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39)
; v6 _+ d( c4 k2 H6 [6 g                                                        S. J3 G  C- }
        8 k+ J* x# V+ S7 ~
    / l/ s1 f: B# B1 K& B+ P
  作者:沁园春
, n" p$ f$ M7 R% L! l    h; G1 `# m, J) K4 S- B
  
% W0 h" g8 E( o- {  + z, X, N/ r7 ?, S
  而此时河北的形势,也是非常糟糕,刘黑闼率大军南下,自相州以北地区,都成了他的“盘中餐”;唯独魏州总管田留安一根独苗,始终坚守城池,依旧在暴风雨中坚强不屈的挺立着,又一个钉子户!
6 z. U" i& X' h; q" e5 o* M  
2 Y. v6 d" q9 N: e  刘黑闼引兵强攻,怎么也攻不下来,只好继续南下,攻陷元城;而后,又杀了个回马枪,再攻魏州,可是田留安早有准备。
3 q' R; T( @6 a! N' F  
& {, M/ N) p- e' D  a3 D; ~  12月11日,刘黑闼攻陷恒州,将刺史王公政斩首;6天后,田留安击破刘黑闼一部,生擒莘州刺史孟柱,还抓了6000多名俘虏,算是争回了一点面子。
. I9 t/ \" c; K( n, M  ) S6 N) p  o( G/ ^7 P$ S: X
  第二天,并州刺史成仁重也击败范愿,凑了个“双喜临门”,但是唐军的处境,仍然十分严峻,史载:“是时,山东豪杰多杀长吏以应黑闼,上下相猜,人益离怨。”可见大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而这个田留安到底有什么独门秘诀,能够金枪不倒呢?
3 @% j) |, x( u4 V# k* ?7 I; u8 {  
) h2 p  |% \( M, g  j4 c  让我们来看看老田到底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k4 _! {! N! e7 J  
9 a0 r8 ?3 ?2 J2 s# t/ x   田留安守魏州,他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猜疑别人。相反,推心置腹是他的信条,对待城内的军民,都是坦诚相待,不去忽悠人,凡有事找他,也不问亲疏,都可以去他卧室禀告,他还经常发表演说:3 m! x) h" e% a8 Y- o' k7 o
  - w' _$ }( _4 Z2 J2 [% R4 z+ }2 k# M0 X1 I
  “同志们,我与你们都是为了国家,抵抗贼子,本来就应该同心协力,如果谁执意不走正道,弃顺从逆,那就只管来砍了我脑袋去邀功吧!”, I& Y, l+ z* Z1 f
  
2 V  a$ i9 A* V6 R7 T  以心交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谁还会不信任他呢?他终于得到了良好的回报,城内军民都将他列为头号“年度感动人物”,还相互告诫说:“田公推至诚以待人,当共竭死力报之,必不可负。”# I  G( [* P( z$ U2 G7 f# K
  4 {( i5 |/ g- d1 O+ w. l* B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就这么做,还要以死相报,肯定是万众一心,万里长城永不倒,尤其是人心筑就的万里长城——有这么一个NB的田留安,刘黑闼又能奈他何?% n' G& Y7 H' U5 r2 C
  4 d+ Q0 j' V' `8 W
  当时有个叫苑竹林的人,是刘黑闼的老部下,潜伏在田留安的府上做间谍,一直隐姓埋名想搞搞震,田留安早就发现了这个“特务”;可是他装作不知道,相反还对苑竹林很是信任,连仓库的钥匙,都交给他保管,这么诚心诚意,谁又不会拼死效力?6 G6 j1 Q4 Z- c+ E! Z
  
# a4 u- ?6 @8 Y( b) Y7 b7 G1 v  结果是,这个无间道式的苑竹林,心甘情愿做了田留安的心腹,反而为他所用,还能策反隐藏得这么深的特务分子,这个田留安也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当然,这还是要感谢真心的力量——真心真能打动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 M' `5 }7 l8 w5 ?  `  ; w6 r5 g+ p  |" M2 |: E# V0 d! ?
  就在这个时候,李建成的大军已经到达昌乐,即今天河南的南乐县,准备与刘黑闼进行决战。
; \4 Q. m6 v- E/ a& w7 L$ x& ~1 ^  : ?. [5 }& @9 f+ w
    为了继续南北夹击刘黑闼,李渊又令幽州大总管李艺全力向南进军,给刘黑闼造成压力。李艺一路疾驰,连克廉、定二州,有力的配合李建成的军事行动。
* m* K8 U% m' q( }- t* U7 E: h  3 H) {0 B# ~2 u' \' [* }
  刘黑闼见攻不下魏州,又听到李建成大军已经到了,于是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而自己则率军迎战李建成。可是两次出兵列阵,都没打起来,没弄清对方虚实,谁也不敢“放第一枪”。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0)9 z; m: G/ S0 a; y3 n% e, T( V
                                                        
