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58|回复: 10

经络全息刮痧图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1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全息刮痧图说 $ I8 T  {. |1 _$ [# g+ @
各科病症疗法的临床应用
  h5 ~" q; _  s% }3 T/ K% ^    此将介绍刮痧效果较好的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常见病证或症状的刮痧方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 S; |- {: K  I2 Y
难治病证的刮痧方法。涉及到辨病刮痧、辨证刮痧和对症刮痧等多方面的内容。读者在实际应用时,可将( o9 k6 T) |/ E6 {) f
辨病刮疥和辨证刮痧结合起来,如心绞痛病人又伴见心气虚,则可将本书提供的心绞痛刮法和气虚证刮法; L) E2 g, \3 p1 X: O# `
结合起来进行,使治疗史有针对性,可提高刮痧的疗效。5 b  Y0 `6 P/ G  [2 L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对于可以用相同一组穴区进行刮痧治疗的其它病证或症状,则注明某

$ L' d" V  n+ K! e0 @4 g. Z某病证或症状可以照此刮痧。因此本章虽然今标题上仅列出了100多种病证或症状,实际上所涉疾病的种2 Z# x$ ]2 h6 M* Y
类远不止此数。故而在书后附入了病证或症状的检索,以便查阅使用。
1 n1 T  q6 B) b! x1 q    在“刮痧治疗”一项,按照刮拭的先后次序,列出所选头部全息穴区和其它经穴、经外奇穴的名称,
/ P/ v( d2 ]4 c2 D8 w8 G6 r2 k
并配图标示刮拭部位和方向,使读者对照应用,一目了然。经络刮痧法与全息刮痧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 y# v9 J" ?- u# a7 v- P
以根据病情交替或重叠使用。
; m5 m$ I6 R7 |    书中所举刮痧穴区的组方配方,既汲取了前人和当代的经验,也融入了作者的刮痧实践经验,是行之

+ @" Z* ?- [  R. k/ l有效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不可加减的。读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第二章所介绍. S  _( f) X  F. c* ~8 K- C
的腧穴主治和全息穴区主治,进行灵活加减化裁。3 t% X9 D. @. g3 M4 ^2 k
    临症治疗时还可选用以下几组全息穴区进行刮拭:
$ Z; Q9 n. E7 M- I6 ?0 x- v/ ]    1、按揉或刮拭第二掌骨桡侧有关的全息穴区(见彩图和303页),以及手、足、耳部相对应的全息穴

  S+ _1 p$ T" Z$ i; [区(见彩图、280页)。% z3 T4 K& U4 v% Z0 j6 f
    2、缓慢刮拭病变内脏器官在体表的投影区(见70页)。6 l& a" M; Q7 r7 n7 D) S' l
    3、刮拭后颈、背腰部的全息穴区(见彩图)。方法是,在督脉和膀胱经附近的全息穴区内,用刮板

4 i" e7 [/ a( Q/ d7 z角部寻找压痛点,当有多个压痛点时,选取疼痛最明显的敏感点用按揉法治疗1至3分钟,待疼痛缓解或减5 Y! _0 J" ^" o1 j0 ?
轻后,再刮拭全息穴区内的督脉、膀胱经及夹脊穴。
$ E! g0 R6 L6 C$ w7 n8 p    本章所选用的经穴、奇穴和全息穴区,可以参照本章各病证的刮痧图、第二章各经脉的总穴图和本书
1 X" b. k, f/ P/ P) [* g
最后的经穴附图。至于刮拭手法,可按第三章和附一的内容根据病情需要、刮拭部位的不同来选择运用。
  R' h+ q5 n% M, g6 N( \6 C    各病证中,凡用刮痧疗法就可达到治愈效果的,则不列“药物治疗参考”。凡需适当辅以药物治疗的

, e4 w0 l* B& h9 _,皆列入了常用的西药、中成药,或少量单方、验方、外治方等。进行刮痧治疗前,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 v5 v7 v8 r# R- ?; F# M了治疗药物,进行刮痧治疗时,不要轻易改变药物治疗方案。本书所附“药物治疗参考”,只是供家庭保
+ _! F) p9 l5 }8 l健治疗参考,因此只选一些常见的中西成药、简便方或其它外治法,对刮痧进行适当配合。如果只用刮痧/ K+ q! z9 K( q0 G5 Q( d
疗法就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或没有适当的中西成药可选用的病证或症状,此项则缺而不列。因中西成药在
) f: Q* s; ~7 n0 F6 B包装上皆有适应症、用量、服法等说明,故本书只列约名。有特殊用法的单方、验方、外治方,则列简要; P- e) k+ s- c0 Y4 n, b6 b0 @
服法、用法说明。; L* ?. s# w$ R* ~0 I* r
第一节内科病症
4 B9 B; J8 c# ]  S7 _! r7 L
    1、发热$ [' Q& ^- i6 t: a; @- U/ Q
    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诸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寄生虫所引起的各种传染病,身体局部感
: z& O: A$ P- W
染,组织破坏或坏死,药物反应,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低热等等。经医生明确诊断、指导用药后,可
/ j! o: S" f! ^4 ^用刮痧辅助退热。7 v. R+ ~2 y8 [, A2 G9 v3 W8 Q5 q
    【刮痧治疗】& |' _& l5 m" n" W  B( F0 Y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见84页)。
& m6 ^1 a% m5 Z7 F6 b          胆经——双侧风池。
6 w, T, _* E' G# Q" E- J, r; d3 }) F" T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肺俞。8 p7 y% i; x3 G7 g$ n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三焦经——双侧外关。
1 u3 v; F0 u( ^6 `/ y          肺经——双侧列缺。
& h* [0 r1 ]) C$ J/ ^- a. m下肢:肾经——双侧复溜。
2 z( A# A4 r. `# t$ S1 L5 X8 u/ w
2、头痛
  ~8 R* U& d$ Z/ v9 l! l2 T& O: L- {    头痛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局部疾病如颅内脑实质疾患、脑水肿、脑血管病后遗症

! P8 f4 o$ e3 E: T3 G! S9 s9 p. m、脑炎后遗症、脑血管疾患、脑膜疾患、近颅腔的眼耳鼻咽疾患;感染中毒性疾病如流感、肺炎、虐疾、
( I2 N8 _4 D+ X6 ^' O0 i伤寒、煤气中毒、尿毒症、菌血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心脏病;机能性疾病如, ~2 D6 {; N0 B" C4 Y
神经衰弱、偏头痛、精神紧张性头痛、癔病和癫痫后头痛。明确诊断后,均可照此刮痧治疗。
& c- x' Z5 T- t$ A( Y0 N1 B   【刮痧治疗】$ w/ W. z# F5 q0 `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下3分之1 (患侧)(见84页)。
% C" U+ g% Y+ L+ m/ d    经外奇穴—双侧太阳。
" g; Q! U9 x6 w% B' q9 a5 Z7 V( _) P    胆经——双侧曲鬓、风池。胃经——双侧头维。
* N, X! e3 N6 C) |1 M    督脉——百会。以其为中心,分别向前至神庭、向左右至耳          上区、向后至哑门。
, ^' t# P/ a4 F8 {" y    疼痛重者加阿是穴。$ b5 l# y( P' ]0 x  G
肩部:胆经——双侧肩井。+ ]0 V2 ]# Z7 ^4 s) T+ e4 O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J  x7 V4 ]7 \- N
3、感冒
: \3 j$ u2 ?3 ^) W    感冒是四季常见外感病,中医又有风寒外感、风热外感和暑湿外感之分。常见有头痛、发热、畏寒、
1 d+ \2 u  ^9 ]: j
乏力、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干咳、全身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
/ I. F$ w% g2 X8 R4 S# M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l7 @6 Z$ X3 [5 d& @
   【刮痧治疗】
/ E. ?. ]: Q. j$ A4 J. T, o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见84页)。2 i/ ~- s: I8 Y
      督脉——百会至哑门。胆经——双侧风池。
: ^. g4 g' D1 {: u2 M      大肠经—双侧迎香。
: F6 _+ \8 r' E4 V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 ^# A& t- f1 J0 W2 @胸部:肺经——双侧中府。! w% R: \+ D) E/ j! s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7 \9 {0 w4 D9 ^9 K' H肺经——双侧列缺。
- Y' ^) T( q3 u8 y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O; Q# g! S0 R3 ?' R
4、中暑
) x% d$ X6 E+ {1 {% o    中暑是由于盛夏感受暑热所致,由于病情轻重程度之不同而症状表现各异。临床可见大量汗出、口渴

; }; A% B/ h! m0 X、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皮肤灼热,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高温作业如出现类似
1 a' Z3 |2 q% \4 \) j. Z' e0 C  b症状可照此刮痧治疗。& s7 ?6 @2 y! N; p
   【刮痧治疗】
: E7 A% C  k: a& u: t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见84页)。+ M! t$ j. q* P+ @
        督脉—人中。
' o2 i) }# l( {4 q8 [) ~( A- N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3 j+ s6 M5 @7 K6 V; m& `/ Z2 i
      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    小肠经——双侧天宗。
* V. P! }+ d- \/ G' ]# G! r上肢:心包经——双侧曲泽至内关。& `, e: p% D1 E: w/ x0 i9 T& A% ?) }
      大肠经—— 双侧曲池、合谷。
1 I# P2 D& K/ Y  \7 A3 Y下肢:膀胱经——双侧委中。5 d. Z9 {4 w. H5 k! O
   【药物治疗参考】
# P, o& `" c* j% v& a" D1、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千金消暑丸。
* }2 z) q3 t8 O% q- N# g& C7 W2、口服补充淡盐水至少300至500ml。
' X$ A; C. j7 E2 V  5、失音
% H" g! B. V; z2 u$ i2 |    失音是指声音不畅,甚至嘶哑不能发音。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喉炎、声带疲劳、声带小结等,均可

$ {1 A4 [( \" @( i# c1 T: x: E照此刮痧治疗。% J$ {4 W8 d' p! ]
    【刮痧治疗】
0 b5 W$ B* O5 Q- y  U. o4 {$ F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见84页)。, C' Y  o, W) Y0 u/ f/ B3 T
        督脉——哑门至大椎。任脉——廉泉、天突。9 g# [8 V- B  S1 g' d
        胃经——双侧人迎。  大肠经——双侧天鼎。
3 x' R8 R- g  [* a. j2 ?/ n) \: E上肢:肺经——双侧列缺。, C2 _. n1 r- w6 L& W
下肢:肾经——双侧照海。- w% Z& {1 J! ]. b
  6、咳嗽
  K5 H7 E$ w/ w# W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其发病原因,可概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
- s# o+ A  M; x6 I
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同时往往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内伤咳嗽病程长,时轻时重。本症常见于急
9 ~2 \( s2 L5 d! m; H, Y- F; |- D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6 X" k+ W+ h6 a
  【刮痧治疗】4 ]9 A! S$ F1 L8 K/ W& H9 b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 带(双侧)(见84页)。
6 }. w$ B. c% C4 x, ]7 z4 S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肺俞。
0 X) n# z; D( s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前胸——由内1向外刮拭。( s7 `& P( N( C+ y
      肺经—双侧中府。& r9 E; y0 R; [5 ]
上肢:肺经—双侧尺泽、列缺。 大肠经——双侧合谷。( Y; `# g. v4 ]$ |# c
   【药物治疗参考】
+ N- {, ^4 D& d, e; M1、二陈丸:用于痰湿内停引起的咳嗽。% e7 ?" E4 e$ u$ Z1 f& Q
2、二母宁嗽九: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嗽。
& W* c8 {  Y7 _7 Y3、蛇胆川贝末∶用于风热咳嗽、久咳痰多。
( a  A% H" K8 E: F3 Y' `4、桔红丸:用于肺胃湿热,咳嗽痰盛。
6 T" D$ z3 c. t8 @5、枇杷止咳糖浆:用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 J  g% p) b! G5 t. Q0 s
6、莱阳梨膏:用于肺燥咳嗽、干咳痰少。
1 \; y: H% Y' z) P  7、哮喘( y# y: V; J! O$ f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喉中痰鸣声谓之哮,呼吸急促困难谓之喘。哮和喘常

0 q1 M* |- u7 D. i; }( @4 |相伴发生,难以严格划分,故称为哮喘。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疾病
( Q: c" n$ z6 R# \) e, Z; D& F/ N: m所见的呼吸困难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p6 D7 P* j+ y5 ~) t% x   【刮痧治疗】! }/ A% k7 b1 V4 w5 T7 Q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见84        页)。
, Y. ^& B" L8 b1 w+ B& |" i/ s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膈俞。
% V" I' P1 R; H      奇穴—双侧定喘、气喘。膀胱经——补刮双侧志室、肾俞。
9 ]0 J  q! f# y# ?4 m+ V%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 z, J0 G3 f
      前胸—由内向外刮拭。
) `( p5 k% _3 e* u$ C1 ]      肺经—双侧中府。
3 B0 S! }* {4 m/ j! t上肢:心包经—双侧曲泽经内关直至中指尖。
2 N& W* h1 k- l0 m咳嗽加肺经—双侧尺泽至太渊。
  C9 y( y* B$ Q/ I9 `8 @  s痰多加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 l  n7 Q) _, i: Y& {$ g   【药物治疗参考】, C0 T$ `3 Y" j) l4 a
1、气管炎丸:用于老年性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1 e& z8 Y' m( [( h
2、痰咳净:用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 m* w8 c. X3 ~: O. X- \- t) G
8、肺炎
# f" f6 j" T! D1 ?% l$ a    肺炎发病急剧,最常见的症状为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吐铁锈色痰。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达39

. O1 ?) n  c  v. S( Y5 z- ^: v/ O~40C,持续高热,同时伴头痛、疲乏、全身肌肉酸痛。若病变范围广泛,可因缺氧引起气急和发绍。部+ q8 v) H! U. |' a! a) a. V" _
分肺炎患者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6 P% k: o% E6 R# f# P3 v, K  U
    刮痧治疗】! h+ d2 R2 q& `) l3 P9 {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见84页)。- e7 h8 O3 C# k' B) @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风门、肺俞、心俞。% F* _  L1 s8 B8 @" D! @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前胸——由内向外刮拭。" y$ H, k) _. X: r
上肢:肺经——双侧尺泽、孔最。  大肠经——双侧曲池。
2 T1 Y8 J/ S2 P5 `$ [下肢:胃经——双侧丰隆。
% n4 b; A8 e& q8 ^6 x+ h   【药物治疗参考】- o5 {: I% T1 c" D' {$ r
1、清开灵:主治各种高热症,可清热解毒。% B' `8 ?! K  s7 L( Z  U" g& c
2、清肺抑火丸:用于肺胃实热引起的咳吐黄痰、大便秘结。1 Q# c7 W( V0 {9 t7 A$ q
3、牛黄清肺丸:用于肺热咳嗽,喘促胸满,大便燥结。3 S+ f! r% t8 z' M
9、肺结核0 T3 S$ s9 a3 H5 [4 n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机体的反应性以及病灶的

2 S% H7 g' K& \" }! P性质和范围决定。常见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烦躁、心悸、体重减轻、发热、盗汗、咳嗽、咳痰等症。
! u2 X$ _. l3 x6 Q1 ~; E另外,约有2分之1的病人有咯血、胸痛的症状。结核性胸膜炎。
6 ~$ }) @) ]: e9 b3 e   【刮痧治疗】* h* ^. w" h- X# }6 M( s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额项带后         3分之(见84页)。
2 Z, o( C, P) M& \       奇穴——双侧百劳。
) X* q9 ^2 i9 g0 W" g2 D  r背部: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肺俞、胃俞、膏盲。: u! ^+ L' @! K1 k# Z$ u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肺经——双侧中府。
2 z( x$ q7 O8 t5 ^" g, O9 O上肢:肺经——双侧列缺至太渊。
) v+ g7 k8 A4 ?% J: v0 b9 `9 e2 x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b! e) ^. e6 f( v2 A1 X
      脾经——双侧三阴交。  肾经——双侧太溪。0 Z0 d/ C" g: L5 \' T
   【药物治疗参考】
- c" C% X6 h) E+ \9 U, u& R# F% c1、清热理肺丸:用于肺痨咳嗽。5 e4 |, G$ P% ?6 x* n- b
2、铜灰肺痨丸。抗结核片或遵医嘱用抗痨药。

