后的防御武器并无太大的防御效果。/ t& h# @% S$ l/ B& O
  汉军陷入重围七天七夜,匈奴人并无法突破汉军的防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0)7 G- X3 M/ I1 O6 C% `, i
  4 K2 J- X/ U2 \; B5 k' Q: ~
  周勃和樊哙的主力大部队在哪啊?刘邦心急如焚。
) z$ N; b+ v5 o  刘邦想派勇士突出重围,与主力部队取得联系,但白登山被围困得水泄不通,插翅也飞不出去。怎么办?& J3 u1 k+ L) _! @5 |" C
  刘邦急得直跺脚。
) ]7 A4 x& ^0 @! y% s  刘邦望着天空,若有所思:“难道我万里征战,最后竟要困死这座小小的山头吗?”9 P* V; E0 z6 q1 j
  他突然想起娄敬的话:“唉,恨我当初不听娄敬的劝告,不然怎么会在此无端自取其辱呢?“% S5 I  |, \8 n; f# [! p
  此时,号称“智囊”的陈平,闯进刘邦的帐内。
" F, B# e4 Z# J- s$ s  “陛下,如今困于此地,只能试着走一步险棋,或许还有机会可以逃脱。”7 `* h- W, f! E" G. L( d
  刘邦一听,急忙拉着陈平的手:“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J# k- ^  a) r8 G) f. f( G; Z, k
  陈平向坐卧不安的刘邦献上一条“密计”,刘邦听罢连连称善。
4 B3 J  O) [) b: t5 Z: J& X6 L  # x" m8 x4 B9 t9 j$ d! M, E* O
  入夜时分,一个人影闪过阏氏的帐篷,帐篷里的灯火还未熄灭。
; ?+ b5 x4 z( e! E% b  帐内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正是冒顿单于所宠爱的阏氏,身边还有几位服侍着她的侍女。
$ b4 s# c; c; T- p( Z  “何人在外面?”阏氏听到帐外有动静,喝了一声。
, T( ?5 J! N! |2 K: X2 H  人影闪进帐篷内,立马就跪下嗑头。
1 B9 E9 ]' f- ?# ]; D6 ?  “你是何人?”阏氏又喝问一声,依然保持着贵夫人镇定。
/ d/ _: ~1 _/ L0 g* @% U1 x. ]9 ?3 A  “在下是大汉皇帝派来的使臣,冒死前来。向瘀氏娘娘请安,并向娘娘献上微薄之礼。”来人答道,仍然长跪不起,只是双手捧起礼箱,并打开呈献在阏氏面前,金灿灿、亮晶晶,只见盒内尽是珠宝玉器黄金饰物。
* W6 s: M& r; h) P$ _% \" \  女人皆爱美,即便是贵为国母的阏氏,又怎能例外?匈奴物产贫乏,几时见过汉地的这些贵物?阏氏不由心动,屏退左右。0 I9 t* W/ Y# D5 s7 P* B+ j
  来使对阏氏说道:“大汉皇帝被单于围困,很愿意与单于能罢兵修好,还有劳娘娘代为请求。大汉天子愿意将国内最美的女人,献于单于。”说罢来使从怀中取出一帛画卷,将卷轴展开,上面绘着一位美艳欲滴的女子。
/ L6 d6 f5 o( a9 {+ i  阏氏作为女人的妒忌心便上来了,心中暗想:倘若单于掠得汉地,汉地的女子个个珠光宝气,只怕是要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了。于是便答应了汉使,向冒顿单于请求停战罢兵。7 j1 y0 e' t5 Z/ \: v$ ]
  这就是陈平向刘邦献上的所谓的“密计”。3 a! N) [7 K0 h
  1 x& N1 A3 N" I' l& {7 @
  第二天,守卫在白登山的汉军十分惊讶地发现匈奴的进攻停止了,而且在西南的方向留下了一个缺口,冒顿单于果然打算罢兵。7 x* w$ |, F8 F* `' A
  汉军立即从这个缺口撤退。出了城门,刘邦长喘了一口气,马上要驾车狂奔逃命。大将夏候婴制止了:“不能逃得太快,否则让匈奴骑兵看到我们方寸已乱,反而会惹祸上身。”陈平下令两边的军队拉起劲弩,箭头向外,警戒匈奴骑兵可能发起的突袭。+ d7 b* ^+ v; l  B