9 S% o% k- {8 m( W  }. I  Y          
* o  W& w( q+ y  作者:沁园春# J! \3 [8 A! J. p# H
  0 v7 O& b+ V! g
  
$ i: S% g. `0 i( U  3 S0 |" X. ?, F% R
  双方一直僵持着,似乎在比谁的体力好,魏征知道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又开动脑筋,出起了点子,他对李建成说:
8 V1 B. t1 O& v7 G( N1 v9 {  + t' `& m) {5 l' p0 H
  “上次打败刘黑闼,朝廷总要把将帅的名字公布出来,并全部处死,连妻子儿子都要抓起来;所以齐王来了,虽说有赦免其同党的诏书,但却没人敢相信,现在应当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好好安慰,讲明道理,再遣散他们回家,这样,我们便可以坐着等刘黑闼完蛋了。”+ z+ D% |7 T6 ^  [5 B% b, \! m
  
: r7 ^; z9 b. M5 B  说得好象吹灰一样,但很有道理,宽宏大量,攻心为上,李建成便采纳了这个建议,把以前抓获的俘虏全部放了回去,当然走之前,肯定不忘讲一番大道理,或许还发路费,这些人一放回去,那可是个个不要钱的活广告啊!
0 V! u' n" E* o; i5 J7 x6 Z  ; s$ D- E# ]% B$ p
  很快,这种分化瓦解的怀柔战术,在政治上,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一起替刘黑闼卖命的人,都纷纷逃离;尤其是当闹粮荒的时候,更是比赛谁跑得快,甚至还有人杀了上级,割了上司的脑袋来投降。% u  `" j0 {% d9 d& ?- }- \$ y
  
- P$ b5 L+ X, Q% p) U! f0 _  刘黑闼见军心已经严重动摇,知道撑不了多久,为了避免李建成与田留安的两面夹击,黑闼兄弟在深夜逃到馆陶,打算渡过永济渠走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T, w# P7 F& o  
; D# n4 J  f# n  刘黑闼命部下火速架桥,准备渡河,同时,命王小胡背水列阵,阻击追来的唐军,自己则亲自当监工,指挥工程兵迅速架桥,可是刘黑闼老毛病又犯了,自己看到桥刚刚架好,竟然又抢先过桥到了河西。
3 [! Y1 g: n2 P8 ^' [3 l' d  : f* t* z+ {5 ?( R! m
  可是这一次,大伙也不好忽悠了,早就长了个心眼,见刘黑闼跑人,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大部分人都弃械投降,老子不打了,也好保得一条贱命。0 t2 I8 r' S1 v7 I6 n! i& {
  
( q" x  G+ {% [. f  李建成命令唐军渡河追击,可是,这个桥是个豆腐渣工程,唐军还只过去1000多人,“啪啦”一声,桥就断了,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刘黑闼带着几百个骑兵做着鬼脸逃走。
& R' q8 r- v4 l6 i' E" K; F  m  
: a* L+ t" a' H- A, |  刘黑闼又跑到突厥去了?不是,哪还有这么好的运气?突厥又不是娘家,况且已经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搞得这么失败,去了也没面子,GPS显示:刘黑闼跑去饶阳了。
6 D6 A$ y* |8 b. K; J8 L  
3 \2 q; D+ e3 B  X% {  武德6年,即公元623年正月,还正是过大年的时候,刘黑闼却像个可怜兮兮的叫花子一样,丢魂落魄的四处逃命,而后面紧追不舍的,是刘弘基的大唐骑兵。
2 w- X* q/ M, O# k8 H( ~  3 v3 g. L" M1 u9 |
  大年初三,日夜奔逃的刘黑闼到达饶阳,身边只剩下100多号人了,个个都搞得饥寒交迫,连团年饭也吃不上,真够寒碜的。
, g9 P2 g' }$ k( k: [/ h  
9 j: j" I% Z" O+ a: F  这时候,刘黑闼的老部下饶州刺史诸葛德威,笑嘻嘻出来迎接他进城。刘黑闼怕其中有诈,不肯进城,诸葛德威为了说服刘黑闼,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尽好话,可以说是催人泪下,只要是人,都会感动。黑闼兄弟当然也感动了,但他还是有所防备,只答应在城边上的酒店中休息。
2 C0 B9 }4 v6 {. O  
+ r8 F0 `! W8 K) |, o  可是,他哪里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1)
/ B5 p! f& }% h; o, }8 ^! c2 w                                                          K/ M" N* a& N' a2 `" n$ O* y, ^) J& K
          
