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2: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1)9 O3 {6 O2 F. L5 @7 v
                                                                            
# B8 t- d$ E3 p0 Q0 N. ?! u, b                
& z0 O+ G) X) V4 j  作者:沁园春
; w' @7 [. e; y          6 q4 ^" z& c+ p
        
+ w" Y# c. _) g* t( a2 j& ~: l( H. \   ( g- n( Y. @5 [1 _9 f8 A9 F8 O
  李世民要做的,便是发动突然袭击,派人去拦截尉迟敬德,打一场外围突袭战,他派出两名心腹大将——殷开山和秦琼。) ~8 s& T' X" E, `
  + n  c; d- A$ U
  这两员猛将,依照秦王指令,出其不意的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和寻相,唐军在殷开山与秦琼的指挥下,大获全胜,斩首两千余级。; z# u- D) ?, a+ c* g$ h4 ^
  
  c% R, D: Q4 G* i  这件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三鞭换两锏的著名历史故事,并且描绘得非常精彩,比如《兴唐传》中,描述秦琼与尉迟敬德两人的PK大战,是这样写的:
" E2 e0 [( @9 m- q2 {4 _! Z" }  6 z6 F, w1 P1 S2 P6 Y8 b
  “敬德说罢,抡单鞭朝秦琼头顶砸了下来,秦琼闪身躲开这一鞭,可没拿锏去挂,敬德这鞭朝着秦琼大腿,呼!挂上风扫了过来,秦琼一跃身,噌!鞭扫空了,跟着又是劈头一鞭,秦琼往旁边一闪。敬德三鞭都没打着,秦琼也不还手,转身就跑,敬德执鞭紧追,秦琼猛一回身,说了一声“看锏!”,左手锏打着旋儿,柔柔柔柔奔敬德面门来了,秦琼使的是秦家门一着绝技,叫做连环撒手锏,秦家门撒手锏轻易不使,秦琼收裴元庆时,使过一次马上撒手锏,这次使的是步下撒手锏。敬德见一只锏飞来,“叭”一低头,这锏从他盔顶上“噌”的一声过去了,他抬头二次正面,见秦琼的右手锏也撒手了,这只锏竖着,直奔他的脸面,敬德心说坏了,我有性命危险!这时候,秦琼“叭”一个箭步蹿向前去,不等这只锏阔到敬德的脸上,右手把锏抓住了,左手揪住他的袢甲绦,用锏在他盔顶上“噌噌噌”钢了三钢,敬德只有等死了,秦琼哈哈一笑,把锏扔在当地。”
% v: g6 ]- ^; M" _( k  * N9 Q9 t8 [* z9 B% K0 ~* I  ]
  看了这一段文字,怎一个爽字了得?
( l6 A/ M$ C; Z$ O. R* a% [  
! B- S% w0 n( @' a  p3 t  美良川大捷,让远在长安的李渊也大为振奋,特意遣使赐了一个黄金瓶给秦琼,还说了句很肉麻的话:“你不顾妻子,这么老远来投我,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要是朕身上的肉可以给你,也会割下来赐给你,何况这些美女玉帛?希望你能自勉。”只是不知叔宝兄弟听到这样的“肺腑之言”,是否也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 D) P7 a. F; ]( n7 {' _$ G  
( S9 ^9 A7 |: o5 {; b- u  尉迟敬德和寻相被打得灰头灰脸,他们也是大意,想不到李世民会来这么一招,开始还以为李世民肯定只是躲在柏壁做个缩头乌龟,可是他们想错了。, m. V: V! j6 n2 u& W. \
  
9 Q$ ~5 a+ A" N7 G% z6 @  并且,李世民还特不给面子,在他们悄悄率骑兵,准备前往河东,与据守蒲坂的隋将王行本会合时,李世民又亲率3000步骑,连夜抄小路,直插安邑,这里是从美良川到蒲坂的必经之地,李世民又打了一个更漂亮的伏击战,尉迟敬德和寻相又是大败,只捡得一条小命,李世民将敌军全部俘虏,又重回柏壁“坐桑拿”。- [/ Y( S0 n5 M" I9 N
  * F% l! g6 V- ?% r
  史载:“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可见李世民打击尉迟敬德,不是要发起总攻,而是为了挽回将士们的信心,至于屯兵柏壁、坚壁不战这一战略方针,是决不会动摇的,因为,这是歼灭刘武周的总体作战计划。( g/ {2 L* I% c1 `, C
  7 ~: W! l: L$ q" P, v4 Y2 L" D
  李世民会打仗,就在这些地方,他做什么事情,分得出轻重主次,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稳操胜券。1 E' h+ |/ ^6 w: A; Z
  
7 }' a+ k/ x1 \) U0 C  想想我们自己做事情,是不是也能如此呢,主次颠倒,分不清轻重缓急是不是常有的事?
. ]! C' i. k& w2 \# D; w' S  t+ |7 x  
% [  I; ]1 I' w$ S7 E' t! {2 _  至于一败再败、落荒而逃的尉迟敬德和寻相,会跑哪里去呢?这个嘛,以后慢慢说。, c5 F3 G! r% b; P: W- [
  & f3 @* Z8 Z: a
  这时候,外围战也打得很猛烈,尤其是与并州成犄角之势的浩州,更是发生了不大为人所知的浩州大战。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2)& l8 C- t6 b6 H; M" ^% q5 V
                                                                              
% b; p& c% k5 b# G+ l5 O                  . w5 B* R6 t7 F8 q9 ?
  作者:沁园春: u/ S$ r# X. F( @
            ! }- [: E0 a  f: l" ?) h
          
