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7 2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掘陵奸尸# K9 o9 V2 H* ^$ z" J* K) d
+ m. ?; S% X& K6 p# O; t 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正月,在长安赤眉军的疯狂抢掠之下,城中已经断粮了。要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没有粮食怎么行?樊崇无奈,只好召集赤眉群臣一起,共同想办法。
/ M5 ^" X5 }: F+ { 赤眉诸将都认为:长安城里的财物也搜刮的差不多了,长安城没有必要再呆下去了。于是,樊崇等人决定:弃城而去,西进抢粮!
: L, C6 l c4 e 临出城之前,樊崇下令纵火焚烧,将长安城里的皇宫殿宇全部焚毁。可怜昔日繁华富庶的长安城以及汉高祖以来兴建的高殿宏宇,在一阵阵冲天的大火中,化为一片瓦砾。, U6 J4 Q6 V! s/ M4 L
赤眉全军撤出长安城,樊崇取道长安南郊引兵向西,沿着南山(秦岭)北坡诸地,继续向西进发。赤眉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前行,马车中积满了从各地抢劫来的珍宝,车甲兵马,极为繁盛。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号称百万。刘盆子坐在青盖马车上,以三匹骏马驾辕,身边的侍从就有几百人。抢劫完南山(秦岭)以北各地,攻陷了郿城(今陕西省眉县),原更始政权的守将严春战死。) R' k2 a0 [! ?% j1 V! [
早在几个月前的建武元年十月,刘秀已经拿下了洛阳。十月十八日,刘秀正式入城,进驻南宫。随即,刘秀颁诏:定都洛阳。从形势的发展来看,中原地区的形势越来越朝着对刘秀集团有利的一面发展。$ O) X" ^1 I- s n
建武二年正月十七日,刘秀为了表彰功臣,激励士气,刘秀把所有的功臣都封为侯爵。其中以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为首,都享有四个县的封地。
" P A/ Q: K; ?' b, T! r 这一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安抚邓禹,督促其进兵。使者西行到了邓禹军中,宣读了“加封梁侯、食邑四县”决定,并传达了限期南下攻击长安的命令。然而,邓禹在得到了刘秀的诏书之后,依旧是按兵不动。 {! V9 g! g- j- G5 C
过了数日,赤眉军由于粮荒撤出长安,到右扶风一带抢掠。邓禹闻报,这才派兵渡过渭水南下。但是由于长安敌情不明,邓禹只是在云阳驻扎观望,不敢攻击长安。' k7 e& _3 O, J/ K. H* F. N; r
当了解到赤眉军撤出长安远去之后,邓禹才带着他的西征军进入了残破不堪的长安城。此时由于邓禹久不进兵,长安城中的百姓对于邓禹的到来再也没有以前热切盼望的兴致,都在冷眼观望。另外,邓禹军队中的士兵大量逃亡,减损大半。原来,自从冯愔起兵造反后,邓禹连战连败,军心动摇,诸将对于邓禹的能力开始怀疑。原来跟从他的士兵对其是大失所望,纷纷开始大批逃亡。8 V& I) ~, _( H( E. \0 x* C
邓禹为了鼓舞日益低落的士气,驻扎在汉武帝时为了演练水军而修建的昆明池边,设宴慰劳全军将士。又选择良辰吉日,按照礼仪到汉高祖的寝庙前祭奠,并且将散乱在各处的西汉十一个皇帝的神主牌位收集起来,派人护送到洛阳。又对赤眉军挖掘过的诸陵进行了清理,将死人尸骨重新入殓安葬。同时,设置守陵官,派兵防守。又寻访到更始帝刘玄的尸体,将其改葬在霸陵。/ P& `( C( t8 I
至此,邓禹表面上“收复”了故都长安,勉强“完成”了刘秀临行前布置的一个任务。但是,邓禹的拙劣表现,用“极其糟糕”四字来形容,毫不为过。此刻,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u$ ]- \; e9 Q6 Z8 X& l! n3 W+ [
