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4 22: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76)
j; M3 c# Y% C; x% J0 Y6 C C 0 N- X5 Y" T3 [" ^0 [" ^
三、紊乱的中枢
$ j9 X( }+ s0 J( E" D
" W5 ?4 U0 b% b" d 东汉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在专制时代,每一任皇帝的死,都是一次政治博奕的开端,尤其是在短命皇帝的死,因为继承人大多年幼,年纪轻轻的皇太后为了权力的安全,必然大力提拔自己兄弟一系家族的地位,如此大权便旁落在外戚手中,而随着皇帝的年长,不甘心大权旁落又必然依托宦官集团,向外戚集团开刀。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无论是皇帝还是外戚或是宦官,集体陷入无休止的斗争漩涡之中,成为东汉政治解不开的死结。; s8 d* n* m' j- z1 Y
公元88年,东汉第三任皇帝章帝去世,年仅三十一岁,刘肇(汉和帝)继任时只有十岁,权力落入窦太后为首的窦氏外戚之手。但是勇气过人的刘肇在十四岁那年,在宦官郑众的协助下,竟然铲除窦宪一族,这是皇帝、外戚、宦官权力纠缠的开始。在汉和帝一朝,虽然宦官没有形成巨大的势力,但却破天荒地授予郑众侯爵的称号,为日后宦官地位的上升奠下基础。- }; q% ~+ y) V F& q3 |! Q
汉和帝也是短命,二十七岁便死了,结果不到一周岁的刘隆立为皇帝(殇帝),不用说权力落入邓太后之手,以邓骘为首邓氏外戚开始飞黄腾达。刘隆不到两岁又死了,邓太后便立十三岁的刘祜为皇帝(安帝),十五年后,邓太后去世,邓氏外戚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邓骘及兄弟子侄七人被迫自杀,而有功的宦官江京、李闰皆得以封侯。8 A Q( s1 L: R7 s1 r
东汉一朝的衰微,实始于安帝一朝。
$ ~+ O o. Q5 \" O
' F2 g. y# D0 o 安帝仍然逃不脱宿命,他在125年病死,时年三十二岁。他的死,使得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矛盾提前爆发。宦官孙程、王康、王国等十九人发动政变,拥济阴王刘保为皇帝(顺帝),调羽林军捕杀外戚阎显、阎景,废阎太后,事后,孙程等十九人全部封侯。东汉的皇帝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益衰微也成为必然之局了。8 \: x2 i N; {9 S- D
顺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十一岁时被推上帝位,当了十九年的皇帝,死时三十岁。太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仅有两岁。于是梁太后临朝,成为帝国实际控制者,不过梁太后并没有邓太后的能力与魄力,因此她更倚重其兄弟大将军梁冀。/ F6 S V9 j7 v, A. \
两岁的汉冲帝才过了半年便病死了,刘氏皇族的生命力都如此脆弱,是否意味着帝国的命运也是脆弱的?梁太后与梁冀另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6 [4 A9 r( C1 j
在梁冀的眼里,自己俨然是这个国有的最高统治者,而皇帝不过只是一尊泥菩萨罢了,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可是,有一天,泥菩萨居然开口说话了。
9 t2 Y+ g% d+ ?9 O6 S, O! J 8 M- }8 s- T" L3 a1 I$ T
质帝刘缵是个聪明、有勇气的小孩子,但未能深谙人事的他还是少了谋略,这不能怪他,他只是个小孩子,有一天朝会时,刘缵在群臣面前,目光注视着梁冀,突然说了一句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话:“此跋扈将军也。”
0 P0 z7 B9 K5 l2 @4 E 刘缵知道自己不过是在扮演一个儡傀的角色,他想通过这一句,既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向群臣发出一个求援信号。可是这个过于冒失的举动,要了他的小命。 T0 H' K8 c) d0 r/ j; {
