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anshoufeng

传帮带教:萧医生的电子诊疗仪心得传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0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来我使用耳穴探诊的体会 (转贴)

1 B# A8 J1 s. I; _& v
0 V( d: N) m3 _+ S: H    自从卫生室有了晨康电子产品后,仅仅几年时间,卫生室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效率,一跃成为本县一流卫生室,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晨康电子。
* K3 X, b% B6 s4 B5 g+ W    2000年底在杂志上第一次看到耳穴探诊,那新颖的诊断方式一下就吸引着我,当时我只考虑了一天就准备购置耳穴探诊,东借西借才凑满仪器款,刚购回仪器的时候,连仪器开关在哪里都找不到,用了半天时间才把仪器装好,开始探诊病人了,硬硬的探诊在病人耳朵上面轻一下重一下,一个系统探测下来病人的耳朵也被我搞得通红了,诊断结果也是五花八门出乎我的经验性诊断,当时开始有点怀凝仪器的准确性。心想,既然仪器购置回来了,也就只有静下心来好好的琢磨,慢慢的反复的体会着探笔与穴位的接触技巧, 每天一有病人,就在病人耳朵上试探着,大约2个月后总算找到了第一次探诊的心得。一年轻男性病人,到我卫生室什么病情也不说,就是要我给他电脑诊断,当时我心中无底,手都在颤抖,也只有硬着头皮给他探诊了,每一个穴位都使用相同的探笔用力,点到阑尾穴的时候出现强阳性,探诊完后我没有点击诊断结果,还是先让病人平卧位触诊,阑尾区明显压痛并有反跳痛,当时就确定为阑尾炎,一天后病人手术切除。从那以我就开始相信耳穴探诊,并开始通过电视广告做适当宣传,按类似方法就凭穴位阳性值来诊断并结合临床分析,使用得心应手,一次又一次出现奇迹,神奇般的诊断效率在病人心中像神话样传播着,经济效益也成倍的增长。几年来我卫生室耳穴探诊接诊数千例,远到上千里外的病人前来就医,如今附近几个镇的村民一直深信着我的耳穴探诊,有了耳穴探诊,给我的临床诊断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帮助,目前我卫生室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稳步提升,对耳穴探诊的诊断效果我深信不疑,这是我多年来试用的结果。

2 ^- d2 x4 E! I  A: C
# R( P) k* R4 t, H$ p8 k4 t+ w* ~
  V3 D* A' e  Q4 b3 K
8 r- e" T+ ]( k: Z1 @9 R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6: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e7 c4 T% f/ t2 b4 t8 T
耳诊在中医疑难病症诊断中的特殊作用
- c/ D2 M% l, v( h( R7 N
张 萍
, Y( E+ J$ N2 M. [1 w& T7 x+ t(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张萍中医诊所,大连 116600)
2 i1 M( n5 J  U% x% W6 A
   耳穴诊断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和历代名医专著都大量记述了耳与脏腑、耳与全身关系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经验及方法,为耳诊研究提供了宝贵依据。如今,耳诊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6 ~" ?: T: H$ m3 ?7 R. n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所限,耳穴诊断多数还仅仅限于在某种单一病症上。笔者20余年从耳诊研究与实践中发现,耳诊不但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有较高价值,能准确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预后吉凶;对于许多疑难病症的定位、定性诊断同样具有特殊作用。- ^, w9 O+ h" W- n% K$ U9 [
1 耳穴诊断疑难病不同病因病机8 a! e3 x& L$ F0 H" e; b1 i+ m
临床常遇到患者苦诉,周身不适、疼痛或无名疲劳、乏力、烦躁、自汗、盗汗、耳鸣,甚则长期发热、咳喘、肢麻酸胀……,而各项理化检查又没有明显异常,难以对症治疗。每遇此类病人,笔者首先从耳穴上查找原因。《黄帝内经?灵枢》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清?汪宏《望诊遵经》曰:“合而参之,耳形之诊,当以厚而大者为形盛,薄而小者为形亏。肿起者邪气实,消减者正气虚。润泽则吉,枯槁则凶,合之于色,亦可辨其寒热虚实。”笔者发现,当身体各部发生或即将发生病变时,在相应部位、互为表里的经穴上,即可出现各种不同的阳性反应,耳穴视诊可发现变色、变形、脱屑、丘疹、血管充盈等,还可发现穴位电阻值及痛阈值异常。这些变化可出现在疾病发生之前(早则可提前1-2年),也可在病愈之后或在穴位上留下永久痕迹(从耳穴变化可判断60年前曾患结核或肝炎)。由于耳穴这种特殊的敏感性,结合中医四诊,就可以准确定位、定性、一症一方,常可手到病除。