在这里,必须要交待一下此时关中的政治势力版图。此刻,除了西进的樊崇赤眉军、驻扎在长安的邓禹西征军、更始政权残部以外,关中地区突然之间出现了两股力量:汉中王刘嘉、汉中流民军首领延岑。这两股力量的加入,使得关中三辅的割据更加混沌。建武二年的关中形势,究竟会如何发展,也许只有老天知道。8 n( c4 d1 f8 `$ ]. T
汉中王刘嘉不在他的富庶的“小江南”―――南郑城里好好呆着,跑到关中干吗来了?其实,刘嘉何尝不晓得关中如同地狱一般?他是是被人赶出了汉中,迫不得已才北上的。令刘嘉哭笑不得的是,给他惹出大乱子的竟是自己的部将延岑。
0 u7 w* \0 g6 J) N) W9 G& Q 延岑字叔牙,也是南阳郡人,是个有勇有谋的厉害角色。更始元年(西元二十三年)春,他也率众起兵于南阳,盘踞了冠军县城,割据自守。刘玄得知后,派时任大将军的刘嘉将其击败。延岑是个头脑灵活的家伙,一看吃了败仗,马上就举旗投降。从此,延岑成了刘嘉手下的一员大将。更始二年二月,刘嘉被刘玄分封为汉中王,以南郑为都城。延岑作为刘嘉的部将一起南下,协助镇守汉中郡各县。
# p" V) s- W+ b7 Q 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二月,不甘寂寞的延岑再次起兵造反,率领起义军包围了南郑,围攻他的主公刘嘉。这一次,刘嘉兵败逃走,延岑夺取了南郑,随即又占据了整个汉中郡。延岑看到形势有利,信心倍增,率军西出,进军武都。结果,被更始政权的柱功侯李宝所击溃,延岑败走天水。
g1 C" Z2 H$ A- l* o' }, Q 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延岑前脚刚离开南郑,早已在背后虎视眈眈的“巴蜀之王”公孙述的兵马立即杀了进来。此刻,公孙述趁虚而入,火速派将军侯丹率军北上,占据了南郑,夺取了汉中郡全境。
. f0 v7 @( U( \$ F* d1 R 再说刘嘉,他逃出南郑后,重新收罗了残兵败将数万人,准备东山再起。这时,延岑已经被柱功侯李宝所击败。于是,刘嘉就率军与柱功侯李宝的军队汇合,共同对付延岑。刘嘉任命李宝为丞相,重新南下攻击侯丹,准备夺回汉中。交战之后,刘嘉的军队再次失利。$ G* C1 O$ x8 p' }, L6 ], @
万般无奈之下,失意至极的刘嘉只好转兵西向,驻扎在河池、下辨二地,又去与延岑连续交战。这一次,延岑被刘嘉打得大败,在秦岭以南无法立足,被迫北逃,取道散关,翻越秦岭进入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刘嘉、李宝则一路紧紧追赶,在散关一带交战,再次击败延岑。
* B, q0 D5 t0 z& v/ l$ q; `! v 此时,长安城已经被赤眉军攻破,刘玄出逃,更始政权覆灭。于是,无处安身的延岑见识不妙,见风使舵,又再次主动投降了刘嘉。刘嘉确实是个厚道人,再次将延岑的军队收编,网罗在自己帐下。可是,自己的老根据地汉中郡已经被公孙述袭取,西边是人见人怕的隗嚣统辖的陇西军,东边则是百万虎狼之师―――樊崇的赤眉军!刘嘉,此刻真是陷入了绝境之中。9 Q* b& R4 x$ Z# v' }
不久,前更始政权邓王廖湛率领赤眉军十八万,进犯陈仓谷口,前来围攻刘嘉。刘嘉此刻已经是豁出去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他亲自上阵,率军与廖湛大战于谷口,大破赤眉军。刘嘉在阵中异常骁勇,亲手将廖湛杀死,赤眉军见主将被杀,大溃而去。随后,刘嘉又命令李宝、延岑率部进驻右扶风,屯扎在杜陵,伺机觊觎长安。
- G! a3 b5 }) R r9 j& N% d 再说樊崇率领的赤眉军主力。* M( t; G2 i$ B8 X0 I
九月,樊崇率领数十万赤眉军上了陇东高原,进入安定、北地一带抢劫。* G# k, j6 A5 D- O5 A; l
这个地方,是“陇西王”―――隗嚣的地盘。此人可不是个“善茬”,绝不是像刘玄那样的软世子。他在陇西一带,深得民心,兵精良足。尤其是,他的麾下,拥有一支可以与刘秀的“突骑”媲美的数万“陇西铁骑”。有了这支队伍,隗嚣根本不畏惧樊崇。隗嚣心道:“樊崇!你小子有种!竟敢到我的地盘上撒野!那好!我们就掰一下腕子,看看谁厉害!” 7 z( T3 y' _3 I3 s0 ?
