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远古至秦朝的150个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6: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7、问鼎中原
- M3 r* l  M7 C8 f0 h4 x0 e; F  * y; z2 y, y2 X& G6 w) D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把队伍开拔到洛阳近郊,检阅三军,向洛阳城里的周定王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 l( ^; S! r1 o" [5 w3 l
  
: l8 }- Q# l5 d* J$ w  周定王慌了——这时的周天子没钱没兵没权,地位已经降得跟联合国秘书长差不多了——他派大夫王孙满出去看看。( L; _+ ^$ b  H% t- e! ?0 T5 H% k
  
' N5 [7 @1 B; }" G4 z  王孙满来到楚庄王军里。楚庄王问他:“你来得正好。我在楚国听说,大禹从前铸了九鼎,三代相传,现在是你们洛阳城里的镇国之宝兮。我们楚国也有鼎兮,但不知你们的鼎有多大,有多重兮?”3 `/ {# [, ~) A
  
  d$ P$ R6 X2 h  W2 J! r; k  好哇,这蛮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问鼎之轻重大小,说白了就是窥伺国器,野心不可告人,大逆不道。就像你跑到美国去,问总统:你们的自由女神像,多少吨,还卖吗?白宫值多少钱,合买便宜吗?
* r1 V0 x* I! g$ W1 U7 \  * Y1 ]7 U/ q1 n  V; V' n
  于是王孙满回答说:“我们大周朝所看中的,是德行,而不是鼎。从前,大禹的夏朝很有德,于是诸侯进贡青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上面有鬼神风物,保佑子民不受魑魅魍魉的迫害。夏朝末年,夏桀昏庸,失去了德,于是鼎迁到商人手里,保佑了商朝六百年宗祀。商纣暴虐,鼎迁于我大周。周成王占卜得知,上天保佑我们要传三十代周王,七百年基业。现在周德虽衰,但天命未改。鼎之轻重,你们是不可以问的。”一席绵中带刺的话,把楚庄王说得自讨没趣。
$ Q7 `% [, _# r8 H* y8 O# C$ F$ _# b7 b# C; J3 Q
  实际上,这尊贵无比的九鼎,国宝中的国宝,四个世纪后,在被称为“羞愧之王”的周赧王手里,被陆续变卖。他是为了维持穷困的政府,不得不向商人借债(成语“债台高筑”就是说这位王呢)。他被逼急了,就逃到台子上躲债。后来没办法,就悄悄把九鼎熔化,改铸做成铜钱还商人的债。等大周朝被秦王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净光。/ j1 V" f3 l. n& _2 e
8 e6 n. B  [3 ?: k( M4 e
  楚庄王问完鼎之后,带着自己的悍兵强将,兴冲冲地押着陆浑俘虏,以及成串的割下来的敌尸耳朵(预备回国后士兵作为领奖赏的凭据,耳朵就是奖券,一定要保存好),在中原碧树青青的美好原野上,回奔自己统治的疆土广大的楚国。# z# g7 q; i: z1 O/ f5 @
  ; }1 w, {- i+ l% D
  这就是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洛水。”
6 e1 {. [' Y5 `  
8 W9 K/ e" g% I  |5 i  一路上,楚庄王还在想着问鼎受挫的事。他心里悻悻地说:“哼,你们的九鼎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大楚国的长戟,折下戟的小枝,熔合起来,也够铸成你那九鼎兮。”- r" |4 U- F3 C% `, K8 {
  呵呵!
9 d/ s$ G& [  i9 i- M  8 a* g% j5 ?+ [4 d8 x; G! d, I, u
  (楚庄王说的长戟,是春秋最流行也最具杀伤力的青铜兵器,因为它合并了矛和戈两种功能。关于矛,大家都知道,类似体育课上的标枪,长度接近3米,到战国时更达到4米。如果在矛头的基部,再横铸出一横枝去,那就是戟了,呈“卜”字形。楚庄王说要铸鼎,就是利用这些戟的横枝(小枝)。
, Z, x) @2 l8 \' T  ; n* B4 \3 t6 U2 G
  有些戟甚至联装了两件或三件戈头,等于是自上往下排列有三个横枝。" V# z7 k# }5 c, h
  
- o, M, `* Y" O* m8 L) P0 D) ^  M1 {  戟是戈矛联装的兵器,既可以冲刺,又可以勾杀,是当时最厉害的家伙。战车兵的戟长,步兵的戟短。曹操帐下第一勇将典韦,就是使用一双短戟,重八十斤,叫做手戟,可用于投掷。而辕门射戟的故事,就是吕布把他的“方天画戟”插在营门,一箭射去,正中戟的小枝(即横枝)。实际上,吕布的戟,横枝外端纵向又铸了一个锋利的月牙,可以当刀使,准确地讲应该叫戟刀。我国从前的机关大院封闭而保守的大铁门顶子上,还有这种带月牙的尖东西的缩型呢——一排十几个小戟刀立在门上,防贼用的。八十年代如果你放学回家晚了,就得爬门,从这戟刀顶上翻进去。回忆起来,郁闷而有趣得很。- S4 Z  Y2 f( L) z3 U% d
  " J5 p! H- t# H8 J. F9 v
  如今美国人的警棍也是戟形的。曾经有一个美国警察,拿警棍上横生的小枝,从饼店偷着挑出一个多纳圈(Donut)来吃——那个戟翅正好可以穿进多纳圈的中心洞子。不料这事被饼店的摄相机录下来了,这警察为偷一个饼而丢了饭碗。)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58、绝缨会9 x; V! Y( _2 C
  
) }. M3 h# j' {4 B! v/ u   问鼎中原之后,楚庄王大摆庆功酒宴,大喝大吃,以示庆祝,他命令众臣痛饮。( M8 f0 e5 l$ g; t  K/ o
  
