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18 0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通比执着更重要% i2 S9 L! u* W
: w* Q$ @6 [- ^3 o1 h; \5 ~& N2 w0 g7 J( }' J* \: y9 w0 S- g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里孔子就是说变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他强调了变化、变通和变革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s; f. J( X" W1 R) W( _' ?
% v* [" p! ^- P/ K! J, d! i! }
- I) Y T1 I, f* }2 u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了变通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1 ~9 j+ D& k( S9 x+ a
' A5 U l$ L5 h" q. g* p, I: z) P
% F% Z$ s* ]$ b5 O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 O) x9 N; U* x2 ]; K
/ B" q2 C8 [$ m* l7 N
9 L9 Y5 V# z( X/ r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阿一,一个叫阿二,一天他们相约到外地去做生意,变卖了些田产,带着一部分钱财和驴子上路了。+ I% I3 r0 g& @5 H
1 |+ m1 N6 F( N# G$ S( C/ W" c" M% [* B6 e8 q, d6 m0 J q" `- x
他们到了一个生产布的地方,阿一对阿二说:“在咱们那里,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阿二同意了,两人买了布,捆绑在驴子背上继续赶路。- b; W0 {: Z6 R; E+ S% z% Z
0 U2 O/ o, N8 K. Z5 x6 V) x8 Z" m$ G4 ?' f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阿一就对阿二说:“毛皮在咱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还能有一点利润啊!”& l+ \$ V1 J; A2 l
9 A8 B2 t; L3 x: f2 {$ c
3 P& j( f9 q+ |- r9 W% l+ G; \6 G 阿二说:“不了,我的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下来多么麻烦呀!”# s) S5 {7 y7 x4 H
; E' K6 _' l. d2 k' D
2 S+ ]9 G( p" q9 ?+ Y
阿一把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有一驴背的布。4 L, c4 p' N2 G; C
; M1 v. n0 ?6 {
9 |6 ]* F, g% r# u! z: } 他们来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阿一就对阿二说:“药材在我们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阿二说:“不了,我的布已经很安稳地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下太麻烦了!”阿一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 Z' \: V2 z1 C( M0 h! R% [ O+ B0 C3 ^& ~9 |* V. K3 H
( z M9 W+ H, `$ _4 Q- Z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里到处是金矿,但是很欠缺药材和布,阿一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守着一驴背的布。
. _$ S- G' I$ @. [9 f' n
" L/ |3 x2 D$ ]$ b& `+ b) R2 K. Y
0 b( u' i4 C: d" v3 u3 k, p2 T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阿二卖了麻布,只换得了很少的一点钱,而阿一把黄金卖了,成为当地最大的富翁。
- A8 r; v% O1 G+ E0 m* z/ T, _1 _6 y/ |$ g0 o* B; t+ S
# |3 J$ N/ I8 k% p 这虽是一则小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变通”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大禹治水”的故事时我们都读过,为什么大禹会那么聪明地用“疏导法”来治水,而他的父亲就那么的不会变通而最后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被拉去砍头?难道是大禹真的比他的父亲聪明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大禹善于变通,他能够在当时骑虎难下的态势前适时应变罢了。
7 D5 n- t5 S9 B2 `% A3 `
. `- `! L* C- O, ^! V: U0 |9 J: i" y w) t5 e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古代的一句名言,是告诉我们规矩的重要性,可是如果过于刻板,认为规矩只能立而不能改变,则是大错特错了。可是我们身边很多人,却都缺少那种改变的勇气和胆量。其实,规则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虽然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但并不是没有别的方法和方式,如果不知道改变,只一味地遵守规则,是注定要被社会淘汰的。对于改变,一个思想僵化、保守的人显然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那些最为乐观而最富创造性的人才能够思路开阔地、灵活机动地对待不可避免、持续发展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实现目标所必需的。3 r& H% c4 I1 ?* X* ~( y, I
0 z, Y+ U& d5 g0 a5 H, x' D2 e; C- v( M
勇往直前是一种勇气,激流勇退也是一种勇气。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善于变通。在环境变化或者形势变化的时候,你的处世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否则你会吃亏或者败阵。适应性是人类适应周边环境的生存能力,灵活性是人处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能力,它是活力的表现。
: V2 F2 W* m# R" m$ r- m" D, C, D E; o0 r4 I0 k P
) l2 @& A' Z D; O' l0 X( o 许多人在情况改变以后还坚持原来的方针,是因为沿着既有的方向,顺势而为要简单得多,所以不愿意立即接受风向改变的事实。因为一旦承认转向,战略也非得跟着改变,不少成功人士都相信自己的运势,也希望沿着原来的道路走下去。二战时期带领英国和法国赢得胜利的丘吉尔和戴高乐,在和平时期的选举中反而落选,就是这个道理。
5 u5 o2 L* k1 U9 W8 Y0 y: m8 e+ c. P. L6 A. e/ a& P' q
( [$ d5 V% q6 o5 D: T5 J7 m/ D. M
情况转变时,思想必须跟着轮换也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人即使曾经灵活运用手腕多次获得成功,但还是很难察觉悄悄接近的危险和新的机会。没有经验但能够以平实而冷静的态度观察事物的人,比较能够因情况不同而改变。1 n- R) r2 N! y. Q4 h: f
2 f: V2 `0 g( K" r8 B
0 f5 X, I/ S; ?3 V/ p6 h, U( ?
在学习中,变通的原则也是相当重要的,学习时要多动脑,学问更要活学活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知识和学问所带来的好处。死读书的人多数无法将学问灵活运用,一旦发生状况,他们也只会生硬地搬出脑子里有限的知识,陷在矛盾与错误的生活中。不管是模仿还是学习,都要懂得灵活应用,绝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不懂得变通与应用,只会让自己错误地踏上以为可以通往成功的道路。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理论的死记,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我们背得再多,很快便又要忘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公式里的解题技巧与原理,不管考题怎么变化,我们也都能迎刃而解!
3 c4 D3 p, T! O( T( y# j& h# z. V9 d$ m
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人生在世,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学会变通。因为,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利而所何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着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出来的,所以,善于变通的人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每个人遇到过的困难也迥然不同,那么,每个人采取的方法更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任何人遇到任何困难,都必须变通,不变通,就无法克服困难,很难走向成功。1 R5 z6 L: z. G
8 _( b/ p+ U$ X
. T6 j9 R4 z$ q! B" w: f
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让我们都学会变通吧,让我们都走向成功大道吧,假如你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有一条路可以绕开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你到达目的地,那么这条路就是所谓解决问题的绝妙方法——变通。
8 n6 }+ n/ q- q7 n5 J9 Q: F+ s' E5 M' x6 t
# R/ Z% Q6 `: n+ r7 E) S
世事变幻无常,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过一辈子,所以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发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道路就会崎岖难行。当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要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发展、变化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计划将不再适合于已经变化了的局面,你必须对此做出改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灵活变通是必须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灵活应变的素质将成为你棋高一筹的标志,同时它也能把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