6 N3 j" Q, e) U  作者:沁园春
: C8 y. b4 g: Z2 c6 Z6 L; t  
, B1 C6 o  k0 z+ @1 `" z* Q4 p  2 O, n+ a4 I3 \: f) g3 c
  
/ G+ m  ~# y: `; m; q, z  z- C; w  诸葛德威送来好吃好喝的,可当刘黑闼还刚吃到一半时,便见诸葛德威突然带兵闯了进来,将刘黑闼和他的弟弟刘十善等人当场逮捕,然后押解到唐军兵营,正式宣布投奔唐朝。( _( J5 [& i; Z" M* w4 F
  
/ Y+ W8 g/ M# ?- t4 U+ Q  李建成知道刘黑闼这人影响力巨大,本来一般像这些重犯,是要押到长安,让父亲亲自处理的;可是既然自己有权做主,要是在途中出了差错,让这家伙给跑了,那可就要坏大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就地正法,一了百了。: X. A0 Q& M8 I. w  p  I  {
  ! H0 V' X+ @( T1 e
  就这样,刘黑闼和他的弟弟刘十善就被斩于洺州,一了百了了,临死前,刘黑闼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本来有幸在家里好好种菜的,都是被高雅贤这些人给害了,才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0 V9 o- f0 e% h  U/ A; I# Q
  ; d' c( W3 H2 e
  到死还要怪别人,真是死不认错的厚脸皮。1 c, C: j% b# n
  9 _( [$ h3 p; E7 s! p
  刘黑闼败亡,另外两个关系人的命运会怎么样呢,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先前说过的徐圆朗与高开道,结果肯定是两人都死了,只是死法不同而已。( L$ L' d6 m" P2 c! M, u
  
0 A. G! x5 I9 C- {3 I$ C: z  在李神通和李世勣的联合打击下,徐圆朗死得比较简单,史书上就一句话搞定:“徐圆朗穷蹙,与数骑弃城走,为野人所杀,其地悉平。”死就死了,只是死得很没面子,又被野人所杀。
0 q; D+ a; Z6 b- N5 b; n0 b! r- {  
5 m- m' `; H) O  看来唐朝的“野人” 运气都很不一般,时不时就能歪打正着捡条大鱼。5 H) x/ m0 \% I6 W4 e2 F
  
/ R; w* H. ]3 [& j$ A7 x  J- A  而那个高开道,却死得很有戏剧性,走,去看看他是怎么死的。6 X7 m7 J6 r. g/ e; ^' I
  
0 W; Q3 h  z: X# o  刘黑闼完蛋了,高开道知道少了一个靠山,又想着降唐;可是又害怕李渊治罪,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又投向突厥人的怀抱,屡次勾结突厥大肆南侵。0 R5 ^  w& d0 A* u4 Y' p
  # L3 f) t; \$ O3 J! p' m: D
  武德6年3月,高开道又在文安、鲁城等地搞破坏,被骠骑将军平善政打退;其后几个月,高开道总来骚扰骚扰,好象不搞一下,就浑身不舒服。可是他手下将士,几乎都是山东人,个个远离家乡,也只能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儿,在梦里想家了,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哪里打得过唐朝?大伙都想回家去,不想打了。
* b% \. I% h+ v9 I: Z$ H& P    w$ E) R1 `$ A
  高开道为了稳住局面,特意搞了一个叫“假子”的侍卫军,时刻保卫自己的安全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支军队由部将张金树带领,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张金树身上,当时有个刘黑闼的部将叫张君立的,跑来蹭饭吃,与张金树密谋搞掉高开道,可能是平日里好处给少了,张金树竟然应承下来。
4 H: p/ h) p; j7 e# f  
! P1 N- C+ n! ^& K; F  一天,张金树派心腹去和假子们玩游戏,大家越策越开心,到傍晚时分,张金树他们偷偷摸摸的把假子房中的弓弦全部割断,又把武器都藏到床底下。: J* }' o/ @, _9 u
  
" W2 ~1 U3 e3 R0 K9 z( h  夜里,又趁假子们个个睡得像死猪一样时,把刀槊全部背了出来。
2 G3 m; ]' s" {) O3 G  ( t* s% }5 d0 S' y
  深夜时分,张金树开始行动,他带着自己的一帮哥们大声鼓噪,攻进高开道的殿阁。这些假子侍卫军,听到叫喊声,“噌”的一声从床上跳起来,想要操家伙抵抗。可哪里知道,一拉弓,断了,找枪,没了,两手空空如也,又不是耍太极,怎么上阵啊?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举白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2)& g) k0 S3 i' q
                                                          
  u2 O9 Z5 x( e$ ~! |            
( R% i: n+ \' Z' H8 F( }. z  作者:沁园春4 Y! J% A, K( K, C/ I8 w7 z
    
- o) O% [' v; N# c; O" d    9 n' u- P6 a) [7 W5 k: g0 r# ?
    9 ~2 g0 I  T  q9 @/ O
  这些假子们都争着跑出来投降,这时张君立也带兵举着火把与之策应。高开道知道这次死定了,也懒得去突什么屁围,他披上铠甲,手拿兵器,一屁股坐在大堂上,与妻妾狂欢,还让他们奏乐不已。- z% ^) K6 t( J% ^' H  s
  
