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1)6 L  b3 g- U- I) ]
                                           
( l/ l, g. J3 d/ L. B                            
: i9 z1 U. R+ L( Q# h& f/ l$ \                            , j; r& N% k) h, X2 l8 q0 E, e
  作者:沁园春- B  Q' T1 f( D( H/ p
                      $ u8 `8 u+ P; j0 C& G
     
6 s! j; C, @. [. \! X4 t    
4 m# J2 d$ a7 b  h    * H; W8 @) T" W5 a3 t2 w
  这时,窦建德的妻子曹氏也在军中,她得知这一情况,也和言悦色的劝窦建德:“凌敬的话很有道理,不能不从,怎么要否决呢?大王从滏口趁唐国空虚,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夺取河东,再借助突厥军队,进一步威胁长安,唐军肯定要还师自救,洛阳之围又何愁不解?如果屯兵在这里,停滞不前,不但劳师费力,磨灭了士气,还浪费钱财,要想打胜这一仗,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0 e4 ^+ D2 t: C, w/ ^
    : r" P: b6 h: }% L* G- C
  窦建德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斥责妻子:“你一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懂个屁?郑国就要完蛋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老子来,如今来了,却又不讲信用,弃他而去,岂不是畏敌而又背信弃义?到时候,你让天下人都来戳老子脊梁骨啊?”
8 M7 E; K# n' S  F2 d! g' B  + X+ V- f/ S; d, _
  曹氏冇办法,只有默默落泪,哎,男人不听劝,谁也没办法。
* g) I  Z4 e# v4 \9 d9 G- Q0 q  ; R% M3 J# i! y2 l9 U4 I1 `
  窦建德否决了凌敬的建议,正式发布命令,准备寻找机会与唐军进行决战。
: K8 V# ^+ ]0 M" g8 n  ; v# J( O- k5 k, D6 I: v2 A
  此时的李世民,也是严阵以待,时刻关注夏军的一切动向,好寻找窦建德的破绽,他就像草原上的猎豹,能够根据气味,来辨别猎物的动向。* E! s) ]& x( d6 u0 P
    + {, [( g: K" u9 C6 E6 J1 T, m  h
  这时,谍报人员的一封绝密情报,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窦建德探听到唐军草料用完了,准备趁唐军在黄河北牧马之机,袭击虎牢。9 U9 J0 e. ~2 w6 T+ w
  5 y6 P- h6 C: j& s( s( S
  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弄到手的,可见李世民的特务工作,还是做得相当到位。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对,何不将计就计,引诱窦建德聚而歼之?
; X0 I) ?  R: W* c  
/ e: y0 z8 I" h- b- T) h  于是,一条牧马计就出炉了。: H. v# Y( K1 a+ Z
  
; }. D( J( x# U# w  5月27日,李世民北渡黄河、南临广武,察看敌军动向,并乘机留下一千多匹马在黄河北岸边的沙洲上放牧,以迷惑窦建德,而他本人,则当晚返回虎牢。' d* |; i3 E" S: V0 j1 n
  , x9 G9 M# K$ V% `' b4 R
  窦建德见李世民的战马都放出来吃草,心想,吼吼,肯定是你李世民撑不住了,你不就是仗着自己的骑兵厉害吗?如今怎么样,没得草料,你的马没东西吃,都要饿晕,还打个屁仗?
0 u9 j3 d* l* j+ _1 G) q  J  
3 M. J3 b* \' }( T7 d0 S* c  窦建德很忌讳李世民强大的骑兵,如今见他战马都出了问题,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r8 n! _. b0 ~# x% o' e
  
4 v6 A8 e' l+ G0 _, X9 M  次日一早,也就是公元621年5月28日,窦建德便调集兵马,趁着好天气,倾巢而出,向唐军发起总攻。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2)8 Y% F( [8 L5 l4 O# c
                                           * _$ ^2 B" W0 R2 k+ f5 u
                            * S" F, i% U. W, a) i: P7 V
                            ( G2 p: l- k" G! q, q
  作者:沁园春+ @  B2 }; P/ R7 n) W1 C8 j- f
                      5 c0 G, [* [& |' i0 R
     6 C" K4 L+ Y/ }7 G. m
    
