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1)  B) C, B5 {. G7 F* Y, P
                                                  
9 A7 O3 ?1 R$ @5 A) U1 r/ P9 p  作者:沁园春. v* p9 k: R+ }; l) R" z. i4 z: J
          $ R8 H  I0 C2 Q! }1 N8 C
  雪还在下,罗士信依旧死守城池,咬紧牙关与刘黑闼军激战,终于力不能敌,在2月25日,洺水城陷落,罗士信被俘,只有李去惑命大,带了几十个人,拼了老命才突围出来。
9 r" x) }/ s: q# m+ t% ?5 V5 x  # T* q5 O+ S+ f0 @0 \( s; S
  刘黑闼早就知道罗士信的威名,想拉拢他,劝他一起来打江山。罗士信很有骨气,严辞拒绝,宁死不屈,刘黑闼大怒,判他死刑,一代名将,就这样以身殉国,死时才24岁,这实在是唐军的巨大损失。 
( y0 N) Y! T2 o, z" w. N; t  / x! t1 [* _6 ?
  罗士信死时的年龄,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与《资治通鉴》说是20岁,而《新唐书》却说是28岁,那么,该相信哪一种说法呢?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错误,按照三本史书公认罗士信14岁时击王簿的说法,正是大业9年,即公元613 年,而死时是武德5年,即公元622 年,简单算一下,就知道罗士信死的时候,是24岁。
! k- t* U# f, ?; n8 j  
3 ?' Q' u7 w6 a6 Y; o2 i4 z  李世民听到这个噩耗,悲痛不已,不但谥号为勇,还特意把罗士信的遗体买回,依照他生前的遗愿,将他葬在北邙山裴仁基的墓旁。
! j, u" y( u$ J6 v  
2 y% V$ h$ K% q$ A% y' U0 E  {, @  这个罗士信,便是《说唐》和《隋唐演义》中小将罗成的原型。8 l' Q' |$ x8 }: L
  . I! {/ e) I0 {. X$ M4 T
  李世民压抑住自己的悲痛,在29日又重新夺回洺水城,并与李艺的幽州军一起,将大营驻扎在洺水南岸,又分兵在北岸屯驻。
0 ]( f  V# C* e+ v  / ?4 x- u) D" V5 t  I6 ]
  3月11日,刘黑闼进行人事调整,任命高雅贤为左仆射,军中大开PATY,摆酒设宴,大肆庆贺,李世民及时侦察到这一情报,命李世勣搞了一次偷袭。
) U8 w! G- B  @) ~  # w+ z( N$ V1 _# S4 D
  唐军突然出现,敌军发现,但多是一堆醉鬼,还能打什么仗?
  m8 R* v9 ~* N7 O  
9 o1 E9 s$ e: |; i- B7 r4 t5 i' s  高雅贤也是刚刚做了宰相,还在兴奋中,加之又喝了很多喜酒,已是醉眼朦胧,但他还是有种,壮着酒胆,单骑出战,颇有唐吉诃德独挑风车的意味。结果与唐吉诃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被李世勣部将潘毛一枪刺下马来,高雅贤有些酒醒,躺在地上叫苦连天,只看见潘毛挥枪就要取他首级,幸好几个侍卫赶到,拼了老命,总算把他们的新宰相抢了去,保住了脑袋,可是那一枪刺得太深,高雅贤失血过多,还没到军营,就呜呼哀哉了。  B: P* L9 Y. w6 ]( {
  
6 Q; P& I- p. E4 @5 i. u* n- v  两天后,李世勣见前次得手,又来劫营,可是这一次,敌军早有准备,也没有醉鬼等着你砍了,李世勣没占到什么便宜;相反,潘毛还被王小胡捉了去。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贪,要适可而止,好处不会只给一个人。9 X) [; P0 \7 p% X9 {
  
2 w) g$ s3 b. y4 C" a, E* S  刘黑闼为激李世民出战,多次前来挑衅,做着鬼脸,破口大骂,使劲拍砖,李世民见刘黑闼这厮确实很难对付,只好又拿出老办法:坚壁不战,你丫自己去快活吧,俺不鸟你,看你丫能咋地?
: R' I2 o8 S! j% T- l6 Y9 [" ]  
: n" V$ v: @5 ~3 }/ e  当然不与你正面交锋,并不代表不找你麻烦,为了断其粮草,李世民又打起了刘黑闼后勤运输补给线的主意,反正干这事,实在是轻车熟路,太有经验了。李世民开始行动,史书记载:“黑闼运粮于冀、贝、沧、瀛诸州,水陆俱进,程名振以千馀人邀之,沉其舟,焚其车。”斋 老子就是要饿死你,砸你的船、烧你的车,看你能撑多久?反正老子有得吃。3 q2 I% i5 I! D" }9 \7 e) J
  
, K7 Y1 w) }; M/ o  不过刘黑闼还真是钢铁做的人,炼成了钢铁般的意志,还真能饿,竟与世民在洺水相持了60多天,终于还是有些沉不住气,有些憋不住了,找了个机会,率军偷偷摸摸的来袭击李世勣的兵营。! k: ?9 r% f% k9 d. h/ y
  
: F6 @- ^& M, S- E+ J! i7 P  李世民怕李世勣抵挡不住,亲自前去救援,从后面发起进攻,李世民又是故伎重演,身先士卒,杀入敌阵,结果也是相差无几,不容乐观,又被敌人围在阵中出不来了,几次组织突围,都未能成功。
4 C/ _2 e. F- L0 v7 h  
, _$ W' {1 Z' S  秦王万分危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2)2 S( D( h5 z7 Z8 m# I. r& K; s
                                                    