  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E/ [) h" A! K" `
  刘邦感觉置身狼群之中,狼群虎视眈眈,但怎知恶狼不会猛扑过来呢?' P$ M/ R0 z9 o9 `$ R  W+ e" d
  有惊无险!& {0 B  u, N7 V) W* W5 P
  当跳出了匈奴人的包围圈之后,刘邦长长喘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 K8 @$ S/ q% d1 S9 U! F  毕竟是上天眷顾啊,刘邦对“天命”不由得又多信了几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1)
7 W8 p8 `5 N' L  
: t% s& N% p3 [5 ^, F6 o' u  凶狠残忍的冒顿单于怎么会突然网开一面呢?这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7 h8 \' O1 ^3 ^( D; `. _9 G  古代史学家多把功劳归于陈平的“奇谋”,陈平一生有所谓“六大奇谋”,其中之一,就是解围白登之谋。然而陈平所谓的“奇谋”,根本经不起推敲。. j3 e4 G/ K3 _# N6 r
  冒顿是怜香惜玉之人吗?不是。是可以被女人所左右的人吗?不是。是爱美人甚于爱江山的人吗?也不是。他视女人为工具,为了弑父夺位,他不惜以爱妾作为活靶子以考验士兵们的忠诚;为了迷惑敌人,他又不惜把另一个宠妾拱手相送以东胡。
1 Q3 _0 b; W1 k: y& b3 Q; h/ x  冒顿,就是这样一个人,血腥成性的冷血动物,陈平却企图通过贿赂阏氏来达到劝服冒顿解除对白登城的包围,这,岂不是天方夜谈?
4 X" E7 A- @8 n1 ~0 I9 P+ n4 _) U  如果不是陈平“奇谋”的功劳,那又如何来解释冒顿突然作出撤围的决定呢?
9 g; P  L  [4 c/ A. Z9 k, J! D  & l# |4 {6 v, Z% n: f8 S
  史料记载,在匈奴军队围困白登山时,曾与赵兵团的将领王黄取得联系(赵兵团主力即韩王信的残兵败将),约定会师的时间。然而赵兵团却迟迟未至,冒顿单于心生狐疑:是否赵兵团与大汉军队私下有秘密交易?
8 {6 d3 ^2 [1 L3 a3 m8 C  这会不会是冒顿单于决定撤围的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3 D0 E5 T0 f6 C5 @
  赵兵团只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对于怀有蛇吞象野心的冒顿而言,这支小部队,实在没有任何实力以撼动匈奴军队的优势。赵兵团失约这个小小插曲,岂可以令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放弃了一次歼灭汉帝国刘邦皇帝的天赐良机?
  O' f! O$ o0 f; A: U8 }  ' o- j0 I% h9 x7 L% R+ A
  其实谜底不难揭晓,只是历来的历史学者,囿于陈平“密计”的神话,所以反而没有看到事实真相。, ~: O: U2 V: ]* q- M# n* q
  请看《资治通鉴》在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高帝逃离山登后)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刘邦白登山突围后,汉军的主力兵团(周勃的兵团)也已经到达了平城。$ P7 A% v* I. |" e
  再看《汉书》“周勃传”记:“(周勃)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 P$ Q4 P* ^# R' B2 P  这则资料清楚地写了周勃所统率的主力兵团在硰石战役之后,向北继续追求八十里,然后又攻破楼烦三城,最后到达平城。而且〈周勃传〉中明显提到,汉军到达平城时,已经跟匈奴骑兵交锋了。
