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2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0)$ w- ~! z9 F3 L" v0 C) \. U
                                
+ X1 W0 M! ?8 c- `. F' v% o' }                                7 K6 ^" ^% x( u1 q6 C/ R2 m
                                
0 V7 |  D6 U+ y4 J4 g6 j4 v                                
/ f6 Q8 ^3 }8 v, ~. }& c5 r  作者:沁园春
$ l5 N4 D9 F  q" f9 k6 _" B# a  
1 ?8 ~2 t/ j: p  * f% a2 f4 m* R6 T
  8 m1 @/ M. ^+ Y$ b8 j0 e2 w
  
7 ]% T) ?. N& Z* E: j  酒过半酣,等到李渊喝得有些迷糊时,裴寂又神秘的说:+ V4 |/ H# W' ^  w) M" ~3 F8 `$ [2 n
  3 k1 C6 M5 `$ k, N3 {6 p
  “兄弟,上次你喝醉了酒,酒后乱性,把那两个小妞子给搞了,你家二郎可没少操心啊!”5 H8 D5 ^( ?5 h( d3 d' y( B! L
  
  G+ N# x9 i- {1 }4 x3 l" M3 y  李渊酒醒了一半,有些紧张,瞪着铜钱大的眼睛,望着这个坏家伙。
1 e( X2 P8 F+ H5 t    y9 I" [3 X' L) T6 u5 x& a
  裴寂又火上加油:/ [" _4 Q, a* g2 k$ s0 `: i+ w& i
  
( C0 T5 ~* b* C  h7 I0 E& o  “二郎怕事情败落,担心你我招来杀身之祸,如今已在招兵买马,打算举旗造反了!”0 A$ q  P# \# J  L+ p0 @
  
2 Q) d' c1 x8 c2 h  听到造反二字,李渊又是一楞,酒又醒了一半——明白人了。
3 l2 W/ O% z, p  
$ m; [) a$ M1 j+ u: [9 Z  “老哥,如今阿猪阿猫都反了,你还不反,怎么对得起人呢?不要因小失大啊!现在大家意见都统一了,太原城里的上上下下,都朝思暮想,就盼着和你造一次反,就只等哥哥一声令下了。”
. P. ]( t8 i) P% o  # f3 d4 S3 ~" a4 x. k
  李渊一听,又是一身冷汗,妈呀!看来昨天李世民这小兔崽子,不是闹着玩的,何必搞的这么急呢?1 P" a" @3 `! r+ ?" p
  4 p) b. Z# L1 \- O3 i
  李渊想了想,沉吟了半天,叹了口气说:. z. P- P7 f7 I/ F& V" r4 I* H7 [. L3 |
  
7 G$ T9 n2 [3 c+ {) C# M; g- X  “既然我儿子都安排好了,事已至此,也是骑虎难下,就只有听他的了。”, j5 E" s! p) {7 S/ @9 s" `( p
  听到这话,裴寂就差点没跳起来,把李老大的脸蛋蛋亲个够,耶!太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 v1 C) s% Q7 ]# }# A7 U  
4 R/ C$ e/ h3 b" d# ?9 [4 |  可是,李渊虽然已经表态,但仍要做些准备,随时听候他的命令吧,不可轻举妄动。6 R( W# u' A# t9 x: f
  
1 i+ a* u/ b. k  两人又喝了两杯,李渊才回到府上,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这件事情,/ |- K5 {' V( [- v3 }
  这出戏,到底该怎么演呢?
$ q8 Y9 }1 w+ I6 q4 f: L% ]  
& |3 I; l! a  w$ M% R  次日一早,李世民这机灵鬼,又不请自到。% [0 s+ @$ d7 [
    c' ~) D5 ~" U/ p& z5 A  y% q
  这小子,就象是吃了造反药,成天招摇过市,脑子里就想着造反,怕是额头上都写着造反两个字,嘴里也是天天念叨着造反有理,造反有理。7 X/ q# Y/ p8 G0 i# Y5 i
  8 p0 b6 ?6 B* z3 u6 {) Y
  老远,就听到李世民同学嚷开了:( [7 J7 H0 ]. b5 p7 @
  ; I, X) C4 `2 q+ o6 t! [2 T& @- v# s
  “老爸,想通了吗?”/ o2 ?5 s7 r, A9 E5 z7 K/ f  y; ~7 @
  . w) i8 Y9 J9 [3 A- k  _9 C
  “臭小子,小声点,又不是喊救命,叫那么大声干什么?”* R1 n8 C, N9 J4 z( z9 {+ q$ r& {
  
% s- o6 b2 u5 K# f& _! T+ G  “老爸,现在造反的,随手抓都一大把,你总是替朝廷卖命讨贼,可这些贼,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你哪里讨得完啊?现在大家都把‘杨氏将灭,李氏将兴’、‘杨花落,李花开’当流行歌曲唱了,唱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呀,我们李家,不正是歌里面唱的李花吗?”
/ M# Q3 M/ C9 _8 ^7 g# ^  
5 `" f) n' [+ {% d% R  李渊也不打断李世民的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s0 @& w/ g' E7 D, I. R9 O% s- z
  ' k9 T1 i; y+ w! n7 Z) B! r. I
  这对父子,也是绝配,一个冷静,一个急噪,就如同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样。
9 U2 `' [0 }" t: C0 C/ @( I8 H; m6 u  
# ?$ F$ Q! J; T3 s& S  “李浑没犯什么罪吧?也只是皇上怀疑他是流行歌曲里唱的那个姓李的,一个早上,全家就人头落地,难道你也想我们家这样吗?”) }  p5 c6 Y9 n7 Y3 S/ @
  
2 R/ }; ^: X; G. ^) v, ^/ C. e& N  李渊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 j( R2 ^9 o. R9 x  
/ r1 t4 k  ]+ o6 g* D) w. h  “老爸,现在看来,只有我昨天说的话,才是上上之策,不要再婆婆妈妈了,管他呢,干起来再说!”9 q% J3 Q* e- b& Z! a% d' m
  
$ r3 J4 {$ g( A7 l5 L# g  李渊望着眼前这个小兔崽子,既爱又恨,爱的是,有这么个优秀的儿子,心有大志,谁不高兴?恨的是,看他做什么事情,都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啊,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气势,就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出了个什么事情,说到底,还不是出于爱护?
0 L# k- X' y" Y: g4 w  
) p$ w, g) c5 w  李渊看着李世民坚定的眼神,又叹了一口气说:
$ h; z9 c8 L' \2 U: o/ j  ! O. ?4 o1 [: ]! w9 u- t( M
  “我昨天晚上,一直都在考虑你说的话,你讲的很有道理,以后就是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了!”' H" B- V: L( e, P/ D
  
