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8 2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69)
. r. F& U7 _2 c4 M) Z- t4 w ` ; W1 N0 L! A w4 n5 u
愿你的生命里充满了云翥,这样才能衬托出美丽的晚霞。——多年以后,富弼回味自己起伏迭荡的人生,会非常享受这时的艰险磨难。
( S( f+ N. v/ R! q3 I 但那是事后,此时此刻,他还是希望各方面都消停点,让他把事儿都顺利地办完吧。 |- w3 h* w7 ?9 C* O H
国书缩水事件之后,宋朝的谈判使团再次上路,在当年的八月二十六日见到了辽国皇帝耶律宗真。不过不是在辽上京的皇宫里了,而是在一个叫清泉淀的地方。这是辽国皇族的规矩,要四时“捺体”,即打猎,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工,公卿贵族,朝廷大臣都要随行。这时是八月,是夏捺钵。
6 T, k" S& s% e/ n5 Y 再次见面,程度再走一遍。两国使者先期勾通,把宋朝带来的条件摸底,汇报给辽国皇帝,以便第二天开门见山,双方心里好有数怎么爬。5 A# I) P" w1 d1 b
第二天,富弼走进了金顶帐篷,辽国出席会议的人员级别非常高,皇帝、皇太弟、太子,三位一体都在场。这让富弼很高兴,这种力度,看来辽国是要签约了。很好,夜长梦多,越快越好,这正是宋朝的期望。而辽国小皇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更让他高兴。# t, T% x! c, S, P" l2 S' s" `
不用他费口舌,又一个问题解决了——“结亲会让宋朝骨血分离,我的皇兄会伤心的。何况公主与太子如果不和协,也不件美事。还是用金钱来办事吧。”耶律宗真如是说,非常通情达理,只是后面还有个转折。“但是,我需要个名份。”, w; j; U( v J& w5 a4 E" W
名份,中原汉族几千年来的传承之本,就是名份。名不正、则言不顺,伟大的、无暇的至圣先师孔夫子教导我人,在名份的问题上,你家大门上嵌几颗钉子,你吃饭时用多少人来唱歌跳舞,都要无比严格的硬性规定。如果错了,就是大逆不道,举世唾骂的罪人!- R6 A6 e) j0 i4 p' Q8 r
所以当耶律宗真提出名份的时候,富弼只能静静地听着,提不出任何反驳的意见。毕竟这是一件如此重大的国事。他忐忑地等着,不能不给名份,但要看对方要什么样的名份。身为宋朝子民,他太清楚了这是汉人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R1 j) Z* ^. \& Z* m4 K$ t3 W
“……须于誓书中加一‘献’字乃可。”耶律宗真这样说。
) {% C5 L6 d! u# @+ O4 [/ C , l3 |: Z% f, U; E9 I0 C' F
连载(870)2 d. K; K& u. v6 R% X u' I8 |
% E- L- [) ?6 y7 F 富弼立即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宁教身死,不教名灭,他再也没有了退路!“献”,是下属供奉上司,甚至奴隶伺奉主人的名词,要是他答应了,那就是对整个汉人族群的污辱!
6 x. I0 |& s" }7 c 富弼极力压抑愤怒,用正规的外交词令来回答:“‘献’字是以下奉上的用词,宋、辽两国是平等的敌体,决不可使用。况且宋朝皇帝是哥哥,怎么能有兄长奉献弟弟的道理?”
& E J& P3 }. O" y, r0 l 他还在讲道理,辽国人却露出了赤裸裸的要挟者嘴脸。耶律宗真说:“你们给我钱,是害怕我(南朝以厚币遗我,是惧我也),钱都给了,一个小小的‘献’又算得了什么?”
8 k$ s! r7 a& D9 Q: h, C 满帐的辽国人一定都笑得嚣张得意,他们的皇帝是这样的“英武”。契丹人仍然纵横无敌!; G: l5 P5 g5 A8 B/ `+ P9 r# w4 _
这是外交,还是嘲弄?富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冷冷地回答,“南朝皇帝守祖宗之土地,顾全先皇的盟约,才用金钱交换和平。现在您这样说,是存心想打仗了,如果这样,宋朝还在乎什么呢?”0 N3 o' I q N! L9 H# ?& |4 ?
以眼还眼,以暴制暴,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富弼强硬的回答之后,突然间辽国小皇帝他滑坡了。“‘献’字不行,改成‘纳’字如何?”转变得这叫个快,从宇宙超级大皇帝,一下子变成了讨价还价的小商人。这个不行,我们换那个成不?$ j$ P; [$ z+ E% e7 H1 Z
“不成。”富弼还是反对,至于怎么不成,懒得再解释,这一类说法统统不接受,花样的不要!
- _! G6 m* q- D+ K: j, S 僵局形成,耶律宗真不愧是宫廷里长大的孩子,他突然让气氛缓解了一下。“誓书在哪儿?拿增币20万的那份来。”他这样说。
- [* _) _6 _! y7 \' P* p9 Y( K. [ 富弼交给了他,这似乎是个好事。耶律宗真要20万的,就是说他准备出头替宋朝管教李元昊了。但高兴得太早,耶律宗真拿着誓书看来看去,再次说话时,侵略性徒然提高。“寡人一定要加这个‘纳’字,你再固执,小心坏了你家主人的大事。我若提兵南下,就是你们宋朝的大灾难。”
% \. j* G, x) S' w 还是战争威胁,真是老套路了,富弼的回答也是上次的重复。8 X2 @+ a8 c+ ~+ \
“陛下用兵,能保必胜吗?”, Z" m2 m0 c/ k% B9 z
“不能。”
# w7 ] S% }- @* D- W “胜未可知,小心失败。”
0 `1 E5 k4 ]2 u. ^5 H" R 耶律宗真突然有了新意。“宋朝给我巨款,一个‘纳’字有什么大不了。何况这在你们汉人的历史上早就有先例。”
! a! A5 R( |/ O 先例?富弼深深地吸了口气,塞外蛮族,你们知道些什么先例?“从古至今,只有唐高祖李渊曾经向突厥借兵,那时被迫称臣。但无论是‘献’、还是‘纳’,都在可有可无之间。何况之后突厥的颉利可汗就被唐太宗李世民活捉,东突厥也就此灭亡。这样的循环报应,这样的先例,就是你想要的吗?!”: f5 a6 G9 o8 ?0 E' G$ W1 C
史书记载,富弼说到这里,己经声色俱厉。在自己国内的皇宫里敢于咆哮,在敌人的金帐内也敢怒吼,富弼,不管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他都是个真正的男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