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铁血下的柔情——春秋时代三位霸主的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活宝
3 [6 O9 }5 f/ R  n  8 @! w# g) p% U1 O! G
  
- M* x4 T0 [" m* p  三天后,曹共公果然照晋军的条件,把所有晋军尸体装入棺材,送往城外,事先早已埋伏在城门外的晋军,一跃而起,杀进城去,曹共公和于郎两个难兄难弟正在城楼上指挥丧车队,魏犨在城外看见,狂笑一声:“哈哈,这个头功是我的了!”说着一个纵身,凭空跃起三四丈高,跳到城上像老鹰抓小鸡般一把抓住共公,夹在肋下,大声喝道:“曹君已被我擒,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I' U! J, B5 o) D0 q
  
3 k- p2 }2 H4 C# i8 l  城下晋军一干将士见了魏犨的英姿,纷纷鼓掌大声叫好:“好俊的的轻功!好漂亮的擒拿手,太帅了,偶像!!”; e- P. g  n9 B8 v- u$ n
  * b! W- w$ `: x) _5 L- l
  曹共公在魏犨的肋下奋力挣扎的说:“你们这些不讲信用的家伙,快点放我下来,可恶!”6 A( T% X. ?1 d! E. v  S) X0 ?
  0 ~" k9 f# w8 o+ {. q% C: G3 U
  魏犨不耐烦地说:“哼,是谁先不讲信用的你搞搞清楚,还好意思说,跟我老实点!”说着肋下用力,共公受痛,杀猪般的大叫起来!2 a+ U" \$ A" P% m
  $ A5 X- T7 \$ s, o; h: ?" D
  旁边的于郎见此情景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趁魏犨不注意赶忙跑到城墙另一边,纵身往下跳去。(顾不了那么多了,保命要紧)$ e; o) @' x6 k
  & M; `# j% J+ P% _
  城下的颠颉被魏犨抢了头功,正在郁闷,见此情景不由大喜,大喝一声:“老贼休走!”说着拔刀一跃而起,迎面就是一刀,于郎也有些功夫,慌忙拔刀阻挡,却被颠颉连刀砍成两半,鲜血溅了一地,颠颉大笑:“魏老弟,我这一刀如何!”2 w7 @! J' g6 w5 p6 Q. M
  
% |% H) L% m: D- \% T( ]0 ]  魏犨竖起大拇哥,笑道:“好刀法!”4 j7 u7 _4 P2 c8 ?( r
  
' l. {8 y# C5 v( q. c( g, p  曹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了兵器,跪地投降,文公率众顺利进到城内,屁股还没坐热,就赶紧命人立即清点曹国的文武官员,该捉拿的捉拿,该法办的法办。可是检点过三百多名官吏,也没有见到当年对自己有恩的老哥们儿僖负羁。于是,他派人到处察访,得知僖负羁因建议与晋和好,被曹共公革职了,文公听了大怒,对跪在堂下垂头丧气的曹共公说:“你们曹国就负羁一个贤臣,还被你给开除了,国家能不亡吗?”
6 d" t, R' ^% }1 @  6 R, g5 e7 r! g) y3 q
  曹共公倒也有些骨气,他抬起头说:“哼,这还不是拜你所赐,早知如此,当年你流亡到我这时,我就应该把你杀了,取了你的骈肋好好欣赏一下,省得我偷看你洗澡,隔靴搔痒,看不分明!”6 y5 A' E9 t  K0 r+ g! `
  
# j+ v  a# w  c. J. f8 t; D  文公气极,拍案而起,“亡国之君,还敢嚣张!来人啊,把他关进大牢,等寡人教训完你的主子楚王,再来好好消遣你!”
4 t; o4 ]& T% z* f$ c  # C7 x, D. J6 `: b
  处置完不识好歹的曹君后,文公派人去找负羁,传令说:“僖负羁是我哥们儿,谁敢侵犯他家里的一草一木,定斩不饶。”0 O3 u( }3 v" e: E" s
  
4 u* B. w& M. a0 {  魏犨和颠颉听了这个命令,又是嫉妒又是不平,魏犨忿忿地说:“我们南征北战,立下许多功劳,今天又擒君斩将,立了头功,主公一句奖励的话都没有,那僖负羁不过是在流亡的时候给了他一点饭食,反倒念念不忘,成了他好哥们儿了,太欺负人了!”, ]' D$ L2 {; I
  0 k3 O, z8 ?" ^5 V
  颠颉说:“没错,此人若被主公封官赐爵,必然会在你我之上,与其到时被他欺压,不如放一把火烧死了他,以除后患。就算被主公知道了,他难道真个会砍我们的头不成?他还要我们帮他打仗呢!”(居功自傲,任性妄为,不听指挥,要你们这些蠢人做甚, 颠颉糊涂!)  C( e  s, b+ }6 ]! c( p
  6 j: a+ u* j4 c& A' ^4 k
  二人计议妥当后,对饮壮胆,等到夜黑风高时,便率领一些士兵,把僖负羁家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前门、后门一起放起火来,顿时火光冲天,将那漆黑的夜色映的一片通红。魏犨趁着酒意,跃上门楼,冒着火势,飞檐走壁,到处寻找僖负羁。不料房檐被焚毁,轰然倒塌,魏犨一脚踏空,摔了下来,来了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你的轻功不是挺俊的吗,现在怎么不灵了!)魏犨被摔了个七晕八素,眼冒金星,挣扎着刚想爬起来,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一根被焚毁的大梁正好砸在他胸脯上。魏犨还来不及叫唤,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已然狂喷而出,待他使出吃奶的劲推开大梁,跳将起来,全身已经到处冒火,魏犨情急之下赶忙扒光自己的衣服,赤条条的冲了出来,颠颉正站在门口得意洋洋的欣赏火景,突然看到魏犨发狂般的裸奔出来,不禁愕然,赶忙拉住魏犨,哭笑不得的说:“这是什么状况,你的衣服呢,嘻嘻,你不会是被人强奸了吧!”$ D. v/ b2 y( P* m7 V" p/ q' ^2 A
  
) [; {  C. D4 }- v7 K  魏犨伤势本来就重,听到这话气的差点又吐口血出来:“放屁,你才被人强奸了呢!”
2 @1 T/ v# a/ ?6 @  ! w0 a! H) P. `
  颠颉傻傻的摸了摸头:“不是被人强奸,难道是行为艺术?想红也不用这样吧,太夸张了,要不要我去找记者来帮你炒作一下。”
! o' X# k) O, A3 b" F! S  ) z$ \& w. w: T! `! y. [0 N  k
  “放你的……” 魏犨块被颠颉这个傻蛋给气疯了,一口气上不来,两眼一黑昏倒在地,顿时不省人事。# K2 E! W  _& \8 K: k0 H' e" B
  
- H2 Y- a8 \+ }4 l: M0 z2 c  “哇赛,你也不用这么感动吧!”颠颉慌忙扶起魏犨,送上马车,回家休息去了。6 j8 W. |0 g1 l, v- g- I9 I
& `4 R1 s3 ^0 b5 G& s0 S9 X3 N
  这时城内狐偃、胥臣等人已然发现了火情,心头暗暗叫糟,急忙领着兵马前去救火,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当他们扑灭大火后,只见僖负羁为了救火,被大火烧得奄奄一息,躺在断壁残垣之中,眼见的是活不成了,只有僖负羁的妻子,怀抱五岁的孩子僖禄,躲在院中的污水池中,才幸免于难。最倒霉的是僖负羁的邻居,殃及池鱼,屋舍无端被烧,冤屈死了。* ~  c% |& ]7 w  b( N: D: X7 U* @
  
* U8 y- T5 C6 u- {3 h, N" }  狐偃等人查知这大火竟是魏仇和颠颉两个活宝放的,大惊失色,不敢隐瞒,立刻派人将这个坏消息报告给文公。文公听到这个坏消息,又惊又怒又痛心,赶忙驾车入城,径直来到北门看望僖负羁。) @7 Q1 A& y" \5 B- }
  
2 U! Q1 \$ K7 R% t6 }3 G' Z* W# H  “老弟,寡人来迟了,寡人对不起你……”文公看着不省人事的僖负羁,强忍着泪水说。
( ?3 K1 t3 x# E+ `: Y  
2 u9 [: ^6 Q) U! N$ d  僖负羁从昏迷中醒了过来,睁眼看了看文公,凄然一笑,便盍目而逝。' ^. O4 c& |  D
  
9 k4 s3 O8 X% I  僖负羁的妻儿见此情景,大叫一声哭倒在地,痛不欲生。文公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负羁老弟当年千里送鹅毛,对寡人有一饭之恩,吾今日不能报亦,痛哉!汝孤儿寡母,寡人当为负羁养之,可稍减寡人之憾。” 说着当场封僖负羁的五岁小孩儿僖禄为大夫,赠送了大批银两,厚葬了僖负羁,并派人把这对可怜的母子送回到晋国抚养。(快意恩仇,文公还真是个性情中人。)
9 Q/ h0 v- F- X5 u  4 K* W( ^4 V0 y$ z
  之后,文公与赵衰商量惩治纵火犯魏辇和颠颌。6 w1 J" U7 l: U# Y# {' l/ n
  $ e4 A( O  A% F7 t
  文公说:“魏、颉二人一向居功自傲,现在又变本加厉,一进城就杀人放火,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明军纪。”( w7 L3 w  R# u$ M
  ) h% [" V" }1 N7 L: M, h- a& m
  老好人赵衰求情说:“此二人确实有罪,不过他们都是我国的老臣,姑念他们有十九年从亡奔走的功劳,这次伐卫破曹,擒君斩将,立下大功,主公就饶他们一命,让他们戴罪立功吧。”( M5 {' H* b1 I9 R
  