# A( [, u, Z& N, `7 ?  
9 J1 U7 q" X8 r) i6 n0 B  真相昭然若揭!匈奴撤围,根本不是陈平所谓的“密计”,更非赵兵团的失约,而是冒顿已经得到情报,汉军主力大部队已经到达平城,而白登山,就是在平城的地界内!
" H( f% B# U, q; i( W  汉军主力的前锋已经与匈奴骑兵交火了。
4 a( c+ n! P: U0 \2 W  这意味着汉军主力部队,马上可以对匈奴军队发动进攻!( w3 v) m- h4 N2 G' i; N* h4 K# E
  而此时,匈奴骑兵面对白登山的坚固的防御工事,猛攻七昼夜,依然无法突破守军的防线。一旦汉军主力投入战斗,匈奴军队将遭遇内外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1 s0 }6 y. Q1 s- |0 J5 ?. c7 H  匈奴已经是动用倾国之兵,再无战略预备队可以投入,一旦被强大的汉军反包围,匈奴不仅将赌上军队的命运,还要赌上民族与国家的命运。
% z0 t4 a) ?" n$ C' E  这种严重的后果,冒顿即便是战争赌徒,也不敢轻易以整个民族的命运来进行一场旷世豪赌。- V6 F1 E7 P! T; t1 V, f2 Z
  1 r5 b. V/ T; W; N
  这里非常有必要提及的是,有些历史书籍,写到刘邦的白登之围时,错误地认为汉军的三十二万大军被四十万的匈奴骑兵所围困。这是天大的误解!6 {3 \0 e/ b: x  `
  被围的汉军,只是其中一部,虽然没有具体的人数记录,但绝不会超过十万人。
! k$ a+ e! ~5 }  s: @  冒顿非常的明智。虽然匈奴的战略欺骗获得了成功,把贪功急进的刘邦先锋部队围困在白登山,使这位大汉天子惊惶失措了七天七夜,但冒顿心中却是明白,匈奴根本没有战斗中占到一点便宜,久攻不克的白登要塞,反而有可能使汉军主力在外围对匈奴军队实施反包围,迫使匈奴进行决战,这对匈奴绝对是不祥之兆。! f7 ], o( M0 s# }3 j" @- K( ?& ]
  以退为进!冒顿这一招,下得太漂亮。3 }0 c) w, M. T/ c9 Q* y
  当冒顿下令撤围一角时,他取了一场心理战的决定性胜利。+ l) h- L9 e. h' q
  刘邦落荒而逃。
, p$ k  d1 G6 F5 c: k* a* O  因为落荒而逃,所以成了失败者。2 g5 H8 X, E% s. t
  虽然汉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不逊色于匈奴的军队,但最后的落荒而逃,便背负上失败的心理。# {- ]) A" `4 ]6 \: P
  白登之围,成为大汉帝国长久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畏惧匈奴的情绪从皇帝漫延到了普通的士兵,直到数十年后,卫青与霍去病对匈奴反击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汉帝国才恢复军事大国的心理优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2)" e7 h. c' U$ y& R5 {, h0 O
  9 F/ @! ~3 w$ B0 k% R. f, X, x0 N
  三、和亲之议:无奈的女色外交
' V4 U1 E' u2 ~/ x/ z- u  
! z$ E0 _! [* e; w8 @0 m  刘邦从白登山逃命回来后,想到了还被关押在牢狱中的娄敬。
& u6 q; ^5 u$ X; s. l  哎,当初要是听了娄敬的劝告,就不会中了匈奴人的埋伏,就不会有白登山的惊魂七日了。
, I% x" }6 K4 T: H8 `  刘邦赶忙把娄敬释放了,对娄敬致揖谢道:“当初不听先生的话,以致于被困平城,还让您坐了几天牢,委屈先生了。”封娄敬二千户家,并擢升为“建信侯”。7 A! g3 Q! s! {( E
  娄敬因祸得福,并且得到刘邦的信任,在皇帝眼里,他是个有智谋、有主见的人。4 d! [+ x/ H6 {
    H- \6 i0 g1 G' R
  白登山战役后,冒顿继续对汉帝国发动进攻。( W1 j, n5 `: c