9 v1 S/ e! V: G' O: m    , L/ [- K: z3 I1 @9 y6 Z
  窦建德的军团,那可有十多万人啊,是个庞然大物,比现在的大型团体操,可要壮观多了,史载:“建德果悉众而至,自板渚出牛口置陈,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行而进。”整个大军延绵20里,敲着战鼓,铺天盖地蜂拥而来,那不是吹的,也不是盖的,吓都把你吓个半死。: x. b3 s7 i% `" v$ m: K
  " G# P' Z5 @$ p1 F  F( v$ o: {
  唐军的将领,都很是惊慌,有些胆怯,又是李世民站出来稳住军心,他带了几名骑兵登上高丘,立马远望,观察了一下敌阵,而后斩钉截铁的对诸将说:
! ~6 {* {5 r; y/ ]9 U$ ^! x  
* n& @6 U: @1 T. m* g2 Y  “窦建德自起兵以来,未曾遇过强敌,今日他的军队身处险境,却心浮气躁、喧嚣不已,一看就知道没有纪律,还逼城布阵,显然轻视我军;我们只要按兵不动,等他们折腾几下,肯定就会丧失锐气,他们列阵时间一长,士兵肚子饿了,势必会自己撤退。到那个时候,我们再突然杀出,追而击之,定能将他们一举击溃,你们看好了,一过中午,就肯定能打败他们!”0 L: s% G( F& I0 e' M
  0 U& t2 K( K  G3 z1 r
  这些将军都是跟着秦王风里来雨里去,刀光剑影里杀出来的,秦王在他们的心里,那就是精神支柱,在士兵们的眼里,秦王可是超级偶像,秦王帅旗所至,必定是人人振奋。
& l% Q/ `, a6 C  C( `5 v  
& b* v1 i8 B0 D& S  此时此刻,听秦王说得这么坚定,哪里会不相信?他们此时就只有一个信念:跟着我们的秦王,一定能击失败窦建德。
3 W  B7 H0 u' E% V  H/ E, s/ Y& |  
# f  x; t) y8 T8 n, P9 a  还真没让李世民猜错,窦建德果然轻视唐军,派了300骑兵渡过汜水,在唐营一里处停下来,并派人前来挑战:“你丫的使唤几百个精兵来陪老子玩玩。”+ s4 ~$ ^; s& ?3 B
  
+ o) V7 U- F6 T  李世民随即派王君廓率200长槊兵迎战,双方交手,打了个平手,各自领兵回营。
, @! D7 c* |  ~1 Y  % Z. {1 z8 m2 y# Z7 _& V
  这时,那个哭鼻子的王琬,骑着他的宠物宝马,远离夏军,故意来摆POSE,跑上跑下的,向唐军炫耀。你也拿他没辙,谁叫他骑的是杨广的坐骑青骢马呢?还打扮得流光溢彩的,不拿出来亮一下,也也说不过去啊,难得有个好东东,谁不想这样?何况还在这么多人面前秀,倍有面子!- b5 i+ H! {% Z$ |
  
8 f3 e) i' |5 i8 i- u& l6 p, K' `' q  不幸,这被嗜马如命的李世民给瞅到了,他羡慕的赞叹道:“他骑的真是一匹好马啊!”不想这句话,又碰巧让尉迟敬德这厮给听到,他知道秦王心生爱慕,于是请求干脆把马夺过来,李世民怎么会同意?他说:“敬德兄,你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以为了一匹马,而损失一员猛将呢?”
# [$ @; Y' P3 f  ?, I# V  ; n: R- r  E, x
  尉迟敬德不听,他就想做一做这种高难度的动作。& y0 p6 v/ H3 M3 B- T+ U" W
  
( A9 |. U1 K& W7 V1 i) a  在众人的注目下,尉迟敬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人拍马而出,径直冲向敌阵,大喝一声,硬是在“枪林弹雨”之中,把王琬连人带马给拽了过来。
1 F: u& y5 p" l& R' U0 a  
5 d" @6 i3 M' ]9 u: t: U: z: |  牛吧?也只有尉迟敬德这种功力深厚、不怕死的人才干得出来。
; h& w) h- H1 F" D4 ?6 N  . n7 u# v; D; L  p% q: M
  当尉迟敬德牵着杨广的宝马,乐呵呵的返回唐营时,夏军中竟然没有人敢出来阻拦,史载:“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怎么回事?他们个个都目瞪口呆,吓呆了,瞬间停止思维。# G9 S. ?/ k8 k) h) l* d7 A/ E
  ' A' t3 z9 ~% {2 N: U0 g
  就这样,李世民得了杨广的一匹御马,还取了个好名字:黄骢骠,在贞观末年,黄骢骠随李世民远征,不幸战死沙场,李世民非常悲痛,为表示哀悼,还特意命乐工谱了一曲《黄骢叠曲》来纪念它。# X( F* c' |7 T7 c5 r5 j1 t5 |
  . J/ m# B$ d7 v5 K, a
  就在这当口,李世民派人去召黄河北沙洲上放牧的军马,准备等马一到,就发起进攻。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3)
8 W' F9 F. V! c% p                                             4 m7 p0 B* d2 h) k; ]$ O8 D
                              5 ^# C" f/ Y4 z& p9 d2 c* j; m
                              
* ]# y, S% u$ H' f/ y2 l/ n5 U  作者:沁园春
2 E  O- ?4 h4 P. l' W                        
% m4 r% d5 M2 d3 ?6 i) s. i    
; p: V% n+ o. v  # _. h% `+ k/ p% D1 u3 G
  
# X, C, f: O' @( H! x5 p  而此时的窦建德,却好象还没做好真正决战的准备,在他眼里, 以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击败李世民的几千人马,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所以,他有些漫不经心,另外,平时待人太好、治军不严、纪律松弛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已到中午时分,瞧瞧这些夏军士兵的表现,便可一目了然。
% ]" o9 ]) L( Z* o3 p- Y$ z* T* L  
7 O$ C) n. s" k8 F4 I* e   0 h" b0 D8 U7 z1 Z( T, c1 [
  
9 ^* e2 B* _( _" W% z, v% C' v8 t  窦建德一早就布阵,过了中午,仍不见唐军主力来战,这时候将士们饥饿难耐,又筋疲力尽,都坐在地上休息,争着抢水喝。* c, `6 f0 ]4 n( X: e" R% H. N
  