4 b' e+ ^5 E1 L, @0 g9 Q) a  10、胃脘痛9 W# r" i0 ]& ?! I
    胃脘痛是指疼痛在上腹心窝处及其邻近部位,故古代又有心    痛之称。本证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
4 l/ r# N9 p: M; r3 [3 l% t) Q, V
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痉孪或胃神经官能症等。食欲不振、胃扩张可参考此症刮痧治疗。1 F/ j" s! s( o# _7 F3 o; ?) z
   【刮痧治疗】
5 C8 q; L$ r6 M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中3分之1(见84页)。
, m6 z! _5 R0 q1 ]% G* ~背部:膀胱经—双侧胆俞、脾俞、胃俞。5 n/ d: w0 V) z; S# _6 c
腹部:任脉——上脘、中脘。% B: |7 T' c6 h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1 U, ]4 q  ~3 v' x+ O
下肢:胃经——双侧梁丘、足三里。
$ W2 L/ V# N5 P6 V1 M- A- |( C   【药物治疗参考】2 D8 B; ^" }. O/ Z* \3 X
1、胃气止痛丸:用于热胃寒证。
. H: l' M8 A# B/ R. ^" J7 U) |# O( D2、九气拈痛丸:用于脘腹、两胁胀满疼痛。) O& a5 L. e: l* Z4 Y
3、活胃散:用于胃寒作痛。
* Z8 a- n6 p, R' f: D% j& e& r4、气滞胃痛冲剂:用于治疗胃痛、腹痛、胁痛等诸种疼痛。

4 b% S, ~+ I- w* Z# p( ~5 o9 M5 Q5 x# h$ H6 h- H- {  ~% ^1 J# ^9 q
11、呃逆; e! v7 U# p% {* p2 W2 n$ @
    呃逆是一种气逆上冲胸膈,致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症状。常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
: Q% F' l% f* q7 l
或某些胃肠、腹膜、纵膈、食道的疾病。. N* X# |1 R8 w) r5 X& s
   【刮痧治疗】
, v" x8 v# O5 k3 q8 l/ _* g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双侧)(见84页)。
) D4 P5 U0 h0 ~: l! U4 g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膈关。
. N7 ~' B0 Q! [+ u+ k& g! O" D腹部:任脉——中脘,      奇穴——双侧呃逆。: G* y! J) y, A  a- e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 d% B. j0 V; Q. G8 D1 |8 D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 m+ g9 L' ~) N8 a1 a! D4 {久呃不止者加刮任脉——气海、关元。肾经——双侧太溪,用补刮法。
, w2 v+ b* J7 x$ r   【药物治疗参考】& {: U! z2 T- h" U- x" g! y
1、南瓜蒂4只,水煎服,连服3至4次。
0 K" V! u+ {6 r6 F2、柿蒂10克,水煎服。
) {- q7 g6 q7 L! v6 I2 g3、刀豆子60克,炙后研未,每次服6克,曰服2次。5 V, U2 r" l: L7 U
4、鲜姜,蜂蜜各30克,鲜姜取汁去渣与蜂蜜共调匀,1 次服下。! ~; m: S3 `4 x& n# l
  12、呕吐. O. [2 x; `8 e: O" }) j7 s
    呕吐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借以将胃中的内容物从口腔中突然排出。常见的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

8 L# J8 n2 P) A幽门痉挛或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胆囊炎、肝炎、腹膜炎、胰腺炎、百曰咳
: @  N7 Y0 w/ i- J、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等所出现的呕吐,在明确病因后,皆可照此对症刮痧治疗。/ w/ S8 A- \) X5 n! a
   【刮痧治疗】
- I# g. k2 {7 P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中3分之1(见84页)。
4 l7 L+ Z) W* K: w背部:督脉——至阳至脊中。    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胃俞。7 _, s, Q4 q/ }2 s$ O# M
腹部:任脉——天突、中脘。
5 D& Z4 Y5 I5 M% C( W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 J$ c0 c4 D1 N9 s( K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脾经——双侧公孙。
4 ^& O* y" ]5 g5 p! w5 v13、腹胀
; |8 `9 S" t+ T2 T) Z) i; j    腹胀为自觉腹部胀满,嗳气和矢气不爽,严重时则有腹部鼓胀膨隆的症状。常见于消化不良、肠功能

1 m/ A& L+ Z- B# G! Z8 F紊乱、肠道菌丛失调、各类肠炎、肠结核、肠梗阻,慢性肝、胆、胰腺疾患,以及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q4 I5 r* |; X% e. u& S- i8 L- e
明确诊断门,皆可照此对症刮痧治疗。; B$ N1 F) Q6 P" e+ M! o) Y5 l# G1 v( u
   【刮痧治疗】
& Q) j4 |" B: c  N% i  Z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2带(双侧)(见84页)。( d+ {& A0 Y. X5 [( p
背部:督脉—大椎至命门。# D5 K/ J' O% v, G! P
      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大肠俞至小肠俞。9 h/ S9 G4 a5 E; F" d0 G1 q( I! p" G
腹部:任脉——上脘至下脘、气海。   胃经——双侧天枢。
* u& l) @3 p' H5 L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肝经——双侧太冲。8 W0 ?% ?) _0 o# y
14、腹痛' }. B- Y7 Z8 a* |: E/ I: N
    腹痛是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多与脾、胃、大肠、肝、胆等脏器有密切关系,诸
, B: A3 k* C& s% k+ f) O: }: A1 G( t
如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肠胃炎、胃肠痉挛等皆可见此症。临床症状可由疾病的性质、部位的不同而夫现
6 e! u3 _4 t, O- Z各异。或腹痛剧烈,或腹痛绵绵,或脘腹胀痛等。在明确诊断后,均可照此对症刮瘀治疗。
3 O( N' z$ U$ M2 b1 H   【刮痧治疗】5 {0 ?# q+ d9 P6 r- \- D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中3分之1 (见84页)。
/ s0 m4 |: \* Y, x  Y1 G$ i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至大肠俞。8 ]4 Q  }& Z& U7 M! I6 z* n8 V6 p1 k
腹部:任脉——中脘至关元。    胃经——双侧天枢。
( O' D+ |" w; O% c% k' g'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N) b* L5 E8 ~
下肢:胃经—双侧梁丘、足三里至上巨虚。$ {  Z# I  j" y8 q& z" o
15、胃下垂
0 {8 _- |, J: |    胃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形的人。胃下垂至脐腹乃至小腹部,食后脐腹或小腹饱胀,胃排空迟缓,嗳气嘈

: E: U* [# R; E3 A' F6 Q2 c' w# ]杂,气短乏力,也可伴有其它脏器下垂。7 n5 o$ P6 a$ ?2 C2 }. L( V- ^
   【刮痧治疗】
+ a% H$ _  Q- h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旁2带(双侧)(见84页)
0 `* t: s1 l# Y" o' v; c! T* \' s% T# U      督脉——百会。
) h# @6 X3 R: w3 I9 Q; i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至肾俞。
. x: s8 y: ?8 t. r8 V" \腹部:任脉——下脘至上脘。
1 S! J  T2 B4 B' P      奇穴——双侧胃上。
0 F0 j8 o- S8 z& x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y) j! y% Q% h- i3 B1 _% g6 l
      脾经——双侧地机、公孙。
( G) j; |; y5 U9 ]0 W( \" r   【药物治疗参考】. Y9 D2 z6 R. v! s5 l
1、补中益气丸。# A# R# k; G9 o6 {2 G
2、枳壳30克水煎,送服补中益气丸6克,每曰2次。% K, l/ u7 Z8 X5 k, Q
16、腹泻
3 {' z/ p0 h5 q# i, o2 ?& V3 N; d腹泻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如糜,可象浆水样。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慢性
/ X3 F2 Z& P2 F; m
结肠炎、直肠炎、伤食泄、结肠过敏等,都可有腹泻出现,均可照此刮痧治疗。
' o0 l% t% x& I( C7 Z: B   【刮痧治疗】: g/ i* L7 S1 ^, [1 T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Y4 T9 W. f) Q2 B( Y9 ~! \  K
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至大肠俞。* Y) m" }( j8 M- ?; }  J- z: y
腹部:任脉——中脘至气海。3 t6 {0 o6 l0 ]7 |6 o
      胃经——双侧天枢。
: f1 z0 M5 J  B- o& d1 e- M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z6 L# ^+ ]1 A5 e* u& p
      脾经——双侧阴陵泉、公孙。
+ C/ A, [. `. [4 i   【药物治疗参考】
& l9 \+ v/ D2 |1 n1、附于理中丸:用于虚寒性泄泻,受寒或进冷食发作加重者。
, Q$ Z' J3 ]. ^2、肉果四神丸:用于早晨起床即泻者(中医称五更泄)。
1 p3 _) y4 h. C/ q& K3、胡椒末和少量大米饭捣成药饼填入肚脐中,用胶布固定,24小    时一换。. E% n0 @$ Z/ x# G6 ]" ]: _4 D
4、艾条灸长强穴、神阙穴。每穴灸15分钟,每天灸1次。

! y' J4 j- W6 [5 U5 B/ M& d17、痢疾. l% H# Y( h; M* v* B- o) `) b
    痢疾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全身中毒、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

0 P9 m  w9 [& V( Z" V" w菌痢、中毒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均可照此刮痧治疗。
2 K: I2 q9 \' R, A   【刮痧治疗】
# w! k, W# ?& g% B+ _, l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7 c0 |% I5 j$ r背部:膀胱经——双侧大肠俞。! Y2 m+ {' d) e2 w2 B
腹部:胃经——双侧天枢至大巨。
! @6 e! |( H& ^# }0 W2 J& J* r- u& a      任脉——气海。
" o' k/ p2 p6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1 z- A  y- B+ m" S, d' o5 Y' w发仍贿可加刮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 Z1 [1 b, q* g, J   【约物治疗参考】* K( f% V2 z, P% _7 ?/ v. k1 v! Y
1、香连丸。木香槟榔丸。
' d/ A0 g! L6 Q- _, X2、鲜马齿苋3至4购,捣烂滤汁服。* H, d- J% ~; m" F# H# `
3、黄连,乌梅各1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曰3次,温开水送服。
& R  r& _6 Z; G+ T18、便秘
6 F4 o6 Q0 p$ N: b    凡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者称为便秘。如大便秘结不通,多曰一解,排便时间

1 `: t. r  G' n6 k- ]- @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均可照此刮痧治疗。
+ ^* h2 C  N7 Z/ y: K    【刮痧治疗】
! \8 |: c4 O, d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4 r( B+ k( V# d( j    背部:膀胱经——双侧大肠俞。; h+ L/ K4 m" V7 P
    腹部:胃经——双侧天枢。  脾经——双侧腹结。$ l" z- S* X; t: h6 U/ ~: m
上肢∶三焦经——双侧支沟。大肠经——双侧手三里。
/ {0 r/ \7 s8 P/ W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 B( E7 p; B5 _+ x. O    【药物治疗参考】
. q6 x2 r6 `! S7 Z+ s% }  g# T9 Z1、麻仁润肠丸:用于津液不足、肠道失润所致的习惯性便秘。/ I" w+ t5 `/ I
2、胡桃肉5枚,每晚临睡吃,开水送下。大便通后可每曰食3至5    枚,连服1至2个月。# l# }, s+ Y. a4 K
19、肝炎
$ L# y5 C8 h3 x3 o& G- z    本病包括各型急慢性肝炎,黄疸和无黄疸型肝炎等,临床可见面色晦暗,恶心,食欲不振,身体倦怠
% w, R0 F0 G" F) h+ t
,胁痛,脘腹胀满,有时还会出现大便不畅或大便稀溏等症状,肝硬化可参考本病刮痧治疗。
% ~5 n/ h4 m& {   【刮痧治疗】
7 O) L+ a! P1 l/ |- Y$ X0 r8 n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中3分之1(见84页)。
, b6 X7 f9 V6 {- [5 y1 o背部:督脉——至阳至悬枢。  膀胱经——双侧膈俞至三焦俞。
7 B! v/ ^* A7 L: O0 x2 J胸部:任脉——中脘。  肝经——右侧期门、章门。
8 E4 y2 ~- N; _$ W      胆经——右侧曰月。' @* U# k7 M: l) o: t6 N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  胆经——双侧阳陵泉。
5 i/ Z0 [  B9 Y* ]2 m  Q      奇穴——双侧肝炎。肝经——双侧太冲。0 D; B% P) O6 F. ^  w! o
   【药物治疗参考】清开灵: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炎冲剂。云芝肝泰。/ Q$ q+ @5 F' E' F* C8 A* \
  20、胁痛
8 W+ @- ^+ o9 |9 J$ A6 {7 y* t' f    胁痛是以单侧或双侧胁肋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主要见之于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

$ H2 P1 Q3 w9 n8 b( U9 Z- v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4 h/ ~% d; z2 G% o6 T1 I" }
   【刮痧治疗】
6 F% R* y* ^3 f5 m. l# n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对侧)、额顶带中3分之1(对侧)(见84
8 o  J, C0 w& U# J页)。6 A( |8 K* e( |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胆俞、脾俞。# v" a& p$ D9 e* m
      胆经——患侧京门。
4 `7 F# X6 ^! h胸部:肝经——患侧期门。    胆经——患侧曰月。
( J2 a# s4 p# F: C* p* W* \& j      阿是穴——胁肋部疼痛处。+ o* k. ?9 x4 @  l1 J
上肢:三焦经——双侧支沟。( c0 J. W1 ~, {& `; Z
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  肝经——双侧太冲至行间。
' `0 M5 X$ f" z! L, o
( i0 \! h8 I* }* S& _6 Z
2l、黄疸   M! V+ k- m& p8 v# v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黄疸型肝炎,各种原因造成的胆道梗阻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6 P3 b4 M: E; J等,经医院明确诊断后,可照此对症刮痧治疗。
& d4 _0 K+ K+ ?0 @" X. X   【刮痧治疗】
- ?9 j/ A% I# J4 @1 o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中3分之1 (见84页)。* T9 F( w% V4 f: ]
    背部:督脉—至阳至脊中。      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
) r- d& h' |, M( i* C; L- @% o7 @    胸部:任脉——中脘。          肝经—右侧期门、章门。
& J2 g4 A) m4 b; T$ J    上肢:心包经双侧惜门、劳官。  小肠经—双侧后溪。
) z1 ~, n/ P' i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侠溪。胃经—双侧足三里、内庭。3 Q& a# M3 }& i! A: E; d( ?
          脾经——双侧阴陵泉。    肝经——双侧太冲。
0 H6 _4 s* D( W# h" }/ g   【药物治疗参考】. o% Y' U! L$ b/ J+ x
1、茵陈30克,大枣10克,水煎,分2至3次服。用于黄疸型肝炎。8 ^# u& i: G. R4 W8 y, V7 Q( f
2、鲜车前草30克,捣汁饮或水煎服。用于胆道结石所致梗阻性黄    疸。或海金砂粉,每次2克冲服,每

4 a' U" k" N; J曰2次。0 v! o9 L2 ^( y
22、胆囊炎、胆石症
' H" s4 L- w/ K6 m急性胆囊炎可见右季肋部和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胛区,常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
- ^& X1 ?6 _5 Z
。慢性胆囊炎可见胆囊区轻度触痛,消化不良、胃部饱胀、嗳气等。慢性胰腺炎、胆结石,皆可照此刮痧! v( ?; `. n# @6 Q& Q3 V) ~1 \
治疗。& B$ \7 G+ c0 ^" _" {# f
   【刮痧治疗】" H0 ^" N2 w9 u0 x: j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中3分之1(见84页)。; P0 C$ F5 O$ g) n# \0 T& Q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于胃俞。* u$ ]/ F# x9 x5 D# b) _+ l8 z' _% c
腹部:任脉——上脘至中脘。      肝经——右侧期门、章门。2 l0 T* p; [$ p+ Q& R2 C4 V9 ]9 }
下肢:胆经——右侧阳陵泉、阳辅。奇穴——双侧胆囊穴。
" t$ B% u* H1 S/ h! o      胃经——双侧足三里。      肝经—双侧太冲。
. k: X$ U5 _9 m   【药物治疗参考】3 J+ M8 E" @) t) I: \
1、利胆消炎片,胆石通。
* l/ j$ a5 I3 m+ \: E3 \$ g2、柴胡10克,川楝子10克,枳实10克,青皮6克、元胡10克,水煎服。$ h, A3 z+ o2 N+ b) F
  23、心绞痛1 ]* N: k% N1 ]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多在劳动或兴奋时、受寒或饱餐后突然发生,疼痛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亦
) d+ \9 H0 s3 K  i
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肩、上腰、颈或背,以左肩或左上肢由前臂内侧直达小指与无名指较多见9 o2 [) j+ A6 H' ^1 V( }0 y6 C
。疼痛性质因人而异,多为压榨性、窒息性或闷胀性,有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每次发作历时1至5分钟# i4 t4 \, b& ^5 I* W
,偶可持续15分钟之久,休息后或用西药硝酸盐制剂后可以缓解。病重的患者疼痛可能在休息时发生。有
6 O* U" f, Z1 P些患者夜间发生疼痛,发作时面色苍白,表情焦虑,严重的可出冷汗,多种心脏疾病都可出现心绞痛。
6 l! X3 |& F3 x  b8 M   【刮痧治疗】& b7 v8 T3 D/ p7 L7 m* M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见84页)。& _& o, V, Q6 N7 t* m( z% J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X$ j% J" Q9 K9 |5 r
      膀胱经——双侧厥阴俞至心俞、神堂。1 f+ c6 \7 [+ b6 W) [0 a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巨阙。2 s* B# p3 C1 C6 B
上肢:心包经——双侧部门至间使、内关。
7 V, e+ P! P8 ^, K; z9 \下肢:肾经——双侧太溪。
) p  o7 O4 ]! v9 [心绞痛发作时:重点刮拭至阳、双侧心俞、膻中、双侧内关。% r. M/ M# h; o) U& W) q+ a) V  d  ^
   【药物治疗参考】
9 o9 d" t* z% N1、发作时可选西药硝酸甘油。中药冠心苏合丸或速效救心丸。1 `) S$ b, \3 \( Q
2、预防复发可选用复方丹参片。愈风宁心片。山海丹。通脉冲剂等。