  匈奴军队侵入代国,代王刘喜是刘邦的哥哥,这个阿哥没有什么本事,只是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然也混了个封王,匈奴军队杀过来,刘阿哥一看傻了眼,不知所措,索性落荒而逃。
( J. L* G# Z0 r8 M2 m' L$ _. P  刘邦非常生气,把阿哥的封王撤了。
( {1 E' }5 j7 D9 D+ n, \+ ?  匈奴的气势嚣张,对汉帝国边境不断地骚扰,刘邦心烦意乱。1 i- D- ]0 C; E) r
  在帝国内部,异姓王一个接一个地造反,欲攘外必先安内啊。8 @/ d+ y9 s0 G) h" W. _" V3 V
  怎么办?9 [3 `5 w  P) r! l- Y  y6 p4 A9 N/ H
  突然间他眼前一亮,想到一个人:娄敬。
! p( S8 d* D" D+ G  娄敬不是足智多谋吗?说不定会有好主意。1 e  C$ V# f# y2 T) H! `" P
  ' t3 K! p$ Q; ?: [2 h
  娄敬面对汉高帝刘邦侃侃而谈:“第一,不能用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现在汉帝国初创,天下刚刚安定,百废待兴,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经历多年的战火,早已是精疲力竭了,现在要休生养息,不可轻启战火。第二,不能用仁义感化。匈奴是化外之人,冒顿杀父妻母(匈奴风俗,父死,子续娶庶母),这种野兽行径,不是靠仁义可以感化的。现在只剩下一种方法,只是怕陛下不同意哩。”/ z7 _/ E6 B8 D: V' R1 K
  刘邦一听急了:“你且说来听听。”
7 @( o: z$ |2 C  娄敬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陛下把长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再送上丰盛的嫁妆,以大汉帝国长公主的身份,冒顿势必会将其立为皇后,那么以后生下的儿子,也势必就成为匈奴国的太子。这样冒顿就成了陛下的女婿,以后的太子,也就是陛下的外孙了。试想想外孙又岂能跟外祖父作对呢?这样一来,可以不胜而令匈奴臣服。”" l& t. W1 [- V8 \$ [' s  P6 F
  刘邦听了之后大喜,连称:“好计谋啊,好计谋!”
2 R, R- f0 y! \& a" p/ |3 Y  娄敬又补充说:“不过和亲使命重大,如果要嫁,一定要嫁长公主,不可以随随便便找一个皇族女子或者皇宫中的美女冒充,要不然被匈奴单于发现的话,就不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后,这样一来,和亲的使命就没法完成了。”: _0 ?4 @6 B& c  Z9 ]! q
  刘邦点点头,又沉思了一会说:“这事我得跟吕后商计一下。”
5 x2 l3 b/ @$ j4 q' B! M1 b    V) Q, K/ ?. R5 \" X
  吕后气得肺快炸开了,面色铁青。+ P# Y+ M6 f, |1 q
  她心里早把娄敬骂得个狗血喷头了:娄敬啊,你这个小人,只靠张利嘴博得功名,又是加官,又是封侯,这样你还不满足,还想离间刘家的父女之情,居然想把皇室尊贵无比的长公主下嫁到荒无人烟的匈奴,作野蛮人的妻室。天下人都知道,鲁元公主可是有未婚夫了啊,未婚夫就是赵王张敖,你娄敬是装疯呢?还是卖傻?居心何在?我……恨不得把你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3)* |# Q# z' ?. r" [  k3 s5 Z' U7 ~
  
4 K$ L. j5 m( c% m, A4 d  骂完了娄敬,又骂刘邦:死贼,娄敬是外人,可是你刘郎呢?你可是鲁元公主的父亲啊,居然也听从外人胡说八道什么和亲之议,要把女儿嫁到蛮荒之地,你怎么就不心疼,你的心就不是肉长的吗?你可是至高无上的大汉帝国的皇帝啊,皇帝的女儿,没有享受荣华富贵,却要做你政治的工具和牺牲品。苦命的女儿啊……: k  \- a! N& c# s4 @6 \, i  v
  想着想着,吕后泪水涟涟。几日没有进食了,身体削瘦了一圈,肝肠寸断。: I: a( ]! }2 |2 L0 c. e( k! b8 c
  恁是刘邦铁石心肠,也抵不住吕后日夜哭泣与哀求。1 Z: |% `$ t! f; K3 ]9 F% K3 Q# Y+ M
