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8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部分 人的阴阳五行的形成和构成 ( ?4 l" I) V6 m+ a0 Y; D; |$ J% y
& E9 l( B3 ?9 D' {# ?2 E9 u' R% t& H人的阴阳五行的形成和构成极为复杂,它是通过高级动物变质而来的,并且与太阳系的阴阳五行溶为一体,相互对应的。因此在气功人体科学研究中,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的五行运动具有直接联系,而且人的阴阳五行运动与太阳系阴阳五行的运动周期具有相对同步性。又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细胞,有人就有人类社会,人不能离开社会,人是万物之一,万物之灵,是万物中最复杂的事物。本学说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揭示出来后,也就基本上将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揭示出来了。因此,这一章是本学说上升到高峰的章了,也是哲学史上的最高突破,为了将这一章阐述清楚,我们分如下小节阐述: 9 }! j2 s+ V( s8 O5 N% U7 v X
5 J! W: L* B# w) d
第一节 五行生克原理的延伸
2 Z5 b# X- X# K5 X7 _9 ?' g" |$ P( e$ V# E6 q; G
学习这一节主要是为了提示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的共性,揭示宇宙万物的相生相克与人、人类五行的相生相克之间具有相对同步的运动周期,从而对中国古人“天人相应”的观点作出科学的解释。
/ g/ F, j3 v z: Z: i
! @/ Q$ b/ S" l, l- @9 h8 N; e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延伸,仍然依据中国古代的易经,因此,在名称上不作改变,仍然使用易经中的名词,但其哲学含义相对扩大了,请读者注意。 9 y0 z* F, M e: Y
, u& P% M. v+ ^2 {/ u7 o' ?在中国古代易经应用中,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循环相生和循环相克,注上新的名称,其名称的来源按一定的规则定义。 0 c- E+ p) M2 P5 a7 C& B
5 n3 B. J* t( [% u
以金木水火土,其中任意一行来定义如下:(以金为例)金在下列用语中即我: / j) q* ]2 z6 [8 b+ D8 c
# I; H$ A2 v* u, v3 t
1、生我的“土”称为“父母”; 9 V" F8 K2 z& S+ X
, p7 u+ r3 A: d4 S- s- Z6 x2、我生的“水”称为“子孙”; & ?' E8 N! T- k m* E/ q0 Y
, I+ K: _7 D9 W( ^3、克我的“火”称为“官鬼”;
" c4 Z# j Z7 O- j! @$ N9 ?1 B, Y# u3 S" k( @& p# ]4 {
4、我克的“木”称为“妻财”; * {7 o' {7 B Q. {
. \$ J, }' O+ ^ A; N6 @5、与我同辈的“金”称为“兄弟”。
9 v' o" K# `4 }1 k1 M
0 ?& ?# P, ?8 [$ q; [- o' V9 k 这里的“生”和“克”的定义与定义五行生克定律的“生、克”相同,这里的“我”表示金木水火土五行中任意一行。
: ]$ T; p' a3 a2 p) Y- j, }
! Z. y& ^ R( S+ _' C/ {" ?根据以上所定的规则,我们针对五行中任意一行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五种事物。 * `: M) P2 Z* _/ v, c
" S4 J/ F6 ]' q# g" P7 _ J9 j U下面我们分析宇宙中任意一种事物都具有以上原理相对应的五类事物:
9 }- S( r( G$ B/ s& K. c% z% h: ^7 J" U1 T7 a
一、父母: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产生这一种事物的母体,如:父母生孩子,动物界,任何一只动物都是上代动物所生,因此,便具有“父母”这一类事物作为母体。
' b! v7 b( K! `3 F, u6 O7 Q# k8 D) e0 E6 Z
二、子孙:任何一种事物都会繁衍下一代,动物会生“子”,植物会结果实,即使这种事物消失,也会产生其它物质或能量,即从一种物质或能量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或能量。
/ q# V" { T' R- e, m9 k* N: v
# \1 H) j7 U1 z, C/ |. n三、妻财:任何一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克制其它事物,以其它事物为能量来源,将其它事物为能量来源,将其它事物或能量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能量,如动物必须以植物或其它动物为食,即具有“妻财”这类事物。 7 U% e8 }4 `5 _+ s" ]$ m, Q, s
; L( N9 H" h" f( x" I四、官鬼: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克制本身的一类事物,如果本身这类事物不受克制,则无限强大,另外作为自己本身这类事物,又是与之相对应克制自身的事物的能量来源,如一类动物,如果没有以之为食物的动物,则无限增多,即本身又是其它动物的食物。这样动物界才处于平衡发展的状态。