/ g$ S% W; M5 K# O  L. e6 Y/ Y      
6 t& {( H# V& e7 `  \. L& s  
; N8 V  t2 E& s. }  作者:沁园春3 o0 ]# s$ o; {2 M
        ! s4 x6 o1 L; j6 A
   
8 z. Z3 Z8 U. |  
2 b6 U; N3 }. O0 L5 `  : t% C' i/ n; v1 L: D
  总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来救,这次又是“贴身保膘”尉迟敬德象超人一样及时出现,他率敢死队冲入包围圈,一杆长槊舞得呼呼作响,总算杀出一条血路,救出秦王和李渊的侄子李道宗。
( d) f# Y( K3 x/ B# O* H  
7 o7 `2 [  W  B+ {  有人保护就是好,史书这样记载李世民:“世民自起兵以来,前后数十战,常身先士卒,轻骑深入,虽屡危殆而未尝为矢刃所伤。”打了这么多仗,竟然没受过伤,不可思议吧?莫非李世民真有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身?当然不是,只是这些向着他来的刀枪,都砍到别人身上去了,不但有保安团和警卫连,还有尉迟敬德、秦琼这等浑身是胆的猛将做贴身保镖,你能有事吗?
0 e2 O  A2 J& K4 w1 l! N+ C  ( }$ y9 c1 O! v# D, y
  难怪秦琼晚年一身是病,还感慨的说:“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可见叔宝兄弟也不知是受了多少伤,才从死人堆里捡了一条命爬出来的。
# Y& G7 a' B& d, u: J1 W  
- z; X2 F6 ~3 ?3 G2 a) I  史书记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 M* D4 L, Z" U; I1 G7 c0 `) r" ^
  
0 N3 Z2 j9 X* l! e% \  由此可见,秦琼是何等的勇猛!有他做保镖,天王老子都不怕,当然,有秦王交口称赞,有些些骄傲自大倒也可以理解。
+ e, d% X+ J" w# A7 \* T2 I3 u  
1 h/ Y3 }' d2 Y/ i: ?  而李世民也正是靠这些人的殊死保护,才得以活命,这就是超级“人肉盾牌”的巨大作用,也是会用人的好处,没有他们,李世民可能早就是大唐的烈士了。/ x: K, S4 O& {, t
  
9 h' X" c" j& H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两个人死了,而且都是名人,他们是谁?一个是王薄,还有一个盛彦师。
8 V. E* c6 O8 b5 s  : J  Q' @& Y, U: @' f( C" F
  王薄,他不是“首义人士”吗?怎么死的,经查实,居然是内斗而死。王薄投降唐朝后,被任命为齐州总管,而盛彦师从徐圆朗那里逃回来后,也被任命为宋州总管。/ ^' A  [5 a; r+ h6 D2 X3 e- s
  # W$ X, s6 n, |9 V
  两个总管商量好,进攻须昌,即今天山东东平地区,以牵制徐圆朗,好配合李世民的前线作战;两人去潭州征集军粮,不料潭州刺史李义满因为早前王薄得罪过他,把仓库锁得紧紧的,就是不给粮,就不给,你丫的要怎样?
5 e0 |2 b0 M% Q% ~4 }) @" h2 f# }  
  v1 F% ?0 {6 P. w) M  等盛彦师和王薄攻克须昌后,便开始报仇了,盛彦师把李义满抓起来,关在齐州监狱里。李渊为了调解矛盾,下诏要求立即将李义满释放,不过诏书还在半路上,李义满便在狱中忧愤而死。
4 n' R( [/ M+ f. O8 i  6 W" v& M2 \" B  L5 w2 [: b) j
  为了复仇,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又在3月17日夜,袭击经过潭州的王薄,将他当场刺杀;至此,“知世郎”便永远在唐朝这个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不过,被自己人杀掉,真是不值。" ?" q# f8 m2 u0 v) V
  
6 w5 a, Q! r- w   而盛彦师呢,也没落个好结局,李渊得知李义满死在牢中,认为是给盛彦师逼死的,这种拿自己人开刀的逆贼,留之何用?李渊一怒之下,下诏将盛彦师斩首,可惜了一代怪才,为了唐朝的统一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最后却落下这么个下场,想来也是一声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3)
1 a& f4 D/ m1 F  a( i* Z                                                    
$ O$ Y) ?' I. y0 |& P      
% t. F5 M% d- \  
6 B9 ^0 g; g+ p$ F6 e) l* a  作者:沁园春  U, b- [/ }' |
        % r! t; k* T$ {
   + x: y. e8 D) ~4 Y7 N( u! [) a
  
  d/ v8 z3 M4 s( m0 |. H  5 q7 ^, B2 h9 Z/ Z
  李渊自然不会想那么多,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国家和自己的利益,牺牲一两个人算什么?为了保证李世民前线作战的胜利,避免突厥来搞搞震,李渊又派外交使臣带了厚礼去贿赂颉利可汗,并且答应和亲。
! K- F) c2 l& @* t' o' r  
# x( p+ t# g; O# S* V  颉利可汗见有钱来,还有美女送,也给李渊台阶下,把李瑰、郑元璹、长孙顺德这三个以前扣留的人质全给放了回来,并遣使到长安修好;李渊求之不得,也将上回扣留的特勒热寒、阿史那德送回突厥。1 d" O! E3 z8 N4 i( w: H
  
