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4 18: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河西豪门3 u" \' B4 m$ H; j$ b: `1 c) C
# S/ c e6 Q$ t 刘秀虽然给刘庄留下了一个清平盛世。但是在歌舞升平之下,却隐藏着涌动的暗流。豪门规戚,勋臣豪强的纵横不法、骄奢淫逸日益成为朝廷最大的隐忧。# o' p( d1 i$ F# C0 c) |
# B2 f5 I. E2 K$ {2 C& v7 G$ E 建武晚期,以窦融、梁统、邓禹、耿弇为代表的四大朝臣家族是受到恩宠最深的四大家族。邓、耿两家之所以得宠,根本原因是邓禹、耿弇两人在开国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所致。反观窦、梁两家,他们荣华富贵的得来却有些耐人寻味。; O% m* k/ T( N3 [; {, L
) V/ T v: x' I2 }
窦家的掌门人是前大司空、特进、安丰侯窦融,他也是窦家辈分最高、地位最高的人。6 @8 i8 F2 X! C9 p
4 I$ r) p8 f4 K& }1 ^
建武八年(西元二十三年),刘秀因窦融在天水会战中援助有功,一举击溃隗嚣之故,特加封窦融为安丰侯,食邑安丰、阳泉、蓼县、安风四县,与开国元勋邓禹、吴汉同等待遇。窦融之弟窦友被封为显亲侯,河西将帅也依次封赏: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曪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 w% ^% ]8 @$ W' Z) y$ Q
1 e l: J0 E& A! w 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末,在平定了羌乱之后,刘秀下诏将窦融为首的河西五郡诸将全部召回洛阳述职。为了抚慰河西诸将,刘秀亲自召见窦融等人,待以诸侯之礼。任命梁统为太中大夫,又将他的四个儿子都任命为郎官。又对窦融、梁统以下诸将大加赏赐。朝廷对于窦、梁诸人的恩宠之盛,轰动了整个洛阳。
. u" j. p: W5 D# a
' K3 e8 {* a) U8 o( V5 f 为了笼络住窦、梁等河西旧将的心,刘秀驳回了窦融的多次上奏,强行将所有河西人等留在洛阳。由于当时形势所迫,刘秀对窦、梁两家子弟们的不法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闹的不要太过分就行。
) z% x' S" x: c" O ! {1 C- h _ @' U6 h$ W* V
随着刘秀依法治国力度的不断加深,窦融于建武二十年(西元四十四年)被免去了大司空职务。建武二十一年,窦融位加特进。建武二十三年,窦融起复入朝,取代阴兴行韂尉事(即代理韂尉),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窦融之弟窦友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兄弟两人同领禁军,掌握着京师及宫闱防卫大权。此后,窦融以自身并非南阳旧臣而身负重任、朝野侧目而心不姿安,就以年迈体衰为由上书“复乞骸骨”。刘秀当时没有同意,而是频繁地对窦家赏赐钱帛,又令内府官员将四方进贡的珍奇宝物赏赐给窦融。窦友死后,刘秀念窦融年迈体衰,又派中常侍、中谒者给他送去御膳酒食。并叮嘱让中常侍、中谒者看着窦融在病榻上勉强吃几口,以示荣宠恩遇。
/ a% s6 h+ r: k- S! t 1 S! n- s4 L! u
这还不算,在刘秀授意下,窦融的长子窦穆娶了宗室之女——内黄公主为妻,接替窦友为城门校尉,统领洛阳十二城门禁军。窦穆之子窦勋,则娶了东海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窦融友之子窦固则娶了刘秀次女涅阳公主刘中礼。刘庄登基之后,又令窦融堂侄窦林为护羌校尉。0 s8 B9 f& \$ a
0 S) \9 V$ F3 S2 N
窦融一人身兼韂尉、特进、将作大匠三职,可谓位高权重。他担任韂尉十二年,长期负责宫闱安全。担任将作大将九年,朝廷的所有重大工程如皇陵修建、宫室营造等都出自他一人之手。3 ?4 {- Y8 `7 L! V7 n U
* _) s6 J4 M) ?) u3 m