9 V) ]& @3 _4 d/ S9 H  李世民同学听老爸这么一说,那叫一个高兴啊,真想跑到山顶上去,歇斯底里的大叫三声。
0 c6 x5 s, G7 ?7 F5 r5 g- p" Y. Z  . C. L7 `9 s7 ]9 [+ V
  李老大向李世民和裴寂已经明确表态,那么,起兵反隋一事,便开始付诸实施,只是,仍旧是开展地下工作,秘密进行。! {( S% a2 C2 X* @* \9 u4 S6 v
  - e5 }" K: }7 _6 W: w2 ]+ ^( G4 [
  因为毕竟李渊还与些顾及,最主要的是,还有杨广的两个心腹,天天象猎狗一样盯着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1)2 u1 H6 y# y0 M% {  l+ Z& c2 O0 |  a
                              * _! g# Z# o8 G( ~  u
                              
& m8 U( E: K  Z' N  ^% g) f                              # B1 g0 C7 {4 {5 u$ ]
                              ' C# K, v) j( k3 V: f6 B8 y6 X
  作者:沁园春
" \! B# J/ P( j) r. _! f  ( D1 L- \# O- W* ]4 T
  # i7 ~/ _& Q3 \; @7 x4 }7 a$ D
  
. y6 z. M5 J; u3 o1 [2 [0 r  ; Y. c+ x! b! X: ~/ U5 L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手中得有一支自己绝对控制的强有力的军队,没军队,造什么反啊?6 L3 Z1 m9 ?" |0 b" I4 @
  8 P. q7 O$ m+ d& `/ W' g: `
  李渊交代了一些细节,叫人秘密把刘文静放出来,并派人去通知河东的李建成和家眷,以及在长安的宝贝女儿三娘子等一家人,要他们速回晋阳,而李世民自然也忙开了。
- m0 K0 ]& U7 }) y  ! f$ k! Z# y) ^
  这小子,可能天生就是长反骨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与当今不少80后,很有几分相似,恐怕韩寒也是得了他的真传,只是不料却又出事了。
6 V7 [1 M) t+ p+ W  
! v5 c4 Q0 `4 {, W& t% O3 `  李渊正加紧筹备,不想从江都方面,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让李渊惊恐万分。
3 r% u  J' ?2 U1 i/ J; o( w* Z: [  怎么啦?原来杨广接到密报,得知李渊兵败的消息,已派人要来逮捕李渊,治他的罪了。, s5 K3 y% r) ~2 r
  
) s) n5 \3 W' Y( i0 o# J  李渊赶紧召集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商议下一步行动计划,看看该如何是好。
) G; {, ]+ s& @; _# a9 Y  Y1 k  ! ~% k) @3 }% I
  三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极力鼓动李渊事不宜迟,马上动手!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之类的话,恐怕也讲了一箩筐,说了不下一万遍,他们三个“心怀叵测”的家伙,恨不得李渊出门就宣布起兵。
4 `3 f2 z, ^1 s  F+ `! H. W  4 K! C% a. c; x
  趁着这机会,李世民又表演了一番非凡的口才,这家伙,好象是经过特殊强化口才训练似的,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就像是打机关枪。
9 m& k3 [) D' w+ ~  9 ]# _3 f( ~) _/ o+ }) x5 ~
  “老爸,如今皇上昏庸,国家动乱不堪,如果一味尽忠,有什么搞头?本来只是部将出兵不利,反倒要连累你,既然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反肯定死,反,还有机会做大事业,还犹豫做什么?不如马上就反了,轰轰烈烈的干起来!况且晋阳已经是兵强马壮,晋阳宫里的战备物资又这么多,大家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就盼着你带个头,起个兵,天时地利人和啊,都一样都不少了,只要把旗子打起来,还怕不成功?长安的代王比我还小,只是一个小P孩,关中豪杰都纷纷起兵造反,但没有一个带头的,不知道去归附谁,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向西进军,想办法加以招抚,让他们归顺,那还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为什么要受一名朝廷使者的气?难道让他给抓起来,坐在那里等死吗?”- d" E: p* Z. q4 z: [! c+ c$ L2 |# Z
  
3 U0 E8 Z" M- c! ?6 b  李世民说完,对裴寂挤了挤眼睛,老裴自然心神领会,又是一番火上浇油。& ~3 W$ t$ X" c. u. t! x! o
  加了点催化剂,李渊见大家的意见全部统一了,也是时不我待,便横下一条心来,忽的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 c$ t1 v$ C' @1 t  a. ]/ L  
5 A2 v2 t! X2 |  M7 U  “大计决矣!”
$ l3 i- {$ n* z1 v; z1 h2 y  " P% ~- c  [7 J' ]& L* n! S- C/ x: U
  李渊同志,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要大张旗鼓的起兵造反,放手一搏。
" ^' L: I6 g( i  c! w  
5 }  Y- J1 _5 S& |- R  江都的专使,终于来检查工作了,李渊没有立即动手,而是派人安排他在旅店住下,只传话说自己得了重病,起不了床。! e! N; z' }- E: O7 s* Z4 r
  9 T. Q6 d/ ?5 m3 ^1 l$ \$ a% |
  专使也不能有脾气啊,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现在到处都造反,来一趟都不容易,又不能不来,天天也是提心吊胆的,也只好坐在床上等消息,连圣旨都先不宣读了。
0 t, M& ?. i# V0 A  " r; w, u7 N7 Y' ]8 x$ L
  其实,专使哪会知道,李渊正想着把这倒霉鬼推向断头台,要借他的脑袋,来祭旗起兵。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1: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2)' e+ j8 q5 V+ `$ c) ^" D
                              
' v! a3 a- ]# q5 L$ E" x4 o                              
& }1 [/ N4 A+ c4 `                              
  Z* F! ~) h: G0 i! i                              1 ]5 q: k7 _, m% a/ V
  作者:沁园春
( i+ H  N5 h9 Q( p5 k, v  b$ W  ) @3 m$ I6 Z6 Y/ {( b: \
  0 Y, ]8 Z1 N6 o1 w8 `
  7 O1 S" B, ?( U) B) v
  