2 i5 @& f! G8 N4 [4 y8 H  
$ |+ \5 A7 w- U) o: }7 S  
% O! a  [8 ]8 b, ^  已到午时,也就是下午2点钟的样子,都农历5月28了,也快六月炎天了,此时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大伙又渴又热,心里面,就想着快点撤军回营。! u3 M7 r1 q1 B8 D9 w) J
  6 {8 s: q  D" D- m6 u
  
9 e+ B2 R+ n7 X. P+ k  
. x& _. o9 c" o+ |  一时间,夏军队列不整、阵容涣散、松弛懈怠,李世民及时抓住这一战机,他命令宇文士及先带300骑兵,进行试探性进攻,要他绕过夏军阵营,急驰南上,并告诫他:“记住,要是敌人不动,你就带兵返回;要是动了,就即刻领兵向东发起冲击。”
' E* J( w) i8 N  
$ F3 }; u" @3 Y. S, C& C   " z' J0 H& T9 b, P0 l  L
  . M$ a6 ^" w) p, a
  宇文士及领命,率300骑兵出击,刚到夏军阵前时,敌阵果然动了起来,都来看宇文士及的热闹。此时,黄河北岸沙洲上的牧马,也已各就各位,李世民知道,他将要向敌人发起致命一击,他心里,有了一个极为大胆的作战计划,那就是出奇制胜,实施斩首战——直接打击窦建德的指挥中枢。5 D" f  F( q) X& d; F
  
' l6 w& Y) c9 L5 g5 M* V+ o   & l6 a0 {9 o) U! g
  
) p9 V; G7 G! O1 ]2 g; e$ x1 m  李世民清楚得很,要是行动失败,自己肯定要陷入敌军的重围之中,几千唐军将士,恐怕也要灰飞烟灭。但他决定孤注一掷,只听到李世民清爽的声音大喊一声:“可以打了!”而后身先士卒,率轻骑先行,飞一般的疾驰而去,大军紧随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渡汜水,象一颗颗精确制导导弹,朝窦建德的指挥大营猛扑过去。
6 M$ c/ [% p/ {. k  : M/ F" {6 g/ b8 t3 L
   2 S. x" Y6 r' U" k7 Z2 a0 ~
  
/ P1 m& p7 {/ s& C' L. I  钢铁般的大唐铁骑,紧紧跟随伟大的秦王,爆发出海啸一般的威力,向敌人席卷而去!: T  |$ z5 A: p# |" y
  
9 p( U( k0 G/ }   $ m0 [2 g7 K9 b# d1 Y
  , W, I* p* m$ @! c( p: I& B2 l
  此时,窦建德还在享受群臣的朝谒,也就是搞参拜,召开军前会议,商讨下一步作战方案,却不曾想,唐军已经打过来了。群臣还以为是神兵天降,他们都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本能的跑向窦建德,想保护自己的老大。6 n* l& w, k5 i4 A
  ' l. X0 R5 D" Z$ V( a0 U- S8 x% B/ {
   / F) a9 ~* p, D8 K+ @, ^( v
  
6 m. R+ g6 Y: A' {. G  窦建德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以数千人主动来攻击他的十多万人,所以指挥部外,也没作细致的整体防御。
; x6 l# R4 k, F  , J0 i8 c, {; u4 r5 P
   4 Z$ Q( K* q, m! h# x
  
/ b) P4 ~: l* v: _6 }3 f! {" N  窦建德慌忙之间,调集骑兵抵抗,无奈群臣又把路都给堵死了,骑兵冲不过去,老窦只好命大家迅速退下,以便骑兵投入战斗,而就在这当口,李世民的快速反应部队已经到了眼前,举起战刀,来砍自己脑袋了,史载:“进退之间,唐军已至。”可见李世民骑兵的速度是相当快的,都快要赶上子弹头了,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就已经要了你的狗命。  Z' X# }: J# P9 T7 x7 m5 a
  % W) m8 d% ]0 R& H3 e9 ]
  
