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铁血下的柔情——春秋时代三位霸主的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伯乐. w1 J2 `- K% u
  
) h: G8 e5 E' R) M, D- d  ! z! V$ d! ], A* o' j
  秦穆公即位的时间是公元前659年,在此之前的近百年的时间里,秦文公和他的后代们一直纠缠在和西戎的余部的争斗中,眼睁睁的看着郑文公和齐桓公在中原地区呼风唤雨,却无力东进争霸,纠其原因,除了地处偏僻的大西北,经济不够发达之外,另外就是缺乏人才,尚贤者,政之本也,一个国家的富强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像郑有祭仲、高渠弥、颖考叔,齐有管仲、鲍叔牙,晋文公更是有五大贤人,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基石,也是称霸的必备要素,要么说现在国家开发大西部,都用各种政策提倡大学生去西部工作呢!可惜在秦穆公之前,秦国的所有君主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秦国本土没有像样的人才,又不花大力气去招揽人才,最终导致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三国时蜀国最弱,其根源也是在此)。秦穆公即位后,一眼就看中了秦国落后的根弊所在,于是立志走一条“人才强国”的新路子,既然本国没有人才 ,那就摆出姿态,招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于是,年轻的秦穆公即位伊始,就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挖墙脚”运动,他郑重的向全天下宣布:世间的千里马们,你们都投入到我们秦国的怀抱里来吧!3 Q+ \2 Z% P3 }! N% P* V! l( S
  
$ r% |6 `# N8 N7 Y# |  姿态已经摆出来了,可是却没有一匹千里马肯来报到,只有几个长相猥琐满身穷酸的书生跑来混饭吃,秦穆公把他们统统都给赶跑了,心中郁闷之极:那些真正的人才咋都不来呢,难道我们秦国就这么讨人厌吗?
! Z, c. ]7 \& `$ l5 [- J  
8 u* W3 L# o& h9 `/ g2 S9 ~  k  后来他终于想通了,秦国毕竟地处偏远,自然比不上东方诸国冠盖云集灯红酒绿,没有人心甘情愿跑到乡下地方自找苦吃的,谁不想在繁华富庶的地方生活呢,这也是人之常情。
8 T1 S$ D7 }6 Z  & n; n6 s% Z3 M" i* \# |* w
  想来想去想不出好办法,秦穆公一筹莫展。( g: A" f3 s0 \
  
: o7 X0 L4 F6 _4 g8 W1 h; Y  正在秦穆公郁闷的时候,终于有个人来报到了,不过来的却不是千里马,而是懂得相马的伯乐。! g( K, h- w. n/ N5 B% ]
    |' h1 A. B* j! z+ ^
  穆公苦笑,也好也好,总算是来了一个,虽然这人没办法帮他治国,却可以帮他相马,有总比没有好,于是有一天他对伯乐说:“你在我这儿也吃闲饭这么久了,也该干点活了吧,你帮我找一匹天下无双的千里马吧,让我们看看你的真本事!”+ k  ], n5 L2 _) e. F% X' b( x1 E/ n
  , D# u9 C* q$ ?# O7 n/ R& R
  伯乐说:“我老啦,头昏眼花,道都走不动,没办法帮主公您找马喽,您还要天下无双的,这不是难为我吗?”! e* _) m1 Y+ S, j: H( j  h3 O
  2 _$ V' K: F2 l: x9 b# O6 v0 k; |
  秦穆公说:“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从您的孩子中给我推荐一位来代替你找呢?”- E1 ]! O' A. u5 K% @$ _0 c
  2 C. V8 P! k, L
  伯乐摇了摇头说:“天下无双的马,难找哦。我家的孩子都不成器,要他们找一匹一般的好马容易,可是要找一匹天下无双的马,就凭他们那三脚猫的水平,哼,别指望了。不过,我有个打柴的穷哥们儿,他叫九方皋,相马的本事绝不在我之下,我想您应该有兴趣见见他。”
! Q1 r0 o! j* c$ W2 r  
1 c+ X# T6 \3 B& R! Z1 R! }0 [& Y  秦穆公大喜:“那你还不快把他叫来!”
( O! N* {0 t3 e* z3 K, _6 ?: m& J- N) @  8 F3 O1 |' D* d% ?  V1 m% s
  九方皋来报到了,大家一看,果然是个打柴的,面黄肌瘦两眼无神,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相马高手,秦穆公皱了皱眉,问道:“先生当真认识天下无双的千里马?那您能不能对寡人好好地说道说道,什么样的马才是真正的千里马。”8 G9 y: n$ Q) R% r$ o
  
, z; P& n* I9 }9 L5 S- s  九方皋神秘的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X/ e# b0 q& Q& l7 b0 I- h& }
  
- E+ Q0 [& f' `2 c% L, C  秦穆公火了:“你蒙我吧!什么叫做不可言传,如果真的不能言传,那你又是怎么学会相马之术的呢?”
$ V/ p6 o( ?8 y( P- g/ _$ R. m  
' ^5 G6 F4 a% [  九方皋解释说:“这世间的所谓相马之术,只是相一般良马的术,因为对于一般的良马,它的特征很明显,是可以从其外表、骨相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呀,看起来它与一般的好马差不多,论其特征,却是很难捉摸,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相马的经验和心中的直觉来判断,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您要我怎么跟你说呢!君王您还是呆在家里等我的好消息吧!”说完,九方皋就出发去各地找千里马了,这一去,就让秦穆公足足等了三个月。
( }3 o3 U5 e9 t# E  J# m1 K  
+ k! }# `7 ]; d$ G; H0 m% k  这一天,九方皋终于回来了,他澡也没洗,就兴冲冲的跑来找秦穆公:“报告,我终于找到千里马了,不过,那匹千里马眼下正在沙丘那个地方。”
  A. t% Q$ b9 I& l; _: m  ( H  M; A8 L6 [: ~, j1 d
  秦穆公大喜,捏着鼻子说:“太好了,我这就派人去取,不过,这千里马是长的啥模样的呢?不会长了对翅膀吧!”
- ^: h" R. a3 S* V  
/ i$ v$ ]  ], O0 R1 [3 S0 X3 c  九方皋笑着说:“当然没有,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长得很漂亮,脸蛋好身材也不错!”/ a6 l9 o4 o- w2 B3 _3 L
  
% Q6 A/ z2 J0 Q! }: |+ l; F  秦穆公继续捏着鼻子,点了点说:“好,我马上派人去取,至于你,还是赶快去洗个澡吧!”- q5 u8 j& K$ ]% y
  ) g" s' g& ^, I( y* ~! @7 p
  第二天,秦穆公派去的人回来了,不过带回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黄色的漂亮母马,而是一匹长相猥琐的黑色公马,什么“脸蛋好身材也不错”,原来全都是胡诌!
; y, ?5 }) q5 z0 A  
6 S9 ~3 S2 V; R. Y. ?  秦穆公火了,立刻派人把责任人伯乐叫了来,沉着脸说:“瞧您推荐的是什么人,得,事全办砸了。寡人派他去找千里马,他却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不清,还说是什么相马高手,我看他根本就是个高度近视低度智商的砍柴佬,你们现在就去把那只该死的破马杀了给我当晚饭吃,我一看到它那衰样就火大。”
+ T7 N8 s8 u2 J! w& U) i* ~  ; f3 w$ p9 D) R- N: W' T5 N
  这时伯乐却突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郁闷地说:“想不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术竟然已经高到这种地步了啊!太强了太强了,在他的眼里,马已经没有了表象,而只有精神和灵魂,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得其精而忘其粗,入其内而忘其外;当真是眼中无马,心中有马。这就是他高出我千倍万倍乃至无法计算的地方所在了。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我看我这辈子都没办法达到他这种境界了!”
% W3 c; x# E, x" \  1 l! `8 j2 O+ Q: }0 ]8 p
  秦穆公听得一头雾水:“什么眼中无码心中有码的,这又不是在看日本片,我不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咱们骑上去溜溜不就什么都明白了!”" F; L7 h8 S1 U% A
  
( U) h9 T3 u# j; c) r7 i# [  于是大家一起来到马厩,将那匹所谓得千里马拉了出来命人骑了上去,结果不及众人反应,那马在一秒钟之内,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刹那间一闪而过,竟然连飞扬的尘土和奔跑的足蹄印儿都没有。
: l* b# ?6 i7 p6 _  6 e$ Q5 U7 j' U: X' w! p9 z8 k
  众人面面相觑,我刚才难道产生了幻觉?我从前没这毛病啊?
+ s" `/ {) B  r  
% s2 A9 O. {* n0 @  大家正要互相证实一下,那马突然又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跑走一样,只有马上的那个骑士,衣衫不整,头发散乱,全身虚脱的瘫倒在马背上,气喘吁吁的说:“太爽了太爽了,简直跟风驰电掣腾云驾雾一般,这马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它是万里马!”! P0 H9 `2 P( V
  ( X( t5 m: r6 K2 ~9 ]
  大家这才会过神来,纷纷跟秦穆公道贺:“恭喜主公,得此良驹,实胜过千军万马亦。”
8 G9 R% W/ c1 b( k    I# F& @) g  r% }) z& V
  秦穆公却没有说话,而是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突然一把抱住九方皋,开心的大声笑道:“谢谢你,太谢谢你啦!哈哈,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想通啦!”! ]; ?1 e2 a3 D/ r
  ) W2 v6 S/ Z# a0 }, G) V! R" _1 J
  九方皋淡然一笑:“呵呵,你终于学会了真正的相人之术了。”/ C8 f1 \- _8 `* e5 Y6 F! V- ]$ p$ C
  