当隗嚣接到樊崇率军大举西进的消息之后,立即命令大将军杨广率领骑兵迎击。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别看樊崇在刘玄的更始军面前威风八面,到了隗嚣的陇西铁骑面前,他可是讨不了半分便宜。双方一交手,赤眉军大败,狼狈西逃,窜入右扶风境内。杨广则率军紧追不舍,一直追赶到乌氏、泾阳之间才收军。8 j( U& @- s8 k4 \' ~
赤眉军见隗嚣不好惹,顿时打消了西进的念头。只好掉头东返,准备回到长安。8 `9 j1 s* H+ _; C: P0 O8 L
时值初冬,气候异常严寒。当赤眉军走到阳城、番须两地的山谷之间的地带时,天降大雪。山谷峪沟都被冰雪覆盖,赤眉军的很多士兵都被冻死。樊崇心中忧愁,下令全军急速前进,东归长安。数日之后,大军进入长安周边附近。
3 z" z7 ^: j4 W& F 此刻,长安城掌握在邓禹的西征军手中。樊崇人马虽多,却是缺衣少食,军心不稳。自从他们在陇西被隗嚣击败之后,粮食已经不够吃了。许多士兵深感前途暗淡,很多人都做了逃兵。还有一些士兵既不想走也不想打仗,士气低迷。
" x; X' ~5 w! P- S* d ? 徐宣、逢安等人对樊崇说:“如今之计,只有一鼓作气,向东攻击。只有拿下长安,我等才有生路啊!”樊崇听了,一脸的愁云,他沮丧地说,“本官何尝不作如此想,可如今雪下的如此之大,军心又不稳,如何敢去东攻长安呢?” 6 k0 f6 _) m6 c5 g' ~: S
有人说:“以末将看来,眼下军心不稳主要原因是,全军上下没有动力。有的士兵闲来生事,却又不能处置他们。这一带陵墓不少,不如叫大家去掘坟盗宝,士兵们得到了财宝,士气自然大振。这样一来,我军拿下长安就有把握了!”' Z) A H4 ^* V' ^5 R: {# C. n
但是,樊崇对于这个建议,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在想:我等既然已经拥立了刘盆子,已经是大汉的臣子了。怎么能够挖掘先皇的陵寝呢?这是大逆不道之罪啊!万一张扬出去,谁还敢来投奔我们呢?
, B$ Y( ~$ r7 ]" e 可是,几天过去了,大雪一直下个不停,赤眉全军处在了饥寒交迫之间。樊崇焦躁不安,孤独地站在雪地里,望着高耸在野外的西汉帝王陵墓,若有所思。突然,他一跺脚:“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老子挖了它们!”
# ^3 E" u) Z% Q; I2 z3 o 樊崇等人要盗墓,应该哪里开始呢?除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汉宣帝刘询的杜陵不在樊崇的控制区之外,长安以西,包括汉高祖、吕后陵寝在内的阳陵、长陵、安陵、义陵、渭陵、康陵、延陵、平陵、茂陵等九陵,以及另外七十多个陪葬墓,都成了樊崇的目标。8 s+ _6 g/ V8 w7 R
令樊崇等人垂涎三的,当然是刘邦与的长陵以及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这两座陵园,是西汉时期规模最大、陪葬物品最为丰富的帝王陵墓。, m1 I, F( p; ~3 F5 j
在这里,先说一下西汉皇陵的有关情况。
' U0 U0 H! o, J8 ^$ c4 w; `% m R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总共建设了十一年才完工。它完全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不过规模略小一点而已。+ I0 x1 a& P6 g- W8 T
陵园内还有着设施豪华的寝殿、便殿,前者是陵园中的正殿,里面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虽然曾经遭到王莽的有意破坏,但是大体上却保持完整。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的丧葬制度缘故,刘邦与吕后并没有同陵合葬。因此,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也叫长东陵。. p& X( b8 J Q
近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长陵陵邑以及周边范围内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还有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残片。从文献记载以及目前的残存实物资料来推断,可以想见,这里在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巍峨壮观!真是一派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雍熙景象。另外,长陵之东,还有着大量的功臣、皇家亲戚的陪葬墓群。唐人刘彦谦《长陵诗》说:"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在西汉诸陵中,长陵的陪葬墓数量最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在长陵。