: D9 o0 v2 x5 y- D  晋文公驳斥道:“功是功,过是过,如果大家都自恃功劳任意妄为,寡人此后将如何治国,又如何治军,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我也不想杀了他们啊,可是为了严明军纪,他们两个必须死!”. v+ X4 C4 m; {6 t+ z7 W0 K
  + |. e' H# M/ I
  赵衰又说:“主公所言甚是。可是,魏犨是我军的第一勇将,第一高手,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头颅犹如探囊取物,杀了实在可惜啊。还有我听说放火这个主意是颠颉这家伙先提出来的,是为首犯,杀其一人足以警众,何必搭上魏犨自毁长城呢!”8 d' u  h( W* M8 H  Y
  
  x1 o7 U9 w. K- z! D/ `6 i  文公想起这些年来魏犨这么多年来忠心耿耿,也确实有些不舍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好吧,我就饶了魏犨,不过我听说他伤势甚重,恐怕活不了几天了,你去给我看看他,如果他没什么事,就饶他一死,让他戴罪立功;如果他没得救了,就杀了他,也减少一些他的病痛,让他早点解脱吧!”(要说文公对魏犨没有一点情谊,那是假的,赵衰看他看得很准,不愧是个会当官的料!)
( i7 N2 c& o" c$ Q7 Y  
$ D& {2 `4 A2 |. Y/ v  ! P- C% l3 c/ g7 b( t* a
  却说赵衰领了文公密旨,乘车来看望魏犨,魏犨正躺在床上哭爹叫娘,听说赵衰来“慰问”自己了,不顾剧痛,挣扎的爬起来要穿上正装去见赵衰,旁边的仆人阻止他说:“将军的伤势甚重,医生说要卧床静养的,怎么能起床见客,还是让赵司马进来吧!”
  S: J$ a) E3 _5 ]5 w  
3 C6 ?2 e- Z& H% b: v5 [& m  魏犨大喝道:“糊涂,你真以为赵衰是来好心慰问我的吗,他这是奉主公之命来看我死了没有,好拿了我治罪呢!”(魏犨虽然行事鲁莽,但脑袋还挺灵光的,不像那个颠颉,是个纯粹的莽夫傻人。)
  W  o$ O  z3 S2 U/ C  
5 D; c) O4 u( |( o* {) z7 ^. L  赵衰在大厅见了魏犨,问道:“我听说将军伤势很重,特地带了些水果前来看望,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7 W5 n* f/ q- n+ a& c  * X1 R* k: s8 B8 P
  魏犨强忍剧痛,大笑说:“我魏犨身经百战,大伤小伤无数,这点小伤算什么,小case啦!你看……”说着他站了起来,先是连着原地跳高三次,接着又原地跳远三次,最后还表演了一套魏氏拳法,不是赵衰喊停,他还想来一段体操表现一下自己的柔韧性。+ \; }( j7 w& a# `
  
( N% T2 h% Q% W' r5 J9 f+ m  赵衰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厉害行了吧,你多多保重,我也要回去跟主公复命了。”# G& T/ Z  ]" c/ y  |( k
  ) r, a+ `5 `/ R
  魏犨扶着墙,一边喘气一边说:“好,你跟主公说只要我魏犨还有一口气,定当万死以报君父之恩!”. z: f- B7 X  C( C7 Y/ z
  
& W' S6 y, M& \, }) o  X  看着赵衰走了,魏犨这才松了一口气,瘫倒在地,有气无力的说:“好家伙,总算熬过去了……你们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点来扶我起来啊,还有,你们赶快跟我找医生来,哎哟,痛死我了!”# `# A6 K+ N5 B: I
  : [9 }- K, Q4 {/ g( E$ j5 n
  ' |! w$ e; x5 K$ Q+ P$ V
  赵衰马不停蹄的返回中军,将魏犨的情况报告了文公,说:“魏犨应无大碍,主公还是赦免了他吧,人才难求啊!”
! k8 p* ~3 ]" s% b7 I8 o/ E  8 |8 F" a% c: N" H: ?  c; L3 |
  文公松了一口气,长叹说:“只要有一点办法,寡人也不想杀人啊,不过颠颉是纵火主谋,目无法纪,必需严惩,来人啊,把颠颉给我带上来!”
7 ?* }2 ?2 ~* W' J' g# ?% G  
  m; g' M6 w# A; d! ~* M' v: C/ ?  颠颉这个活宝还以为自己不会有事,见了文公便说:“主公,你找我来有什么事,我还没吃饭呢!”
- C# s+ f' P1 X, [. a& Q9 K5 u# o  
  |9 L1 w4 E) w3 V' v# A# l& U  文公快气昏了,大骂:“吃你个头啊!我问你,你为什么要烧人家的房子,他们招你惹你了!”
. e% f4 E& z2 Z7 D  
* g( J! t: v6 B9 c  活宝说:“介子推割大腿肉给你吃,被老大您烧死了,僖负羁送大餐给你吃,所以也该被烧死,我这是派他去给老介做个伴,省得那介子推庙冷冷清清的,打牌都没个搭手!”6 y) t; `$ @6 O9 r- h
  
5 q. z; `$ U! x' k" S3 e  文公本来就对烧死介子推的事情耿耿于怀,颠颉哪壶不开提哪壶,正好刺到了他的痛处,文公不由更为光火,大声喝问道:“介子推自己跑了不愿当官,关我什么事,你这家伙强词夺理,还在这里狡辩,气死我了,我再问你一遍,你知不知罪!”
2 l, \# v! h; ]+ L  ( M' D9 L* ^! c7 ~* ?
  活宝说:“我这么做都是学的你啊,你该奖赏我才对,我何罪之有!”
* n7 j/ a; Y5 p  9 y; ^  l) G$ n
  文公受够了,他跟这个活宝无法沟通,便不再理他,转头对赵衰说:“颠颉主谋放火,违犯军令,该当何罪?”
! ^( N0 K: v8 a4 J  3 p1 `7 P( M6 _, ^1 t
  赵衰回答说:“当斩!”
8 C- b' l% f$ m! z1 A+ T2 i4 f  
& K. ?9 s$ P' f  V9 k7 ~: m  “那就斩了吧,我不想再看到他,看了就讨厌!”文公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几个军士闻声立即上前,将颠颉推出辕门,砍了他的脑袋。+ J) x* q; O+ l( `# `
  
+ M0 u* E3 M. T1 m6 n" X& o  活宝变成死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入彀
/ A, F; {8 y0 Y6 \  # W" T2 H, B# v  V6 @# o9 H$ g: r
  
+ t( _. l* ^& h" P  却说文公杀了颠颉,回身又问赵衰:“魏犨与颠颉同行,不能谏阻,该如何处置?”
) c0 J7 A, P) R5 {  & _5 Y0 w$ w6 ~( `7 Q- Z7 C# P: s
  赵衰回答说:“当革职,使立功赎罪。”
* ], _) L# ^  F# o$ V* R  , j$ k& `* `7 b7 @. f- l' K' f
  文公于是革了魏犨的车右之职,让舟之侨代替了他的位置,之后,魏犨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由于受伤时勉力运功,造成功力丧失大半,武功大不如前,他的政治生命也走到了终点,城濮大战后,他郁闷的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最后郁郁而终,好在他的子孙们都还蛮争气的,之后的两百年来他们不断的活跃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最后创立了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东方六国中少数几个能和秦国对抗的国家。
/ j( X+ {  J0 M: O& ~& _9 l2 n  
  h- ~/ u8 P7 k) m* d. b  众将士见文公杀了一将,革了一职,纷纷感叹地说:“魏、颠二人,都是追随主公十九年的心腹大将,违犯军令,一样秉公处理。我们这些小角色则要更加小心了,千万不能违反军令啊!”晋军从此号令严明,三军用命——文公的整风运动,成功!
) d% `! J- k  s  
' M( u& a  |5 y  
6 a. t7 D7 c6 q5 B, \; O  3 f* T( \* g9 |7 Z- W$ w' m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却说楚王伐宋,势如破竹,攻占了缗邑,一直打到睢阳、四面用土筑起长长的围墙,想让宋军疲乏饥饿不堪,被迫投降。忽然听说卫国派来使臣告急求救,楚成王听说自己的小兄弟卫国被困,怎能坐视不理,于是分派出申、息二邑的军队,留下元帅成得臣和斗越椒、斗勃、宛春等一班将领,和各路诸侯继续围宋。亲自统帅蔿吕臣、斗宜申等,率中军前去救卫,刚走到半路,突然听说卫国已败,晋军已移师攻打自己的另一个小兄弟曹国去了,楚王赶忙掉转方向要去救曹,走到一半,又听说曹国也被晋军打败了,曹共公还被抓个正着,楚王大惊:“看不出来重耳这小子原来这么会打仗,嗯,如今晋军方盛,我们不能跟他硬拼啊,蔿吕臣,你怎么看?”
* y4 w& O2 D/ f. U  
" K; }# X7 s7 {$ y  B$ x5 B" q4 Y/ m  蔿吕臣回答说:“主公所言甚是,如今卫曹两股重要的牵制力量都落在了晋侯的手里,而我军则战线过长,后方空虚,如若开战,我军并无必胜把握,我看我们不如停止进攻,暂避锋芒,等待有利时机,再图对晋作战。”3 A/ `. B8 G9 T* Z- T9 K
  ) P+ k  N0 S$ Q. k7 Z& O% H
  楚王接受了蔿吕臣的建议,将军队撤回到申邑,把先前侵占齐国的谷邑交还给齐国,并召回公子雍和易牙等人,与齐议和,并派人到正在围宋的大将成得臣处,命令他立即撤军,成得臣这个人一向孤傲自恋,再加上他从来没打过败仗,于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轻敌,他派人回复楚王说:“我看那晋军也什么了不起的,咱们楚国的百战雄师怎么能跟曹卫那两个小国家相提并论,大不了跟他决一死战,如果我输了,宁愿军法处置!” ) \1 a6 f2 `- l
  