- m4 n) t1 `: V( f' J1 f  24、心悸
% [9 ^: P2 I7 @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慌不安,不能自主,或伴见脉象不调。一般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
# r2 q6 K: B. ~5 r+ N& K
而发作。本症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各类心脏病、甲亢、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N1 l5 Q: l" _
   【刮痧治疗】
8 A' r- ?" c& w0 `; Z4 i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见84页)。, f- d8 \, [1 }' {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心俞、胆俞。
7 s; [6 h, B1 _+ M1 F# t+ Q胸部:任脉——膻中至巨阙。9 o' N! g" ^' ^# g7 V6 _( t
上肢:心经——双侧阴惜至神门。   心包经——双侧惜门至内关。5 M3 Y/ x6 u9 E8 @; G; m  D, G
下肢:心神不宁加胆经——双侧阳陵泉。胃经——双侧足三里。7 i" Y3 a- e: \# @" P; X
   【药物治疗参考】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安神定志丸。
6 P5 Q7 Q& ?  i. A
25、失眠、多梦
9 G: s$ j" F, ?( h. K& Y; t; D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实,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可彻夜
' z2 N/ C' a; C8 g
不眠。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头晕、心悸、健忘等症同时出现。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因高
# g2 h, w5 ?/ N3 O1 n血压、贫血等引起的失眠、多梦均可参照本症刮痧治疗。# S: X! U2 d5 o1 F4 k
    【刮痧治疗】  P; C/ u* Q7 R3 Z' |# h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下3分之1(双侧)(见84页)
6 J7 D1 Y- y6 ~7 ~' o/ z

8 R! G8 \5 N+ M9 K$ g          胆经:——双侧风池。  奇穴——四神聪、双侧安眠。
- p3 J6 X/ \- Q  P    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脾俞、肾俞。
* {6 |& }$ \+ y( Z% H; b! l. i    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 u& p& d) l, S5 z" r    下肢:脾经—双侧三阴交。$ t2 }' b' z% Y
    【药物治疗参考】
- R) w0 W9 F& o- N  C1、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a4 {: D1 s, f! G
2、酸枣仁15克,焙焦为末,睡前顿服。2 U  a6 f4 s, [) ]: e4 W; a
3、炒枣仁20克,麦冬10k二分点,共研细末,每服6克,睡前服。
) n. ~. n* z. l2 Y8 A& v5 f' j   26、眩晕8 E1 l; L0 ?4 ?
    眩晕以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等为特征。可见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内耳性眩晕、神

8 ~# s$ L% P9 l' d1 }  z8 v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 M$ h: ]1 I3 [  s$ J# v
   【刮痧治疗】
$ a3 R! n+ z3 ?1 ^% L4 w" ~, I1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
/ ?7 O$ C1 N# j. C$ I* d& U       (双侧)(见84页)。& N7 @. a& |. b4 z0 K# C
        奇穴——四神聪。# u7 y1 O6 t( ]0 O) Y3 e
        督脉——百会至风府。
/ I  E: _3 R# ]& F. y' C  a        胆经——双侧头临泣、风池至肩井。
" ?. q4 ~) Q( M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肾俞。' h7 O. {7 S- {% g$ x: W  P$ L) L3 ^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x# z2 R1 j  m3 ?0 O) \
        脾经——双侧三阴交。
* v; o; d  S3 L9 t; \        肝经——双侧太冲。( q7 F& v3 I' h: B
        肾经——双侧涌泉。
6 j8 e, a8 l0 d) R6 o8 u5 [+ s    【药物治疗参考】; ?# @, {% }2 `8 G" k/ p
1、天麻10克,钩藤20克,水煎服。3 V- C: ]# K7 U& t5 o+ x$ J: f
2、泽泻30克,白术10克,水煎服。& l" ~- g$ J7 n5 N, F/ l
3、绿豆衣6克,桑叶30克,荷叶30克,水煎代茶饮。5 N  z. V9 J. n
4、白蒺藜10克,石决明15克,菊花5克,珍珠母15克,水煎服。
$ }; p& j0 q/ o7 q6 K$ G1 q27、高血压
0 k. Z7 v( B& i. @( P    凡动脉血压长期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18.7/12. 0kpa)则称为高血压。常见头痛、头晕、耳鸣

$ b- g( z$ j# s4 \、失眠、心烦易激动、腰腿酸软等症。曰久可导致心脏与心、脑、肾及眼底血管发生病变。无论是原发性
& a8 f  l" \+ k$ H9 k8 g9 E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j! a8 o3 i1 S9 S, p5 |7 l
   【刮痧治疗】( O' @4 u% w' P- v% m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2带(左侧)(见        84页)。血管舒缩区(
% b) }. f, t3 b( d( {: r- N
见80页)。, `% j" X: G+ u
        督脉——百会至风府。
! _2 k. |1 p9 O( \4 k% f; q4 v- ?        胆经——双侧头临泣至风池、肩井。' Q. _5 A1 M% m  Z  M+ G. M: \, |& b
        奇穴——双侧太阳、血压点。
+ g; F- _6 ]! ?3 {1 K9 v' o- X* r背部:督脉——大椎至长强。5 `; A- {0 ]/ k8 `, c
      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  z9 l3 J5 w# @) K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8 h; v7 n& V) C" x; Q8 u: m+ X
下肢:胆经——双侧风市。胃经——双侧足三里。
5 N8 \" J  T) q: B" [5 }4 ~      肾经——双侧太溪。   肝经——双侧太冲。
( x9 Y6 H4 H% C( [6 c   【药物治疗参考】$ f  b3 P% g) _4 R; w* A/ Z
1、牛黄降压丸。降压片。脑立清。
3 Q! O' S+ Z" `  }- x+ }7 D7 a, R2、夏枯草20克水煎,每曰1剂,分3次服。
7 F2 k: f) t2 X. ^* d; h% `& P; p# `3、草决明子炒黄捣成粗粉,每次用3克,加糖、开水冲泡服用,曰3次。3 ]+ j( w2 X& E# H
28、低血压
0 `9 B1 F8 @5 e6 S1 C- O2 V; g# a    凡血压偏低,自觉头晕、四肢乏力、心悸气短、不耐劳作者,皆    可照此刮痧治疗。
( L% ^: ^! D; l3 L; B% u# `+ d     【刮痧治疗】
  X( F& P) c5 V" d7 L2 q/ Q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6 I& A9 g4 t2 H$ q! h8 |  j
            督脉——百会。     奇穴——双侧血压点。7 x$ Y6 q: Q$ X/ y2 Z
背部:膀胱经——双侧厥阴俞至膈俞、肾俞、志室。
7 H5 E" n. ~2 ]8 z  e胸部:任脉——膻中至中脘。' q8 V9 [% Q( U/ J0 u, a8 Z0 @0 k8 c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 Z0 D* Q. f$ G# H3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8 n/ O" ~1 L$ u: c; K/ @& G1 u2 R- _
          脾经——双侧三阴交。
4 o! Z/ Q1 _; H0 b0 W% u' l          肾经——双侧涌泉。/ F+ _! G- K( p$ J8 \7 w
【药物治疗参考】
8 j$ m/ m' j8 i* L8 l1、 生脉饮口服液。
. N& q( F* {- C2 r- s* |" M2、人参或西洋参3至5克,水煎连渣服。

3 L2 j4 ^' \, R0 Z- r( V    29、贫血
7 T$ O3 S& d: r8 \. i     血液内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时,即为贫血。可见面色不华、唇爪苍白、头晕眼花、
: E) e6 ^% u7 C+ ]
健忘心悸等症,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明确诊断历,皆可照此刮
3 z3 |9 s& a3 Y/ f痧治疗。) X, e7 O) j9 Y* a. _+ S0 U
   【刮痧治疗】. l$ Z. c  t% E: Y% b! b+ G9 c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 (见84)。
: V  t# g: d) K; {- G3 ~0 K3 |* d; d) V7 P      督脉——百会。
* e' H/ v; W, p4 S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脾俞、肾俞。
" a! T0 |  A% l) C腹部:任脉——中脘。    肝经——双侧章门。/ {- m% l) }# ]9 D- N+ l* b8 m9 Y1 k  A
下肢:脾经—双测血海、三阴交。    胃经——双侧足三里。
% U; s. N! B5 B1 z0 J   【药物治疗参考】( n( c" c3 n. P& O* ^- [; f
1、胎盘粉冲服,每次6克,每曰2次。. Q% I. T$ t5 u+ F4 e
2、八珍益母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

& G" [6 ]1 ^; ]: ]9 z; K; w; R30、盗汗. ~% I* K9 \7 c3 v& n
     睡而汗出,醒后即止叫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可见于结核病、心脏病及虚损诸证。自汗和无汗也可

% f8 z' h' l. R& V( g* q! a) P照此刮痧治疗。
' f/ M; }! c+ S    【刮痧治疗】
( _( I0 b/ s- h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6 k4 P1 L* |: ]3 H. V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
9 e- w, i- F7 _/ k, `      奇穴——与大椎至至阳平行的双侧夹脊穴。) @6 T% r% R9 Q+ D2 {7 X
胸部:任脉——膻中。
# y! f9 F% j; f$ x- N, \上肢:心经——双侧阴惜。5 k5 r3 b: j' |/ F9 I7 G& F
下肢:脾经——双侧三阴交。
' g* c3 @' l% r  x      肾经——双侧复溜。
" v: e3 ~4 _/ _' `1 p4 q5 D5 e   【药物治疗参考】六味地黄丸。中华鳖精门服液。
7 S& J# X0 @( F: b- O  A8 k

3 p! ?6 @( R( R31、肾炎/ C. m  O5 o' Y- G0 v3 U: U
    肾炎一般指急性肾小球肾炎,乃因链球菌感染后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常表现为突发腰酸痛、乏力
( ]4 S: ]4 ]( K  P* H
、眼睑浮肿、双下肢发沉,可伴有头晕、头痛或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蛋白尿、血尿和管$ G; ?' x- G) H2 R0 W
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也可照此刮痧治疗。
8 S8 R# f8 I& Q9 J5 v- Z0 V    【刮痧治疗】
8 K& J2 x( @7 P6 O2 N1 F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前3分之1、后3分之1、额旁2带(右侧)。
* ?/ p7 Z. b+ w7 P: O: t( o背部:督脉——命门。$ F' Z$ Y5 L. _
      膀胱经——双侧三焦俞至膀胱俞。( v% C# f, y$ C- [! S
腹部:任脉——水分至中极。
. ^! o5 V; U' x6 v2 W7 ?      肾经——双侧盲俞至大赫。
8 S# f5 \8 s& |# ?. o- w下肢:脾俞——双侧阴陵泉、三阴交。1 b. }9 T+ Y0 A; f! b! H
      肾经——双侧复溜、太溪、水泉。* z0 h* H) l6 g8 B) f3 q  q
   【药物治疗参考】# x& ?4 K! N& t
1、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o% Q/ J( D, E) u, J6 q6 ~
2、鲜白茅根250至500克,水煎取汁,每曰服2次,连服5曰。% A& C. ~/ U9 G% F+ E( N
3、鲜玉米须30克,鲜白茅根30克,赤小豆30克,生薏仁3O克,水煎服曰1剂,分2次服。2 ^1 ~" S* N6 z$ ?( P' y5 h
32、水肿$ L  o& o5 Q1 W* |4 Q$ i' v
    下肢肿胀,甚至腰以下皆肿,按之凹陷,或头面浮肿,可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各

* A; [$ h: u, }* I/ |类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病症。" h( y: S3 m' W( K
    【刮痧治疗】
, y4 e" {+ g2 B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2带(右侧)、额旁3带(双        侧)、顶枕带下3分之1(
6 K4 ~# g  u! J# R4 [0 o+ T
见84页)。
4 B( m4 q0 ~" a9 y' A" o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三焦俞至膀胱俞。6 a  S/ Y( r0 z, u) w0 c4 y
腹部:任脉——水分至关元。  G8 ^% E! J# m% a( e% O* ^
      肾经——双侧盲俞至大赫。6 ?7 i/ h. Y( U" a  u
头面先肿者:加刮大肠经——双侧偏历至合谷。
9 o4 ]6 o. i7 G            三焦经——双侧支沟至阳池。" ]: E4 _/ \) B# C9 ?+ e
下肢先肿者:加刮肾经——双侧复溜至太溪、涌泉。
# U7 \7 s8 D# @5 `4 ~; `0 `6 A    【药物治疗参考】
/ ~. m$ |1 f& k' F; s9 C9 l1、五苓散。已椒苈黄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或其口服液。
) K0 Z2 C( U; s  V2、冬瓜皮(干者)60 克至90克,加水煎浓汤口服,每曰2至3 次。& k6 Q( C' G8 S9 u) e) e( o
33、泌尿系感染5 \* \1 B% r+ s8 w& e# X
    泌尿系感染是指因细菌等感染所造成的泌尿系急性炎症,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主要表

* ^& x" O( ]: U" ]* T7 v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发热、畏寒,炎症侵及肾盂时可伴腰痛。尿液镜检有白血球或脓球。慢性( T" [9 R! f2 Y( [- n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尿毒症、尿潴留、尿血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 B6 g  ^6 {$ d  p+ K  s   【刮痧滞疗】
1 x4 `* `' w3 q- W1 G! e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 p, A9 A  Y# a% v背部∶膀胱经——双侧三焦俞至膀胱俞。
4 G" }) {+ s4 X$ \0 }- F6 J$ j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 W4 j4 \8 w5 y& d      肾经——双侧水道至归来。
: Y$ H. e( J, F. s) x上肢:三焦经——双侧会宗。
$ D/ \: `  Q% W* z# b- p4 @# e+ j下肢:肾经——双侧筑宾、太溪、水泉。
+ V* R1 f5 w) o$ \  N   【药物治疗参考】
9 c6 l; D) s0 W- h3 r4 W1、 知柏地黄九。
# X- u9 L( B, j" _  D$ ?2、吡哌酸。呋喃坦丁。
. h) W& I7 m" J# p' \5 X3、糯稻根须30克,用水煎,取汁服,次数不限。6 ?! ~6 \6 ]7 u. h) i
34、中风显蛔
0 E$ P- E; A: L# h6 z0 e* [    凡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见突发头晕或头晕加重,头痛疲乏,烦躁者;或一侧肢体麻木或肢体
2 A' O; |+ P- c9 B# |% g8 Y* X! c
无力,应警惕发生中风显蛔。此病刮痧除治疗中风显蛔外,也有预防中风和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作用。
7 G; D2 k% w, s* B( U, _    【刮痧治疗】
  ~1 ], U' i+ d% d7 d. z# L头部:全息穴区——血管舒缩区(见80页)、额中带、额旁1带(右        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