( d* R) k+ M! y& ^+ ~   那时没有蒸馏技术,所以酒精度数不高,导致它容易变酸,一次必须使劲喝,否则剩下的全浪费了。楚庄王因此要求大家使劲喝,敞开了喝,往死里喝。君臣们从下午一直喝到天黑。当时比现在惨,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下午各一顿,没有晚餐。晚上也不能喝酒。喝酒只能在白天喝,夜里不喝,这主要是由于商纣王喝酒而亡国,所以大圣人周公发布禁酒令,喝酒不许乘夜。
9 d" u& A4 v* k  $ L) p  V4 |+ I: H& f& U
   但是楚国不理这一套,楚庄王让宫人点起灯,晚上接着喝。当时的灯,灯油都是植物油,味道很香,纯天然,无污染,放在精美的青铜灯盏里。“兰膏明烛”一词,说明灯油中还有香料呢,清香如兰,十分养鼻。在灯火摇曳时刻,众人闻着灯香以及酒香,个个喝得肚子爆炸,酩酊大醉。(古人也有古人的快乐啊。): a& A" y+ o/ S' H9 H' I
  1 I3 K# |, x+ Q  P
   楚庄王大乐,为了表示对臣属们的感激,他专门请出礼仪小姐——自己的小妾许姬,为大夫们亲手把盏。“哇塞,更好了!欢迎!”只见这个许姬,五官秀美,身材苗条,肌如凝脂,腰似春柳,是楚后宫里第一美人。晚宴的烛光,把本来就令人消魂的许姬照得更加妩媚。斟酒的她来回穿梭于烛光暗影之中,恍若仙女下凡。
( w0 H" U! I/ r$ T! D   & {0 ^( x5 I$ O% S
   突然刮起一阵凉风——秋天傍晚的风啊,难道也这么多情!——把宴会上的烛火全部吹灭了。哇,可得着机会了,一个醉汉乘机一把扯住许姬的纤纤细手。许姬却是个练家子,熟练女子防身术,一招“燕子八翻翅”,反身揪掉那人帽子上的缨络,然后轻移“凌波微步”,来到楚庄王面前报告:“报告!有人非礼臣妾!这是他的缨络,请您追查给臣妾作主。”7 R2 ]/ }: T5 Y+ i% Z1 w+ L
  
/ [1 |# R9 i2 Y, ?& {   楚庄王说:“这个┅┅这个,我自有分教。”他看见宫人正在重新点灯,赶忙拦住说:“不要点,都不要点灯,就这样吧。同志们,黑着灯喝酒吧。黑灯喝酒舒坦。并且请各位把帽子上的缨络也摘下来,咱们绝缨痛饮。”——这就是后来搬上戏台的《绝缨宴》。大伙于是黑着灯喝酒,跟现在酒吧里一样,其乐无比!% v0 }* i: C  i) y: n/ e$ ^0 ?* Q( S
  ; }1 b+ I+ l8 l" g7 t3 t1 @
   事后,许姬出于女权主义立场,责问庄王为什么不揪出那个流氓,严肃君臣之礼,端正男女之别。楚庄王笑说:“按规定,喝酒不能过量,也不能没日没夜。是我让群臣可劲滥饮,出了事,不是他们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我怎么能惩罚他们呢,怎么能伤国士之心兮?”楚庄王真是襟怀阔达,清风一片,宜其霸也。庄子说:“君子不为苛察。”大约就是说楚庄王吧,用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计较人才的小节微瑕。
6 B" U: V2 ]4 {  + n6 K, Q1 X3 c. ^7 C
   而那个色胆包天调戏许姬的将官,名叫“唐狡”,大约也是个人才。唐狡在后来的攻郑战役中,出效死力,所向披靡,扭转了楚军被动的战局,报效了当初“绝缨会”饶他不死的恩遇。唐狡是我知道的第一个姓唐的人(姓唐的注意啦)。; {9 ~+ y+ `( s7 q. B; {* v
  
0 b- |' q) G8 W( w   比起“大耳贼”刘备摔阿斗的收买人心,楚庄王“绝缨”的这一招来的怎么样呢?我觉得楚庄王襟魄豁达,更出于自然。% J/ `7 `1 B3 I5 ^
  
# L8 P7 E# [; }4 z# Q3 j   后来到了西晋时期,建安七子中有一个人,因为该磕头的时候没磕头,仰脸偷看了一下曹丕的媳妇,结果被免职。唉,比起楚庄王的绝缨宴,世道人心的变化,真有云泥之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6: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59、食指大动
$ w* M3 S" D, I, U4 P  ) V# U, R2 V1 f7 j0 p  S+ o- u2 N
   楚国的云梦鳖,鳖体肥大,肉味鲜美,不含激素,是送礼的好品。楚庄王送了一只大鳖给郑灵公,庆祝郑灵公新当政。) [+ L6 J0 |% Z6 J, H2 L
  
8 V% x1 l# n7 E$ P   有鳖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灵公决定跟臣子们一起开开荤。5 y$ q4 H) x1 @% B1 F
  郑国大臣“公子宋”的食指,不知是受了什么感应,这时候突然抽搐。公子宋说,只要我手指弹动,就预兆着肯定是有好吃的啦。" y; l% M% q; P' o
  - v# Z4 {  ^- k+ c' _$ @; s
   金庸大侠在《射雕英雄传》里说,老叫花洪七公看见黄蓉炒出的人间美味,就要“食指大动”。其“食指大动”的出典就在这里。
& c& f% p8 Y3 O6 P( C* W8 w  ! M: v2 D( l$ _1 y  c  w
   公子宋的食指可能有灵异功能:只要将有好东西吃时,就会自己弹动。
# E/ g% Z7 |5 ^9 ~5 o* m  3 C0 d' F7 T) B' p/ @
   果然,他的食指预兆准确,郑灵公请他们吃饭。大臣们一起来到朝堂上,围圈坐好。堂下的厨房里,坐着鼎,鼎里咕咚咕咚煮着好吃的东西——沸腾大鳖。食指大动的公子宋,哈哈直搓手,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今天要吃好东西啦。
  b  C- u3 j) o+ v" [$ [  2 w  M7 X% A* o
   但是,国君请客,不能直接上手到鼎里去抓,要由仆人拿匕切下来,拿勺一份份地分给你,放你面前。(这跟吃西餐一样。当时是“分餐制”,一人一份,比较卫生。后代才改成大伙围一个碟子吃饭的“伙食”,互相夹菜,闹哄哄挤在一起。现代中国流行的这种围着圆桌合餐的难受制度,是宋朝以后才有的事,是为了束缚个性,用合聚的大家族来训练人的忍耐美德的。忍耐了,也就服从大家族,服从族长君父,进而服从皇帝了。)4 V$ X  C3 x( Q. f) M+ l
    c! [7 Z9 h; x( s: C8 k1 n
   仆人一份份地用大铜勺子,把鼎里的鳖肉分给大家。大家都很高兴。然而郑灵公使坏,故意让仆人给大伙分鳖的时候,每人都有一勺,偏僻分到了公子宋面前,鳖羹就分完了。没了!
$ s2 s* D+ \9 c. M$ j  
, k, `- Y  _' {# S1 A* q   郑灵公哈哈大笑:“你说你手指头灵,我看,还是没我灵!哈哈!”(——是啊,你灵,要么你怎么叫“郑灵公”呐,昏君的名号。)
4 c! |# S% d1 H8 J! q$ s. U% W) U  
, i5 k7 H6 C$ v7 n9 E   当众出丑的公子宋腾一下子就站起来,他跳到装鳖汤的大鼎旁边,拿手指在鳖汤里一抄,举起来嘬了一口(“染指”一词出处),然后气囔囔地喊:“我这不是吃了吗?谁说我吃不到!!”说毕,怒冲冲地跑出去了。7 h6 C" R/ m3 o
  8 ~0 D. s' }5 j0 z4 y" D6 ?6 }
   感谢公子宋,一天之内为我们创造了两个成语——“食指大动”和“染指”。
, A) q6 G! q6 x1 h5 f1 R# I  
& [4 R# E, J5 v" ^8 H   公子宋跑回家生气。刚生完气一想,完了!我大闹宴会,染指鳖羹,出言不逊,还不辞而别,个个举动都属于大逆不道,非常不给国君面子。公子宋很怕郑灵公找他秋后算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伙同了郑国执政官公子家,暗杀了郑灵公。; Q/ ~0 c; @& p1 Z9 K& ~$ b" {
  / Z/ q0 c7 _/ P7 O& t$ e
   唉,吃饭吃出人命来了。
, ?# _& t1 i3 k  F, u1 H6 e  
; ^* R9 J: H* f9 K0 z   (前两天看网上消息,“中央社”报道,一个美国人研究了中国饮食,发现中国菜“蒸、炒、煮、炸”,最讲求五味调和。因此,这个老外认为,中餐对“本拉登”这种极端份子会有调和作用,可以教化恐怖分子。对付恐怖份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他们多吃中国菜。( D3 d7 ~& u* `1 u
  哈哈——可是我们自己人还在因为吃饭而弑君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60、邲之战3 }- X9 w& Y6 M" }& G) [  [$ y& p
  
