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9 2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093)
$ x, G. r+ Q$ q
( T3 s, c0 q" k! |" [ 另一方面,赵祯让人怀念,是他作为人的那一面。记得在开篇时,我曾经归纳他的整个人生为两句话。第一句,他是个不知道身在苦难中的孩子。. Z9 v# d7 L7 J) B
因为他在锦衣玉食的童年里,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连她死时都没能及身相见。成了他一生中的至痛;6 M5 r9 R6 s* K3 g. j w. K: x
第二句,他不知道自己活在繁华幸福中。贵为有史以来最富足王朝里最繁华时期的帝王,他一生节俭,不仅卧室中那样朴素,就连饮食也一直简单。史书记载,某次宫廷内宴,有一盘时鲜,乃是28只螃蟹。仁宗问,每只多少钱?
2 g6 x% c6 Y2 \, p- p 回答,每只一千钱。仁宗当时大怒,一直警告你们不要太奢侈,总是不听。一下著即是28千钱,让我怎能吃得下去?那顿饭,从始至终,仁宗没动过一只蟹。2 z+ Y: n0 z1 R( t0 C, Z {
他这一生,尽管手里的钱不计其数,可是里忧外患,没有安宁,他从来就不敢乱花一文钱,没敢像他的父祖那样,兴建过哪个超级宫殿。1 U' d0 y0 W' O
说到这里,我的眼前总是闪过宋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每每沉思,觉得每一个皇帝的性情遭遇,都在相貌里表现了出来。比如开国之君赵匡胤,他端坐在皇座上,双目微闭,暮霭沉沉,喜怒不形于色,不怒自威。那是一位胸怀万物,睥睨天下,举重若轻的人;+ a. p9 G0 Z! H. _$ O5 @% z6 B
宋太宗赵光义是立像,他双手笼在袖里,身姿端凝,微微含笑。显得文质彬彬,大有理想。真是一位看上去温文有度,勤于治国的好领袖。不管他做到了哪一步,至少很努力;5 R( L% L1 I S" n% q9 Q- G# n; z" H
宋真宗赵恒宽眉美髯,喜气洋洋,一生中逢凶化吉,没有灾殃,或许真的是来和天尊转世,让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管他生不生病,一直都很适意;$ B% f- c" C' S" |, S$ q
再看仁宗赵祯,他身穿一领红袍,端坐在皇位上,身子微微前倾,肩膀有些耸起,显得体质虚弱,思虑过度,最让人痛惜的是他的眼睛。宋朝18帝里只有这一双眼睛至清至纯,就像个孩子一样凝望着很远的地方。这是他一生的真相。皇帝只是他的职业,他从来没有盼望过当,也没有当出来乐趣。
% t* `9 v$ g, I/ b9 V( y3 Q; G) p 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方净土,尽管身处世间最诡诈机变的权力漩涡中心,历经42年的风霜雪雨,也一样没法改变他善良、宽厚的性格底蕴。9 j- u8 m( Z% l
他是一个异数,在中华五千年冷酷无情,唯力是视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迹。3 d3 V- ?7 x0 n7 K
6 p4 s, M) Z( G# @9 T4 u% y
连载(1094)8 \9 b6 T9 t0 d1 y- I$ O: x Z" z1 D
6 F, b* z- a6 x 如果这是宋史——神宗改革卷
+ W6 E9 A9 B$ |' k( C' r5 N2 T ; `# O9 ^' H$ _( Z# S# D
高尚的人是尘世间的一块绸缎,柔软光洁,把每个人的丑陋都包裹了起来,看上去很美。只是一但他走了,那些人就又原形毕露。9 n* U U% N, v3 B* A
比如宋仁宗之死。 M. X* W# }% D% a7 F: Q
我们先从正史记录的流程去看,蛛丝马迹,才能窥探到当年的真相,和那些人的演艺人生。赵祯死在深夜里,凌晨时分死讯才传到外面。一整套的官面文章都可以忽略,看主角。+ ?/ H, V6 c8 k! ~: v0 H
皇太子赵曙赶到时,就像当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乱兵”闯进了卧室。百官以宰相韩琦打头,手捧黄袍,请他即皇帝位。他的反应也很标准,一连声地喊:“我不能为,我不能为!”这都正常,推辞是必要的,可是下一瞬间就太独特了。
: k! N! S8 I& k) N% v 这人转身就跑,要在现场消失。
, U7 g& M) ]2 F: [# |1 }* \# E b 韩琦等人立即扑了过去,大佬,流程错了,没法演了!当天由于赵曙逃跑的决心太大,力量太足,他被自己的臣子给强迫了。只见顶级大臣玩相扑,把皇帝按在当场,有的紧紧抱人,有的解头换发式,有的宽衣解带往上套黄袍。
4 m% e5 ]1 H N% O* E) Z( q 全折腾完,一位新皇帝正式诞生。只是大家左看右看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直到扶他出去面见百官,读大行皇帝遗诏时,才发现了问题。
4 L5 W* `+ y6 H 赵曙的眼睛呆滞,神情僵硬,一片茫然地看着眼前跪倒一地,痛哭流涕的臣子,别说带头举哀沉痛悼念,连额头上散落下来的头发都不知道打理。如果说他和僵尸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还有两行泪水。+ P. t% ^7 d4 W% a4 J! K
臣子们交头接耳,非常感动。早就知道这是位沉默低调的人,无声的泪水才是真痛苦啊,真是孝子!哪怕不是先帝亲生的……这种孝顺,在七天之后,嘉祐八年四月八日,仁宗大殓的日子里,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0 Y; B$ S9 v0 d2 y) f9 \. ~
新皇帝在先皇的灵柩前呼号狂走,来回乱蹿,把老爸的葬礼彻底搅场。这是在搞什么,就算杀父篡位的那几位大哥,如杨广、朱友珪,也没他这么彪悍吧。闹得实在没法看了,韩琦站了起来,拉帘子挡人,把赵曙拦腰抱住,叫几个太监直接扭送回后宫。" O$ t& b0 j0 V) ~
不敬死父,大逆不道!官方的解释是这娃实在太孝顺了,悲痛过度,导致失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