7 e. V$ h4 d& d  c, C/ F    
* U3 F0 E2 E- l* r8 c  晋西重镇浩州,就是现在山西汾阳,即出产千年佳酿汾酒的地方,也是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的家乡;浩州是以前的西河郡,即李渊晋阳起兵后打第一仗,“指鹿为马”高德儒的葬身之地,只是建唐后,在武德元年改为浩州的。3 }; T: k/ F1 @3 K
  
* i" V2 m  d1 p2 p6 t" S  浩州大战从武德二年七月底开始,当时宋金刚进攻浩州,被浩州刺使刘赡击退,浩州是刘武周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肯定要搬掉它,屡屡派兵攻打,一派誓不罢休的气势,刘赡真不愧是李渊晋阳起兵时的老人儿,带领英勇的唐军将士,浴血奋战,坚守城池,有书记载:
& k5 L+ B: L3 e! ~* Q  “刘赡为浩州刺史,时刘武周连年为寇,邻城多陷,贼数攻之,辄为赡所败。”可见刘赡确实不简单。4 o, F- r, w1 b7 }! M( b
  
6 D9 U, B0 v0 `- A6 R7 s6 g  就在这时,李仲文来了,就是刚刚打了败仗的李密堂叔,他看到浩州的重要性,于是带着他的残兵来共同守卫,李仲文也是个守城专家,不但搞得刘武周无可奈何,甚至让这个绊脚石变成了“史上最牛钉子户”,当裴寂被打败后,自晋州以北的城镇全部沦陷,只剩下浩州(西河)一座孤城,史载:“及裴寂败,自晋州以北城镇俱没,唯西河独存。”  q0 \8 ^$ c( T
    F  M7 ]6 s0 |1 t: }7 X' W' `
  为了补充兵力,那时候还没逃跑的李元吉做了件非常难得的好事,特意派太原首义人士赵文恪将军,带了1000余步骑前来帮忙,给李仲文的浩州保卫战以强有力的支持。
' c1 s; r& @8 ~! H  i! S  : |% W1 {6 J* j) @
  为了打掉这个“钉子户”,刘武周接连展开“拔钉行动”,但却拿浩州一点办法也没有,相反,钉子没拔掉,还被刺了手——李仲文把刘武周打得灰头灰脸。& P% X5 J3 O, v! I! o
  2 T7 d+ f  W8 T8 |1 o- L
  武德三年三月初,刘武周在两次进攻潞州不利的情况下,又改派他的元老张万岁攻打浩州,张万岁就是当时造反时,砍死王仁恭的这位爷,可惜这个“杀手”搞偷偷摸摸杀人的本事还行,打仗却不在行,李仲文迎头痛击,俘虏杀敌数千人,打得张万岁满地找牙,有书这么记载:“李仲文初为行军总管,保于浩州,刘武周遣其将万岁攻之,仲文逆击,大破之,俘斩数千人,拒守三百余日。”
$ L: m, X" E) ]5 X; e' t1 z, I% W  
. |4 y+ S  D( n  19天后,行军副总管张纶又在浩州打败刘武周,俘斩千余人,难得的胜利,让坚守浩州的唐军将士人心振奋,一时间,士气大振,都想改变这种只受人欺负、被动挨打的局面,怎么办?李仲文决定主动出击,开始由单纯防御转变为积极进攻,把浩州周边地区大唐失陷的国土一寸一寸的夺回来。5 ~, Y+ z# Y/ w/ [
  
; O: Y) h. \4 N4 e  李仲文雄心壮志,与张纶一起引兵逼近石州,吓得石州号称“太子王”的刘季很不情愿的也只好投降;春夏之交,李仲文派骠骑大将军张德政突然渡过汾水,消灭刘武周一直委派运送粮草给宋金刚的黄子英部,并进一步占领介休、平遥两地之间的张难堡,直接切断宋金刚的军粮供应,逼着宋金刚只得饿着肚子往北撤退,这给秦王李世民创造了良好的战机。: s, l! `% Q* r
  ) L# }& s. D% @% S: u1 o9 F/ o; m) g
  可见,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李仲文与刘赡等人,坚守浩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立有奇功,是唐军转败为胜的关键之一。他们不但有力的牵制住刘武周的部队,给柏壁的唐军主力减轻了压力,并且对宋金刚的心理打击,无疑也是十分沉重的——每天都睡不好啊,又得不到刘武周的支援,“史上最牛钉子户”实在是太牛了,与李世民那小子把俺夹在中间,搞得俺六神无主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3)3 N& F1 j$ k4 h/ d3 V. [' k7 W
                                                                                
" ]; j, D2 i( m4 z1 O6 m5 }                    
/ [0 s6 w7 G+ h/ ^6 H  作者:沁园春
8 i2 I; F! E, P4 B! @5 j! t              . b; A/ B$ p4 q7 N* V
            7 {; v& `/ N' _6 b
      
0 a) a; I# W+ W# B; Y    
1 @* V- @( `/ S8 Z7 B3 l* o" t  对于城孤兵弱、兵力孤绝、属城尽没的浩州,汾阳太符观的《唐郭将军墓碑》中有这样精彩的记载:“太原北望,无复人烟之墟,绛州南指,咸为戎马之地,危城孤立,是曰浩州;四面受敌,千里绝援,关山杳杳,望长安如日边;岁月遥遥,疑京兆于天上。”由此可见,当时浩州的情况是异常凶险的,简直就是末日危城、累卵之危,战火连绵不绝,危城如累卵,但浩州自始至终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不能不说是大唐的奇迹。# n: n2 n  n+ W7 i& i. T# s
  
. u" {; h$ }/ d) z$ F& ~: r, A- u  危城将倾凭谁挽?李仲文刘赡是也!你们是铁骨铮铮的大唐好男儿,有你护国,如何能败?- F! z: g: R0 _% y6 D
  