& @+ R( J& T0 A' \  这些措施,虽然能暂时缓解一下来自突厥的压力,让唐军避免两线作战。可是突厥人就好象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得了别人的好处,颉利可汗心血来潮,又在高开道和苑君璋的鼓动下,向雁门发动进攻;此时并州总管刘世让正屯守雁门,这家伙守城很有一套,是个人才,突厥联军打了一个多月,就是拿他没办法,只得撤军,不过,硬拼不过的突厥人,却策划了一个阴谋,要害死这个让他们头痛的刘世让。) L1 C( l0 \! P( g- W, x; [9 f  d
  
/ R" q/ D4 ]. ?+ C/ x/ ?   与刘黑闼耗了两个多月,李世民估计他已经快要饿死了,既然你已到极限,就肯定要来找我决战。# U. w/ A4 L( H
  6 {; p& R4 y4 T3 [" S) }) A
  李世民迅速进行战争总动员,他深知刘黑闼的厉害,远胜窦建德与王世充,为确保此战胜利,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秘密派人在洺水上游筑坝蓄水,搞了一个小型的“三峡工程”,难道还搞水利发电?当然不是用来发电,他有他的安排,史书记载李世民:“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战,乃决之。’”这就很明白了,等我们打得正欢的时候,你就决坝放水。
+ Q5 {% P  L  D  C" I0 `0 }  
  k2 u5 L' o! b; E; t) n3 }% W  这多少有些自杀性的决策,因为你与敌人交战的时候,肯定都是双方混战在一起,洪水可没长眼睛,不会认人,但李世民做出这么个决定,也是无奈,这个刘黑闼太厉害了,不用点狠招,恐怕还真摆不平他。* p( D- N9 o6 k9 q. D
  " u0 V3 k. d0 ^# t) V9 Z9 U
  3月26日,刘黑闼主动率步骑2万人,南渡洺水,紧压唐军兵营。! b' Z- f3 r" s4 O! V
  ) E8 G; u+ T+ b- q4 t9 s( N
  李刘两人的PK大战,正式开打,针尖对麦芒,有好戏看了。+ M0 \5 I  X; x$ Y1 x/ ~
  
3 G) p8 ?4 W7 H+ H! ?4 K0 w: |! h  李世民亲自统领精骑,向刘黑闼的骑兵首先发起攻击,唐军呼呼向前,击败刘黑闼的骑兵,为争取战场主动权,李世民又挥军冲向刘黑闼的步兵阵,虽然步兵被马踩得不成样子,但刘黑闼军依然殊死搏斗,决不退后,可见他们的战斗力之强。
  b) n  N, Y+ o% g! z  
& ~% ?( W% d+ R/ K3 F* E  双方大战,杀得地动山摇、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惨叫声和满地的鲜血,战斗一直从中午打到黄昏,刘黑闼军终于抵挡不住了,毕竟唐军是养精蓄锐这么久,就是奔着今天来的,$ _9 D1 p- \% s& \0 t
  
6 ?0 ?+ E$ b$ m0 b# E0 u& y" ~! V  王小胡见败局已定,知道再耗下去,怕是小命都难保,于是对刘黑闼说:“老大,搞不定啦,咱们还是快逃吧!”刘黑闼也知道打不过了,便与王小胡先跑了。
* V- V/ d' B/ L$ D) b! I9 X  
+ z' b! K" J5 K( t  I  而此时刘黑闼的手下将士,还在拼死力战,他们根本不知道主帅已经不顾他们的死活,临阵脱逃了,要是知道,还不个个气得吐血身亡?
, T# ]) a( h, A$ i  & y! x$ ^  H0 j
  而就在此时,守上游堤坝的“守吏”已经挖开了一个大口子,洺水的洪水倾泄而下,泛滥两岸,顿时,洪水滔天,涨到3米多高,史书记载:“黑闼众大溃,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4)
; G/ j( z9 W; g5 \- B/ @  ]                                                    
% l9 q& l! t1 G2 U9 z; m      % ^, u" x0 H2 ~2 k6 N' i  E0 W* Q
  