8 I3 n: V7 P! Z, J  A2 o- M9 m  张金树他们都知道高开道的厉害,谁也不敢扑上去生擒,只是远远的像看戏一样,陪着他喝酒、听音乐、玩女人。到天快亮的时候,高开道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勒死妻妾和儿子,然后自杀身亡。/ t- _9 H  T! R1 J5 ~% l) d7 Q
  
5 f  X5 L6 A0 m5 p* W  o- y  张金树等高开道一死,便将搜捕来的假子全部斩首,又怕功劳不够大,于是狠心又杀死张君立,加上他的一颗脑袋,再遣使投降唐朝。
, P/ F+ W* N5 B! b  9 [9 D) D3 G0 {( `
  李渊于是下诏,以高开道的地盘为妫州,任命张金树北燕州都督。
6 g4 T+ d% j, J! }, w  - `" [' G8 w- P+ d9 Z+ T, Z% i3 {
  至此,李渊的一个个竞争对手,都被阎王从生死薄上勾掉了,李老大可以沉下心来大搞建设了,可是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  p" j5 N# b3 S$ [  |0 |0 O* k/ t
  
. y' Y( A$ m( ^9 V- s  什么消息?原来是他的宝贝女儿死了,这个宝贝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当年领导7万“娘子军”的三娘子,平阳是怎么死的?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对此,史学家有很多猜测,但李渊厚葬自己的女儿,却是事实。  {) g* M/ n) N1 z% G# f
    W6 L9 D( A, D2 l
  史载:“葬公主,诏加前后部鼓吹、班剑四十人,武贲甲卒。”这些都是很隆重的礼仪,并且还违制,当时就有太常卿上奏反对:“按礼,妇人不能有鼓吹。”
) w1 q& [; u! n% B  + J6 J3 e1 G3 @" e
  李渊立即回复:“鼓吹本来就是军乐,当年兴义兵,公主亲自上阵号令军队,帮助朕打下江山,这岂是平常妇人能够可比的?”由此可见,李渊对这个宝贝女儿的去世,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痛,即使是违制,也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愿。( g) `, e0 q' c/ f& I
  
0 `5 C, ]& Y, f  4个月后,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却传来好消息,当时,吐谷浑军犯边,侵犯芳州、洮州、岷州三地,李渊诏命自己的女婿岐州刺史柴绍进援岷州,不想被吐谷浑军围困,敌军站在高处用箭射击唐军,箭如雨下。8 }+ h& n$ V# q& l7 N  I$ v
  
7 ^- O' C: k6 d  柴绍不愧是平阳公主的老公,遇事沉着冷静,他并不慌张,而是命人弹起了胡琵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两位漂亮MM跳起了“新疆舞”。
: ?- `  \( r3 @/ k% X8 o+ X  8 y6 Q3 z6 s, l; z/ s
  吐谷浑人感到很奇怪,怎么还来了个歌舞团,唱起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反正是免费欣赏,不看白不看,于是这些色鬼都停止射箭,凑在一起,流着口水看美女,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柴大官人”已经秘密派精骑绕到他们背后了。
0 J+ q. o7 d3 A9 {  + F% w' g9 `3 a# Z
  唐军乘其不备,发起突然袭击,吐谷浑军大溃,500多人被斩首,不久,心惊惊的吐谷浑宣布归附唐朝——这就是看美女的代价。) Z2 Q1 Z4 _& a, k) T5 z% U' e
  
5 l' l' `, j8 S/ @' G% L0 U  柴绍刚刚丧妻,不是消沉,也不是堕落,而是真正的化悲痛为力量,用美人计击败吐谷浑,堪称绝妙——以良好的战绩,来告慰妻子的亡灵,想必平阳公主在九泉之下,也可以会心一笑了。5 x9 C( g3 g9 X; }# f2 n
  ; b9 s$ V- d/ T1 y4 g
  天下已基本平定,唐朝的权利中心,应该是等着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可是只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的老毛病,却又开始蔓延开来,争夺皇位的明争暗斗在慢慢酝酿,开始随着矛盾的不断加深,最后无法调和,导致了震惊中外的“玄武门之变”。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3)- r! S8 {6 [9 x* q6 p/ v9 C- n
                                                            