! h7 `- a8 e5 Z0 X1 H* h+ ]! r# {  秦穆公认真的点了点头。
% T/ X0 o' A5 i0 n: ]- ?+ A  
- j+ d5 @, E7 v6 l: y6 s% g3 P1 `  他顿悟了。, G7 C4 ~: X0 i
  + ]) J( d# @4 P& r. ]# ^# [) u
  原来,不管黄马黑马,跑得快的就是千里马。自己从前太拘泥于别人的外表和身份,不知错过了多少身怀奇才的千里马,既然求贤若渴,就应该不论外表和出身,只问有没有能称职的才干,这就是“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若是每天去计较马的什么毛色和公母,那就永远也找不到千里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锄头宰相
0 B$ E/ ^# e) B3 p  
" C# J$ n* B. q' D2 |+ [  " b* V1 O9 q- o% Z
  终于学会了真正相人之术的秦穆公得到的的第一位人才,叫公孙枝。
4 |; o/ a9 {0 n+ X# e; H% g  
+ F  u9 K& W( ]  有的时候,对一件事情过于强求反而不好,秦穆公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第一个人才,得来竟然全不费工夫,这都要感谢九方皋对他的启示,原来人才,就在这山野之间,只不过自己从前都没有在意罢了。- p# {; N7 n0 R0 q  i7 a
  
. _- e( H% t' C% o  那是在他即位的第四年,踌躇满志的秦穆公刚刚打败东面的“茅津之戎”(茅津:今山西芮城东,茅津之戎指的是散布于今陕西东部和山西平陆附近的戎人。),扫平了自己东进的道路。他的下一步战略目标,就是挡在自己面前的晋国,但是他深知,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还不足以和晋国人对抗,因此他想到了和亲这一招,适时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个漂亮的女儿伯姬,今年刚满十六岁,青春年韶,正是自己的良配,于是他派了大夫公子絷(zhi,音执)去晋国为自己求婚。老谋深算的晋献公虽已看出秦国的意图 ,但晋国要称霸中原 ,依然少不了秦国这个帮手 ,便爽快地答应了秦穆公提出的联姻请求。
2 b. g+ P- ]3 y  0 \* G2 o5 s7 V( q7 F0 }, q+ {# B
  秦大夫公子絷不辱使命,成功地谈成了这门亲事,便急急忙忙的赶回秦国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穆公,在路上却碰到了一个奇怪的农人,早春料峭,那农人却只穿着一件破破烂烂像抹布一样的衣服,面黄肌瘦满脸沧桑,一看就是饱受困顿的穷苦汉子,按道理这样的农人到处都是,而他之所以引起公子絷注意的是他耕田的方式,只见他一手拿着一个锄头,左右开弓,每锄入土累尺,看起来十分惊人。公子絷心里暗暗吃惊,这个人好大的力气,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功?
( l# y$ d0 b8 @# o: x% @$ h$ x3 l3 v0 W  
* f4 w& a' r; @. Y2 _; q  想到这,他连忙毕恭毕敬地走上前去,问道:“先生你好,可否停锄与在下一谈。”
0 B2 |1 j1 }# ~, n( V  
4 G+ e9 _$ k: [! b7 y  那农人头也不抬的说:“我又不是美女,跟我搭什么讪啊!别来烦我,俺还要锄地呢,咱们种田的人,可不像你们有钱人,成天可着劲儿的聊天,也不用干活!”
! Q( T) S) e: v4 h  
1 u+ |4 T! n. H  公子絷可不想错过这个为穆公求才的大好机会,连忙讨好的说:“这好办,我让我的手下帮你锄吧,我真得很想交你这个朋友!”
% y( j8 T+ T6 P! K6 M8 n$ K- ]  
9 v% i9 J6 r1 \  那农人抬起头来,指着公子絷的几个侍卫咧开大嘴直笑:“你说他们,哈哈,不是我小看他们,这几个人加起来也拿不起我一个锄头,怎么帮我耕田!”
$ n$ ^! B3 I1 e9 a6 @: j  
! b8 V" W. q" X. Z; w  公子絷的手下们火了,还说不是小看人,咱们怎么说也是从小练大的武林高手,要不也不会当上公子的侍卫,你居然说我们连个锄头都拿不起,这要不给你点厉害看看,我们什么面子都丢光了!
. C( _, i1 z1 V9 z; t7 K  2 @3 x2 k) }8 T5 Y# S, `+ w
  “不就是双手锄地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会!”手下们纷纷跳出来说。* J% t4 q( E) y3 _8 _# t, @2 |
  % `( h' U* W; m- L4 P; ~
  农人一笑:“好,那就让你们试试,接住!”说着将左手的锄头往他们一抛,手下们忙争先恐后的冲上来接锄头,可是当他们接到手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c% N( l9 m4 h9 Q
  2 G) ]) n( Q+ C* ?! ^, A1 i
  他们万没有想到,原来这锄头是这么重,泰山一样压将下来,一下子把他们给压趴下了。7 Y# [# c: r7 H% t0 `
  
4 P( Q2 R0 r1 I- y9 ^) C/ q, t  手下们被锄头压得喘不气来,杀猪般的大叫起来:“救命,好汉救命啊!”(呵呵,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了。)
) F, |; u9 r' d2 ?  3 Z: N( y7 E7 ~; q
  农人摇了摇头,走过去将锄头搬了开来,笑着说:“现在知道厉害了吧,我这锄头足有180斤重,你们非要试,吃苦头了吧!”/ V" p" w) e* Y' D0 k8 |) y
  : c$ a& V2 ?! Y$ i; m; `. O
  手下们面红耳赤的爬了起来,跑到一边郁闷去了。
  Y! c4 r" t# f: `- q  1 Z( r) a. h5 I4 M6 z  g! p" Z) e2 W
  公子絷心中狂喜,连忙跑了过来,语无伦次的说:“先生真神人也,佩服佩服,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电话多少?哪里人氏`?年方几何`?可曾婚否?”
0 G% r* f2 W% z4 h% D  4 v9 d$ _! P# j
  搞什么搞,查户口吗?农人哭笑不得:“在下公孙氏,名枝,字子桑,是晋君的远房亲戚。”( r1 V4 V7 V% G# @/ N$ e1 i
  
8 y6 ]4 D$ h3 ~$ H. r  公子絷又问:“这我就奇怪了,以先生之才,怎么会沦落到在这乡野之间耕田呢?”0 m7 [, c, h9 K
  
4 k, Z2 }' ]& o8 I! t% o  公孙枝叹了口气说:“唉,你不知道这年头做官要靠关系的吗?我没关系啊!”
( ^3 i9 e5 r$ x9 B8 v  5 }+ Q$ h/ w# L* i4 M9 |$ h* [+ J
  公子絷说:“太好了,还好你没有关系,要不然我就不能当你的关系了!对了,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呢,我就是秦国的大夫絷,我们主公求贤若渴,正缺你这样人才,你就跟我去秦国吧,我包你升官发财,吃香的喝辣的!”
6 E8 L& [7 ^1 s: P+ E  
8 U! n) n- P; z, m; x: S. t  t  公子絷以为公孙枝一定会很开心,没想到他却蹲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终于有人发现我这个天才了,我就知道,我一定不会被埋没的,士为知己者死,呜呜呜,以后我就死心塌地跟着你们秦国干了!”
% @( H! X& D( `9 x3 w; c& s  : J4 e/ J; y! |: B3 b, g# b; J' ^
  就这样,公子絷和公孙枝开开心心的回到了秦国,穆公听说终于有人才肯来了,心中狂喜,二话没说就任命公孙枝为上卿(宰相),主持军国大政。国人都很嫉妒,心想,那公孙枝寸功未立,凭什么一下子就爬到了我们上头,纷纷跑来跟穆公抱怨。
) k. r8 ~2 _4 z3 R5 K0 H  
5 ]& p3 \1 d0 z# L3 m  穆公当然自有他的一套道理,他跟大家解释说:“你们难道真的不明白寡人的苦心吗?各国的人才为什么不肯来我们秦国,除了我们秦国穷之外,更大的原因是怕来了得不到重用,我让公孙枝当上卿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不论出身高低,不论富贵贫贱,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寡人就一定会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寡人,就是这天下间最大的伯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羊皮宰相9 v4 K5 t' a9 s! U0 H
  
  s, H: F" Y+ k3 l0 X* |1 z  9 f/ C+ V( D, w% n4 v
  这个世界千里马很多,但是伯乐很少,而秦穆公就是这个天下间最大的伯乐,他的第二位人才,得到的更富有戏剧性。0 E/ a2 R; p7 p  I' R
  