4 [" J  [' F, T- j6 ~1 h# w  公元前597年的春天,楚庄王向北进攻中原,晋景公派出荀林父为元帅前往救援。( x" b3 Q. H; T( |5 e
  ; A. u6 H- e; Z+ f& t/ x
  荀林父是以前晋文公重耳的驾驶员,因为是给领导开小车的,慢慢就当了元帅。管战马还可以,管人就不行了。
5 r* ^6 A% t2 ?1 I, \0 h  9 H! d- ~& @- S" d: W
  决战随即在次日黎明正式开始,楚庄王亲自坐着“左广”参战。一般的国君坐一辆战车,楚庄王却坐两辆(可能因为他屁股大)——叫做“左广”、“右广”,每广各自尾随三十乘警卫车。两广轮流驾驶。$ ~9 o6 d3 W& @4 z' W1 a+ h
  
0 G( S: U. ^( G: W  荀林父对楚兵全无戒备,手足无措,竟发出“全军撤退、先渡河者有赏”的错误命令。晋军在一片惊慌混乱中,连忙北撤,抢渡黄河往北边老家山西逃。
% s5 i$ W8 }" ]/ r  
! W0 P  w7 ]* h$ j9 m5 ~1 J) c  山崩一样溃败的晋国兵士狼狈奔窜,跳进黄河,攀住急流中的船舷,争抢上船逃命。刹那间三十几艘渡船竟被攀沉。荀林父下令:“不许攀船!攀船抓桨的,一律砍断手指。”霎时,血淋淋的手指像无数小鲫鱼一样掉到船里,船上的士兵们一掬一掬地把它们捧着抛进黄河,骇人听闻。这就是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地点在河南省邲地,黄河南岸。楚庄王一战而霸。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N0 y& m0 D, Y  4 y& @" @! U( I5 L) e
  在这场悲哀的战斗,晋军的表现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逃跑。然而在逃跑中,倒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  A" {- H% Y4 Y
  
1 p) p; J6 M9 _% F5 j; I* A  第一个故事:晋下军大夫荀首本来已经逃上渡船了,听说自己儿子荀莹被楚庄王俘虏了,心疼得不行,立即闹着要下去救儿子。荀大爹的人缘还不错,一些好不容易抢上渡船的下军士兵,也闻讯下船,跟随荀大爹反身向南攻入楚军,土气反而比初期旺盛。
3 s% t+ f4 q* y) b# C- h7 {7 d+ Q  
) }' \0 }5 ]0 I; K/ \  楚军正忙着抢晋军遗弃的车辆,混乱当中,不防荀首大爹的兵车突然袭来,个个张惶失措。荀大爹向楚军连续射击,但他特别搞笑,每次摸到一只好箭,都留着不用,交给副官把着,却射普通的箭。副官急了:“大爹,你也太抠门了,咱们晋国的董泽有无数蒲柳,可以打造无数好箭,省什么劲儿的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儿子还要不要了!”
+ }5 h3 h! [2 q3 z  & e; h0 b; j) K2 @8 \
  荀大爹呵呵一乐:“我必须省出好箭去射敌将。坏箭也许能射伤,但未必能射死啊。”话音刚落,楚将“连尹襄老”赶到了(正是夏姬的现任老公,去年结的婚)。荀大爹赶紧拿出好箭,一箭射杀这个新郎官,下车抢了他的尸体,又在魏錡协助下,活捉了楚公子谷臣。荀大爹掰手指头算了算账,够换回我儿子了,赶紧急驰奔回黄河。
8 Y, h% H& z' n6 Y8 p& B9 Z' c$ c( L% S  
& _  _5 T/ L* g: ^8 v* r+ O  第二个故事:晋将赵旃在逃跑的过程中,丢了战车,只好大呼救命:“妈呀——等等,等等,前面那是谁?是逢大夫吗?逢大夫,是你吗?逢大夫!逢大爷!大爷!爷!救命啊!——”* E9 y' _- k6 y# ]- z
  2 H' k: K- R# f- ]' x
  晋将“逢大夫”的战车正载着自己的俩儿子在前边逃跑,事先嘱咐俩儿子不许往回头看,你一回头看,若有人求救,那就不好办了。俩孩子不懂事,偏回头看,一看就看见了赵旃在后面喊爷爷救命呢。# v8 Q$ o# A7 K& A% |$ P
  俩孩子说:“爹,后面在喊逢大夫呢,您是逢大夫吧!”7 _( h; {. }/ ~! P+ h# I2 c
  3 h1 E* x4 ~+ W) k
  逢大夫气得要命,PIA PIA给俩孩子一人一嘴巴:“叫你俩不许回头——偏回头,这回有人求救了,怎么办!”) L. D+ t0 ]; L. E: g7 N( h
  