3 m4 A" z* {( n6 j5 E) {  楚王把前令尹子文召来问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与晋决战的最好机会,可是现在得臣坚持要跟晋国决一死战,你怎么看?”
, K7 m1 w/ \; o5 `9 P3 G7 F  
5 h4 [) h8 \- z6 n  子文说:“现在形势虽对我方不利,但只要我军继续围宋,赶在晋军到来之前攻下宋都,凭城坚守,谅那晋侯也难耐我何,就算一时无法攻下宋都,也可与晋军讲和,双方各退一步,我们放弃宋国,他们放弃曹卫二国,尤不失战前南北之局也。”# Z3 h- O! x( U; n0 h
  
' Q# {! `! `% q' w+ t. O  楚王说:“子文此言乃老成谋国之道也。”于是楚王吩咐得臣不退兵也可,但千万不要与晋国轻易开战,能和则和,一切谨慎从事。
. |' Q' H! A! c  l8 ^2 P  ( X8 R+ f. [5 x% h9 x$ \
  成得臣听说不用撤兵了,十分开心,立即命令楚军加紧攻打宋国,快要到手的热饽饽,千万不能被晋国人抢了去,否则就太丢面子了。, }* d0 M  [. p& s2 M/ E! ^2 b1 s
  % N- p) y/ j2 L8 E7 x# k
  2 [& g# L. ^0 s& \, s  B
  + _# h: D* d# l- p9 V* m; j, ]
  楚军就是不肯退,城内的宋成公可就煎熬了,刚开始他听说晋侯已经去攻打曹卫二国了,本以为楚国一定会撤军去救他的两个小老弟的,没想到楚国只是分了一半兵去救二国,剩下的一半兵则留在原地继续跟自己玩命儿,心底又无助又着恼:“这些可恶的楚国人,有本事你们去跟晋国人玩命儿啊,干嘛老缠着我们这些小朋友跟你们玩儿,忒欺负人了吧!”
5 f" h5 |4 p) Q/ A( D" q1 g, T  * m4 {! w5 V: u9 B$ d
  大夫门尹安慰宋成公说:“放心吧,晋侯从前受过先君的恩惠,他一定会来解放我们的!晋军之所以现在还不来,一定是看到楚军前去救曹卫二国,而不知道还有一半楚军没有退走,臣愿意冒死出城,去晋侯那请求救援!”
$ p5 m+ l" y. |  9 @6 M, u! p/ Q* \4 W( U* K
  宋成公说:“去求人那都是要送礼的,怎么能两手空空呢?”说着取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让门尹带着自己的心腹华秀老一起偷出城去见文公。9 p8 }2 v6 N/ S6 w( l9 Y0 |
    H9 _) N1 N+ Q/ H+ O6 J! a5 f
  门尹和华秀老两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晋军驻扎的地方,他们一见到文公,就大哭说:“555,我们终于找到老大你了,我们宋国被楚军打的不行了,君侯一定要救救我们啊!”" R$ N* T: f4 ]2 C3 r. y
    Y- K) Q5 M, k6 m$ h+ L( |) A  G6 t, i
  文公何尝不想打败楚国,称霸中原,可是楚王没有必胜把握,文公也没有必胜把握,自己虽然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军事计划,打败了曹卫两个个楚国安插在中原的爪牙,扫除了后顾之忧,但是自己毕竟是远离本土作战,孤军深入,万一战败,自己的所有努力就都前功尽弃了,他忧虑地说:“宋国如今危在旦夕,寡人如果坐视不理,怎么对得起当年对我有恩的宋襄公啊;可是寡人如果冒然出军,与楚决战,又无必胜把握。一边是友情,一边是实情,难啊!”
$ W" r. B) N8 y; ?, N: S7 U# S, S  $ v9 `$ d* j1 s  S/ j! _
  先轸沉思了一会儿,说:“主公不就是担心没有帮手吗?这不是问题,只要我们能拉齐、秦两国下水,咱们三国联手,楚国一定不是我们对手!”
. v+ K! B8 t) e* H# o7 \  
0 i$ u% w' W/ h+ e9 l) ]  文公说:“你说得到简单,楚国又没惹他们,他们怎么肯淌这趟浑水!”
$ \% \9 D2 H2 q% c; W7 p' N  ' U8 S: @. c3 [; [
  先轸微微一笑,说:“那简单,让楚国惹他们不就得了!”$ D6 R) t+ j" [
  ' c9 K" K: ^. @# F
  文公不耐烦的说:“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把你的计划说出来吧,你们这些谋臣就喜欢说话说一半钓人胃口,显摆自己的谋略,这又不是在拍连续剧,搞什么悬念啊,鄙视你!”9 e: C; F" Y& n- d
  & M! a/ x6 D* h
  先轸老脸一红,咳嗽了两声说:“嘿嘿,慢慢说不是说得更清楚吗?臣的计划是这样的:宋侯这次大出血本送了这么多礼来,我们如果收了不是显得我们不厚道吗,人家还会说我们是拿了别人的手软,才出手帮忙的!我们不如不收他们的礼,让他们把这份大礼送给齐、秦二国,齐国和秦国得了好处,一定会出面请求楚国退兵,楚国要是不答应,他们一生气,不就自然就站到我们这边来了,哈哈!”0 u$ n6 i/ @1 V2 Q+ d; Q
  * ?- U. g9 a2 m, v4 H
  文公想了想又说:“你这个计划是不错,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万一楚国哪跟筋转错了答应退兵,到时面子都是齐秦二国的,咱们不是啥也捞不到了吗?”. A0 v/ z/ C1 U: B5 G+ Z' l$ D
  
- A% U* D; G; ]% F2 G; Z1 Y  先轸又是高深莫测的一笑:“这也简单,只要让楚国不答应,咱们的计划不就成功了!”
- Y2 L& o9 C7 ?6 J% G/ J1 q  `+ A  
2 \: R" Q( _+ N0 m) _# s  文公见先轸卖关子卖上瘾了,拿他没办法,只好配合着说:“那怎么样才能让楚国听我们话不答应他们呢?”
% F$ B9 \  b2 i! k1 u- G  ! B- Z3 m1 n  P+ ^4 |" L9 {- n1 U
  先轸摇头晃脑地说:“曹、卫,楚所爱也;宋,楚所忌也。而今曹卫在我手也,我分曹、卫之地以赐宋人也,一可显我报恩之爱心也,二可坚宋抗楚之决心也,三可触楚仇宋之恨心也,则楚必不肯放过宋国也,齐、秦不得其请也,必怜宋怨楚也,虽欲不与晋合,不可得也。”2 z' L' I0 W0 n- L5 r: n
  ; x7 d8 A. I1 D
  文公强忍笑意,摇头晃脑的说:“爱卿妙计也,楚国安得不入寡人掌中也!”  i7 g* h0 h8 [2 h" D8 |8 }$ M
  & P/ r- c1 y" I
  “哈哈哈哈……”君臣再也忍不住得意之情,相视大笑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成得臣,希望你不要让寡人失望。
3 k4 ?! K0 _4 e" C5 [  
9 q- l0 g4 Q9 T3 i  0 F, o6 Z4 ]+ R% ?* V
  却说文公和先轸算计停当,便找来门尹和华秀老跟他们说:“你们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啊,汝国先君当年对寡人有大恩,所以你们的忙我一定会帮的,今年过节不受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你们把脑白金留下,把其他宝贝送给齐秦二国吧,他们得了好处,一定会帮你们说话的,到时候三国一起施压,不怕他楚国不就范,记住言词一定要极尽哀恳,表现的越悲惨越好,事成之后我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你们宋国一半,怎么样?”; y% Y- x2 R- ?) B0 o
  