5 P' Y8 `! {; ^  E7 E" d0 t              ) e, \+ o: J0 X7 E8 }1 O
  作者:沁园春, w$ J) Z' V; A, S+ Z- g7 \( N; Q
      
5 C7 D1 W3 [  J# u+ [5 s' ?  - P* a- F8 m1 M% Q0 H+ e/ g; R
  
- L4 ?  l: n. k  y. q5 v  玄武门之变到底是怎样的真相?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惨痛的事件?李世民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被动防御”?等等这些问题,让我们拨开这一层层历史的迷雾,去揭秘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 c1 v5 V8 X: ?' U$ f9 Q  
2 @5 m8 Y: r  g1 T3 ]6 @  全国已经基本统一,可是突厥这个老大难问题,依然时时困扰着李渊,此时李渊对突厥的态度,已经由先前的一味求和,转变为以战求和、边战边和,这样的政策,足以说明李渊对付突厥,是想来一个彻底的解决了。
$ g0 q6 F, {4 E; Q9 P8 @. c" T3 t  
  _( }- k3 z' t; n7 g/ I, _6 r! F  可是,真要打败突厥,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但要有强大的国力和军队作后盾,还要有国内社会稳定的大环境来作支撑。
' }0 N8 s3 y! m: ]& S! C: Q4 T  
! a" Y9 @# C: y' d/ k2 L. Z  李渊征求备边方案,刘世让献上一条锦囊妙计,他说:“突厥之所以经常来搞搞震,主要是因为有马邑这个中转站做供给,如果派勇将屯守崞城,多准备些金帛,只要有人投降,就厚赏他们;再经常派骑兵到城下骚扰,多踩踩他的庄稼,破坏他的生产,不出一年,马邑就没饭吃了,必然来降。”9 u) c/ v  c  q
  
$ G3 H( ^" `$ C. Y$ `/ g  李渊深以为然,这个战略要地,看来是要想办法夺回来,李渊对刘世让说:“非公,谁为勇将?”李渊很重视刘世让,傻小子,你说要派勇将屯守,那就派你去吧!
" m" z+ @3 q  A. o" u; D  
1 ], l+ O$ ?! f7 \: u" Y  而恰在此时,马邑的百姓也不愿受突厥人的压迫,李渊获得这个情报,派人又去招降马邑的头头苑君璋;苑君璋的部将高满政劝他杀了突厥守军,投降唐朝,老苑不从。
4 i, N5 f! ?. `  A! U7 t" S  
# @: m6 ^# K) k" f  高满政干脆单干,见时机成熟,乘夜袭击苑君璋,不料苑君璋这个老狐狸狡兔三窟,被他察觉,来了一个生死大逃亡,逃跑去了突厥;高满政于是杀了苑君璋的儿子和突厥守军200人,献马邑城投奔唐朝。7 ~3 L/ @9 a( o0 I8 d5 J) u3 E* }
  ) Q) B+ x/ E# A9 B% A
  苑君璋唆使突厥进攻,被高满政击退,李渊便封他高满政为朔州总管,封荣国公。8 E8 X) N: p" K" ?' `6 U4 F% E* [
  " J7 O) M6 c9 @( y2 \7 X" n
  后来,突厥人见刘世让这招实在厉害,便使了一个反间计,什么反间计?这计用的与后来清朝皇太极对袁崇焕的如出一辙。
3 ~/ R: r! I4 ~" X% i- y+ }4 o  
& L' X. W& k- S5 D3 K+ {  突厥派使臣曹般陁来长安,说刘世让与颉利可汗勾结想谋反,李渊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阴谋,竟然糊里糊涂的下诏杀刘世让,籍没其家,又制造了一起冤案。或许李渊真被手下谋反搞怕了,简直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 f- T3 u# l$ ~! E: W7 y" C  ( q0 R5 T, g3 d; P2 M# R: S
  突厥人继续围攻马邑,李渊派李高迁增援高满政,突厥人攻势猛烈,这个只会吃干饭的李高迁,根本不是打仗的料,竟然吓得率部下2000人三更半夜出城逃跑。突厥人日夜巡警,哪能让你跑掉?追击开始,李高迁被打得满地找牙,死伤过半。, B% S; Y% p0 r2 x4 F
  : W6 f8 m' g' ?0 A) u
  颉利可汗为夺回马邑,亲自上阵,指挥突厥兵攻城,高满政坚守城池,一日恶战十余个回合;李渊又迅速派当时还是行军总管的刘世让出兵救援,可是走到松子岭,刘世让见突厥军势浩大,不敢前进了,只好退保崞城。, ]1 N& r; `) I  P' o( ?
  * C9 w) a) H/ g( i; S, v& ~
  正好这时候,颉利又遣使到长安和亲,李渊表示要解了马邑之围后,方可谈和亲之事。颉利可汗正打算退兵回去,等唐朝送美女来,可是义成公主为了报仇,不断要求他继续围攻,颉利又改变主意,还拉着善于攻城的高开道一起接着“作业”。  ^" v0 L4 D9 r1 F3 t$ S+ b
  5 _' v. T  H, I3 Z1 ^$ B- ^3 w
  颉利可汗来到城下,软硬兼施,引诱高满政投降,高满政不为所动,在城上痛骂颉利可汗是个背信弃义的无耻之徒,颉利拿他也没办法,只好继续刀兵相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4)
# y& c+ s; ?; @) Q                                                              
8 F$ Z9 o" C8 t9 P/ O                
/ [0 a' d% j# N% ]& t" V) B1 t' ^  作者:沁园春
9 V* B9 N8 T. K* S$ T3 \' q        9 t+ s' }+ ]% ~0 r3 V+ d
   