" f% b; T* w$ S9 O+ P( K. n  孩子说:“怎么办?”
3 A8 h& J/ d2 K& o+ l    ; ]3 S& e: j5 K+ O$ |' G* f
  “没得办!你俩就死在这儿吧。”
; A+ q0 d, N$ ]; J- P  
2 Z6 E" d! Q. T: K  t! L+ r: O  逢大爹忍痛让俩孩子下车——车不能载人太多,载多了跑不快,一旦楚兵追上,全玩儿完。俩孩子哭着下去以后,赵旃呼哧呼哧从后边爬上车来。逢大爹忍住心酸,深情地望了一眼孩子们,说道:“你俩看准那棵树吧,回头我就上那儿去给你俩收尸。”说完打马驱车而走。
0 k8 R5 I  ?1 _# p/ O  + T# h! w, U8 @5 q0 Q& X' a
  战斗结束后,逢大爹回到战场收尸。俩孩子都死在那棵树下了——俩孩子都挺听话,临死爬到树下,等着老爹来收骨头的时候方便找些。唉,春秋人的古朴直烈性格,我们真是敬佩得五体投地啊。0 g. c7 }7 d- N' O+ a& z
  
5 [- @: f4 P$ Q  第三个故事:有一帮晋国战车兵,逃跑时候车子陷在土坑里了,怎么推也推不动。楚兵追上来,看见前面发生交通堵塞,只好停下来等。瞅着晋国人推车,越瞅越着急,心说你们晋国人真笨啊,把俩车轱辘中间那个当车闸用的横木卸下去,不就好推了嘛。想着想着,忍不住就喊出来了:“摘车闸啊!”5 M/ c+ a/ Q& p
  * c  L# i5 a# t. K* ]
  “怎么摘嘛?说得容易!”
: X' i; i8 g2 |; p  $ D$ Y% k. L/ X- {- z5 c1 o+ |
  “就这样呗!”楚国人忍不住就下车了,去教晋国人如何摘掉车闸。" y4 c. V; }! P! s1 ~# S- n+ q' D
  
+ b* [, b, Y/ k* w) t1 D& ]1 |, E  晋国人恍然大悟,好不容易把车子从坑里弄出来,马却累得不行,蹒跚着走不动。楚国人帮人帮到底,教晋国人把大旗卷起来,这样可以减小风的阻力。晋国人终于可以逃跑了,回头还谢楚军呢:
, o6 N# Q8 v+ {: ^  9 @1 j2 V% j; N- c! K0 R
  “谢谢啦!谢谢你们啦——我们不如你们伟大的上邦楚国经常溃败逃命,所以才这么知道逃跑推车的伎俩啊!”这可恶的晋国人说话太可气了,人家白帮你了。( v9 v! N5 w0 _5 k, d+ ~
  . o$ n  _; i9 j$ w  q7 T
  作战的双方怎么能够互相帮着推车呢?真的假的啊?我不知道!当时的军事战斗,就是这样很有古风的,为战以礼,乃至是迂拙的,点到而止,并不残酷,要不怎么叫“观兵”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61、郤克
: H" ]8 j4 d+ t3 y) Z) j5 j6 m  ! O5 ?- l) V7 v' I
  晋景公打不过楚庄王,没办法,就派出大夫郤克(念“隙克”)出使齐国,想联合齐人一起跟南方的楚国干仗。但郤克这人,有一个缺点,因为他从小缺乏补钙,故身材矮小,是个罗锅! : O# e! X! Y1 W/ x
  4 ]6 M4 n4 U5 J1 }4 b
  听说晋国使臣是个罗锅,齐顷公大喜:“哈哈,我正想策划一档很正点的节目,叫做‘残疾人搞笑模仿秀’。你们快去安排。多安排几组,一起推出。让我老妈好好看看!好好调剂一下心情!”
, P$ r- O  \7 T& |7 H  
  r: `# Q$ w& O0 X  经过一番准备,在盛大而罗嗦的仪式上,晋国使者郤克终于傻乎乎地出场了,他罗锅着腰,全然不知齐顷公要取笑他,准备上殿陈辞。
% b2 G& a. c$ _9 o' @  
" r5 z) z' o7 C- b  而旁边的楼上,齐顷公的老妈,则被安排在包厢里,举着望远镜往下瞄准。她看见郤罗锅后,对旁边的侍女,故意嘲笑道:“哈!这位身穿晋国西服的酷先生,傻乎乎地,真是难得的绝色啊!”
7 O5 Q3 r8 s8 P' m1 j  / E* `8 d! ^9 y* ~+ o' A8 P
   “都怪小时候不注意补钙呀!”侍女说。9 E" `1 d' {) ^# u9 m
  
5 P8 ~, h" o3 m7 E0 f  “呵呵。”齐妈妈露出嘴里一块牙豁子。
- r7 I' ?7 I4 ~% ?. y( n: e% _" V  
: `/ }; L" L  m" F: N  就听郤克开始说了:“外臣不远三千里跋涉而来,是奉寡君之命,带给您一个绝妙的福音。
7 S9 n% |4 ~& a   $ s* `" o+ T. m0 e
  齐顷公心不在焉地坐在主席位上,挤眉弄眼地问:“什么福音?”
* N& ]7 m) m6 U4 F$ v2 v" {  
% O& E0 c8 N+ Q: @  “鄙国晋国已称雄于大河之上,贵齐国则纵横于大河之下,倘使我们两国联手,并肩战斗,试问天下谁还能敌,南蛮狂楚也只得俯首帖耳……”6 ~* j/ O1 V2 w; A
  / L0 k4 v  D1 K( l- D1 J
  齐顷公听明白了,是拉我当炮灰的,于是说道:“讲的很好!——很有创意!哈哈。但是,这事先不要着急。先生请入座。看坐——!”
% x0 v6 r8 y5 A& c3 T" Y  F  
. \4 K. s6 ]+ g. h/ {  于是可爱的郤克顺着齐顷公的指向,向侧边几案走过去,随即引发了场下的一阵骚动。原来,郤克身后,跟着一个齐国的罗锅,好比克隆出来的一样,挤眉弄眼地跟着郤克。郤克说话,他也嘎巴嘴。郤克举手势,他也跟着比划。郤克往边上走,他也跟在后面。俩人一前一后,就像金龟子推着一个粪球。臣僚们无不掩口而笑。2 K$ j; j/ Y4 H' L7 }
  