, `3 [' `9 `5 z" r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开国之初,汉文帝提倡节俭,他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他生前所经营的霸陵,规模很小。他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封非常有名的薄葬遗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 因此,霸陵 “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
* O- E; n: k$ K; Z$ W( V 而到了他儿子汉景帝刘启手上,却一改其父的作风,厚葬之风开始抬头。他为自己所兴建阳陵的规模,远远大于父亲刘恒的霸陵。近年以来,发掘出土的汉俑,规模之大,足以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9 A. \( c& g. R
但是,无论是汉高祖的长陵,还是汉景帝的阳陵,要是与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比起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西汉十一陵中规模最大的,当然是茂陵。
. ?8 x( f2 g3 i3 M4 R 茂陵从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建元二年(西元前一百三十九年)开始营建,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年,也就是后元二年(公元前八十七年)才竣工,历时整整五十三年。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三千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后人瞠目结舌。' j- g, o9 W+ J/ c
它的旁边还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陪葬墓。数量虽然不如长陵多,陪葬物却是后者不能比的。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书上说它:“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8 w1 [4 }* k8 Q& q X. ~0 N' `
即便在今天,封土冢残高也高达四十六点五米,海拔改度已经超过秦陵!按照“视死如生”的厚葬制度,茂陵的建筑极其宏伟。它是在平地起陵,从外地运来上好的泥土封树。由于运输艰难,其泥土的成本,已经超过当时的谷价!真可谓是“一寸泥土一寸金”了。
7 e1 R7 @2 ~+ n5 C 西方人拍摄的航空照片中,发现从空中看茂陵,与埃及的金字塔极为相似。因此,茂陵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 ]6 E4 |0 t( K& {6 X 当年,汉武帝动用了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当年,汉武帝死于五柞宫之时,出殡发丧于未央宫前殿。他遗体安放在玉床之上,口含蝉玉,身穿金缕玉匣,玉衣上镂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吉物之象。落葬的那天,灵车之后还有长龙一般的载满葬品的车队,来到茂陵时,文武百官已见地宫中已塞满金、银、珠宝、丝绸、经卷、食品及各种奇珍异物等,再也塞不进去了。2 Q' U/ r, z7 W, X0 B0 M; m6 _2 F8 L
在西汉之时,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五千多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这还不算,朝廷还从全国各地征召豪门大户迁徙至此,在茂陵东南营建了一座县城,取名茂陵县。这些名门大户及其子弟,成了汉武帝的永远的守陵邑民。人口最多之时,曾高达二十七万七千余人。
. y$ x, j' f5 I( u: r* K# M 其他诸帝之墓如安陵、义陵、渭陵、康陵、延陵、平陵,虽然不如茂陵雄伟,但是由于厚葬盛行的缘故,其中的陪葬物也是异常丰富。当年,这种风气被名士杨王孙所深切担忧,坚决要求儿子将自己“裸葬”。其实,他还有一点在那封著名的“裸葬”信中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裸葬”不会被盗墓!' U9 g8 w8 }# {8 x6 T
盗墓,是一种极其可耻的犯罪行为,即便在今天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盗墓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成了一个有传统的行当。盗墓之风盛行,与各代王朝的厚葬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可以这样说,“盗墓行为”与“厚葬制度”是一对孪生兄弟。西汉历代帝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在死去多年之后,厄运来临了。! b5 i3 @7 {1 m2 _+ s) |
如此大的一块肥肉,对于樊崇这种爱财如命的人来说,怎么能够能不动心呢?不挖白不挖!现在不挖,以后就没机会了!