窦氏一门威震天下,家里出了一公(大司空窦融),两侯(安丰侯窦融、显亲侯窦友),三位公主儿媳妇(内黄公主、沘阳公主、涅阳公主),门中出了四位二千石(韂尉窦融、城门校尉窦友、窦穆,护羌校尉、中郎将窦林),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皇亲国戚、中兴功臣中无人能比。* d' E6 G. ]3 b/ j* t) U2 D
6 y, v5 c2 `7 _) ]% ]
梁家的情况虽然比不上窦家,但也在洛阳权势熏天。算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仅次于窦氏。
" H! G! L" c+ \9 y
& {2 q3 Y. Q0 G5 |0 E; p 梁家的掌门人是太中大夫、高山侯梁统。他本是安定郡乌氏人,后来其祖上徙居茂陵。梁统精明能干,明于法律。更始二年(西元二十四年),他被更始帝刘玄召补为中郎将,负责安抚凉州一带,并任酒泉太守。建武五年(西元二十九年),梁统与窦融共同派遣使者——窦融的长史刘钧到洛阳觐见表示愿意归附,刘秀诏封梁统为宣德将军。建武八年(西元三十二年)夏,天水会战结束。梁统被封统为成义侯,同母兄梁巡、堂弟梁腾皆被封为关内侯,梁腾还被提拔为酒泉郡典农都尉,令其一起复还河西。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梁统随窦融抵京后,被朝廷任命为太中大夫并改封高山侯,刘秀还加封他的四个儿子皆为郎官。" L K( _/ k, C
0 _9 F5 P( w4 U5 U& m, M4 E
梁统在太中大夫任上,多有谏议,深得刘秀器重。此后他被外放为九江太守,定封陵乡侯。梁统在九江贯彻刘秀严法治国之思路,严厉打击不法之徒,多有善政,颇得吏民敬畏爱戴。梁统死在任上后,他得长子梁松袭爵为陵乡侯,还娶了舞阴公主刘义王为妻。, @8 [* g% S/ ~& f$ l( u
对于刘秀厚待窦、梁两家的问题,刘庄起初很不理解:父皇如此恩宠他们,是不是做的有点过了?窦固、梁松两个纨绔子弟,他们竟有何德何能,竟然也娶了涅阳公主?
6 |- l. p& \8 o9 P; S4 T
# N( q$ c! @' \5 y- U, B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之后,刘庄才明白了刘秀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做。
6 _1 x- g' \6 h1 \7 D( E* ^* o5 P
- B4 e* t" t+ ^+ o7 m6 k 随着阅历的增长,尤其是登基之后,刘庄这才慢慢懂得了当年刘秀的苦心所在。总体来看,这是当年刘秀为了消灭公孙述、卢芳,抵御匈奴、西羌扰边,彻底安定凉州十二郡的权宜之计。
4 C( U% ^: _' b, b" z* a# Q , o; z4 L/ B( V. N8 y
刘秀把两个亲生女儿嫁给窦、梁两家是在建武晚期(大约是在建武二十四年左右)。那时全国统一还不足十年多一点(建武十三年全国才完全统一),由于大难方平,中原疮痍未平,民气未复,根本无力对外作战。河西五郡孤悬羌胡之中,如果不能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洛阳朝廷鞭长莫及,根本无法控制。一旦这些地方反叛,再与匈奴、西羌勾结起来,问题可就严重了。窦、梁两家在河西五郡经营十多年,在当地盘根错节,树大根深。如果不把他们召回京师的话,岂不是又一个隗嚣?如果在京师洛阳不善待他们,只怕河西五郡乃至凉州十二郡都无法稳定!除了窦氏之外,梁家也同样需要安抚,梁松的父亲梁统是河西宿将,在凉州十二郡威望极高,仅次于窦融。
. K1 m6 P, d) m$ L ) i5 V( _8 s D; s$ C3 f n
国家初兴,为了安抚梁氏,保持凉州的稳定,刘秀这才把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了梁松、窦固。0 K3 |$ x, R$ n( X5 \ E
: Z! y8 |6 t: E" P. p$ w
窦固生得仪表堂堂,颇有才学,刘庄倒也不是特别反感。在平羌战争中,刘庄之所以派他去做监军使者,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如果窦固获胜,则可对其进行封赏,顺便抚慰窦氏。如果汉军战败,窦固必将罪责难逃。刘庄则正好借机打击窦氏,“杀鸡儆猴”,给那些日渐骄奢淫逸的窦氏子弟们一个下马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