, ^4 E2 K: I6 R% U  
. F2 y6 {5 t% t$ J0 b3 N% h" X/ H6 E  唐军就好象是闯进了瓷器店的公牛,一阵猛踩,大搞破坏。
/ C- C+ x" t2 |' k; e  
8 t& g: t% \/ N2 c   / p; O5 O' B  W, M' F9 e
  8 ?6 O$ h2 O% b, V- u, l9 T% f* R
  窦建德慌了手脚,窘迫至极,只好后撤到东面的小山坡下,组织抵抗,但被唐军抢了先机,也只有被动挨打的命了。
: t* s- M! j+ \& \9 }5 k  
$ h' ]) Y: d; ^+ n2 l7 {( Z- n0 a  r  
9 {, [& x  t8 e# a+ E) Z  2 p6 @& G+ _$ S4 _, s9 ?1 V4 h1 s
  窦抗进行追击,遭到夏军的顽强反抗,作战不利,李世民又及时出现,史载:“世民帅骑赴之,所向皆靡。”李世民率精骑驰入敌阵,反复四五次,夏军阵型被打散,群龙无首,人自为战,之前的种种预案,都派不上用场,可见唐军作战十分英勇,个个都是不要命的主儿——秦王都单枪匹马冲在最前面,咱还有啥理由不拼命?
/ Y( ^1 W/ r& p+ [' y  
- L& T9 P0 x# u8 n% f5 t# y+ u   & E' R8 }. x  e2 p+ f) g
  / s1 x( v$ s- ~  y0 v
  就是这时,唐军又诞生了一位超级战斗英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4)
: b" Z5 C+ P& K) d" C, |* s7 G                                               
8 e0 @$ Y& S; y+ {' H                                
- Y2 |: {% X6 O- h  h                                
8 Q9 L* k8 P/ {2 u, d$ V. D  作者:沁园春
! \6 e: V( o  F3 j                          
/ o9 p+ e8 x6 r7 f! z      
* n' [: S/ _; e6 C( a    ( V$ |7 w% p0 z* v3 V1 X- f' t
    & H& E# c6 i* k+ P
  这人是谁?他便是淮阳王李道玄。1 ^0 Q  R- x7 S& `4 l. f  _  X
  . [2 g. C( S3 r3 p$ b
  李道玄年纪轻轻,还不到20岁,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李世民的小弟弟,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7 Z7 M! H$ ]" j0 x. y, k  
; a9 e% @  o! G  李道玄好象是一个杀人机器,只身冲入敌阵,一直杀到阵后,随后又拔马杀回阵中,几进几出,冲锋陷阵,杀得好不过瘾。/ H6 s. J6 M4 o
  & K, e- X8 n3 Z" _
  夏军的箭雨,“嗖嗖嗖”的向他涌来,李道玄只顾杀敌,身上中的箭,足够让你瞠目结舌,但他依旧奋勇作战,史书记载:“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勇气不衰,射人,皆应弦而仆。”8 O0 r+ p$ d% v6 X' S$ u0 B6 A* }
  
0 M* Z6 w: O- D/ H. t  怎么样?箭都射得身上像刺猬一样,鲜血染红战袍,还这么勇猛,真是牛人!当然李道玄是穿着铠甲的,不然身上中那么多箭,不知有多少个血窟窿了,哪里还能这么“猖狂”?1 q: |6 ~2 G2 K6 V( _% ~
  
3 l. F- M3 l  z' I+ ]6 U  李世民看着心疼,把自己的备用马送给他,叮嘱他不要走丢了,要他始终跟在自己身边。7 {; U3 M; H3 d. Q3 y$ J# x
  ' B1 O, d0 t8 E% }6 j( D
  两军大战!- e3 z5 D4 y! \, b
  
4 O1 L/ Q; K0 d' d' {' H) v  一时间,二十余里长的战场上,惊天动地,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四处喷洒的鲜血,凄厉的惨叫声,简直把你带进了一个屠宰场。
% @6 y) T2 e# [5 e  * _# A, t; W$ r% o, \
  为掌握战场主动权,李世民心里清楚,必须把夏军阵形打乱,才有可能一举将他们击溃。基于这个设想,秦王率史大奈、秦叔宝、程咬金、宇文歆等各位大将,将唐军军旗卷起,冲入敌阵,以极快的速度,冲到阵后,然后突然展开旗帜。
4 p6 W7 z9 k* m  
" V( e* _* d. O# {  唐军的战旗,骄傲的迎风飘扬,夏军将士回来一看,连阵后都是唐军旗帜,误以为被前后夹击了,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错觉,我们被唐军彻底包围!! V! q  n+ N% A
  
0 M5 `2 e. f7 g& Q  而此时的夏军,人数太多,又没有强有力的指挥员进行督战,信息不通,只要有一批人溃逃,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因为你所看到的,只会是周围的一小块人,别人都提着裤子逃命去了,难道你还一个人傻乎乎在那里光着膀子杀敌?
7 |$ X. `$ @* ?( a" E& S. P  
' w1 w$ [! }+ c1 O  夏军溃败!只有逃命的份了。
; J6 O' _; s. A1 U9 V, i  6 v4 @1 R2 O' Z' e9 T; O# i% t
  李世民命令唐军将士进行追击,宣将剩勇追穷寇,是李世民的一贯风格,唐军乘胜狂追30里,斩杀敌兵3000余人。而似乎还在梦中的窦建德,混战中被长枪刺中,也随大溜,“偷”了匹马,提着裤子逃命去了。
& x2 v/ |. g  R0 ]1 Z) }  2 \  T, Y1 S% K9 n! L$ r
  可能是实在跑得太累,在汜水与黄河合流处的牛口渚,他想休息一下,对,找处地方藏一下先。不料,被唐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两人追上,窦建德一时心慌,不幸坠马。白士让举槊要刺,窦建德倒也不怕,只是说:“兄弟慢先,别杀俺,俺夏王也,抓了去可以领赏,保管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d2 O1 ~$ |% U; R; R8 b
  
( [0 x; r3 z/ M9 ~: L5 ^2 {  两人一听是窦建德,那高兴劲啊,可比中了500万还要兴奋。娃哈哈,天上掉下大馅饼,真的砸到自己脑袋啦!杨武威下马捉住窦建德,一把捆了,用备用马驮着他,去见秦王李世民——当时夏军中有句童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看来还真验证了。
  \/ s+ `9 ]: X: O: u1 c  ; d! ^$ S7 W) ]; l
  老大被生擒,夏军彻底玩完,此战,窦建德的十万雄兵,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死的死、逃的逃,另有5万人,成了唐军的俘虏。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5)
* X: s+ |) u  P' P; Q                                               / W+ G7 t/ O) ?5 Z) N3 t
                                