  刘邦长叹了一口气:“我这样做,也是为大汉江山的千秋基业着想啊。罢罢罢,鲁元公主和亲匈奴一事,不再提了。我另选其他女子出塞就是了。”) u. D% S: }; ?# i0 R! {
  吕后这一听,停止了抽泣,赶忙问道:“陛下此言可当真?”* p6 ~/ k' x+ @7 U" z
  “君主无戏言!”刘邦将皇袍的袖子往后一甩,挺胸北望,一派君临天下的架式。) X- E. ~- t7 G& B
  
& {% J9 `2 g% [: i2 R  最后物色的和亲人选,既非皇族女子,也不是宫中美女,而是一名民间女子,可能是由于出身卑贱,史不载其名。当然,对外还是宣称她是长公主鲁元公主,经过一番的包装,就把冒牌公主用盛大的车队送往匈奴。
8 T$ r; {9 V* o) G# Y  护送和亲车队的,正是向刘邦提出该政策的娄敬。娄敬心中嘀咕:早说过,要和亲一定要长公主才会达到效果,可是皇室居然吝啬到派出一名民间女子,不用说,这迟早是会露出马脚的,这也意味着和亲政策的失败。) g& J% a6 x7 S! e  y7 o; [/ T
  这位冒牌的鲁元公主去了匈奴后,就没有下文了,既不晓得她在寒冷的草原上,如何服侍冒顿单于,也不晓得她最后的归宿怎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没有被册立为冒顿的皇后,她的儿子也没有被册立为匈奴太子。这意味着娄敬设想的以姻亲关系来羁縻匈奴的设想,从一开始就不切实际。  g2 m+ p$ `& i8 Z
  冒牌的鲁元公主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时代。3 F# d# g" j9 c" H: J# v, K0 E
  这是无奈的女色外交。
* p4 z3 Z; u. ]) @% C3 _: W  这是刘邦在内忧外患之下无奈的选择。
% |7 m' y' V( q3 k% I: W/ _' z& I- ?' `  代价换来和平。从和亲这一年始,匈奴侵入汉地的次数大大减少了,汉匈两国的边境基本上恢复了旧日的平静。) t5 {8 T! J$ q4 `7 [
  - z" @" \+ ]) x+ H/ B, U4 ~8 k. D
  公元前一九五年,一代雄才汉高帝刘邦去世。
4 U5 V" C: l5 ?. @% Q  D  刘邦去世前,曾衣锦还乡,在父老乡亲面前,刘邦慨然击节作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隐隐透露出对帝国边疆的忧患之心。" e0 N5 A" a8 t! l, |$ W2 q
  铁娘子吕后成为帝国实际的控制者。
; U# z5 S1 d' V  
, V2 I5 r* H7 H9 |: F% E  当鲁元公主被刘邦指定作为和亲使者嫁到匈奴时,作为母亲的吕后终日痛哭流泣,泪水涟涟,但这丝毫不意味这个女人是软弱无力的。' j" Q3 x* u& j1 e, I  _5 D' M
  吕后是个足智多谋的女人,与后世的武则天、慈禧一样,对权力充满渴望,意志坚强,有着高超的统御群臣的本领,象韩信、彭越这些一代名将,都是直接死于吕后之手;另一方面,她阴鸷毒辣,手段令人发指,当吕后大权独揽之后,马上置情敌戚夫人于死地,先是将她髡钳为奴、勒令舂米,在心理是折磨一番后,采取更残酷的手段,将这位刘邦生前最宠爱的美女,砍断手足,挖出眼珠,熏聋两耳,药哑喉咙,扔进厕所中,称之为“人彘”,直至她哀号而死,凄惨之声,久久萦回在大汉帝国的深宫。+ j5 f9 Z3 X2 q2 ~9 i5 g0 `
  然而,这位铁腕女人,居然被匈奴冒顿单于戏弄了一番。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4)* d% F+ K; ~; U& l8 A
  
8 q: a* R; e8 {1 M- o# P7 z) h  公元前一九二年的春天,匈奴的使者带着一封特殊的信来到大汉的皇宫。
6 ~& r. {0 a' e  使者递上信件。吕后吩咐左右接过信件:“念。”" t/ e4 U5 l* C7 o% s
  一名侍臣展开信件,信不长,侍臣一眼扫过,顿时头上大汗直流,口中嗫嗫,半晌没读出声,手指禁不住的发抖。
" l/ |9 O3 R+ r  吕后觉察到异常,厉声喝道:“为何不念?”