7 Q% F8 h1 S; q# ?  
/ O  U5 v$ u$ Q7 f$ j  马邑被围得密不透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高满政打算突围去朔州,不想内部出了叛徒,右虞候杜士远贪生怕死,怕在突围中丢了狗命,竟然杀了高满政,献城投降。
7 H% Z. O; z- v6 D/ I  4 V8 l* ^; S: s4 m/ N
  突厥兵涌入马邑城,苑君璋为了报复,尽杀城中豪杰和高满政的同党30余人;直到后来,颉利可汗又请求和亲,才把马邑归还给唐朝。而李渊为了表彰高满政为国捐躯的功绩,封他的儿子高玄积为上柱国,袭其爵位。1 j' R9 U1 ^2 ~( ^- C- p, z
    
1 [2 O3 t, _: }( `4 \$ A1 c  看来这个突厥人,总是如影随行,搞得李老大经常失眠,可是现在还不是全面宣战的时候,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时,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抗的儿子窦静又献上一个妙计,说简单点,就是在太原屯田,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做好长期对付突厥的准备,免得长途运输军粮,劳神费力。7 W) o+ d8 ~. {% c
  3 D" x7 Q0 G  y% ]6 j) d4 t' d
  开始朝廷认为太麻烦,没有采纳,但窦静固执己见,又连连上表,坚持自己的观点,李渊便召他进京,让他与裴寂、萧瑀、封德彝这些当朝大臣,当着自己的面搞一次辩论大赛。
& k/ b0 h% e3 L5 |( S  
3 E" Z. _- u8 Y; ^( o7 Q  窦静也是个雄辩家,口若悬河,舌战群臣,连首席宰相裴寂也不是他对手,李渊于是采纳窦静的建议,在太原屯田;当年,就收了谷子几千斛,李渊大悦,命窦静代理并州大总管。+ ^* K5 z0 R( A( K( q' W2 U/ A
  
+ B; {6 b$ o( I  P/ k  武德6年11月份,李世民又奏请在并州增加屯田,李渊批准,自此,北方边境暂时安宁一点了。
8 ?  D/ G9 w% V  ! l! y6 i) N, U- o
  李渊确实很有一套,与突厥周旋这么久,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虽时有妥协,但决不受制于人,这就是李渊的高明之处。很多事情是要讲究策略的,一味喊打喊杀,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有骨气,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 V5 H; c' z9 m2 U3 Q( R  ) Y7 G0 z5 Z- p
  李老大一直对东西突厥,采取远近攻的手段,联合西突厥对付东突厥,可是突厥却始终是个让人非常头痛的老大难,李渊又能否彻底解决突厥问题呢?
8 H6 v' A  t% i7 m" z  
5 P# l- T. v8 Y8 q: t  突厥的问题还提心吊胆的,一个更大的问题,却摆在了李渊的面前,全国已经基本统一,应该是等着分战利品、开庆祝大会的时候,不想骨肉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却要上演了。2 c" O6 e: u; a( X
  
7 R; n6 O& U% q! ]  怎么回事?
+ `# s$ C- I( _( w4 t  
4 B* V) w3 Q' ?: y3 F5 @, E  原来是李渊的两个宝贝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最后的结果,却是酿成了一场举世震惊的血案。
, i4 k+ V. h0 A0 n+ e  , I, f# \3 Z+ }9 [* B9 p
  古代皇位接班人的确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往往为了这个太子之位,尔诈我虞、不择手段。所以为了保持皇位继承的传承有序,古代形成了一些规矩,嫡长子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规矩。2 ]3 `- O& m! D, r: T
  
+ `. S/ A! }5 `/ J  嫡长子,就是大老婆生的第一个儿子,以前虽有立长、立贤、立弟这些形式,但是立嫡长子最为简单,也不麻烦,“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所以一般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就成了很多皇帝老儿的最佳选择。1 _9 v1 B3 v! Q
  ( t2 }7 b1 j0 ], e
  当年,西晋的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就因为顶着嫡长子这顶高帽子,才被推上太子宝座。' z/ \& b& ?' [8 y$ Z, }; q
  9 l) M3 x; D! ^/ G
  正是基于这种制度,李渊在建立唐朝后,便按规矩,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是,这渐渐让另一个人很不爽,他是谁呢?不用多猜,他就是李世民。. \- d+ D7 Z8 e
  
  x  O. S5 I% `! f& ~- E  李世民军功卓著,大半个江山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当年晋阳起兵时,李渊认为李世民的功劳特别大,曾经对他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答应以后立他做太子,李世民不敢接受,坚决推辞,后来立了大哥,他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对最高权利的向往,让李世民蠢蠢欲动。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5)
: S7 G+ N9 f8 Y: E, p                                                                
# K) T$ j- U. f0 u" P! Y, \    7 L3 [) a2 u. K% t8 ?3 ~$ v& ^0 a
  作者:沁园春  J& z: |: Z% l7 _# ~. p
          ; u% |# i) t" Y( v* G
     ; E8 g: j- R1 Y' Q
    