+ j9 Q* w6 ?% ~5 m- {! }  或许是专使曾经做了不少善事,命不该绝,杨广又快马传来诏令,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他们的败兵之责,并好言相慰,仍让他们坚守原职,两位专使,捧着一大把银子,欢欢喜喜的回江都交差去了。
* w& E9 n' i- R6 {. u- k  5 g! G7 u$ _- ~( U+ e. ?
  或许,杨广发第一道圣旨后,又觉得不妥,所以火速下发第二道圣旨,他的如意算盘是,李渊毕竟还是自己亲戚嘛,这么多造反的,还要靠表哥去平定啊。
  d/ X( p+ X( x6 M/ a7 r6 ~  可是,李渊并没有因为杨广的赦免而改变自己的决定,起兵的准备,正在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进行。
: X! c+ X( o) Z" E+ I  
, B% O2 r2 z: o8 @1 x. d+ ~7 q  除了接李建成,三娘子夫妇等家眷来晋阳外,李渊还派亲信李思行去长安作间谍工作,搜集情报,随时随地,观察代王杨侑的动静。
, k1 _0 z, _) G4 C- u5 P; H/ G  
/ w( f4 R1 E6 ~5 j+ N- y  刘文静果然不简单,一出来,就跑上跑下,还献了一个锦囊妙计,什么锦囊妙计呢?7 z# {0 p9 b# t
  
+ @7 q4 p2 I4 B  w  就是打心理战!* j. E2 F( ]7 |$ z, i" x0 [$ T+ ~
  
$ q8 o. {3 M" m9 C& Q  刘文静让李渊造了一份假诏书,说是年底又要去打高丽啦,太原、雁门、西河、马邑等地,2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全部都得去,还言词凿凿的说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在涿郡集合。
1 a. Y- o+ E8 }8 Y* {  \6 M  
9 N3 s* g7 r- n  只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搞不明白,李老大发假诏书时,用的那个玉玺章章,是在哪里刻的?那时候,可没有现在满大街都是办证刻章的电话啊?; [( i/ X! N& J$ {  j: ?
  
4 T4 R  ~$ r5 M  这道诏令一发下去,立即象一个爆炸新闻,激起极大的反响,一时间,痛恨杨广和朝廷的人日益增多,“跟贴”无数,都想着与其去高丽送死,还不如一起造反算了。
" x4 x  G3 Z( B1 [% x; @  
- }: Z3 O3 [2 V& ]5 a  正当太原的反隋情绪日益高涨之际,又传来了一个特大新闻,王仁恭的部将刘武周起先一步动手,起兵造反了,并杀掉上司王仁恭,占据汾阳宫。
$ `8 L* A7 R- k, {  
2 H* q2 y% V5 C4 C" C* ^  本来李渊想着招兵一事,要找个由头,刘武周率先发难,正好让他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i9 I0 C5 f( ~: {
  
4 L% u' J% N- a9 V$ P  就在刘武周造反成功的当天,李渊就立即做出反应,当然不是发表什么深表遗憾,非常不满,强烈抗议这类的外交辞令,而是召集太原的上下官员,商讨对策。- I& l; b  K) O) m$ k2 Z% X
  
6 h4 V1 O7 L. R& `2 S  李世民最关心国内外大事了,听到刘武周造反的新闻,第一时间又找到老爸磨嘴皮子。
" K' S5 f6 X) T/ \, E% ~  " u- Q, b. i# j
  “老爸,你身为留守,而刘武周这种小人都造反了,如果不早点动手,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7 j2 B* f/ C4 ]
  
6 |' v  O. J2 ]! c5 ?" a; Z; l  这还用你说?李渊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可爱的宝贝儿子,宣布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I* z2 H/ ~" p8 g4 u& U% w
  & |' a: X+ l) Z
  一场决定如何应对刘武周下一步计划的会议,开始了!会上,李渊首先发言:- Q0 {! n; W+ w! \, E
  
& T! ?4 Z8 ^/ p& w$ }) G  “刘武周把汾阳宫都给占了,那可是皇上的离宫啊,我们却不能去搞定他,这可是灭门之罪,大家快出出主意,快出出主意,该如何是好呢?”; u% j, V3 Q) b! |3 _
  1 l9 I* \- y" q% g+ H
  众人都七嘴巴八舌的说开了,怎么反应,李老大还不知道?
* Y7 m4 S# m  G) B: }  2 |7 b0 G: c  T" t
  其实,李渊主要目的,还是想看看身边两颗杨广安插的钉子会怎么反应,其余的人,都和自己是一条心的了,无需担心。3 W3 G# F) a( ]3 w* r2 t4 L
  
5 }2 b# i# k+ K  王威和高君雅,本不是很有本事的人,如今出了这么个麻烦事,也是急得团团转,只好拱手道:: W* A/ `9 e& ?
  4 f0 E, t7 C1 b2 Q# y7 W* H2 h
  “一切都听从留守大人的。”
0 w6 \, X9 S% t4 A" t2 c5 u6 {; T  
: f3 y4 d: i# ~& N  李渊笑了笑,接着说:4 w+ f" w% h, W" |/ u$ ^. u. f$ ^
  , [" Z9 r' t! N# s/ H7 w6 t
  “地方用兵马,一般都要向皇上报告,可如今贼人就在眼皮底下做乱了,如果只是坐在这里不作为,那怎么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朝廷?可是要平叛,手下的兵也不够啊!刘武周近在咫尺,而皇上都在三千里之外的江都,现在路上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的一大把,要是等到皇上批准,那可要等到何年何月去啊?”  h: w8 _) i9 l
  两人当然明白李渊说这话的意思,于是明确表态:
* P: x! r9 O+ l9 f- ~3 ~  $ F& M& I; g7 ?0 H5 a# y- u
  “唐公您是谁啊?您可是皇亲国戚,如今这危急关头,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来等皇上的批准?要平灭乱贼,一切举措,就全靠您来定夺了,只要搞得定,皇上自然不会怪罪。”
3 g' K" j& v% Z& h" z0 ]+ q9 m  * C' q2 A3 W2 q' H0 p: p
  此话正中下怀,正是李老大想听的,李渊又故意推辞了一番,最后装作不得已,似乎是为形式和民意所迫,就接受了,于是下令:, b7 l$ K/ a) k% A
  4 v3 O4 n. B/ v6 S7 R
  “从即日起,火速招兵,对付刘武周!”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1: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3)
" t% V) @* c" f                            . o4 I; z/ E- v8 O) k
                            
& v: J0 l( m+ t7 u7 g* C                            
0 M) R6 D8 Q- v; |" y+ S                            6 N6 e* M& D$ V- P
  作者:沁园春
/ a- |. d- J+ D! B  
2 X5 u) L+ o9 t/ a. G  ' p; F% L& a- D5 R: P7 |
  - l% B4 r' m& f1 n: x7 T; Z0 N
  