% s' z4 _( F9 |( ]  公元前 654年 ,秦穆公终于如愿以偿 ,将晋献公之女伯姬迎娶了回来,他不仅成为晋献公的女婿 ,而且成为齐桓公的外孙女婿,因为伯姬的母亲齐姜是齐桓公之女。这样,秦穆公不但和晋国结成了“秦晋之好”,还搭了齐国这门亲戚 ,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以婚姻的方式正式踏入中原政坛,年轻的秦穆公果然已经具备了成熟政治家的素质,只是不知伯姬夫人心中做何感想,毕竟在东方老牌诸侯眼里 ,秦国依然是“戎翟小邦”,年轻的伯姬离开父母,远嫁异乡,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 \& W' g' ?* \5 ^$ T1 p! B4 {
  
  ?( G/ x+ Q2 a0 j  这人的运气要是来了,还真是挡也挡不住,在晋国的陪嫁奴仆名单之中,居然有一位天大的人才,他的名字叫百里奚。
# T' @0 R( `4 d6 v% n, y0 w  ' o# F/ Z- t; Z3 C! ?  q$ d) v  V+ g
  百里奚,字井伯,公元前715年前后生于春秋时代虞国(今山西平陆北)的一个偏僻而宁静的小山村里,百里奚虽然饱读诗书,但年少丧父,穷困潦倒,家徒四壁,因而也只有替人种田养牛为生,直到三十多岁,才用家中唯一的财产五张羊皮作为聘礼娶到了媳妇杜氏。
; X+ o$ Y, z; Y3 T) I7 f9 z  
1 R: W# J: r  I# N& O  成亲的那天,老母亲见到儿子终于成家了,很是开心,便杀了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下蛋的老母鸡,迎接新妇。. Y& z( V8 c, f# I- W* z
  7 `. @0 x* |6 Z8 L! S; M
  鸡杀了,可是贫困的百里家却连烧火的柴伙都没有,百里奚苦笑一声,拿了柴刀准备上山砍柴,老母却一把夺过柴刀,一刀将房门给劈了,淡然一笑:“咱们家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还要这门何用,不如劈了当柴烧算了。”) L4 O- E8 m6 ?- e& y- f- E
  
" p% W2 Y% ?; e4 K; r' z  百里奚看着老母满头的白发,情不自禁流下泪来:“母亲,孩儿不孝,年方三十,一事无成,连一点烧火的柴都拿不出来,还要老母受苦……”
8 Z5 n0 [3 o0 w* C; |  
  W3 `" {, q2 M" U5 Y3 n  “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不准哭!”老母忍不住发言责备,“可是……”老母看着一旁盖着红布正襟而坐的新娘,一声长叹,“可是咱们苦了人家闺女了,年纪轻轻就陪着我们一起受穷,闺女啊,咱们家穷得连柴火都没有,你不会后悔吧……”) e1 h! J9 ~. }6 ^
  
: ~* l$ y& I3 L2 v, @  害羞的新娘不善言辞,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她心里明白,穷也罢,富也罢,这个斯文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丈夫,以后不管贫困疾病生老病死,自己都要全心全意地对他,相濡以沫,生死与共。
4 m: u) v& Y2 x' K( X  & x; y. \8 e/ R& [0 M7 U1 u
  从此,这个善良朴实的姑娘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养鸡织布,供养老母,支持百里奚继续读书,她听不懂自己的丈夫平日里苦心钻研的那些诗书是什么意思,但她坚信,她深爱的丈夫总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建立一番功业。
  n3 s7 Z+ r' x5 W  D9 J! U  
0 e3 h$ o8 c, R/ _: }# z; \) U  不久,他们的孩子出生了,百里奚为自己的儿子取了个名字叫百里视,字孟明,希望他明通事理,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谦谦君子。
: s: I2 ]' k: u1 u! G  
( v, [. ]  g- w  儿子出生后,多了一个负担,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窘迫了,百里奚思虑再三,准备出去闯荡一番,希望某个贤明的君主能够慧眼识英,坐了官,就不用再受穷了。临走时,杜氏杀了家里的母鸡,又用织来的布换来了过年才舍得吃的小米,煮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为他饯行。* a0 X. g% ]7 }/ }
  
" B% l  f! A! g1 q' u  }$ X7 t$ O  百里奚看着满桌的饭菜,潸然泪下,他知道,这些东西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财产,他走后,老母娇妻幼儿该怎么生活啊……! K0 r4 E0 `6 P$ Y+ W$ i% r5 e
  
/ z) _. B8 u- }1 w% Z0 |! N8 |' Y! B  “吃啊,多吃点,出门在外很辛苦的,没有我照顾你,你该怎么办啊……”杜氏强忍泪水,劝他动筷子。! h: e; u: a  c, @& L/ D
  # c# O! o8 Y0 e, k1 m# r
  “我舍不得你们啊,以后家里没了男人,所有的事情就要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了……我,我怎么放心的下……”
" o+ s1 V# c  |; f9 n0 [: [    ^/ E/ G2 |  `& d+ g, N- C
  “放心去吧,”母亲显得越发苍老了,她抚摸着儿子那凌乱的长发和瘦削的脸颊,说,“男儿志在四方,读书为的就是一展所长,你从小就聪明,一定会有国君看上你的。等你富贵了,就来接我们吧。”5 y) z; a' K( X2 E4 w; G" h
  ; s1 Z, j8 z9 R
  “爹,你放心吧,小明在家里会乖的,我很快就能长大了,长大了我就能好好的孝顺娘和奶奶了。”百里视仰着他那稚气未脱脏兮兮的脸庞,懂事的说。
3 i. U8 T6 P7 g7 U% |. T  
& B9 u1 @" e+ }* A. `9 Z; ?$ @  “乖……”百里奚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儿子娇小的身躯痛哭失声,心里暗下决心,自己出去后一定要建功立业,再也不要让家人受苦了。
  i, x5 J5 j- q9 u  o* h& |  6 J* c6 S: d: L8 G, \
  百里奚收拾好行装,回头最后望了一眼站在家门口的亲人,紧咬牙关,一字一句地说道:“娘,夫人,小明,我走了,你们保重……”说着头也不回的大步前行,乱发之中射出无比坚定的眼神。
. l: L3 W) q2 F! P2 G. G; O+ ]" I& k& V
8 |9 {1 F; A& A  公元前685年,满怀抱负的打工仔百里奚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一路东行到了沿海发达地区齐国,他听说齐国十分强大,而齐襄公也求贤若渴,对人才十分重视,可是他这个外地民工身份低微,根本就没人肯帮他引荐 (跟公孙枝一样,也是吃了没关系的亏,可见齐襄公的相人之术实在不咋地,秦穆公才是真正的伯乐。),只好流落乡野,讨饭度日,之后又辗转游荡到了铚(zhi,音至,齐地),遇见隐士蹇(jian,音简)叔,蹇叔见这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气度非凡,便留他下来一起吃饭。蹇叔也是个怀才不遇的主,两个难兄难弟千里穷马互相抱怨了一番,越聊越对味,一见倾心,遂结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便当了哥哥。蹇叔的家境也不咋地,百里奚只好发挥自己从前的才能,帮村里的地主养牛为生。这时候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公子无知杀了堂兄齐襄公自己当了国君,悬了个破榜要招贤,百里奚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便也想去碰碰运气,蹇叔却劝他说:“无知这家伙“无知”的很,而且他位子也来的不明不白,迟早会被别人弄下台的,我看你还是不要去跟他混的好。”
) p& l- k- e9 \* Q# H& W4 h3 C  
* [) L8 h( J( ~6 T  老大哥发话了,百里奚只好乖乖的留了下来,继续养他的牛,后来他又听说周朝的王子颓喜欢拿牛当宠物,在宫里养了一大堆牛玩儿,帮他养牛的人待遇都很好,工资奖金拿的手发软。于是百里奚又想去王子颓那里讨生活,蹇叔又劝他说:“古人说玩物丧志,王子颓这么喜欢养牛,我看他也不是个成大事的人,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 }- m: G+ n: c6 g' Y  
! {+ I" |7 l( J  K6 H1 S3 v  百里奚说:“你先前不让我去找无知,现在又不让我去找王子颓,难道我百里奚就只能一辈子这么默默无闻吗,不行,我一定要去碰碰运气!”7 F. T% u# ^6 X% H
  
. g' L6 M* o$ l# m4 h  蹇叔见劝不动百里奚,只好说:“好吧,那你就先去看看情况,等我料理完家事,就去洛阳找你。”" d' i/ S- G9 H( y
  