' ` C. R- Q/ x! d% u6 P3 r1 y' w 建武二年九月,随着樊崇的一声令下,赤眉将士全体出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公开大规模盗墓活动开始了……
% O7 ]; R) f1 Q/ w. F) u6 g t 在这里,先说一下西汉皇陵的有关情况。
- z' F& g. R( N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总共建设了十一年才完工。它完全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不过规模略小一点而已。
& x% Q7 J- \) g2 i, e" X2 L# F 陵园内还有着设施豪华的寝殿、便殿,前者是陵园中的正殿,里面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虽然曾经遭到王莽的有意破坏,但是大体上却保持完整。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的丧葬制度缘故,刘邦与吕后并没有同陵合葬。因此,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也叫长东陵。
6 W: j. w; Z: d( b/ D" ^5 l 近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长陵陵邑以及周边范围内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还有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残片。从文献记载以及目前的残存实物资料来推断,可以想见,这里在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巍峨壮观!真是一派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雍熙景象。另外,长陵之东,还有着大量的功臣、皇家亲戚的陪葬墓群。唐人刘彦谦《长陵诗》说:"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在西汉诸陵中,长陵的陪葬墓数量最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在长陵。. _( o2 Q* G" t$ X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开国之初,汉文帝提倡节俭,他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他生前所经营的霸陵,规模很小。他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封非常有名的薄葬遗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 因此,霸陵 “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0 w6 d; C/ v) l. J
而到了他儿子汉景帝刘启手上,却一改其父的作风,厚葬之风开始抬头。他为自己所兴建阳陵的规模,远远大于父亲刘恒的霸陵。近年以来,发掘出土的汉俑,规模之大,足以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I2 @/ }, C; F" K5 c
但是,无论是汉高祖的长陵,还是汉景帝的阳陵,要是与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比起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西汉十一陵中规模最大的,当然是茂陵。" H. g" q" ?9 W
茂陵从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建元二年(西元前一百三十九年)开始营建,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年,也就是后元二年(公元前八十七年)才竣工,历时整整五十三年。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三千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后人瞠目结舌。
X/ c( V, g( E1 r 它的旁边还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陪葬墓。数量虽然不如长陵多,陪葬物却是后者不能比的。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书上说它:“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Q6 `3 {0 F$ b7 f9 q. i 即便在今天,封土冢残高也高达四十六点五米,海拔改度已经超过秦陵!按照“视死如生”的厚葬制度,茂陵的建筑极其宏伟。它是在平地起陵,从外地运来上好的泥土封树。由于运输艰难,其泥土的成本,已经超过当时的谷价!真可谓是“一寸泥土一寸金”了。
- d- \% F7 \/ M& w* _6 X 西方人拍摄的航空照片中,发现从空中看茂陵,与埃及的金字塔极为相似。因此,茂陵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 F! _, J3 _& n' x# A/ W" _/ i 当年,汉武帝动用了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当年,汉武帝死于五柞宫之时,出殡发丧于未央宫前殿。他遗体安放在玉床之上,口含蝉玉,身穿金缕玉匣,玉衣上镂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吉物之象。落葬的那天,灵车之后还有长龙一般的载满葬品的车队,来到茂陵时,文武百官已见地宫中已塞满金、银、珠宝、丝绸、经卷、食品及各种奇珍异物等,再也塞不进去了。) a7 I- t0 C0 p% M
在西汉之时,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五千多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这还不算,朝廷还从全国各地征召豪门大户迁徙至此,在茂陵东南营建了一座县城,取名茂陵县。这些名门大户及其子弟,成了汉武帝的永远的守陵邑民。人口最多之时,曾高达二十七万七千余人。+ w. p, m4 ]# {: l( N' }