! B" {% F$ H8 ]: Y+ n5 w- P3 r  一致通过,零票反对!
0 H& {& U, Z  d4 X* L  
; h" `/ m, E# N' o  W  王威、高君雅两位还在梦XX,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李渊故意下的一个套,这么一来,李渊就可以名正言顺、正大光明的招兵买马,扩军造反了,只是打着一些为朝廷办事的旗号,李渊迅速做了安排。  d$ o/ c4 G  }* E
  
8 a! `6 ], ?: o$ Z7 ~4 U  x* b  首先,李老大命王威兼任太原郡丞,也就是副市长之类的官,让他与裴寂裴大人一起掌管军粮,负责后勤工作,然后,命高君雅守高阳城,时刻提防着刘武周。
+ i/ R3 @8 E, S( b, [1 A7 u  
0 w8 }6 f7 Y* H3 H: `5 o4 \) S  而晋阳守军的一切指挥调度大权,全部由他自己一手掌控。
! m0 ]# A, H* H: o) J, |# L1 w  
/ |' e9 y7 @1 c; f# ?! U: p/ b  同时,李渊又命李世民、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四处募兵,广告一打出去,10多天工夫,就招了1万多人,并特意找了处叫兴国寺的清静地方,进行严格训练。
" M% ]. d/ b7 ~- Y: a* b  * D4 J( u' J: D) X+ x
  这么一搞,王威与高君雅,不由得不怀疑李渊的真正动机,除非他们是傻子。
. O8 K( f7 C+ M. V6 C) U  于是他们也在着手,策划一个重大的阴谋,来对付李渊,这个阴谋,就是干掉李渊!1 d  i5 X3 `( ^4 O
  
. u6 n: ~. o9 ^0 u, f6 m  可是,他们在晋阳的朋友太少了,还藏不住话,看不清楚形式,拉着一个熟人就说这事,嘿,我跟你说啊。。。。。。
7 u  [$ ]" u7 x! g2 s9 C  
& l- ~3 X4 b2 {, r. F5 `5 y  他们首先找到武士彟,这时的武士彟,早就是李渊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了,一个锅里吃饭的人,当然和李渊是一伙的了,可是他们两个笨蛋不知道,他俩把武士彟拉到一个角落,眯着眼睛,忧忧的说:9 K! `, l: s5 r3 T' Z4 X. O7 z
  
/ x1 g. j! }, f  H0 Q  “刘弘基和长孙顺德,都是逃避兵役的逃犯,官府都下过B级通缉令,四处通缉,怎么可以让他们来领兵呢?我们想把他们抓起来,细细审问,你看怎么样?”5 ~4 f% P6 `" n) O# b9 c
  武士彟商人出身,何等精明?还装得与他们一条心似的,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最后一句话,就把他们俩的想法,彻底打消了。" D# A4 F6 {' J* O) `
  % {" K/ H) q( h* G$ n6 Q6 k0 i
  这句话是:“哥们也不想想,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是什么人?那可都是唐公的贵客和座上宾啊!如果你把他们两个都抓起来,那还不是故意不给唐公面子,与他过不去,和他对这干吗?搞来搞去,吃亏的还不是你们自己?”
$ }! B1 b( X7 v1 o$ g6 W  1 }# d" t1 Q2 w/ n
  王高二人也觉得在理,就没再想去抓人,只是在策划着更大的阴谋。9 `( ]" b" t% K+ ^
  7 z. g2 i+ w, W
  不想他们前脚刚走,武士彟就把这个消息报告了李渊,并提醒他特别要注意这两人的最新动向。
; g& k: y7 ~  J& i# {  
9 {: l6 o; n$ x, L* M" {  打草惊蛇了!
" Y2 J6 @2 a6 z( q+ D  
" c3 V4 W4 ~( U5 ^  武士彟既然已经押下了李渊这个风险投资,自然会尽心尽力,盼着李渊早些做皇帝,好让自己获取暴利。
3 J- D! x( D# l7 ~  
4 Q0 p8 |- Q3 Z  还有个插曲,也发生在武士彟身上。
7 R5 c7 q" t; ?; g  / l: u, z( w. N' N% r
  有个叫田德平的小干部,也怀疑李渊有不轨行为,想向王高两人去告发,也去找武士彟商量。8 W* x; {  }6 A) l
  
8 f5 J6 Q0 }7 N; V2 h+ W  看来武士彟同志的人际关系确实好啊,好象谁都喜欢和他说心里话。
% E9 l$ ?' c( w3 D+ b4 A1 H  8 D& U* O: h. O+ d, P
  武士彟自然又是商人那一套,他说:
4 q! n, r) _; f4 T# w; s  
% ^$ n, I) [5 |$ \* x. k  “现在晋阳的军队,都归唐公管,王威、高君雅虽是副留守,也不过是空有其名,即便你去告发,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啊,你这不是惹火上身吗?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b7 s# g" P3 A$ \. _1 j
  * I' l. W  m% i2 ]: d, Z  }
  田德平好是郁闷,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地位不高,就声音不大,有话没处说啊,郁闷死了。- I1 l/ s! J+ W! X
  : R, R  J7 |* @( Q( k& l2 s6 _
  李渊加快行动,如今已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公然转到地面上了。
; D: z9 g# ]8 J6 P3 G, ]  
: t' }* C8 {  f% J/ F) J' H: B6 b  正在李渊想放手大干的时候,王威高君雅两人却还是不死心,他们的特大阴谋,就要出笼了,既然他们哥俩已经确定,李渊要谋反了,可是直接对着干,肯定不是对手,那怎么办?
# [9 v; S+ ?5 v, c0 S4 P  
8 u: [; E" ^( X; z  不能明着来,那就来阴的,两个好哥俩,挖空心思,终于想到了一个智取的毒计。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4)
9 w- \. E# D( u9 w, m, {6 U5 X                                
+ Z+ f0 V7 v. A  F# P0 k* ~2 H. J                                
* b! k4 e- N! U, M4 k                                2 i- N3 b9 g) Q: B. d! F. }; ~
                                作者:沁园春
1 V( ]! X* F2 v  
# A! H' \: v1 |, |2 ~  / E! M% m* Q8 K; S3 q2 R
  
5 H. o8 ~* w; D: n+ f  
3 q7 e  [( A, `& V  智取李渊,只等着鱼儿上钩了!/ |9 k& O. V8 R& W
  % ]3 x# l0 p, B; Q9 r6 L
  这个方案就是:借口太原干旱,要李渊以晋阳一把手的身份,去晋祠求雨,然后就。。。。。。+ K/ ^. ~! w7 o3 a, I
  