5 m/ ?. `  f. B4 n. m# B  百里奚于是告别蹇叔,跑去见王子颓,王子颓听百里奚说起养牛来一套一套的,心中大喜,便想聘用百里奚做家臣,帮自己养牛。没过多久,蹇叔料理完家事,就跑来和百里奚会合了,百里奚便带着蹇叔一起去见王子颓,王子颓也挺大方的,一来就请他们吃了顿大餐,完事后百里奚就问蹇叔:“怎么样,王子对我不错吧,大哥你也跟我一起在这里混吧,工资福利都很不错的。”
  w. R% K' R" R) U4 x% v  
- J. C' A3 [+ g' E0 w: W0 @8 u  蹇叔摇了摇头说:“我看颓这个人一脸颓样,志虽大才却疏,身边的人也都是些面目猥琐只会坏事儿的奸佞小人,跟着他混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还是趁早走人吧!”
  U/ c  K! S1 z  
& t  u% e: T: S4 X  百里奚纠结的说:“话虽如此,可是,可是我还是不甘心啊。”
9 S( u" B% L& Y8 i! P  V  
( ]0 I$ x/ O2 U; m( Q  蹇叔叹了口气说:“唉,看来你真的是穷疯了,这样好了,我有个朋友叫宫之奇,在你的家乡虞国当官,我帮你去说道说道,给你求个一官半职的,也好遂了你的心愿。”  _9 ]6 L2 H1 U' @" q. x- S' _8 Z
  
, N* i: d; v9 @9 M! T6 Z" x5 s" r6 I  百里奚大喜:“太好了,你有这么好的关系干嘛不早说,我离家已经十年了,正想着回家看老婆呢!”
& T3 |4 m  @+ v/ Z. {9 m1 H. u% b  3 r% X. c$ z8 Z; p9 r) E5 }5 ~! J
  就这样,蹇叔和百里奚离开了洛阳,回到了百里奚阔别十年的家乡虞国,把他介绍给了虞国大夫宫之奇,宫之奇抹不开蹇叔的面子,便将百里奚推荐给了虞公,俗话说“朝中有人,事情好办”,这话果然没错,有了推荐人,百里奚顺利的当上了虞国的中大夫。可是蹇叔观察了虞公半天,又开始唧唧歪歪起来:“我看虞公量小而自用,也不是个有为之君,跟着他恐怕不会有好的发展,咱们还是另寻明主吧!”( T$ Y% d7 `" x- j# y( K% b$ S+ [* D& _
  
0 A6 G  ?1 B! O0 q  百里奚叹了口气说:“小弟已经等了十年了,依旧是一事无成,什么时候能碰上明主啊,算啦,凑活凑活得了。”(百里奚这也是为家事所累,毕竟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等着他养活呢,这世间的才人志士,没有几个能达到陶渊明的境界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只是愚人所为,君不知“从权”二字揶?)+ a! l8 B( s& T# Y
  
9 U* P9 u6 J9 X  N8 [* {/ Q4 N: ^  百里奚肯凑活,蹇叔却不愿凑活,他扬起了孤傲的脸庞,惋惜的说道:“贤弟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屈身于小国,我无法劝阻,也不忍劝阻,不过我蹇叔曾立下过誓言,不遇明主,决不出仕,为兄就此告辞,它日你要来找我,就到宋国的鸣鹿村来吧,那里优雅清静,正是为兄隐居的好地方!”6 O7 S* F. \0 h" v/ p4 t( k
  
( @1 P0 D! m$ _. n3 Y' Q7 P  就这样,两个好兄弟依依惜别,而两人这一别,就是足足三十年。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送走了蹇叔,百里奚归心似箭,他满怀欣喜的赶回了家乡,想把家人接到城里,可是呈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片断壁残垣的凄凉景象,原来五年前适逢大灾,年迈的老母忍受不了饥饿和贫困,早已病死了,杜氏苦无丈夫的音讯,只有带着儿子出外逃难,生死未卜,已经不知道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K9 y0 Z0 e1 \2 ]; C( P7 x
  . B# Y6 M) I! O* x8 s& {
  百里奚长跪在母亲的坟前,泪流满面,他知道身逢乱世,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可是当这个命运无情的降临在他面前的时候,还是让他感到无法接受。
/ |1 |2 ~* @$ ^# u8 e# n; o  
. i% c. f/ J* }+ k2 t+ F/ f; c  ^# j  “啊……”百里奚忍不住仰天长啸,悲嚎不止,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等我,我回来了啊,我来接你们了啊……( U4 ]6 S  F/ O
  ' ?4 @+ g) t* B; G9 V  h! M, N
  十年来,百里奚流落各国,受尽了白眼,饥饿,病痛,这些都没有让他流一滴眼泪,他总是淡然一笑,拍拍尘土坚定地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可是这一次他却像个孩子一样放声痛哭起来,仿佛要把这十年的泪水一次性都流光了似的。) ~: U$ L9 |  Z3 V' L
  ) v+ B1 n, ?8 ?# M2 `
  一个男人,不管他的内心有多强悍,可是当他发现他自己连最亲的家人都保护不了的时候,心脏也会变得脆弱柔软,世上造化弄人,以至于斯乎!
7 q# X6 a. A$ R. Z9 e9 e# W  
8 G' t) {( }% H0 i9 p+ h  百里奚一回到城里,就开始派人到处寻找他的家人,只要还有一点希望,他就不会放弃。百里奚身居高位,自然有很多达官贵人想和他结为亲家,可是他却一个也没有答应,妻子为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了,他怎么能就这样负了她呢?
# |* u/ F2 P+ w7 {- O2 d  # K1 p" e- y/ u# C6 R7 `6 o& M
  
0 j5 S7 F, f, r+ g! O7 |8 a/ T+ x; u  
  w* q, X; X# _( n$ r+ a  时光飞逝,就这样,又过了二十年,百里奚已经是个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人,可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只要他还活着,他就要继续地寻找下去。/ s; N, N) t& f3 z' s
  + L$ L: j; K4 E1 A. k2 l
  在这二十年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一应验了蹇叔的预言:第一件,“无知”的齐君无知被齐大夫雍林杀死,重立了雄才大略的齐桓公做君主;第二件,周大夫边伯作乱,赶走了周天子惠王,将“一脸颓样”的王子颓立为了天子,可是他们的好日子没过两年,惠王又跟着郑国、虢国的国君打了回来,将颓杀死,惠王复辟成功。百里奚还好听了蹇叔的话没有跟着这两个衰人混,否则早就跟着他们一起陪葬了。; o7 S5 l. y+ O. A
  2 u" z( ?: x0 f9 l5 s" o" E. e  E: P6 ^
  紧接着,大乌鸦蹇叔的第三个预言又应验了,倒霉的百里奚好不容易过了二十年安稳日子,结果还是没能逃过蹇叔的乌鸦嘴,公元前655年,野心勃勃的晋献公想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辱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却因曾经接受过晋献公“垂棘之璧”(垂棘地方的美玉)与 “屈产之乘”(屈地出产的宝马,四马为一乘)的贿赂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在虞国当了二十年的官,他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献公所俘,可怜的百里奚真是命运多舛,从此沦落成了奴隶,比从前还凄惨了。
, X0 Z3 n2 Q! q, W+ {/ ?  
3 O4 f, I+ Z2 ?- ?; V# R  W  晋献公手下人才一大堆,压根就看不上老掉牙了的百里奚,正好这个时候帅小伙秦穆公跑来跟他求亲,晋献公心想,我女儿可以给你,可是人才却一个不能给你,正好我这里抓了个糟老头子,留着也没啥用,不如就把他当成陪嫁的奴仆送给你得了。(看来晋献公的相人之术也不咋的,眼皮子底下的千里马都给送人了,不过好在晋国人才多的是,也不差他一个两个的。)* k" D7 p0 z: M8 ~: j* ]2 k- L
  1 p0 F! _% c" W
  就这样,百里奚跟着浩浩荡荡的晋国送亲团往秦国出发了,他这一路心里是越想越不是滋味:我百里奚真是倒霉透顶了,临老临老了还是晚节不保,被人当成奴仆发来发去,这以后叫我怎么做人哪,唉,我这张老脸可真是没地方放了,还是找个机会溜之大吉好了!7 u# G5 a5 D1 t- L
  
. f% N9 _, n& g" y# c  想来这送亲的队伍一路欢天喜地的,也没什么人会去留意一个又老又丑的陪嫁奴仆,百里奚走到半路发现没人管他,就偷偷摸摸的溜号了,他想去宋国的鸣鹿村去找他的老哥们儿蹇叔,可是走到半路居然迷路了,糊里糊涂居然跑到了宋楚边境宛城(楚地,今河南南阳),被那里的野人(这里野人不是指没进化好的人,而是住在鄙野从事耕作的人,社会地位比国人低),当成宋国的奸细抓了起来。3 b7 t: r" V: }
  
