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43)4 |1 k. y+ N" A( U
  
* i7 L/ o' g: }  说好,是李元昊还活着。不好,是他胖头肿脸地往回跑,被张亢踢黑了脸。说无论怎样辽国都好,这更简单。坐拥东亚最强军事实力,辽国坐山观虎斗,两边打得越狠,对它越有利。( o7 e% m, j  ], Z
  一些利益简直是不招自来,比如西夏国和李元昊最短的那条船板——钱。没有了宋朝每年的恩赏,再断了宋、夏之间的榷场,李元昊的国家里仍然只出产青盐和马匹,他想要钱打仗,就只有一条路好走。0 w' p7 z# a. m8 G
  把牛、马、羊、骆驼等土特产卖给契丹人。但非常可惜,卖不上价。这些东西辽国人都有,一点都不稀罕,你爱卖不卖,简直是着地要价,地下室还钱。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李元昊拼了命去打架,实际上都是替耶律宗真创收。
& _/ S* a  [# e# C4 [  这日子是多么的美啊。7 K4 X6 h: Y5 E5 }, A; ?! j6 C  R
  但完全可以更美,耶律宗真问过了姐夫的近况,开始向群臣微笑,顿时契丹王廷上金光闪烁,每个人都看到了大笔的现金、布匹、绸缎,或者黑黝黝的土地。要问美丽的生活哪里来,大家向南看。
, @/ w2 v$ P' p/ ~  坐山观虎斗只是预备动作,要是没有下一步的趁火打劫,就是个只会看热闹的呆汉。这时宋、夏战争己经打了快3年,早了宋朝没疼,根本不怕。再晚些就要打出结果了,时机一去不复返。耶律宗真紧急指示,大家想个办法,立即行动,要俺的皇兄吐出钱来,还要他心甘情愿。
% u8 {- A7 X  M1 y& t+ U6 W  因为我们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
& |1 ?9 e0 |* v. r0 R. n1 A- U  这时辽国人的智慧开始显露,以前和以后的历史都证明过,游牧民族一点都不傻,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和汉人们一样聪明。他们把史书往回倒翻,很快找到了打劫的理论依据,在这一年的年关正月,给宋朝的皇帝写了一封信。
* l% }6 L" a+ S! E; G+ S  信是这样开头的,“弟大契丹国皇帝谨致书兄大宋皇帝,”内容是一本回忆录。- p7 t- Q2 N% z. Y$ W6 z. ?4 F
  从五代十一国的后晋时说起,汉朝方面的皇帝,上至柴荣、赵匡胤,下至赵光义、赵恒,再到现任的赵祯,你们都是错的,从根错到梢,从里错到外,我们契丹这方面长期愤怒,忍无可忍,可也能忍,只要你们有改正错误的诚意。
# a# ]6 p# _# H0 A1 l  {9 a  
7 ]% U& E8 h, y' T4 o  连载(844)
' I7 ~# B6 u* }  5 {/ _- m# q8 x8 y% t4 d7 u' {
  事情从石敬瑭说起,当年的干儿子是诚心诚意把燕云十六州献给老爸耶律德光的。而爸爸也没白拿,亲自出兵办事,以至于最后累死,所以十六州的土地是合理合法的劳务费。6 |3 q7 G  s5 ?) i; C
  但是被汉人那个狂暴的,不讲道理的后周皇帝柴荣给抢跑了,一共有3关16县之多。你们宋朝的皇帝不说归还,反而变本加厉,尤其是你爷爷赵光义,不仅攻打我们的友好邻邦北汉,还突然超过国境袭击幽州。这是怎么回事?真理没有年限,现在你们也得回答。7 S! M, W% o  U1 Y2 o5 x, w$ b
  还有赵恒,澶渊之盟占了大便宜,我的父亲好说话,你们就不自觉,瓦桥关以南还有10个县,我们日夜都在期盼,你们就不怕利息太多不好算?至于你,我的皇兄,你就更出格了。0 Z3 i* J6 e; ^( g4 W# O0 G
  远的不说,就是李元昊。他是我辽国的女婿,是我的家臣,就算犯了再大的罪,要杀要剐得我说了算,你连告诉一声都没有就大打出手,当我是主人还是狗?!. N* E0 d, I0 Q" {  T
  综上所述,我愤怒加委曲,亏吃得太大了,我要求亲兄弟明算帐,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必须还给我。还了是好兄弟,不还……你自己看着办吧。
2 [8 f9 K+ ]8 R+ N  赤裸裸的威胁,也说得振振有辞,这就是历史的妙处,年深日久,再加上人类都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的优秀传统,很多事就都说不清了。这封信在正月发出,宋朝正月里收到,大过年的开始全体做心脏体操。2 x# s: N/ J/ Z6 a
  个个都心跳过速。这事儿不必多计算,太宗陛下当年都没法承受党项和契丹的联手压力,被迫向辽国求和。何况这时党项己经强大到了这种地步,西北动荡,再加上东北方开战,宋朝边防必将崩溃!之后就是开封以北所有土地的沦陷。' A) x# Q7 m) z
  宋朝的军备最强的只有一面一点。即边防线上的全面防御圈,和开封城里庞大的禁军集团,在这两者之间的全都是真空地带,平时的驻军可以参看鄜延路上的延州城,只有几百或者过千的士兵,根本形同虚设。再想一下澶渊之盟后到现在39年的时光里,北方战线上从设备到人员都处于休闲状态,这仗根本就用不着打。
$ Y% s  O5 ]9 p4 b  死定了。6 O: Y* W* V; U: Z
  那么问题出现,辽国人的要挟接受吗?给土地还是要战争?或者再想深一层,本着死到临头也要睁大眼睛的勇敢精神,来仔细分析一下,辽国人有几分胆量是真要开战,只要不得到土地?6 ]# d; `: ^4 r$ O( `6 J: }
  讨价还价,还有没有可能?