" [2 p/ E1 o& ~$ k5 L! n' U  侍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直嗑头:“微臣不敢念。”
3 T/ F" y  w( b7 K$ m3 p  吕后心中一惊,料想这封信件必有不同寻常之处,否则一个区区侍从怎么会违抗圣命?便指着侍臣道:“将信呈上来。”
! ?% ?5 s1 |7 C& |$ _* `% Y  侍臣用发接抖的手呈上信件,脚底不稳,差点摔倒在地。  I9 o: ~3 M$ f
  吕后展信一看,脸色一下子青了下去,只见信中写道:
% q! n8 i& k3 c9 J. Q$ c  “我是孤独寂寞的君王,出生在湿地草泽之地,成长于广阔原野、牛马成群之乡,多次到达中国的边境,希望能够到中国游览。陛下现在孤身一人,寂寞独居,我们两人,身为一国之主,彼此都不快乐,没有什么可以自娱自乐的,不如你就嫁给我,正好可以互补,不知意下如何呢?”( {* v; ^: G0 j
  吕后看后,羞怒交加,气血倒腾,堂堂大汉帝国的国母,居然受此淫亵与戏弄,一怒之下,将来信撕个粉碎,掷在地上,然后缓缓地说:“速召文武百官进殿。”
+ Q0 h0 o# @5 o6 F, z  & o% n5 N/ {; ]; g
  吕后无端受辱,还在气头上,恨恨地说:“匈奴来书,欺我太甚,我拟斩杀来使,发兵讨伐匈奴,不知众意如何?”1 _7 m5 b+ r5 z  x' n
  话音刚落,一位大将站了出来:“臣愿意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杀他片甲不留。”8 L* l2 y* S( ^6 \9 j( W, T' F
  众人一看,原来是吕后的妹夫,大汉帝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樊哙,此人的地位非同一般,所以众人便纷纷应声,说樊将军是北扫匈奴的最佳人选,此番出征一定会大胜而归等等,正当马屁声四起时,只听有人大声喝到:“樊哙当斩!”