/ S% p+ Y+ b+ H! H  中国古代,求雨是个大事情,一般在地方上的祠堂进行,作为一方的行政长官,李渊自然不能推脱,而且按惯例,也不能带太多的兵来,只要李渊咬钩子,到时候,在晋祠周边伏下一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那李渊岂不是就。。。。。。
$ [% g0 ^; r) y' I  
) C0 n; p! g: _# Z/ H' `  哈哈,他们两人的如意算盘打是打得很响,可是却又碰到了难题,因为晋阳城内的兵,多是李渊的手下,不能调动,没办法,只好去找晋阳乡长刘世龙,招集乡兵,准备埋伏在晋祠,乘机刺杀李渊。1 p% O* P3 D" Q1 h! Y  I( a
  
4 k2 t) l+ U4 |) ~% |  不想,他们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其实刘世龙,也早就是李渊的人了,他也假装答应,暗地里却一溜烟的跑去向李渊告密。
" N3 m6 U" c7 n9 ^! _; ^  
8 U$ p- E, W( T' x  晋阳的局势,可以说是越来越紧张了,李渊也感到事态严重,决定抢先动手!
$ s- _' O# S' ^8 ~  
6 x, T" @) T4 M5 Q( p+ w' Y  当天晚上,他先通知王威、高君雅两人,明日一早,到晋阳宫开会,又命李世民等人,在夜幕的掩护下,带兵埋伏在晋阳宫城东门外的左侧,随时起事。
1 g+ f0 I& j* x" m& k  
* J6 a+ s4 }# U" t  这是干什么?原来李渊自有他的对应之道。! S4 j. b8 V; H
  
% a+ _! K( K* p, S  这一幕,应该有点熟悉吧!清朝末年的光绪皇帝,也想借袁世凯的兵,来发动政变,袁世凯也是表面答应,私下里,又去慈禧太后告密,不知袁大头,是不是也学了刘世龙的?
  v- I3 A0 c& h/ v9 a" \( H  `, \1 G  : @) J0 X" C; z3 B/ X/ ?# k- J" y
  第二天一大早,天气还好,王威和高君雅好哥俩,吃了美味的早餐,乐哉乐哉的来开会了。
1 e0 Q8 i4 \9 z( R/ Q5 K  ; U# B$ @$ Y. H5 M7 d0 V+ N, \
  到了晋阳宫,没迟到,两人相视一笑,刚刚坐定,还在做着提李渊的人头去江都报功的白日梦,突然,刘文静领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闯了进来,声称有重大机密事情,需要禀报。
5 s5 ?, n+ W+ i* Q+ S, _; u  
- W  ~* P1 {! M: p9 U  李渊示意王威取状纸来看,刘政会却不给,大声说:* j- q2 a8 x8 x/ }
  . t( M' |! [8 V2 h: a  G- j. R
  “告发的正是副留守,只有唐公可以看!”/ g) c, C3 D  w, B
  ( w! a' B0 i$ W
  李渊故作惊讶:“有这种事情?快让老夫看上一看!”
) m, ]! l  m: Q6 p( r  
4 C; @3 ~. K6 v5 u. `  李渊装模作样,接过密状,认真看过,猛的拍案而起,怒道:% Y- t9 O: |$ E2 r6 r/ S
  0 |8 o: x' P* @- w+ @. k
  “王威、高君雅两人,暗中勾结突厥人入侵,该当何罪?”
; [, ^4 y( Y9 h. z  {, k  / x, a+ s8 K8 x1 ?" Z; ]' ?& {: D
  王高二人,一下子搞蒙了,清醒了一下头脑,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落入了李渊的圈套。5 p1 ?" d2 o% Q* g2 ~
  
" q, K! Q" n2 O3 p+ Q3 T0 e  高君雅挽起衣袖,大骂道:
1 `- o; o: S# I2 j$ S; a) o& P  2 O# m4 w5 @( r3 @
  “这,这是造反的人要故意杀我们啊。。。。。。”
' }- }+ P* K4 G. b/ h2 B! ?# i  4 ~% ^0 ?  [4 b2 r7 @
  还要再讲,早被李渊手下逮住,投进狱中,本想挖个坑,等着李渊来跳,不想,却自己先乖乖的跳进了李渊的坑里,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B) b( V) X  f, K  , G2 M+ ^( w5 o6 d
  李渊随后公开宣布起兵!, A% X; n5 n# V; a0 ]2 W
  0 T9 g, o2 c. a6 g! R7 W5 O0 E
  文武官员,齐声响应李渊起兵的号召,纷纷表示,听从李渊的调遣。5 y" o9 A! B  J  p  K- |
  4 l$ H* e( v6 U; ~1 |9 p; x, N/ |
  裴寂更是积极,将晋阳宫里的500名宫女、九万斛白米、五万匹布帛,另外还' s2 J+ {9 g! _7 H8 e
  有40万副铠甲,全一件不留,拿出来献给李渊,作为起兵之用。  a7 M/ Y; X5 ^6 m; b* p5 d- d
  
9 i+ s5 `# d, z6 M! W5 a  所以李渊建立唐朝后,对裴寂,可以说是感激不尽,虽然他没什么很大的才能,但与李渊,是走得最近、关系最好的一个人,李渊甚至说过,能够当上皇帝,全是裴寂的功劳,可见,裴寂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A( q) k; p: o+ K, l: t) o+ |! ~
  ; P! p" C! R7 W6 H8 j8 T2 E* C1 K
  不知是王高二人,与突厥真有勾结,还是李渊事先安排,与突厥一起唱的一出戏,又或许纯粹是一种巧合,在宣布起兵的三天后,也就是5月17日,一个不平常的日子,果然有数万的突厥骑兵,进攻太原,气势汹汹,极为骄横。* {# C3 t  y  Y2 h+ v, T
  ) b5 u" `: l) T3 H
  竟然还有突厥的侦察兵,从外城的北门进,东门出,大摇大摆的在做鬼脸、兜圈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5)2 {; z6 W% R# u% q
                              4 V  K- J! m4 b4 e3 r/ C# Z
                              