5 W% |5 }$ |. T6 |+ ~  在这样想时,每个有理智的宋朝人都会隐约地感到到另一种可能。契丹人会不会真的和自己的女婿李元昊联手,要覆灭大宋……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45)! m) h9 |: b1 P4 @3 M
  
+ ], z( G; p8 D6 a, E; k3 N  面对危险,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一个人的成色都显露了出来,只有这种时刻,才能百分之百地看清楚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 v# J1 ^6 R8 A' Z
  说危险,危险面前最早崩溃先是一群最聪明的人。这些人是宋朝当时的“精英”。 唯其聪明,所以奸诈,因为奸诈,所以得势。他们就是宋朝的宰执集团,具体到个人,就是吕夷简、晏殊。
- `$ u5 b" r  {, n- V4 q7 ]  说他们崩溃和“聪明”,都是有证据的。就是他们对契丹勒索行为的应对方式。宰执集团乖乖地就范了,他们选择接招。第一步,先选出来宋朝的接伴使,要由这个人去迎接辽国使者。相应的,以后所有出使、谈判的工作,也要由这个人负责。$ r* D1 x& P/ n8 B$ m& i  M
  这个人是谁呢?想了又想,吕夷简为国为民选出了一位硬汉子。他私下里提醒赵祯,陛下,还记得当年您离婚时,哪位臣子对您最凶狠,最不留情面吗?
* g( v& j% v+ T# t  嗯,范仲淹?
7 x8 d6 a4 l( P& A+ K* L0 w2 }. z  不,富弼。2 v* d) Z$ T8 H" d0 a" C0 J8 `
  赵祯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当年富弼曾经写过奏折,把他说成了一个不敬父母、荒淫好色,还陷害忠良的劣等皇帝,有碍于当时的形势,才压下来不让它见天日。是啊,这个臣子很有特点,至少是很有胆量。好,就派他去和契丹人打铁吧。
7 d2 m9 e+ q. D  q+ h  就这样,吕夷简又不计冤仇,在危难时刻给国家推荐了一位忠贞贤臣。历代史书中提到这一点,都会和他以前推荐范仲淹上西北前线联系起来,说吕大宰相虽然平时拉帮结派、总揽朝纲、做事阴险、是个坏蛋,但在大事情、大方向还是很不错的嘛。  P4 Z0 j$ M) l, B
  真的吗?这里隐藏着一个事实。试问吕大宰相可以一手遮天,那么他的势力有多大?帮手有多少?为什么在国家用人的时候,他总是把政敌推上去,自己的人都跑哪儿去了?# f) v7 K0 @/ i$ g
  把整个宋史翻一遍,吕夷简的人出场时,都是在内斗中神勇无比。这些人一句话就可以涵盖——阴险小人,只会给别人下绊子、射冷箭,在国家正事上面半点能力都没有,基本上全是草包。
, L8 W6 S+ N4 E, ^  部下、亲信都是草包,首领是什么?大草包,大奸臣,这就是吕夷简的本相。
0 M* a, d! W7 T7 v' q3 {/ c1 E5 \  
2 p, V2 C; F6 l, i' C8 h  U6 ]  连载(856)) E: g3 B% {( X* B* a1 F
  
$ {& K; L/ u' J7 ~1 E. m6 L6 ]  任命频布之后,朝野一片哗然,其中最哗的是大才子欧阳修。欧阳修连夜写了一道奏折给皇帝,陛下,您还记得唐代的贤臣颜真卿是怎么死的吗?您有好臣子,可别当垃圾随便乱扔啊。
  h. ]* e6 L) t$ a  颜真卿,世人都知道“颜筋柳骨”,那是中国历代所有书法家中怎么排都进前三的人。《祭侄文稿》仅稍逊于《兰亭序》排在行书天下第二,他更是大忠臣。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变,奸相卢杞借刀杀人,派颜真卿去劝谕。( y. K7 A& |# g# N! r
  那真是恶搞,那时安禄山叛变己经过去了30年,唐朝早就进入了藩镇割据时代,谁有兵,谁就是王。面对造反居然去“劝谕”,完全是找死。可颜真卿真的去了,理由只有一个,那是皇命。就这样,当时的吏部尚书、太子太师、鲁郡公被李希烈勒死。
9 k& ]) W/ J* L  现在派富弼进契丹,是不是也想让他死在那儿?弱国无外交,这时宋朝在西北战场动不动就死上万人,东北方面更是千疮百孔的纸灯笼,让富弼拿什么讲价钱,以什么来作护身符,就算契丹杀了他,难道宋朝还真的能为他报仇吗?1 M- p7 G& z; U8 W% A* I8 Y
  这些都是问题。多现实,可奏折报上去,一点回音都没有。很经典,“不报”,被政事堂的宰相们给压下来了。这是吕夷简的招牌动作。富弼的任命生效,他走进皇宫向皇帝辞行。
' |  |& A4 s7 O( b& }  “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1 g% Z; Y4 j6 W( y
  这是富弼在史书中留下的话,您的忧虑就是我的耻辱,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哪怕去死。但迎面而来的,先是契丹人空前巨大的架子。0 Q& o  H" Z" u9 x1 T7 l* K3 q4 r
  富弼正月末、二月初时到了边境雄州,一直等到三月中旬,辽国的使者才姗姗来迟。来的是萧英和刘六符,富弼和一位太监前去迎接,就见萧大使者大刀金马的坐着,没有半点站起来的意思。这就是个严重的侮辱。富弼的身份没什么大不了,可身边的太监非同小可,那时宋朝皇帝的代理人,就和现在的大使馆一样,虽然建在别国的领土上,可院墙之内,是另一个国家。, k+ W: r: ?  c4 z8 ?; D8 f' s; K
  富弼冷冷地看着,问萧英你搞什么。
3 z4 Z( a& h) q4 i, f2 \  这个契丹人不阴不阳地回答,我脚疼,站不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47)* `6 q. p* D' W
  & Z$ B" O0 m1 t6 j% z9 U* ~4 h
  立场鲜明,要说契丹人就是诚实可爱,从一开始就摆明了态度,就是不再把宋朝当回事。我是来勒索的,跟以前不一样了,懂吗?