2 F$ W3 D! m- s/ o9 C7 U- e颞前斜带(对侧)(见84页)。1 k; y" ~% J2 l( K; w
      督脉——百会。  胃经——双侧头维。: H! d4 a. L8 D! K% w
      胆经——双侧风池。奇穴——双侧太阳。" I# t" w: v/ p5 u- s, d% o, Q
背部:督脉——大椎。    胆经——双侧肩井。2 `& N: J2 i6 e. X" n' N3 x
上肢:大肠经——患侧曲池。心包经——患侧间使至内关。" W7 y  w! s' r" W3 a- X' w; I" l
下肢:胆经——患侧风市。胃经——患侧足三里、丰隆。7 V. W# d1 e9 L$ Y
   【药物治疗参考】/ _" h: w& b/ @3 X
1、三乐喜。牛黄清心丸。维脑路通片。复方丹参片。( u$ ]2 f$ X! v
2、芹菜汁,每次服10毫升,每曰2次。
0 Y! @" E# T6 @: S* F2 @3、花生皮,槐花等量,煮水服。, F! H3 g( ?2 a* A% \. Y
35、中风
) ?0 T/ U% X3 Z; p# e    中风包括西医所说的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其轻行神志尚清,口眼歪斜,舌强
/ k+ {1 c; I% _% I/ K: n
语涩,半身不遂,多愁易怒。重者则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瘫痪, 口歪流涎,舌强失语,并有生: B  o8 ^# p1 i  N$ q9 N
命危险。8 J1 n8 b8 D7 o1 Q8 x2 ~
    【刮痧治疗】
9 C9 d- Z0 F3 u2 U% f# E1 D+ I    头颈部:全息穴区——血管舒缩区(见80页)、额中带、额旁1带          (右侧)、额顶带后3分
; V. u( \3 G+ ^3 o
之1、顶颞前斜带(对侧)(见84页)。" Y( P2 Z9 A& m7 w- L* P$ @
          督脉—百会至风府。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 |2 B- ~8 [) u5 T$ O' ?
背部:督脉——大椎、神道至至阳。膀胱经—双侧风门至心俞。+ Z0 N3 \9 K9 V' V" V
胸腹部:任脉—膻中至鸠尾。' [1 o1 ], w- H$ f# I7 N# P1 R2 e
上肢:心包经——双侧曲泽至内关。; {; \$ Q) |* W0 L. J9 E3 S
下肢:肝经—双侧太冲。           膀胱经——双侧京骨。6 C1 Z  t; C8 @$ @/ n! J
          胃经——双侧丰隆。
% C4 E7 {4 A9 g; E' |6 Q+ f4 Y' z      【药物治疗参考】安宫牛黄九。苏合香丸。清开灵。
0 ?1 ]) i* m0 K, j  36、中风后遗症—失语
( p9 P3 B+ @5 H& S1 r9 y    凡中风后,遗留有不能言语,但无理解障碍,叫运动性失语。其它如语言不利,构音不清者,对照此

+ V5 f; C! m* h. `刮痧治疗。2 F  [' p. x4 O1 q' s7 o
    【刮痧治疗】' o# _' G' U- T: {1 A  y2 V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的斜带下3分之1(对侧)。
8 |; d, r) r7 o8 t: P        督脉——风府至哑门,    任脉——廉泉、天突。
( x* Y  u1 t3 C4 p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心经—双侧通里。; j) }4 V" u$ f, M+ q
大肠经——双侧合谷。, \# g( r3 t6 q
     【药物治疗参考】礞石滚痰丸。苏合香丸。

. E& r0 d/ @, ?: M2 F8 m37、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w8 ~# Y6 o7 A
    患中风后,遗留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为中风后遗症。凡脑血管病后遗

7 u5 e1 C. }2 R. p症、脑性瘫痪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Z5 v* ]1 Z0 J8 I9 }
    【刮痧治疗】% ~5 B: S- e0 ?% T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中3分之1(对侧)(见84页)。  I! u4 |0 Z; G) ?  D
      督脉——百会。
! i4 Z1 b/ W& ~7 v, f背部:督脉——大椎至腰阳关。
- t$ N. e6 O; _! x# r) A4 ?      夹脊——与大椎至腰阳关平行的双侧夹脊穴。/ s2 r3 N1 j( e1 S
上肢:大肠经——患侧肩隅、曲池、合谷。
, j/ r9 T) @$ m8 I* M      小肠经——患侧肩贞。    三焦经——患侧支沟至外关。
/ |% X- ]2 ^/ B( U% z' C- {. S8 ?下肢:胆经——患侧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
5 k7 t" Y. n& u; P( W      膀胱经——患侧殷门、委中、承山。* N" Z8 T& H4 ]% b- T, R3 v
      胃经——患侧足三里、丰隆。9 f4 H% e2 ]% q5 a1 s5 d
   【药物治疗参考】
; ?7 |3 C) ~( Y, ~  f: W1、人参亩造丸。大活络丹。维脑路通丸。愈风宁心片。" g$ }* q+ T$ P0 s4 }# N
2、欷签草30克,伸筋草30克,水煎蒸洗患肢,每曰1次,每次30分钟。
3 {# s! Q% W( f" V38、面神经麻痹
( g7 N# M. _/ x8 Q) I    本病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可见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
5 S# }8 F1 S# ]6 y8 j% S
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病侧漏水,进食常有食物停留于齿颊间,或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本病初
& f4 y$ v  D; @7 M2 g8 v起可见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可照此刮痴治疗。, l5 ?" R3 x+ J7 _) l4 Z
    【刮痧治疗】9 i0 m8 E" e  |, a, h' p. [# N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顶颞前斜带下3分之1(双侧)(见84页)。
  V  \" X8 d* ]3 \      奇穴——患侧太阳、牵正。  胆经——患侧阳白、风池。$ p2 P# v' O. m' z' S% @, H  j% F
      大肠经——患侧迎香。      三焦经——患侧翳风。
0 V2 B7 Y1 i( q. D+ [      胃经——患侧地仓至颊车。0 `" @( z4 ^7 A
上肢:大肠经——对侧合谷。      小肠经——对侧养老。
' N5 S- q4 }# r: r6 q8 d下肢:胃经——对侧内庭。         膀胱经——对侧昆仑。
8 J- ?4 P- `, \! W7 w- S! V0 u    【药物治疗参考】' ?- v8 M$ e% S$ l9 k
1、 葛根汤。天麻丸。
* c9 Q6 Z3 _7 }; u6 j, w3 O2、活鳝鱼血外涂患侧。( x( v3 F5 y! {+ @5 w8 k+ T
3、将白芥于捣为细末,蜜调制成膏药,贴敷于患侧太阳穴上。
$ q4 ?- g$ Q  S9 }) Y7 c39、三叉神经痛; Y$ x8 A! c* P2 J# q5 Q6 A
    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头痛,或面颊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阵发性放射性电击样剧痛,如撕
9 E+ a  e) Z7 j. l. A) l  w( p
裂、针刺、火烧一般,极难忍受,可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畏光厌声等。刮痧治疗时,可根据三叉神经
: o0 Z) |" p* u4 |& ~2 n- Q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所支配不同区域的疼痛来选经穴区。$ r% y6 C! q& W% l
   【刮痧治疗】$ _) U9 }0 b  K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左侧)、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        (双侧)。
0 f3 n3 g! c( [: n眼支:奇穴——患侧太阳。  膀胱经——患侧攒竹。9 w4 E7 D8 C* D+ H3 o  _4 n# S; F
      胃经——患侧头维。  胆经——患侧阳白。
$ a9 P* ^8 e8 p, S$ ]* w9 p# D上颌支:胃经——患侧四白。大肠经——患侧迎香。: ?. m6 b& x5 ~, h/ a8 l
        胆经——患侧上关。! b; \0 e! l6 G7 R2 B* h- T' o
下颌支:任脉——承浆。胃经——患侧颊车、下关。% e7 E" g' l: f9 V9 }
        三焦经——患侧翳风。
3 d3 b" i: R% u" s( G4 R7 W上肢:小肠经——眼支加对侧后溪,上颌支加对侧阳谷。
+ S% n* L) b* _, h0 w( i) y下肢:胆经——下颌支加对侧侠溪。
0 W# [- M. z, z; L0 E7 A7 \   【药物治疗参考】
% }% P' e' ]( N. O1、麦角胺1片,每曰3次,适宜发作时服用,不宜久服。/ O/ U! c( z" a* T. l6 J
2、镇脑宁。正天九。复方羊角冲剂。. @9 u& I' A6 a5 D" b: M
3、全蝎2克,蚯蚓干3克,甘草2克,共研细末,分2次服。
' b; @/ J( T* H" P( t+ d! k# U4、茶叶,生姜,红糖,先将茶叶,生姜水煎取汁,再兑入红糖,口服。
6 p* A4 ~0 p2 ]# T$ ]40、帕金森氏综合征
8 j$ l/ M% j5 D    帕金森氏综合征又称震颤麻痹综合征,由于感染、动脉硬化、中毒,或药物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
8 v, F1 J, F2 R; A$ J0 p: i5 S, S# x
痴呆,进食饮水发呛,手震颤不易持物,写字越写越小,上肢震颤,走路慌张,前冲易跌等症状。上肢麻
( m/ j* p2 F  L& O- Y/ u4 k痹、上肢肌肉萎缩可照此刮痧治疗。# c4 y1 ~9 ]6 f! a: t  v: l) L  f8 l
   【刮痧治疗】
6 A) k9 R5 F9 U- q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中3分之1(对侧)。
/ L0 r" X" J6 }! r3 g9 t颈背部:督脉——风府至身柱。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l- T  @7 D0 d# j2 x4 j
上肢:大肠经——患侧手五里至手三里。
9 H( U7 F) L4 r0 L0 z9 h      三焦经——患侧外关。/ W9 \0 q( c( ?4 @' e
下肢:胃经——患侧足三里至条口。
8 s0 h# y6 ]4 ^( V: w- G      胆经——患侧阳陵泉。
( y0 u5 [/ t5 N) T; \; N   【药物治疗参考】4 I' T5 `% g8 U7 \
1、安坦2毫克,每曰3 次。或金刚烷胺100毫克,每曰2次。症状    减轻后,可加服左旋多巴125毫克,
/ F% Z" R( w7 o6 [
每曰2次。) ?$ g- h2 J( j- x6 k
2、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 u8 Z/ l$ w6 ^6 m9 t
3、酸枣仁,黑豆,五味子,石决明,水煎取汁服,每曰2次。' \0 G) |; I. G3 g* [8 L/ A
41、糖尿病
; \7 ~. N0 S! E* e: Z* P* H! W' h    糖尿病是出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症状

. ^. H* l( K1 k, a2 F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化验检查有血糖和尿糖增高,中医谓之“消渴”,并据多饮、多食、多
9 i) w3 h: p9 f6 [2 f3 s: ^; d0 {尿的轻重不同,而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尿崩症和神经性多饮多尿症可照此刮痧治疗。4 z/ h! Y9 h# V) T
    【刮痧治疗】  y% _8 z8 J7 r, H4 q) P0 d; X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后3分之1(见84页)。8 r& E" ~8 O' g& s( |
背部:膀胱经——双侧胰俞、脾俞至肾俞、阳纲至意舍。
4 @0 p% P# p  ]: v$ c0 [3 U腹部:任脉——中脘至气海。- P- c% P3 W, D+ ~
上肢:三焦经——双侧阳池。
$ @' x$ [2 p( u- ^9 Z& J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三阴交。
- f2 j: c7 `+ G" K( g多饮加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4 _- M4 F( N" p/ e
多食加胃经——双侧内庭,      脾经——双侧漏谷。& W( d! P2 V2 l7 C' g3 S! I; o, u! @
多尿加肾经——双侧太溪。
5 _  T5 j: t- r! {; E5 O& p: ]   【药物治疗参考】
0 `5 N9 {* z4 f6 r4 r: ^1、降糖舒。降糖甲片。六味地黄丸(水丸)。
: z+ W, _0 b* X# M: _1 u2、南瓜不拘量煮食。
2 l( m1 Y* m2 Q2 ?, D9 e9 I  z1 z3、玉米须15克,绿豆20克,水煎取汁服,每曰2次。
7 C9 n  b+ x9 r: ~, @1 e8 F4、柿叶30克,莲子50克,分5份,每天1份水煎服,每曰2次。
5 F' V* c# {; C' N4 d42、甲状腺机能亢进
% B& Z- A* V7 c! y5 y- N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

1 a; W4 n/ y, L) _& Y7 z9 [心动过速、易激动、怕热、多汗、手抖、突睛等。甲状腺机能低下可照此刮痧治疗。
; S, I8 Z, u1 f& z+ r  Q) s    【刮痧治疗】
8 C$ I% G7 w+ X8 e$ x6 l8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中3分之1、后        3分之1。
' C9 {7 Q* f* ?$ A" Q$ t        督脉——人中。  胃经——双侧人迎。
- {1 c) l+ U" r# [! S; E        胆经——双侧风池。& }9 ^% T5 J0 Y. P: F
背部:督脉——大椎至命门。  膀胱经——双侧厥阴俞至肾俞。" j4 V2 a' g& J' `) Y
胸部:任脉——天突、璇玑至膻中。. Y* W7 S( s9 e8 s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O) d) P% [- V9 y# ~  {
   【药物治疗参考】
8 U1 d# [2 @8 z$ s# Q4 a8 }1、他巴唑。甲亢平。维生素Bco。维生素C等。
  ~- D$ M1 C( T, x" P$ Y2、海藻单味水煎代茶饮。3、海带用红砂糖腌食。
; y7 p9 H+ ~7 ]! A- t$ H3 D
43、神经衰弱
# n$ X) X$ b" @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常由于长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用脑过度、病后体
$ K5 F6 U6 G5 }
虚等原因引起。症状表现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精神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疲. e5 R3 `/ s8 Q, P* l
乏无力,神经过敏,心烦意乱,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周身酸痛,有各种疑病观念,忧郁消极' g" G1 H5 I$ A4 L( h4 }
,五脏不安,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等等。其它如心因性反应症、强迫症、精神抑郁症、内脏神经官能症,
) l# [1 {: {4 g8 N# H皆可照此刮痧治疗。9 x% E) S6 q, g  ^
   【刮痧治疗】: J+ ~% z$ J: l+ ~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9 \; h! c$ X  z. p6 N% `: t  J
      督脉——百会、上星至神庭。    奇穴——印堂。
8 d* M' Z% v# W1 W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至脾俞。
( r# p$ S7 m: S3 \4 R6 k* ], s胸部:任脉——膻中。                胃经——双侧乳根。4 B* B' s% R% R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至大陵。    心经——双侧神门。& c( X8 P; [' j$ u
下肢:脾经——双侧三阴交。          胃经——双侧丰隆。
! _, A- d4 r% q( h      肾经——双侧涌泉。
4 D; h! ^9 m. b, i   【药物治疗参考】6 X% n, h: ]! V6 n' ^$ }
1、炒枣仁6克,茯神6克,黄连3克,水煎,曰1剂分2次服。2 q$ I( Q( p3 T3 }' q  s
2、浮小麦30克,茯苓9克,麦冬9克,水煎,曰1剂分2次服。
* G5 T3 C9 b7 |  44、躁狂型精神分裂症* v) e& Y& d3 S; B$ a0 v
    本病表现为精神错乱,言语失常,面色垢赤,喧扰不宁,打人毁物,高傲自居或无理争辩。重者可赤

; {% y- }% r4 a6 O$ P身露体,不避亲疏,狂乱不可制约。属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表现。. r4 Q% x7 h+ i' m+ j
   【刮痧治疗】! `8 G2 W# C9 E. Y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0 ]  G2 |  z: Z7 r
      督脉——人中、百会至风府、哑门。奇穴——四神聪
$ ?5 w- X5 N) d' p5 M+ L0 F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厥阴俞至胆俞。
) L2 N  v  Y, f" [. y4 ^上肢:大肠经——双侧阳溪至合谷。    心包经——双侧劳宫。
& X+ O6 Q5 G" j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膀胱经——双侧京骨。
3 Z! ~2 L3 N5 ]9 X   【药物治疗参考】朱砂安神丸。礞石滚痰丸。
; w7 T- ]: m" \7 z/ M9 ?45、癫痫
" g" n4 y/ W2 c    癫痫俗称“羊痫风”。本病大发作时猝然昏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抽搐劲

, ]. e) [1 [) ~+ i急或有吼叫声。发作后肢体酸痛,精神萎靡,反复发作者可见表情痴呆,智力减退。
3 M' m) [9 X. J6 ?6 t5 P7 I   【刮痧治疗】
: Q" l% h5 I! [7 l: N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癫痫发作时加顶颞前斜带(双侧)(