, R1 e1 x( f* Z& C) n& F* ]8 K, Q9 E
五、兄弟: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与之同类的事物,否则这类事物则只有自身本身一种,否则不能构成同类,比如任何一只动物,都有与之同类的动物,因此具有“兄弟”一类的事物。
+ C% n$ p7 g. r* b
+ B4 c! w) e9 f, p n9 p b, h通过以上对五行生克循环原理的的延伸,五行的特性,就不再局限于单个事物之中,是将五行处延到一种事物之处去了。我们将事物内部的五行称为“五行”,把事物外部所存在的五行称为外五行。事物的五行表现出五行的特征,而事物的外行也具有五行的特征。例如自然界的金属、树木、水、火、土之间属于处五行。 0 R( Q- T3 i! \8 X2 B: ~
9 L& |! O7 d5 K, y' e第二节 事物五行与外五行的关系
: [# x. I, b! h5 d9 m
( z" e6 h1 |% u2 A. i+ |根据前面章节阐述五行生克运动规律时,论述了五行的生克运动是事物发展状大到质变的本质原因。因此,由于事物五行的生克关系引起同一类事物运动变化的快慢,从而引起事物外五行事物运动的运动变化,而事物五行的运动变化又受外五行运动变化的制约,因为事物五行的运动变化总是以外五行妻财为能量来源,如果事物五行使这类事物过于壮大,则外五行的妻财则供应不足,促使内五行的运动缓慢下来,而五行的运动主要表现在使事物从量变到质变上,而外五行则主要表现为使某一类事物在外五行中处于平衡发展的水平上,制约着这一类事物的发展,因事物五行量变和质变引起外五行整体的运动变化,每种事物的外五行都有其五行,但每种事物的五行发展速度都不一样,都不是完全平衡的发展,因而引起外五行的不平衡。特别是表现在商品经济中,或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在动物界的食物链中也明显地表现出生态处于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事物五行与外五行互相制约又互相辅助构成了事物的整体运动变化。
: a6 p I# r5 _8 d# q4 l
' @; l, I5 L* L) W
( K) g( U+ G6 ~
4 u. N8 |! p8 X+ l第三节 动物世界中的外五行关系形成动物群体
8 _4 ]% H( @% [
$ t5 i9 ^. K$ ~本节内容阐述运动世界中的外五行关系,及动物世界中也构成具有相当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动物之间的群体关系,这种群体关系表现为动物外五行的周期运动。动物群体关系的周期运动与地球公转的周期运动具有相对同步的关系,这种相对同步的周期运动是通过地球五大类物质形成的地理环境及场能辐射而实现的,为揭示人及社会五行的产生而提供前提条件。 1 ~$ j( N0 r8 n$ Q
. v' _8 ^" M; S6 |2 U一、动物的外五行运动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对同步
# ?, l, Q: P& f {& Q4 E, E# T7 O# A( |! V" L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动物的生存与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事物群体,总起来就是地球上原始的五大类物质。即:金属矿物、树木花草、水源、土壤、热能,动物以植物为食物为来源,在合适的气温下生长。从动物的内部结构分析来看,动物的机体是细胞,而细胞又是各种化学物质构成的,在动物体内形成阴阳五行,而在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又形成外五行。动物的五行与外五行的运动周期与地球上的五大类物质所形成综合性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周期运动又是相对同步的,即气候和地理环境是运动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b8 o0 ^- [ V$ b
, X5 ^5 Z* T: H$ V* z- u6 t二、地球上五大类物质的场能支配运动五行的场能
1 d' i' k* W1 L; A, z/ W7 \) m. V/ N
前面已经阐述动物的机体构成最后都归结为化学元素,而化学元素由于质的结构和质变到千差万别不同种类动物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这五种物质形态又与地球上五大类物质相互对应,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场能辐射,比如以太阳能为主要因素形成的气候条件和直接影响着动物的体温和发育生长。直接影响动物体内细胞的产生和死亡。而这种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则是以场能辐射形式影响动物五行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形成外五行的运动变化,引起动物与动物之间过程中又产生了灵质,使动物具有简单的意识、思维,动物的灵质与动物的肉体相结合形成动物界“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的外五行周期运动,为形成人及人类社会的外五行奠定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