6 B/ w5 c$ X& s$ y* X- N& S, x# G) t宋某某,69岁,主诉:舌干裂,重则出血,50余年来昼夜靠含冰糖来刺激唾液分泌,同时伴夜尿多、小腹坠胀、头昏等,去过全国许多大医院门诊、住院治疗均无效。就诊时舌光绛无苔、呈龟裂状,重度瘀血斑,唇干起皮,脉沉实。若按常规极易误诊为肝肾阴虚。耳诊全耳苍白薄软。综合分析后诊断为:肾阳虚衰,枢机不利,气化失常。患者服完1剂药后,觉口水增加,白天可不含糖;先后诊治4次,舌面生出薄苔,龟裂舌面变平复,瘀血斑完全吸收。自诉口水如常人,其余症状全消,& v0 ^! ]8 Z8 j* t8 \
张某某,公路征费所职员,从95年起,腰痛乏力,性功能减退(就诊时完全无性欲),下身常年冷汗淋漓,重时沿腿下流,内裤终年湿冷,失眠,耳诊耳轮中部回收,与对耳轮相融,枯干暗红,心区多重淡细环状纹,肾区睾丸穴均压痛。综合分析后,诊断为心肾不交,湿热下注。中药外敷内治,4剂汗止,再4剂诸症全消。% B$ Q1 Y: t. }# c2 `" Y% P
刘某某,48岁,顽固性头疼20余年,每天服止痛药7-8片也难以缓解,同时伴面色灰黑,食少纳呆,腹胀、心烦易怒。耳诊见全耳焦干薄暗,耳轮脱皮,十二指肠斜向胆区暗紫色,血管凸胀。耳穴综合诊断为枢机不畅,肝肾阴虚。嘱其停服所有止痛药,耳针3天后痛止,前后服中药8剂,耳针12天后痊愈。% S6 g1 t" q# N, ^- i
刘某某,64岁,尿痛、尿不禁、腰疼、胸前区痛、食少、盗汗。B超示左肾13.7*6.7mm结石,耳诊心区明显压痕,耳干暗,局部脱屑。分析诊断为气阴两虚。投以健脾益气、清热养阴方,10天后明显缓解,又服20天后,B超显示双肾均无异常。1月期间连续3次B超检查均无异常,同时诸症均消。9 I0 @. e& }) M7 H& r  a% d
各种无名高热在耳穴上都有不同的特异变化,诊断明确后,轻则1次中药穴位注射,重则2-3剂中药,均可痊愈。
# L: d7 }$ G+ ]其他如泌尿、生殖、肝胆、心血管系统等疑难病症,若通过耳诊分析、准确诊断,对症用药均能收到甚好疗效。
: v: f) b$ F, m2 耳穴诊断骨折及骨折复位情况
! p/ v$ }: @6 v* u3 H一般不拍X光片,单凭物理诊断检查骨折及复位是很困难的。但笔者发现,四肢部的骨折及骨折复位情况通过耳穴可以准确诊断。: `# [$ T& p6 X# y
1996年8月,白求恩医大三院骨科310病房,吉林省德惠县农民张某某,双腿粉碎性骨折,术后为其耳诊,右腿复位完好,左小腿仍错位,当即拍床头X光检查,结果与笔者诊断完全一致。
0 ]8 i  a6 P8 A$ ~4 S, }1998年4月,白求恩医大一院骨科混合病房,长春市北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张xx,右小腿胫、腓骨骨折,前2次手术均接错位,第3次手术后笔者为其检查,耳诊结果为胫骨复位较好,腓骨错位,当即排床头X片证实,诊断无误。类似此类诊断,笔者完全单凭肉眼查看耳穴即可诊断,方法简单,患者无任何痛苦。如果能在临床推广,定会令许多患者减少诸多不必要的痛苦。
& m1 s# T4 D9 C3 \8 i- A3 耳诊对肾炎、肿瘤及肿瘤转移等疾病可提前做出预测# J& Y* q9 a# l/ c& s
临床经常遇到一些早期肾炎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或理化检查指标无明显变化而耽误诊断、治疗;但一经耳诊综合分析,一般均可及时乃至提前做出诊断。* f: d1 B, ^! L$ b7 F  Y( \& H" _9 s
吉林省原白城市妇联李某,耳诊时肾小球穴、肾穴均压痛、尿道见淡红色微细红色血管。笔者告之已患肾炎,近日将发作,李当时一笑:“这段只是感冒,肾区没任何不舒服”,但李3天后即出现血尿。
, a% `0 }/ l* o" S某野战军将军自觉腰酸乏力,中西医多方治疗月余,病情反复加剧。笔者为其详细诊察耳穴变化,综合分析后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误治;并告之尿常规各项指标将会出现的变化。患者当即去化验,结果与笔者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后经过笔者1月多的综合治疗痊愈。
* Y7 l. C+ k6 g; I+ _) N目前,肾小球肾炎由于临床诊断标准限制和个体差异较大,许多早期患者因不完全具备各症而失治误治。耳穴诊断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进展无疑为此病的早期诊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2 b7 A' r  p1 ^) V$ ~+ n& M恶性肿瘤,一是性质恶,不易治愈;二是隐蔽久不易发现,一般发现即中晚期,蕴毒已深,失去治疗时机;三是病因病机复杂,不易把握,不能及时对症治疗。但主要还是后两点使肿瘤难以攻克,而耳穴诊治等中医手段配合先进现代诊治技术,完全可望解决这一难题。
9 a8 x6 e. O4 {1 j2 f' U' ]) |6 g# G刘某某,咽喉不爽音哑,以咽炎住院半年无效,经笔者耳诊结论为咽喉癌。刘随即去长春,当即被白求恩医大收住院,做了咽喉癌手术。医生说,如果再晚半月,就彻底失去了治疗时机。