. n" Q8 i" z0 L4 e' y9 }# D4 V  被绑的百里奚大声分辩说:“我不是宋国的奸细,我是虞国人,因国亡逃难至此!我是货真价实的政治难民,你们必须发给我绿卡!”
9 M4 Y0 t8 f: M8 d- p+ A$ l! `  ; C! H! }6 G8 l& s
  野人说:“好吧,那我们就放了你,不过我们这儿刚好缺一个养牛的人,你就帮我们养牛吧。”
4 F% d$ H5 I) y' H! s  
0 _. R  A: W5 _7 `5 F! b5 P1 L  百里奚没办法,只好帮野人们养起牛来,暂作容身之地,养牛是百里奚的老本行了,自然得心应手,经他喂养的牛都特别的肥壮,野人们很高兴,将他推荐给了楚成王,楚成王问:“你很擅长养牛,但不知你有什么绝招,说给寡人听听看。”
$ \+ k. w; W# s9 I2 |  
' b' }! X  a* u& [0 o5 y& {  百里奚回答道:“把牛当成自己好朋友,按时喂它,关心它爱护它,让它心情舒畅,吃好睡好,那它就自然会长肉了,这就叫做‘人牛合一’!”
5 u; V) i1 u; A, K3 X  2 l, H9 `, {6 O
  “好,好一个‘人牛合一’,你果然是个养牛的天才,嗯,这个道理不但适合养牛,也适合养马!你就帮我养马,来个‘人马合一’吧!”楚成王满意极了,于是发派百里奚去南海帮楚军牧马,当了一个小小的弼马温。 (干嘛不说‘人政合一’呢,可见楚王也不是个真正的伯乐。)
# ^# ]' {$ r) Z" R0 g( [1 C  
' a7 O5 ^4 u- ?$ Z7 F  楚成王只看到了百里奚的畜牧天才,却没有发现他的治国才能,不知这是百里奚的不幸,还是楚国的不幸呢?
! C2 \. W/ r6 z. T- r! g* z! v( Y" Z& `8 i  l- a. C) W0 n/ b
  却说秦穆公看到晋国的陪嫁奴仆名单中有个叫百里奚的人,可是来的人里面却没有这一号人,赶忙把负责人公子絷叫来责问。公子絷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跑了个陪嫁的奴仆吗?有没必要这么认真啊!”' k% S) n7 s+ d2 n
  / V4 {; H! w( S9 v9 B
  秦穆公生气地说:“你不知道我现在正在广招贤才吗?万一这百里奚是一匹千里马,寡人岂不是亏大了!子桑(公孙枝字)你在晋国待了不少年,可曾知道这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 s$ ]5 Z' |8 E& P  L: `9 {
  
* p' h& S3 Y4 u  c  r- r( i  公孙枝大笑着回答说:“哈哈,主公你这可是问对人了,天下间知道百里奚之才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宋国隐士蹇叔,一个是百里奚自己,另外一个就是我了!此人有经世之伟略,臣之才,不及其十分之一也,主公应速将其寻来,秦国的中兴,就落在此人身上了!”0 ~8 g! }1 c; [* n5 j
  * G5 o) f* |4 W# E/ o
  秦穆公听说这个陪嫁的奴仆竟然比自己的得力助手公孙枝厉害还要十倍,连公孙枝都是千里马了,那百里奚岂不是匹万里马了!穆公不由欣喜若狂,连忙将自己的谍报部门尽皆派出,势必要找到这个天大的人才。
% }8 l* }+ [; |. E  3 y! C8 G, _# w# I' g
  很快消息传来了:百里奚在楚国的东海之滨帮楚王牧马。
* |* r" k+ Y2 K; P2 X5 M. X# M  % d/ t1 C( u; v+ l
  穆公大喜:“太好了,还好楚王小子没发现百里奚的高才,寡人有机会了!公孙枝,你看我出多少钱,楚王肯把百里奚让给我们秦国,十万块够不够?”5 Z! }. N7 H$ a: Z- o8 S
  
' L# i, A  U. ^- c  K  公孙枝摇了摇头:“十万块?恐怕楚王不会答应哦……”
9 R5 a0 b. e4 s1 r0 |5 n% O  
& o5 S. w; M) m- W  [0 W" E  穆公哭丧着脸说:“十万块还不嫌少啊,你知道我虽然是个领导,其实手头也是紧巴的很滴,各国诸侯就属我最穷……”
  T# v9 B. W& c  4 `, y+ I+ W/ ]' g: z: c
  公孙枝哭笑不得:“你听我说完啊,我不是嫌少,而是嫌多啊,你想想看,楚王之所以让百里奚去牧马,就是还没有认识到他的治国奇才,我们要是给他那么多钱,楚王不是傻子,一定会认识到其中的奥妙,到时奇货可居,楚王就绝对不会肯放人了。我们不如纠其逃跑之罪,而贱赎之,这样楚王认为百里奚不值钱,说不定就当个人情发给我们了!”
6 l2 _$ o  u) H( H9 {. w' U  
) E+ [1 h8 t' r3 e, S  穆公这才恍然大悟,一拍脑袋说:“这真是关心则乱,寡人想差了。子桑,还是你聪明!从前齐君小白不就是搞到管仲的吗,我怎么没想到呢?”: w* S! J5 a& a2 O6 G
  " E. i: f' Y# K2 t
  说了就做,秦穆公马上派人带了五张黑色的羊皮去楚成王那里要人,对他说:“百里奚是我们秦国的陪嫁贱仆,不知怎地竟然跑到了君王这里,寡人要把抓回去治罪,这五张破羊皮就当成是赎金吧!”! [0 q! J: ~2 R4 \& j# B5 J
  
  o& g4 o0 D- x( n( n& R  楚成王心想,这秦国人也忒小气,我们楚国地大物博,什么皮子没有,才五张羊皮?五百张羊皮都不希罕,算啦,我楚国也不缺一两个养马的,把这糟老头子当个人情送给他又何妨,于是说:“秦楚世代交好,寡人怎么好意思收你们的东西,那个叫百里奚的你们带走就是了,我另外送给你们五十张羊皮当跑路费!”
. Q5 H8 ^; ~) B* L8 V7 R3 b  0 B+ D, r) P* o
  . A# z4 e& u0 W, j* T/ I2 Q
  
0 H! K. G5 u9 h" h, j: N  百里奚正在南海安心养马,突然有一天传来一个消息,说是秦穆公听说他逃到了楚国,龙颜大怒,派使臣送了五张羊皮给楚王,说要把他换回去治罪,楚成王答应了,而且已经派人来抓他了。
3 s" c* b& P, N8 q$ p8 \  
3 H' o3 j* y9 U1 u  百里奚不由苦笑,五张羊皮,又是五张羊皮,想当初我就是用了五张羊皮娶到了自己的妻子,现在自己也被卖了五张羊皮,时也,命也?
4 Q0 @) O; E- P; c- G8 I  B  
5 M$ C5 s9 H2 G: f  百里奚的手下知道这件事后都十分伤心,以为百里奚此去必死无疑,纷纷跑到百里奚面前大哭起来,百里奚却突然笑了起来:“我听说秦君求贤若渴,有伯王之志,这次却如此大张旗鼓的来抓我一个陪嫁贱仆,说不定是要我去当大官的呢!有啥好哭的,来,笑一个,smile!”于是从容上车,坦然而去。
, }- E* F9 [9 N  o' V6 v  4 x9 f+ G- m9 N% {. g
  
* a2 z! R# o3 h0 {) J$ B  ?* Y  
* }7 d5 i0 O8 u% X5 t1 K  百里奚的囚车一路西行,离开了楚国,来到秦国边境的时候,百里奚突然笑了。9 E! g" O# W7 K; f
  ( ^1 N& ~/ S: O# T
  他看到了一个老朋友,公孙枝,当年他在齐国讨饭时的穷哥们。+ R/ [1 o) `# M- c, G
  . I0 ]2 Z; p3 Y+ X5 z7 }4 W
  公孙枝将他放出了囚车,笑着说:“好久不见,铚地一别三十年,百里兄别来无恙?”) R; _9 u0 E& l0 ^3 v& _* T- I
  5 s  n; `7 M# T7 A0 E: o8 e
  百里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呵呵,原来是你小子,当年我们一起到齐国讨生活,我留在了蹇叔家,你却一个溜了,原来是跑到秦国来逍遥了,怪不得拿五张羊皮来换我呢,原来是念着旧事。”3 ?" i& Q: ^; z, q" d
  
6 @2 p" c; A! I0 z; V  公孙枝说:“好了,旧事咱们容后再叙,主公正等着见你呢!”
; g0 k6 N6 T$ w: u3 V  # `3 i# W$ I; h) Q' |
  : I, J8 w5 F3 [
  
- N7 C& }! O1 W9 I8 ?  秦穆公在宫里不耐烦地踱着步子,看起来样子十分焦躁:公孙枝和百里奚怎么还不来,寡人等的花儿都谢了。  z5 L( H: O* p% A2 f
  