9 Y" o0 W( }9 E' O/ U  作者:沁园春, N- @% j0 p) F1 y# N
  
+ i; e/ n. R' u. d* {+ Y  
- r1 R3 X  n! W8 Y; k/ G0 w  . |# M  k( X8 A  x6 f! u" D
  这就是决堤放水,水淹刘黑闼的威力,淹死他几千人,还有1万多都人被唐军围歼,这个胜利是巨大的,可是当时与敌人混战的唐军,有些也同归于尽了,史书上虽未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一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也一同被洪水冲走了。
* {& w8 Y: y* T5 {  * c0 N8 k7 `5 m) |1 ?9 ]
   这次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最后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刘黑闼暗中逃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他和逃到突厥时,身边只剩下200骑兵,至此,山东暂时平定。$ {8 l$ q" I- X( Z* S) u: I& U7 g
  0 u$ j5 k( B( [, [( `$ d0 f! P
   刘黑闼的失败,让徐圆朗心惊惊,他不知道怎么收拾这个残局,这时,又有“及时雨”刘复礼来献计,他对徐圆朗鼓吹说:
+ H1 b7 }/ \9 d3 @* f  
5 y2 o" D: j! B/ s/ f) F. p! c7 O% Q  “有一个叫刘世彻的人,才高八斗,名望很高,有非常之相,一看就是个做皇帝的胚子;如果将军自立为帝,恐怕难以成功,若是把他接来,奉做老大,则天下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搞定!”; ^! X# W1 c+ Y( x6 F, m
  / c$ E: z8 z# E0 I# l3 Z
   有这么容易,莫非吹牛不上税,胡吹海吹吧?徐圆朗急病乱投医,最后还是相信了,派刘复礼去浚仪县,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去迎接这个“神人”。
8 _8 t( f$ r& j: p  S  2 [  @& i  _5 m
  等刘复礼一走,徐圆朗的手下又在他耳边吹起风来:“将军啊,你被人骗了,要真是刘世彻做了老大,哪还会有将军的容身之地?古代的例子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代,难道将军没有看到翟让把大权交给李密,不想却是引狼入室,招来杀身之祸的事情吗?”
( Y0 _" s3 }1 R* F  ! Z# e/ t, j( A! ?# V9 A! h/ p7 t4 B
  徐圆朗也不蠢,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可是刘世彻还是来了,他想天上掉下这么大个馅饼,真是三生有幸啊,于是带了几千兵马,屁癫癫的到了城外准备来做老大。
' G3 k( w; D$ s, g2 H  
6 e1 L  H# ~. c' ^  J1 r3 e  只是这回彻底失策了,天上掉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 O1 L, u6 M7 w  s6 M  
& l8 X) w! ~) e2 k/ _3 a  徐圆朗开始摆谱了,没有出城迎接,而是派了一个马仔命令刘世彻进城;刘世彻知道事情有变,想打道回去,可是又怕徐圆朗来追,只好硬着头皮进城去拜见这位爷,徐圆朗倒没把他怎么样,还封他作司马,只是夺了他的兵权。
/ l8 w& w2 J! [# F  / h7 t9 V( E7 G3 m6 q3 _
  后来徐圆朗又逼着刘世彻去攻打谯、杞二州,因为平日里老刘有一定名望,没费多少力气,便连克两州。徐圆朗见他还有些名堂,怕驾驭不了,于是起了杀心——没了兵权,搞定你,那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最后,刘世彻就真的像只蚂蚁一样,被徐圆朗给捏死了。
* \0 b: L' F8 X; n8 A  
( Z. O* D' n) D- R6 k5 m, `  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世民打败刘黑闼后,又要来捏死徐圆朗这只蚂蚁了,他准备乘势消灭这个不听话的草头王,不想李渊从长安发来诏令,要他速速回京,也只好听从皇命,急匆匆的赶回长安。   4 g0 I6 N$ u5 _- A0 ]  O. {* a
  
2 g! |1 h. X8 |. @8 o" C" ^& j" q  l  李世民将军务全部交给弟弟李元吉打理,自己则火速赶往长安,4月8日,李世民回到京城,李渊亲自到长安东的长乐坂来迎接自己的宝贝儿子。* x0 |2 n) c. t5 w+ e' j
  
1 V. C  |; ]: m  李世民详细向父亲汇报了徐圆朗的形势,并提出要赶快消灭这个反贼的计划,绝不能拖延,李渊批准秦王的作战方案,又命他速去黎阳,集合大军,直趋济阴,镇压徐圆朗。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5)
  |- r1 I+ K# ]3 S: A                                                      
, U0 J) t" t4 M        
0 }$ l% K* v* L4 a, K2 A. |    
7 M1 x# y& J, p/ }5 |8 [6 n  H6 Q  作者:沁园春
! k4 ?* n3 F8 k+ n$ ?" q/ Y, ?/ R, a    
3 s$ Z9 N/ j2 g5 F' @+ D2 C" c    : j: v: T4 i; M  z5 F
    
: }1 n  L4 m! n# t% L  这就是决堤放水,水淹刘黑闼的威力,淹死他几千人,还有1万多都人被唐军围歼,这个胜利是巨大的,可是当时与敌人混战的唐军,有些也同归于尽了,史书上虽未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一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也一同被洪水冲走了。5 l6 P+ N5 I  E* x
    % s1 A; g/ @( R6 m- X  ~
  这次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最后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刘黑闼暗中逃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他和逃到突厥时,身边只剩下200骑兵,至此,山东暂时平定。- W3 ]9 }' t" q2 F
   
: y2 d) ^$ I7 o; |! f# b  刘黑闼的失败,让徐圆朗心惊惊,他不知道怎么收拾这个残局,这时,又有“及时雨”刘复礼来献计,他对徐圆朗鼓吹说:
& M, ~( o4 _% @" O! Y0 r   3 F& {! @; X; ]
  “有一个叫刘世彻的人,才高八斗,名望很高,有非常之相,一看就是个做皇帝的胚子;如果将军自立为帝,恐怕难以成功,若是把他接来,奉做老大,则天下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搞定!”$ Q, [$ i6 N, ^: h
    