# B$ W" H0 j" Z9 G  H7 r$ [于某某,在北京确诊为晚期肺癌,并通知家属准备后事。笔者为其耳诊时发现已转移至肝、胃,且同时伴有胸积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由于通过耳诊明白了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3剂药后患者咳血止,3诊后可起床活动、玩麻将,1年后死于心衰。2 ~, ]" i+ W2 L, _! Y" z
章某某,腿部恶性肿瘤,截肢前做骨扫描、CT均未发现转移迹象。而笔者耳诊见双耳上肺底部凹凸不平包块,推之不移。耳穴判断已转移至肺,结果术后6个月X光显示,双肺转移癌。3 w- q9 {; r1 ?2 r# A: {
综上所述,某些疑难疾病的诊断预测,完全可以通过耳诊与现代诊断技术配合共同完成。
6 q) v% P9 ^& X4 耳诊有助于对患者整体健康素质做出正确评价、提高疗效
! L, T4 W% U  C$ A- T! i+ T3 O如前所述,耳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曾患过何种疾病,如肝炎、肾炎、肺结核、心脑血管疾患等,能对患者目前身体做出全面预测分析,从而做到科学准确用药,提高疗效。所以借助耳诊的综合判断,许多患者均治一病而诸症愈。
$ g& U# b% w" M4 p& d3 M牛某某,62岁,患“病窦综合症”,脉率心电显示36次/分,头晕身颤不能自理。正准备安“心脏起搏器”时经人介绍,从熊岳老家由人护送就诊。经耳诊与中医四诊合参诊为气滞血瘀、心肾不交。投以理气化瘀壮肾复脉汤。5剂后,症状明显减,又6剂结代脉消失,双侧脉率由36次/分升到59次/分,诸症均消,可下果园干活。- H0 X8 v9 Z8 ^
同样是面色灰暗、褐斑、枯涩,又可根据耳诊分清是何脏何经疾病及以往病史的关系而采用不同方法、药物,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一位58岁妇女患有多种疾病,憔悴苍老。经过1疗程耳针治疗,不但病情缓解,且面部皱纹有所平复。0 y8 P$ M& [# }  I
经常有大、中、小学生因注意力无法集中,无名疲劳、焦躁、头昏、头疼、腹痛、厌食,无法坚持学习来就医。虽然这些患者症状相似,但通过耳诊所查,病因病机却各不相同:或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喂养失当,或热伤经络、木火刑金,或患病时攻伐太过、劫伤元气等。由于诊断准确,所以都取得满意疗效。
0 G* I7 s% f& `0 q9 x, `! P5 H: C李某某,自幼体弱多病,就诊时面色苍白,清瘦懒言,双目无神,观耳瘦薄、暗涩,耳轮中部弧度欠缺,颈椎穴凹凸不平。知其主要是先天不足,后天喂养失当。服药半月后诸症全消,体重明显增加。后领其母来治病。其母告知其子是怀孕7月生的早产儿,自幼多病,20年来一直没离过医院。6 G7 H; m, u; c1 Z' i1 {6 B
周某某,52岁,因周身不适,多处就诊未能查明病因。经耳穴望诊,左侧卵巢穴有绿豆大半圆形凸起,压痛双加号,做三角窝前1/3处压痛加号。即告知其可能为左侧卵巢肿瘤。患者当即去医院做了B超,诊断为左下腹实质性肿瘤;第二家医院又诊断为左下腹肠道实质性肿瘤;最后,经第三家医院综合会诊,方确诊为左侧卵巢肿瘤,随即手术,在卵巢中切出鸭蛋大肿瘤。6 J% C4 W. J8 G% d! E) V
综上不难看出,耳穴诊断价值可贵。笔者通过统计,“耳诊为主”的诊断符合率已达90%以上,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率可达95%左右,超过以往报道所称的“耳诊辅助诊断单一疾病80%左右”的阳性符合率。因此,笔者已把习惯上的耳诊由临床确诊的辅助手段转为“耳诊为主,四诊为辅”的诊断思路上,特别是对疑难病的诊断。耳穴辨证更有其它医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耳诊的理论与实践还远远落后于中医其它诊断方式的探索,尚未引起医学界重视。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促进耳穴诊治理论与实践的广泛交流,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努力开拓新途径。
- o3 k' K% _) P4 e
" B# r$ W: h) V' m. R
9 a( v7 @" w% G

7 w$ L6 C0 v% P4 t, k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6: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hxzz 耳郭是外耳的一部分,耳穴则是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诊治点,为了便于读者熟悉耳穴的分布情况,简单介绍耳郭的主要表面解剖结构如下。     耳郭前面分布     (1)耳轮:耳郭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脚:耳轮前上端伸人耳腔内的横行突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小结节。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相交处。     (5)对耳轮:耳郭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对耳轮上、下脚:分别指对耳轮上端分叉的上支和下支。     (7)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9)耳屏:耳郭外面前缘的瓣状突起。     (10)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l)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2)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3)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l4)耳甲: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其中,耳轮脚以上部分的耳甲称耳甲艇,以下部分称耳甲腔。     (l5)耳垂:耳郭最下部的无软骨的皮垂。     (16)外耳道口: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的孔。     耳郭的背面分布     (1 )耳轮背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此面多向前方,又称耳轮外侧面。     (2)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     (3)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4)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 主要耳穴
" R& _( Q2 k. m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     这里仅介绍临床中用得最多的40个耳穴。     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下。     (1)耳中:耳轮脚。主治:呃逆、荨麻疹,小儿遗尿。     (2)外生殖器: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处。主治:睾丸炎、外阴瘙痒症等。     (3)耳尖: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取穴时,将耳郭向前对折,在上部尖端处取之。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4)结节:耳轮结节处。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5)风溪:耳舟上,在耳舟上五分之二与下五分之三的交界处。即耳轮结节前方。主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     (6)肩:耳舟上,耳舟分五等分,自上而下在第四等分处。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胆石病等。     (7)膝: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主治:膝关节肿痛。     (8)坐骨神经:对耳轮下脚的前 2/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9)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l0)颈椎: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为本穴。主治:颈椎综合征、落枕等。     (11)胸椎:按上述分法,中及乃为本穴。主治:胸胁痛、乳腺炎、产后泌尿不足等。     (12)神门:在三角窝后 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     (13)内生殖器: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l4)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15)外鼻:耳屏外侧面中部。主治:鼻炎、减肥等。     (16)屏尖: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主治:发热、牙痛。     (l7)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18)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19)内鼻:耳屏内侧面下 1/2处。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     (20)对屏尖:对耳屏尖端。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     (21)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病。     (22)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     (23)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     (24)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25)肺:耳甲腔中央周围处。主治:咳喘、皮肤病、便秘、戒烟。     (26)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     (27)内分泌: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28)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主治:口腔炎、戒烟、胆石病。     (29)胃: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失眠、胆石病。     (30)十二指肠:耳轮脚上方后1/3处。主治:消化性溃疡、胆石病。     (31)大肠:耳轮脚上方前1/3处。主治:腹泻、便秘。     (32)肝: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月经不调、高血压。     (3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二穴之间。主治: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胰腺炎。     (34)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遗尿、腰痛、肾炎、月经不凋、遗精、早泄。     (35)牙: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一区为本穴。亦即耳垂正面前上部。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36)眼: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即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及其他眼病。     (37)面颊: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交界线周围,亦即眼区与内耳区之间为本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     (38)内耳:按上述分区之六区,即耳垂正面后中部。主治: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病。     (39)扁桃体:按上述分区之八区,即耳垂正面下部。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40)耳迷根: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即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胆石病、心律失常。     (41)耳背沟:又称降压沟。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于在耳背面呈“Y”形凹沟部。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 1 h0 z7 k) l: f0 X" ~

' [9 |0 t0 n/ x7 q+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9: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耳轮:0 W+ X& M! d; ?3 @+ h0 k6 k. g
    定位: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 W6 I6 Q6 x, ^( d5 w- s6 h0 B. u3 i. A    功能:按压整个耳轮边,可镇静消炎、提高免疫功能、预防肝炎、高血压等,而且脚相当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便秘、腹胀、胃痛、安心灵神、失眠、减肥及减少皱纹都有显著效果。
$ C$ e' U. D8 P- h9 A& {
0 A! l* I: W) O    2、对耳轮:
6 J9 a1 n% m5 l, R( O    定位: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 n9 P! Z. j/ O, z) k
    功能:对耳轮相当于人体的脊椎、下肢、臂部,在此部按压,可促进躯体血液循环、防治颈、背、腰、膝、小腿、脚跟、踝关节竣痛、骨质增生、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并且有疏经活络,活血止痛等功效。# P; O9 d3 O% r0 q# e2 J; H; k

: m1 U7 O7 i9 @' M$ u6 M) M' n    3、三角窝:3 _8 D$ p- h$ s$ v/ O/ n  B* t
    定位: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2 h9 \6 N" V2 B
    功能:三角窝相当于人体的生殖器,在此处按压可防治妇科病、男科病、安心宁神、消炎止痛。
, S3 J7 v6 T; ~$ b2 n* x9 }; C, O4 X5 Z9 ]1 F
    4、耳舟
) J$ \$ e+ f( U" Z$ Y& O8 |    定位: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船形沟,又称舟状窝。4 q8 @6 _9 U; [. d; g5 h
    功能:相当于人体和上肢,按压耳舟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防治肩周炎、手肘痛、落枕、皮肤敏感、鼻敏感等。
. G  y. E/ J3 p! d. |' P7 w1 P. O9 G. C1 Y0 p
