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2 22: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99)* y4 L' E _+ P
, o1 N9 D* f3 | I5 q
. `% ]0 E9 X. e; i2 Q* q 作者:沁园春3 J6 m' l6 @0 d, I$ z$ O( f
+ H; ~4 ^; K4 c- d: n5 b5 ^
3 |1 [- M! e2 j% t9 b
8 t1 e+ J \! g, {1 \2 W 这主要是因为,从前李渊曾经多次写信招抚他们,而豆卢行褒违反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竟然多次把大唐派去的使者拉出去砍头,惹怒了李渊。' K9 S6 F b% A. _7 g" _
% D$ o1 y6 s4 }7 e 一般人见李渊这么个态度,恐怕早吓得两腿发软,这个苏世长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口才好的聪明人。0 |# ?) u7 W% n7 m+ D& o
0 p5 s/ f5 o) @( h# q4 \" p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表现吧。" C- h9 }' v! |4 i" z8 k9 @% d
* I9 N5 a; G, U- e/ {
面对这种状况,苏世民侃侃而谈:“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陛下既得之矣,岂可复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乎!”
7 p2 a" i& K0 \2 F4 x/ F2 g
( e5 E# p& ]2 Y" p- M 李渊听了大笑,本来就是嘛,这打天下,就如同是大家一起打猎,猎物你都到手了,怎么可以去怨恨其它猎人呢?李老大知道他有一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 q' x* n+ c) P$ W* g: S$ P9 j , [+ z# }$ J! O2 B; z$ n6 W
李渊还真没看错人,从下面两件事便可看出来。2 R2 E! D8 o/ B" G" }% ?* h' a/ Z
& j+ r$ W7 p$ [* A% i z( F, T 一次,苏世民与李渊一同去狩猎,打了不少猎物,李渊开心死了,对群臣说:“今天打猎,大家开心吗?”
6 E8 O* M# j, Y k/ Z 2 m& u- @- q2 l1 T+ w% f5 X
你猜苏世民怎么回答,他说:“陛下来打猎,却丢了正事不管,只是时间太短了,所以不怎么开心。”
0 k; Q! o$ u a
g) c1 V5 C: a8 Y* W! u) L5 O 这明显是绕着弯子批评李渊荒废政事、不务正业,弄得李渊脸色大变,正要发脾气,又想苏世民说的话有理,于是笑道:“你这家伙,是不是老毛病的狂态又犯了?”8 H4 ?. o4 V0 y* X4 _
; m3 p, M: H: ~! c: R! ~ 什么老毛病呢?就是“嘴巴多”,喜欢进谏的老毛病,苏世民说“于臣则狂,于陛下甚忠。”瞧瞧说得多好,我承认是狂了点,但却是对陛下的忠心啊!; [0 N% o, a, H5 ]8 B) k
" ?! m' u* y6 ~' \ 另外有一次,苏世民陪李渊在披香殿饮酒,等微微有些醉意的时候,苏世民的又犯老毛病了,他突然问李渊:这个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李渊告诉他:“你这家伙,怎么进谏总喜欢设套套?你不是明明知道此殿是朕建的,怎么还说是隋炀帝建的呢?”7 M7 b7 p1 A0 T. ~$ J
苏世民回答:“臣真的不知,但见这宫殿,奢侈程度,可比得上纣王造的倾宫和鹿台了,应该不是什么有作为的人造的;所以才这么说,如果真是陛下建造的,那就不太合适了。以前臣在武功侍奉陛下时,见你住的房子,只能遮避风雨,当时还很满足。今天占有的隋朝宫殿已经很豪华了,怎么还要建这么多?刚刚初有天下,就奢侈浪费,将怎么拨乱反正,治理天下呢?”1 B8 q, W+ ^& s) z( f8 N5 S6 [- }
3 S8 S; B; h2 P; o6 w, ` K
苏世民这一番话,实际上是指桑骂槐,把李渊比作亡国之君殷纣王和隋炀帝,可谓是胆大妄为,一般的皇帝,早就要他的脑袋搬家了。- g( |9 K* s7 [+ w( `
3 Z9 A- b/ j O3 ?5 B3 B 你猜李渊怎么样?他是“深然之”,不但没有怪罪,相反还相当赞赏。+ V1 B/ `( L0 r$ N5 |) N) h A
2 I( l! d7 ?0 p# }6 S
由此可见,李渊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纳谏的人,只是他的宝贝儿子李世民,顶着这顶高帽子太过耀眼,李渊的光芒给掩盖了,不为世人所知晓,其实,史书上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8 F' x& i9 w6 A) z" Y Z # T( h( K9 z" R2 T8 W' I5 F
有个叫孙伏伽的,提过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李渊一般都能欣然采纳,他俩的关系,简直就是后来自己宝贝儿子李世民与魏征的翻版。- z% q/ ?; L* x' v* I% r, v
' @: q v9 J2 V 比方还有这么一件事,武德元年年底,李渊刚刚做皇帝不久,为了逞一下自己的威风,有一次,一个犯了法却不至死的人,李渊竟然要下令杀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