- ?0 g  R: j* Y  C6 t  众人吃了一惊,樊哙满脸怒容,吕后也大感意外。2 p( X3 U; i) X, I; b
  只见一人大步流星走到吕后跟前,气宇轩昂,正是中郎将季布。季布可不是寻常之人,他是当时一位偶像级的人物。汉代社会仍然延续着先秦的武士传统,对江湖义气十分的推崇,而季布正是以江湖义气而闻名天下的豪杰。时人言:“得黄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以一言九鼎而闻名,所以当他喝到“樊哙当斩”时,众人一片肃静。
2 \: r% e& O9 @7 I: q4 ], k  季布向吕后行礼后,不慌不忙地说道:“樊哙大言不惭,罪当斩首。当年高皇帝以三十二万的大军,北征匈奴,尚且受困平城,七天七夜,樊咐身为上将军,不能解围。现在樊哙居然大言不惭,将兵十万欲横扫匈奴,这岂不是欺君之罪。如今,多年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樊哙又吹牛来谄谀主上,难道是想动摇天下的根本的?”. T" w, |% x) i
  季布语惊四座。满朝文武大臣听后,心里都想:“你季布胆子也忒大了,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你却一点情面也不留,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M# E1 _4 D! Q  `* ^0 I0 K
  吕后怒气冲冲地宣布退朝。
4 p. J5 _  K# N  ]" {' z8 P: p  
8 q- {3 @3 x; W7 N  过了几日,吕后的怒气渐渐消退,也觉得季布的话虽然说得狠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时,樊哙也意识到自己吹牛吹过头了,自己虽然是屠狗英雄(樊哙原来职业是屠狗),有攻城野战之功,但对于兵略却不是擅长,而大汉帝国的名将,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又纷纷被诛杀,而今,高皇帝刘邦也去世了,就凭自己一个屠狗英雄,能够扫平匈奴吗?
) Q- B$ Q# P# O5 p  樊哙为自己的夸夸其谈向吕后负荆请罪。) z  [' a. q- f
  吕后毕竟是女流之辈,现在连最信任的大将樊哙都认为讨伐匈奴不可行了,自己心里更没底了。8 K+ ]! f* v% j' g
  怎么办?忍一时风平浪静,只有忍了。" J/ e4 j: f1 M% a* U2 M
  4 S& g% X& x: m% G! a
  吕后差人回复冒顿单于一封信,这封信,极尽谦卑,大失国体,尽失大汉帝国的尊严,这封信是这样的:/ U( P* c8 q+ S, X; y, n
  “单于还记得老身,赐我书信,令我诚惶诚恐,可现在我已经年迈气衰,头发跟牙齿都开始掉了,走起路来也摇摇晃晃的。我想单于一定是误听了别人的话,要跟我这样的老太婆结秦晋之好,单于您这不是在污辱自己吗?老身反省一番,自以为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单于的事,您还是放我一马吧。我私底下送给您两辆马车,还有八匹好马,还望笑纳了。”. f5 I; Q9 i+ J, m5 N8 c( n/ K2 ^" z
  这封回信,极尽谦卑,媚态百出,自取其辱,威严扫地。: X* R3 z2 x, `, V& [. _
  不单这样,吕后又祭出了“和亲”的法宝,还挑选了一位年轻美丽的汉族女子,准备嫁给冒顿,以防行为古怪却为实力超强的匈奴单于心血来潮又来戏弄自己这个老太婆。对于吕后送出的厚礼,冒顿单于当然是笑纳了。
6 q) ]3 ~. k7 h4 Y, g  吕后有手腕,有权力的欲望,却无雄才大略,这次被匈奴冒顿单于大大戏弄了一番,还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成为大汉帝国史上的耻中之耻。
1 o9 a0 i5 Q5 ?  s- Y; V) c1 t  . C; @$ E4 t5 \2 O' c) Z
  (第一章 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 ^5 G7 T5 j# O! A7 t5 y- _
  ! y; b; y4 y( K' R. k) R
  第二章 绥靖政策
9 G1 H" n2 ?; ]* j% F/ W  6 U. U6 p. L( i( d& H