* R' O# K$ T- q, `: ]. a5 A  有这么容易,莫非吹牛不上税,胡吹海吹吧?徐圆朗急病乱投医,最后还是相信了,派刘复礼去浚仪县,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去迎接这个“神人”。
) g/ ]) C# d& M, E. F1 L+ I( _    - @0 }; \& L( a$ v5 r
  等刘复礼一走,徐圆朗的手下又在他耳边吹起风来:“将军啊,你被人骗了,要真是刘世彻做了老大,哪还会有将军的容身之地?古代的例子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代,难道将军没有看到翟让把大权交给李密,不想却是引狼入室,招来杀身之祸的事情吗?”
, M( }2 S/ M1 K8 {. g    
% @- r3 P) H7 c) D# T5 ^- O' z  徐圆朗也不蠢,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可是刘世彻还是来了,他想天上掉下这么大个馅饼,真是三生有幸啊,于是带了几千兵马,屁癫癫的到了城外准备来做老大。. V( I9 s( b' h& M: u0 D8 b
    $ o+ k2 Y8 r( E4 b3 w
  只是这回彻底失策了,天上掉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1 D( ]  n9 S  ^! R% f" V* r: G. h! ~    
4 ^) y& n+ r; T) |  徐圆朗开始摆谱了,没有出城迎接,而是派了一个马仔命令刘世彻进城;刘世彻知道事情有变,想打道回去,可是又怕徐圆朗来追,只好硬着头皮进城去拜见这位爷,徐圆朗倒没把他怎么样,还封他作司马,只是夺了他的兵权。
) O' S$ F8 m- v: R7 ~9 ?    
+ f( [; A% A, L, G0 M  后来徐圆朗又逼着刘世彻去攻打谯、杞二州,因为平日里老刘有一定名望,没费多少力气,便连克两州。徐圆朗见他还有些名堂,怕驾驭不了,于是起了杀心——没了兵权,搞定你,那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最后,刘世彻就真的像只蚂蚁一样,被徐圆朗给捏死了。
) ^! l+ U6 R2 o3 g2 f$ T    
: S3 T" E0 h& a, E2 G/ i0 d  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世民打败刘黑闼后,又要来捏死徐圆朗这只蚂蚁了,他准备乘势消灭这个不听话的草头王,不想李渊从长安发来诏令,要他速速回京,也只好听从皇命,急匆匆的赶回长安。   
/ u7 V0 r3 X7 E: R    
2 \% d& Y7 v; m* A" ~  李世民将军务全部交给弟弟李元吉打理,自己则火速赶往长安,4月8日,李世民回到京城,李渊亲自到长安东的长乐坂来迎接自己的宝贝儿子。6 F* v- H% N+ A  i; s" o
    # @, C" I7 V: r8 R
  李世民详细向父亲汇报了徐圆朗的形势,并提出要赶快消灭这个反贼的计划,绝不能拖延,李渊批准秦王的作战方案,又命他速去黎阳,集合大军,直趋济阴,镇压徐圆朗。
; ^+ Z: I) h% g; g2 s4 V" F; u  秦王又再次出征,在7月份的时候,李世民率军向徐圆朗发起总攻,连克十余城,声震声震淮、泗地区。这一仗,把杜伏威都给震住了,他乖乖投降,表示从此以后,心甘情愿的臣服唐朝。
* z$ e4 g2 }; ]3 f, y  
7 p, R0 W+ ?, Q- P  李世民认为徐圆朗已是强弩之末,没两天了,便命李神通、李世勣和任瑰等人继续领兵围攻,而自己则于7月初6回长安去了,因为这个时候,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关系日渐紧张,他不得不有所准备。+ D' g- g- A8 a, L* t2 ^9 v
  : D8 Y2 ^5 E0 M) ?8 E1 Q& @
  而逃到突厥的刘黑闼,仍不死心,又与突厥臭味相投,日夜谋划着怎样东山再起,终于在两个月后,他再次郑重宣布:俺刘黑闼又回来啦!
9 b& j$ z1 E$ t6 W  
# O/ R5 o1 Q2 m. ?" _. b0 r4 q  李世民虽说从军事上打败了刘黑闼,但要想彻底在政治上解决山东问题,却是个艰巨的任务,加之镇压刘黑闼后,并未妥善安抚,一味强调以武力征服,这让很多人并未从心理上买唐朝的帐,政策的失误,又再次把河北地区拉入了战争的火坑。! s& T' }! Q. Q7 s3 `/ w) i0 m
  ( J4 `: d+ b- O. h. I7 }0 `
  第一波,主要是刘黑闼的边境骚扰。4 F2 H+ q5 L) i! y: L
  
5 r+ j( B0 o0 X/ c( ^, d# J   武德5年4月21日,并州总管李大恩被刘黑闼与突厥联军杀害,这一起恶性事件,也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怎么这么说呢?. Z! W4 A' q9 y4 Z. {; n
  # ]; S, ]' L( d; X0 ?+ b! L' {
  早前,李大恩报告说是突厥发生饥荒,有机可乘,拿下马邑不在话下;李渊于是派殿内少监独孤晟率军协同进击苑君璋,并约好马邑会师的日期,可是独孤晟却拖拖拉拉的,没有按时到达,李大恩知道自己单打独斗,肯定不是对手,只好放弃进攻,退守新城。
1 u7 `3 i2 Z7 z3 @, n  
( S9 y) d- T" _( V2 a7 Z  c' |  不想,新城又被突厥与刘黑闼的数万联军围困,李渊速派右骁卫大将军李高迁前去增援;可是援军还没到,李大恩军中便已断粮,李大恩没办法,只好乘着夜色弃城逃走,突厥骑兵一路追击,唐军溃不成军,李大恩当场被杀。$ n' p% _" n- y8 P: M& k# N
  ; T( G6 {7 ]% Z0 J& w* V" o6 W, C
  李渊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惋惜,想当年,李大恩已是窦建德的行台尚书令,还主动来投。当时正是秦王与王世充大打出手的时候,他还叫胡大恩,我便赐他姓李,这才叫李大恩了,如今一个好好的人儿,就这样战死沙场,并且还是内部问题,李渊将独孤晟发配到边疆充军,算是对他的惩罚。* T2 c3 k. E5 e- V9 Q- j" f* D3 o  W
  9 D; ?# G8 e# `" O* f/ r2 {( W
  后面的半年时间,又是刘黑闼四处逞威风的时候。
! _) X* f$ a3 {+ r( k; T. y# l  : M, c, \. y- B1 A' u; M! f# M
  一开始,刘黑闼还把突厥一起绑上战车,与唐朝对抗。6月,刘黑闼寇定州,7月,刘黑闼的老部下曹湛、董康买在鲜虞起兵响应。
4 F* r6 d7 \9 Q1 r& F  
" x+ y4 C$ R: D8 V  i8 s. D2 i  李渊立即进行部署,正式委任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命他统军镇压刘黑闼。
$ X) n+ P# }7 U; z5 f  : u' g1 @; c3 x# a/ u
  8月,颉利可汗大举南侵,亲率15万骑兵驰入雁门关,另外又遣一支精骑兵进攻原州,北边边塞又频频告急。
% s" e$ l- J  l6 q  
. B' D! d: d$ J% h8 Y# o1 V# H2 n( s  李渊知道,突厥人就是欺软怕硬,是要给他点颜色他看看,便会老实许多。他命太子李建成从幽州道出发,迎战原州的骑兵;命秦王李世民从秦州道出发,正面追击颉利可汗;另外,还派云州总管李子和与左武卫将军段德操进行策应,史载:“李子和趋云中,掩击可汗,段德操趋夏州,邀其归路。”+ Q+ l+ |/ x; U& E0 T
  