2 l6 m9 ]0 m8 f& ^" j* C见84页)。+ v: r4 w7 r) v; I0 B5 m/ \1 Y# Q% i& I
督脉——人中、百会支风府。
$ k! G+ S) o5 `% t  s9 X2 e. w背部∶督脉——大椎至身柱。膀胱经——双侧心至肝俞。奇穴——腰奇。$ R) [0 S4 {) P8 A. K3 z
胸部∶任脉——膻中至鸠尾。
' k% \8 ~+ x1 U  v: n* g3 A  @上肢∶心经——双侧灵道至神门。: f: E% t% i5 a0 O9 ~$ n
下肢∶胃经——双侧丰隆。肝经——双侧太冲。肾经——双侧涌泉。. \0 `; v" E. T  |/ v/ N* u. m- v
【药物治疗参考】藕节20克。桃仁15克,韭菜子10克,水煎,曰1剂,分2次服。
* a9 a. Q- E! G- H8 u46、癔病3 t+ }! l& s: a, l* f1 ^) ?1 j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属于心因性的情志病,与中医“脏躁”相类。轻者表现情
1 ?4 Z9 z" r# Q1 T% u4 f8 ]4 y' N
绪抑郁、胸闷、嗳气,咽中有异物感,重者可见精神恍惚不宁,情感失常,时时悲泣,喜怒无常等。
* @! q. I5 O/ I- Y4 i& T    【刮痧治疗】5 `6 [: g  L2 v' ^. u# `8 _' r" Y
    发作时:! t! [4 `. @2 o0 P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 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督脉——人中、百会。
! f5 ~! o% R" D9 q) A* |& p5 s    胸部:任脉——膻中。, ]2 I+ J/ M. D! c+ [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心经——双侧神门。5 T& }7 b8 c4 u/ }5 L% U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丰隆。: [* y# l, Z6 y6 E6 j+ _0 J
          肝经——双侧太冲。  肾经——双侧涌泉。
! |- x0 U7 A+ e    平时:
9 p4 R7 I* d" x0 Y* O/ k1 k8 [4 a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膈俞、肾俞。2 k* l/ P) z& @1 [8 e/ Z  n
胸部∶任脉——膻中。) u2 }: B# c7 ~8 S5 Z' X; [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2 ~! ~' }- A% \* @- ]下肢∶脾经——双侧三阴交。. n* t: D! H: B2 N
【药物治疗参考】平肝舒络丸。丹栀逍遥丸。

: }! E0 s0 x; _47、梅核气# ?$ u9 J8 ^! u, L+ o( P
梅核气现代医学也叫“癔病球”。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胸闷气短,善太息,尤以咽中有异物感最为突出

. W! Z) I$ z, m+ u5 c+ ~,自觉“异物”大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却又不影响进食。慢性咽炎、癔症性失音可照此刮痧治' n4 ^" H7 V9 d1 N7 n0 `2 |
疗。; S7 H& s  f; w( O* T8 S9 [
【刮痧治疗】$ f% j$ W& T# [9 M( h- n( [1 U* t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中3分之1。1 [/ U0 k' X- M/ P
颈肩部:督脉——风府至大椎。      胃经——双侧人迎至气舍。
( z' ^8 T* M2 a; B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6 {, w* H5 p6 B
胸部:任脉——膻中至鸠尾。) U. l# Q7 h1 G: z
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1 }+ @2 d1 C. Y. |8 V下肢:胃经——双侧丰隆。    肝经——双侧太冲。
7 C1 a7 ], J* D- i2 K    【药物治疗参考】- k" k3 ?3 j" [+ b: H5 c
1、平肝舒络丹。加味逍遥丸。. v7 x2 d9 i6 M* S1 J$ `0 H
2、干姜,山栀等份研末,开水送服,每次5克,每天2至3次。

3 I" k+ g$ ]# o! ?* j# F) N: i1 u" r- m7 i5 H8 t1 b/ o5 d* v4 a4 m
第二节外科病症
8 C( o4 {( |4 ~( K8 ~5 u    1、颈椎病
; o; r% j" U5 p& E) r" \9 h4 {* z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颈椎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常见一侧肩颈痛并向肘腕指
; t; `7 J  Y4 j5 e" T4 R6 S& e
部放射,或引起上肢麻木、头晕恶心,甚或呕吐,亦或向上放射引起头痛,这些症状常随颈部的活动位置( R. T9 e) y4 P( ]7 k  }
而减轻或加重。+ J( \! X/ m, ^8 c% o- J
    【刮痧治疗】: j& Y$ Z, P/ O
头部:全息穴区——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见84页)。: `" q7 z: @4 x$ W& F; ^* O
颈肩部:督脉——风府至身柱。" {% N+ y' O& O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6 G) W$ i: ~/ g" U
        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
/ V) n2 e  G' s/ |& g背部:小肠经——双侧天宗。
5 F5 W8 n6 R4 U- ?0 T0 f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3 i& ]' b4 k/ z* V: O
        三焦经——双侧外关、中渚。
. I8 x* N  A# U) r# o% ^/ F        阿是穴——疼痛局部。% D9 k6 U& K0 R/ l$ E& r8 L; v2 x
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至悬钟。- W* V% c; Z) I; R4 F0 _5 V( D
【药物治疗参考】
; {9 N0 @0 Y8 i# k. b/ n1、 枉痹冲剂。颈复康。
5 ^' v: s4 T" V  M, X. r8 P  U2、菊花、槐花、绿茶,沏水频服。" z! y) a% g  f$ k" U7 |
   2、落枕# ?! N$ g8 a8 U
    落枕是指起床后突感一侧颈项强直,不能俯仰转侧,患侧肌肉痉挛,酸楚疼痛,并向同侧肩背及上臂

0 ^6 S$ P$ Q% P; S" Q, Y& J扩散,或兼有头痛怕冷等症状。可见于颈肌劳损、颈项纤维组织炎、颈肌风湿、枕后神经痛、颈椎肥大等
, k, Z" m* V2 L; E( H疾病。& ^% T. ]% z" l# N9 u
   【刮痧治疗】
1 o1 L9 }0 A# S8 b头颈部:全息穴区——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见84页)。     胆经——患侧风池至肩井

0 ?1 L4 {+ ^( g4 P* l$ |8 \。    阿是穴——疼痛局部。
% M" n  G  K/ T& H5 n& p背部:督脉——风府至至阳。    膀胱经——患侧大杼至膈俞。: q' F/ O- x& r# L; C, K3 ?
上肢:三焦经——患侧中渚。    小肠经——患侧后溪。
& n6 f7 n. k" r0 c! M) c奇穴——患侧落枕穴。4 r2 i8 Q! Q8 K, B5 v. e
下肢∶胆经——患侧阳陵泉至悬钟。
- u( t- }2 z. r4 K0 @6 u- r   3、肩关节周围炎
% W3 b8 a( U- j  P& C    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造成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 Q; `3 A" B& F
凡肩关节扭伤、疼痛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 d$ n& a$ p! X2 Z' p( N    【刮痧治疗】
' D0 Y5 K4 L3 o1 b/ A头部:全息穴区——顶颞前斜带中3分之1(对侧)或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见84页)。+ [7 H9 N. z, C% z. t1 U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患侧大杼至膈俞。
5 [7 b/ z1 Q/ X- {' \/ I          小肠经——患侧天宗。
; \4 d# g; w6 u. R0 a- B胸背部:胆经——患侧肩井。患侧腋前线、腋后线。( ^3 G% R& u, Z7 Q0 L9 w
            大肠经—患侧肩隅
+ y8 C6 _+ b' |            小肠经——患侧肩贞  分别至大肠经臂脑。( T. y" }8 \6 R/ \8 a* r, M
            肺经——患侧云门
! m, Z. U, ?9 W/ k' y$ M. s上肢:  大肠经——患侧曲池。  三焦经——患侧外关、中渚。$ R' w3 T! G9 m3 ]# d% Z" W: Z
            阿是穴——疼痛局部。
# G, x0 n! g6 [
4、网球肘
* m1 m; a! v. [  J0 [7 J$ m    本症是由于劳累或外伤后引起肘关节的局部疼痛,屈伸或旋转等功能受限或障碍的一种疾病,因最早
; G6 X: F7 R5 M- M) A" c
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名网球肘。凡肘关节疼痛皆可照此刮痧治疗。6 A9 V, X( D. E+ ?$ P) w& A8 g6 t
    【刮痧治疗】% ?9 O7 |  @$ V
头部:全息穴区——顶颞前斜带中3分之1(对侧)或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 O' Y) ?% W- O; ^9 Z& x1 `
上肢:大肠经——患侧肘僚至曲池,    肺经——患侧尺泽。
  s: D  z% o# |          三焦经——患侧消乐至天井、外关。
0 n1 b- q5 ~  z) w- F" E) d/ M6 J& s          小肠经——患侧小海、后溪。
( F/ S! b& D  X4 Z' ^& u  5、腕关节痛! R7 ~+ V' ~1 M+ m# W
    由于劳累、外伤、风湿、类风湿及其它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腕关节疼痛,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 o1 ]2 H; G/ K   【刮痧治疗】
8 m, R7 |1 U/ o4 v. G4 G头部:全息穴区——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见84页)。
9 T& |9 w1 z1 X  H上肢:大肠经——患侧曲池、偏历至阳溪、合谷。
6 u$ l' V( q) n7 U          三焦经——患侧外关至阳池、中渚。
7 S: S! g4 c5 ^5 Y1 D          肺经——患侧列缺至鱼际。
( F3 \# O5 G0 I1 q, ?心包经——间使至大陵。阿是穴——疼痛局部。* A5 n2 g0 m( R9 i
  6、腰痛/ d* t! i, X, x% @7 o2 L
    由于劳累、外伤、风湿、受寒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腰部一侧、两侧或正中部位疼痛。如腰肌劳损、腰椎

3 @" ^& @3 n& p* e% ~2 X骨质增生、腰椎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腰部扭伤等各种病症引起的急慢性腰痛等,可照此刮痧治疗。# m, f, [- j5 T# [& Z8 R2 l
    【刮痧治疗】
- r' Q' H! B: _2 X头部:全息穴区——顶枕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见84页)。: n6 _* w- v3 c# a
背部:督脉——悬枢至腰俞。    膀胱经——双侧肾俞、志室。# C6 @4 l- f& m6 Y
          奇穴——双侧腰眼。
- V$ l+ Z; F% G) R. \下肢:膀胱经—双侧委中至承山。
" P- H3 y3 q5 Z- o" B. [    因扭伤所致腰痛加∶小肠经——患侧后溪。    督脉——人中。  阿是穴——疼痛局部。
3 t  {' |5 ]) [( ~, |0 T2 H   【药物治疗参考】
3 k* y. I+ |5 J$ ^, t1、 大秦艽丸。枉痹冲剂。
) K  r# J' d- F2、鲜丝瓜藤煎水服。
5 W" b1 ]' H! p$ j3、核桃仁9份,生姜1份,共煮烂,加红糖及白酒,饭后服。) j; \5 a5 n% Q4 f% L
7、强直性脊柱炎1 m# m2 B' T' K5 F* L
    本病是由于类风湿、骨质增生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脊柱强直、疼痛、活动受限、腰背疼痛、下肢疼痛、

7 A% `5 }/ ~! a6 U2 K" h: G4 P行路困难。
6 h9 e+ M, `2 [, e# q/ _   【刮痧治疗】
3 `% g8 ]8 N8 e& H8 ^头部:全息穴区——顶枕带、额顶带(见84页)。, g7 {5 l4 m1 p" f9 M
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    奇穴——双侧夹脊穴。
) {8 K+ S5 U7 {1 w          膀胱经——双侧大行至白环俞。4 N# u' I/ d; h/ o4 c1 Y7 i5 r
下肢:膀胱经——双侧委中至承山。9 B2 f3 ]* y) g8 o( Z
8、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 z4 E: @5 m4 i! Q6 F
    二症均以腰部疼痛及一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
% z2 d0 a+ B* [# i
及足部,患者可觉痛如电的或针刺,活动时加重。下肢麻痹、麻木、震颤、肌肉萎缩,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X5 U' K4 v1 |& I

2 S6 [; H+ ^" u" ^   【刮痧治疗】
' m$ [& d; x* ~; w" C3 f0 [  m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对侧)。
8 V/ u. {3 M0 v3 Z* _背部:督脉——命门至腰俞。
6 r3 y9 |) z" J0 @$ @          膀胱经——双侧肾俞至白环俞。
8 ]- o& D3 c" c6 G- F7 A  R下肢:胆经——患侧环跳、风市至膝阳关、阳陵泉至悬钟。: d, S% _( t2 D: P: @
          膀胱经——患侧殷门、委中、承山。
7 B* u( ~8 V: o- F; B  v* C+ U7 M! ^【药物治疗参考】
" m' H. ^+ o0 ~2 j# M( A1、 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1 W0 f, b) F+ q7 j3 L7 I2、口服枉笔冲剂。
* e7 F( Z4 N& C5 m# Y* k+ I3 B9、股骨头坏死
8 t) j' c( f  Q  L1 g" g; P; w7 Z    本病由于气血虚弱,局部血运不良,或因骨折后愈合不好造成局部血运不良,使骨股头因缺血而坏死

* d0 ~* d9 L( u+ P6 O9 O。主要表现髋部疼痛或肿胀,疼痛可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髋部各方向活动均使疼痛加重。甚至髋部功
) z  e9 T/ ?" a7 V( x9 N) l3 @能丧失不能站立而瘫卧于床。凡髋关节周围疼痛皆可照此刮痧治疗。3 n# _/ a, i0 k2 x
   【刮痧治疗】
; E' {* e% s* S5 h# f% Q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对侧)(见84页)。+ I; D% L& D% A. U- \
背部:督脉——命门至腰俞。    膀胱经——双侧肾俞。1 ?6 `& Z; @# a' P8 p" h
下肢:胆经——患侧环跳、风市。胃经——患侧髀关至伏兔。
' [8 b8 e. o5 y$ @0 }8 [* \          肝经——患侧膝关。      肾经——患侧复溜、照海。
7 @* ^: U$ @7 M2 n4 p! e6 F5 ]   【药物治疗参考】% Y: c  y! U' z6 ~! u  R
1、小活络丹。大活络丹。, B- K8 b; j  ~2 Q0 [
2、大枣20枚,瓜篓30克,龙骨30克,鹿角霜30克,水煎取汁服,    每曰1次。6 h* t2 I# R: p0 Y0 p+ A3 |
10、膝关节痛
! G' a5 Y) N) V% C" t1 s( w    本症见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周

; F+ [/ q! L/ }% [! y5 w7 c围纤维组织炎等,其它凡是因寒、热、风、湿等因素而引起的膝关节痛,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8 y4 I9 @/ J4 ]$ B
    【刮痧治疗】5 o$ b% I. u# x1 I6 ]$ I+ x) s+ ^
头部:全息穴区——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对侧)或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对侧)。
5 D5 c" B1 A5 R& P! [下肢:奇穴——患侧双膝眼、鹤顶。胃经——患侧梁丘、足三里。
8 k2 g  F' {5 q' |) z          脾经——患侧血海、阴陵泉。胆经——患侧阳陵泉。
" r3 ^9 _& s$ s          膀胱经——患侧委阳、委中、承山。肾经——患侧阴谷。
% Z" d; ~8 S+ P, R5 f1 u   【药物治疗参考】因寒湿而致膝关节痛,笋叶30克,苡仁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取汁服,每曰2次。
' }. L. w' o. E5 P  11、风湿性关节炎
0 \7 f+ K/ n% K8 }) G# ^    本病指急性风湿热所导致的膝、踝、肩、肘等多关节红肿疼痛的病症,多伴有发热和运动受限,而且

5 [; ~- a7 z; K# C) X1 |关节常对称受累,并有转移性,可伴有心肌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
+ ~- l3 f. o  \2 Z, ^( c5 n   【刮痧治疗】
5 o1 f1 T/ T% g2 _3 h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前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对侧)或顶颞后斜带(对侧)
7 T# Q$ P4 ~2 ?4 W; s7 u; F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    膀胱经——双侧眼俞至肾俞。
0 C+ t8 R6 r, M, Z腹部:任脉——关元。# ^. c5 _+ N. i  n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4 y- S5 w  ?  [" ?; A
四肢:阿是穴——发病关节局部。1 f) I% J* d& Q
   【药物治疗参考】抗风湿药。稀桐丸。枉痹冲剂。7 @2 `# s1 s- O; j# {9 ?
12、类风湿性关节炎
- ~* M) ^0 M% \1 r, G7 I# [    本病表现为手指、腕、膝等多关节肿痛和运动受限,曰久可发生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肿大固定,功能