. r8 E- K3 j6 X, p6 b3 n  m  浩州大战,以唐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李仲文与刘赡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战后,李渊特意下书慰劳刘赡,说浩州能够幸存,是你的功劳啊,荣华富贵,不给你还给谁呢?而李仲文呢,真不愧是李密一家人,看来打仗也是有遗传的。
. l0 n* N- q( X6 ?# k; }  
! `; F* o5 b# D2 C. a, Y( ~# r  因为立有汗马功劳,李仲文被任命为代理并州总管,镇守边疆,成为一方军政大员,只是后来,却莫名其妙的招致叛国谋反的罪名,导致自己被诛,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后再慢慢解说。$ ^3 I, F" r& J2 y7 l$ v
  
# Y5 y& X0 R0 ^  与敌人兵骁将尉迟敬德交手,两次都打了胜仗,一扫数月来河东战场的晦气,大大鼓舞了唐军的将士。一时间,军威大振,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喂好马、磨快刀、纷纷写下请战书,要与宋金刚大干一场。6 l, g' Z3 `3 d# u
  
% C' F. F3 ]9 V3 ]6 b! s1 i  李世民却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冷静的对诸将说:“宋金刚孤军深入,军中有大批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完全是依仗宋金刚这个先锋来做盾牌,他兵力虽多,但内部空虚,意在速战;老宋现在军中缺粮,靠做强盗来补充军需,也是利在速战,我军只有把营门关好,不与他计较,在营内睡大觉,气死他,我们闭营养精蓄锐,便可挫败他的锐气,然后分兵汾、隰两地,攻其心腹,敌军一旦粮尽,必然撤兵逃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等待这个时候再出手,现在不宜速战。”
" S( I. l* y; K' f* D' u1 M  5 ?/ C3 k( `6 _
  唐军仍旧按兵不动。9 _3 o) Q+ X7 f8 y" l4 E
  - {7 }. m9 I/ k5 c8 R$ ?, y
  这种时候,一般人都会马上产生骄傲的情绪,而我们的小李同志,不骄不躁,始终保持着一颗清晰的头脑,遵循先前制定的总体作战方案,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等待最佳的作战时机——李世民仍然命令主力在柏壁坚壁不战,只派一部分兵力,在汾隰一带活动,牵制刘武周进攻浩州的力量,由此可见,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成长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 [- [" ~* _2 d! g5 x; \2 F
  . F5 E/ h* t: f% I9 p' H$ c/ o/ S
  这时候的唐军与宋金刚,就像两个在斗富的地主,看谁家粮食多,谁就赢了,还有看谁的耐心大,经得起饿,沉得住气。" i5 {) }# L+ _% Y1 ]7 f
  8 ]: P6 v0 h2 q9 f5 w% r) ?
  武德3年,即公元620年正月,要是现在,我们都还在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各家各户,都是喜庆气氛,其乐融融。
* b- A8 f& C: j+ d4 j. x: s  7 u6 ]7 p: \0 p: O4 \5 m3 {
  而此时的唐朝,依然在为全国的统一,进行着残酷的厮杀。6 m; f! P5 w8 {5 K# Z
  : M! H. c; o$ e5 T& X
  这时候,唐将秦武通进攻蒲坂,试图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王行本窝在城内,连打败仗,又没饭吃了,企图突围逃跑,可是无人响应。老大,跑什么跑啊,能跑哪里去呢?王行本走投无路,只好打开城门,出城投降。; L: s/ m1 \: n7 E
  
. ?* S9 R' D7 ?! _  至此,这颗一直钉在唐朝老虎背上的钉子终于拔掉了,唐军后顾之忧彻底解除。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4)5 |% L$ l, J# V: P1 ]
                                                                                  2 \" h2 m& Y% t0 l- t
                      & _; l9 u& \( o
  作者:沁园春9 O1 w: q- J5 B8 n
                
* M; D4 B! Y% G! L5 Q              # B: O! @% W' z& m7 d
        
0 F) |* L) t" R      4 a7 W( P; M6 w9 }" W, k
    $ C5 A: N$ C4 p  I( T
  蒲坂便是以前屈突通坚守的河东城,屈突通守了,尧君素守,尧君素守了,王行本守,整整守了两年多时间,生的儿子都可以走路了,才勉强打下来。
2 c3 T! r+ H4 k0 K! a$ r& W  
7 R3 d1 ?0 v2 H! U2 r2 o' Z  此时,李渊又在华山狩猎,在华山行营,他听到这个美妙的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兴致勃勃的即刻起程,驰赴蒲州,他要干什么?他想亲自去慰劳一下在前线拼杀的唐军将士,并且亲自看一看这块当年怎么啃都啃不下的硬骨头,可是不想,李渊这一去,却是自己去送死,差点有去无回。
+ f* R, ?3 F- ^6 m! Y; I  
0 A) V; m4 O8 T# f  河东都全部平定了,送什么死呢?
* x) B" q1 ]: w% k! l# F9 u  
& C; l$ {2 I4 ]8 J5 n4 b  因为这个时候,有人要发动武装政变,废了李渊。, U/ r2 Y2 H! J0 A% n% Y" J
  ' J& C9 L; J) J" N7 ^
  谁敢这么大胆?还真有这么个狂人,他便是李渊的表弟,就是那个打夏县,说没梯子的工部尚书独孤怀恩。
3 y3 _: P' U5 P* H( @0 Q/ u- M+ {" W  , `4 s* L) Y  M8 ?. l6 J
  他怎么有这个狗胆?还不是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独孤怀恩是李渊舅舅的宝贝小少爷,当时他率军攻蒲坂一直搞不定,伤亡十分惨重,李渊多次下旨斥责,要他注意点,不想这个怀恩老弟,却一直怀恨在心。( B% f  a' T" D4 {5 f# P" h
  9 y7 p, o; k3 m# q, G' ]- L0 w9 A
  有一次,李渊和他开玩笑说:“你姑姑的儿子都是天子了,下回应该轮到你了吧?也要让舅舅的儿子做一回天子啦!”
7 y+ g* i0 N' n( c  
) y7 L! y1 u. k: S2 S& g1 o6 J  这本来是句戏言,说来好玩的,而独孤怀恩这个猪脑袋,却信以为真,有时侯还扼腕叹道:“难道我们家,就只有女人厉害吗?”0 Z% ?* }: S: |* K) @; \
  