  o* k. A7 S$ b* v                              5 z& o  G6 g  x/ z0 I
                              
  Z5 d. c" z0 C( t# l1 `/ e- F& x6 e  作者:沁园春: }( J; \4 ]  b$ f
  . c8 f, y/ I% B
  
( S- c: q# @$ z7 |& {' [  , e- Z) R! }6 j( e
  " X* Z! W/ I( Y& p. @, @
  李渊对于这起突发事件,倒也不慌张,马上差遣裴寂、刘文静等人,分别领兵准备迎敌,然后下令,把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放突厥进来,李渊难道也要玩一把诸葛亮的空城计?
3 J$ M: U/ N1 u; s) H& U  
7 ?5 l2 w1 G3 G% J. B2 }- h  与诸葛亮所不同的是,突厥人不见李渊在城楼上弹琴、唱歌、开PATY,见到的,只是一个个黑洞洞的门,大开着,城楼上,不见旗帜,也不见一个人影,连人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 k3 \3 h9 _& x, ]1 b% N
  8 h! H) C5 [( y
  神秘莫测!真是出鬼了,人都死哪儿去了?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哈哈,突厥人可没有白景琦的豪气。
% K, Y; B; ]. w- v% P6 }  
5 f8 ~3 I2 I! \  那一个个黑洞洞的城门,谁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妖魔鬼怪?所以,也没有谁胆敢闯进去。
8 K$ d( O  [9 Y7 e1 M  
6 ~1 y) V3 x" A& c6 d! w  突厥人在城外扎营,就是不敢下决心进城去看个究竟,要是里面,真跑出来一头猛虎来,谁来负责任啊?
& x+ y5 d& u4 }; ?  ! d' J, o2 S6 o/ P" K" I
  李渊命部将王康达,率1000余人,出城挑衅,并做出诱敌深入的样子,结果王康达也是倒霉,全部战死在城外。
! T' `& P6 B5 ?2 }: `, W4 N* t  ) b3 ~2 a: I, T
  可结果是,突厥人却更加怀疑,以为李渊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在等着他们去钻,都不敢贸然进城,哪怕是逛一下街,没办法,就只好天天在城外,神侃吹牛打麻将,骑马射箭捉老鼠。
$ F0 m- d, m$ A4 q/ s  
) v" C' Y: M; x5 H. W! w  m  王康达战死,很快传遍晋阳城内,大家都对王威和高君雅,恨得咬牙切齿,这狗汉奸,老子恨不得喝你的血、吃你的肉、抽你的筋、扒你的皮!+ j# x- z% p# i9 U$ q& x
  
4 c: R3 \, G1 ]# M' W  李渊为了平民愤,下令将王威高、君雅立即处斩,悬首示众,并安慰部下说:% J3 k" D6 T0 F, ^; ?4 a
  “当今天下大乱,反者四起,我受文皇帝宠信,与诸位一起,天天想着报效国家,王威、高君雅两个奸贼,违背民意,倒行逆施,还勾结突厥蛮子,真是天理不容,可是天命难违,他们这是玩火自焚,突厥小贼子,不必惊慌,我自会将他们赶走!”1 F( N: j7 A9 m0 \3 }2 E/ @" k
  
3 F% e- O  s: F# f- S8 i; F  李渊一席话,大家才渐渐心安,只是苦了王威、高君雅两个猪头,出师未捷身先死,遗憾千古啊!
0 k9 t' C7 S6 m, I8 i0 u& b  
+ m) O5 ?* b2 ]  ~  不过,也算是在历史上留了个名,要讲唐朝,他们哥俩,是少不了的,总是要霸着位子,等着你来评点。6 T8 z. Z3 v  v8 B' T
  
, }# @8 n! k+ I& a6 M  其实,李渊说这些风凉话,无非只是想安定一下民心,他怎么会不清楚,如果与突厥人正面交锋,肯定是寡不敌众,后果不堪设想,战,怕打不过,不是对手,不战,又怕突厥人抢掠百姓,那该怎么办呢?
. y8 x4 e/ k$ q, y+ \- V' W6 A7 A  ) p& {/ s0 O# T9 Y/ P1 y
  李渊就是李渊,自有他的办法,他想出了一个绝妙好计,是什么妙计呢?这个妙计,就是疑兵计。' _4 K* S; J+ V  `5 }2 |3 ]
  
. p! c! T' D+ h; |  这个疑兵计,讲明白点就是:李渊在夜里,派城里的军队,悄悄出城,一大早又大张旗鼓,敲锣打鼓的,装作援军的样子,浩浩荡荡,开进城来。
7 V" f: k( ^: a& h$ L  o+ F3 ~  % l- D6 B8 R/ e) V! W8 g
  一连几天,突厥人就像看没有结局的电影一样,也是困惑不解,因为与李渊有过交手,摸不清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在城外又逗留了两天,在周边大肆抢了一番,就拍着屁股走人了。
" ]2 L/ H2 w* N0 B! I* v2 a2 ]% N. W1 K2 [  3 m" c0 \( k% |' W. o" _# W2 F
  这么一来,李渊在太原,便被吹得神乎其神,简直是神仙下凡一般,是如何的神,如何的仙,如何的厉害,如何的有计谋,如何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简直和超人没什么区别了。- S7 P$ f9 R0 k, T% @
  ' ]% E, Z0 t* T4 P5 _5 T
  一场造神运动开始登场了!( h! f8 s3 V4 ~# C
  , ?- y$ C9 a$ W/ J$ c; p
  这是李渊乐意看到的,这些也为他日后创建大唐王朝,提供了民众的心理基础。1 I, L% v% M1 b! X$ c
  3 S+ i1 f4 C0 N$ {
  太原城内,张灯结彩,庆祝胜利,而此时的李渊,却是忧心忡忡,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6)6 Z6 m$ v  ?3 A' A
                                
" [- H4 W# z* M) O; S0 G0 M                                
  G  V7 D& U/ h+ q3 r5 e% E8 B                                
- e8 C* I# g& b5 F& S* f4 p% b                                / r$ t+ x- a2 m5 J) t
  作者:沁园春3 Z# l2 s5 y/ }) V
  " n' F4 k6 `, l0 |5 Z. \
  
( B' h. a! |7 A  
, |3 ]7 x' ?+ T( M  + `; l  j( B+ |6 T
  还不是突厥人!5 Z$ G  V# y: [& o. E- D
  & [8 G) x4 u# P
  突厥人,就像天天惦记你家里的一个强盗,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给你来一下,什么时候,就在你家后院子里放一把火,抢点东西就跑,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1 q+ Y# s0 p' {
  