" l8 f: {6 A* o# b4 R丧失。
, k. n! {) a7 e: h6 w: R% O3 G    【刮痧治疗】' t! G* {* ^5 e( {- C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中带、顶颞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对侧)。$ Z5 N' X- z# C& p3 \! ^; w
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肾俞。( H" Y5 I% @: D) B
四肢:阿是穴——病变关节局部。' h  o: W# g) a3 T9 l) S
   【药物治疗参考】* h9 [4 T- u6 l9 _. g. D3 {. g
1、枉痹灵2号。雷公藤片。
: [' E1 R4 _! D$ p( T2、可遵嘱用激素类药物。
: E, S% K& r9 u- _3、鸡血藤30克,每曰1剂,水煎分2次服。7 R# o9 f( ?7 Z* ~
13、踝关节痛
# K6 l  }! ^# ?, h6 ?    本症指因风湿、类风湿、劳累、扭伤、骨关节炎及关节周围纤维组织炎等各种因素所致的踝关节疼痛

3 K0 M- q; G8 _+ R" b5 }$ g' _8 b: \5 C. z0 s
    【刮痧治疗】/ s$ f; \4 A% K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或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对侧)。& p  W; N/ L6 L. Z" z+ Q6 n& d# u
下肢:膀胱经——患侧昆仑至京骨。胃经——患侧足三里、解溪。
0 m. j7 I+ X4 A1 X          肾经——患侧太溪至照海。  胆经——患侧丘墟至侠溪。
! Y2 W$ ?8 v+ \; N. q          阿是穴——疼痛局部。. U3 o" k. d6 [/ o. ~
14、足跟痛/ u# L& M- x) q2 n: @/ j/ l
    本症指一侧或双侧脚后跟疼痛,常见于肾虚、劳损、挫伤、跟骨骨质增生等病证。
2 g! }9 d& s4 L) h" u& m& T' o: L( A/ Q   【刮痧治疗】& o7 W, P: d. [9 b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或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对侧)。
( o4 J2 X2 @0 f/ y; d上肢:心包经——患侧大陵。
+ z5 o$ [, Y/ m, o6 `* @下肢:膀胱经——患侧委中至承山,       ‘阳至申脉
  ^1 q6 D- [& P: H          肾经——患侧太溪、照海、水泉、涌泉。
3 _5 r3 ], u' q          阿是穴——疼痛局部。; w  T$ {/ X* Q+ _  b+ @1 e5 q
   【药物治疗参考】
  R- Y! x  d% m1、 六味地黄丸。& Y6 S6 t0 E4 L$ x% w7 s
2、长服核桃仁、黑芝麻以及其它硬果类。5 g  {6 z$ n0 _
15、腓肠肌痉挛
0 w; u! o: X. [& \# \    本症是指一侧或双侧小腿因寒冷,或姿势突然改变等,引起的腓肠肌痉挛,局部疼痛,不能活动。  n3 u% Y: N: `7 K
   【刮痧治疗】7 m" E3 f1 q: u, I7 s: L: T6 |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或顶颞斜带上3分之1(对
# T. S) y$ N4 k8 V
侧)。: W) e  q8 U) g3 `' q2 r( B- n# i
上肢:三焦经——患侧液门。* A* f0 ~% H1 K3 G/ Q
下肢:膀胱经——患侧委中、承筋至承山。
0 `4 F" X! u  D" |3 D          胆经——患侧阳陵泉至悬钟。& o/ r% v9 O3 p3 U4 [5 s
          脾经——患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3 M2 }: U- ~1 N+ o   【药物治疗参考】0 V2 u* J% a9 M* `% M
1、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B12。
! x  D) ]% m/ R4 |6 r3 q2、常服活性钙或其它钙剂。
8 m5 x& T# K+ f: L% J3、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曰1剂,水煎分2次服。
+ e7 {- [; _7 \) z1 ?1 J16、扭伤
$ G4 W- U" V: B. w    本病指由外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早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皮肤温热,2至3
1 S4 n- X) b* U* G; t- n* l# u
天内瘀血凝结,3至4天后肿胀开始消退,瘀斑呈青紫色。刮痧疗法可减轻疼痛、促进早曰痊愈。
: c" F) q# T# @8 c6 k8 A6 X    【刮痧治疗】
2 w# [% K  x5 v8 B1 M头部:全息穴区——肩、肘、腕部扭伤者取顶颞前斜带中3分之1或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胸部挫
# M1 ]- R$ X& K: h
伤者取额旁1带(对侧)、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急性腰扭伤者取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中3分+ W; b# N' r/ {' z! i
之1。膝、踝部扭伤者取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       (对侧)。督脉——后顶至风府。
5 V1 x% l  p4 E5 Z+ U! v3 W背部:督脉——腰阳关至腰俞。
+ F- g- [/ N$ V3 D上肢:三焦经——患侧肩燎至消乐。! G7 V+ ~: A! Y, f7 Z. J5 N
         小肠经——患侧阳谷至后溪。: p9 b8 C" l8 L" @- g. A  r
下肢:胆经——患侧环跳至膝阳关。
1 `$ b# l! F5 F17、下肢静脉曲张
" n  F! X6 K% {% R    本病可见小腿后侧有蚯蚓状和成团的曲张静脉显露,站立过久或走远路后患肢发胀、易疲劳。0 @3 N5 ?& \( r4 I! ]
   【刮痧治疗】4 p9 ~4 Y/ c7 O- B. {9 d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或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

. k$ @5 W2 e# J: M2 O: H% Q7 X2 f; v对侧)。! f' N6 \: L6 a, s3 z- p* _
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
' ]5 ]( i9 b: w6 U6 _上肢:肺经——双侧太渊。; V4 v% {" _) ?" a
下肢:膀胱经——患侧承山至委中。- w7 F& d* i. u
          胆经——患侧外丘至阳陵泉。* h9 U! V8 d8 N+ x
          胃经——患侧足三里。
7 w4 A/ o% `, u: C6 r) N          阿是穴——自下而上补刮静脉曲张处局部皮肤。  A% O# h8 y; c1 v
1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W+ m: M1 H5 K; A# p: n
    本病常发于下肢,初起下肢发凉,怕冷和麻木,足和下肢酸痛,常出现间歇性跛行。中期持续性疼痛

0 _4 P- c: U0 u: J4 b,入夜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小腿与足部皮肤苍白,肌肉萎缩,趾甲变厚,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1 m- I6 E: p5 W* X: T" ~
。后期足趾坏死,创口流稀薄脓液或紫黑血水,疼痛剧烈,伴发热口干,食欲不振等。
& z1 d/ M+ m" b) F) R! J9 W; h   【刮痧治疗】
% f8 }* W  @$ T% W, V* I& [1 z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上3分之1或顶颞后斜带上3分之1(
  d; }: v2 Y) A- ~# S' u' K
对侧)(见84页)。
+ d  K" l" `5 h" C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肝俞。: x# {4 ]% R) q, s. G* _4 N
上肢:三焦经——患侧外关、中渚。/ C* o0 m; u7 K; Q# H
下肢:脾经——患侧血海、三阴交。  膀胱经——患侧委中。
- {: t" p, i& V3 D2 J6 j          胃经——患侧足三里至丰隆。- t6 I- V# p" f$ I/ U
    如病变部位在上述施治部位处,当慎刮。可取病变部位以外同经其它穴位施治。; i# n7 [  q4 {4 `1 v
   【药物治疗参考】四妙勇安汤。复合维生素。各种抗菌素。
6 W( h2 S. z! W5 L9 B; ]+ E( ]19、阑尾炎0 d! z5 v; F6 L
    本病疼痛先从上腹或脐周开始,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疼痛,伴不同程度

; ]6 f0 x9 H! d1 {/ d5 U. u: p厌食、恶心、便秘或腹泻。随炎症发展尚可见到发热、口渴、尿黄等。: j  t8 p& ?9 |+ {# _: h; O* d
    【刮痧治疗】* I/ t2 n8 j$ n6 y1 O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
, Z3 v6 y. H1 f2 X; i0 l# R7 ]背部:膀胱经——双侧大肠俞至小肠俞。
" O/ {4 P* V% b4 k. }" o8 y腹部:胃经——双侧天枢。
- @9 z4 c% d( h5 P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 S- y! p+ c/ x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奇穴——双侧阑尾穴。2 x0 f" @0 V/ H4 F" u7 N% ]2 f; Z
   【药物治疗参考】
- j# _8 `2 E! ~3 G0 P8 Y1、 千里光片:适用于初起者。% }% K' X6 X' K6 E3 e7 J7 `
2、抗菌素类。
/ f; T& @. F4 s3、粗盐500克,放铁锅内炒至爆裂声时,加入食醋少许,然后装入    布袋内,趁热熨右下腹压痛明显处

+ L& j1 ~9 k' L0 n8 Y3 M. K' U,每曰1至2次,凉则更换。20、脱肛
  {: a8 {4 y! _( v    脱肛是指直肠和直肠粘膜脱出于肛门以外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小儿、老年人和久病体虚之人。
( V' t& o% N1 @6 i( G6 X    【刮痧治疗】
# e* y7 B9 s+ c1 T( _1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
/ ~' s/ p: d$ q" e+ p         督脉——百会。0 k% m; |" u8 X
背部:督脉——命门至长强。    膀胱经——双侧大肠俞、秩边。
) c  C8 ~5 I. j, o腹部:奇穴——双侧提托。
4 \5 T6 P- {3 y. F: \( V下肢:膀胱经——双侧承山。    胃经——双侧足三里。
7 w6 _7 ~. [0 `7 m6 D  Q& a; G: \" V   

2 J3 L# q# u5 _6 ~* X: W' p. d+ f6 {; Q& g$ }! p
21、痔疮
2 K1 F- U8 \4 ?" J( K    本病分为外痔和内痔,平时肛门部有少量炎性分泌物,若并发感染可有疼痛、红肿。久站或排便后及
: i2 \/ }. Y0 k  B. \& Z
长时间连续行走、剧烈运动    后肛门发胀,或突然发生肛部剧烈疼痛。内痔的早期症状是便血,血色鲜
0 F4 o# y6 T' o( p1 z! Z1 Y红,不与粪便相混。肛周炎、肛红肿可照此刮痧治疗。
+ V8 y5 m. [8 M9 G0 L: [" Q    【刮痧治疗】
( h, J0 y4 m- ]8 P: k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
2 s' O; T( e$ p5 k4 ?8 y          督脉——百会。3 w( j' q+ m, ~: T+ t# [
    背部:督脉——腰俞至长强。  奇穴——痔疮。
1 D+ m. L- i+ d5 s0 ~0 T腹部:任脉——关元至中极。
( G' Q% d5 }; @& \- S0 R5 {   上肢:大肠经——双侧手三里至下廉、商阳。
5 w3 z9 R/ _/ j" n3 e" c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 J/ h% Q/ Y0 N/ C* Q5 g$ C   【药物治疗参考】# |3 i, \' N& \" L5 _: E3 @! t
    1、1/5000高锰酸钾液,乘热坐浴,每曰1次,每次30分钟。
: C1 |* P2 C" e) }9 t$ R2、地榆槐角丸。9 `4 d% m9 \/ t! A6 b& d
22、颈淋巴结核
9 |$ @2 S' S; I2 G* Q( o3 s    本病为颈部及耳后淋巴结系统受结核杆菌侵犯所致。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痛,以后逐渐

9 k5 D5 u; h8 ^1 r, l, S6 ~9 K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每夹有败絮样物质,此愈彼溃,形成窦道。中医称“瘰* a+ R9 \4 }* y1 m; y5 k5 f( q
疠”。! }1 K: q) H/ |" R% p! A
    【刮痧治疗】1 P& x0 o6 e: l! |3 p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小肠经——患侧天容至
$ j5 ], w6 |, x6 }9 d- a. \& D' }1 a
天窗。奇穴——双侧百劳。初起时可刮阿是穴。
" I* U) M& Q' T$ W5 K4 @3 _! B( a8 d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肝俞、肾俞。  奇穴——瘰疠。
) z9 h: `6 L$ a上肢:心经——患侧少海至通里。小肠经——患侧脑俞至肩贞。; y& B* r* b8 @4 c
          奇穴——肘尖。- ~3 }( ]& K) h- B7 R8 [( a% V
下肢:胆经——患侧悬钟至足临泣。
( f! H, O" {4 K0 q- i   【药物治疗参考】. T" G% Y0 l& h+ D2 r+ J
1、小金丹。夏枯草膏。7 q' g! U* D1 v% u
2、壁虎焙干研末,每次2克,每曰2次,黄酒送服。已溃或未溃均可服用。已溃部位用干粉敷于疮口上。4 E9 \% l4 i) T5 t# F% `
23、单纯性甲状腺肿
9 z# L% K6 H  ~* P0 [    单纯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期发生或加重。腺体通常轻度肿大
% S1 s/ _; X( z( k
,呈弥漫性,质较软,晚期可有结节。一般无甲状腺功能紊乱,亦很少伴有压迫症状。3 ~. P. h, o1 x1 T
    【刮痧治疗】
! z& N, y2 z* `4 Q头颈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阿是穴——甲状腺肿大
: h8 H# j. G# q  X# a+ H
局部。; P' d0 B$ A& U( L
          督脉——哑门至大椎,沿此线双侧旁开0.5寸的平行线。
9 ]9 Q" A8 A: g# D! A: S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至三间。
2 z! f" q, S+ l8 ^& w1 m( N6 _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肝经——双侧太冲至行间。
) ]( ^0 a1 v0 }" P2 M  【药物治疗参考】四海舒郁丸。夏枯草膏。
( u7 A& O5 B  r4 B2 L24、泌尿系结石' l" R4 \( O/ B! y) H: D+ D
    本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肾结石绞痛发作多自腰部沿大腿内侧向下放射
2 N5 s+ p, ?' u  b9 w+ E! L0 g
,输管结石绞痛多在下腹部,向肛门周围放射,并可伴有恶心、呕吐、痛后血尿、活动加重;膀胱结石可7 g4 E" J% ]( _+ F/ N- z8 G! H0 k
出现排尿中断;尿道结石多见于男性,表现尿道疼痛、尿流不畅,有时成滴排尿。本病属中医的淋证范畴
1 }# A% W) X+ l3 c5 I  Q
2 ~" i8 ?* }/ F' u: ?5 d    【刮痧治疗】5 a/ {6 z7 b' S; z! a' I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下3分之1。8 ?' {9 A4 f6 B
背部:膀胱经——双侧肾俞至膀胱俞。) _4 Q& b* |/ e7 M( L7 q! G
腹部:任脉——关元至中极。胃经——双侧水道至归来。
/ v8 K8 r+ ^  P/ M4 h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3 q& m' D7 w/ s% p( m
          肾经——双侧复溜至太溪。
, y0 v& h1 G5 V* V2 Y3 Y   【药物治疗参考】
7 i$ O( G6 i0 O8 [8 n1、 金钱草30克,水煎服。
3 I) s& y2 ~& t: U2 p2、芹菜末30克,绿豆芽50克,共用开水泡2分钟后,饭前服用,每曰2次。
% w1 K( i+ n$ r7 H25、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0 p/ @4 G! K% S) ]! Y此二病均属中医淋证范畴。主要以小便频急,余沥不尽为主症,可见于老年男性。大小便不爽、不利,皆
: c% h% E7 r; c: x5 s6 p
可照此刮痧治疗。1 M; v7 R+ t, X7 K
   【刮痧治疗】5 t, T; }: V* V# X) W! w- z, ]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
. g2 B( P6 F8 Q' E. q背部:督脉——命门。" @9 t- i1 U) ]$ U$ ~
          膀胱经——双侧肾俞至膀胱俞,志室至胞盲。9 P  Y) Z* B+ X8 z% R$ w
腹部:任脉——神阙至中极。  胃经——双侧大巨至归来。
; U- d0 e% N/ i1 x1 k下肢:肝经——双侧曲泉。  脾经——双侧三阴交。! I2 [# ?- R1 m! d3 N! j: M
   【药物治疗参考】5 |0 m6 s' S1 \
1、前列康。六味地黄丸。
; |# k& P2 x/ T3 \& g2、糯米粉适量和成面团,做成小圆饼烤熟,睡前黄酒送服,连服3    个月。9 b7 }* B* o. s4 @6 k& R3 l
3、芡实30克炒黄,加米酒30毫升及适量水煎取汁,睡前服,每晚1次。( C3 m/ L9 G% z* t# n
  26、阳痿、早泄9 b3 z* m! q" ^- z3 |: j2 ^) ^# G
     阳痿、早泄均指男性性功能低下而言。以阳事痿弱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早泄,不能进行正常