2 X1 p# t  n* n! G  早在李世民平王世充时,有一次,他随房玄龄一起微服私访,去拜访一个很有名的道士王远知,还没介绍,王远知就迎上来问:“这里有一位圣人,莫非就是秦王?”- m/ x( @8 t' u2 t6 t5 r! L
  + w6 k. d5 ?) y1 T! u
  李世民不好隐瞒,点点头,王远知接着说:“你要做太平天子了,望你好好珍惜。”
" r) b1 p% I! {8 o$ M  
- f4 X# r( E. n( Z' L  从此以后,“太平天子”这个词,就时常在李世民脑海里打转转,要做皇帝这颗种子,也深深的埋在了李世民的内心深处。
) A5 d) q% b1 B' X  # k) r- a/ s7 @1 Y
  因为李建成是太子,必须要一直在李渊身边实习怎么做皇帝,所以出兵打仗这些事情,就落到了李世民的头上,不想李世民太牛了,不但打仗是战神,而且收拢人才,也很有一套。
- x  f2 p& K8 v  $ i) J4 z6 F+ l/ t  Y: X
  在外面带兵打仗,自然有一大堆猛将跟着自己,一大批英勇善战的大将都云集在秦王身边,让他更有争皇位的本钱。可是这个野心勃勃的秦王,并不满足手下的人才都是些喊打喊杀的武将,他还大量收罗满腹经伦的博学之才,为以后做打算。
( O1 ~5 v* G& ?; J  
" @4 }9 h3 R! O! V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实在是功劳太大,李渊认为封什么官给自己这个宝贝儿子,都不能与之相称,于是特意设了一个天策上将加封给李世民,位列诸王公之上。
& l# o8 ^" ]- E* R: D6 Q! L3 B" k  
8 V  M$ `* k) P1 a: z" h2 F  李世民的天策府,人才济济,宛如一个军事小朝廷;可是李世民却仍嫌不够,另外开文学馆,设了一个称为“秦王十八学士”的智囊团,给自己出谋划策。1 ]) P3 K+ z8 ~/ e9 w, D2 g
  
8 T# J8 H0 c6 F3 Y7 ~4 e* k0 ?" M  这个超级智囊团,都是一顶一的人才,不但有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还有军事策划方面的奇才,另外多是些熟读经史的大文豪。4 i* A- d) }8 ~; I% p1 G. W% s
  
$ O- H9 U5 ~' A# i% R: O; n5 }. Z  李世民对这个机构极为重视,史书记载:“分为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不但待遇优厚,李世民还常在下班时间,跑到文学馆找他们聊天谈心,有时还讨论一些文章典籍,直到三更半夜才睡觉。5 n# \$ I! D+ c( s
  
  ^' U# ^% f7 r3 y% o! O  为了表示重视,李世民还找大画家阎立本,给这18个能人每人画了个像,并让褚亮写了赞文,这就是“秦王十八学士”的由来。当时,唐朝的士大夫,要是谁能够成为文学馆学士人选之一,那可是莫大的荣幸,就象今天的学者争着想上央视的《百家讲坛》一样,史载:“时人谓之‘登瀛洲’。”意思就是一步做了神仙,可见李世民的人才战略非常成功。% P& C: C- `7 J
  
" z1 o: G1 F0 _- e3 g  这么一来,天策府便成了李世民的军事顾问机构,而文学馆便成了他的政治顾问机构,于是,秦王集团正式高调宣告成立。6 R; }( d: O9 u5 e# ?: |
  4 H+ Z& U% ]& j4 W: X6 [2 E. ]
  在这个智囊团中,有两个人最牛叉,他们是谁?他们一个是房玄龄,一个是杜如晦。
4 d5 M$ l1 P. i. I  
: e2 @' f3 h$ R/ J0 C; X! i! _  房玄龄是个奇才,史书记载他:“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又说他“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益,初不著稿。”
) I' g" E* r5 ?, i+ u  
: V) D1 \- g; r) R$ o  就是这个房玄龄,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他每次跟随秦王出征,打下一个城池,别人争着抢着去拿财宝,而房玄龄则是四处罗致人才,为秦王效力;另外只要哪个武将有本事,房玄龄肯定和他结成好哥俩,并说服他为秦王拼死效命。
. ?9 C9 l9 ~( U4 i! _  / D& S/ v  I$ x1 e( R3 W& A
  李世民曾经感慨的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如邓禹。”李世民在外地打仗,要入朝奏事,也常派房玄龄去,连李渊都佩服得不得了,居然感叹道:“玄龄为我儿来说事,虽然远隔千里,却好象与我儿子面谈一样。”可见房玄龄很有本事,口才也是绝对一流。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46)0 T3 `1 N# Z- K  l8 O0 E
                                                                  