- m' J2 Z- ]: `9 {& x& D  门尹和华秀老听说晋国不但不收礼,还出田出力,不禁喜出望外,拜谢说:“君王急公好义,真是我们宋国的大救星啊,君王放心,我们马上出发去齐秦二国。”; M! o$ j6 T" k: ~
  ! k5 H0 g( r  z, B# \; x5 b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晋国预想的计划发生了,齐秦得了好处,对楚国展开了一连串的外交攻势,紧接着,文公命狐偃和门尹收取卫田,命胥臣和华秀老收取曹田,并将两国的守臣尽行驱逐。成得陈终于沉不住气了,将齐秦二国派来的使臣骂了个狗血淋头,齐秦二国都感觉很没面子,都怪楚国不识好歹,双双投入了晋国的怀抱,决心一同对付楚国。(这个成得臣光会打仗,不懂外交,焉能不败!)/ N9 d4 J. g  q2 N1 d; h+ V) R
  
6 n/ _# g2 r0 p! I  却说成得臣拒绝了齐秦二国的说项,开始集中力量攻打宋国,想在晋齐秦三国兵力会合之前攻下宋国,夺回颓势。可惜时过境迁,宋国现在背后已经有了三棵大树撑腰,心里有底,打起仗来也越发拼命,死守待援,寸步不让,得臣久攻不下,急的虚火上升,每天拿手下出气,弄得大家苦不堪言,他的亲信大将苑春实在受不了了,鼓起勇气进言道:“老大,兄弟们每天在这里这么硬耗着也不是办法,咱们还是撤兵了吧!”2 W, Z  \% x8 _  s
  7 U/ A8 L6 l8 ?* Z7 Z% y
  得臣怒道:“不行!咱们不能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撤兵,回去以后肯定要被人笑话!你还记得蔿贾那个小屁孩事怎么说我的吗?哼,我非要打个胜仗给他们看看,我成得臣不是个吃素的,就算攻不下宋国,咱们至少要把曹卫夺回来,不能让晋宋平白得了便宜!”: m! v( R1 S6 k' B1 J0 l7 ^
  
6 \5 w8 z; ]) _. B$ I# X* U  苑春见成得臣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知道他不夺回曹卫是不会死心的,眼睛一转想出一个好办法:“属下有个计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二国。晋侯这么玩命,无非就是为了救宋国,我们不如跟他讲和,双方各退一步,我们放宋国一马,他们放曹卫一马,大家world peace,国内的那些小人们也就没话说了。”3 n2 }: ^0 O! ^5 C
  7 b; C2 w$ b* |& ~
  得臣说:“你说得轻巧,就算我们想world peace,那晋侯不见得想world peace啊,到手的肥肉他们怎么可能吐出来!”1 P8 p+ ?* H$ {/ G
  / W1 C5 u" m9 W3 w8 J/ q
  苑春说:“哼,他们不想吐也要吐,如果他们不答应,我们就把事情公告天下,说不是我们不肯放宋国,而是他晋国贪图土地,置宋国于不顾,道理在我们这边,他晋国打赢了也不光彩,就算想称霸,诸侯们也不会服他!”(楚国也不是全然无人懂得外交,可惜他们碰上的对手是大谋略家大外交家先轸,幼稚园水平对研究生水平,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 N) K  r0 a- x" I6 _. j5 F  
$ L  y1 T6 k( ^9 |: I, ?- X  得臣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令停止进攻,就派苑春前去跟文公说和。苑春来到晋军处,对文公说:“宋国是你们晋国的兄弟,曹卫是我们楚国的兄弟,兄弟有难,不能不管,只要你放了我们的兄弟,我们就放了你的兄弟,如此大家的兄弟就都没事了,我们也可以做兄弟。”/ i6 a, n  ?6 [
  8 x2 \" F9 l6 K! v0 X
  苑春的这番乱七八糟的兄弟论还没发表完,一旁的狐偃就受不了了,他大骂道:“谁跟你们是兄弟了,想拿一个未忘之宋跟我们换两个已亡之国,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你当我们是傻的啊!”/ {1 s0 v2 D; M2 I; i. r0 ?6 b
  ) [* y3 ]/ ]# c7 c6 D
  先轸见狐偃如此冲动,赶忙踩了踩他的脚,笑着说:“我这个兄弟今天喝多了,多有得罪还请见谅,至于先生所言,事关重大,且容我君臣商量一下再给您答复。”说着命人将苑春带往后营歇息,等苑春走了,先轸才跟狐偃说:“子犯(狐偃字)你中了楚国的奸计了,我们当然不能答应他们的请求,否则我们这么多天就白忙活了,可是我们也不能冒然拒绝他们的请求,因为我们要是不答应他,就等于不允许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宋国一着急,万一投降了楚国,楚国的兵力不是更强大了吗?这样,楚国一句话对宋曹卫三个国家施了恩,而我们一句话却招了三个国家的怨。再说我们此次出兵本就是为救宋而来,如果公开拒绝楚的方案,就与出军的目的相违背,如何向秦、齐等盟军解释,我们师出无名,这仗就不好打了。我看这样:咱们不如将计就计,撇开楚国和曹、卫两国私下做个交易,我们归还他们的土地,条件是他们必须与楚绝交;然后把这个狡猾狡猾的宛春抓起来,楚帅成得臣脾气暴躁骄傲自负,他得知曹卫反目,楚使被扣,一定会沉不住气跑来攻打我们,呵呵,这样一来宋国的包围不就自然解除了吗?”(先反间再引蛇出洞,先轸这招连环计,双管齐下,天衣无缝,果然不愧于晋国第一谋略大师的称号。). \7 F+ N" K- b" z/ V  c
  . K6 C/ l5 j4 r. s* Y# F7 V
  文公说:“这个办法是不错,不过楚王当年对寡人有恩,咱们这么做恐怕有失厚道啊!”! Q0 t3 {5 f/ y1 b
  ! \5 G. R. u* L% A9 _$ O
  在一旁的栾枝说:“我们不厚道,楚国又何曾厚道过,他们从前吞噬小国,不尊王命,欺凌大国,觊觎中原,这也就算了,这次又无端殴打我们的兄弟宋国,真的是已经欺负到我们的头顶上来了,要是我们还想着过去的小恩小惠,而不顾现在的奇耻大辱,主公还怎么能定霸中原,号令群雄呢?晋国的霸业,在此一举,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 T! V- M3 T  W; _  * h! Z; D% e* y% S) m) v+ y
  听了栾枝的话,文公终于想通了,比起晋国的霸业,厚不厚道并不重要。楚王,就让寡人和你的小老弟成得臣来一场男人与男人间的战斗吧,尊重自己的对手,给予对方最完美最华丽的打击,才是自己报答楚王最大的厚道。成得臣,希望你也能施展出你全部的实力,赛出最好水平,为世人展现一出最精彩的谢幕表演,也为寡人的称霸之路铺上一条最灿烂最绚丽的红地毯,寡人也会全力出击,让你瞑目九泉,死得其所!
3 X3 G' ?  j2 ^  
0 |2 h7 b/ X: v7 ~: g; b. v  成得臣,希望你不要让寡人失望。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赌徒0 Z7 F8 d& e5 A2 P! f, n
  
8 Y& b7 g* p$ ^  " i9 _" G/ r9 E( L+ S# v4 U2 @
  公元前632年三月的一个早晨,睡眼惺忪的楚帅成得臣接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的亲信大将苑春被晋国所扣,不由大发雷霆:“重耳老贼,当初在我国中,你不过是我刀俎上的一块五花肉,现在一当上国君,就翻脸不认人了,连我的人也敢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正在发怒,帐外小卒报道:“曹卫二国各有书到。”8 P# H* }! M6 b
  
/ u6 ~/ S" s9 M) x- E  得臣接过书札,小声说道:“一定是求我出兵的,哼,没有我们楚国撑腰,你们怎么是重耳老贼的对手!”说着展开书札,只见上面写着:“我们等你们楚军等的花得都谢了,你们还是不来救我们,我们只好投靠晋国了,sorry啦!”
. D6 g2 V* q9 ~  
0 Y9 ^. o; F- f; g- n+ u6 D  得臣看的两眼直冒火,将书札撕成两半,大叫道:“曹卫这两个白眼狼,枉我处处为你们着想,你们却如此对我,见风使舵狼心狗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也不能怪别人,换了谁都会这么做的,难道还陪着你一起死?)+ S, G4 e7 b3 c+ m% U0 z# L
  
: w# S3 g6 f, o9 h8 k, w  一旁的楚将斗越椒说:“老大不要生气,这两封书信一定是晋侯逼他们写的,曹卫二君不似如此绝情之人。”
  k6 R7 \! |, H; E  2 A+ v( c7 w: A+ T
  得臣焦躁的踱着步子,说:“没错,这一定是重耳老贼干的好事,老贼老贼,老不死跑不死饿不死的老贼,这一次我一定要你死得很难看!”(可惜你这个小贼就是玩不过人家老贼)4 w* t; G! b/ z9 p4 N, E: a
  
, E/ w2 Q$ A- g) [1 ^9 h7 v4 |+ ]  就这样,骄傲自负的成得臣上了文公的当,他没有多想,就撤了宋围,大起三军,要去跟文公玩命。斗越椒说:“现在晋国有齐秦帮忙,我们虽然也有陈蔡郑许帮忙,但是实力恐怕还是比对方稍逊一筹,咱们还是找主公多要些兵来才好。”
2 x: v  O. q/ l: q9 u$ L  
- |7 x4 E3 \: N$ F  成得臣说:“好吧,那就麻烦你走一趟,速去速回!”# q5 M5 ^* \( U* j2 ~0 w* e+ I
  