$ i+ z3 I2 ~, ?$ T* `  这小子,竟然飘飘然,做起当皇帝的青天白日梦来了,他怎么说这种话呢?因为杨广和李渊的老妈,都是独孤怀恩的姑妈,他也是看到家里的亲戚,都个个坐在皇帝位子上神气十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也想尝尝那种特殊的滋味。5 t9 l# K3 K1 N  L7 K/ _
  
5 Y) w' H4 `( W  独孤怀恩还真打算动手,与部将在密室搞头脑风暴,看怎样干掉表哥李渊,自己来做皇帝,可是,他运气也不怎么好,一直没找到机会,还不幸在夏县一战时当了俘虏。
/ ?# s5 ^# B  |6 f, ]  
% o- T, k8 h$ V* N  x. x. e  当时,唐俭、元君宝和刘世让,都成了尉迟敬德的阶下囚。+ g# N7 ?5 c& P; i! k) R
  8 e7 Z# |6 ^1 l- n& M0 q
  在狱中,元君宝把唐俭当知音,抱怨道:“独孤尚书最近策划做一件大事,真是可惜了,若是早点行动,哪会今天被抓到这里来受侮辱,真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Z. O' \* @  ?" u% P& o8 ]
  
( }1 j( l5 k7 W5 F- Y1 v0 V$ n  唐俭听后,知道他说的大事是什么事,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随后,便发生了美良川之战,独孤怀恩趁乱逃了回来,李渊又再次任命自己的这个亲表弟攻打蒲坂。
; O3 A9 h0 {  Z+ p. Q  
& w) V6 R. C4 Z5 u. x  有兵在手,这小子就不安分,坐不住了,日夜密谋,精心筹划,只等着自己的这个“傻表哥”一到,便送他上西天。" Q* p3 {% w5 q! r, S& j6 J
  
7 P6 b9 {, h7 h) A* ?  这时候,元君宝他们还在牢里,他听到独孤怀恩脱身的好消息,很是兴奋,又对“知音”唐俭说:“老唐,你看独孤尚书大难不死,还转祸为福,如今又屯守蒲坂,真是王者不死啊!”7 g2 y  p8 o( ^! x9 Z: K
  8 ]* J' E; t& p
  唐俭依旧打着哈哈,不动声色。
: w- X- v# G  M. T6 B% x  2 j8 d6 Y2 ~3 S2 Y' [5 i
  可是他已经暗中采取行动,一定要把这个消息送出去,不然的话,大唐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5)% m. a. m. a  U
                                                                                    3 P% @. [7 v' Z$ M1 @& W6 [: t4 V
                        
$ W1 C) X3 i3 A' g8 z+ V# k+ d  作者:沁园春5 ^. W$ n- V+ E4 D
                  
6 e: J+ A1 D, V; Q3 Y! g6 ~; `+ [" _. t                
, K6 f% V7 f( }' q: Y          + _) P, h0 Z4 s- C8 `
  6 z. Q2 |$ K7 @+ f8 }9 M
  蒲坂便是以前屈突通坚守的河东城,屈突通守了,尧君素守,尧君素守了,王行本守,整整守了两年多时间,生的儿子都可以走路了,才勉强打下来。1 j- G) b6 g6 d3 ?$ ?5 u$ T+ D
    $ W) K1 A- o4 y  v" M: k4 C/ j
  此时,李渊又在华山狩猎,在华山行营,他听到这个美妙的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兴致勃勃的即刻起程,驰赴蒲州,他要干什么?他想亲自去慰劳一下在前线拼杀的唐军将士,并且亲自看一看这块当年怎么啃都啃不下的硬骨头,可是不想,李渊这一去,却是自己去送死,差点有去无回。% ~+ J( p" o3 f8 x
    
/ I# F! m) g& }. i8 f2 O/ r  河东都全部平定了,送什么死呢?
3 ~& O0 ?+ c& d    # P$ y4 }' t! g
  因为这个时候,有人要发动武装政变,废了李渊。. T4 }2 A+ l0 f
    
- B/ u5 q2 j' K& h& @  谁敢这么大胆?还真有这么个狂人,他便是李渊的表弟,就是那个打夏县,说没梯子的工部尚书独孤怀恩。# ]) n' a% C' ?, ]4 L
    
4 p' [$ E6 N2 F  他怎么有这个狗胆?还不是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独孤怀恩是李渊舅舅的宝贝小少爷,当时他率军攻蒲坂一直搞不定,伤亡十分惨重,李渊多次下旨斥责,要他注意点,不想这个怀恩老弟,却一直怀恨在心。
' D, q5 r( R  r+ y, _: t* F1 ]    0 @( P  H& S2 D5 {! O, X9 V
  有一次,李渊和他开玩笑说:“你姑姑的儿子都是天子了,下回应该轮到你了吧?也要让舅舅的儿子做一回天子啦!”
; n" f. v' P" W( S    % O4 m" s: H0 K1 ~2 k
  这本来是句戏言,说来好玩的,而独孤怀恩这个猪脑袋,却信以为真,有时侯还扼腕叹道:“难道我们家,就只有女人厉害吗?”& i. Y& \; @- c* E& p. F3 i
    8 r6 A$ |# i" i. J
  这小子,竟然飘飘然,做起当皇帝的青天白日梦来了,他怎么说这种话呢?因为杨广和李渊的老妈,都是独孤怀恩的姑妈,他也是看到家里的亲戚,都个个坐在皇帝位子上神气十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也想尝尝那种特殊的滋味。2 C) q: u+ ]7 s
    