. C) N$ e+ f  U% O9 |  齐顷公的老妈,拿着望远镜,被这妙不可言“罗锅组合”逗得年轻了一百多岁:“That’s~~~That’s so fanny! 呵呵!好好玩哦~~。俩罗锅,真是像诗人说的:最是那一罗锅的温柔,像一只仙人球不胜凉风的娇羞!——可爱的郤克!唔唔。”她老人家捂着嘴笑。6 j  \; T$ H+ t6 u$ ~7 V
   ! V1 m. h/ f# _  K+ a6 z
  这时候,“跛子组合”也上来了。原来,为了增强喜剧效果,齐顷公还专门从国内找了一个腿瘸的人,模仿从鲁国跑来的跛子使者。两人走路起起伏伏,好像在跳hiphop。大家猛笑。
. I, m3 E: G2 }, f2 u/ A' d0 @( P, R  / |. s5 }5 i# m- ~# I
  后面,“独眼龙组合”也出来了:一个目前正在齐国访问的卫国使者,是独眼龙,齐顷公就找了一个齐国独眼龙跟着他。于是,俩独眼龙,拖在最后面,摸索着,爬上了殿的台阶。
" R  l* J9 c4 K  0 y- a# L, o: K" @0 \2 R6 j
  “眼睛瞎真吃亏啊,恐怕拿不到名次了。”老夫人打趣说。
" E" V* w8 A: v/ Y' ]* {; Y  ) c( g/ R) x; c
  “老夫人,眼睛瞎其实很好的,上朝打瞌睡的时候,不会被远处的国君发现!”使女眯着眼睛说。
, @* x9 j) M6 Z  X2 s  4 F! v/ t! B$ y6 s" `) I7 e
  “哈哈哈,咯咯咯——”齐妈妈不禁大笑起来,“哦哈哈•••,哦嘎嘎嘎嘎••••••” % H4 h) Y5 g+ O+ U9 @0 T. M
  
% b6 Z: C! x- w) ]) C  “是谁啊?请不要这样毛骨悚然地笑好吗?”郤克奇怪地扭过头来,眼睛吃力地越过脊梁的障碍,寻找笑声的来源。那笑声把小楼顶上睡觉的小乌鸦都振跑了。
7 t2 Q. U* ?. k3 [6 ]9 P: F  
2 ?# F3 B9 a* e7 ^/ u+ ~  “好的,不笑。~~哦!!”齐妈妈赶紧一捂嘴。' {6 N: F+ L) f) i: O; F( o
  ) J$ H; |5 L1 R1 @9 F
  郤克一回头时,样子很别扭,好像他的头在跟他的背,面对面对话似的。
4 H. {; w% i5 M4 A/ F2 @  ; @, x4 z2 n* {7 J) F' `  j& Q/ u
  齐妈妈看到这一点,又不禁“哈哈嘎嘎”大笑起来,分贝也提高了一万倍。甚至露出了嘴里的扁桃体。盘旋了一阵儿的小乌鸦刚以为没事了,准备降落,又被她鲜红的扁桃体吓飞了。( i3 ~1 Y3 L3 \; K  c! ^: `
  
* D$ ~6 Z; F* M/ g  齐妈妈仰头大笑完毕,更年期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郤克的更年期却提前来到了:“哇呀呀!!怎么还笑,这么庄重的场合,是谁敢在笑?!”郤克在大殿里满腹狐疑,怪喊。" S! S% r( R+ i4 _2 \( c
  
. k, S  g  I9 p; Z! Z  “对不起,宝意思,请您向后看!——哈哈,这些明星脸,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看看像不像您?!哈哈!” 齐顷公指着郤克身后丑星荟萃的场面。: |" D4 k; ?" T" D* b. v! R8 D
  
0 a: n) }  N; _, M  郤克一看这羞辱场面,当场faint,直翻白眼儿,说不出话来:“你!你!你!,我!我!我!,我要sue you!”. q3 ?& k# t8 B: k% q
  
( D7 P8 W5 m/ u% ~9 C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没有恶意,只是跟您开个小小的玩笑。这是个模仿秀嘛,Just kidding,开玩笑来的,您别介意呀。”齐顷公倒满诚恳地说。
9 [! R. g# C) [5 v; V, u  
1 Z4 ]3 O8 D* v- `* r0 r  郤克却没有艺术细胞,根本欣赏不了这场残疾show。羞辱啊,羞辱啊。他竖直身子,举起两只前爪,大叫:“士可杀而不可辱也!哇呀呀!胆敢如此对待外国政府大员!”; Q1 I9 ?8 F2 t6 ~2 t# _
   8 P; x( _4 i" X- x9 Z. i' L
  “干吗这么着急哇!”8 q" q4 {7 [' O- r" i) o/ n
  7 N; E: ~0 }8 T5 @
  “我我我!•••如果你不交出笑话我的人,我就立刻自杀。上几次我被污辱的时候,我都是立刻自杀的,这是我的一贯做法!”郤克脖子通红,气得语无伦次。$ I+ y" S  O% Y3 x8 g
  
: `$ H7 U. c$ h2 {  R  “可是,那是我的老妈哎。”
" k. ]. S3 N0 Y$ f4 K  
' {! ?" C  K8 N4 _! o3 l  “老妈怎么啦,老妈也不能羞辱人啊!”
: q1 I" j" H3 ^( V6 V  
4 c* s: x2 y  ]* u+ n7 P  “可是总不能责罚老妈吧。”, X0 K; X& }% i! K9 A8 |+ S9 p$ q
  
$ X5 I+ D# N9 ~& v3 R$ m3 |& H  “喂!是吗?好!”郤克拧身朝着帷幕那边咬牙切齿喊道:“那个谁的老妈,我记住你啦!——!”说完就不顾礼仪,一甩袖子,一弯腰,咬牙切齿逃走。他怒火灼灼地冲出宫殿,光脚爬上等候在宫外的马车。! Q+ @* O* h, s2 e2 L- v
  
) J! {: g3 g; B, V' z. f( [" r  郤克一路跨过中原(河南省),向北渡过黄河,欲进入山西时,他举着拳头向身后的黄河咆哮:“我要报复!报复!报复!否则我,否则我,否则我——(他想说自杀)——我誓不再过此黄河!”9 l4 i$ q) R3 B: g
  - }8 g9 i6 M3 F4 J9 U6 I; {; Z
  他的喊声惊动了黄河两岸的蛤蟆,一起呱呱大叫起来。5 R1 N" b3 r8 I* ?* R
  $ G! ?! `! g% \/ z( T/ H3 H+ _& ]
  不久,郤克前来报仇的军队,和齐顷公的军队,就对峙在了济南南郊一个叫“鞍”的地方。+ `& P! r8 Q1 u- @
    