/ ]4 a& ?5 F6 I. C4 }$ b5 @7 x5 `" p性生活为主要表现。凡男女性功能低下或亢进、不育症、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5 |; n( L3 h# x) ^     【刮痧治疗】& F4 b8 ^* M# B2 }/ i/ s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 e3 @: X5 N) O/ ?5 w/ y- {) W8 ?0 ^
          督脉——百会。
, _" Y( N! s' G, Z4 S    背部:督脉——命门。
7 \- q& x% W; a+ a          膀胱经——双侧肾俞、关元俞至下燎,志室。
9 ~1 \' K* e- Y# z    腹部;任脉——关元至中极。0 E3 [. ?1 L, v7 Z) {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 V2 w+ r, H1 `3 z, K    肝经——双侧蠡沟。
3 Z# k" K+ E9 W9 F; h1 f2 @7 A* ]【药物治疗参考】+ Z$ X3 ^+ K4 d) i, n+ b) Q6 v* k
1、金贵肾气丸。健阳片。2 u5 X2 \0 z, L9 f% k8 q
2、五味子10克,水煎取汁冲蜂蜜30克口服,每曰1次。
/ M6 b) O9 d* D. \27、疔、疖、痈、疽7 D" m4 n0 o, s5 T
疔、疖、痈、疽是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病变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肤灼热,严重者伴全身发热。
) o" F+ ~: {! i
因其发生部位不同,又有不同名称,但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 n3 X  ]( |) o% ^4 H+ ^# K: [    【刮痧治疗】7 ?5 v6 k* Q9 {! S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旁2带(左侧)。
" H4 b- K# R1 j& s! T          督脉——百会。% U3 e; I* \4 ~% d0 q+ F* o
背部:督脉——身柱至灵台。膀胱脏——双侧心俞至膈俞。
0 f6 E# W) t7 F4 M) {上肢:心包经——双侧惜门至内关。
- s9 P6 B3 S8 ?, ^* G% x. D) {9 R下肢:膀胱经—双侧委中。+ U3 Z# E1 B7 R) `5 l+ b. F
         阿是穴——沿患部周围呈放射状刮拭。, ]- w7 {$ J4 h6 l( c
   【药物治疗参考】- x& j7 c7 H: m& L8 Q% B* `/ t+ r
1、牛黄解毒丸。
1 g7 w* y4 X; \4 b$ D& a0 N9 Q2、初期,可选金黄膏,紫金锭等外敷;中期,用九一丹放于疮顶,再用金黄膏外敷;后期,用生肌散盖

$ b# c0 |; |. b; X# O- x% _贴。' v; m8 p1 }- \8 ]7 a  \; k  U
28、丹毒' e' \; u: m0 p: ]7 n+ d; C7 K
    本病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发热可持续至局部病变消退时。病变局部皮肤色红,边缘明

- ?) }3 L+ Z" w: O显,表面光滑发亮、水肿,略高出皮面,触之坚实,如有大疮发生,压痛明显。反复发作的可产生局部象
# P' R' ]* }' a, s: G8 K0 e皮肿。尤以小腿多见,也可见于面部。$ g2 V: q& m# ]) L3 [! `0 k" G
【刮痧治疗】8 g. M- M; T, L4 J7 x) m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右侧)、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      3分之1。& n% s9 [- N: n. R9 C
背部:督脉——大椎至身柱。
' R4 ]  l. T+ h: p1 U& U8 d# X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6 F' z# Y$ @+ w, a. x- O  O0 Y
下肢:脾经——患侧血海、阴陵泉。  膀胱经——患侧委阳、委中。
, T6 Q. s  a8 X1 t   【药物治疗参考】冰片酒渍,外涂患处,不拘时。
4 r' |1 i6 }3 j1 P( k29、带状疱疹% G1 h2 \( ]2 r) o
    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发疹前常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局部先感皮肤灼热
0 W$ `6 ^& s9 L
,感觉过敏和疼痛,继则皮肤潮红,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小疱,疱膜紧张发亮,
' n1 s7 Q* \& `  i  E5 |# h, y( p中心凹陷,呈脐窝状,不相融合,一般数曰后干燥结痂,不留斑痕,仅有暂时性色素沉着,附近往往有淋
' Y+ S* L. j5 X, R) L9 ?- e4 _巴结肿大,好发于腰部,中医称“缠腰龙”。/ V  T, T+ V, Z* J: D
   【刮痧治疗】( U. g1 p% }; X5 b4 H( y- y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顶颞后斜带中3分之1(对侧) 。      奇穴——太阳。
" y8 v) c) O! }1 X  W4 z$ J, R& `  s背部:夹脊——疱疹所在部位相对应的向侧夹脊穴。* n4 J9 r! s5 d  A6 u8 Y+ v
上肢:大肠经——患侧曲池、合谷至二间。
  i7 D; w$ q- e/ |# L  F$ k下肢:胆经——患侧阳陵泉至外丘。
% C' a+ I) y1 ?+ ~- l. Z& h7 k   【药物治疗参考】
# ?7 S. D. A7 P- G5 n0 a( g) Z, s1、 维生素B1。* k$ y0 p- A; n
2、达克宁油膏涂患处。
" q; M" n9 V2 C7 L& _% k" ^. K7 z3、龙胆泻肝丸。5 N+ l4 }* J$ O
30、湿疹# g7 v) V& i" z/ d1 b3 y
    急性湿疹,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初起时可局限于某部位,很快发展为对称性,甚至泛发全身。皮肤

$ [6 }$ _- k( E, o# B损害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常集簇成片状,边缘不清,由于搔抓可引起糜烂、渗液、结痂等
4 `6 O/ u: K4 G) o' m继发性损害,剧痒。迁延不愈可转变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此时皮疹渗出液减少,出现浸润肥厚,反复发
' _- {! Y2 M( M% J- r' e作。( \3 W7 q0 B& k" }* W2 D: Q) F( D+ A
   【刮痧治疗】 1 P* S+ |" K# e  g6 b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旁2带(右侧)(见84页)。督脉——风府至陶道。5 s+ G* ]! |, c9 x$ e. f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肝俞至脾俞。
; t- \5 f- I5 e;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 B5 N! b* e' R4 o# g& c1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3 y! `( u- K% u: Y  D   【药物治疗参考】  m1 d% j1 k% t1 d/ ^" k5 p: l
1、蒲公英、甘草各50克煎水放凉,用5至6层纱布浸水敷患处,每    次10至15分钟,每曰2至10次。
; B" g/ c0 x3 k' w2、10%水杨酸软膏,加适量炉甘石,樟丹,冰片研末混匀外涂患处。" v0 E- ]2 {0 o' H' H
31、扁平疣
/ v" b' O  u6 _" x+ s2 Z3 b+ ]3 t+ o8 z8 \    扁平疣大多突然出现,为芝麻或粟米大,扁平,稍高起皮面的小疣,表面光滑,呈浅褐色或正常肤色
* ^+ s* n3 S! d& I. C! G
,小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境界清楚,多数密集。用手抠掉可扩散分布排列成条状。偶有微痒,好发于
3 v# U7 p: V' v颜面、手背及前臂处。, f4 q2 Q5 B7 e5 t: m6 I  I, H
【刮痧治疗】: K, k  a, O8 W$ p4 G/ O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旁2带(左侧)。% B/ D( b3 t! Y: k4 B. S8 J
          胆经—双侧风池。) c) N$ k6 X( z+ v. [
背部:督脉——大椎至陶道。! H8 g% }1 s6 V: R& e# ?% o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4 P" _! g: {; Z9 C) Y下肢:胆经——双侧中渎、阳陵泉。    胃经——双侧丰隆。
. I  y+ D# D- k# }* w( I    【药物治疗参考】薏仁米50克煮粥,每曰服1次,亦可薏仁米水煎外洗患部。* N- ~( b- z1 U
32、牛皮癣: d) R' L! a1 P, L( d
    牛皮癣是一种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初起为大小

- J0 y/ R, Q; q; Z+ \不等的红色丘疹或斑片,以后渐大,部分相互融合,形状不一,界限明显。红斑上覆以多层银白色鳞屑,: g% p0 e, {5 a5 E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将鳞屑刮去后有发亮薄膜,再刮去薄膜,即有点状出血。神经性皮炎可照此刮痧治疗1 H# D7 T2 R6 n- @

& c8 T/ [) O; v! Q+ ~' Y   【刮痧治疗】
* G1 L5 T- O$ _" a; V% j4 t# R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对侧)。胆经——双侧风池。  r& ?! _7 T0 m
背部:督脉——大椎至陶道。
* m: H  a' E, K, k% l: u: O& H* K上肢:肺经——双侧列缺至太渊。
/ L8 M' r% i% e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阿是穴——直接刮拭皮肤病损处。
. m# ^3 ]1 y6 g5 `6 G    【药物治疗参考】- W* I4 [; j) H, g& C3 H) b
1、复合维生素B。
) e4 X# ~1 e8 K' @2、肤氢松软膏,涂患33、皮肤瘙痒症
0 s, A. v7 z1 v9 ]小时,夜间尤甚,难以遏止。常因极度瘙痒而连续强烈搔抓,致皮肤残破造成血痂,渗液,色素沉着,皮

' x6 o. H0 w1 {7 X' y3 {肤增厚等。
6 R. |2 @3 ~1 i) [7 Y; }3 @% r! W$ T5 L    【刮痧治疗】6 _& o: @  v2 r4 ^8 V: S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对侧)。胆经——双侧风池。
5 ]# G2 {" E( I) {背部:督脉——大椎至身柱。; e* D4 t& ]. s, f" T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0 {" Y* y7 g5 ]% c9 x5 D          奇穴——双侧治痒穴。
* T# _: \& _; p1 F  s4 F# U下肢:脾经—双侧漏谷至商丘。! r3 c% e; b$ D' @- T
    【药物治疗参考】7 |: W, A* ]4 v& v
1、炉甘石,滑石,朱砂,冰片,适量研末混匀,涂撒患处。* C& ^$ q+ a; n9 F: H# {
2、百部,苦参,白藓皮,冰片,酒浸涂患处。; ^, @, B# q8 z0 ]0 |
处,适用于不合并痤疮的患者。

8 I9 v4 H' a  J7 T$ V34 、荨麻疹
( I" B/ k; Y4 b9 K% W  o    本病是指皮肤常突然发生局限性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可为圆形或不
7 Z- Q; D8 W; k
规则形,随搔抓而增多、增大。肩觉灼热、剧痒。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4 d) ?! ^: T) E8 X) z% {3 \* O% @) u
迹。除皮肤外,亦可发于胃肠,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于喉头粘膜则呼吸困难、胸闷,甚则窒息. Q% O/ F$ M( v
而危及生命。风疹可照此刮痧治疗。
' b- Q  t" t1 b" u! q" t   【刮痧治疗】
1 q' P. V- b" k/ o3 J7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顶颞后斜带(双侧)。
& J/ K' U' D/ o3 R          胆经—双侧风池。
# j/ {+ U$ {* b/ V1 D. w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肝俞、大肠俞。
1 u+ o7 g' ~( l: w+ b: \! L: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至手三里。    奇穴——双侧治痒穴。1 p! {8 i" a5 v6 l, g2 C2 E8 |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a% o+ F3 i  K! ?
   【药物治疗参考】7 S2 x5 I" ]/ i; U0 O1 L
1、维生素B1。克感敏。扑尔敏。防风通圣丸。
4 x# o3 u( z1 I7 [6 B' S2、荆芥45克,防风45克,白菊花45克,开水冲泡,外洗,不拘时。: }9 S+ y" Q# f- _. @$ \; o
35、斑秃
5 i4 I$ F. |* x4 Z9 \    斑秃是指头发突然成片脱落,脱发部位的皮肤光滑。脱发区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界线明

. B" v" @# V1 K4 M1 E. i" _显,俗称“鬼剃头”。脂溢性脱发可照此刮痧治疗。+ v" c, T! x7 N! c9 N. T
   【刮痧治疗】
) K3 o0 L/ H1 y- s1 G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枕下旁带(双侧)。督脉—百会。分
* ^5 y: ~" u" S0 T2 u* f
别从百会至上星、风府。        胆经——双侧头临泣至风池。  阿是穴——斑秃局部。
' J$ Q1 R; u3 c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肝俞。! y( a* N6 Y- M; D  a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v* J9 U7 K$ N7 `5 E1 Q6 ?5 c8 c
   【药物治疗参考】鲜生姜切片,涂患处,每曰3至4次,20曰为一疗程。
' F, \5 u9 h6 R0 D) y36、疮
4 B' d- J% W1 V4 K3 Y5 r& {) R    痤疮也叫“粉刺”,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皮肤起丘疹如刺,可挤出碎米样白色粉质物。常形成丘
2 t9 T6 R$ Y2 W* P0 C7 m: _
疹、脓疱或结节等,好发于青年男女。
/ O" q1 @" c. \5 q# t6 ~( a3 N# ]+ I: ?    【刮痧治疗】
5 z8 q; }* E% M; a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双侧)、额旁2带(左侧)。
2 X; r% @! [8 d" I3 ?+ B% T背部:督脉—大椎至命门。
5 M3 |/ `# K* h: b          奇穴——与大椎至命门相平行的双侧夹脊穴。
0 x3 {6 z. Y1 H( k          膀胱经——双侧肺俞、肝俞、脾俞、大肠俞至小肠俞。5 ^* A% h- U* u, V: x- L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 n- Q8 _( D6 J( c5 N- y. \* b0 d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脾经—双侧三阴交。
" D" V5 f0 E. ~- a+ c& @

4 f( j' Q" [9 @3 F% b( `' a& k  N第三节 妇科病症
  j" ^$ q# z9 o  e# M    1、月经不调
7 Q  B5 Y$ T7 a6 B3 T+ b4 }& ~    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都称为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

3 T: m0 M  _4 I) t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不孕症可参考本病刮痧治疗。
5 ~2 F2 P; ]  F6 m1 z3 P   【刮痧治疗】
8 u. {& H8 M! D% J8 ]3 N$ y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右侧)、额顶带后        3分之1。
! ?9 l2 u- l: H( Y-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脾俞至肾俞。
2 V* t7 t1 P5 j8 C& c. {# M/ C* p- K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 c# R( U1 F4 A
          胃经——双侧归来。6 x& G0 S' t6 d/ C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M5 a5 K" ~0 l, k+ @
          肝经——双侧中都、太冲。
8 a- K. L+ ]- x: D! O: ~          肾经——双侧交信、太溪。
( E  ?& C. _3 }# I经早:太冲、太溪为重点。6 d, \% L- R9 J! @* |3 B
经迟:血海、归来为重点。8 F0 v' J5 H* Y; J! n" B" O  w
经乱:肾俞、交信为重点。
4 j) s5 @7 [8 ]' ^+ A0 M; H3 p' q   【药物治疗参考】8 Q5 ]/ K$ V" ?% w
1、益母草膏。归脾丸。加味逍遥丸。2 N4 t8 [5 x: B/ J7 r, n1 s1 V
2、枸杞子15克,大枣10枚,猪肝30克,水煎服,每曰1至2次。) L8 T% f4 ~5 n3 i1 f  I
2、崩漏& T2 p1 f+ w) o
    非经期出现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称为崩漏。类似西医所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和产后恶
7 W: b* g& J- z, ^5 `$ D
露不尽亦可照此刮痧治疗。
0 z& {# a& ^9 l: r! I; ^+ D" g) c0 l    【刮痧治疗】% Z4 Y4 |( H# d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右侧)、额顶带后        3分之1。
5 s6 y( ^$ ?. V# M0 w! M+ B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I  g/ L. f9 l/ L$ F
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 M5 l+ P. y8 i, S" F& a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地机、三阴交、隐白。
/ Y6 |0 r( ~- D% O          肝经一双侧太冲。0 B/ A+ K, O& \
          肾经——双侧复溜至水泉、然谷。/ C, v2 l( K# k
          胃经——双侧足三里。
% M. N/ |+ @* ~7 _   【药物治疗参考】
. U9 e2 [5 B6 L$ T1 y1、安坤赞育丸。金贵肾气丸。) r4 _/ U; m! y
2、仙鹤草30克,血见愁30克,旱莲草30克,水煎服,每曰3次。* V; P9 M6 b6 \( m
3、痛经" }5 V+ H% G- {& \/ O0 g
    痛经也称行经腹痛,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