9 f' M& q; [4 h1 d3 v  X0 m/ O) a  李渊的目标,是直取关中,占据长安,可如果前脚一走,突厥人后脚就来,到时候,前有朝廷军队拦截,后有突厥人追击,一前一后,谁吃得消?
+ e7 u5 k) `1 q7 K9 F  
$ Q6 ?: q2 l5 L- ~2 g  v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突厥的问题,难道把他打败?这现在根本不可能,那只是痴心妄想,只有主动向突厥示好,换取他们的支持,才是上策。
$ R  m: L5 w- V; L9 {8 u  有时候,外交行动,远比军事行动来得实惠和有效。  M& I2 d% l# b( O6 A5 \
  # I# K6 k" U8 Z0 }% v: [8 I
  李渊派出刘文静出使突厥,他知道刘文静在太原,混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与突厥人有些或明或暗的关系,只是不知道,这是否也成为刘文静日后,被李渊杀掉的一个原因?: A  F5 J" A) B7 M- p! L: E3 a& {
  
2 j1 x$ Q  [5 V* z  李渊洋洋洒洒,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自然是一番恭维,讲明利害,并说自己起兵,将对突厥大有好处,还说如果可汗能支持我,不侵扰我的百姓,那么我起兵后,得到的一切美女啊,财物啊,全部送给可汗。9 l: C7 ?0 I( J
  写完信后,李渊又在信封上写下“始毕可汗启”几个字。# B, d- L$ U* I6 C% W% p+ P
  
6 ^8 N- [4 i: a! n* s+ E$ l  对于这点,有书生提出抗议,说什么突厥不识字,只要钱,不如多送些钱财,改启字为书。
# d. V7 e) r& Z% U+ V  
$ z9 L; c8 a& u5 @  为何这种小问题,都有人来啰哩八嗦?
) g) M: b0 s) u7 V" ?  : ^3 u: k4 h" d( V* T
  原来古人,多有大汉族主义的思想,总觉得对外族蛮夷,就应该是以命令的口气发号施令,因为启,一般是以下对上,而书,则是以上对下。
: w" f4 p8 Y  L5 ]" h: p2 s  * Y( Y! o/ i" G5 ^# k
  李渊颇有远见,对此置之一笑:" |) ~* G! c3 i
  9 \. [6 j$ z/ b/ _+ j
  “你真是个书呆子,屈于人之下,才能伸于人之上,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如今突厥,跑过去了不少汉人,你这点小九九,别人会看不出来?我尊重他们,他们必定也会尊重我,况且一个启字,不过只是一个字而已,又不值千金!我千金都给了,一个字,有啥子了不起的?”
- y& H: x9 o, b! W4 S, n/ _  
: m/ \* R# s: s* f2 J8 G  这书生,真是有知识,没见识!本来就是嘛,要讨好别人,还耻高气昂的,谁鸟你啊?2 J" v1 G4 T( x. Y
  - U/ V3 v: u! Y3 N; J
  这就如同你找别人借钱,还做出不可一世的神态,在别人面前,指手划脚的,谁卖你的帐?
+ {2 r; i9 I, U  写启字,不单单是一种战略上的需要,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l8 T" V4 z+ L, n" {( s
  . [7 I$ s% v; b: G6 z  \- {- R
  写好书信,李渊正式派刘文静为“外交部长”,前往突厥汗庭,进行游说工作和外交斡旋。
5 A% }5 _8 \; b; @! v8 f  
0 r; c6 K4 c( A% T. ?0 e0 M$ k; g  始毕可汗看过李渊的书信,十分满意,人都是喜欢听奉承话,加之李渊姿态又摆得那么低,就只差没叫他一声老大了,始毕可汗自然高兴。
) d) x) W/ n! H8 b; V7 a  
9 x6 q3 ~( a$ u# }+ o  当然,这也靠刘文静的三寸不烂之舌,想必刘文静应该也懂得突厥语,不然,也不会这么顺利。: P1 n/ K$ g! m1 f
  - K9 d2 l$ P/ j
  始毕可汗大力支持李渊,还写了回信,并建议李渊干脆自己来做皇帝,反正始毕可汗的如意算盘就是,你们中原,越乱越好,蚌鹤之争,老子坐收渔翁之利,你们都得要老巴结我,我就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裁判,看谁给的钱多,给的好处多,我就顶谁!
; v0 U  K- D& R' V$ p5 X, Y  * O* u1 f1 j! y5 p+ a0 \
  你们一直这么闹下去,我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天天等着收钱,也再不需要出去抢了,只天天搂着美人,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等着你们自己送钱上门就好啦!
- }* M0 [+ b' q  S2 i7 ]  : V' e+ ~! b; s7 D% Z, n) ^1 {
  这时候的始毕可汗,完全成了收保护费的黑帮老大了。
1 F# o" p1 u# p% n, S  * v3 L$ r' ?& G3 g* j9 N. c
  刘文静回来复命,收获不小,始毕可汗还命康鞘利送来1000匹突厥战马,随他一起到太原,算是见面礼。3 c1 [& [/ }3 N: D
  
, `: q: w2 b! y2 ?/ c* N. L  李渊与刘文静会面后,心情大好,直赞他:' G/ c! t4 n  E) D  O" r3 i
  
4 e5 G8 d: {, k' K6 ^  如果不是你善于辞令,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成绩?能人啊!
% M0 T% H) r& ~  a: D  / m$ A9 F# r9 w& b
  既然始毕可汗都支持李渊迅速称帝,裴寂与刘文静两人,自然是兴奋得大喊high,都极力怂恿李渊答应突厥的请求。
8 `2 f# a( h, `/ F& Y  
+ r1 [% D; G- I* ?/ u- {  不料李渊严厉拒绝,并说,此次起兵,是要尊隋,不是反隋。8 @, h1 j. V% f% o# E" q: ^
  - w# r3 Y0 V; m: }& c/ [
  李渊要搞的是什么鬼,不会是说胡话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秘史 [李渊、李世民卷] (47)
- D$ P: D" \% O, {                                  ) o, H5 W7 ?- C& R# k+ ~$ o
                                  
3 ]$ a; L' a3 g4 |& ]9 J  
. c  p/ |. A9 _# z* P0 E* S  作者:沁园春3 Z& n  Q( a, T
  ) M# S, a2 s% \
  