$ m1 l5 d: Y6 h0 D2 x  懂,富弼懂,在场的每一个宋朝人都懂。这是个常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争斗,更没有永恒的和平。尤其是那些条约、盟书。誓言就是用来背叛的,这个道理每一个成年人都懂!& l& x; \3 B6 O: l* Y% o, ^
  但是也有契丹人不懂的事。有些人看重的是金钱,尤其是权势,所以他们见着了钱和威胁就会腿软。就比如契丹、党项。一个刀兵相见,一个乘人之危。宋朝人不同,也许从古到今的汉人们都不同,他们让其他的种族费解。
) T6 g3 q0 C4 F" R  你们为什么那么多的啰嗦,什么叫做气节,哪来的那么多道理,谁强服谁,这个世界不是“狼性”才最优秀吗?' g' Q- T$ Y8 v, K
  的确很费解,汉族人自己也搞不大懂这些问题,但几千年以来一直这样做着。这时的富弼冷冷地问,以前我也做过使者去你们契丹,当时我病着,可闻命即拜,绝不失礼。现在我们的中使(太监)在这里,你说有病,就这么坐着,这是什么礼节?
7 e+ n6 j; p% i7 x7 [  说实话,这话问得实在很一般,不太严厉,也不刺激。当然富弼得守着外交礼节,不能直接说出来你们契丹人难道没有腿脚好的,非得派你这个瘸子出来这样的话,但后果妙不可言。连富弼都不敢相信,一下子就试出了契丹人的深浅。( p  v; h* r6 E4 E9 q
  萧英突然间站起来了,他可能真的是腿脚有问题,要两个下属扶着,才能给宋朝的中使跪倒磕头。呸,在场的宋朝人肯定集体暗骂了一声,见鬼的契丹人,这就软了?还以为你们得多凶呢,原来就这点颜色。
* ]6 |# l! G% Y, D9 }  8 z$ o8 K5 W! a" ~9 x+ [
  连载(848)+ f) ?( Y1 L- W+ C5 Y7 f; {
  
& t5 c# b6 N8 M) @, Q! B0 R3 F  富弼的心里也有了底。这才有他后面史书里记载的事情。《宋史》里说,富弼认为辽国提出非份要求,是单方面破坏了“澶渊之盟”的友好精神。这是卑劣的事情,实际操作中契丹人肯定会心虚、难堪,这样在宋朝一方就要更加的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 R4 f0 i, P8 J0 T* ^/ a9 `; ]  所以要做什么,讲什么,都要放开了来,千万别胆小,那根本没必要。
  ^! V- G' q' n7 D  要真是这样,富弼的气节、民族自尊就要被放大一万倍才成。那样他就不是谈判使者了,应该直接在边境上把契丹人骂回去,卑鄙无耻的东西,滚回去告诉耶律宗真,派什么大使,宋朝只是把你当一坨屎,回去等死吧!2 X+ R0 _1 V' d$ @1 ]3 P8 M4 E# y
  要气节,更要理智,判断出了辽国人的底气,知道连最起码的礼仪都还遵守,就能明白最重要的一点——开战基本不可能。
6 q9 {0 Y) `; A7 K) k  富弼变得坦诚又大胆,从雄州到开封,路上要走十多天,他和两个辽国坐在一起,吃在一起,随时随地的聊天。不论说什么,都“开怀尽言”,这样双方的距离越走越近,契丹人也渐渐地把心里话露了出来。
0 M$ n$ M5 m8 O8 W" ]: i  打住,一般史书写到这里,就直接谈到了两位辽国大使把国家机密泄露了出来,原因就是因为富弼的高超谈话艺术,却把另一件事给忽略了。富弼、还有宋朝的准备是很充足的,除了谈话之外还安排了别的节目,地点就在宋、辽两国的共同圣地。
# N) F0 x3 M5 I4 g8 t  澶州。
6 S9 ^9 {- h7 \4 i; ?# J/ E  路过澶州,这个当年宋、辽两国君主结盟的地方时,富弼突然问刘六符,这里是名城,此时此刻更有位名人驻扎在这里。你们有兴趣去看看吗?
& R! P. E/ E( z  谁?两个辽国人问。. z0 U' Q; M. G8 d% @
  富弼的神色很骄傲,那是宋朝此时硕果仅存的一位先朝名将,真正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风八面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47)