梁冀不寒而栗,此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远非帝国真正的统治者,因为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正是最大的威胁。突然他狞笑了一声:“想跟我斗,还太嫩了。”小孩子毕竟就是小孩子,你忍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你便彻底输了。
0 c; v* {9 x: F8 o, @ 闰六月的第一天,质帝刘缵吃下了一个饼,突然他觉得一阵腹疼难忍,他意识到些什么,急传太尉李固进见,也许他现在谁也信不过,除了忠正梗直的李固,他抓着李固的手说:“我刚才吃了一个饼,肚疼难忍,给我喝点水,或许还可以活下来。”
/ b( |" d {! m7 @: X3 [ 站在一旁的梁冀不冷不热地说:“陛下可能是想呕吐吧,那不能喝水的。”刘缵怨恨地看了梁冀一眼,两眼一翻,死了。7 M3 i4 ?4 E! _& C! J4 m& {
这一年是公元146年。
( @: x/ ^4 s! O7 i y5 y- M ! B, g: D) R, y
谁知知道梁冀就是谋杀质帝的主谋,但敢怒不敢言,梁冀权倾天下,他选中了十五岁的刘志作为新一任的皇帝,此为汉桓帝。. \5 z, {0 \3 }
但是梁冀这样老谋深算的人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汉桓帝这等昏君也有做过大快人心的事情。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在临死前宣布归政于桓帝,不过为了确保梁家的利益,梁太后的妹妹成为为桓帝的皇后,继续控制桓帝。桓帝刘志知道自己是梁家的一颗棋子,但他知道忍耐,特别是质帝刘缵之死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屈服于梁家势力。但是到延熹二年(159年),梁皇后也去世了。此时梁冀执掌大权已经二十年之久了,桓帝早就一肚子的怨气,他准备向梁冀宣战。. K( q7 c; O& ~) T$ z4 }# b
到处是梁冀的爪牙,到哪寻找可以信任的人呢?桓帝刘志只能有一个选择,就是他最亲近的宦官。于是在单超等五名宦官的协助下,刘志绝地反击,发动政变,竟然奇迹般地赢得胜利,使梁冀自杀,梁氏家族被一网打尽,其盘根错节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0 x& J" x; b; r
梁冀倒行逆施、为非作歹的时间长了,一时天下无人不称快。大家希望刘志可能力挽汉帝国衰弱的危局,再度中兴腾飞。
5 P# }0 Y6 ?# G% ^ 可是外戚集团倒了,宦官集团又立起来。刘志将扫灭梁氏势力归功于单超等五名宦官,于是乎一日五侯,五名宦官全部挤身于新权力集团核心,胡作非为,不亚梁冀。6 N0 q4 I" a9 m) q m9 U
/ `- a6 k& W; m8 ?) y( x9 V
汉桓帝也逃不掉短寿的宿命,167年,刘志死时三十七岁,十二岁的刘宏被立为皇帝,是为汉灵帝。灵帝时代乃是东汉最黑暗之时代。
7 x- v0 s- d: O/ J 灵帝时期,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又一次生死搏杀。窦太后的父亲窦武既是外戚集团的人表人物,同时也是士族集团的灵魂人物,当时社会对窦武新政寄予无限的希望,此时窦武政府集中天下士人之精英,如陈蕃、李膺、杜密、尹勋等,窦武希望铲除帝国的毒瘤宦官集团,他在朝廷在最坚强的后台便是他的女儿窦太后。然而对政治血腥不太敏感的窦太后对窦武提出诛杀全体宦官的建议感到惊讶与不解,就在窦太后这一迟疑之下,宦官集团在窦武的步步紧逼之下,先下手为强了。
9 a& B8 u Y- { 宦官曹节、王甫等人劫持窦太后,矫诏发兵,结果遍地血腥,以窦武、陈蕃为首的反宦官集团被屠杀得一干二净。这次斗争的结果是宦官集团取得了完胜。
5 Q, f, G7 Y0 V- ~ 桓、灵时期,除了势不两立的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的相互屠杀之外,影响最深远便是“党锢之狱”,这是对崇尚气节,富有正义感的士人集团的重大打击,“党锢之狱”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包括李膺、范滂等一大批名士被处死,奸佞横行,社会正义遭到空前摧残,这是东汉最黑暗的年代。$ ]$ l; Q% g6 l3 ^% ~
在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揭开东汉覆亡的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