! m* L" x  [# j$ ^  独孤怀恩还真打算动手,与部将在密室搞头脑风暴,看怎样干掉表哥李渊,自己来做皇帝,可是,他运气也不怎么好,一直没找到机会,还不幸在夏县一战时当了俘虏。
$ q, l3 d9 Z- A2 P( n9 s: n   " T5 y- L. V3 t5 q% x0 G
  当时,唐俭、元君宝和刘世让,都成了尉迟敬德的阶下囚。) j9 j. a: |) T. l- s) `
    5 r  v  C7 |6 ]4 v' H# e9 u
  在狱中,元君宝把唐俭当知音,抱怨道:“独孤尚书最近策划做一件大事,真是可惜了,若是早点行动,哪会今天被抓到这里来受侮辱,真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 X- Q4 {: i9 g) F8 C    : Q0 s! Y, S0 v1 j
  唐俭听后,知道他说的大事是什么事,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随后,便发生了美良川之战,独孤怀恩趁乱逃了回来,李渊又再次任命自己的这个亲表弟攻打蒲坂。, A  Y7 A5 [2 X9 e8 |' d/ R
    
+ U7 F9 C9 e: d9 C+ X  有兵在手,这小子就不安分,坐不住了,日夜密谋,精心筹划,只等着自己的这个“傻表哥”一到,便送他上西天。6 k+ s: z6 j) [0 H+ }( F% q2 w, S
    
, T. _( N0 `: [& P( F3 d  这时候,元君宝他们还在牢里,他听到独孤怀恩脱身的好消息,很是兴奋,又对“知音”唐俭说:“老唐,你看独孤尚书大难不死,还转祸为福,如今又屯守蒲坂,真是王者不死啊!”2 p$ K) |  \& W; f7 ?
    
* ?5 L& L& B1 B7 u  唐俭依旧打着哈哈,不动声色。. ^) V) N8 p) a% Z8 ~* E( ^8 c  P
    1 h) I# Z- H: g& ]# S" V2 Q1 B. o
  可是他已经暗中采取行动,一定要把这个消息送出去,不然的话,大唐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 ]4 j8 f/ F; Q( _
    
1 v* t8 d. h% e$ i+ J* v" V        3 i  D1 p% _" z
  唐俭知道现在自己肯定出不去,他先对刘世让说:“怀恩谋反,会出大乱子,你一定要想办法回去,揭发这个事情。”然后请求尉迟敬德把刘世让放回去,说是要他去与李世民谈判,尉迟敬德同意了这个要求,便放了刘世让。) y2 h) D0 g' E4 U
  
9 J) Z0 A9 p6 \" r  恰在此时,独孤怀恩派秦武通已经打下蒲坂,正张灯结彩的迎接李渊前来视察工作,然后就趁机下手。
2 ^3 u5 L5 O5 k! d  
, k9 [# S8 }2 x/ o0 h( e; ]% j! f  李渊巡幸河东,已经到了黄河边上,正准备上船,刘世让上气不接下气的赶到,向李渊奏明独孤怀恩企图谋反一事。
9 L0 C1 k8 e" L; k- |4 ~# d3 t) y8 w  - n& h& S+ f2 g8 w0 u5 E: ~3 v+ |
  李渊非常震惊,什么,自己的亲表弟都要谋反?差一点就出了大事,刚刚还想着到他兵营,去慰问慰问一下将士,与自己老弟划划拳、喝喝酒、说说晕段子,不想他却想要我的命。% C& E* N$ m6 U2 Z+ S* v
  - J# I2 r- p  Q( O! y# I
  李渊说了句:“吾得免,岂非天也?”立即改变计划,不过黄河了,派人到河东,把独孤怀恩召来觐见皇上,同时盛赞刘世让,说你及时跑来送信,也是天命啊!还慰劳他说:“你以前被薛举抓住,还派你弟弟偷偷跑回来,以示真心,今天又冒着生命危险来通风报信,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大公无私啊。”
$ j1 B1 p& t* X/ {, }* B  
% L- D4 b7 t- e) y3 H( a  而此时想着皇帝宝座就流口水的独孤怀恩还蒙在鼓里,正为自己的精心策划暗自欣喜,他毫无戒备,乘了一叶轻舟,渡过黄河,来见自己的表哥,还打算等见完了,再把他邀到城内,喝了酒、吃了饭、看看歌舞,然后就。。。。。。8 t2 D( n; B- H! o& m
  * W$ ?3 e  e* m' d
  独孤怀恩刚上岸,便被武士拿下,关入大牢,而李渊依然继续他的视察工作,独孤怀恩很是郁闷,咋得啦,咋得啦,难道表哥有神机妙算的本事?或者就是俺肚子里的蛔虫,难道他还安了窃听器不成?  ~8 G; v: z$ `9 x6 r$ }6 H! w
  ! x, t$ j5 r' C( r
  他很是郁闷,到死的时候也很是郁闷,不知道自己的伟大计划,怎么还没开始实施,便一败涂地。6 m  f2 N( ?( x: ?" D  S
  