, @# O, H" |4 [! w  
2 L! q- S3 s% ?5 @8 `6 `6 A  立场鲜明,要说契丹人就是诚实可爱,从一开始就摆明了态度,就是不再把宋朝当回事。我是来勒索的,跟以前不一样了,懂吗?
2 T4 x0 e; ^$ p3 m5 [+ u, P6 ~  懂,富弼懂,在场的每一个宋朝人都懂。这是个常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争斗,更没有永恒的和平。尤其是那些条约、盟书。誓言就是用来背叛的,这个道理每一个成年人都懂!2 v4 A1 e' A) Z4 _$ j
  但是也有契丹人不懂的事。有些人看重的是金钱,尤其是权势,所以他们见着了钱和威胁就会腿软。就比如契丹、党项。一个刀兵相见,一个乘人之危。宋朝人不同,也许从古到今的汉人们都不同,他们让其他的种族费解。
  c5 q" n* \3 F- ^; U  你们为什么那么多的啰嗦,什么叫做气节,哪来的那么多道理,谁强服谁,这个世界不是“狼性”才最优秀吗?/ j/ h) e1 m' L+ J0 \5 C  q
  的确很费解,汉族人自己也搞不大懂这些问题,但几千年以来一直这样做着。这时的富弼冷冷地问,以前我也做过使者去你们契丹,当时我病着,可闻命即拜,绝不失礼。现在我们的中使(太监)在这里,你说有病,就这么坐着,这是什么礼节?: E4 [: z) h$ Q: R! f' i! a
  说实话,这话问得实在很一般,不太严厉,也不刺激。当然富弼得守着外交礼节,不能直接说出来你们契丹人难道没有腿脚好的,非得派你这个瘸子出来这样的话,但后果妙不可言。连富弼都不敢相信,一下子就试出了契丹人的深浅。- v; l. R( l8 C! j% F1 k
  萧英突然间站起来了,他可能真的是腿脚有问题,要两个下属扶着,才能给宋朝的中使跪倒磕头。呸,在场的宋朝人肯定集体暗骂了一声,见鬼的契丹人,这就软了?还以为你们得多凶呢,原来就这点颜色。3 |+ p) o: }4 K! ^
  
( \1 q0 q$ T# W8 A! c5 Y' |  连载(848)) v3 j! w; N1 W% k6 F' s, a
  " l% b" E4 @9 \( H/ f
  富弼的心里也有了底。这才有他后面史书里记载的事情。《宋史》里说,富弼认为辽国提出非份要求,是单方面破坏了“澶渊之盟”的友好精神。这是卑劣的事情,实际操作中契丹人肯定会心虚、难堪,这样在宋朝一方就要更加的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 `# m  n: l7 [0 O: d$ [3 ?2 P  所以要做什么,讲什么,都要放开了来,千万别胆小,那根本没必要。1 p$ B" M" w% Q! B# N* K: N, }2 z& Q
  要真是这样,富弼的气节、民族自尊就要被放大一万倍才成。那样他就不是谈判使者了,应该直接在边境上把契丹人骂回去,卑鄙无耻的东西,滚回去告诉耶律宗真,派什么大使,宋朝只是把你当一坨屎,回去等死吧!* Z0 N2 x# D8 Z& C: s# R1 W
  要气节,更要理智,判断出了辽国人的底气,知道连最起码的礼仪都还遵守,就能明白最重要的一点——开战基本不可能。# M* h5 K: H! V
  富弼变得坦诚又大胆,从雄州到开封,路上要走十多天,他和两个辽国坐在一起,吃在一起,随时随地的聊天。不论说什么,都“开怀尽言”,这样双方的距离越走越近,契丹人也渐渐地把心里话露了出来。  y1 o# f# {" P
  打住,一般史书写到这里,就直接谈到了两位辽国大使把国家机密泄露了出来,原因就是因为富弼的高超谈话艺术,却把另一件事给忽略了。富弼、还有宋朝的准备是很充足的,除了谈话之外还安排了别的节目,地点就在宋、辽两国的共同圣地。/ n6 h7 P  }: W2 N
  澶州。! g- h  h1 ]- J) a8 Q4 m  I
  路过澶州,这个当年宋、辽两国君主结盟的地方时,富弼突然问刘六符,这里是名城,此时此刻更有位名人驻扎在这里。你们有兴趣去看看吗?2 r8 Z# V1 d0 K. |+ b
  谁?两个辽国人问。
" e3 m4 C1 p1 L0 n0 A  富弼的神色很骄傲,那是宋朝此时硕果仅存的一位先朝名将,真正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风八面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49)# O8 f2 U4 |4 \$ P+ o! |3 [; w9 k, I
  ) m7 W0 X$ j* M  ~/ n1 i
  王德用。
( a) V7 K" b9 n  当年千里奔袭,把李继迁赶出青、白池老巢的人。辽国对他也很熟悉,28年前澶渊大战,王德用和他的父亲王超指挥定州大阵,近15万精兵,截断了萧太后和辽圣宗的退路,种种威胁,终于让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他的名字早就成了传说中的一部分。在宋朝,乃至于在辽国和西夏方面,他和真宗朝末期、仁宗朝刘娥当政的10间的名将曹玮一个等级。
, o8 N5 f! p. A' {  两个辽国使者一听,立即来了兴趣。一定要去拜见。4 `  P' T0 t, A: F- w9 m! e2 B3 ~
  走进澶州城,两个辽国人大吃一惊。他们这次来要挟的理由之一就是宋朝不守规矩,忘了澶渊之盟的约定,在边境线增兵、修堡、挖沟,可那都是借口,尤其是所谓的增兵,不过是些临时招募的民兵而已。但这时澶州城里布满了正规军,大街小巷上警戒森严,完全是战时标准。这是怎么回事?