# _% k) }6 Z1 m4 W# y* D# H  正这时,有人飞报进来:“报告,公孙大夫他们回来了,正在殿外候见!”1 M4 ?9 _: L4 S  k' |2 ?% i
  ; Q5 a3 T. R# ^; V. `4 O: R
  秦穆公快步跑了出去:“不要什么候见了,寡人亲自去见他们,我一刻也等不了了!”" Q% T. E. K6 E4 [+ j; G3 s! E
  7 ~9 a8 E* R3 k8 n& Q* K
  秦穆公刚跑出殿外,却突然愣住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不会吧,这匹万里马怎么是匹老掉牙了的马,难道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l) A! a! A" L1 c+ S  
- x; P3 m8 M0 l; f; Y1 e  百里奚见秦君亲自来迎,心里十分激动,他颤巍巍的跪下行礼道:“奚早闻主公有伯王之志,今日见之,果然名不虚传。”6 n  e0 b  E( E/ x9 }9 t3 e
  8 w+ Q% w6 n' k; y6 _+ _
  穆公看着百里奚颤巍巍的样子,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他扶起百里奚,泱泱的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啊?”+ G& E! a/ Z3 I* Z
  ; \3 x* [* a- X9 @
  百里奚说:“不高不高,哥们儿我年方七十,比姜子牙还小十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穆公叹了口气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先生虽然高才,只是年纪大了些,如能早生二十年的话,那就完美了。”
0 J+ P: U) r6 i+ c$ V" [  . L' o3 C2 }9 y. J8 [+ z
  百里奚信心满满的说:“让臣去逐飞鸟,搏野兽,那么臣确实老了。可是要论坐问国事,比起姜子牙八十岁还能帮武王定鼎天下,那哥们我还年轻的很呢!”: A( H5 ?4 I6 K& m, h. V' ~
  2 A( ]# {5 L8 [% _! i. P
  秦穆公被这句豪言壮语一下子给镇住了,对百里奚的看法立马改观,于是转变态度,恭恭敬敬的请教他道:“我们秦国地处戎翟之地,中原列国都势利眼,看不起我们,开什么会也不让我们参加,先生有什么妙招,能让我们秦国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追赶齐晋宋,参加联合国呢?”
: u+ F& |3 N9 K3 A  # c; v# ?$ k1 f: L0 h
  百里奚回答说:“主公身居高位,还能对我这个亡国俘虏糟老头子不耻下问,真是让臣太感动鸟,啥也不说了,眼泪哗哗地。那就让我糟老头给您好好地分析一下吧:秦国地处岐、丰之地(其实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山如犬牙,原如长蛇,只有一条崤函峡谷能与中原相通,真可谓易守难攻,这是秦国的第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秦国的周围都是些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大大小小总共要有十几个小国家,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民风彪悍,如能为我所得,必将大大加强我们秦国的实力。主公您只要能善用这两个优势,对西戎诸国德抚力征,以并其地,则可独霸西陲,然后紧扼山川之险,任他中原争霸不休鹬蚌相争,我自猛力发展经济,合纵连横,待到中原列国因互相征伐而国力耗尽,我们再趁机长驱直入,此消彼长之下,天下间还有谁是您的对手呢?”(百里奚此策真可谓天下之策,之后商鞅和张仪也正是用此计策让秦国统一了天下,可惜秦穆公后来耐不住寂寞,想在有生之年去当那个霸主,否则秦国统一天下说不定会提早近百年。)3 @. C& P' P' n. j& f* n
  
" |& b3 Z6 ~3 ?5 }1 h) W8 J8 w0 k  秦穆公听了百里奚这番论述,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马上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给百里奚鞠了躬,说道:“你真是太有才了,孤有井伯,犹齐之得仲父也。”(井伯:百里奚,仲父:管仲。), `8 I$ Z7 ~& c
  ; C& N5 {" y- m8 V
  百里奚四十年怀才不遇,今日终遇明主,得以一展抱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失去信心,只要你有能力,机会总有一天会来到你的身边,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采的活!”,只有能耐的住寂寞和被忽视,才有可能最终迎来属于你自己的那片灿烂芳华。(第四章完,呵呵,好长的一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隐士宰相
  Y7 x! M: U+ t  7 u) r- P! T+ @9 o# t
  
9 \: u; l) X5 [  接下来的三天,穆公和百里奚日夜问对,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 k! w7 B5 S$ H7 P3 Q  
% G6 g: l3 A  [: f! N& y3 F  这三天是秦国春秋历史中最重要的三天,大政方针,由此而定。  t0 S; C& L8 h* U  k2 C% E8 t
  
7 r% ?- w" h- ]- L: f  主公得了贤才,大家自然不好打扰,直到第四天两人聊得差不多了,公孙枝才得以见到他们,不过,他不是空手来的,他带了一只雁来表示祝贺。* T: g$ ]4 j' n) e0 W1 I
  $ i( A- v$ a% u) t* N
  “主公您已经得到国家所需要的圣臣,我特来为国家祝贺。”公孙枝说。
' S  R3 N/ O* S3 W  0 r6 t* u+ s. V4 S' f7 S
  秦穆公笑纳了。5 T) A: q5 G1 @/ r
  
' a( e5 ^4 [- S2 l. y2 I* Z  公孙枝接着说:“秦国地处偏僻,人民愚陋无知,这是国家危亡的根源,百里奚之才高臣十倍,臣这个上卿的位子还是让给他吧!”
! h. f' u$ c7 M  
' @2 W8 I; X. ]% P0 x: J  百里奚反对:“这怎么行,凡是总有个先来后到吧,为兄能遇明主,都是拜弟所赐,我怎么好意思抢你的官做。”7 w, c9 h2 O+ t) [
  
$ |4 F$ @  _4 E) L( N9 C* y. d/ r. x  公孙枝说:“你能遇到明主是你的福分,我能遇到贤才让位是我的福分,你别光想着你的福分,也要成全一下我的福分啊。”(真厚道!这种朋友值得交。). P" }: C. F9 Y9 y6 E& g/ d
  3 Z$ V& r  B& G6 B* H4 _7 _
  秦穆公笑着说:“井伯你就不要再推让了,难得子桑这么厚道肯让贤,你就成全了他的美德和高义吧!井伯当上卿,子桑当次卿,共同辅佐寡人,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z* O+ V4 H* Z7 q
  
2 w9 v$ a" B7 K& g  百里奚说:“不行,我还是要推让,不过这次不是推让给子桑,而是推让给另一个人,此人之才又高出臣十倍。”(几个人推来让去,毫无私心,果然是共过患难的好兄弟。)
3 o7 S- w$ l, X& j7 V  ) H9 ^! Y5 o& a1 h# d
  秦穆公心想,这个百里奚比公孙枝强十倍是匹万里马,现在又冒出个人来比百里奚还要强十倍,那不成了十万里马了,天哪,寡人的运气不会这么好吧!$ H: s9 h  K3 J  s4 P
  ( p, y- @6 _5 c: F
  于是秦穆公赶紧问道:“不会吧,这么厉害,说说看,是何方神圣?”" ]/ i+ l, i7 H! A- K% }
  
& \& z! J8 N: `6 ~. K3 Y7 y; ^* l  公孙枝忍不住插嘴道:“我知道是谁?宋国隐士蹇叔。”
0 t4 {* N2 v, `$ X% I0 w& y, z" E. d  
+ c+ K3 q# ]# U5 t* w  : A0 s7 [* v2 Y( U/ B, A- @6 i
  . n1 d/ F/ H# S- Z- A
  百里奚说:“没错,就是蹇叔。当年臣流浪在齐国的时候,想去投靠齐君无知,蹇叔劝阻了臣,臣好险听了他的话没有去,否则早就丧身在那场政变中了;后来我又想去投靠周王子颓,还是蹇叔劝阻了我,让我逃脱了杀身之祸;再后来我回到虞国当官,蹇叔也劝阻过我。我虽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实在穷得没法了,心里贪恋利禄和爵位,就姑且留下了。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逃脱险境;一次没听,就遇上了这次因虞君亡国而遭俘虏的灾难,可见蹇叔的才能远胜于我,他现在就隐居在宋国的鸣鹿村,主公快派人去找他吧。”
4 f6 e, H; H9 f1 @' D6 T# {0 U, a" @  : v; X. h, j. B# m) o
  秦穆公一听,心想,这个蹇叔还真神啊,于是立刻下令,派公子絷带着重礼去宋国迎请蹇叔。(公子絷真可怜,每次都是跑腿的命。)  A& q% N7 F8 X/ w) E: Z
  
$ P, t# q+ E/ m" s  p6 p4 M/ |  1 {8 y2 y% N: o3 o' P
  
- k7 w1 w& v! @  一个月后,公子絷带着人才回来了,不过请来的不只蹇叔一人,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白乙丙和西乞术。(白乙丙名丙,字白乙。西乞术名术,字西乞。名字都不咋地啊,可见蹇叔年轻的时候还只是个土老冒,之后怎么会有那么高才能的,令人费解。): |4 q! O4 n& n
  ! b) y. r/ ]; |0 K6 r
  秦穆公听说这次访贤,买一赔二,顿觉自己赚了不少,于是立刻命令百里奚出城迎接。
" r7 M3 y- Y* `* k! r  
& w; v* E9 r- ~0 `* H  三十年未见,两个老朋友又一次在异乡相逢,不由感慨万千,涕泪交流。
) J& L; V1 ^7 [% u9 K  
+ L) Z9 {, X- O5 Z  ^- k4 V  “三十年了,三十年风风雨雨,老哥哥,我们终于见面了!”百里奚抱住蹇叔,像个孩子一样抽泣起来。
* d3 h2 k6 E* l9 _: M% \+ y  
: E* n0 Z8 |8 T! ?; [& U1 s  蹇叔也是老泪纵横:“是啊,我也好挂念你,能在有生之年又看到你,真是太好了。”  M( ]9 v% ]1 E
  