$ }3 V, m; g8 ^8 B  d  而在柏壁的李世民,听到父亲要来蒲州的消息,也骑着他的宝马特勤骠,飞驰而来,向父亲汇报前线军情。2 O5 U7 |' e' w
  $ `+ [  h8 ~# q( `# Z0 G; z
  当他听到独孤怀恩谋反的事情后,也是震惊不已,同时也为父亲逃过这一劫而感到万分庆幸,这时,宋金刚听说大唐的皇帝到了蒲州,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包围蒲州对面的绛州,想攻破绛州后就直接去抓李渊,李世民也担心父亲的安全,劝他早些离开河东。7 k1 d0 m: L( j5 u8 g) A' u
  
" N7 t) Z8 i5 D- U: ~  李渊明白形势危急,也不想久留,正月29日,“旅游”归来,回到长安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彻查独孤怀恩谋反一案,21天后,李渊下令诛杀叛贼独孤怀恩及其党羽,并没收他的家产,同时,又派桑显和去夏县,铲除吕崇茂余党。
2 S/ v: ]" }  a% \9 y3 [  
4 F% X0 b# o4 V7 k3 |, ~/ |+ A( {  周围的战场,双方互有输赢,但其后几个月,唐军已经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尤其是当骠骑大将军刘德政率军从浩州出发,东渡汾水,将刘武周运送粮草的黄子英一把干掉,并且占领介休与平遥之间的张难堡,彻底切断刘武周的后勤运输补给线时,宋金刚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 ^7 I8 |- Q/ T$ [3 u: I  
( j5 s0 z. Y  |- F6 S& N* G  经过了5个多月的对峙和比拼耐力,宋金刚举起白旗,终于承认比不过了,甘拜下风——自己孤军悬在城下,军中无粮,进退不得,更可气的是李世民这小子又不和你玩,只在一旁看热闹,冲着你做鬼脸,然后总在说看谁耐得住?
/ {4 s6 X% k, O0 |. u% D* L4 x  
7 C$ L& B6 n0 X% N3 J; S; `  老宋的军队断粮,去援救吕崇茂时也打了败仗,军心动摇,士气更是大挫,士兵们都饿得直撞墙,恨不得吃人肉,天天骂娘,要求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p3 e; M$ q- F/ P4 w
  
. ~0 b' Q- T1 v/ Z! h  4月14日,宋金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率军北撤——不好意思,俺走先!' m; o8 i. E) ]/ M  m* }
  . Y' I) r% B- l( i6 O8 w8 \5 S
  而一直与宋金刚对峙的李世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他及时抓住这一战机,认为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8 b) A1 s4 Q2 w, n, S( o
  & b( M# i; o- I1 k* P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6)
0 m8 M& F7 A) l                                                                                      2 C0 }; i& H8 [
                          
7 `" M* l% G1 `2 i: t  作者:沁园春
8 y. W* }1 {* b/ k  
  `( R' u9 d& U7 |4 ^  
- v6 d9 |) g. Y& d/ I' h( D  / {, \9 T- \: e) k/ {! i& a
  ! _$ U. J6 t4 T+ r- t# j) h
  战旗猎猎作响,大唐勇敢的将士们,奋不顾身的跟随秦王向前冲去。3 ]. ?4 D3 P3 i$ ^" B  O9 X
    G  L. Q. \9 ~9 O
  李世民率大军在后面紧追不舍,不给宋金刚一丝喘息的机会,在吕州大破殿后的寻相部,李世民发挥连续作战的风格,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乘胜追击,昼夜兼程,一天就急行军200余里,且战且进,与敌军大战数十个回合,史书记载:“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  k% {; L' y; q( p" k* o  N
  
8 Z/ |" ?5 P3 {. Q! P5 {  当大军追至高壁岭时,由于连续作战,没有停歇,将士们不但肚子饿,又没水喝,还全身乏力,行军总管刘弘基拉住李世民的马缰绳,苦劝道:
2 h( |2 ^4 F1 r3 k: Q  ) ^- [2 y6 r' v0 t. w
  “大王打败敌人,追到这里,功劳已经不小了,要是再穷追不舍,身体哪里受得住?况且将士们都非常饥饿,疲惫不堪,应当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兵马粮草补充够了,然后再追击也不迟啊?”
0 ~. i* B  A3 \5 s7 B- s  
: @8 E6 I4 {+ [  y; I. ~" p  李世民态度坚决,斩钉截铁的说:“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的,如今已经军心涣散,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我们必须一鼓作气消灭他,如果停下来,让宋金刚想出对策进行反击,则战机顿失,再想打败他就难了,我尽心竭力为国家而战,岂可顾惜自己的身体?”. s; S6 U: }- P6 K9 F
  9 n. c4 N" P2 h2 C
  李世民不再多说,大吼一声,又扬鞭策马,率大军继续追击。
6 a$ ]2 z5 u* Q  ! u% @9 [" a& A: r1 H3 I( i
  风雨同舟的大唐勇士们,看到秦王都这么不要命,也忘了饥渴,更不敢说闲话,都奋力向前,反而士气更加高涨,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彻底打败敌人!$ y/ ]8 _- C" I2 m% v
  9 T) J* A7 R; U  I+ M
  这场追击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D) g3 {# t9 L5 F# A
  
  J: a! J9 s9 G# v  宋金刚在前面跑,李世民在后面追,而且老宋只有跑路的份,在雀鼠谷时,终于还是被追上了,李世民一日八战,八战八捷,歼敌俘虏数万人,宋金刚继续逃命。+ O5 L! ~* b/ b% D9 C# v: _0 ^
  