4 t! p) I+ |* Q  宋朝早有准备,根本就是在准备打仗?% e! ^$ H. S/ P( q# K) s
  带着满肚子的问号,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少年英雄。可惜自古名将如美人,终有一天见白发,这时的王德用须发皆白,己经整整62岁了。花甲老将威风不减当年,辽国的使者一见面就奉送了一顶高帽子。
5 ?% g5 a  H4 D' g; ?6 [( s" C9 ^  “您的大名我们真是久仰了,今天相见,实在幸运。今年澶州这一带大丰收,都是您治理得好啊。”
8 u! Q6 Z2 ~4 h# ~+ a7 G  王德用微微一笑,做过枢密使的人,宋朝的顶级高官,什么样的客套话没见过?他很轻松地就把话题引入正轨。: N! A. ?) F& L8 v$ S
  “我们的天子圣明仁德,所以才连年丰收。”- D1 [8 @' F( b1 Y& v5 b
  没滋味的套话,精彩的在下面,王德用把他们引进客厅,谈话中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当时的名流。具体是谁史书中没写,但萧英、刘六符两人反应是聚精会神甚至警惕戒备地静听(竦听)。他们到底听到了什么?翻阅史书可以稍微找到些蛛丝马迹。  J# ?! S/ E  {2 b
  原枢密使王德用现在是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再过些日子就加封为定州兼三路都部署,总领北方军事;以前的三司使程琳,现在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再兼河北安抚使;前宰相陈执中知青州,兼青、淄、潍等州安抚使,这三个顶级人物之外,还有大批量的人员职务调动。方向只有一个,向北。5 U) {7 ^7 P& M( h
  这都清晰无误地显示出宋朝正在向东北方向集结力量,面对威胁,宋朝选择了强硬对抗。
$ g( D) s+ n+ i5 V  ' M7 a+ G" q8 q8 }5 Q4 H  E+ C$ R
  连载(850)
. b7 B0 q# R$ [, `1 ^9 l1 y  
- Y6 |# r" p& o- g  这之后,才有的辽国使者对富弼的私下聊天。这两个人先是把辽国皇帝真正的目标说了出来。有两个,要么把土地交出来。
: r4 q! A2 ]5 `! Y# X) O! H  要么,把宋朝的公主嫁过去。两者必得其一。
' \8 X. h' N% f8 B* T* f3 M; z  土地和公主,先不要说土地,宋朝立国以来的确丢失过,比如西夏方面的灵州。但是公主,宋朝不是唐朝,更不是汉朝。汉朝从刘邦开始,历代君主就有市井无赖的气息,为人做事的时候只讲手段,难得讲到品味和正规。比如刘邦见着儒家弟子,就把他们高高的帽子抓下来当众撒尿。汉武帝的朝廷标新立异,大男人************穿着纱料上殿,居然大为欣赏。
" z. c( H8 S: ?" A+ U! L  ]  尤其那时更没有后来的所谓道学理教,女子再婚,甚至私生子,都没有什么不光彩。比如汉人的绝世名将霍去病,一点都不隐瞒自己是私生子,并且是奴仆所生的私生子身份。所以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北方蛮族。
8 M2 R+ G. U( I! X8 F  当然了,他们做这种事时同样的不正规,通常都用宫女代替;0 L# ]+ }" Z% L
  唐朝,是一个胡汉难分的时代。李氏王朝的皇室血统里就带有胡人血脉,由此衍生出后来一次次地向异族求援,来平息国内叛乱。直到出现安禄山,胡人终于尾大不掉,挖出了唐朝覆灭的大坑。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不介意与异族人通婚。
1 E. A/ E0 |. i- Q: l9 k; r3 ~  何况他们的强者身份,也让通婚没有屈辱感。
0 u* `) Y# P1 _/ r  但是宋朝不行,赵匡胤、赵光义虽然出身平民,但向往文化。礼教大防,汉本位思想,都在这时复苏,后来的朱程礼学能在宋朝发芽壮大,绝不是偶然的。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尤其是这时宋朝处于劣势,如果通婚,就是比战败求和,丢失领土更大的奇耻大辱!7 y$ d1 p9 D/ {0 Z4 k1 r* q* e/ c
  说出了条件,两个辽国人很可能看到了富弼愤怒的神色,他们立即又加了一句话。“可从,从之。不从,更以一事塞之。王者爱养生民,旧好不可失也。”
$ r! d8 ^2 V# y* N8 Y# l& g  能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算了,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您可千万别发火,咱们两国的友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还得指望您办事哪。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51)
& J. v0 j' s) z1 u1 ]  . y" e% n! s6 o$ q& V
  怎样,笑话这两个契丹人吗?千万别,人家的使者功夫很地道。台面上一套,台下面一套,身上带着使命呢,两面三刀是这个活儿的基本功。* h+ ^2 D4 ~0 s" f6 F' L
  进了开封城,这两人的嘴脸再次变化,和刚到边境线上差不多。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当然给仁宗皇帝跪下磕头是免不了的,说出来的话却完全是上国身份。
1 D. `; {) i% g  本着契丹的国书精神,宋朝先得把以往几十年虐待辽国的理由解释清楚,然后两位使者先生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临场发挥。! C7 x0 T) u3 p8 G
  刘六符说,你们南朝总在边境挖沟干什么?不就是提防着我们的骑兵吗?告诉你们,那半点用都没有,我们扔点芦苇了、稻草了就能跳过去。实在想来狠的,我们索性把沟堤挖开,10万骑兵每人扔一包土就足以填平它!( R/ A! l6 J8 b) a) Q- N+ a/ f
  说完甩手下殿,留下宋朝君臣在那儿喘粗气。好半天,赵祯问,大家说话,问题怎么答,沟的事怎么办,是不是辽国人真的容不下它,有它就能招开10万骑兵和土包子?还是说我们修这些工事完全是掩耳盗铃,除了让人笑话,根本半点用都没有?
