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lmlyc

王弘力-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6: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 清 拜魁星
& n3 D3 ~! T; u3 U* v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 D* a' k9 M8 w  k+ o4 D/ O/ b( u0 l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清郑大枢《台湾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当地人称织女为『七娘』;文昌又称文曲星,掌管文运之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8-17 0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 元 盂兰盆道场 8 A" w8 d$ ~8 [' o! M' L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 }/ F* |; e5 C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 明 放湖灯 5 T& V1 g( j& Z. Y2 |+ q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7 n8 x  Z: r. O/ t, j# z- Q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三 清 荷叶灯 ( w2 R/ p& E( Y4 b1 _# U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
# R& `7 a  p3 P& q4 B6 L  《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查慎行《京师中原词》:『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价卖,不数中原洗手花。』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 清 鸡冠花供祖
$ X$ u4 |- G. v" d/ p9 m0 F8 n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9 c+ |4 L6 F) p' ]% U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 辽 屠狗狩猎 # L( Y' ~, ?! Y7 y, d8 n5 M3 G4 J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 I* I' Y) S% V3 W: \9 C( G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六 唐 拜新月
4 }: V& v" h3 T1 Q( ?" R9 A  c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 k8 s1 Q9 ~8 i3 F6 L: X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3 07:28 , Processed in 0.0337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