7 v2 Y8 t: }7 G2 k$ g5 U                                ) m" S+ [0 a: v6 N8 n2 i% R
  作者:沁园春
! }2 f( D+ D9 g% D$ a) Y                          
& \" J7 o! @0 i      
3 J$ U2 i; i+ I" C    
' M$ R; m& c7 O$ f5 J/ I9 y" S  几千人马要看管5万俘虏,而且还要管饭,也是一件苦差事。李世民一改以前很多胜利者杀俘的做法,将5万人解除武装后,当天就全部解散,让他们返回家乡,算是留他们一条生路,也想争取一下民心。
- h4 Q3 c0 Q/ A* G" K# p) I# K  
2 n/ u/ v, B- D) j9 P  赫赫有名的虎牢之战,就这样以这种戏剧化的结局嘎然结束。
8 E2 s  \0 ?" j% O% R6 S7 T  - ~& ?) {& }6 x$ Z
  对于夏军的失败,很多学者认为,窦建德没有听取凌敬的意见,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但我认为,凌敬的计划,有些纸上谈兵,可能他还没到河东,李世民就已经攻下了洛阳;而且夏军长距离机动作战,也是一件苦差事,即使到了河东,也得不到当地百姓的支持,毕竟那里是唐朝的“革命老区”。
% e1 V) N: v/ q3 i5 R5 k& z' h! k  ; |7 Q& F( M: C, s
  窦建德并非败在战略决策上,而是执行力不够——执行力就是战斗力,窦建德败就败在他的战略决策,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战术行动上去。! l- W' W; b" ~* y; W$ n
  
* I3 D- Z" c& R8 I" E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虎牢之战可以说最为关键,后世关于这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的研究论文,也是汗牛充栋。但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以他果敢的性格、不凡的胆识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一举摆平窦建德,居功至伟,难怪连毛泽东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而后来毛泽东打天下,显然很多地方,也吸取了李世民的经验和智慧。2 V+ ~# Y! d$ z/ f
  
4 |1 P3 |2 o% S6 _' l# r) d  h! ]  窦建德被押到唐军军营,李世民斥责道:“咱们来讨伐王世充,与你何干?你竟然出兵越境,犯我兵锋,是何道理?”  F$ l$ _( F" P8 e' T: G
  2 l$ K% Y' E5 s8 K" m  X
  你猜老窦怎么回答,他的回答很搞笑,史载:“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 K4 u0 L1 z3 ^8 o8 b4 X  4 m! q, R# S9 A! C) h# i3 o
  好一个现在不自己来,以后还不是要麻烦你老远来找我?看了这样的回答,不禁莞尔。想当年,窦建德帮助同乡孙安祖起义,孙安祖因为偷过羊,所以非常有幽默天份的自称“摸羊公”,看来老窦与“摸羊公”一样,也不乏幽默细胞,偶尔来点小幽默,只是这不过是令人苦笑的黑色幽默。
1 G. A  Q8 F* f. F  . J. z6 c/ O1 }) w8 Q. m2 N4 g9 ?
  这让我想起历史上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回答,那是西晋快要灭亡时,匈奴人刘聪,虏了晋怀帝司马炽,问他一家怎么要骨肉相残,而且搞得这么过分。你猜司马同学如何回答?他说老大你本来就是应天受命,要做皇帝的,所以我们自己人就先打起来,清理一下门户,把自家人杀个精光光,也好等你来,不用再麻烦了嘛——真是搞笑,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自嘲。: x. j$ k3 d; I6 d; i
    X" w) }) l% S1 U3 i- E/ j8 F  l
  窦建德被押在唐营中,他妻子曹氏和左仆射齐善行无可奈何带了几百名骑兵,逃回洺州。9 P+ P, O- r* O1 Y
  6 @, D% j  \4 O, `- e& N
  李世民率领唐军将士返回洛阳,封德彝见风使舵,赶紧跑来拍马屁,表示祝贺,自然是把秦王捧上了天,李世民与他开起了玩笑:“没听您的话,才有今日的胜利,看来您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弄得老封很是尴尬,羞愧难当,有些无地自容。
# p. M4 u$ x5 J! L) M3 L  , A' V. x9 K* p& }
  窦建德兵败如山倒,对郑军的打击,不亚于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
/ N4 n6 R. S3 @, M  ( b* M; X0 }' s( G% X" t
  5月7日,王世充的地盘偃师和巩县又投降唐军,随后守洛阳旧城的王德仁也弃城逃走,副将赵季卿献城投唐。
5 V$ |/ ]7 e% B6 j' u# J3 V! e  & Q' M  I$ ~" @% Y+ z
  李世民把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人装进囚车,拉到洛阳城下示威。王世充在城楼上,流着泪与囚车内的窦建德对话,两人遥语相泣,此时的心情,恐怕是难以言状——看到自己唯一的希望都进了李世民的囚车,王世充肯定万念俱灰,本来是期望老窦来救他的,却不想是这么个结局,而且以这种很搞笑的方式见面。而窦建德呢,肯定也后悔,怎么当初就上了王世充这小子的当?在家里睡觉还强些,哎,搞成这个样子,太伤自尊了。
4 x+ Y1 |* z) c0 M$ n+ G& o7 d! s  
; l  Y- L5 l/ m1 E' q; m: s" z5 I  李世民劝王世充尽快投降,王世充拿不定主意,心乱如麻,为了让他与个“亲身体验”,李世民让长孙安世等人进城“现身说法”,向王世充详细“解说”如何活捉窦建德的辉煌业绩与感想,可是王世充仍然想附隅顽抗,准备最后一搏。
% ^9 y! x, _- v  
, I7 @0 G- G/ d3 x% N  他还想干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6)
' p  @9 C" j' [4 J# F                                               
1 k7 d3 I3 U9 d& Z/ r, l. q                                , z  }9 W7 u4 f) Q6 q
                                  l7 }( Z% t0 g! Z. m
  作者:沁园春- [8 G3 ?* p4 b" A- w
  , o5 R, ]$ w' V% z. d! [
  