4 B; w* _) u& Y  注意,从这时开始,历史就变得非常儿戏,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家,讨论最严肃最重大的领土问题时,使用的手段、说法、提问、解答,都像小孩子在做游戏。之所以会这样,不是说宋朝和辽国在退化,这一代的君主都是废物。$ Y# }. l2 E4 C1 ?; t
  而是揭露了一个真相,这个真相在当时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看破,但不包括赵祯和耶律宗真。要在随后进行的各种争端中,他们才会渐渐地明白。可那时早己事过境迁,发生过的,早己无法更改,更绝对没办法后悔。8 B  D0 T( V3 l& g
  这些年里的争端,决定了宋、辽、西夏三国的国运走势。
6 j( A+ W- a  S8 Z& \0 X  看着最怯懦无能的,最吃亏屈辱的,反而最平安稳定。五千年历史里最被人向往的传说盛世就在之后形成;最强悍进取的,最朝阳奋发的,变得一蹶不振,之后一百多年里剩下的历史再没有半点值得骄傲的业绩留下;至于那个最想占便宜,也真正两边都占了便宜的,它吃的亏最大,之后亡国灭种的大祸就种在这时!* S  l8 A7 k6 J. K' k5 L. w2 |5 s
  
7 Q+ L( o) C6 i: Z2 K, R0 U( c  连载(852)7 ?& R+ t: [; t
  
9 i' L. B! z1 i  这都是后话,现在开始回顾欣赏当年发生的儿戏小事。
6 Q/ ?! o. T" n1 U0 ]  宋仁宗赵祯提问了,一个是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难题。问了好长时间,满朝文武沉默,两府高官沉默,最后站出来的是当时宋朝理论上学问最高深的人。前状元、现翰林学士王拱辰。王大人翻阅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辽国的小纰漏。
6 f% E5 A- I. _0 u  他说,太宗皇帝当年打下北汉之后的确突然进攻了幽州,但那是在另一个突然发生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辽国人先是表示中立,派正规使者到行军大营中送礼物、套交情,可是另一边又悄悄地发兵支援北汉,被我们发觉,才在石岭关发生激战,我们的郭进将军大获全胜。在这个历史桥段里,我们宋朝完全是被迫应战,至于进攻幽州。
/ r- g" v  u$ ^9 x/ Q- Q- C  面对挑衅,我们还不能发泄一下吗?
. {5 |& t# D. O3 B( `3 T1 v  @  关于边境上的水沟问题,王拱辰的看法是不理会。理由很简单,契丹人要是真的把防骑沟渠看得一钱不值,他们就会闭嘴不说了,留着开战时突然袭击,那是多大的好处?现在说了,不过是口头威胁而已。理都不要理,当什么都没听到。
, A$ \& m% v/ y" \  这样就进入了要挟勒索的第二个阶段,宋朝还价。割让领土是绝不可能的,联姻的事小有商量,正牌的公主就别做梦了,宗室旁枝的女孩儿或许可以。宋朝能答应的,只有加钱。在每年的30万两之上小有浮动。除此以外,再没商量。
* v  b* C: u) x1 k* B  四月初七日,富弼跟着辽国使者上路,去辽国和耶律宗真面谈。临行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宋朝决定给富弼升官。这是惯例,当年澶渊大战时,宋朝的谈判使者是曹利用,身份只是枢密院的一个小办事员,为了国家的体面,临时升职到阁门祗候、崇仪副使。这时富弼是右正言、知制诰,己经相当的高了,尤其是知制诰,仅次于翰林学士,一些国家公文都由他草拟。
3 k& q' t2 b5 j; a- C  照例升官,水涨船高,升他为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这就接近了宋朝顶级官场,可以说一步登天。让人心跳,多少人做梦都在盼着,像前面提到的一些熬资格的无耻老官,居然跑到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就因为年纪大了,没机会进入两府,实在是不甘心,实在是想要啊——————! a# Z) F9 ^% v7 R
  富弼的回答是,国有急难,臣唯命是从,来往奔波,是臣的职责,为什么要用官爵来贿赂我?(奈何逆以官爵賂之!)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53)
$ G" v( q. o* f% H: P1 n/ X, [  ?& [" ]  6 k; m1 W! N  n+ I* h; |  U& k3 {
  富弼上路时,仍然还是原职。一路向北,从始至终,都接受着辽国方面上下串通的红黑脸待遇。由于地位的原因,黑脸的自然留给了耶律宗真,红的,就是两位使者中的刘六符。
7 u/ W( N  r0 v; R2 e  临近辽国国都,刘六符私下里找到了富弼。富大人,要是我们的皇帝一定要割地,其它的都不答应,这事怎么办?* r4 A  b7 _, K1 [
  富弼明白,往好里说,这是在先探一下底,为马上就要进行的国家元首级谈判定个基调。往坏里说,辽国人己经在杀价,刚开始就把宋朝的后退堵死,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9 m9 _1 a5 Y! l/ K* d
  对策只有一个,决不让步。哪怕一寸的后退,都会惹来更大的贪婪。富弼说,你们要是一定要割地,就是在破坏盟约,‘澶渊之盟’就此失效。真要这样,割地就只是个借口,我们南朝决不答应,唯有横戈以待。0 ^$ m! W+ c0 K3 Q1 D
  辽国人显得很忧愁,唉,你们南朝这样固执,这事就难办了。
) j# S4 I3 `! V0 N7 N  富弼差点气乐了,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我要杀你,请把刀替我磨快了,成不?他调整了好半天,才能用正规的官方语言回答。你们北朝无故要求割地,我们没有立即发兵抗拒,而是派我来好言好语地商量嫁女、增币,这样你们都不同意,还说我们南朝固执?% D' F6 K: R1 q& I/ U5 h
  刘六符想了好半天,没再言语。很多人说,他是再没法接下去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想说永远都有理由,不然后面的辽国皇帝还有必要出场吗?他不说话,是目地达到了,私下接触破裂,宋朝人不服软,只能把要挟威胁继续进行下去。1 v) C" P0 g" i; J# c- d: `
  辽国皇帝耶律宗真出场,他在皇宫里接见了富弼。礼仪之后,历史记载是富弼先说的话。辽国和宋朝和好,己经历40年,父子两代。现在你们突然要求割地,为什么?
