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ei_wei_1983

一起学诗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1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有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麟之趾. S2 j5 d; s; q% i  j) W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 d. J, i- e, `. V9 A; h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8 |2 r& o3 D; P" |6 `7 q2 c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R. ?0 E9 x  C  b) e0 j麟:麒麟,传说动物,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角端有肉而不触伤他物,被古人看作是至高至美的野兽。
& k; F& D, U5 r0 @公子,公姓,公族:指贵族子孙。% A& H$ k! g9 S  X6 n
于嗟:赞美的语气词。" _2 G4 A% @- D, A3 J. R
趾:足。
0 H+ Y- K7 @, S, t8 ?  j8 e) `定:额头。/ D. ]9 e- [% h) q+ ^  l
这是一首祝贺贵族家族兴旺的祝福歌。后人遂以麟趾喻子孙的贤能。- j* s+ p) A; {; u* |! ^
诗歌以麟起兴,三章分别由麟趾到麟定再到麟角,是从低到高的顺序,而赞扬贵族也是由公子到公姓再到公族,从少到多的顺序——相应地不断加强力量。
/ l1 C7 _5 L& I3 ?1 U
  L& N' u0 }1 [2 H* K. n; m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南”结束了,接下来是“召南”。% l5 h& ^7 ]) l$ z- T7 q  b
——“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为“周南”,大体上是从洛阳向南抵湖北北部江、汉一带;其西为“召南”,大体上是今陕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鹊巢
# u* Q& T( }1 k1 O1 G; v. n9 H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8 s+ Z7 I, Z4 E% f/ u' S" B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k1 I) a+ r- e- T" C) L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 c, P& d8 L5 b鹊:喜鹊。* u4 k( o  o5 S8 W0 i% c
鸠:一种鸟,据说鸠自己不筑巢,常住入鹊的巢中。这里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子出嫁住入男家。
  J6 q' Q& }. l, h8 C% r. v3 Y两:辆。- v4 N/ @/ o. M7 T
御:迎。
- K* ^6 K3 J- N. I0 H方:两人并居。9 ]* h/ [, V) X$ z+ t& v* N
将:送。& W# S) n3 H; l3 H. M7 m* y/ C
盈:满。此句想象女子婚后生育了许多女子,满屋都是,含有祝福子女成群的意思。
8 N; C! q8 i0 \. }% e% P成:迎送成礼。
5 L9 W; a# L9 y" R4 b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形容婚嫁的盛况。
" H( t3 f: c5 D3 H. d( n' C( }0 J( g这是祝贺贵族女子出嫁的诗。$ w; P/ O( G' T! s7 a" }) T
这首诗很容易让人想起“周南”中的“桃夭”,但是场面显得更热闹,更奢华。鸠先是“居”再是“方”到“盈”,逐层递进,不仅形象生动,更是烘托了喜庆气氛,表达了美好的祝愿。现在想想“桃夭”中的比兴部分,好像也有类似的关系:先是桃花,桃花开过了就结果实,然后(虽然开花结果的过程中也有叶子,但并没有达到枝繁叶茂的程度)是“维叶蓁蓁”——按照自然的顺序。
5 ]; f6 m1 L, k4 b( W呵呵,如果从巢的角度来看也很有意思:原来巢里只有鹊,是个既快乐又苦恼的单身汉,然后鸠飞来了,住下了,它们你给我啄啄羽毛,我给你哼哼小调的,后来又开始不断地衔树枝,衔食物,因为巢里已经多了几个小脑袋了。虽然鹊先生可能还是既苦恼又快乐,可是这窝从空寂到充盈的巢一定装满了温暖和幸福——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大概是哪里有夏娃,哪个地方就是天堂。。。  h8 r2 N& H! ~5 q
" D/ \6 D& F/ e( {; i: f8 ?/ b
喜鹊
8 M* I) ?5 W- b* A& _% C
! ]6 W8 k& p. ^) t维鹊有巢
7 `0 g3 E3 C  ^  p0 t7 s. g$ |. Y9 n# M9 X. x) ?5 E