  t# z7 ]" m" [- r& P% q9 U4 S  
5 {# L( }% N/ O5 p$ N  王世充也是个不服输的人,肯定是困兽犹斗,他召集诸将商议,提议逃到襄阳去,可是手下都不答应,他们心灰意冷的说:“唉,咱们所依靠的就是夏王了,如今他都坐在那个笼子里,咱大伙还有啥指望?即便突围出去,最终也还是要失败的。”/ X8 Z) a- b) V' q8 p7 n. g
  
3 b2 b$ q# m( D9 R  王世充泪流满面,知道大势已去,这么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难道这就是天意?他不敢想象,部下都是这样的心态,自己还有什么指望?投降吧,也只有这条路了,可是自己不能死,对,要与李世民讲条件!终于,他与李世民达成一个协议,完成了一项交易,以换取自己的投降。( i* C2 I, ]) J0 D
  
6 Z+ c$ u9 d$ m* O  5月9日,王世充穿着白衣,带着太子和百官共2000余人,到唐军军营前正式投降,李世民很有风度,以礼相待,王世充俯伏在地,低头叩拜,汗流浃背。" j: ?) O! P- k' r5 _! k
  
1 Z$ s! t+ r- X/ I8 P5 `. I7 s0 M  李世民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挖苦王世充道:“大哥,你以前常把我看作童子,怎么今天见了童子,还这么恭敬呢?”
9 U9 V2 ]8 L0 z4 r! A- T' u  3 _. Q% @- I% u
  王世充哪里敢说话?只有不停的叩头谢罪。
3 k1 ?& ?- t& c2 H2 X3 s# ^% Y  ; m' Q& a% n" a  ]/ p5 U& ?( g0 |
  李世民一石二鸟,大小通吃,取得东征的全面胜利,以他天才般的军事才能,毕其功于一役,一箭双雕,为大唐的统一事业,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同时,这也是唐初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i. p5 V* r& d2 `0 |
  $ ]9 n6 F! N% H* n
  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认错,恐怕也很有成就感,李世民也一样,心中大快,先派一部分军队进入洛阳城,分别把守市场和商店,并且颁布军令,严禁军队进城抢掠,不得扰民,唐军一向纪律严整,没一个人敢违反禁令。
( F4 k& |% C7 V  
: k$ u: X. N5 x! \6 j2 ^+ _  第二天,李世民亲率大军进驻洛阳宫城,洛阳迎来了新的胜利者!
* ^" i" ?1 S& }( U  0 ]5 Y9 N/ ?3 l9 c1 z. v
  李世民开始进行接收工作,首先命房玄龄到中书省和门下省收集隋朝的图籍、制文与诏书,但一无所获,哪里去了?原来这些东东,全被王世充给烧了。+ `% ~! Q7 Q+ `. W. y  o; G
  
' ?0 H  W) o) b* z9 x+ u: ]  而后,李世民又命萧瑀、窦轨等人查封郑国国库,将其中的金帛全部分给赐给将士们。还有一个问题,王世充党羽中“罪大恶极”的怎么处理?2 W7 [, ~8 I, A, R( K
    3 u. h& e" k. r# N" ?
  李世民自然不会请他们喝酒,有时候是要杀鸡儆猴的,并且杀人立威,也是屡次试不爽的一个手段。4 X) l' V: }7 M* {, r
  . f5 h0 `  z2 v% f, T5 C
  李世民发布命令,将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硃粲、郭善才十余人推到洛水边,一一斩首。
+ B7 q( ?1 O+ q- ?( b( Z' K    f: ]5 a% @- D6 a/ @: L
  之所以列出这么多名字,是觉得历史有时真的很耐人寻味,这里边的名字,我们也只有几个眼熟,其余的,除了名字,什么都没记载,就只是在判决书上留下大名,这其中有一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就是单雄信。
: r6 x4 k5 L) e8 Q6 J3 ]  
  l" V7 P+ U9 y# c3 V  单雄信与李世勣是好哥们,在瓦岗的时候,两人曾经发誓同生共死。可是单雄信竟然多次要取李世民性命,还差点死在他手上,此仇不报非君子,李世民自然不会饶他。# H# [7 E) ?$ `% i, W8 s
  