9 @: K# o+ C4 Z/ A1 T- ?5 g  耶律宗真的回答是把上一次的国书精简了点,背了一遍。无非就是宋朝先违约的,罪名有“寒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这都是搞什么,让我们辽国很不安。大臣们都说直接出兵,让你们明白好歹,可本皇帝很仁慈,觉得还是先要回我们的关南土地再说。要是你们宋朝不答应,再出兵不迟。富使者,你觉得怎样?
2 n, ^+ h% {7 r+ j& e4 g4 p8 C: z0 u  富弼看着这个26岁的外国青年,觉得真是泄气。看来还是基础教育不好,历史课题不过关,你怎么什么事都不知道啊,甚至连怎么当好这个辽国的皇帝都不懂?
6 {% x; v, U: A2 T) b' l  4 C: a& y( v% W7 p
  连载(854)- K6 r( t6 z& M' S1 }1 t4 ]2 b
  ! \( X2 V7 c$ I
  没办法,富弼决定从头说起,给辽国的小皇帝上课。内容分两个,第一,全面回顾当年澶渊之战;第二,点出来历代辽国皇帝的死穴,这事儿要是不懂,宋朝以后还会有大麻烦,因为辽国的皇帝必将换人。这个耶律宗真他坐不稳。
  g) A: r- d( o: c' v& K  关于第一,富弼问他,辽国忘了宋朝真宗皇帝的大德了吗?当年澶渊之战,如果听从将军们的话半路截击你们,辽国能有生还者吗?! \2 l# b0 Q  ^- B6 ?+ h2 i
  第二条,富弼问他,知道和平时,和开战后,你们辽国的皇帝和臣子之间会有怎样的身份变化吗?契丹小伙子听得有点懵,富弼为了让他懂得更彻底些,把问题具体归纳成一句话——与宋朝通好,是你个人得利;与宋朝开战,是你的臣子得利。你的大臣鼓动你打仗,都是为他们自己打算,根本就不是为你着想。, R- ^" I; {* p0 }( _) d
  耶律宗真立即就慌了,哪个皇上最怕的都是背叛。他惊问(驚曰):“什么意思?”(何谓也?): V3 K7 C4 B* o  p
  富弼再次带着他回顾历史,这可真是一堂历史长课。从五代十一国时说起。9 k1 \! l2 \' p
  富弼说,契丹人之所以能得到燕云十六州,其中就有你们总是放不下的瓦桥关以南的10个县,是因为什么呢?对,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是个欺君谋反的奸臣,是他向你们的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救,十六州是出兵的报酬。再之后是后晋的末帝,石敬瑭的孙子石重贵,这是个看不清局势的蠢人,他向你们挑战,失败后辽国才能在中原称帝。* W9 h) m1 M6 |" E0 _  N3 @$ V
  看着是彻底胜利了,战争对你们只有好处。但要注意,那时所谓的“中国”,不过是后晋一个不得民心的小朝廷罢了。以那样的疆域、实力、民心,你们的遭遇是怎样的?连皇帝耶律德光本人都死在汉地,变成尸体还乡。这就是你们一直骄傲的成功?& X5 ~" A; x: `7 G* M! A8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们的收获在哪里。的确,你们抢了大批的财物,真是发了财,但都到了谁的手里?打草谷您总懂吧,谁抢的归谁,没有上缴的义务。都进了大臣们、武将们、士兵们的腰包。可死伤的人马,还有粮草、军需的消耗,就都得由皇帝来承担!9 |5 d" Z; q' _. X0 n/ i8 ~3 |
  这些您都不知道吗?" M/ ~& {3 f+ x+ I
  耶律宗真听得呆了,他父亲死得早,亲妈纯暴力,大臣们有私心,真的没人告诉过他。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55)
9 O: A# V- w7 P  o  V  
3 U7 q8 N  X* T6 Y  富弼的问题还没完,最有份量的一句留到了最后。请问,后晋一个残破的小国都能让契丹受到重创,现在我们宋朝提封万里,精兵百万,钱粮无数,法令修明,上下一心,你要开战,有必胜的把握吗?; n# Q4 Y9 l6 z6 q- F0 |- O5 n+ d
  耶律宗真沉默了很久,慢慢地说出了两个字。“不能。”
5 H5 z7 ?7 P/ {! ?  服软了,很好。但是富弼纠正他。' w4 c! _7 a& H- Z! v1 k
  不是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是“胜负未可知”。咱们退一万步讲,是辽国胜利,那时所损失的兵马、国力,是大臣们负责,还是您负责?相反如果两国通好,坚持盟约,那时每年宋朝的岁币只归陛下一人,臣子们所得,只有往来的使者,才能分到一些赏赐。这就是关键,你们辽国的所有大臣,都分不到半点好处。哪儿多哪儿少,还不清楚吗?