) q3 }( o; B( j: R/ G3 w, G% J  于是,斗越椒奉令跑到申邑,跟楚王要兵,楚王一听就火了:“成得臣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说了叫他不要轻易跟晋国开战的吗?那个重耳流亡十九年,历尽多少艰难险阻,还是给他上了位,老天都不让他死,我们怎可逆天行事,《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 ‘知难而退。’又说:‘有德不可敌。’,这些个道理难道成得臣都不懂吗?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军志》是先秦时一部著名兵书,著者与具体内容不详。楚人对这部兵书十分熟悉,经常运用《军志》指导军事行动。)
1 @! X% z& X  d4 w* \/ H" d  
4 Y+ k+ w6 O* R/ [. Y8 N* u  斗越椒说:“得臣说,不敢说一定有功劳,愿意借此堵塞奸邪小人的口。”/ v  l* j. ~( ?6 D, J  A# j6 A
  
) A8 V5 Z  {" X" @: j7 V# U  说到这里,我必须给大家交待一下背景资料了,春秋早期到中期,楚国除了王族之外,实际掌握楚国军政大权的还有斗、成、屈、蒍四大公族,其中,斗成二族都出自若敖氏,自然结成一党,而蒍氏和屈氏地位稍低,他们又结为一党。楚武王时期(前740-前690年),若敖一族开始掘起,斗伯比、斗廉、斗祁、斗榖於菟(即子文)、成得臣等人先后担任楚国军政要职,而蒍、屈二族却只能屈居在若敖之下,心里十分郁闷,若敖族每建一次战功,他们都要酸葡萄半天。这一次楚国睽违五年重犯中原,最后的战果如何,对于四族的权力洗牌都十分重要,在这个决定楚国命运的时刻,楚王选择的军事统帅,依然是令尹子文推荐的若敖一族年轻将领成得臣,也就是说,这次发达的机会又落到了若敖一族的手里,其他两族只有眼馋的份。于是在这个敏感时刻,成得臣自然成为了四大家族两派党争的焦点人物,他的成败决定了两派的命运和权力走向,所以,成得臣一定要打这一仗,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是为了若敖一族的荣誉和尊严。(若敖氏源自春秋初楚国国君熊仪(前790-前764年)。熊仪即君位后,又号称若敖(楚国国君死后没有谥号的,通常以“敖”冠之。),所以熊仪的后人便以若敖为氏,斗成二族都是若敖氏衍生出来的分支。)
8 u9 T4 @4 V/ Z! p" x3 V! s  & B8 r  m# W& Y% [4 u
  与此同时,若敖氏的强大也逐渐引起了楚王的不安和猜忌。若敖氏尾大不掉,不但完全把持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大权,还可以自由挑选令尹,任命自己的族人当职,这对楚王的王权是个极大的威胁。另外,四大家族的矛盾也让他十分头痛,领导者最大的难题,就是平衡各方势力,协调各方矛盾,他既不想看到得臣战胜晋国若敖坐大,也不想看到得臣战败丧师辱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打这一仗,等他解决好内部的不安因素,再来跟晋文公一决高下,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楚国内部矛盾竟演化成如此的局面,让成得臣甚至想在战争中以侥幸取胜来回敬对方的抨击。现在成得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收,这一仗已然不可避免,如今之计,只好尽量保存实力,千万不能把主力交给他,否则非得把自己的棺材本赔完了不可。于是,楚王只是象征性的给了斗越椒王卒西广数千之兵,让他带过去充充数。这样一来成得臣即使战败,损伤的也只是他若敖氏的实力,若敖氏实力受损,四大家族的实力自然就均衡了,谁也无法坐大,这也不失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好结果。(王卒是楚王出征时的随身卫队,由王族子弟组成,其精华是左、右“二广”,每广有战车十五乘,按春秋军制,每乘战车配步兵75人,也就是说楚王只给了得臣区区1125个兵,这点兵在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之中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连给文公塞牙缝都不配!)
. p0 `" [. ]. P) m! X: h  / d6 R3 T2 G* w# F: L, d
  斗越椒回来后,成得臣发现自己望眼欲穿等来的竟是这么一点儿兵,越发恼火起来:“主公也忒小气了,这么点兵够干嘛用,哼,不给就算了,不用你帮忙,我一样能干掉那个老贼!” (成日里恼火,高手过招,最重要的就是冷静,得臣如此心浮气躁,焉能不败)  j+ l# M$ W8 _' S; A0 N) h- T
  
& L7 \% F4 a0 z; z& m  强援没了,成得臣只好自己想办法,他发动了若敖家族动员令,祭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若敖私卒,这是他这些天来敢于跟文公叫嚣的最大资本;也是他与晋国决战的最后武器;因为,他对这支他亲自训练的战无不胜的子弟兵有着最高程度的自信,只要有他们,他就可以战胜任何敌人,哪怕这个敌人是个公认的打不死的蟑螂小强。(私卒:楚国贵族的宗族亲军。主要为车兵。春秋时期,楚国王族子弟和大贵族在自己所封的食邑上各自拥有武装,这些武装不属国家编制,故称“私卒”。贵族以私卒听从楚王之命出征的形式,作为向楚王纳赋。私卒多以各自宗族的子弟为兵员。)# T5 Z5 q' Q1 A! m; F5 G+ K' j
  
$ Y9 t* ?9 G* |. {  就这样,赌徒成得臣虽然没有得到大财团楚王的支持,但他东拼西挪,总算是凑够了赌本,他睁着血红的双眼,像一头疯狂的野兽般朝严阵以待的文公冲杀过来,在这个决定中原命运的大决战开始之前,让我们清点一下双方的实力,猜一猜究竟谁才会成为这个世纪大赌桌上最后的赢家:  R6 I( _( U) ]% n8 h- l' L, [2 n
  0 b* v1 L8 C# ]' c; q9 A
  楚军:
6 g3 o. ^/ k. |. @# X$ P# ~! O  
4 I& c- {* A% `4 c9 _4 {# O1 L  1. 若敖私卒,共六卒,每卒兵车30乘,六卒则总共兵车180乘,大约13500人(精锐度:100,忠诚度:100)
/ C0 }# X7 n8 k& x  2. 楚王西广禁卫军,共兵车15乘,大约1125人。(精锐度:100,忠诚度:90)
0 n! H2 W% m, v  3. 申、息两邑地方部队。兵车1400乘,但由于一半兵力已被楚王抽调,估计人数应该在五万人左右。(精锐度:75,忠诚度:80)% v8 O  N* x4 s3 Y
  4. 郑、许、陈、蔡等盟国的杂牌部队,数目不祥,但根据这四个小国家的实力和肯出的兵,四国联军人数应该大约500乘左右,约莫3万多人。(精锐度:50,忠诚度:50)1 Y+ J1 u' z1 O& |
  
, W' i0 f5 D  ]' Z! C% w* n  U9 G# M4 t  合计:10万人左右,但其中只有若敖六卒和西广为精锐部队,其他部队战斗力有限。
. C* x4 Z, A: s: `1 F' A  " \1 d5 F* K' a% E, q
  , G3 l1 [- }4 d" |/ Z
  晋军:
9 V! x) l) b$ l  K# M  
5 i( N3 d* g: L3 h1 m( T  1. 晋军三军兵车七百乘:大约52500人(精锐度:90,忠诚度:95). J3 X" X8 f: g
  2. 齐国部队,数目不详,按齐国协同出兵惯例,大约兵车三百乘,两万多人(精锐度:75,忠诚度:60)
. n- G) o# Y$ _  q/ ~  3. 秦国部队,数目不详,按秦国协同出兵惯例,大约兵车三百乘,两万多人(精锐度:90,忠诚度:75)' K% a5 e8 S6 V/ x4 \% m
  4. 宋国部队,数目不详,但由于跟楚军鏖战了数月,宋国能拿出的兵力恐怕应该只有几千人左右。(精锐度:65 忠诚度:90)
3 b/ H* H. f% l* G  
- j/ Q# o, e; a8 v   合计:10万人左右,其中晋军和秦军的战斗力最强,当然,齐军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宋军因为人数少,可以忽略不计。3 e  p# E  T% F( R  x" w5 t
  ( i6 t% o& d3 x5 x
  
" u! M' J* s) w. Q* @   总结:双方兵力都是十万左右,赌本差不多,但楚军部队实力良莠不齐,而晋军部队实力则更为均衡一些,谁能笑到最后,只有走着瞧喽!(双方投入的总兵力竟高达20万,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可是要知道当时全中国的人口不过2000万,全国竟然有百分之一的人口投入到这场大会战中,换算到现在的人口比例,那就是1300万的军队,恐怖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退避三舍新解
9 w) E( H9 U8 b+ n  F  z  
$ t/ y" J: q( k! _3 W  : j# {$ n: J  I
  公元前632年4 月1日(愚人节?哈哈),为了打击国内不利于自己的舆论,为了保住若敖氏在四大家族中的领导地位,为了给招招领先自己的文公一点颜色看看,楚帅成得臣不顾楚王的反对,率领楚、郑、许、陈、蔡五国联军,气势汹汹如暴风骤雨般一路北上,寻找晋军主力决战,双方在曹都陶丘附近摆开阵势,战争一触即发。
: g6 C# V  }! I9 d3 ~  
; U/ }2 t: O% n6 F6 Y( K: A# Z5 A  晋文公把他的一干文臣武将统统找了来,说道:“同志们,等了好几个月,我们终于要和楚军正面决战了,下面的每一步,都十分关键,一子错,满盘皆输啊!好了,明白了重要性,大家开始分组讨论吧!”# ^/ z9 `6 u( A
  