  一、汉文帝下错了一步棋# ^2 R! {1 y# @* }/ X& d, \
  ' J- \0 h- A: Q
  从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来,到吕后一朝,汉帝国与匈奴汗国基本上处于和平状态。历经战争苦难的人民,终于看到了一丝幸福生活的曙光。
4 q& N. }" p" U; [  但是勇悍成性的匈奴人,似乎惟有战争,才可以激起他们的武士精神。
# W; P3 w3 [9 t2 z! F9 Y4 z  吕后去世后,刘恒接任了大汉帝国的皇帝,他就是汉代最伟大的君王之一:汉文帝。
. w* s+ e& A8 b. T8 `  剽悍的匈奴人,对于中国的美女与丰厚的赠品,并没有感恩戴德,娄敬不是早说过吗:“匈奴是化外之人,不足以言仁义道德。”% \3 K6 F; ?0 X, M4 q6 C
  刘恒继任皇帝,匈奴人不但没有上表道贺,反而磨刀霍霍。文帝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匈奴人对汉帝国发动了一次试探式的进攻,看看这位新上任的皇帝,究竟是烫手的山竽呢?或者只是个软柿子呢?+ L7 ~# K9 t+ I7 n6 _
  匈奴军队在右贤王的率领下,从河南地(河套以南)向汉帝国属地上郡发动进攻,匈奴骑兵所到之处,杀戮掳掠。平静了多年的边境,硝烟再起。; Q: v' }5 T; l! Q+ y
  6 l9 F) t7 P$ X! h  u' w
  消息传到首都。刘恒震怒:汉帝国的土地,绝不可任由异族的铁蹄所践踏。
; V5 I! e5 S0 Z; G  曾经追随高帝刘邦讨伐匈奴的名将中,现在还剩下周勃与灌婴两人,此时周勃已经被刘恒免职,而灌婴则升任帝国的宰相。
3 [1 H' V$ ]: p4 d6 A( S  灌婴自然成为讨伐军总司令的最佳人选了。) w4 D+ z# M: ?$ O
  灌婴是汉帝国的开国功臣之一,年轻时是卖丝缯的商人,后来追随刘邦南征北战,颇有战功。灌婴曾与匈奴军队交过手,汉高帝刘邦当年北征匈奴时,灌婴就是先锋部队的将领,在武泉、晋阳等地,三次击败匈奴的骑兵,并斩杀一名匈奴的将领。可以说,灌婴是现役汉军中,对匈奴作战最有经验的将领。
0 Q( T+ l9 U! p# w, y0 j  一支庞大的步、骑兵部队迅速集结,共八万五千人,由灌婴担任总指挥,浩浩荡荡,开赴边关,准备与匈奴骑兵血战一番。
3 a5 ]6 g$ P% R! z, e& |1 x  但是狡滑的匈奴骑兵无意于汉军决战。
2 ~4 y/ Y2 t# G. K  匈奴是个游牧的民族,居无定所,而汉族则是农耕民族,这就使得匈奴人可以来无影、去无踪,采取奇袭,让汉帝国边境居无宁日,以此来消耗汉军的实力与斗志。
% o/ i5 f, L$ a0 b& M  匈奴右贤王得到消息,汉军八万多的人马开赴前线,他哈哈笑道:“汉军企图与我决战,我偏不打,咱们躲得远远的。集结一支庞大的军队,可不是容易的事,师出无功,徒然耗费物资,不必开战,拖垮汉军便是。”
3 X4 t: t: h6 S6 \' o  匈奴人一溜烟逃走了。' V0 f0 V- f- @' }
  曾经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人围困了七天的灌婴把八万大军开到前线,又找不到匈奴人的影子,心中很是愤恨,就象一个大力士握紧拳头,却找不到打击的目标。
6 T1 {; |: ]8 U5 T4 l  . v: r/ L* l& R( L7 ?
  刘恒面对匈奴入侵时断然回击的态度,使冒顿单于意识到,对大汉的领土,只可骚扰,不可觊觎。% Y: S4 v4 e* {. ~, n1 y1 r* [
  但是冒顿单于准备玩一次心理上的进攻。0 N/ t8 r2 n( s9 D
  冒顿不仅枭勇,而且是心理战的高手。在白登山下,他使用过心理战术,使得刘邦自以为吃了一次大败战;在吕后专政时,他又再次使用心理战术,以书信的方式,对吕后进行了一番污辱戏弄,使得吕后最后不得不摇尾乞怜。
) l* s( s! r/ z# y; S2 x: {9 c$ G  这次,他仍然以书信作为心理战的武器。! [" P( F0 @/ Y
  一封来自大漠匈奴王庭的信到达了皇帝刘恒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05:09 , Processed in 0.0270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