' V3 ?5 e) p" y& X) x$ Y, D  百里奚心有余悸的说:“老哥,你这回不会又来劝阻我吧,我跟你说,这次咱们碰到的真的是个明主啊,断非齐君无知和周王子颓可比。”
- z7 Z  R3 B8 y0 L4 \  
3 H3 D( O3 k2 C5 \. s  蹇叔笑了:“老弟以为我隐居于宋,就不知道天下大事了么。我早已得知,秦主雄才伟略,求贤若渴,正是为兄梦寐以求得明君。咱们兄弟日后同仕秦国,可以共创美好未来了!”6 P+ R3 N/ a' e/ g
  
; t# j$ L3 r* F, r  - C# c6 [5 ~; y( k& J5 i  _1 H  F
  
2 z4 d# T8 r2 v2 A) @) w5 d8 R" j  秦穆公早已听说了蹇叔的本事,所以一见面,就恭恭敬敬的请教起来:“寡人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称霸天下,可是现在中原列国以戎翟看待秦国,连会盟都不让我参加,好郁闷哪。”
$ C& D, g" a8 e1 {  
5 j5 X' M, }2 V1 E/ j; m  蹇叔摇头说:“那个什么会盟不参加也罢,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多就会嚼不烂,忿多就会失冷静,急多就会摔跟头。所以我秦国目前最大的要务,是发展生产,创建和谐社会;夫攘外必先安内,要先安定好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才能立足本国,寻求发展;而不是去急着参加会盟,干预他国内政;国家强大了,国际地位自然高了,到时大家还不求着您去参加会盟?”(蹇叔之策,当可适用于今世:我们中国目前最大的要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先解决好民生问题和台湾问题,然后再去跟美国叫板,现在还不是时候啊。)
4 P; D* |- K1 a3 I% W* X" Q  
  ^9 f9 K7 l& z1 `3 ?6 F# E  秦穆公对蹇叔的应对十分欣赏,于是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谓之“二相”,令封公孙枝为次卿,蹇叔之子白乙丙西乞术为大夫,从旁协助。有了这么些个千里马万里马帮忙,秦国立法教民,兴利除害,奖励生产,加强军备,不出五年,秦国大治。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四十年生死两茫茫
1 i9 f( R: ?1 A  1 i: N' H$ ~' z+ ^! y' t
  
4 k7 }3 F2 J( P% F# F  ; n3 \& F4 e& D4 g1 w6 C) b  M( _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a- y3 Y9 E; j. k6 B4 J) [' A1 c% _
  . A' h7 W% w+ f  A8 m2 {! D$ }3 [5 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W0 ~. Y' E1 a.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O6 h. p% h: J9 x/ t
  8 k8 g9 L3 p* Q( T; C% {5 W( {
  
6 r: @$ w6 s( q* g" @5 V% E  
- y" O( c- U/ a! i0 z  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终于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报负,创造了无比辉煌的业绩,可是屈指算来,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从三十岁离家出外闯荡,到七十岁时功成名就,四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人,无时无刻不在苦苦的寻找他们的下落,可是这么多年来,妻儿都音讯全无,难道,难道他们真的已经在灾荒中死掉了?……他不敢再想下去了,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能在临死之前见到自己的妻儿,成了他此生最大的一个心愿,也是最后的一个心愿。
+ p! w% m+ P8 X. @, n- L9 j0 _    o' R- l1 W" x
  这一天傍晚,百里奚拖着疲惫的身躯下朝回来,吃了晚饭,独自一人坐在华堂上,环顾着穆公送给自己的这个空荡荡的大宅子,心里也变得空荡荡的,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处,一个人怀念往事,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回忆变成了他唯一的寄托和依靠。
' L# S; t1 z5 i  e$ x  # {$ A3 L* V7 i1 D5 ]) e9 ~
  暮色四起,夕阳斜斜的照在门外的院子里,倍显落寞。: S; [# N$ P" p5 i* A. W
  
3 d$ w6 ^# a% [+ M  起风了,萧瑟的北风吹进堂来,吹过百里奚斑白的须发——他的确很老了,老的年轻时很多事都快要忘记了,可是他永远没办法忘记的是自己离开家乡的那一个早晨妻子杀母鸡煮小米为他饯行的那幅画面,这幅画面定格的远处,不断地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自己和家人见的最后一面,而这一别,就是整整四十多年。+ t* ?: A  N# S" O
  ' }$ v8 Q+ I+ f2 J7 q" K8 [3 z) H
  如果他们还活着,老妻应该快七十岁了,儿子也应该长成了一个中年,呵呵,说不定连孙子都有了,如果他们现在出现在我面前,我会不会不认得他们了呢?百里奚怔怔的想着,脸上露出了浅浅而略带几分凄凉的笑容。. p; E! S; N0 V- I3 `0 R
  ! t! J8 K" ?: Q2 K* H  [2 |& x
  这时几个乐工鱼贯走了进来,百里奚纷飞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哦,又到了每日奏乐的时候了,他到了秦国以后,每天夜色来临的时候都要听一些故乡虞国的乐曲,以解思乡之苦,这已经成为了他这些年唯一的习惯,因为这些熟悉的音乐能抚平他沧桑的皱纹,让他杂乱的心境宁静下来。
3 q. ^% X1 ^0 E# |  
& K" g: i; v; K" _# A/ E  一曲即终,堂外突然多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她躬身道:“老妇人也略同音律,相爷能让我为您演奏一曲吗?”
. [$ c* q1 B0 @( ]$ @, r4 p+ ]  
8 h7 |% [" l7 M& X  堂内众人都愣了,这个老妇是谁,怎么如此放肆,百里奚的管家见此情景忙冲了上去,喝斥道:“你不过是府里新雇来的洗衣妇,不好好干活,跑进来凑什么热闹,还不快出去,不要打扰了相爷的雅兴!”
1 `6 I: P, |% w! |. }  
9 p; D( E% P( }9 r1 G  “让她试试吧,我这个奴隶都能当上宰相,为什么洗衣妇就不能弹琴呢!”百里奚喝止了管家,把那个老妇召了进来,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个老妇很亲切,很熟悉。
, m2 M$ e" [' k7 t6 b  * a/ |, t3 H, A
  老妇来到堂内,也不说话,面色从容的坐到琴边铮铮淙淙的弹了起来,随着流泉般清雅的琴声,她哀婉的轻声唱道:6 H$ z3 d* Y8 ]2 s
  
# O  h; e3 T1 p9 g6 M  百里奚,五羊皮,忆前时,烹伏雌, 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 [3 e( R  T7 B1 m+ r
  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游衣。嗟乎,富贵忘我为?
+ e1 X8 m$ W# \% t2 U0 Y* L/ |7 j  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5 ~9 g# r9 ]8 M! x4 T/ D
  1 H% G# v2 @0 V! q, c$ @
  百里奚听到这儿,一下子愣了,抬眼直勾勾的看着那个老妇:她的脸上满是千沟万壑的皱纹,杂乱的长发像一缕缕白絮般飘飞在风中,那抚琴的有如枯枝的干瘦双手上一道道皲裂的口子,不知历经了多少生活的磨难和沧桑;只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就如冷夜波涛中的一点灯塔,闪烁出凄婉幽怨的光芒,一下子照进了自己心灵的最深处。
& v7 @3 i3 k: O" ^  # y3 m0 N3 |: |. X0 X, w2 k
  这,这不就是这四十年多年不断闪过自己脑海的那个眼神吗,百里奚一下子站了起来,踉跄的走下堂来,紧紧地握住老妇的手,发出颤抖而嘶哑的声音:“夫人,是你吗?”
" h$ S( s0 M3 t) p- L# |8 r8 {  
2 d4 s0 v9 s: b# [2 x3 M  “是我,夫君,我找的你好苦啊……”两行清泪从老妇干瘪的双颊上滑落下来,滴在两个老人紧握的双手上。
, E$ G4 N6 ]4 P5 Y% O  V/ g7 \! K  
) i5 m3 O9 h" Q- y% k7 y6 R$ H5 O  四十年的分离在这一刻化作了四秒钟的对望,他们颤巍巍的紧紧抱在了一起,老泪纵横,像是秋风中的两片落叶,终于掉落到泥土里,埋作在了一块。
7 `6 n: N+ h8 |( B9 E5 y  : H) H( D% @6 X; T$ N
  原来,杜氏自百里奚走后,靠自己织麻过日子,转年碰上灾荒,无法糊口,掩埋了病死的老母后,就带着儿子逃荒,颠沛流离,一面抚养儿子,一面四处打听百里奚的消息。她历经千心万苦,终于打听到秦国有一个新任的宰相叫做百里奚,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丈夫,就辗转流浪到了秦国,进相府当了洗衣的女仆,希望找机会当面认一认。碰巧遇上乐工弹琴贺寿,就借琴责夫一试,想不到他真的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夫君。(琴弹得好,歌词也哀怨凄清,于平实之间见真情,后来这首琴词被收入在《乐府诗集》中,千古传诵,看来杜氏四十年来才艺长进不少,百里奚当真会讨老婆。)
; v; F/ P( X8 r  
3 |: U& ?' e- Z; E+ m+ n7 s  之后,百里奚和自己的妻儿一一相认,细数别情,很快,有人将此事禀告给了秦穆公,穆公也为他们一家团圆大为高兴次日,百里奚带着儿子孟明视朝见谢恩。秦穆公见孟明视勇武过人,就将孟明视拜为大夫,与西乞术、白乙丙并称为将军,号称“三帅”,专职掌管征伐大事。! _4 q9 B! n4 N1 }4 _2 r2 c
  