$ K( ^8 I/ R+ C0 m' K" w  
, F. U* [6 S3 W$ Y; ]0 s  
$ O+ D& D& O/ q" d6 C+ ?$ d# q  众人都是纳闷,都起兵造反了,还搞什么尊隋?
' J  ^* X" p/ X2 q  # v$ @- X0 Y# m% Y& Z$ F
  李渊讲了原因,大家这才心悦诚服。3 x, Y5 v( m) j1 l2 {) m# K
  " \4 x- T0 p& }! i+ d' n1 |
  其实,突厥人劝李渊称帝,他能不高兴吗?谁不想做皇帝?
- X* U% V) ~) n  7 A0 R4 C9 Q* u3 [
  可是做皇帝,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又不是玩过家家,那是要有充分条件的,现在,找个女朋友,都要好条件,何况是做皇帝?0 w4 y1 b/ n4 k/ {% r% j8 c7 D3 X
  ; x- u7 a9 i: d! `( q
  凡事,欲速则不达,李老大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R4 X8 _4 Z, y, ^8 ~
  . _. `$ M* v! h5 y7 C" p( k. I
  在李渊看来,才刚刚举起了起义大旗,就公然亮出自己的底牌,把反隋的招牌挂出来,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弄不好,就成了一个灰头灰脸、人人喊打的反贼了。
- J% k5 v/ I8 U3 X- V# [  
1 v) t) b, E' U  所以,李渊一开始打的旗号,只是反杨广,而不是反隋朝,把杨广与隋朝割裂开来,区别对待,事实证明,他的这个策略,是完全成功的,这个时候,尊隋这块遮羞布,还是不能丢的,李渊拥戴隋室,扯出反杨广、反暴政的大旗,也是掩人耳目,给自己争取时间,麻痹四处的“猎手”而已。
5 y/ Z4 t' e3 j! M  
. }/ s8 {! }' a0 q  N7 r  对于突厥的要求,李渊也不能不回复,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讨论,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
; p7 {4 @. Z7 H: X7 q  o9 q  {  
. W' }5 x. N2 @( Y2 ^  尊杨广为太上皇,改立杨广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并传布檄文于全国各地郡县,称起义军为义兵,改旗易帜,就是以后打出去的军旗,一律使用红白相杂的颜色。
1 \7 V! y7 o7 x6 g, g8 u  2 _" B6 G9 ?, h
  同时,李渊又派刘文静和康鞘利,再出使突厥请兵,但私下里反复叮嘱刘文静:突厥人,历来是中原的祸害,叫他们派兵协助,无非只是壮大一下我们的声势罢了,请兵不可太多,几百人就足够了,刘文静心神领会,欣然领命而去。- Y3 i& c) m* T! r: j. s
  
8 E/ d. y; \' h- @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李老大的深谋远虑,不是不做皇帝,而是没到做皇帝的时候。
9 Z) j0 I* U* \$ J- }( T; s  7 \& G7 N& V: h
  非常之时,必做非常之事!
" ?3 f* v% H- l+ Q  
1 P: y) @) v1 r3 h( U: I  好事多磨,关于这个旗子,用什么颜色,还引起了一场大的争论,主管仪仗的官员认为:
& L( f& g% p; w4 X. u  # r4 A- ^/ v' P( N1 [3 k' `3 h# d- v
  “在甲子日起兵,按符谶,也应该用白色,加之突厥人也尚白,不如就用白旗,讨好突厥。”; y( P. n8 _+ {, L, v' L
  
# g8 U7 s8 f$ _" B) Z  裴寂也主张用白旗,还举例子说,当年周武王伐纣时,打的就是白旗,
/ H  b* g7 m6 S' e8 L* I7 K  李渊笑道:
, O1 G- H! l" D3 `. R  H  
* g1 I, K) [8 e4 L6 ?4 ^5 y  “当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决战时,旗子是临时制作的,也没什么特殊含义。”) n+ ^( s. u2 _
  
, u/ E" V5 p4 |* N& g  李渊反对这么做,认为不可全用白色,于是折衷了一下,改用红白相杂的颜色。
/ K) K! V$ a; {# ?  
( R& X2 N' s. a# k. B8 ^  O  李老大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喜欢走极端,中庸之道,运用自如,是他一向的风格。
2 v2 t1 u! d. p2 N+ a# G' ^  
: L6 {' A/ C0 n  现在的中国,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智慧,实在越来越少了,有些人,总是爱走极端,在他们眼里,不是黑,就是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少有那么高纯度的“颜色”的。: h! x1 U4 x. @9 _: Z  Q# H
  
5 @- S6 {% U2 c5 ]2 z  为什么?因为隋朝的旗帜,是红色,用红白相杂的旗子,就表明,既不顺从隋朝,也不臣服突厥,还可两边讨好。
# \0 w: J$ _6 @# _  
( z) |  E' o) i! K8 |; ]8 q& S  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斗争策略,姜,还真是老的辣!
3 }. _$ b: |; k0 L% j( C) @  
4 z( w& Y+ D( t4 I# ]  \- v  据说,李渊用红白旗帜,还有一个缘由,当然,这只能是博取一笑,当时,民间都说“李氏当为天子”,还有一个流行歌曲,唱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首歌就是《桃李章》:“桃李子,莫浪语,谁道许?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o9 W% W% W# d+ v4 q  I
  4 l$ N1 n' P' E% Z' L
  李渊把红白旗帜,插遍城头,以此附和歌谣,看着红白相映的旗帜迎风飘扬,
1 L; m9 {; L; F  3 h) N# X1 W( W" n9 U  h
  李渊好有兴致,笑着说:
5 \+ e6 N3 E$ _9 J  1 \! P* ~; k" y/ n7 ?
  “花园已有,就是不知黄鹄飞哪里去了?我当一举千里,来应证这句谶语。”
6 F2 M) d5 U& Z6 P  等等这一切,全部摆平后,李渊松了一口气,搞定突厥,更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 s: E5 R( J/ c$ ]  
2 ^) I" ?4 Y; G/ W4 R# D. F  其后,李渊还说了句很搞笑的话,史书记载:
; P: s) {  H$ g5 m; \  9 ?1 `( z* {4 g* H2 F1 u
  “渊曰,此可谓掩耳盗铃,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
6 G6 B; z8 b& i3 w  . L% I6 h( p& k# k$ k. u
  哈哈,李老大还自己承认,自己就是个掩耳盗铃的人,一般人,都是只做不说,或许还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象李老大这样的同志,恐怕不多吧?
' R) d& x  S" m! S' s3 P6 Z  
& t+ t7 s3 c+ u- f7 W+ G! x  李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想着自己登上皇帝宝座时的那个帅模样,也是窃笑不已。
- o; e% \' T$ A: V+ @  1 q/ Y  S" ?* O% ~% P9 j
  可是,所谓乐极生悲,等李建成带着家眷跑到太原时,李渊得到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噩耗。2 X) V# \2 Y( Z' ^5 X& P3 p
  . z. O/ K  p$ _  ~4 K* U6 x4 Q
  出什么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05:20 , Processed in 0.0438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