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9 23: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9)
9 L) R! l: V9 b& {$ t0 {
4 N& [4 I P6 @- ~0 K 赵光义迅速伸手,他赐给李继捧大批金银财宝,给李氏一族在京城盖起了超豪华住宅,然后向党项方面下令,所有李氏族人立即全体搬家,目的地,京城大房子。5 c4 L6 N1 T* N5 _3 T/ K6 \) P* u
同时派尹宪为夏州知州、曹光实为都巡检使,文武齐备,几乎是在瞬息之间就把当地的“土官”变成了内地性质的“流官”。
! U, Y6 ]( j. a1 R4 B8 l" b8 k 了不起吧,改土归流在赵光义这儿做得就是快。
& j5 u E- ]. m B7 q 政令发出,宋朝人紧锣密鼓去西夏捡便宜,一切也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党项的贵族们99%都非常听话,他们俯首贴耳离开了自己祖居近200多年的故乡,跟着宋朝的“护送”军队向开封进发。其中李继捧的叔叔、绥州刺史李克文尤其恭顺,他把唐僖宗赐给党项人创业之祖拓跋思恭的铁券御札都带来了,献给了大宋的皇帝赵光义,以此表示全族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E' t" m4 V t# v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呢?如果把李继捧改成钱俶,把西夏换成吴越,是不是一切就都是夕日重现了?都是主动送上门来,都是举族搬进开封,从此和宋朝的官家们做邻居,一切美满和谐。3 o! X/ W8 X) ]( u1 B! t
真的吗?
- |# v; P+ z8 g c2 D 要注意,这都是对宋朝人而言,请换到党项人那边去思考,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李继捧吗?内迁的消息就像一只筛子,把党项人中最桀骜不驯的人过滤了出来。$ K5 N) H1 _) u
这一天,银州城有一个刚满20岁的党项青年,他带着几十个随从,抬着自己乳母的棺椁,来到了城门。他对把门的宋军说,要到城外去给乳母安葬。
' B' q) j# ]( f 理由充分,况且他的身份也不算太高贵,他只是李继捧的一个族弟而已,当时的官职是管内都知蕃落使。
( o) [% ^3 y) K5 T" e! N# ]& g4 x0 G 就这样,他们出了城,然后从棺椁中取出了弓箭兵刃,纵马狂奔300余里,逃入草原深处,在现今鄂尔多斯大草原水草最丰美的地斤泽地区扎下了营寨。就在这里,西夏人的反抗开始了。
; }7 x, Q1 g5 M. ^ n* {9 L 这个党项青年的名字,叫做李继迁。
; P3 F: f+ o, ^9 n9 D# w 从开始就是仇恨,回顾一下党项人和宋朝人的历史――赵匡胤刚刚登基,当时的党项首领李彝殷就立即遣使上贡,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彝兴,来避赵匡胤父亲的名讳,同时贡献大批的党项战马;
/ |9 W8 }& n( L/ N% S0 E 到了李彝兴的儿子李光睿,不仅四时上贡,奉献战马,而且还奉命向北汉挑战,来配合宋军的行动。等到赵光义登基,他又主动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李克睿,来避赵光义的讳;
5 o# d# u+ [1 y( J 李光睿死,其子李继筠完全继承祖、父两代的恭顺原则,把宋朝当上国天子崇敬,可惜死得太早,两年之后,党项人的首领就变成了他的弟弟李继捧。0 e) Y2 n6 o% A
李继捧更上层楼,把党项全族当了贡品……
0 K" H" s- o) [& K& M3 `( [ 而宋朝人给了党项人什么呢?不过就是一句口头的允诺――“许之世袭”。我准许你们可以在自己的故乡,自主地生活。4 d( k! z1 F3 i4 x/ E
现在,连这句话也过期作废了。: s C) H- ?# @* \* d
由此可见,党项人没有半点对不起宋朝的地方,甚至连一点点的失礼冒犯都没有。这是之后千百年间所有的史学家都必须承认的事实。可是上国天朝却欺侮了他们,趁他们出了一个民族败类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抢夺了他们的家园。
f' x* y& b3 H5 D1 f9 y 是的,你可以说,国与国之间没有道义,只有利益,赵光义遵循了帝王之道,他的强取豪夺很正常。那么,西夏人的反抗以及他们的报复,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在这之后的百十余年间,无论人家做出了什么,宋朝人也应该无话可说。
: X$ p# \ Y; @7 L* a1 R " {1 W1 P/ B& A# @% l9 Q* Y
连载(320)
' {3 b$ b, p; |: P2 t6 ?0 ~6 v9 l, [ 6 N4 U L3 }0 ~1 ?
但是在当时,一切还都刚刚开始,正是见利不见弊的时候。宋朝君臣弹冠相庆,刚刚开始笑,结果更大的喜讯从天而降。" ^9 t) c: p( [ j) z' G: m! e
当年的9月份,辽国的皇帝耶律贤突然病死了,年仅35岁。而且绝妙的是即位的人不是他成年的弟弟,而是他才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这样的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辽国的皇权落在了他的妈妈,皇太后萧燕燕的手里。而这位皇太后,当年却只“高寿”29岁……
5 k [# t* g- }, z U5 W, r5 u+ r6 ~% P 完蛋了,不说当时的契丹人和宋朝人是怎么想的,萧燕燕本人是当众哭了――“母寡子弱,族属雄壮,辽防未靖,奈何?”; M# L" O# C" u5 {- C0 k
当真是奈何,里里外外,从此你就要当家了,尤其是不管辽国内部是不是服你,至少南边还有一位大宋皇帝!真是空前的利好,一连串的喜讯让宋朝人心花怒放,但赵光义本人却愈加沉稳,他在观察,首先看幽州。自从皇帝耶律贤死后,辽国南面的第一重臣耶律休哥也消沉了。他再不出战,只缩在幽州城里,把自己的窝修了又修补了又补,甚至都安份到了宋朝的马、牛放牧时偶然跑过了国界,他都会派人送回来……' t" I. W, `5 `+ c( \
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别去翻书,就假想一下自己是公元982年时的宋朝人。很简单吧,辽国空前虚弱,机会来了,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就叫“趁你病要你命!”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O* _4 A% q1 m/ y7 U$ Q
但是不忙,抓了满把好牌的赵光义一点都不忙乱,他坐在开封城里,安静地观察着辽国接下来的走向,他有很多的事要做。首先他得把新得的党项五州消化掉,还有,这时的军队也不是当年远征燕云的时候了……但是一切都非常平稳,就在这种平稳之中,曹彬出事了。
% k. }, }/ N/ s* |5 H6 Z- U 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曹彬,是当时的第一军人,你发现手下的大兵们军饷不够,实在是苦哈哈的过不下去日子。你怎么办?先说啊,向皇帝要,皇帝老儿不给,你那么多的俸禄,又是众所周知、备受爱戴的老首长,那么你自己掏腰包给部下们一些,是不是很美德啊?
- @) p/ a9 k2 C. C# I8 |1 @9 h8 S, `3 F 你信不信,这就是罪,是中国历代所有皇帝都忍受不了的罪中之“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