8 ~6 N# W9 i4 W' \2 e4 o      + ^) i$ q0 g# F# }0 C
  作者:沁园春
- ^8 P: ?$ F0 Z1 s  
" U0 N* \) G: \7 M6 X& g- P! Q  ! F  s% b& V8 \% d" j7 i' O
  
$ ]4 d2 y1 }7 p. {; r0 ?4 X  而另外一个杜如晦,也是李世民心腹,史书记载:“与玄龄常从世民征伐,参谋帷幄,军中多事,如晦剖决如流。”" \9 ^3 t6 Z2 D) \, x6 K; p. [/ l
  5 f% H7 e! Y$ Y  |, }
  当时杜如晦还是秦王府兵曹参军时,要调去陕州去当长史,当时李渊为控制秦王势力过度膨胀,便采取了一些措施,把他一些手下调到地方上去做官。
  a# w: Y; u2 `8 O( }, f( }: c- @, ]  
6 |4 K& s* I2 W& f6 K4 Y  李世民虽然很担心,但也不大放在心上,人才有的是,你也调不完。这次要调杜如晦了,房玄龄却心急如焚的提醒秦王:“别人都不足惜,只是这个杜如晦,却是个王佐之才,大王要是想经营四方,非杜如晦不可啊!”" t7 m. O* w$ ?! w5 }
  
* i+ _/ S' L) A# a$ \# r# h  李世民大惊道:“不是你说起他,我还差点糊涂得失去这么个大好人才。”于是立即上奏,留下杜如晦,可见杜如晦真不简单。
4 }/ ~, T/ e- ^* a9 B5 {. b    r5 A0 d3 m9 f2 o5 M% W* S8 c% A6 x
  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而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配合默契,是一对千古绝配,为大唐王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历史上被称为“房谋杜断”,后人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9 L) W/ B' U3 \0 c& w* ^% p+ V" Y( Y+ |
  $ S! Q4 U4 E$ P+ J+ s7 ^! i8 y
  李建成虽贵为太子,可是功劳却远没自己的这个弟弟大,他感到了威胁,也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组建太子集团对抗李世民;甚至亲自出马,上战场去争取军功。上回他采取宽大政策,释放俘虏,瓦解军心的手段,使其不战自溃,彻底镇压刘黑闼,就是他实施的一项非常成功的行动,尤其是收买山东豪杰,李建成更是大有斩获,庐江王李瑗和幽州总管李艺都加入了太子集团。
' M7 O! w# s; y( i  7 K# Q- c/ |% I% g3 }0 ]
  而太子集团的主干人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征,另外还有一个没魏征出名,却也有同样才能的王珪。这两人都是大才,办事很有一套,非常精干,对李世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 _0 t6 k& m( L  
7 b  M7 Q3 P. ?# W0 X  可是,李渊还有一个宝贝儿子,也是很有实力的主,他是谁?自然便是齐王李元吉。可以想象,李元吉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天平的砝码,就要马上倾斜。
: E  E% B2 w* Z- \  . I5 m! R0 b( b! M6 V# r
  李元吉最后会如何选择呢?0 P/ Z4 l- G. I
  & c+ t- F6 ^' M$ J) c) {$ F" ^* k
  他也是个人精,经过反复权衡,选择了与太子哥哥联盟,一同对付这个“文武双全“的二哥;李元吉他也很有野心,想夺太子之位,他很清楚,自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那怎么办?他的如意算盘就是,先联合大哥干掉二哥,再反过来干掉大哥,自己不就稳坐钓鱼台了?毕竟自己的太子哥哥没有二哥厉害。
9 h0 y: B* T; f4 f: A9 M# _  u  : ?$ V) D# h- u! A9 |1 X
  当时,有人煽动李元吉,说是元吉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唐字,潜台词就是皇帝的位子是你的了。李元吉洋洋得意,甚至说:“等除掉了秦王,搞定东宫,那还不是易于反掌?”可见,他表面上与太子李建成打得火热,其实也是一个阴谋。+ [2 B" n5 k/ Q1 w' P9 N
  
; C+ k; d9 ^' P  李建成既然得到李元吉的支持,对李世民极为不利,那么,李渊的态度呢?因为不管怎么样,李渊这个皇帝的态度,才最为关键,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李老大手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8 08:14 , Processed in 0.05888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