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8 21: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恒无奈,只好吩咐:不要为难将士们了,按军令行事吧!) u4 N( q! y, r, r% \) Z
& I5 W" c; Z5 G# r$ O
于是,天子的车马首次以乌龟爬般的速度行驶了,直爬到主将帐前,周亚夫这才从容出迎,披甲佩剑,岳峙渊渟,威风凛凛,一派大将风范。
% i9 j, J! z8 M8 K+ E, I8 H: I 0 T( O; ~: _! M( M( e
刘恒满脸笑容,亲切的打招呼:“将军别来无恙。” K$ d4 Z" y3 A
0 b) b+ O' O0 {( [9 [& @ 周亚夫没有笑,也没有跪下,他只是向刘恒浅浅一揖,正色道:“甲胄之士不拜,臣照军礼施行。请陛下勿责!”0 s! i. J2 W7 @% ]4 A7 C. x
9 B3 p$ }3 l0 L* n ^$ D: R 此言一出,不仅皇帝的扈从们全震住了,就连刘恒也被震住了。
/ ?5 a9 I- W A9 P" t ! ?6 a- |+ s; Y5 w0 \" j) B
没错,中国自古就有“甲胄之士不下拜”的说法(见《司马法》“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轼,城上不趋,危事不齿。”)但天子就是天子,至高无上,很少有人真不下拜的。周亚夫这样做,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牛翻了!9 B; X+ C; M' k" Q
; l }; n+ t# P& m 扈从们都用悲悯与敬佩的眼神看着周亚夫,他们此生从未没见过如此胆大包天之人。
( K: E7 s" q% f ; R% I& a! N# @9 x( O) ~
然而,刘恒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周亚夫的举动肃然起敬,他赶紧端正态度,手扶车前的横木,向军营将士点头致意,并使人传语称谢,说道:“皇帝敬劳将军。”
0 g( ?; u! S; q+ l* g+ ~8 C 3 D! u. R+ j# r0 c
周亚夫这才带领众将士肃立两旁,行礼称谢,然后指挥军队,演兵布阵,接受皇帝的检阅。1 a$ O) p9 W# A6 U Z
, u' k! b: f' u: C/ S# h' q
这期间,整座军营都肃静无比,只有周亚夫发号施令的声音与将士们整齐的脚步声回响在寒冬的冷空气中,从而产生一股神奇的威力,让在场所有人,都自动被一种神圣威严的气氛所感染,不仅汉军将士们不敢有丝毫喧哗,就连平常眼高于顶的皇家郎卫也都噤若寒蝉,仿佛他们所处的不是军营,而是这世上最神圣的地方,比宫廷比宗庙还要更神圣的地方。
9 J; O& x* G0 W
# G# j, [- c, }( K$ W& { 刘恒年轻时也在代地领兵打过仗,并非军事菜鸟,但直到此时此刻,他才认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军队。于是他小心翼翼的谨守军礼,不敢哪怕有丝毫的随意,唯恐被周亚夫及其手下将士耻笑,直到检阅完毕,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率皇家车队离开细柳营。周亚夫也不相送,一俟文帝退出,仍然闭住营门,将士们各回岗位,军容整肃如前。# T0 ~7 P( j y; ]" h+ v$ L
5 E, T) j; d5 K0 J8 @- Q* a) P' v
等到出了细柳营数十里外,随来群臣仍然心旌摇荡,久久不能回复。刘恒不由大为感叹,对左右说道:“嗟乎,此真将军矣!适来棘门霸上二将军,戒备松弛至此,真如儿戏耳!其将不难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X/ k0 v5 ^9 u. L' d1 [ |
; ?7 ]) k1 r: X! f3 G# p+ h% ~) N3 z 震动之余,刘恒他也终于安心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大汉帝国的廉颇李牧。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周亚夫,不愧是将门虎子,继周勃之后,大汉刘氏江山,终于又有了中流砥柱,区区匈奴,何足惧哉!此后一连很多天,刘恒都在回味这次惊心之旅,对周亚夫赞叹不已,从前周刘两家的些许不快,现在应该可以放下了。; v- j( K3 |! T* v2 W8 [7 ^
; h, g6 ?6 J3 x7 F6 K) X. o 凭借着汉军高昂的士气与严明的军纪,汉朝又一次将北方的危机化解,一个月多后,匈奴无法突破汉军的防线,只好带着抢掠的物资撤回草原。数日后,汉文帝召周亚夫入宫,详细的询问他治军之法,周亚夫微微一笑,道出十六个字:“赏如日月,信如四时,令如斧钠,制如干将。”
" X1 n3 V, {5 c& E! @
, f( P& y/ ?* U: z 文帝一听,更觉钦佩,乃正式下诏,晋升周亚夫为中尉,统率京师卫戍部队,防护京师长安重地。
8 f6 X. z/ x/ R) N 4 O/ p9 n0 ^) `- S$ A3 t