# o" S$ V: P/ A  可是真正与突厥大动干戈,却也得不偿失,最主要是刘黑闼又死灰复燃、咸鱼翻身。“咸鱼”的问题,才是一个真正严重的问题,如果此时与突厥大战,则会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所以应该好好商议一下怎么应付突厥的“性骚扰”问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6)- _: m' Z  H& Y1 U4 W
                                                      
! E& @5 k; U: Z& K) H, B, {        
( b+ [8 Z4 B4 @& y3 y. U    : {9 i& @" n( w
  作者:沁园春2 T# q% p- G- V( W4 M
    P4 A# p0 z! y& A7 C  A4 V: v8 U
  
. f1 q! U* X+ _    ( J1 f! G1 m9 g; z3 D0 ?7 i
  李渊召集群臣开会,提议大家来一个头脑风暴。9 i( p1 ~, S/ |# U& r: X
  # q) f* n) s( k
  李渊问大家:“各位看看,此时与突厥是战还是和,哪个更为有利呢?”
7 l. a- }: ~5 Y: B- s* W1 A: @  
5 T8 q7 g9 T! \8 ?# V* h  资深外交家太常卿郑元璹首先发言,他说战则怨深,不如和利。意思就是还是和的好,这时,中书令封德彝又跑出来反对,他反驳道:“突厥仗着兵强马壮,很看不起咱中国,若是不战而和,他们就会更加看轻我们,认为我们软弱无能好欺负;打了今年,明年又来,以臣的愚见,不如先迎头痛击,让他知道点痛,再与他讲和,恩威并重,岂不更好?”  W# Z' K; p. z# Y/ M6 L
  
) m' F" _3 ]1 \& Z  李渊觉得封德彝讲得有理,对突厥人是必须软硬兼施了,而且,先战而后和谈才更有利,更能占据主动权,李渊命令各路大军,对突厥的进犯,予以坚决打击。
4 v* l, b8 n# e) E( {  1 `' x, L: A5 ]
  8月20日,新任并州大总管的襄邑王李神符在汾东大破突厥军,汾州刺史萧顗也击败突厥军,还获得斩首5000余级的优良战绩。2 ]8 r, M  k& v7 M$ h2 g& h
  
1 G1 i! y$ x" [) P  然而,这次颉利可汗是动真格的了,光着膀子铁了心,要与李渊大干一场。
0 I6 k/ k4 g5 p* V( d( P  : o  E* I9 D4 h" H, x: U. U
  8月27日,突厥骑兵进犯廉州;29日攻占大震关,直接威胁关中,史书记载:“是时,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可见突厥是倾其全力来战,李渊明白,这么打下去,肯定吃大亏,当前最关键问题,并不是解决突厥问题,而是彻底摆平刘黑闼,只要断了他与突厥的联系,再集中精力来收拾刘黑闼,则会更加容易。& q8 \3 ^" c5 W4 v1 z: Z- l7 m
  
: j. m% Y: q* Z2 t  李渊为了说服突厥退兵,又派外交高手郑元璹出使,要他摆平颉利可汗。郑元璹上次被扣,这次又不辱使命,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出使突厥。& O0 _3 R  g) b0 H$ F$ ^
  
6 A/ `# F1 _. |' A3 ^" ?  郑元璹来到突厥牙帐,一见面,就义正言辞的指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违背先前双方达成的友好协议,并与颉利可汗展开辩论,颉利自知理亏,有些惭愧;郑元璹见颉利可汗已有悔意,于是又讲明利害关系,他说:! d! g) A5 Z/ s  Q5 L$ g9 }4 x
  
/ R( Z$ w. \% u9 s  “唐与突厥风俗不同,即使得了唐朝的土地,也不能居住,现在抢到手的财物,都进了抢东西人的腰包,可汗你得到了什么好处?与其这样费力不讨好,还不如撤军,重归于好,在家里坐着收钱,这样,即可免了奔波劳累之苦,金币又尽可放入可汗的保险柜,何乐而不为?为什何非要放弃多年的兄弟感情,而给子孙后代结下无穷无尽的仇怨呢?”* G2 F- V! c9 A+ Y+ @
  
1 Q. Z& Q8 R( _( X3 F  颉利可汗又被说服,于是撤军北回,在家里乐呵呵等着李渊送钱上门。
2 Y6 G  G3 n+ U% A0 X; e+ _  
1 v9 p! j. r$ d  俗话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 F4 R3 \% o( O  
3 h; f- U1 W, s  g, m  果然不假,郑元璹这张嘴,要是现在买保险,恐怕李渊至少要为他保上个几千万,这才是真正的 “国嘴”。史载:“元璹自义宁以来,五使突厥,几死者数焉。”可见,郑元璹真不愧是一个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超级外交家,每次都是“明知山有虎,再向虎山行”,大唐有这样的优秀儿女,岂能不盛哉?5 M. Z) |/ B) z
  - `/ [- `: h6 i8 a. S- c# M9 @
   稳住了突厥,李渊便腾出手来,专心专意的对付刘黑闼了,刘黑闼,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事实的发展,却让李渊大失所望。
1 n+ t9 ~% m, V. q, x  r  
) T  ^0 v) J* K4 c- {2 O. S+ o% I  刘黑闼还是不断来撒野。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7)
1 ~0 F( D& D4 K* U3 g, S& T                                                      
4 b  k0 d( N' p/ ?/ O        
8 Q' Z2 x* ^& S6 d1 R( \! O    * Y' V  u% |! e- ]# ~
  作者:沁园春, C. {6 v5 d: f- ~2 _
  8 h3 I- B3 `8 _# U9 o
  & P) e( _# K3 Q; `5 ^* e: O! ?# J: _2 }" |
  