1 R2 C3 R  w6 q2 T; [7 x* w  李世勣找到秦王,诉说单雄信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是一员猛将,杀了可惜,愿意以自己的官爵来赎他一条命。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7)
# \7 |7 W# V' p: g% Q6 M% @+ _! S, P; s                                               
7 f) Q6 V( s/ g  v- [2 m                                $ {1 \2 x- p3 t  N' A$ A! J
                                
2 x+ [, _$ F1 E7 {3 P  作者:沁园春7 H9 T2 d7 Q* n+ R8 |0 @! r: |
  5 {  a. f% Q( s6 S% A; e. V/ L
  $ B/ `. C2 V  S+ B9 M
  
4 }& T( z% v# I5 \1 s: B  李世民不准,李世勣再三请求,秦王态度强硬,他知道秦王铁了心,说服不了了,只好含泪退下。李世勣心里清楚,这一次,单雄信必死无疑,他决定去狱中探望自己昔日的生死兄弟。
6 x* Z0 E7 p$ B: J) ^% L$ n  * ]. d4 j9 i; O) J0 q  g
  不料,单雄信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我就知道你办不成事。”李世勣伤心欲绝的回答:“我并不是怕死,也想与兄弟一同去,以兑现先前的誓言;可是既然已经许身为国,就难以两全了,况且我死之后,谁来照料嫂嫂和侄儿呢?”
8 n* V- R5 s1 s' s  T  
! a0 ^$ K& d$ [' H9 ^& a6 |* Z7 b  言毕,李世勣做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什么事情呢?史载:“乃割股肉以啖雄信。”只见他他猛的拨出佩剑,竟然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单雄信吃,他捧着鲜血淋淋的人肉,痛哭流涕。
' L, g0 q; M8 E5 B  " e" [! W. l: q  ?, ]9 M$ o/ O
  “兄弟,就让这块肉随同大哥,一道化作尘土,也算没有忘记当年的誓言。”' l5 B" P6 h' q) u6 Q/ C: Y
  1 H# P1 o) m! s' H+ V/ k3 k% c
  单雄信颤颤微微的把肉和酒咽下,泪流满面,他也想不到自己怎么会落了这么一个下场,难道真的与李世民天生就是冤家?李世勣割肉以代首,也算是了却了当年好兄弟的情意。
. j, d7 e+ ~$ l; t2 z7 \  
3 B0 ~! q9 }% `% u6 f3 z  这一段历史,为后世历史小说作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并大加渲染,编成了影响很大的历史故事,当然,这并非是李世民铁石心肠,他是个真性情的人,爱憎分明,有自己的原则。
5 M9 v  e* @, ]. x( a  9 m9 G6 d* `7 s* T/ g* E
  这从另外一件事情,便可看得出来。4 @- ~1 Y2 A* Z. z6 ]; @
  # P6 J5 A( [  K- K
  平定洛阳后,本来在处决名单上,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这人就叫做杜淹,他是杜如晦的叔叔,以前一直为王世充卖命,本来按规矩也是必死无疑。
) e. w* q; @2 T9 T- v4 R  & E8 N- ]: E2 {2 c$ J
  这个杜淹,虽然也姓杜,与杜如晦是至亲,可是却与杜如晦兄弟素来不和,关系很不好,并且反目成仇。他不但说坏话诬陷自己的侄子,把杜如晦的一个哥哥给杀了,还把他弟弟杜楚客关了起来,害得人家几乎饿死。# ?) \- m5 C9 C! `1 E
  
: q: D6 f5 {- E& h/ T. M3 A5 ^  可是杜楚客却始终毫无怨言,当洛阳“解放”后,他得知叔叔杜淹要被处死,泪流满面的去求杜如晦,杜如晦此时正是李世民手下的红人,当然有办法,可是他恨透了这个坏叔叔,就是不答应。8 T. ~  {% h7 I, c/ x
  : m' n: ^5 e# A: d  X! T
  杜楚客伤心的说:“从前叔叔杀了哥哥,今天你又要杀叔叔,一门之内,这么自相残杀死得精光,岂不痛哉?”1 c9 p3 ]9 l7 N. f- q
  
, T% `0 R2 ~! o  说完,杜楚客拿起刀,要往自己脖子上抹,想自杀而死,杜如晦不想再有悲剧发生,只好去求李世民,如此一来,杜淹才得以免死。
  A/ r+ k( i+ K/ ]/ R  1 H/ I, L4 A$ m
  象杜楚客这样以德报怨的,世间也是少有。
5 w( \& Y5 F( {1 N  1 k" ?( j7 p% `0 s! p% v6 L
  被处决的人当中,还有一个叫朱粲的,就是以前介绍过的那个吃人魔王,终于遭到了可耻的报应。老百姓都痛恨他的残暴,即使砍了他脑袋,也不解恨,都趁着这个机会进行报复发泄,史书记载:“士民疾硃粲残忍,竞投瓦砾击其尸,须臾如冢。”
. u! s/ C0 K: S0 a! _8 _% ]- l- o8 e+ e  , x' O: l" c4 F
  可见实在是恨之入骨,死了还要用砖头瓦砾砸尸体,并且眨眼间就砸成一座坟堆,可以想象,恨这个杀人魔王的人又有多少?板砖满天飞,看来在唐朝就有传统了,并且,恰巧也应了这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8)
; u+ k0 D5 }& W4 v3 [4 I) u. s6 I                                                 
& }4 J+ a# R& N1 H; c8 ^                                & @% L" S* u) P
  作者:沁园春
* j6 b, ^  ~2 W! _  j    , l& z9 N- l- @' A/ q. U9 I
    