解释一下,汉承秦制,其军事武装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中央军,一为地方军。作为保卫皇权与首都安全之中央军,其武器之精锐,装备之精良,士兵素质与待遇之优,统兵将领之位高权重,都远超地方军队。. r0 `; J. u( A, c. Y& B: g
, y, O" r' f" o+ p* X! k3 F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为了让中央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与驾驭地方军队,从而维护中央集权。. q! G- K7 L: u/ F$ R
! a5 s* l. x! ]4 C- ~( P+ K
而中央军又主要分为三支:一是宫中殿内的警卫,即皇帝的贴身警卫,负责皇帝安全,统归郎中令管辖;二是宫内殿外的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城及朝会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于未央宫处于长安城的南面,故这支军队又称“南军”;三是京内城中的卫兵,由中尉统领,主要负责长安都城的巡逻、戒严、治安及防务工作,由于其屯兵驻守长安城内北面,故又称“北军”。8 S5 m2 f/ E! \* w# F, q x& f& N1 a/ P
6 H, W$ d* p5 r( O 此外,中尉还是皇帝出巡的前导,常率兵随驾护卫,仪仗威容甚壮。所以东汉光武帝刘秀未当皇帝时说:“做官当做执金吾。”所谓“执金吾”,就是中尉在汉武帝时更名后的别称。
% K0 u0 l' _8 X9 m. o& X1 E8 B4 `; A; p 1 d8 _7 `, r# n/ T2 E0 C
周亚夫治军威重,铁面无私,让他来做北军的统帅中尉,那再合适不过了。' w Z: v- t5 P8 T# W
2 n$ g, t9 i$ k0 I3 { 鉴于中央军地位之超然,郎中令与卫尉均属九卿,位高权重,而中尉虽为外官,不在九卿之列,但亦与九卿月俸与品级相同,都是“秩中(意满)二千石”,可相当于“部级干部”;比周亚夫原先担任的“副部级干部”河内郡守之“秩二千石”,足足高了一整个档次。- S, _3 H' F( }1 a$ T6 b: n
! A/ Y2 m2 R( d
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秩中二千石”每月的月俸为180斛谷,即一年2160斛;“秩二千石”每月的月俸为150斛谷,即一年1800斛。
, O, F2 z w, Z4 t
! f4 Q3 ?8 [4 o: i4 w7 m1 m 当然,西汉官俸虽以斛分秩级,但并不是真的给粮食,实发的时候要以当时之市价换算成铜钱的。这是因为古代经济与生产落后,市场不规范,物价变的比当今之股票还厉害,如果以固定的钱数给官员发俸,肯定行不通。比如楚汉乱世,生产遭到破坏,通货膨胀严重,米斛涨至万钱;而文帝时“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鸣鸡吠狗,烟火万里。”故米价竟贱至每斛十余钱。短短几十年,物价降低百倍,百姓的生活从地狱到天堂,这不能不说是汉初君臣之一大历史功绩。
8 Y( b: i7 @4 |7 S' e6 q& C o2 e
, P7 Z8 p! c+ s e- q; d9 n$ m 那么一斛粮食到底有多少呢?斛是容量的表示,石就是一斛的重量。而秦汉时一石约合现在的三十公斤,所以周亚夫的月俸计算下来应折合为5400公斤粮食。如果以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计算,则周亚夫每月的工资当在两千多铜钱,也就是两万元人民币左右,好像也不是太高。不过,周亚夫贵为列侯,还有万户封邑的租税收入(按《史记》,每户每年约缴入铜钱两百),负手就可得数百万钱,这点工资其实也根本不算什么(由此可见封侯对于汉朝的官员有多么重要)。
% b$ v. y& h# t; F: G$ _ 8 K) F* {; y5 o! {3 A5 b7 w9 n' ?" k
总之,周亚夫以其赫赫军威给汉文帝好好上了一课,不但没有因此而得罪皇帝,反而因此升官发财,平步青云——这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谨吗?我记得高中课本在讲解此文时,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 g2 s. |6 L. x/ P+ R, X- |5 E 2 M3 m( L' j( w/ h8 R3 s) r
不过,依小生看,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这其中还有更深刻更复杂的原因在内。# U b$ n/ o4 @ u( L1 g1 u
* E8 g. }- |# O- P$ z0 S
到底有多深刻多复杂?那就得从头说起了,为了说得足够清楚,咱们有必要把时光再往回拨,一直拨到楚汉乱世,将周刘两家数十年的恩怨情仇扒出来好好说道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