0 X7 m: t" `  |& J  我们说,山东的齐国人,个个勇猛。齐左军统帅上卿“高固”,是个山东大汉,如武松那样,两膀一晃千钧之力。这个勇冠三军的家伙突然发足猛奔,放弃自己高贵的左军帅职务,却徒步冲击晋军营垒,用抛石器抡出去一枚石球,投击晋军兵车,砸伤车上甲土。驾驶员吓得撒腿就跑。高固跳上这辆兵车,一脚踩着伤兵,两手驾驶兵车跑回齐营,大伙都看傻眼了。4 G# o" t; i+ q0 \) z, ]2 x
  
* Z4 H+ S$ ~" a# B' X5 f% c  然后高固系车于营前桑树,宣示于部下将士:“欲勇者,贾余余勇可也”——想要“勇”的,花钱到我这里来买啊,我还剩了好多勇呢。众人闻言,无不踊跃奔腾。这就是余勇可贾的成语。
$ A) P! g) z" O" M2 u' E9 q5 c  
! }0 w' @! w8 W. ~  齐顷公也是个猛人,也喜欢创造成语。他看见炊事员端上早餐很热,没耐心吃,于是吹出了一句很酷很狂的话:“姑灭此而朝食!”  (等灭完了晋国鼠辈,咱再回来吃饭。成语灭此朝食)。& ]. W! K6 Q3 F* F
  
1 _5 `' b1 I' k  当时,一顿早饭不吃算不了什么。在战斗进行中最长可以宣布三天紧急状态,期间都不可以吃饭,怕吃饭时被人偷袭。所以春秋时代的士兵个个都长着骆峰,十分抗饿,一饿就是三天。
: {% r0 j8 R. R* O' B3 J  
) y" `' l+ Q# E$ P3 ~4 S  于是齐军五万人扬鞭击鼓,倾巢而出。
! b! z: X1 G9 y9 R' j5 U  ) b0 [5 E) O& A  k8 `* ^- T% e# H' K
  刚一交上手,郤克就吃了大亏,一支带着倒刺的硬箭,嘣一下命中在郤罗锅儿上了,准确说是命中在他锅底的右半部分。郤克疼得哇哇暴叫,血水从右脊梁骨一直流到鞋上。
2 D2 L! e' Z6 W0 G/ f& q% V   # x" ?1 C7 _) o
  “不行了,气儿都喘不上来了。我蹲下来歇会儿。” 郤罗锅说。" z& a) R3 _) g/ S+ d* o6 T1 ~
  
$ Y9 \- G" T9 ?5 [  “站直了,别趴下!”他的驾驶员鼓励他。
3 H2 C! [' H* r  g& M  & G' Y) I4 p& k+ y6 G- Q& N
  “泰山压顶腰不直了!不行了,收兵吧!”  ?& u- C/ W& ?4 W3 Z" K1 T! D
    
: D8 D5 }' _, ^) \! r. F) f  “咱车上的战鼓和旌旗,就是全军眼睛死盯的地方。疼不怕,疼离死还远着呢!拿起鼓棰!快接着敲吧!别坏了国君的大事。再冲!”
7 t# J7 T: Y" t& X7 {# E  5 A/ n" Y$ ]* f; F7 V) n
  郤克也玩儿命了,把鼓擂得像过年放炮。鼓声碰撞在四野的山崖,山崖蓦地变成了牛皮鼓面。隆隆隆隆,隆隆隆隆。军士们听见急密的鼓声,就像西班牙的斗牛见了红布,全军振吼,杀声冲天。
8 r2 C# M9 _  O& F) d$ k6 [9 [# B  , d* n; @: L4 V
  齐军抵抗不住,晕头转向,全线崩溃。齐顷公差点当了俘虏,跟自己的保镖换了衣服,才狼狈逃掉。晋军直冲杀进了齐军营垒。很多奔逃的齐兵掉在了滚热的粥锅里,只在临死吃了两口。
) q5 r0 P$ M0 n! W  * u* z! a' x' B" Y2 Z5 p; b
  晋军大胜齐人,从此齐国算是听话了,齐晋联合,使得楚国人终于不能完全得志于中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62、晋景公之死
7 p2 O+ |/ f; `: X' [7 s, B  8 Q$ D# q$ L1 p, L6 y! d
  晋景公据说是被厉鬼克死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当时白天经常演祭祀用的鬼舞,于是晋景公夜里也见了鬼。这鬼面目狰狞,披发及地,眼珠血红,手舞钢叉就像撒旦那样。还一边眨眼变脸,“刷”一个牛头,“刷”一个马面,“刷”一个孙悟空,“刷”一个牛魔王。! |6 u) e- @9 J4 N# m

' z, s# S) ^5 ^; n) Z  晋景公看得非常开心,拍手叫好儿。但是这鬼突然吃错了药,发起疯来。顿足捶胸,厉声尖啸,抬起房梁粗的大腿,一脚踹坏大门,嚎叫着逼近晋景公。晋景公啊呀一声从噩梦中坐起来,大汗淋漓,就病了。赶紧找来神汉,圆梦抓鬼。
" [+ v7 U% R" l0 U% T5 f( J  
- F+ G" n/ o+ ^  这个神汉翻了翻书,脸上登时吓得要死,嘴唇苍白,哆嗦半天,看到了我们凡人看不见的东西。他说:“主公你——怕是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 e8 v/ B1 \6 ?
  
' j: r( y0 G3 z: K  晋景公叹了口气,就呜呜地哭起来。虽然自己要死了,但病还是得治呀。于是派人从西边请来秦国名医。不等名医到来,晋景公又梦见有两个小鬼儿趴在自己肚子上说话:“听说秦国名医要来治咱俩,怎么办?”9 i* F2 V, ^0 U6 Y3 y
  