5 a& I, {, k. b* M6 q" D  大家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起来,只有狐偃满腹心事的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D3 B& w" y2 @. q5 B3 z, J$ e
  
1 E9 ?2 C. i$ e" z  文公发现了狐偃的异样,便问他道:“子犯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3 P" t( Z3 M# G% }3 M
  
7 f# h5 r1 Y7 j8 G. d  狐偃回答说:“主公还记得从前跟楚王说过的话吗:‘一旦晋、楚两国开战,在中原相遇,那我军就退避三舍,以报君恩’,现在晋楚交战,应该是我们实现诺言的时候了。”
' H& Q$ m' [' A  
. }% _8 h* q4 t0 F  大家正讨论的不已乐乎,突然听到狐偃提起这番往事,纷纷发言道:“不行不行,以一国之君而退让于楚臣,外人一定会以为主公是怕了他们呢!这要是传了出去,咱们什么面子都没了!何况楚军连夜从宋地赶来,疲惫不堪,正是攻击他们的大好机会,我们凭什么要退走?”
1 |6 V7 |6 A1 {3 m: F  
( z& q2 `# Y" s. D9 ]  狐偃见大家都反对,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出了一番经典的“理直气壮”论:“大家不要急嘛,且听我慢慢解释。行军作战,讲究的是士气,所谓理直气壮,有理再疲惫气都壮,无理再精神气都衰。我军退避三舍,实践诺言,是为守礼而有道,则我军理直;楚军若追,以臣犯君,是为悖理而无道,则楚军理屈;以有理战无理,以气壮战气衰,则我军必胜亦。”
% a9 i% |# g! x$ R. ~; \3 W, P1 z  % Z: {0 y4 ]7 u4 w) d( V! G+ ?
  有人还是反对:“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先人有夺人之心,先发制人才能取胜,哪有没开打就撤退的,万一退乱了阵脚,被楚军追在后面踢屁股,输了算谁的!仁义守礼,统统都是狗屁!你还记得当年泓水一役宋襄公是怎么被楚军打败的吗,难道我们还要重蹈他的覆辙?”4 \0 ~% S- D) C$ u# g/ d
  
4 ?  e" n  Q; @* w  正在大家争论不休,差点要打起来的时候,文公最后拍板了:“不要再争了,子犯说得对,寡人既然从前不失信于原人,今日怎可失信于楚君,传令下去,大军后撤九十里,一里都不能少!”: x7 X  G  l. L% r+ V
  
4 d) {& h1 H- E% K" ]# Q; Y  主公发话了,大家只好停止争吵,奉令撤退。现在问题来了,晋文公为了什么要撤退,难道他真地像宋襄公一样因为仁义而放弃战机吗,难道他真的不怕楚军趁势追击而占得先手吗?当然不是这样,晋文公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谓的报恩,所谓的仁义,只不过他借以提升士气取信诸侯的方法,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隐藏着精彩的谋略和可怕的杀机:
( s/ z# L/ q# B3 l, p  
4 j% M9 ?4 U: }* ~1 t  m  一,战略考量。这次撤退并不是战败后的逃命,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战略转移,楚军刚刚赶到陶丘,根本不可能预想到晋军会撤退,所以也不可能及时展开追击,再说春秋中期中国还未有大量骑兵的出现,所以晋文公根本不怕楚军的追击。
+ y" \  @. O( Y; A  % t) F' x; y7 K/ l* K% T& w. ^
  二,天时考量。这个时候还不是和楚军决战的最好时机,适时晋军尚未和齐秦等盟军会合,兵力处于劣势,和楚军的优势兵力决战并无必胜把握,所以必须战略后撤,以便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以逸待劳再寻跟楚军决战。
! U; `* M( K5 R  T3 t  [# h  
* f$ C. e: B1 v0 Y& t: H  三,地利考量。陶丘并不是与楚军决战的最好地点,此处远离晋国本土,并且还一度是楚军盟友曹国的地盘,现在曹国虽然已被自己控制,但亲楚实力尚存,其中难保没有楚军的奸细,万一自己战事不利,到时这些人倒打一耙,趁机捣乱就糟了,所以必须后撤到更加接近晋国本土的地方,不但可以减少不安定因素,缩短物资补给,万一战事不利,本土还可以随时增援。相反楚军则深入到远离楚国本土的晋齐鲁宋列国势力包围之中,万一战败,逃无可逃,楚王想救都救不了了。
8 p( w  \( _0 w% i# D: o+ Z! h7 q  - }! K( @( d3 ?
  四,人和考量。楚军虽然刚从陶丘赶来,疲惫不堪,但由于兵力占优,所以士气并未下降多少,晋军如果冒然攻击,一定会遭到楚军强大的抵抗,所以必须战略后撤,引诱楚军追击,以继续消耗楚军士兵的体力,降低对方的士气。而文公事先就声明自己的后撤是为了实践当初的诺言,这个声明将大大激励了晋军的士气,此消彼长之下,双方优劣立判。* T4 E$ c* f) O& _/ P0 z4 ~, W3 `3 T
  % K2 u" d7 i& R: a
  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晋文公能够称霸并不是偶然的,他的所谓仁义,不过是为了取得军事目的采取的心理战,而宋襄公则是为了仁义而仁义,根本没有军事头脑。所以,文公和死守仁义的迂腐襄公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是他最终能定霸中原而宋襄公只能郁郁而终的最大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噩梦
0 v" n1 T! X- T# Z, s; f. R) N" ^  
% _' k. y, J4 A" {; a" o0 m, A  ) d, n+ c4 I) h$ l# _
  却说楚军刚安下营寨,突然听说晋军突然后撤了,都十分开心:“太好了,晋军怕了我们撤退了,我们不用打仗了!”5 \: I7 b6 P1 L( A
  
& I/ T9 R4 H' C( o8 D  成得臣说:“谁说不用打了,你们给我追!”
5 b, K. |' g) U8 o  + X0 [( h+ i6 h1 [4 L) q4 b
  楚将斗勃说:“晋侯以君避臣,已经给了我们天大的面子了,我们不如见好就收吧!”+ k$ e) v0 {' i$ @: [
  6 Q( @4 }1 F2 z/ R# `
  成得臣也是军事大家,何尝不知道晋侯这是扮猪吃老虎,可是如今他已经骑虎难下,便咬了咬牙说:“曹卫尚未夺回,我们怎能轻言撤退,再说我已在主公面前立下军令状,如果不打一仗,回去怎么交待,传令下去,三军拔寨,继续给我追!”
7 v; R2 N( N, N8 ]# \5 l& _) D8 o# A  
! m/ y; S+ X4 }! B  军令既下,大家只好奉令追击,疾行九十里,一直追到濮水南岸的卫地城濮,才追上晋军,成得臣吩咐大军背靠丘陵安营扎寨,占据住有利地形,与晋军遥遥相对。(濮水:黄河支流,就是庄子在此垂钓说自己宁愿做一个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的王八的那个地方。)( v1 c  {$ X4 Q* k, i; e% a0 R) |
  
% a4 U6 o$ J, t  城濮这个地方位于山东河南交界地,今山东甄县西南临濮集一带,依山傍水地势广阔,是个打仗的好地方,甄县人民应该感谢两千多年前文公对楚王说了一句退避三舍的话,否则这场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世纪大战就不会在这里发上了,也就不会再有城濮之战这么一说了。% [4 t4 C4 r; }9 Y
  # ]) H& y4 }1 Q/ z
  
3 B. e1 |  `% c9 G. n6 P  ( I6 W3 W% Q3 p
  大战在即,文公却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当初流亡楚国的时候,自己和楚王正在饮宴,楚王突然要求和自己手博为戏,自己信心满满的上前迎战,却发现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一个回合就被楚王击倒在地,楚王大笑着压在自己身上,一棍将自己脑袋击破,然后凑上来用力咀嚼自己的脑浆,啧啧声不绝于耳。文公大叫一声从噩梦中醒来,满身大汗,脑海里还一个劲的浮现着楚王狰狞的面孔。& r$ m; d/ f/ H/ |5 o+ B" p
  