班鸠和她的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蘩+ o! W2 `1 h  n' {" I$ A- c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6 Y, H2 |: B! k6 X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7 Q$ Y# V; n6 s*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i: ]6 |: E! V& }( n于以:于何,在何处。“以”通“台yi2”,台,何。/ Q% M) _; S0 ^, {$ q4 U' y- x
蘩fan2:白蒿,生于陂泽中。传说用煮白蒿的水浇蚕卵,可使幼蚕容易出生。这里蘩是一种祭品,供祭祀之用。
+ C  q, k5 q+ ^! H, g% @. w% Z沚:水中小洲。. H" y6 n$ L2 G1 i. j0 s8 Q: A
涧:山夹水。* O' \' M5 D1 H, v7 U/ f. x
事:指祭祀之事。
& V1 @% U5 k& A1 I2 i0 r/ t7 i宫:房屋。
& c6 k0 I0 D1 a: G( f被(pi2):用假发梳成的高高头髻,是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 b6 c; q7 Y3 o' H( p6 t$ [
僮僮tong2:高耸摇曳的样子。& M5 k  q5 `7 Y% y* |6 w; G
在公:这里指在蚕房值班。. q, f7 ~8 x: |0 Q/ _1 }
祁祁:同“僮僮”。. ]' P. `% m  @: B2 f0 I" N$ B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贵族妇女采蘩的忙碌情形。
3 f2 b' T% t5 e" U: @0 F4 a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虫
2 A0 T! p( [$ ]+ {) d) f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8 f; s0 @  T4 e, V* |8 L& V; l, L, J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 N, {8 U4 T. k8 |$ O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5 ^' a: _* v3 w& k喓喓yao1:虫叫声,象声词。% u# T8 \( B+ p5 v8 t/ ~% t
草虫:一种昆虫。阜螽,也是草虫的一种。
7 c- {1 L6 [3 i# i+ E趯趯ti4:跳跃的样子。
/ h9 l# m- t  M君子: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l, Y% ~2 y3 G! _$ r1 G
亦,止:语助词。
5 x& @) x6 A; j觏:男女交合。; q( m" I1 l8 c# p. Y- _( h
降:放下,平静下来。
9 B- \: ~2 p/ L) {蕨,薇:野菜名。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1 O- v- v8 G4 \& c惙惙chuo4:同“忡忡”,心忧愁不安。$ U" k6 S5 q! b/ S+ K$ E5 o
夷:平静。/ A4 I- r, X0 N6 k6 X) E1 j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和相见后的喜悦。有的解释说,第三章写的是女子忧思到了极点而出现的幻觉。
; i, G+ p' L0 T" }9 J/ p( G' {- i用现在的眼光看,这首诗写得很直接,但也有把“觏”解释成遇见的。
  p# j! z) ]5 ]9 H0 d但不管怎样解释,读者总会被她的心境所感染,从焦躁,到忧愁,到喜悦,到平静满足。。。
4 w6 N* a2 T( T9 l8 O7 s觉得最生动的是开头“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心里本来就很担心很焦急,这个时候,偏偏又是草虫叫个不停,阜螽跳个不歇。。。想起以前也听过类似的歌,大概是讲一个女孩子本来就害了相思,却偏偏赶上她家屋顶上的小猫也总是在唱着不成调的情歌。。。
! w- h1 x3 O1 v$ g, x. ~
9 |2 Z/ {8 l4 L. ]蕨(不过这个好像不太像野菜)
1 ^5 x+ j  |& G8 W% f- w* C
# {3 @( q0 _& N陕南蕨菜
5 S  o3 C( W9 Y( t2 a* d" G" ~: ~7 M2 \- E
薇(又名巢菜、野豌豆、麻豌豆、肥田草等)
发表于 2007-1-15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吗?谁给续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 14:21 , Processed in 0.0236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