) S  I' K4 t3 ?( S1 A0 Z1 j  E  追了这么久,都顶不住了,是该以休息一下了,李世民下令,唐军在雀鼠谷西原宿营。
4 P' t' F) o- g- Q, Y  
# h7 |8 ^7 c. \' ^  e& d, X. S$ S4 d* {  这时的李世民,2天没吃饭,3天没解甲,但依然精神抖,看不出丝毫的倦怠。
; a  A  r$ L: _# ]* g  " }& f' v. A, D' s$ U. O
  军中干粮什么的都吃完了,除了战马,只剩下唯一的一只羊,李世民也不贪吃,将这只羊煮熟了,分给将士们一起吃,当然这只是意思一下,表示一下心意而已,一只羊能吃到什么?能闻到点气味就算不错了。8 D$ x' [) W; b( ]
  7 ~  P/ `* z3 m
  将士们都很受感动,自己的统帅,身先士卒,又能与自己同甘共苦,谁还会很丢脸的在后面不向前冲,躲在后面捡草鞋呢?4 C  {' W, v7 ~; ^' ?+ ]6 G6 T
  % c' |# q; R1 A" v
  第二天一早,唐军将士稍稍休息,便又开始继续追击。, I/ d1 ]. I& M1 C" L/ Y* V
  
9 d# s9 I$ h7 ^5 h& Z  李世民率军直指介休,此时的宋金刚,还有残兵2万多人,他从介休城西门出来,背城布阵,南北长达七里,李世民命总管李世勣、秦叔宝、程咬金攻击宋金刚军阵北端,命翟长孙、秦武通则攻击敌军南端。! `4 n8 G7 x1 i4 ~
  
# t0 S3 k" T+ M: |4 m3 c' V  诸将出战,稍有不利,宋金刚乘势向前推进,唐军又有麻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7)) Q! U, t, d5 ]8 h& T3 ^
                                                                                        
/ a- _9 l; |1 e, P                            5 n- l* h8 A( s, Q. P, {# Q
  作者:沁园春
  k2 o$ _2 G6 r! L/ U! p7 A    - i5 v! V+ U( w4 U- c& g
      _7 j# o2 J5 Q% Z- \7 F9 W
    7 E1 }; W/ p0 t& b2 z/ a3 C
  
/ D8 m; s* j- \( O8 Y2 e  这时,李世民强大的骑兵闪亮登场,李世民经常用这一招,因为他始终坚信骑兵的快速冲击力,足以给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李世民的骑兵,是“突厥化特种骑兵”,都学了突厥人的搞法,不再是魏晋南北朝和隋朝那些人和马都穿上甲的重骑兵,他的骑兵,都是只有人披甲,而马不披甲的轻骑兵,这样一来,虽然坐骑的防护力减弱,可是马的负重减轻,能更好的发挥战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7 y/ y1 y# x( H' L! i" ?9 m# R  
# [# X% ^1 T3 L; ?# @& u  李世民亲率3000骑兵,从宋金刚背后发起冲击,宋金刚四面受敌,哪里是对手?被打得打败,落下一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的下场,唐军斩首3000级,老宋则夹着尾巴狼狈北逃,史书记载:“世民帅精骑击之,出其陈后,金刚大败,斩首三千级,金刚轻骑走,世民追之数十里。”
4 |0 F/ S5 j7 K  
8 d5 H% G; d: l( `0 o; e2 Y$ Y  李世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在这一刻,他继承了李家的光荣传统,他代表了唐军的勇敢精神,不给宋金刚任何的机会!李世民又率大军继续追击,追了几十里,来到张难堡。! c: N. c( M! j( b. `
  
" M1 m9 W# }$ R; U* W  此时的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听说秦王来了,大把大把的眼泪,哗啦啦的掉了一地,这些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啊!太苦了,周围几乎全给刘武周占了,就咱哥俩拼了老命,守着这个城,太苦了,实在是太苦了!
" v% q$ S: a+ @- O: c  
( d0 s+ J! t' e. O7 X  李世民摘下头盔,向堡内的唐军将士挥手致意,以示勉励,堡内的将士都百感交集,见秦王来了,顿时泪流满面,都欢呼雀跃,高兴得挥泪欢呼——秦王可是咱心中的红太阳啊!
  A# J4 c! j: g1 [2 T! Y' @  
% D& c& m9 G/ z2 |6 t% c$ I  樊伯通和张德政听说秦王几天都没吃饭,感动不已,含泪送上浊酒和脱粟饭,李世民吃得特别香。
# n- B; j/ D5 b  @# u% _$ q  
' n4 P+ z/ S' |- M( K& b& O. ]  决战已基本取得胜利,宋金刚败逃,可是尉迟敬德和寻相,以及那个替刘武周砍死王仁恭的张万岁,仍然收拾残兵,据守介休,附隅顽抗。# I& a3 d/ W7 H9 @  B
  ) y; I2 f/ [& ?4 z# ]5 t9 G# i
  李世民决定不强攻,而是派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前去劝降,尉迟敬德等人见大势已去,便献介休和永安二城投降。1 X; `+ H, w  y# N8 I' w
  
% R/ q( K* i4 k  李世民得到勇将尉迟敬德,非常高兴,马上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仍然统领自己原先的8000老部下,与唐军驻扎在一起,对他表示充分的信任。
: w7 `" w  V8 u4 G$ B0 Y& `  
5 x; `4 f2 ~( z% ]  屈突通等人担心尉迟敬德不是真心降唐,李世民不以为意,只是笑了笑说:“我心里有数的,请老将军不用多言。”
' b8 U1 M* D, h; E0 I! e0 u  6 R8 I/ N2 E* U8 s; \
  自此以后,尉迟敬德便成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员猛将。
( v: S. S* @; B) Y! z$ e6 M  
* _) J+ C* C: G9 Y, F% ]  尉迟敬德的名字叫尉迟恭,朔州善阳人,敬德只是他的字,据说他是一个打铁匠,一身的力气,尉迟敬德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是一位特别勇猛的骑兵将领,以后他跟随秦王李世民,将有非常突出的表现,让我们等着瞧吧。
8 `- |4 C+ O5 N% O  
0 B! t# ^% U% O' E: G3 m  此次十多天的追击战,让李世民充分感受到了轻骑兵这支快速反应部队的巨大优势,重用尉迟敬德,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Y0 [$ U) z6 }. G, o) X4 `% B, m
  1 i! e" d! A' @8 S0 |  b1 \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惨败,大为惊恐,放弃太原,带了500骑兵,投奔突厥,而宋金刚呢,被李世民追得鞋都跑丢了,他还想收拾残兵再战,无奈士卒都不愿再去送死,没办法,只好带了100多人,向刘武周学习,逃往突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58)
. U  l8 y- Y0 P7 K; A                 / G' v: |& i6 N& j& t
  