( F  n! X: n/ \: d. a' |' Z  狐偃在帐外听到文公呼号,赶忙跑了进来:“主公,你怎么了!”
) S. a+ Y- q- j% T' @/ I$ h+ ]! b) L  
& ~; K7 S; M9 d3 B  H2 o  文公惊魂未定,满脸苍白,喃喃的说:“我,我梦见和楚王搏斗,被他敲破脑袋吸食脑髓,好可怕!”: |/ K1 G* F) s+ q" p$ x& p0 I2 c1 X
    L, @) m. v( W0 S
  狐偃连忙上前安慰他说:“不过是个梦罢了,主公无需在意。”
  \7 S" V9 ~) X1 i' A# g4 d. U- o  6 T, H6 V" R5 u- C" ]* V! C
  文公说:“不对,那个梦好真实,难道我们这次机关算计,最终还是会栽在楚军手里?”
0 I- ^7 v" X# J0 r( J4 S7 b' h3 {  
+ S: Z+ I, g4 Z% g5 G# D  狐偃知道文公连日征战,压力太大,所以才会患得患失,眼睛一转,说道:“非也非也,主公这个梦乃是大吉之兆,你想想,楚王伏在你身上,不正是他在向您表示屈服吗?看来这次我们是嬴定了!”(狐偃这纯粹是牵强附会胡说八道,不过在这个当口,也只有这么说,才能安文公之心。); y- i, H% e3 Q7 }7 L6 G, H
  
  b6 Q/ q0 J1 o4 \7 H3 l, p$ p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越接近成功,心里就越害怕,文公此时的心理状态正是证明了这一点: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现在这一刻,成王败寇,在此一举,这怎么能不让他又忧又惧,生怕一个闪失让晋国的霸业中原的命运毁于己手,成为像宋襄公那样的千古罪人。
7 k- m5 q! S% m/ d) I7 Q. R3 l  
$ d% }1 {" s3 X  正在这个时候,账外突然响起了军士们高亢的歌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意思是:“休耕田中的野草好茂盛啊,赶快去耕翻经过了休闲的‘新田’吧!”舍旧谋新这个成语典出此处) / d6 F8 S6 {6 I3 T) @9 `4 o+ u
  
2 l6 P$ v6 j- [0 G  狐偃大喜说:“主公你看,我们的士兵正盼望着‘开垦新田’,建功立业呢!我军士气正旺,主公还怕什么呢?出战吧!战而得胜,主公就能定霸中原了;就算我们万一输了,我国表里山河,也足以抵御楚军的进犯。”! ~# n* |2 X$ _& ?
  & z8 U2 Q+ R5 M* r* C
  机灵的狐偃一番好说歹说,总算平复了文公的焦虑,这个时候楚帅成得臣派斗勃送来一封战书,上面轻蔑的写着:“正式开战前请君侯派你的勇士和我的士兵来一场公开公正公平的角斗比赛吧,咱们就在一旁坐车观赏,最好把周天子也就来,压点money赌赌输赢如何?”) m% k) I7 m" N: l( N& Y
  2 z4 y6 W; q% e
  文公淡然一笑,好你个成得臣,死到临头还在这里嚣张,好,我先不跟你计较,咱们明天再来一决胜负,于是回信说:“汝君之恩,寡人已退避三舍报了,既然你还是要跟寡人一决高下看什么角斗,那么好,我就答应你的要求,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吧!”9 c* G, M6 Y: ]
  
2 ]: L; P5 e/ r1 R- C$ J, U  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晨,世界军事史的壮举——举世瞩目的城濮之战终于要打响了,微曦的晨光中,文公登上一座高丘——有莘之丘(古有莘部落的城丘,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名胜古迹了),看着山下整齐划一,斗志昂扬的晋国士兵,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近的接近成功过,他伸开双臂,仰面忘着天空,口中喃喃的念道:“额的神啊,请你赐给我军力量,赐给我无上的霸业吧!”
% g* v; [% f- s# b  6 I( Y/ h( t+ Q7 i% i) x% m
  山谷里响起晋军如雷的呼喊:“我军必胜,楚军必败,把楚蛮子赶回老家去!”7 j3 @! h( k- q* B% Y, h
  ( D# e& j5 \! k: a$ p3 U4 v
  文公闭上了眼睛,听着耳边战士们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突然间,已经是泪流满面。
) U" R7 G) Y* i/ d% i4 y& {- v+ {  
5 z" T; J! c/ A1 k) B( q4 ^. u  阅军已毕,晋军开始砍伐树木补充战具,做战前的最后准备。与此同时,楚帅成得臣也站在他战无不胜的雄师面前,大声地宣布:“从今天开始,天下就再也没有晋国这个国家了,中原大地,将由我们楚国所主宰!”2 J1 t+ t) Q8 }! q
  
; j5 X  L# g7 k4 A8 C  紧接着,双方几十万军队开始在城濮平原集结,飘扬的旌旗和闪亮的盔甲让清晨的朝阳都失去了颜色,整齐的脚步声和惊人的车马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肃杀的气氛压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城濮平原的上空真所谓战云密布,天地为之变色,此时此刻,大家都清楚地明白,这个往常人迹罕至的山谷将在几个小时后被战士的鲜血所淹没,成为一个可怕的修罗地狱,而中原大地的命运,也将在那个时候赫然揭晓:谁是可悲的末路英雄;谁又是天下真正的主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马虎军# _' Z: Q9 _* @4 r  o
  ! c, B" I/ k% H& l4 L, C6 g
  
9 B4 j* ?( z8 C1 C1 w; l  比赛开始了,在城濮这个广袤的原野上,几十万军队列成了六个大阵,北面是晋国的上中下三军,南面是楚军的左中右三师,双方主要选手如下:2 b/ x  m  A; n  w# p. j
  5 [! n, N- D9 _3 J3 M. h: e
  晋上军选手:狐毛狐偃两兄弟,齐国外援副将崔夭(鼎鼎大名的奸臣崔杼先人)
5 c% I7 n8 I; v) L- p  u7 `  5 _* _6 \! e: Z  @7 s! @
  晋下军选手:栾枝胥臣两哥们,。秦国外援副将白乙丙(鼎鼎大名的名将白起先人)。
- M5 z5 M/ F+ u2 w9 b  A) o  ! r  I: z, `" [. @: u; V  J
  晋中军选手:主帅先轸和副帅郤溱,祈瞒掌旗(坏事的人)。
) b. t! n2 G3 g7 _7 s  
% C/ d- y- E  m3 b, [$ r. S  晋奇兵:荀林父,士会,魏犨,外援秦主将小子懿,齐主将国归父(这都什么怪名字)。/ B7 Q8 Z  o/ y! A1 G
  
% o2 r& Q+ b, m8 R  $ Q* e# S! P7 @! p8 @# ^( W, l
  * `( a& ]- H: d1 h/ R
  楚左师选手:斗宜申(字子西),郑许外援(这两个国家的选手史书没有记载,小国就是可怜啊,连名字都不给上字幕)7 ~4 Z" z; r  o5 e6 _3 z
  ) A& Q8 h" d5 t' Z- q" s" G5 y) d
  楚右师选手:斗勃(字子上),陈外援陈辕选,蔡外援公子印。(不是他们的名字够资格上史书,而是正因为他们俩才坏了楚军的大事,衰人两个。)& r. I5 v' |! ?0 t
  # e. E( o/ m% D
  楚中军选手:主帅成得臣,副帅斗越椒,得臣的儿子小将成大心。(适时年仅十五岁,楚国新升的一颗将星。)
( `9 F+ _4 {' T% ]  
1 \3 T' X8 ^6 O1 P5 S* M, N  
# I4 s4 z+ q/ G' O, c  从以上的阵型可以看出,楚右师的实力最弱,陈蔡两国打从春秋初期开始,就是跑龙套的角色,跟在大国的后面分杯羹吃,不但不能增加己方的战力,还处处捣乱,从前的周天子桓王和宋大夫孔父嘉都是栽在他们手里。晋下军的胥臣深明这个道理,所以命令战车冲锋,率先冲向楚右师的陈蔡部队。+ c" c! A8 h5 o
  
8 I1 L9 w: i# o; a/ R) i/ R  陈辕选和公子印两个衰人在楚军中一直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现在见晋军攻来,心中大喜,“哈哈,我们俩威风的时候到了,楚国人,我要让你们看看我们陈蔡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就让我们来打响城濮战役的第一枪吧!”# T' w8 F& o; H/ y, ]' m1 I
  8 g0 |6 {8 A2 T; E+ ~$ ?6 V; R+ W$ R2 l
  他们兴致冲冲的率军刚要和晋军交战,晋军突然全体后撤,公子印大惊:“糟了,我们中了晋国人的诱敌之计了,辕选,我们快撤吧!”/ N, N2 ~1 A) ^8 e+ z3 J
  
3 G% b' k7 L+ S7 O+ ?  陈辕选刚要搭话,只见前面的战阵中突然冲出一群老虎来,直看得目瞪口呆:“有没搞错,两军交战,怎么会有老虎?小印印,你帮我看看,莫非我早晨没吃饭头昏眼花看差了!小印印,小印印?”他叫了两声没人应,再一回头,只见公子印早就头也不回的拔腿跑了,远远的传过一句话:“你是傻的啊,还不快跑!”! t" R5 N  g8 ?( t9 r
  
% w4 o# h1 P# d- d, k/ r) x# Z) v. I  “妈的,不讲义气的家伙,兄弟们,给我撤!”这个时候陈辕选也顾不得那些是真虎还是假虎了,掉头就跑,恨不得爹娘少给了两条腿。3 g+ J3 T+ J; L
  0 P: j! W( P, N7 N
  楚将斗勃拿着望远镜在后面看的真切,那哪里是什么老虎,分明是晋军以虎皮蒙在驾车的战马上吓人用的,气的大骂:“这两个高度近视,连马和虎斗分不清,马虎马虎,真是太马虎了!(莫非马虎这个词就是打着来的?)”说着他站在战车上拿起高音喇叭大声喊:“大家不要怕,那些老虎是马假扮的,千万不能上当啊!” 6 m! o8 z' B  ~3 F1 y
  
