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 1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56)/ P: E$ W3 O6 i! z: H
% h9 ~, v* @% \0 ~
天亮了。
1 @# K1 U/ k) `" M1 D" v 新的一天的战斗又要开始了。面对着战友的累累尸体,面对着里三圈外三圈的匈奴军队,汉军战士面如土灰,也许这里就是生命的最后归宿了。只有李广将军仍然神采奕奕,越是处境危险,他越会以一个武士的自信来重振士气。
. T& f( o: X" \' e 匈奴人再度发动强攻,李广与他的士兵们英勇地一次次地挫败匈奴人的攻势。李广这支四千人的骑兵,现在战斗人员已经减少了一千人,而匈奴人的伤亡更惨重,被汉军射杀的,至少超过四千人。: t( Q3 H2 |2 V5 {) U
左贤王已经观察到李广军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准备再次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彻底消灭汉军。7 x3 {0 }; T" e m& F$ {
就在这个最危急的关头,李广的救星到了。
5 r* A8 d6 s$ G9 B 张骞的一万骑兵,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可是一支生力军啊。
. O8 ?/ M0 S y$ b( V 左贤王一看,哎,这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虽然匈奴骑兵在人数上仍然占据优势,但是以十战一,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居然连李广的四千骑兵也拿不下来,自己反倒损失超过四千人,现在又来了一支人数更多的骑兵精锐,看来这仗更不好打了。- n3 ]8 @9 o. Z) k( e7 D, {
想到这里,左贤王毅然决定撤围,保住自己的实力最为重要。* N5 y* {- e# b" @7 z0 ]9 G
匈奴军队撤退了,李广再一次死里逃生,这是第几次了?李广自己也记不清了。7 C O1 s: @ k7 o/ k% T
三千多人阵亡,汉军元气大伤,不能继续追击了,也班师回国。! i* S4 j2 } ~) {0 ~" j2 F2 U
/ r9 x3 |$ r6 g' g+ t( s+ ^, y- j
张骞行军迟缓,导致李广的前锋部队陷入重围,被判处死刑,缴纳一笔赎金后,免于死罪,贬为平民。李广损失了三千多人马,但同时射杀匈奴骑兵四千多人,功过相当,不给予赏赐,也免于处罚。
" {( a+ L" R3 v 而河西战线归来的霍去病则因为赫赫战功,再度受到重赏,增加食邑五千户。霍去病的部下鹰击司马赵破奴被封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被封为“宜冠侯”,还有一个匈奴籍的将领仆多,也因为有功被封为“煇渠侯”
% G" o/ W2 j9 B1 O% e0 Q 两次的河西之战,使霍去病声名远扬,越来越受到武帝刘彻的信任,恩宠有加,在军队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大有与舅舅大将军卫青平起平坐之势。% [: r7 |# R& l$ ]
而那位迷途将军公孙敖,则因为行军延误,被判处死刑,当然他跟张骞一样,缴纳了一笔赎金,免于一死,贬为平民。
* u! s! h5 }. E * W+ |7 q: x9 K3 B0 Z
由于公孙敖的延误,河西之战虽然取得大胜,消灭匈奴军队三万多人,但是河西走廊仍然在匈奴人的手中。
8 O) ?; I1 y* z* v0 p' R& e 武帝刘彻派李息在黄河岸边筑城,以作为进攻河西走廊的桥头堡。! P' ?, O6 j% { @
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河西走廊地带最有权势的浑邪王派人与李息取得了联系,准备投降中国,李息迅速准备了最快的马车,将浑邪王的使者送往首都长安城。
' X. o+ x4 A# l* A! a" T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浑邪王准备归附大汉帝国呢?
7 n" b/ N! x* w+ [& F6 [ 两次的河西战役,匈奴在河西的兵力总计损失了四万人,伊稚斜单于大发雷霆,此时单于派往河西督战的儿子也返回王庭,添油加醋说了浑邪王与休屠王的坏话,单于更加怒不可遏。派出使者前往河西走廊,征召浑邪王与休屠王马上前往单于王庭。
0 r/ L, L0 a" b* T1 \ 单于征召,究竟去还是不去呢?浑邪王对休屠王说:“你我是河西诸部落中最大的两支,两次大战,损兵折将,现在单于对我们十分的愤怒,这时你我二人前往王庭,我看是凶多吉少了。于今之计,恐怕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投降汉帝国了。”休屠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自伊稚斜单于篡位以来,处心积虑要扩张自己的势力,消除国内异己势力,要是两人傻头傻脑地前往请罪,不正中单于的下怀吗?
4 K# a3 e/ f/ A7 U- [( s2 m+ u' d 反了!休屠王一拍大腿,决定了。
" N+ S# ?# U+ `6 I
, E/ l1 |5 O2 A2 Y5 }+ ?8 B3 [% o 刘彻一声不吭地听了匈奴使者的报告,心里暗自琢磨:“浑邪王与休屠王要是真心来降,那可以算是天大的喜事了;可是……会不会是诈降呢?”确实,诈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要两手准备:既欢迎浑邪王与休屠王的归附,同时严阵以待,以防止匈奴人诈降的诡计。
5 k' G p0 l8 V: G: s8 C 受降的重任,又交给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0 V3 P+ T& s. H6 H; I' ?% }' x; J9 [; N; K
这不是一场战役,但却比一场战役更加复杂、充满变数。波云诡谲的受降过程,霍去病再向世人展示了他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以及霹雳雷霆般的铁腕。
2 S" k8 P) h' [$ T 霍去病统率大军,渡过黄河,准备接受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投降。
0 H9 o, N+ x$ S) z4 Y& Q$ I 除浑邪王与休屠王外,归附汉朝的队伍中,还包括了三十一位匈奴的小王,总计五万人。离汉帝国的边境越近,休屠王的心情越沉重,他开始后悔了,终于他停了下来,不走了。休屠王的反悔让浑邪王大吃一惊,休屠王手握重兵,一旦内部起讧,后果不堪设想。+ s- v( y, j- ^
怎么办?浑邪王牙关一咬:休屠王啊,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既想反悔,别怪我手下无情啊。于是浑邪王假意邀请休屠王到帐内议事,休屠王不知是计,刚走入浑邪王帐内,便被埋伏在两旁的武士手起刀落,身首异处。! s) ~# F* [9 s5 G1 {
浑邪王迅速逮捕了休屠王的阏氏以及王子日磾(读音:密低),控制了休屠王的队伍,并将休屠王的军队并入自己的队伍中,一场可能发生的内乱被浑邪王平息了。+ g% X. s7 S7 g2 m' v6 N% D
终于,浑邪王带领五万人临近黄河岸边,已经看到了霍去病威风肃肃、阵容齐整的汉军受降兵团了。
- j* q* E( x9 `8 q: D2 B 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