  _0 b" {7 w) U2 d  “咱俩藏在晋主席膏的上边,肓的下边,看他能把咱怎样!”(膏肓大约是在心脏胸口一带,就是西施小姐经常以手按着的地方,蹙着眉头,优美得紧)。这里就有了两个成语“病入膏肓”、“二竖为虐”。二竖就是这俩小鬼。
4 }& u  D3 k9 \% K' h* _& i3 W  
, O0 z0 r7 |& b" n  B: H# |  等秦国的老医生赶来,捋着白胡子进屋,两眼的超声波往晋主席肚子里一探,说:“病原体已经占据膏以上,肓以下了,针灸不敢扎,药力渗不到啦。”
9 A1 ?  K0 w1 j  
( G: A; {( k* g& e# l  晋景公一听,跟梦中两个小鬼约定的伎俩一样,敬佩地叹息道:“良医啊 。”吩咐人送钱让良医回去吧。晋景公自觉没救了,挪到床上等死。
- c" P: f+ E1 |  # ~5 s- ^* ?  ~8 {. Q, x- t; T+ \
  那时候的床,专是给病人或者临死的人睡的,好人都睡地铺。“疾”这个字,就表示一个病人躺在短脚木床上。好的人,平时宁肯睡地板。地板铺上兽皮褥子,上边再加上丝麻被褥,是理想的寝具——所谓“食肉寝皮”嘛。而穷人只好“卧薪尝胆”——睡麦秸了。
, S; Z* G5 o7 I8 S3 O$ g6 K! J6 U
' M/ D; A6 U4 N! ?' D' q  晋景公卧床上等死,发觉躺床上还是很舒服的。从这一时期渐起,贵人家就改在原用于挺尸的床上去睡觉了,时间是在春秋中期。但当时床的高度也只有“马扎”那么高。秦汉之际,床仍然不高,刘邦可以坐在床上,让侍女给他洗脚,倨傲地接见读书人,是大家都知道的流氓行为。; }* `! R+ j# x# ~6 `+ z( S
  
  f5 H/ n  h4 U( d9 V0 a6 A8 z9 ]: c1 Y  到了汉代,床还是矮,桌子也不争气,也矮,只相当于几案。矮也有矮的好处,汉代的矮床就兼具了进食、书写、会客的功能,属于多媒体家具。有客人们来了,就招待他们都上床。“魏晋风流”就是闲人们摇着鹿尾巴,在床上一边抓虱子一边清谈。  ]* Q1 k8 h& j- m# u/ O4 D; q
  $ Y$ J+ F3 e! t' g7 k: V, U
  隋、唐以后,床的好些多媒体功能,被桌椅分担,床又变得只能睡觉了。随着文明的发展,未来,床可能连睡觉的功能也要被取消了。! F: |  P$ J; c/ e3 g
  * @7 @; U% N9 m" r' H- x) Y% h+ @
  晋景公睡在床上等死,到了初夏,麦子熟了,作成了糕端上来了,晋景公发现自己还没死。他突然萌生了活下去的希望。把神汉叫过来说:“你讲我吃不到新麦了。胡说!大胆!你看看这是什么!推出去杀了!”
: }! x2 x3 Q" Q( p6 R8 i$ ~  ) f" q5 o2 x  b- \# \
  神汉挣扎叫唤着,被推出杀了(不知道他事先有没有预测出自己的死)。晋景公刚要拿起新麦的面糕吃,突然肚子生疼,赶紧上厕所。结果一进厕所,晋景公“噗通”一头栽在厕所里,再也起不来了麦子终于还是没吃上。他的一个小宦官,前一宿做梦,梦见自己背着主公飞上天。果然,主公死在厕所里,小宦官把他从厕所里背出来,并且骄傲地表白自己的梦。晋大夫们听了,就把这小宦官杀了,殉了主人,让他背着晋景公继续上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63、养由基
2 C4 [5 T2 I+ j2 T  1 H; W/ Y  S4 s7 S
  晋景公驾崩在厕所以后,他的儿子晋厉公决定跟楚人比试个你死我活——春秋五大战役的最后一战——鄢陵之战爆发了。(五大战役其它分别是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鞍之战、鄢陵之战)。
8 v5 S- h" T$ h  楚方的统帅是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
# I0 g1 p; D; O5 U  
2 H. b: |! s2 e1 A! ~: ?0 |/ W  楚共王这人比较迂腐。在战斗前,楚国的第一神射手“养由基”搞军事演习,百步之外一箭射穿七层皮甲,力道大极了,却遭到楚共王怒斥。楚共王骂他逞强:“靠个人技艺逞强的人必然死在个人技艺上,太给国家丢人,也给自己丢人!箭矢全部没收兮!以后你不许射箭了!”于是楚国第一神射手养由基只好空着箭袋子上战场,也是古来战争史上一大搞笑。
* d3 E% N/ W1 V( z# C# b) [    U8 }+ _- F/ S
  战斗刚一爆发,就更搞笑,晋车一出辕门就遇上一个大泥坑(瞧它扎营这地方),晋厉公的王牌驾驶员非常笨,车子一个打滑,晋厉公竟一头栽进泥里去了!楚共王眼睛好使——1.5,远远看见,立刻猛扑晋厉公。
2 X8 l/ ]* |& d  0 a- {" m' Q3 ^0 o# C0 [$ G9 T
  晋厉公车上的保镖赶紧下车,像拔萝卜一样把晋厉公从泥坑里弄出来。这时候楚共王已经扑到跟前,刚要行凶,晋将官魏锜(念乙)拈弓搭箭,一箭命中楚共王的左眼。楚共王的左眼登时粉碎(1.5的眼睛一下子就剩0.75了),疼得他抱着眼睛张着嘴,像鱼一样疼得喊不出声来。远处魏锜作势又射,楚共王歪着脸急叫:“传养由基!”
" m6 F6 ~0 e- b! n" X* f. V7 z  G  ' i7 u2 F4 E; a
  “养由基在哪里?大王叫你——养由基!快过来——”; v* P! c' O# n3 m
  
$ K4 o& |# b! _6 z0 _9 m  养由基的战车一溜趔趄,飞奔过来。养由基技能百步穿杨,但遗憾的是他手里只有一只弓,箭却一只都不许带。楚共王赶紧递给他两枝狼牙箭,他方才临危领命,一箭射出,正中魏锜前颈,魏锜应弦而噎,伏地而亡。养由基着实厉害!报完一目之仇,他又毕恭毕敬把剩余的另一枝箭还给共王。
/ r8 Y  N( q+ C  
. Q2 O, p) v/ Z  哈哈,用完一支箭,多余的一支居然还还回去!是等着老楚的另一只眼睛瞎了再借来吗?
, X" ^1 {5 n, @$ u$ r  : t/ `/ q0 h5 d; p$ w
  楚共王不顾中箭疼痛,坚持擂鼓指挥,命令楚人箭发如蝗。但晋军把战车上的皮盾排成“短墙”,联成上百米的横墙,蜿蜒在旷野上,压向楚军。楚三军被逼后退,直退至颍水北岸,后面就是急流旋涡,失去退路了。楚共王再次陷入险境,大批的敌人朝他围攻上来,马上被挤下河里喂王八了。9 h, z8 k& `) |8 @) x5 e+ P
  