* c0 T% W$ I% ^  2 e/ a3 r8 z. n" w4 [8 b( s
  ) O7 b) T& T% w( Y" R" s  Y
  作者:沁园春
0 G% r$ F6 @: ?. I( G0 O+ v0 O4 `, ?      / J% I, L& k% }" a+ G  J3 R) u: O
      
* s$ ~  S0 B4 d# ~6 w3 t7 [      
- p3 ?% E, @3 Y4 l2 F* z) o% C  
2 W1 _2 b* k6 J, s  两个人像叫花子一样逃到突厥,突厥人是不和他们讲什么兄弟情谊的,既然你没了利用价值,那好,死一边去吧!
4 s4 J6 s; `8 F+ g  : Q( o' ^' j, z) G) w
  刘武周、宋金刚两人,在突厥过得郁闷,很不开心,又想逃回来,被突厥人逮住,一人一刀,全部送上西天,宋金刚死得更惨,被砍作两截。
6 ?- f# b  }( V) n* ]1 v  
6 v; \6 p( ^8 Y) L  当初刘武周大举南进时,他的妹夫,内史令苑君璋曾经劝他说:“李渊以一个州的兵力直取长安,所向无敌,此乃天援,非人力也。晋阳以南,交通不便,若是孤军深入,后无援军,假若出师不利,那如何收场?还不如北面与突厥联合,南面与唐结交,在这里称王称霸,才是长久之策啊!”3 M7 X3 T* u7 N
  
: p- r: ~. q/ F7 D8 b6 y" [6 w: |  然而刘武周只当是耳边风,在宋金刚的鼓动下,信心爆棚,利令智昏,留下苑君璋守朔州,孤注一掷,南下与李渊争天下,终于还是没李老大的手腕高,遭到覆灭的下场。: h4 U* d( _+ ?, A% _; A
  2 E" _( Y3 T# l1 K6 w
  当刘武周惨败后,他拉着这位明白人的手,哭着说:“当初没有听你的意见,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 N9 L- f! y2 X. F# P. T  
; k6 ?( x( r- S+ C- u& n3 d  苑君璋其后也跟着刘武周逃奔突厥,突厥人可能知道他是个明白人,弄死刘武周后,便任命他为大行台,统领刘武周的旧部,并让郁射设督兵协助。( g% W( m1 b  ~  U: H
  0 A9 T1 E0 L/ o3 F. z
  这个苑君璋,不但是个明白人,还是一个福气特别好的人,他做了老大后,时不时带着突厥人来搞性骚扰,李渊一再派人去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理都不理,还动不动就打太原的主意,搞得李渊很难堪,但也只能看着他干着急。, g2 ?- L% }8 I) g
  
$ |) p* i1 \7 x6 h6 ^  后来突厥人不怎么样了,直到贞观元年,苑君璋才率众降唐,被封为安州都督、芮国公,苑君璋不是个知识分子,但天资聪颖,办事干练,胆识过人,竟然一生显著,也真是一个奇人。
' ?, B# W; C8 U6 _; }  
" Y, i8 A3 R9 p0 S/ T3 u1 K8 e  李世民率大军进至晋阳城下,刘武周的宰相杨伏念献城投降,唐俭进城查封府库,等待秦王,至此,武周以前占领的州县,都并入大唐。- x9 ?* Z, A# f2 \
  / ?  ^/ E1 B2 V3 H& S' r7 x  R
  李世民收复河东后,留李仲文留守太原,自己则率大军凯旋回朝,在回京途中,还顺便收复了河东最后一块失地夏县,并将吕崇茂余党——这些顽固的武装分子全部剿灭,对于这件事,很多人看到史书记载:“敬德去,崇茂馀党复据夏县拒守,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就认定是李世民屠城,一直为史学界所诟病,甚至有人指出,这就是李世民的所谓“罪证”,其实这有待商榷,屠之,这里是将吕崇茂余党干掉的意思,并非屠城。
; M$ ~5 d1 T: r& E! Q  
% B( F# g4 s( N9 Z7 G' [7 z) E  武德4年,即公元621年5月29日,李世民凯旋归来,李渊在长安,听说自己的宝贝儿子又打了大胜仗,喜出望外,下令为李世民庆功,开了一个庆祝大会,大宴文武百官,大加赏赐,史载:“上闻并州平,大悦。壬戌,宴群臣,赐缯帛,使自入御府,尽力取之。”
3 b- N2 B/ I+ C$ k  - G2 \& \/ z% B" g4 H
  可见,李渊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赏人家东西,还让他们自己到国库里尽情去拿,而救了李渊的刘世让和唐俭,更是得了大好处,不但没被追究战败被俘的责任,刘世让被封为弘农郡公,赏赐上好庄园一座,另有monye一百万;而唐俭呢,那就更爽了,不但被任命为并州道安抚大使,连独孤怀恩的所有家产,也全部写到他的名下,“告密专家”唐俭一夜暴富,成了一个大富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7 04:28 , Processed in 0.0376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