: h5 D, s, V) f) \2 R9 Y  好了,四十年风雨两茫茫,故事终于有了个大团圆的结局,从此,百里奚和杜氏百年相守,这个鼓琴责夫获团圆的故事便流传后世,成为了一段佳话。
8 p: x0 }$ I3 R8 V2 E1 J$ h/ V  # X8 o1 [1 m# ^+ `3 b# Z) O' H
  古往今来多少大英雄大豪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有,“造福百姓戏兮得民心”的就更有了,可是要说“至情至性,40年痴心不悔”,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至情至性,方是英雄本色。史书载百里奚“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无论从哪个方面,百里奚的德行都毫无瑕疵,令人仰慕,而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可敬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历史的转角
: }9 |! C. m9 y# s  i1 o' L  
' O1 b  y& P& h  ^7 ]  `0 A  ; E# K% u) _2 P; ?
  按照百里奚和蹇叔给秦穆公定下的大政方针,秦国本应该先发展经济,待到独霸西陲之后再去考虑称霸之事的。可是接下来晋国发生一件大事,改变了秦穆公的想法,让秦国的历史蓦然转弯。
$ e4 ^6 r6 T. C* ~  
  N; I' ^8 d! H  公元前651年,是历史的转角。: e* K1 l# t/ _. ^4 |* v! j
  , m4 A. ?" x/ N7 c, N% I1 Z
  这一年夏季,齐桓公在葵丘与各地诸侯会盟,达到了他霸业的顶点,也达到了他霸业的终点。
- A% c9 C: m2 K0 o2 j  & M7 L6 d! g- G- |9 v
  而在此之前的春季,宋桓公已然去世,满怀雄心壮志的宋襄公继位,不及父亲下葬,就参加了葵丘之会,求霸之心,昭然若揭。(《春秋》在这一段称宋襄公为“子”。凡是在丧事期间,天子称为“小童”,诸侯称为“子”。) 1 a1 [4 T; g: N/ l( {2 G* [9 X0 b* G( U
  
1 s' `" \, Q4 X( D$ _7 W  可以想见,这场规模盛大的葵丘大会,一定大大刺激了秦穆公的求霸之心。
* _: l- n' F. X. Y* X( J: E7 I  3 D" ]6 g" K! E: J) [
  另外,在这次大会上,重要人物晋献公并没有参加,因为这个以铁血无情称道的君主,其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一刻。
" Z0 j) J) ~. ]# S  
' f# ?1 a( T- s+ w7 ~/ j- a, e  九月,晋献公病重将亡。没了主心骨,晋国乱了,秦穆公的心也开始躁动了。
, B' S  {. r' g% u: Z7 W- a/ t  
$ h6 e1 H% w* T  5 t! x( ]- ^+ e/ T' n& V7 @
  * J; `- }% a- O" P
  按照晋献公的遗嘱,继承君位的是他最宠爱的美人骊姬的儿子,奚齐。不过他深知,国内有很多人,特别是三公子的余党,都十分反对骊姬母子。(骊姬从前为了让自己儿子继承君位,逼死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二公子,这些情节在前面一部中已经详加介绍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所以,他临死之前将奚齐托付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荀息,对他说:“寡人想让奚齐继承君位,可是他还年幼,大臣们都不服,恐怕要起乱子,你能帮寡人保住这个弱小的孤儿吗?”
3 [) R' I! r* H! W  ! t8 T* \* ^/ y6 ~
  荀息说:“臣一定竭尽全力,不成功,便成仁。”(唉,傻荀息啊,这种话不能随便乱说的,承诺了就得兑现,一不小心当真要丢了性命的,不过此时的荀息,应该早就有了杀身成仁的觉悟,这就是中国士大夫独有的“忠贞”,或者说“愚忠”。)
3 w6 c) c3 o0 D: R) ]( ~* ~. r  
7 u" i3 L' F9 }  U/ F! G; @  N! u  献公闻听此言,知道荀息已将生命托付给了这个承诺,不觉凄然落泪。( q" b5 m0 |3 j1 X# }
  ; n4 g  _& Z! I) D8 S
  数日后,献公含泪而终。+ D( |$ s$ l/ F0 Q* o1 R. G
  & ]; Z- Z; B' K5 Y
  
6 C# }6 f& @* J& ]  E  
9 }% h5 f0 x- I5 r# C$ L$ n  献公想得太美了,他以为重臣荀息能凭自己的威望压住乱子,可是他错了,大错特错,他刚死,未及下葬,连尸骨都还没凉透,祸乱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重臣没有国君做靠山,重臣也是个空架子,献公英雄一世,怎么会想不明白呢?)
$ f8 v( @+ f* u9 a5 Y. [" I; y  
8 \6 {/ G! t0 j$ A& o  e  发动祸乱的是前太子申生的余党里克和邳郑,不过他们还算厚道,在造反之前警告了荀息一次:“主公去世,重耳、夷吾都逃亡在外,你身为国家重臣,应该把长公子重耳迎回来做国君才对,怎么能立奚齐这个庶子做国君呢?如今三公子的余党想要做乱,他们外有秦齐邻邦支持、内有晋国百姓帮助,你孤身一人,能怎么办呢,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放弃奚齐吧,他当真有那么稀奇吗?”(瞧奚齐取得这名字!)6 D+ N  v! T# n: [
  
! h/ `' ?3 f- ^' C9 T  荀息说:“我还能怎么办呢?一死而已。”. f- i3 @& q) j% C
  2 q9 c' m, C/ j  S; [: ^: E0 t/ ?+ \6 q
  邳郑生气的说:“你怎么这么固执啊,你死了有什么用,你以为你这样要死要活的我们就会怕了你吗?”8 _6 U( n% C0 B7 ?
  
: Q0 l' \! i. r  荀息说:“我知道这样没用,可是我不能违背对先君的承诺。”
( [8 g; B3 ~* j& c% l  
9 A- a) R2 N5 c2 A$ |7 r- D; ~  二人见荀息这么不识相,气的拂袖而去:“那你去死好了!”
) q  J0 m+ d9 N6 M  ( \4 R+ }( h& F2 [2 J7 l3 y' K# @
  
% u9 C  b2 B5 K: K: k: K  * t0 ^2 t+ q: T( {" l$ d5 `
  里克警告完荀息,就动手了,一个月后,他派人在在守丧的地方杀死了小朋友奚齐。(倒霉孩子)
) c" F! A( \3 P0 Y" i8 P  : u' {1 I' [, F# y5 Q
  《春秋》记载这一段说:“杀其君之子”,称奚齐为“君之子”,是因为晋献公还没有下葬,奚齐算不上国君。' K( b' ^1 J/ i
  
+ o- v' T, R5 {7 D5 {3 p  荀息听说了这件事,便想实现承诺自杀,骊姬赶忙派人阻止了他,说:“奚齐虽死,我们不是还有个卓子吗,你再立他为君吧!”% C8 `9 V* L( B' j4 v- d  l
  8 U9 [# f% F( ~- _% a, B
  荀息只好再把年方九岁的卓子立为国君,总算是顺利安葬了献公。9 l* Z9 \" C! v/ \: ^
  
3 s* Y& F' w+ v7 c2 n: _1 r  里克心想,我管你桌子还是板凳,照杀!9 ~) ]. {3 ]: r% I2 s
  
3 {4 X( N9 x* r7 T1 }  又一个月后,里克在朝堂上当场杀了卓子。(又一个倒霉孩子!)
2 ~  f1 o, Q0 i) ^, L  ! |) H3 ]) ^9 e: y% h5 S# m5 U
  荀息再没有倒霉孩子可立了,只好兑现了自己先前的诺言,自杀了。(白珪有了斑点,还可以磨亮,话要是说错,就不能挽救了。荀息悲惨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7 V0 v7 }3 y* ?, h0 n
  
3 i# U% A( @: b  美人儿骊姬没了靠山,也只好投水而死,至此,晋国群龙无首,谁来当国君收拾这个烂摊子,this is a proble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4 22:42 , Processed in 0.0340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