9 \% I& ]( Q; O% h+ L  九月份,刘黑闼攻克瀛州,刺史马匡武被杀;盐州人马君德以城反叛;高开道也来凑热闹,率军进犯蠡州。. }% F8 \3 K2 Q6 k3 o* I% _) w
  
# H( E5 P1 @$ f( J% \3 A  必须要采取断然措施,与刘黑闼决战,彻底打掉他。9 ]7 x1 X" C7 c0 K3 s/ I9 x
  / ^+ ~9 z8 D5 a# F& H
  10月初1,李渊正式下诏,命齐王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率军讨伐刘黑闼;可是不利的战报,依然雪片般的飞来,10月5日,贝州刺史许善护与刘黑闼的老弟刘十善在鄃县大战,许善护被打得全军覆没;次日,右武候将军桑显和虽有小胜,可是观州刺史刘会又献城投降了刘黑闼。/ K) u0 B! B# U
  
9 _/ X! K5 E) U  仅仅11天后,更不幸的消息传来:淮阳王李道玄壮烈牺牲!这是初唐战死沙场最高级别的唐军将领之一,与李孝基一样,也是王一级的,当李世民听到这个噩耗时,顷刻间泪流满面、恸哭不已,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C2 I. @9 [% b5 p# V7 ^4 z
  
4 ?) N& d' f3 a+ g0 w4 B- I    李道玄的死,归根结底又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可见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 w0 q& T- T) i& @7 ~5 y  
- a2 a2 E5 h7 _8 M& r' D9 r  10月17日,李道玄率3万唐军,在翼州下博县与刘黑闼展开决战。( I, R8 N: q( y6 b6 \$ J
  
' {; j5 F4 _, [7 u4 o) s2 r. {- Z  李道玄从小就随李世民出征,也一直学着自己的世民哥哥冲锋陷阵,常常是一马当先,在敌阵中杀进杀出,好不威风。这次又有机会让他展示自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他又拿出大战窦建德时的勇气,率先带领轻骑冲阵,李道玄交代副将史万宝,要他随后跟进。8 Z- S% i' F  y( M7 u7 L
  
7 r4 I% @3 E# I) A2 h% d( C5 O% C7 i  可是这个史万宝,与李道玄平时有过节,他只是表面答应,待李道玄出战后,却对左右心腹说:
  L2 _/ P! \* W2 P0 j- \  
5 ^3 W; L; h. ]0 v- f  “我奉皇上手敕,说淮阳王虽为名将,但毕竟年轻气盛,是个毛孩子,军队的进退大权,都委托老夫了;今天淮阳王轻率冲阵,如果和他去干这等傻事,必然一起去送死,还不如以淮阳王为诱饵,等他战败后,刘黑闼必定来追击,我则在这里坚阵以待之,破敌还不是小cose?这样做,虽然对淮阳王不利,但对国家却是有利的。”3 S! m. _1 Q5 ]" m
  1 n2 b! T0 w; Q, M  Q" c- H) Q4 |% o, p6 Z
   基于这种想法,史万宝便在一旁,索性当个观众,笑嘻嘻的看着李道玄冲进敌阵杀敌。
' V7 B% N$ i5 y: q  
: {! P: w& x1 U: y  李道玄还蒙在鼓里,他依然满怀信心,率轻骑兵向刘黑闼军冲杀过去!可是就在唐军冲阵的时候,却遇上一大片烂泥,施展不开,就在李道玄过烂泥地时,刘黑闼抓住这一战机,率大军铺天盖地的掩杀过来。
! b1 f1 W: c% L' _  - `$ ]' z2 x3 n; y
  李道玄大叫不好,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便仓促应战。唐军拼死抵抗,但羊入虎口,虽浴血奋战,无奈孤军深入,根本不是刘黑闼的对手,加之史万宝又在一旁看热闹,不过来援手,李道玄英勇战死,唐军被迅速击溃,败下阵来,而在一旁当观众的史万宝,也没落个好下场。
( A, L  Z& x' C  
, w4 s$ F1 ]4 V( {" [; D2 C5 O( _' M, x  战场瞬息万变,根本不会只满足你的个人想法,事与愿为,是经常紧随而至的,当史万宝还在做着守株待兔的美梦时,刘黑闼军犹如恶狼一样,已经向严阵以待的唐军猛扑过来。
/ T+ R2 E8 U' V  
7 O0 d, K( @7 X2 H$ @, C, R) ]% @  唐军将士见淮阳王都完蛋了,又见前军纷纷溃败,溃不成军,哪有心思再战?本来是守株待兔,如今等来的却是狼,你还要命不?逃吧,或许还能捡条小命。
2 p; s% N2 {$ a( ~  D3 M  . d- V1 o/ l) @: A7 l
  这种想法一强烈,大家就都丧失了斗志,哪里会听你史万宝的瞎指挥?个个撒退就跑,只顾逃命去了。
1 P/ s: E: l1 X0 M4 V3 N  
8 U4 x; l$ F2 A$ n  唐军大溃!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8)
* L3 b) p5 v% @9 T# G5 c* {+ H. W; b                                                      
, v% q3 G; e) B: \, \4 p% U        * J  g8 F% r. p5 i
    ( V* b3 N) o, x; f
  作者:沁园春; E$ V4 K0 t+ t" X% Y) A
  
