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1 0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一)
* ]* {6 k9 v; ] W
$ U( U0 P7 \, B C# r# J 原文:
" Y4 Y* N) Z3 Z& y% J6 L6 }8 N
& f1 k2 ^# [2 l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 _ Y$ r& o' v" x: t/ k! m* L4 b( {
$ g% C/ x5 C# \$ x( F1 C 解说:
: K* y# o) }$ I. \; }( j; ]7 m2 Q4 O; Y
今天开始讲新的一篇。
: C/ D# T, d; I' d6 ^
4 t( v5 o! Q+ o N “为”,是从事的意思。 ; R9 ~* K, w# o# {' e% s
“政”,是指政治、政务。
- f9 o+ Q9 U* K! y “为政”,就是从政的意思。这里指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 ( u6 @6 M: x" m5 V/ f8 V7 q
; c- z- D/ t( Q W2 U- G “以”,是用、凭借的意思。
5 p& r4 v. V* i- c2 b" [+ X" x) { “德”,指道德。
3 @0 _' m- P# ^; f
, `, M2 a) q; n! R “为政以德”,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时,要以道德为根本。
( | N6 y' l# a1 N
+ I+ n! W' w$ o, s7 f “譬如”,是好像的意思。
$ @+ T. O9 Q9 d* I- k
6 G0 {9 a, D7 m0 t% y “北辰”,这个是本句的难点所在,需要专门讲解一下。 Z3 H& \) o+ `2 n, D
自古以来,多把“北辰”解释为“北极星”、“天枢星”,这是不对的。如果“北辰”确实是指“北极星”的话,那为什么孔子不直接说“北极”,而说“北辰”呢?这显然是没有弄清“北辰”到底是什么意思。 ' y% X! j3 d4 I x6 T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 i, S) J' C8 A# [
第一,什么是“北极”?“北极”是相对于“南极”而言的,是地球自转轴的南北两端,那么“两极”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实物与之对应的,所以又称之为“北天极”与“南天极”。 2 R/ _9 X- ~5 e) \6 u8 v- x: C' o
第二,什么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的就是离“北天极”最近的一颗亮度较大的星。
" B3 Q/ D, }. }1 D 第三,什么是“天枢星”?北斗七星,各有其名字。从“斗魁”到“斗勺”,依次为:天枢星、天璇星、天机星、天权星、玉衡星、闿阳星、摇光星。那么从“天璇星”往“天枢星”方向,大约有两星间距的五倍处,即是“北极星”的所在。
! t, _4 T2 u' o$ Z$ ~+ C
& |; \9 R* j0 O$ y6 i E 下面解说“北辰”。“北”,是指的“北极”。“辰”,是指的天空中的无星之处。由于“北极”是不能以实物来观测或表现的,所以为了有个确实的比照,人们只好用位于“北极”附近的星,来指征“北极”的所在。由于“北极星”的亮度较大,所以就成为众多位于“北极”周围的星星的代表。“北辰”实际也就是以分布在“北极”周围的星星,来指代“北极”的存在,因此上是泛指,而不是具体指的某颗星。 ) w5 d" s: O6 K) f+ g
6 T" E1 |5 R1 [2 \& C! A “居其所”,字面意思是说,呆在它原有的地方。也就是说,“北辰”的位置是在“北天极”上的,所谓“极”就是运动、旋转的中心,所以“北辰”看上去是不移动位置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北辰”是不动的,它虽然在相对位移上保持不变,但自身还是在旋转运动的。这种“内动”而“外不动”的现象,在这里是所指的。
, _! g1 O$ _6 T! f/ [1 c, Z, X2 w& \0 ]6 }3 v* o
“共”,又有作“拱”的,是归向的意思。
/ e' c/ o0 O' w; P7 Q$ ~- \1 N “之”,就指的“北辰”。 N' u! v+ ^8 ^' u
“众星共之”,意思就是说,满天繁星都是以“北辰”为中心来围绕旋转的。 % p0 D! N6 m1 n1 y4 r1 V P+ a7 w
) p$ R4 w8 m- D+ ~ i 那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就如同“北辰”,虽然它待在原处没有移动,但众星都围绕它来运行。既然是“譬如”,就是打比方,显然在这句话还蕴涵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引申出来,就是指的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 N7 t; g0 o" U/ R) C7 \
结合“为政以德”来理解,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能够以道德为第一要务,抓住了这个根本,其它问题都能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 j9 b& R6 ?7 S7 e7 X' \+ Q 为什么只要“为政以德”,就能“众星共之”呢?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只能有一个人。可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事务那么繁杂,国君根本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所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用人得当,就能人尽其才、上令下达。那么,国君如果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以道德为标准来选拔、任用人才,那么,这些有道德的人才也必然会秉承道德,来逐层逐级的作好本职工作,分担帮助国君治理好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君只要把握住“为政以德”这一重中之重,自然就可以达到一人高拱于上,而众人勤政于下。 2 v. b2 |/ G9 Y* |4 `' ~
E4 {. B/ {5 s5 W1 L: l+ B 大义: 4 I2 O, D9 o7 v4 J3 @
f0 j, H; |) l# n- M 孔子说:“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的时候,如果能够作到一切以道德为标准,那么这个国君就如同北极之星那样,虽然位居高位而无所动,但众臣子就如同满天的繁星,全都围绕在君主的周围,忠君敬业。” ( Z- {4 B1 e3 g& ~6 O. K; X
" G! R/ h3 d, n# G( U
小结: 8 n4 q7 P! y: l M
- N3 `5 u2 ?3 g8 o9 Q/ t' A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君主以逸待劳,并不是说他什么都不用作了。在前面讲“居其所”时,专门指出了“北辰”的特点是“内动”而“外不动”。这“内动”指的就是“为政以德”,也就是说,君主的“逸”是以处理好“为政以德”为前提的。孔子在这里所讲述的“为政之道”,强调的是统治者的宏观分析与决策能力,也就是一种“运筹帷幄”的领袖内质。 : [2 ~. @9 U" a5 f/ Q: m, a"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