    5、耳屏0 t6 v3 ^1 z$ J' g
    定位: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9 V4 J$ Y: I7 V/ |/ {; {    功能:耳屏内外相当于人的鼻、咽喉、耳等,在此处按压可防治鼻、咽喉、耳发炎预防感冒、鼻过敏等。
& B: K( O; x% H# ~# X- ^  I
& m6 J) f, q# e5 j. e# P( {    6、屏上切迹
; B0 P" Y: ~  o/ |8 w    定位: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t4 b5 z. Q( W
    功能:
: J0 g, {- t3 F: S6 C" p& I6 d+ I  Y( \5 z' l6 j4 Y" U, h2 R
    7、对耳屏
  q9 A# D. x7 a" Q# e# K7 f    定位: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 A" l8 s: _+ r
    功能:相当于人体的头部,在此处按压可防治后枕痛
8 [0 [# G) ~- O! H' l& |2 G& r" H9 p" a8 N, K: ]
    8、屏间切迹3 x* u* G9 _$ i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w- D( n3 K$ G1 ?  S3 x7 h
5 s, f* h% ^% Z. |: i% U( x
    9、屏轮切迹9 Y/ O- E  ?* N3 }. q" _0 O
    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 c2 h( ]- w* b" j- k! `$ }7 z, {3 J
' r7 o' ^8 J3 N& M$ O; ~' h4 f1 @
    10、耳垂
" e/ @1 v  a2 y: d8 s    定位: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n, o* ~# Q3 G% N
    功能:相当于人的面部,在此处按压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预防工作疲劳时出现的眠累、眼袋、黑眼圈、黑斑、雀斑、皱纹、扁桃体发炎。
8 N6 v: J1 h* m3 V+ l# C, s
  ?7 @6 M" @5 }( q4 M4 B; x, L9 C    11、耳甲艇5 c5 P1 B8 ]2 g0 i: Q
    定位: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 p- c2 m3 _6 W# e* h    功能: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部,在此处按压可补肾益精、疏肝理气、养血强筋、更可防治低血压或高血压、头痛失眠、脱发、腰背酸痛、黑斑、雀斑。 9 M# r' I! H) A" e; k

$ w) U0 a! ?0 a    12、耳甲腔
) z! \. M* A! \7 Y0 b8 p* T    定位: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4 ~5 q9 B6 ]5 W    功能:耳甲腔相当于人的体心、肺,在此处按压,可防治感冒、咳嗽、气管炎、还可安心宁神及防治神经衰弱。
* M4 p: g# D: v* G
, l2 c- g5 Q/ F* L; R) K) e; g+ e0 Z    13、外耳道开口, F4 W0 j9 S6 X5 B: q" \
    定位: 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y  \- T) B5 {% _. z4 I: I2 g1 a
 功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有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K* L6 |$ h7 y+ {
    我国传统的男左女右的说法,在耳穴诊断当中反映的很突出.所以我们在进行耳穴探测时不要怕麻烦,图顺手,有些穴位最好两面的耳朵都探一下.有时候您会发现一面的反应是阴性,而另一面的是阳性.7 s. P+ m$ U1 N5 h7 D, J* Q
    还有,比如"胰胆点"这个穴位,左耳反映胰腺的疾病,右耳反映胆囊的疾患.再有:像某侧受过伤,或者疾患,则同侧的相应穴位呈现阳性反应,对侧却没有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左女右是雌雄两性原理和对称定位原则在人体的一种中医的诊法的应用.
: ], X" @( Z  u% Z0 b胰左胆右相对生理定位,在耳区的全息征兆应该与中医的"左病征右,右病征左"原理相应.但实验诊查结果却正好相反.这是否对中医在此说上有新的发展或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7: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人不少,回帖的人太哪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05:07 , Processed in 0.0288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