2 L8 V  q0 d0 X& {  
4 T) q5 l  V+ k. ^- T4 Q/ w  ! u( o0 d2 m( Y9 s) b/ Y/ A' C
  刘黑闼大获全胜,全歼三万唐军,史万宝带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创伤逃了回来,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拿着朝廷的一位王爷当诱饵去钓鱼,也亏他想得出。
& S9 r* e/ o* j: D( \& z  
) o# R; e3 U7 x: |% P   李渊听到李道玄阵亡的消息,悲痛万分,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谥曰壮;李世民更是泣不成声,毕竟李道玄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生死与共,一直以自己为榜样,记得去年打窦建德时,我还让马给他,想起这些往事,李世民泪如雨下,他对手下说:
1 o2 h- L) k9 q  
0 G7 f( j; n+ n  “道玄经常跟着我打仗,见我深入敌阵,就想着要效仿,这才不幸战死的啊!”, e. Q' J! N$ }+ T' G" n% n+ j
  
! O- O) B# |2 I7 [$ o7 z  李世民落泪,这在他的一生中,也是少见,可见他与李道玄这个小弟弟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并且还有一丝愧疚,毕竟这位小弟弟,没有自己那么多的贴身保镖,这才不幸战死。) r& {( h* f6 L- i
  
2 a) |1 Z. F- ~1 R5 z7 n+ }  唐军的这次惨败,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史书记载:“淮阳王道玄之败也,山东震骇,洺州总管庐江王瑗弃城西走,州县皆叛附于刘黑闼,旬日间,黑闼尽复故地。”刘黑闼卷土重来,而且势头更为猛烈。- c2 y" Y( W) H6 R  _2 y
  
* o( {: ?: @( F8 D: g- K0 @    10月27日,刘黑闼又再次大摇大摆进入洺州城,并再次以该城为首都,建立政权。
! o3 Z+ h0 I1 f8 n' ]  8 N7 p& V) k2 j6 q  A6 C1 q" R
  11月3日,沧州刺史程大买也承受不了刘黑闼强大的军事压力,弃城逃走;连齐王李元吉也吓得不敢进军,看来刘黑闼太牛了!一时间,谁也拿他没办法。
4 C8 K; |  W8 M  |  
1 y" s3 V& y$ a: u8 o  难道又要李渊甩出自己的王牌,派李世民出马?李世民当然想去,可是他与大哥李建成,为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已开始角力,恐怕想去也由不得他了。
0 O0 r- @  b' Q1 z! c, m  
0 j$ M- T. O7 `. B3 n  果然不出所料,李建成的心腹,两个重要的参谋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征便出主意了,他们对李建成说:7 f! v3 S( z# \  R
  
5 b* X/ L2 z  A9 @0 m4 c1 p  “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而殿下不过是年长才被立为太子,却没有什么大功来镇服海内;如今刘黑闼的兵力逃散后,也不足万人,而且粮草和物资又很匮乏,如果大军压境,肯定如催枯拉朽一般迅速平定。殿下应亲自出马,以获取功劳,争取名望,一来可以趁机结交山东豪杰;二来可以稳住太子的地位,可谓是一举两得。”
; `1 L. F+ M. X  
, s* D! a! @6 V8 _2 U. b4 u  李建成也不笨,他哪里不担心啊,自己虽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可是这个太子之位,那可是有多少双眼睛都时时刻刻在窥探啊,尤其是自己的二弟,屡建奇功,天下都几乎是他打下来的,再这么下去,恐怕。。。。。。- y9 i4 v: m& p6 p
  9 K$ t$ k& i1 @' o# P
  对,是应该有所表示了,我要向世人证明,李建成并非只是守在京城料理政务的混球,我还能带兵打仗,而且是一等一的高手——又不是没打过,当时太原起兵后,打西河、打霍邑、打长安等等战役,我还不是统领左路军,一路凯歌?这次平定刘黑闼,看来是要自己亲自走一趟了。3 _% |, j& Z3 T# p4 @8 e4 |: s
  9 I  \2 l( m! f/ U
  主意打定,李建成便向李渊主动请缨,要求上战场,征讨刘黑闼。
" c4 L4 \* j8 W& v& J" ]% I6 c5 Q# P  
$ U4 N+ o2 v/ u9 E# X6 v3 h  李渊也是聪明人,他哪里不知道李建成的心思,当然两边都是儿子,也不能太偏哪一方,秦王确实是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功高盖主,我当老爸的都有点不习惯,何况太子?对于两个宝贝儿子,李渊的想法就是两碗水都端平,再怎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q% n0 t. k3 e0 C$ K. ~# v) \6 z6 n5 S8 M
  ) U  K4 o; K  Z! i/ k! y3 t
    11月7日,李渊正式诏令太子李建成率唐军主力讨伐刘黑闼,史书记载:“诏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其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可见李渊给了李建成相当大的权利,征讨刘黑闼的事宜,可以随机处置,而且还无需请示。
2 C, q: _& u8 k1 q( j  
4 x: L- G) i3 r/ t: l  这次李建成出征,也是太子与秦王皇位争夺战的一个或明或暗的序幕,只是这出戏,到底会怎么收场呢?我们也只有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7 22:31 , Processed in 0.0335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