: D$ u" ~$ @, w3 `  楚共王魂飞魄散,赶紧杀猪似地又叫:“养由基给寡人连续射击。”养由基这回可算得了圣旨,他驻车弯弓,挥手如猿,整梭子整梭子的,一连串猛发,箭去好似流星。虽然是站在颠簸的车上,但箭无虚射,五步、十步、百步,敌人应弦而噎,远远近近,伏尸满地。成语“百发百中”就是说他呢。后面的晋军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都伸着脖子往前挤,直到看清一支三棱箭来拜访自己的脖子,才满意地倒下。养由基号称“养一箭”,专射人脖子(因为就那儿没甲胄),一射一个死。; _0 @6 j) y) Y/ c: M( X% f9 O
  " I2 p3 T& T5 p0 y  G) j4 }* [
  养由基射到兴奋处,旁边楚大夫“叔山冉”也赶来护驾。这牛人更猛,拎起一个晋国兵当作手榴弹,抡圆了投掷晋兵,砸断晋人车轼,打法骇人听闻,晋军不由自主纷纷倒走。楚共王才得以在河边彻底脱险。(星宿老怪的打法,是跟这儿学的吧。)
# D; W! Q# p% Q5 q2 j  5 `+ P4 o+ R) q0 C8 t
  楚军武器精良,兵员素质一流,凭着刚才的射击和投掷,奋力抵御,保着楚共王,竟然战退晋中军,扭转被动局势。/ m. y! h$ ]8 K, u9 A+ a3 |3 O
  
" F0 f$ C' i" [7 a* s  这时天色已晚,两军胜负未判,双双罢兵修整,明天再战。从早上起,军士们饭没吃一口,坐下来休息的机会也没有,大家累得倚着矛戈喘气,炊事员招呼吃饭都不动弹,缓了半天才下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64、子反
, d+ l1 q8 i) f/ j& W$ I  
: g0 N& X- X' {1 p  “鄢陵大战”打了一整天,晚上,战士们开始休息了。白日既匿,继以朗月,星星也闪烁起来啦,这星星就跟今天我们在山林春郊看到的一样,眨着同样的节奏。当时的战士们不是以农民为主,他们一般多是城里平民,文化水平比较高,于是望着天空的星星作诗道:“慧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念素)夜在公。”勤劳于王事的士兵们,像无名的星星一样,注定是明月的辅衬。
4 e6 D1 ^. t: `2 S  
3 b0 O) o" B2 z3 h: t2 n* R* @- L9 X  偶有料峭的山林寒气,吹在每一个战士的身上。春天是生而勿杀的季节,可是我的伙伴他就倒在了我的身边。
) u8 b& T& E: h/ _) v! \8 f  1 b# Y8 h* G# l( i: v7 H: n
  楚军指挥官司马“子反”,连夜布置战士们修理盔甲,磨砺武器,调制战车,喂刷马匹,治疗伤员,作好明日再战准备。% L* z) _" L4 b+ |
  
! h6 K( \' C2 s  m2 \  不过,事情坏就坏在子反身上了。从名字上判断,子反是王族出身(“子什么”都是国君一族的子弟名称),但自古英雄出草莽,从来纨绔少伟哥。子反这人打仗水平一般,喝酒却是没够。他检查完营地防卫,还没有睡意,觉得口渴,就让服务生拿饮料来。服务生抱着黍子酿的酒送给他。子反呵斥道:“哼!快拿下去,这是酒兮!”+ C& ^' [2 H' G) }
  
' M& Z& i1 C: E3 Y2 U# h& i2 ]  “这不是酒,老爷。”
1 _8 R0 A# M$ G( M, a: C     t3 G* |% e7 y
  “谁说不是!”
: \. ~0 p3 ]7 R' u1 s6 [  w$ s  
4 P0 W. W. @5 r4 x% `' K  “真不是酒,不信您尝尝。”
3 i- ^5 r1 L& i) e( g  
  U8 W4 k5 P( s9 e! j  子反接过来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这人要是酷爱喝酒,遇上了甘美的醇酿,也就想起了从前,想起了从前,就又喝了第二杯,喝了第二杯就又喝第三杯,就这样一杯接一杯,美酒加咖啡地喝起来了。子反不能自已,结果把自己给喝醉了。
2 P$ e- E7 Q' C  p  
% K# Z" U+ o$ Y  次日不等天亮,子反迷迷糊糊正睡呢,别人喊他:“元帅,元帅,醒醒,老板叫你!”& _5 r* U- K  t
   
, b' l  V" G3 F. A4 }& x# h; U% b  子反喝得太多了,心口痛,不去。楚共王乘车跑来,找他商议军机,一进帐中,闻到酒味就全明白了。楚共王转身出去,叹道:“昨天的战斗,我眼睛瞎了,所依靠的只有司马了。可是司马又这样,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呀。天败楚也夫!我没法呆了兮!”- C* g7 v7 T6 S$ u( o2 U
  
% o' A* P( P  P$ o; [+ s3 G; }  “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子反不能议事,晋军又伪装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独眼大王楚共王自料难于取胜,干脆一早收拾东西走人,带着楚军跑了。5 o* S; ~# J7 \6 N$ F. [
   / n6 Z' Z- g2 a1 B8 v. Y1 z
  “鄢陵大战”以楚军逃跑告终。后来,随着吴越的相继崛起,楚国在东方受到牵制,终于再不能向北对中原构成威胁了。) ]0 {7 t; f% h! j$ A1 H
  1 k) i3 r  O( N* R+ z8 o* g
   楚司马子反酒醒以后,发现人全走光了,就剩自己杨柳岸晓风残月了。他在薄雾轻拢的时刻,徘徊于败土残垣的战场壁垒,干脆畏罪自杀,以谢天下,实现了“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境界。那个送酒给子反喝的服务生,自认为是爱子反,忠于子反,想让子反喝点可口的,却恰好害了他。所以古人总结说,小忠是大忠的祸害。7 A4 c1 t& T' v
  9 W% l- |3 L; g
  子反自杀也是别无选择。众所周知,楚国有“覆军杀将”的规矩,败兵之将哪怕是王族公子(如子反)也只有死路一条。楚国今尹26人,被迫自杀或被诛死的竟有9人,一个个都没有善终,真是个高危职业。贵族伏诛是楚国法律的特点,体现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跟中原“刑不上大夫”的优待卿大夫是不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7 02:22 , Processed in 0.1404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