/ p6 A/ N! {9 S" ?6 v  其实大家也都发现那些老虎是假的了,可是人知道,马不知道啊,再说它们也听不懂斗勃的人话,吓得惊慌跳掷,车上的御者指挥不动战马,只好任由这些畜牲到处乱跑,一时间,楚军右师乱作一团,人仰马翻。胥臣乘乱挥军掩杀,楚右师大败,死者枕藉,不计其数,陈辕选和公子印这两个衰人也死于乱军之中,为楚军赔了葬。斗勃站在战车上,看着自己前面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血泊之中,面色惨白心如死灰,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竟然这么快就败了,而且败得不明不白,败得一塌糊涂。他无奈的站了起来,高举配剑,对自己身边仅存的几百个亲兵高声喊道:“兄弟们,为主公献身的时候到了,给我冲啊!”话音未落,突然一支乱箭射来,正中斗勃胸口,斗勃一声惨叫摔落下车,斗大的汗珠一个劲的往下滴,他的亲兵们慌忙把他抢救上车,“将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还是先逃了吧,日后再来跟晋军算账!”8 c  Q) w! b9 f$ b$ m6 P. r
  
" [. X  D4 C! k- _! b3 `" A  斗勃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任由战车将其带离战场,心中暗想:“希望元帅和子西那边能够进展顺利,打败晋军,为我报一箭之仇!还有,从今以后,我身边的人绝对不能再给我提‘虎’字,否则我跟他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恶战(1)- k4 r3 I; V4 N# X9 \+ k
  
. J; D; d9 ]/ p  
0 L6 w- S( @& Z$ a! u# M  在右路攻势大局已定的时候,晋下军主帅栾枝突然悄悄的离开本军,来到中军和元帅先袗讨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4 ~0 M( S% U* G/ y8 l, e: z  5 \5 z. h  o5 a( Y# [4 v
  先轸听了栾枝的报告,大喜说:“子於(赵衰字)看人果然很准,胥臣确实是个将才,此役若胜,当给他记个头功!”
1 F. {3 t0 P$ ]$ M3 V/ _* I0 K  # ]! e# E! G: E( y. q! r( a
  栾枝听了这话,不由有些酸溜溜的,哦,功劳全是胥臣的,我就没什么事儿了,不行,趁着仗还没打完,我一定要立些功勋,回去也好在栾氏族人面前吹嘘一番,于是他主动请战说:“楚右师已败,请让我率领下军,挟余威攻入楚中军,把成得臣这小子抓来让主公好好羞辱一番!”6 ~4 k8 p( u9 R
  ! u6 n( S4 C& U* \
  先轸说:“不妥,楚右师虽败,其他二师却并未遭到损伤,再说楚中军的若敖六卒精锐无比,非右师陈蔡这些乌合之众可比,若贸然进攻,不但有可能让战事陷入僵局,还有可能遭到楚左师的夹击,让先前的战果付之东流。我们必须先弱后强,先击败楚左师,剪除成得臣的羽翼,然后合兵一同进攻楚中军,以优势兵力击垮成得臣引以为傲的若敖六卒。栾大夫,你的任务就是拖住楚中军,让他不能驰援楚左师,一定要坚持到我和狐偃全歼楚左师那个时候,怎么样,你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
8 R9 O  E5 T, [: B2 F  $ k5 `+ b  D. B6 @7 o. m: i9 N5 F
  栾枝拍着胸脯说:“主帅放心,不就是要我拖住成得臣这小子吗,这简单,我已经想到绝招了!”
0 L6 i9 a. H2 j# C* {3 l3 F0 O  
3 f, }- C  L* o; b: z, T2 j/ s  b5 a' s/ s  先轸说:“好了,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就是怎么打败楚左师,毕竟这一师比楚右师的实力强上不少,我们要好好计较一下如何对付他们!”
; Q4 ~; @: `# R5 X* @) m  
- @5 E; S, l. q8 m$ F- L% B) W5 T  狐偃大笑:“这好办,胥臣来个扮虎吃马,我们就来个扮猪吃老虎,还是一句话‘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 f8 |; H8 h+ e3 f! E+ g( X  n" F  
3 p8 u. o8 u1 N* z, Q! x- M  先轸见狐偃信心满满,不由好奇地问道;“大夫如何扮猪?”
$ H5 G( W4 c& D* n" X; w8 r  
& m6 W& I; h  H2 J* M$ \& k  狐偃神秘的一笑:“呵呵,这就要栾大夫帮忙了!”* e. [" R( C- c1 H: X- C( W+ m( M% z
  , }6 Y+ g8 c5 O) k* b- n' c: L
  栾枝笑着说:“我知道狐大夫的意思了,你们等着瞧吧,我一定会让斗申宜上当的!”
' I$ j( X9 ~$ H7 i: z  
% ~3 e, h: E$ v# M5 \  先轸见他们神秘兮兮的样子,知道他们已然想得妙计,不由大悦:“好!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成得臣,你这回死定了,我要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用兵之道!”
9 Q" s5 {/ i7 T2 z  n  
4 x' |. j1 e3 M& B: c: ?6 e' s  就这样,晋国三雄的这一番计议决定了成得臣的命运,他万万没有想到,自称仁义礼信的中原大国晋国,竟然会使出这些阴险之极的毒招。因此当楚右师已然一败涂地的时候,成得臣却并不了解自己右翼的真实情况,偏偏当天又是风沙蔽天,视野极其模糊,他正要派斥候前去侦察,突然有陈蔡的士兵前来报告:“右师已得胜,请元帅速速进兵,协同我师一起攻打晋中军,共立大功!”(分明是栾枝派来的奸细,且看得臣如何应对。)" a- {9 J; K& V8 l! @5 X8 \
  * `5 |2 p4 C- Z- ?* s" c* J
  成得臣也不是个等闲之辈,怎么可能相信几个尖嘴猴腮的士兵的片面之词,于是他登上战车,拿起望远镜,往右面看去,但见晋下军仓皇北奔,烟尘蔽天,不由大喜:“哈哈,我还以为晋军有多利害呢,原来是个棒槌,一击即溃,完全不是我们楚军百战雄狮的对手,子西(斗申宜字),你速速率领左师攻打晋上军,我自率中军和我右师共同夹击晋中军,成功与否,在此一举了!”(还我右师呢,早玩完儿了!)
; F. i# p! H3 i! Q! v0 Q  . M. @1 }5 o6 ]5 y
  现在问题来了,栾枝的晋下军当真跑了吗?当然不是,这都是栾枝的诡计,他只派了少量晋军在战车后面拖着刚砍下的树枝,跑起来尘土飞扬,造成全军撤退的假象,借以迷惑楚军,诱敌进攻,其实主力都在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对楚中军进行拦截。我只能说,栾枝,你真是世界上最早的特效大师,骗死人不赔命啊!
0 `0 \9 V! p8 J  
1 C0 e/ n1 n8 _! k) b+ c" x7 C  成得臣斗申宜虽然打仗很厉害,但是要说玩阴谋诡计,他还真不是栾枝狐偃的对手,斗申宜轻易的就相信了栾枝的特技,挥军直扑狐偃率领的晋上军。
, R' v3 p/ d/ B1 H9 K  
, z" E; N4 K* C  狐偃站在战车上微微一笑:“哦,达令,康芒,follow me !” 说着命令士兵在自己的战车上插上两面巨大的帅旗,吩咐全军撤退!. |' Q) _# D0 h2 S) O5 ?; l
  ' D, l+ z/ Q: o
  斗申宜冲上来正要和晋军交战,突然见晋上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后撤去,狐偃的帅车更是拉着两面大旗,呼拉呼拉的,跑得比谁都快!
0 i) R; z' n" ~" U, x3 U0 O  
# z: Z( e2 }: _% ]' P6 `( ]. }' S  斗申宜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头痛得说:“晋军是怎么回事,老是没打就跑,太没意思了!”(别急,待会儿就给你意思看看!)
& B$ W; g$ @) b# h4 B3 Z/ ^& ~, g, q  ! g- P0 s! o8 w& O' M! ?
  手下甲:“将军,我们还是不要冒然追击吧,提防有诈啊!”
/ o: q& ~; S4 t  
$ Y1 B/ M  i8 j# c  手下乙:“怕什么,你看那两面可笑的帅旗,多么的狼狈!如果不是真的怕了我们,咋会跑的那么快,再说如今晋下军已然败退,我右师很快就能驰援我们,就算他们有什么诡计,也使不出来了!”
4 O$ J8 z; g. Y5 F, t/ a  2 n# d, n* n! m0 L$ z. a
  斗申宜想想也对,有中军和右师撑腰,我怕个什么来着,就算被包围了,他们也会来救我的,再说斗勃已然立了大功,我要是不拿点成绩出来,太没面子了!( w0 ?" F' W) o! p' T1 w
  ) K" Y) Q" L9 m) {) l3 P$ g
  这样想着,他顿时感觉自己信心大增,命令全军追击!
+ |, v* X% z' l& c, v  2 O) E6 y3 c* y. M- {* B1 x5 V7 v( D
  就这样,楚左师几百辆战车同时进发,浩浩荡荡的驰车猛追,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漫天的沙尘之中。(回不来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4 22:24 , Processed in 0.0236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