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7 2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谈徒“20年从教最难得的中医苗子”
+ X/ z9 Z ~- X: R2 v. }2 `- L* @ _/ K1 G' n+ q6 ?
一个大学生如此沉迷于中医,他的老师如何看待呢?记者连线了他的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黎。5 I6 V- |0 o3 J! s5 X
* H/ j" d" X# w7 k “他是我从教20多年来碰到的最为符合中医素养的好苗子!”谈及爱徒,王黎的赏识之情溢于言表:“他不但有普通学生的聪明和勤奋,而且非常热爱中医并长期接受熏陶,是一块中医的好料子。”王黎称,现在中医教育存在问题,有点像西医的模式培养人才,学生大多以线性理论的方式来接受知识,没有融会贯通。所以知识面较广而且国学基础深厚的张少聪领悟中医之道时就比别人略胜一筹。0 O# s6 N( k% j, z7 J2 Q
) A. B) J' H/ @( i1 v" d 但是,王黎也认为张少聪有时比较浮躁,动手能力不够强。“他开始时西医学得并不好。其实西医也有其很好的理论体系,不应该排斥它。”王黎称,只有更静心、细腻和踏实才能雕琢成一块美玉,慎防成为天赋异禀最后却变得平庸无奇的方仲永!2 Z% \4 a V, e% S! ^
0 E Z; t1 I2 ~
对话张少聪 “推广中医最重要是疗效”+ ~& {4 t. f2 b4 l
. k1 d) N& a+ w/ R
记者就医患关系、韩国中医申遗等话题对话张少聪。 F6 K& D3 |, c' b5 _+ Z. P
6 Q1 d% w- F" b( n* }4 `: u
信息时报: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如果你是医生会怎么调解中医与患者之间关系?
6 Q: e1 H4 F2 @9 \! @ ?( x2 C) w, H1 O+ J5 P
张少聪:中医讲究“情治”,与患者关系要比西医好得多。西医通常冷冰冰,问完病情就开方抓药。而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当病人问到养生之道时都会信手拈来告知。医患的距离拉近。
+ m" y, y+ Y6 ^7 w4 L6 \5 I) x& q2 p# u) Z. f9 ~2 I' h* D! I, g
信息时报:现在出现中医断层现象,年轻人不太接受中医。
3 `& O& M& T) |
7 N' ^6 X9 v; g7 @% W1 k ^7 F 张少聪:中医有其学科双重性,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经历新文化运动之后,很多人把西医看作是主流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把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算命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所以不肯接受。同时,中小学课本对中医的介绍太少了,导致青年人认为中医是虚无缥缈的,这是很大的误解。
+ y8 R9 |" i" E, b8 T' X2 I# F# [9 ]( o% O! i- a
信息时报:最近韩国斥巨资要把韩医申遗,你怎么看待?9 @+ F4 {( i" S; m5 p
& v; ]! b1 ~; L& W0 e' A 张少聪:韩医源于中国,其实也是中医的一个流派,他们很注重开发自己的文化。但是反观我国,有些人甚至怀疑中医是伪科学,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事实上,中医是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是经得起考验的实践,社会各阶层都应该来共同推广。自从“中医中国行”来到广州后,我校也成立了全国中医院校第一个大学生科普协会——“岐黄科普协会”,我是发起人之一,通过搞科普知识、义诊等活动向社会宣传中医。; n7 j2 }9 P' p+ S$ F& s
7 d: |) Q1 ?, q5 ^, i
信息时报:现在中医的学生出来并不好找工? |9 c; _* C& V5 {$ P
9 k, V! ]) y' ^% _* R9 r 张少聪:我觉得推广中医最重要是疗效。其实中医不仅能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例如2003年初的非典,中医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最深,病死率不到4%,这都说明中医是经得起事实考验的。然中医本科五年出来的学生不及西医学生抢手,确实是值得反思的问题。我想跟现在中医教育西化太多有一定关系,中医临床方面比较弱化,毕业出来的学生很难马上拿出神奇的疗效,而西医水平又不能跟西医院校的学生相比。所以中医院校的学生,一定要潜心修炼、重视实践才行。(记者 梁健敏 通讯员 钟海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