5 h- Y& b% r0 k, t  解说到这里,历史记载富弼就闭紧了嘴,再不啰嗦。该说的都说了,连表面政治下面的厚黑本质都解说得一清二楚,还需要再说什么?现在两国的国运,天下的生灵,都取决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位辽国的小皇帝,26岁的契丹青年耶律宗真到底有几分智商。0 c4 v, Q5 g1 w0 t: ~" Z; Y
  没傻到无可救药的程度,都知道该怎么做。
+ @& G1 n2 D( ?' |  但奇妙的是,耶律宗真想了又想,居然把富弼刚才所说的话都删除了,他绕了一大圈,又重新回到了最初始点。“嗯,爱卿你说得很好,要不是你,我还真是不知道这些。不过,我还是要瓦桥关以南的10个县城。因为它是我祖宗留给我的遗产。”, o) ]" J# C# K: E6 @- d: Q- M
  没救了,全体宋朝人听了都得苦笑,辽国人真是有才,哪他们说不清道不明,黑眼珠子只认得白银子,无论怎样都要钱!2 [( v: l! ^. H7 ?  c
  可相信富弼一定在瞬间寒冷,他会重新打量这个契丹年青人。姓耶律的果然不简单,跟着别人的思路走,突然接触到前所未知的危险,但一点都没慌,他想到了更深更远更多的东西——基于辽国国情,打仗皇帝吃亏,可不打仗,皇位是怎么来的?/ N6 x& m4 P4 N( M( B' ~, E& y
  所以打还是要打的,但要讲策略。我要得利,出不出兵是另一回事。明摆着现在宋朝西北吃紧,我是在白敲竹杠,敲得再响,大臣们能得到什么?我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 F+ Y/ z8 T+ a6 n# a  : K% x. o, V4 W, m- }  S
  连载(856)0 Y: n# t7 Y* N+ T; ?" F) K  z
  1 t$ Z' y* |2 ?* r% u$ c; L8 j: Q
  面对赤裸裸的要挟,面对耶律宗真意志更加坚定的威胁,富弼变得沉静,他收回了之前循循善诱的长者嘴脸。公务员在办公时,没法不多预备几张面具。9 P7 N$ k5 L' _$ ^- `6 ~
  他缓缓地说,当年石敬瑭以卢龙一道贿赂契丹,周世宗柴荣讨伐关南,这都是从前的异代之事了。赵宋中兴汉地己经90年,如果我们各自索要异代故地,不见得是辽国的好事。
" K4 @" u6 V2 [( [5 s) ?3 N  耶律宗真立即沉默了,史书记载“国主无言”。富弼在反过来要挟他,你一定要瓦桥关以南10县,我们还要燕云十六州呢。那在契丹兴起之前,数千年间都是我们的土地!
. v. j. J; u/ C/ s7 d  一片沉寂,冷场了,看着是富弼找死,忘了来时的使命。宋朝千叮咛万嘱咐,只许和,不许战的。但内幕微妙。刚才耶律宗真明知道开战对皇位不利,仍然执意索要土地,就是摸准了战争不会暴发。可现在汉人摆明了不甩他,你要战便作战,别想不劳而获。
7 r5 o) V0 A$ R, L) K3 B- m  好一阵子,耶律宗真率先说话,打破了僵持。他换了一个话题。李元昊是我的藩臣,宋朝攻打他,为什么不先请示我?# I2 Z# l% V, d
  富弼再没有好话给他。你们契丹人攻打高丽、黑水,通知过我们南朝吗?扬眉吐气的一句话,可紧跟着使命就提醒了他,他要做的是什么。富弼调整心态,再次和缓下来。他说,我来时,受命宋朝皇帝向您致意,转达他的话。
! S+ P. R, q8 g# \( Y  陛下说,事先不知李元昊与兄弟联姻,他挑起战争,所以我方要讨伐。现在兄弟你有话说,让我为难。讨伐他会伤我们兄弟的情义,不讨伐,我的子民们会无辜惨死。现在我要问,兄弟你觉得怎样处理才好?(不知弟何以处之?)
! t! b7 H& R* @  耶律宗真很认真地听了,之后的举动更认真到了隆重的地步。他不顾形象,在邦交的正式场合把对等国的使者扔到一边不管,去和自己的大臣们扎堆聊天。聊了很久之后,他才转回来,说出了一句超有内涵的话。# q" n7 o: U3 [  c2 d2 P2 P
  “元昊为寇,岂可使南朝不击乎。”2 [3 _( x0 a( T# y: e
  李元昊当贼了,怎么能让宋朝不打他呢?乍一看真是很有良知,契丹人终于说出了句公平话。但是稍微细想一下,就会知道富弼当时一定气得咬牙切齿。滑头的契丹人,就这么装傻搪塞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8 12:10 , Processed in 0.0722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