7 G1 L! d) t2 y. g5 @) z) v; E7 U' j  1 j0 x$ j5 v& x6 k: M* y
  三朝元老苏威听说李世民来了,屁颠颠的跑来面见,但却有些倚老卖老,说什么年老多病不能拜。李世民看不惯,睬都不睬他,还派人数落苏威:“你是隋朝的宰相,国家危难却不能扶持,导致君弑国亡,听说你见李密、王世充时,还叩头行礼,既然年老多病,就不必劳驾你来相见了。”
2 B: o: h; [/ F5 d: K0 U5 _$ F  " d8 G; L9 @/ ~) I' T) _" L
  苏威叹了口气,哎,有代沟啊,李世民与自己道不相同不为谋,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后来到了长安,他还想着去见秦王,李世民仍然不睬他,苏威这时候,终于感觉到自己被唐朝彻底抛弃了,他既恨又悔,竟然孤苦伶仃的悄然死去,史书记载:“既老且贫,无复官爵,卒于家,年八十二。”真是苦了这位老人,80好几的年纪,竟不得善终,想来也是唏嘘不已。
' b; ?# D& i) S( s" y0 A' |0 C0 \  
) D' G9 `3 ~1 o7 v% B  李世民并没把苏威的事放在心上,他去视察隋朝的宫殿,看到这般富丽堂皇,感叹道:“奢侈浪费,穷极人欲,怎么能不灭亡呢?”        
& W3 F9 O- t. P, @0 q  ~  为了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他下令撤掉端门楼,焚毁乾阳殿,又把则天门和门前两边的楼全部拆掉;同时下令废除道场,洛阳城内只留下30名德高望重的和尚与尼姑,其余的全部遣散回乡。
; g# q5 X7 @& _  
6 ]$ z7 q% `2 d1 P$ [  之前李世民还将被王世充无故关押的老百姓全部放了出来,对于遇害者,也作祭文加以悼念。) p1 x! J( I/ E/ r) T/ Y! D  O6 K
  + @' A6 L2 a2 [5 z: c% n7 [! x/ l
  这些举动,都是李世民争取民心的手段,并且这个时候,李世民有了自己的想法,具体是什么,以后大家就会知道的。' [) D+ t' g# W! e
  
( W; @2 j- H0 j  李世民为了巩固战果,传檄各地速降。
  P: W  e& S" }+ b2 r/ \! [  ; [% o* |% X% m! H7 H) y
  在5月7日的时候,就是那个与窦建德夫人曹氏一起逃回的宰相齐善行,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遣散余下的夏军将士,让他们解甲归田。为了让这些夏国的将士们有些享头,齐善行大开府库,将库存的十多万段帛全拿出来,摆在万春宫东街,全部分发给将士们,发了三天三夜,才总算分发完毕。
) _/ |% }, e3 K8 g6 G) K. _, V/ m  : X$ p! [$ P( `; Z: j3 g- T1 S
  8天后,也就是5月15日,等士兵都走光了,齐善行与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等人,带领百官奉窦建德妻曹氏与传国玉玺及破宇文士及时,得到的珍宝一起降唐,同时还献上洺州、相州、魏州等地。
: K7 T) l  y) E1 y5 q  
' G3 ^: E& V6 j9 u5 ^0 i  李渊很高兴,任命齐善行为李世民的左二护军,并厚加赏赐。
3 s; B* T: [  w* p  o9 }6 m, d  9 @, I* N9 c+ v4 }  h* c
  过了没多久,淮安王李神通,在窦建德的老部下博州刺史冯士羡的帮助下,又搞定30余州。至此,河北平定,窦建德的势力范围,全部并入大唐。
$ i8 Q: b# z+ Q3 A% |! J  ! ^1 r3 A) D$ j  ]+ [
  王窦两人惨败的新闻,很快就象SASE传播速度一样,迅速传遍全国,给许多还有想法的人,上了极为深刻的一课,不投降唐朝,看来就只有死无葬身之地了。没办法,跟风吧,这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那时候投降唐朝,成了很粉的时尚,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吧。
! w7 V' D& `& R: ?1 Q  3 Y  o/ i8 {6 w' [: D  L
  5月21日,徐州行台王世辩,献徐、宋等三十八州向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请降,随后李渊任命右骁卫将军盛彦师为宋州总管,安抚河南。7 }1 b- ?& W+ z0 l
  7月5日,守襄阳的王世充行台王弘烈、王泰、左仆射豆卢行褒、右仆射苏世长献襄城投降,至此,王世充的势力范围,也全部归入大唐名下,王弘烈这些人来降,还发生了一些趣事,什么好玩的事呢?主要是讲苏世长的。
8 T: c, I3 M; b1 y( f) O% }& |' T  
# \! r7 V1 u( X' F; w3 l! @9 q: u  当王弘烈等人来到长安时,李渊二话不说,先把豆卢行褒给杀了,还斥责苏世长。8 G4 c1 F! E" J( O& s: ]* K
  
1 n) ]6 o$ R3 |  T! V& \) \( |  为什么要杀豆卢行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7 11:56 , Processed in 0.0421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