其他诸帝之墓如安陵、义陵、渭陵、康陵、延陵、平陵,虽然不如茂陵雄伟,但是由于厚葬盛行的缘故,其中的陪葬物也是异常丰富。当年,这种风气被名士杨王孙所深切担忧,坚决要求儿子将自己“裸葬”。其实,他还有一点在那封著名的“裸葬”信中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裸葬”不会被盗墓!& J: v9 u3 S# o. |
盗墓,是一种极其可耻的犯罪行为,即便在今天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盗墓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成了一个有传统的行当。盗墓之风盛行,与各代王朝的厚葬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可以这样说,“盗墓行为”与“厚葬制度”是一对孪生兄弟。西汉历代帝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在死去多年之后,厄运来临了。
" K! B$ G$ b3 W+ \ 如此大的一块肥肉,对于樊崇这种爱财如命的人来说,怎么能够能不动心呢?不挖白不挖!现在不挖,以后就没机会了!0 D' B0 Z- `" x$ }
建武二年九月,随着樊崇的一声令下,赤眉将士全体出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公开大规模盗墓活动开始了……
; |0 D1 C6 |, N& k! M- e: g! _6 l 首先,赤眉军挖开了汉高祖、吕后所在的长陵、长东陵,将其中陪葬的珍宝盗取一空。这还不算,士兵们还打开了吕后的棺椁。据说,当时吕后虽然死了二百多年,容颜还栩栩如生。士兵们竟然兽性大发,将吕后的尸体奸污。在这场空前的盗墓活动中,士兵们发现凡是有玉匣葬敛的女尸都跟活人一样光彩照人,于是就开始大肆奸尸。他们为了满足畸形的变态心理,争相挑选贵妇的墓葬开始挖掘。他们的心思是: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身为贵妇吗?现在,该老子们快活快活了!' l k* Y' i0 A6 H9 N ^
当然,最让赤眉士兵眼馋的,还是“金缕玉匣”。“金缕玉匣”,也叫做“金缕玉衣”。这是汉朝时候一种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厚葬方式。死者的尸体自腰以下用玉石为原料的札片覆盖,每个札片长一尺,宽一寸半,做成匣状,一直覆盖到脚部,札片上缀有黄金缕,称之为玉匣。因此,它也被民间俗称为“金缕玉衣”。采用这种方式埋葬的人,在封闭严密,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尸体可以保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坏。
1 @; V' j2 q% Y" `: i! D 赤眉士兵不仅贪图玉匣上的黄巾,也垂涎女尸的美色。因此,士兵们纷纷抢挖有玉匣的墓葬,挖出女性墓主,就纷纷抢劫玉匣上的黄巾,肆意奸淫尸体。此时的赤眉军,几乎完全丧失了人性,变成了一群恶狼。' K8 S4 ~) [* m$ V) x! C2 y* u
九座帝陵全部被挖的千疮百孔、一片狼藉,死人尸骨被抛弃的到处都是,散落在雪地里。; G, ~! m: `7 O _
这场疯狂的盗墓一直持续了数十日才停下。诸陵之中,惟有汉文帝的霸陵、汉宣帝的杜陵因为不再樊崇的控制范围内,幸免遇难。此后,赤眉军再次打破了长安,由于文帝、宣帝其生前提倡薄葬,赤眉军觉得挖它们没什么价值,因此没有对其造成致命破坏。8 W X6 ^% H( l. e# C* C$ m
至此,樊崇这位曾经在推翻王莽暴政过程中立下功勋的流民军的领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臭名昭著、为人所不齿的“盗墓贼”。他与五代时的温韬、元朝时的杨莲真伽、民国时期孙殿英一起,被后人并称为中国四大“盗墓贼”。由于他参加的时间最早,也可以称其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祖师爷”之一。
2 r" C" D% w$ s% P2 @ 四人之中,只有杨莲真伽这位主管江南事务的西域番僧的盗墓与众不同,杨莲真伽据说是西藏的一个喇嘛,被人称作一代“高僧”。他在宋朝灭亡不久,即就任江南总督。他到任后,下令南宋皇帝诸陵盗了之后,还把宋理宗的头颅砍下做夜壶。很显然,他盗墓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求财,主要是为了羞辱、震慑江南汉人的反抗,显然是具有政治目的一种盗墓。/ X$ B/ q( b. ]+ C
而樊崇、温韬、孙殿英等人则不然,樊崇发掘西汉十一陵、温韬发掘关中唐朝十八陵、孙殿英发掘清东陵,都纯粹是为了发横财!利欲熏心,惟利是图,毫无道德廉耻,有了百分之百的利益,他们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公开发掘帝后陵寝,盗取其中的财宝、奸淫女尸。如此大规模的盗墓行为,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真是阴毒无比、禽兽不如,令人发指。
& k: G3 w# H8 ~! a2 d 造成这一些列空前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除了樊崇、徐宣、逢安等丧心病狂的赤眉魔头以外,还有一个人―――这就是奉命西征、拥兵数十万的大司徒邓禹。正是由于他畏敌如虎,逡巡犹豫,才让赤眉军在关中为非作歹、随心所欲地施暴,才让他们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从这点上说,无论邓禹此前、此后取得了多么大的功绩,都无法抵消掉他西征时失职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z Q K$ i3 H4 S+ ?2 S% h/ S
就这样,在一些列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赤眉军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丧心病狂地抢劫、焚烧、杀人、奸淫……" p- D5 M$ p- _; Y3 Q
正是在邓禹的严重渎职、事实上的纵容之下,赤眉军这支由百万流民土匪组成的恶狼之师,在不几个月的时间里,把一个好端端的关中三辅由神州天堂变成了人间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