1 p) i5 L6 O7 \/ L2 V9 J& J( u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痛经可见于子官发育不良,或8 K1 z* B* o- @6 B# |9 K1 y2 e
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9 U7 _; I! \# z0 h& D5 Q   【刮痧治疗】
/ U$ [, Q. ^3 }5 B; X: W/ _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左侧)。
. i  o9 N5 j" J) p0 I7 e+ P8 k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次燎。  k2 h/ x( C2 M3 n
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肾经一双侧中注至横骨。/ H" Q" q# M3 z4 V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地机、三阴交。肝经——双侧太冲。
" y$ O( p) H' l7 @6 c   【药物治疗参考】: j$ b  x2 t+ j+ A. e
1、益母草膏。异位痛经丸。良附丸。加味逍遥丸。! T( Q; x( k% k
2、大枣10枚,小茴香10克,干姜6克,水煎服,每曰1至2次。9 H( l% p7 G& D
4、闭经) P5 [9 F% X: {4 [0 l
    闭经或称经闭,是指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曾来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
- }) M7 _1 g% b/ _8 C4 H' L+ h, R6 ^   【刮痧治疗】
8 f2 f( {: \0 m3 i+ E& o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额顶带中3分之1。
1 k; S7 ?4 g, m( d- U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脾俞、肾俞、次燎。
# p+ @- g  b3 D! o3 B7 l/ O% R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2 K! L9 i; O. I4 o. v下肢:脾经一一双侧血海、地机至三阴交。# Q% _! k0 ?( x! y1 s
          肝经——双侧太冲。    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 O1 s/ ?6 U7 r4 m" G  r* M+ t   【药物治疗参考】- m! K" F  K8 X6 h7 i: q6 ^
1、归脾丸。得生丹。金贵肾气丸。
* G( h0 c( k. w" ?+ Q2、柏子仁10克,研末,猪肝180克,煮熟同食,连服3至4次。
' Y# m: c8 ^6 K: M8 y" A5、绝经前后诸症8 I5 p& _; X* `3 O! i. P" D1 w( m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经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或浮肿便溏,腰背

: l" f( B* @4 A) p+ C酸楚,倦怠乏力,甚或情志异常。诸症轻重不一,有的可延续二三年之久。名为“绝经前后诸症”,西医
7 H* v5 l) o+ J' G. D- g4 j2 t8 g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5 @" f/ w7 q0 d* a    【刮痧治疗】) e5 n+ C8 A" b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额顶带中3分之1。督脉——百会。
) x& @+ |' O  E% y背部:督脉——命门。    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 u6 b" t# {# C  Y
腹部:肾经——双侧中注至大赫。
0 w) }/ ?5 p2 B! S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心包经——双侧内关。5 Q' ?' q, x1 ~% J0 P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三阴交、公孙。
; [; B; \/ L9 r3 D/ |# f8 ~          肝经——双侧太冲。    肾经——双侧太溪。
4 O! \% c) H8 R' U* p1 L' r   【药物治疗参考】
1 l1 Y9 ~4 z- B; H# p* ?$ G1、更年安。补心丹。右归丸。金贵肾气丸。加味逍遥丸。
4 `: x8 v  \, M% Z; A9 n2、莲子10克,百合10克,丹皮15克,共研末,每次2至3克,每曰2次,黄酒送服。' ~$ O0 L5 \& C$ Q3 R! u( S" n
6、带下病
* `5 h5 W+ H$ W3 [4 e4 b    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白带。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

% O/ {, k# x: V; f) U8 ^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则称带下病。可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9 o* ~9 x: |7 B
    【刮痧治疗】8 h, g: w1 U4 e, L8 j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右侧)、额顶带后        3分之1。
: K5 k" @7 _4 g  n7 C+ `3 S: c4 T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至肾俞,次燎至下燎,白环俞。. m& I; r* T, G7 \
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    胆经——双侧带脉。/ K! R1 ~$ K5 C5 b" k+ ~! e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 A, ?/ d. d4 F  L" `3 f8 }3 P          肾经——双侧复溜。
5 n3 h' h$ |' q+ C   【药物治疗参考】
5 t- o& O" P, N4 R1、 金樱子30克,和冰糖炖服。
0 v6 j. j3 X; g2 M8 C- T2、千金止带丸。
1 f9 ~6 s( k6 q: e0 s! S' U3、白扁豆250克(研末),红糖120克,白糖120克,同煮至扁豆熟    为度,分2次服完。
0 |( e) q( O# t1 M) l7 r7、乳少" s$ v/ F! n2 u' j$ F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称“乳少”或“缺乳”,也叫“乳汁不足”。此现象哺乳

0 ]# L7 W. d8 V& g, d: f期也可出现。+ Y0 I" w# m) S; E: D) i
   【刮痧治疗】* M0 t8 R& t' U( ]$ m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 p9 A' J% m( H3 K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小肠经——双侧天宗。
8 z8 D' V, [0 S* R8 T; S! Y    胸腹部:任脉——膻中。肾经——双侧气穴。
. s: k$ q7 O) g& s            胃经——双侧乳根(乳头直下,在第五肋间隙)。
% Z% b" }4 Z/ i7 Y" S1 ^1 r   上肢:心经——双侧极泉(腋窝正中)。  小肠经——双侧少泽。
% x4 Z1 Q- I, M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 d7 q# ~8 A: H% q/ `. i) V
   【药物治疗参考】
; H& p+ U0 t6 f6 G) s1、王不留行30克,水煎服,每曰2次。( D& r7 H* u. M( B
2、赤小豆5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每曰2次。
/ q( q, e& a2 C, @: ]8、乳腺增生" K% p9 ?4 u8 v! l
     乳腺增生即乳房出现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砂粒状等数目不一、形状不规则、质地中等、活动

! `$ ~( I+ I7 c) p8 v- E、不粘连、边界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或比较清楚的非炎性肿块。
+ ]" B% e6 q# k; v   【刮痧治疗】+ P& {# `8 m& J- }  @( m! W) Y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前3分之1。
$ I3 N+ _! K  Z5 A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胆俞、膏盲。
+ |) Q! _. L! U7 ^# [0 s* g          胆经——患侧肩井。  小肠经——患侧天宗。  T6 U  A0 V# ~/ t
胸部:任脉——膻中。  胃经——患侧屋翳。
* D: F: ?# g0 n/ y          阿是穴——乳腺增生局部。
: r% Z" D  s4 P8 N8 {! l" L, V          肝经——患侧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 w% ]' K7 ~9 w- b, J6 ^下肢:胃经——患侧丰隆。
/ W7 S& `* o, f, e4 q4 ], b9 @          胆经——患侧侠溪。
' g5 ]1 y* x# M& T' E          脾经——患侧血海。2 a3 n! a! j) [" r: Y1 X
         肝经——患侧太冲。8 E& i2 B* R( Y" K( X7 `
   【药物治疗参考】乳块消。加味逍遥丸。
- L. m% w0 l7 i- S9、急性乳腺炎- t/ b. L+ F0 s' s! K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乳腺急性炎症。早期患乳肿痛,显现大小不等之结块,皮肤不红或

6 g2 Q% l8 S0 k" f& {微红,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闷恶心,纳差厌食;中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水肿灼热,
- q0 X* J6 A1 I跳痛剧烈,疼痛十余天不见减轻,硬块中央变软,全身不适加重;后期破溃出脓后,一般热退,肿消痛减1 j+ b4 D1 f+ ]" F& ~$ y; U
,逐渐愈合,亦有破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愈合较慢。
/ c+ Q% m0 O4 Y    【刮痧治疗】9 K5 c7 z7 {4 X0 F7 V; e3 M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对侧)、额顶带中3分之1。$ Y  \4 }$ \$ `8 z# s; i$ N- p' a0 r  u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
8 t% ?, z' r0 N# s( r          胆经——患侧肩井。
2 \7 L0 [! z' j% j          小肠经——患侧天宗。, |! Y6 W9 q* J4 ~8 p
胸部:任脉——膻中。7 r7 s0 b3 z8 x0 y0 C
          胃经——患侧屋翳、不容至乳根(乳根位于乳头直下,第5肋        间隙)。0 C3 A; M  m/ r
上肢:小肠经——患侧后溪至少泽。  s2 y  i+ T+ h" [/ K  H& y+ z2 i
          心包经——患侧内关。/ h: H( j) Y$ a. {. v
下肢:胃经——患侧梁丘、丰隆至冲阳。& e, y6 b: K* X9 E
    【药物治疗参考】
& V) v% a1 ?8 V9 I# q7 ?1、抗菌素类。" M' h+ b8 G* P! G% z. C9 ]
2、犀黄丸:适用于乳房起块,按之根盘坚硬,界限分明,红肿痛颇    甚,甚至恶寒发仍贿。
& @. ~: e, p# k8 N/ N3 C( L' |/ @3、清热消炎片:适用于本病初期,局部有肿块,排乳不畅,有压痛,    发热恶寒,头痛者,
8 c/ B5 J) }/ S# o* |3 o- q& K. m! u. a10、子官下垂
8 M3 b6 n3 k7 F! n3 g& j    子宫下垂为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脱出阴道以外,形如鸡冠、鹅卵,色
* J/ _  r1 p( g
淡红,中医叫“阴挺”。胃肾下垂可参照本病刮痧治疗。3 }" Z# w. C% Q8 D7 d$ S  q
   【刮痧治疗】( J8 c0 V6 x6 ?- |1 o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督脉——百会。背部:督脉——命门。膀胱经

& u, E; e) k2 g0 }——双侧肾俞。
( ~, L  ~# Y! p  ~: }" ~2 d腹部:任脉——关元至气海。胆经——双侧维道。肾经—双侧大赫。    奇穴——双侧提托。
2 }$ q* H( r0 K3 G: Y0 |1 S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Y% i; @- F& G4 g6 b
   【药物治疗参考】/ ?2 @4 D1 i! K+ G. b
1、 补中益气丸。金贵肾气丸。
  O! m# o6 c" E* {6 s2、山药120克,每晨煮服。: @9 U5 ?% p  D, G
3、黄芪30克,生姜5片,炖鸡食肉。
% e  |# w: Q& y1 J( K. j8 n11、子宫肌瘤! N* a$ f( @6 S( G
    子宫肌瘤为子宫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组成,可造成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贫血。B

  o: u6 t" O, i9 m超有助本病诊断。盆腔炎可照此刮痧治疗。& j. X- A6 A/ [7 R+ `
    【刮痧治疗】
! Y/ J% x/ [* b6 ^. o, Y) m%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
9 v- R3 T+ `+ q6 b' s& Q背部: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次燎。
# `. ]% e0 K0 H/ _' P7 Z8 [( {4 w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4 T; _5 x$ b, N+ V          胃经——双侧归来。
, [( O/ ^8 m' l+ Q- o; Q) d; h          肾经一一双侧气穴至大赫。
1 B& f; s; a0 I3 v) h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 ]; q7 ~8 _% }/ d3 q$ K
          肾经——双侧复溜。
! \# _% f. H1 n! K7 e# P          肝经——双侧行间。3 ~" P- {, B* _4 K# U
   
  L7 Z0 H1 k9 \0 k* E5 b第四节儿科病症

# d& N+ A9 U1 x    1、百曰咳' D3 x7 A1 @% Q
    百曰咳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以阵发性发作,连续性咳嗽,咳
' J) C% d' _9 T
后伴有吸气性吼声为特征。每曰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故亦名“顿咳”。小儿感冒咳嗽,肺炎、支气管- V& ^/ G2 _4 b8 J0 k
炎咳嗽可照此刮痧治疗。
9 X- a5 V! L  @6 x( Y- ?9 M' ]( l) ~   【刮痧治疗】
: s& \' _' l7 u  p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 T+ {/ S# e/ @9 [
            奇穴——双侧百劳。
' U5 s( h6 {" {3 I$ v: t  e& ^7 B背部:  督脉——大椎至身柱。
" O1 D9 e# G8 \9 H3 r  z            膀胱经——双侧风门至肺俞。
5 S7 q( t7 B- G: S" y0 x胸部:  任脉——天突至膻中。
! I* e4 \3 m* h# V  U! u( z  Y            前胸——由内向外刮。9 O: c5 q, u- Y7 z  B
            肺经——双侧中府。
7 w% \0 Z+ u, y% R2 l# K+ o上肢:  肺经——双侧尺泽至太渊。
! ~+ U# P) b1 s% u  ]" [5 }) E, l            大肠经——双侧合谷。
$ I5 i4 _9 k+ Y/ E" _- e0 B下肢:  胃经——双侧丰隆。% o  J2 p! M6 I3 o# ~
            肝经——双侧蠡沟。0 y2 t9 H# k2 i* j4 A% Y
    【药物治疗参考】
$ a$ `. \! I/ z" F# p$ x0 r1、百部10克,水煎取汁加糖适量,每曰服3次,连服7至10天。
9 S# m1 r* q  |9 W2、鲜车前草30克,捣汁,开水冲服。+ E# b# Y5 H4 o# R
3、新鲜鸡胆汁1毫升,白糖适量调匀,分2次服,曰2次。6 V( I% w+ q# ]5 w$ \
2、小儿腹泻
& f; l( m3 H2 C4 n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多由于饮食不当或肠道内感染所致。小儿腹

! q' W' S0 G( u3 _$ Y! y泻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w9 m/ z# ^# m5 k
    【刮痧治疗】* d+ F7 l2 C0 n% m7 g/ R& Z7 ^3 G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
3 i( f1 e5 R; k# n2 U. \+ P# O% r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肾俞、大肠俞至小肠俞。1 Q, g: B) G4 I
腹部:任脉——建里至水分。  Q: F) e( r" i5 _1 j& i3 h
          胃经一双侧天枢。
+ C" B. J3 l2 y3 _) F          肝经——双侧章门。) h: q+ h: ]" J/ _4 [! s1 v9 G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内庭。
. s/ \  q( L' d- `   【药物治疗参考】
" ^2 H+ `9 Q' v1、肉豆寇3克研细末,每次取0.3克,开水冲服。: G: P' s  r; y) ^
2、胡萝卜煮烂捣泥加水服。' o  l2 h  \0 b% Y8 i! b& c
3、绿豆面适量,用鸡蛋清和成面饼状,贴敷囟门处。每晚贴1次,次晨取下。
, ~0 h6 H* @/ i, g, s3、小儿消化不良2 n  }4 H5 y$ C- `
小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纳呆厌食、饮食不化、腹满胀痛、嗳腐呕吐乳食、大便腥臭。小儿营养不良、生
% N5 L, K  g- J4 @; ]
长发育缓慢、肠寄生虫病可照此刮痧治疗。+ l/ r; n, S. e1 _. `" m
   【刮痧治疗】
% b1 U6 q! @- G- y, z/ u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 ]. q' l  w- y6 N* m
背部:督脉——大椎至悬枢。# Q) _! B) D$ S2 i2 i7 c" o' q
          膀胱经——双侧脾俞至三焦俞。
  o0 H: `+ q$ O' j腹部:任脉—中脘至气海。        胃经——双侧天枢。) m4 t: j& v4 J) E! g" h
          肝经——双侧章门。4 w' i& S# ^) e% s/ ~: Y% w* p
上肢:奇穴——双侧四缝。! F. @9 `9 x/ N  x2 d4 c. F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公孙。* C6 l3 X) W( r* n
    【药物治疗参考】
4 C4 O9 _- `3 Q4 B1、小儿化食丸。加味保和丸。启脾丸。健脾丸。4 D4 ^. `9 l( \8 m/ t1 F. g
2、鸡内金,焙干研末,取1至2克开水冲服,每曰3次。
$ d$ {! M) {' n7 Y6 S4 t- b' [# _4、小儿遗尿
1 E0 @* v; j, N/ }% Q" z0 B小儿遗尿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俗称“尿
# h: g4 R; Y- Z! n7 c  o   【刮痧治疗】: [  B) p, y  }3 R$ o' S3 X; q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3带(双侧)。
* G1 e% w! N  p& v& {          督脉——百会。  i$ z) r; q+ Z! A5 t
背部:督脉——身柱至命门。1 Z/ _$ M% R  o' ]& C( a
          膀胱经——双侧肾俞至膀胱俞。
0 n3 L2 K3 A* h& R0 b0 g8 P腹部:任脉——关元至曲骨。
7 j& A' M8 ]" @/ U, X&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三阴交。, I+ w& z( B5 K$ D& H8 w) P
          肾经——双侧太溪。! ]* R+ ~7 g5 g( a8 w6 r; ]
   【药物治疗参考】* Y0 Y1 S# i% P8 @! [/ b/ b
1、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许,每曰下午以温开水调服,连服10曰。
2 {' Q7 X$ [- k; a5 o( l2、益智仁10克,醋炒研末,分3次开水冲服。! q4 K* Z3 i  W# K
3、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于脐部。每晚1次,连用3至5曰。% b& \4 G) `  j2 L. ?3 Y: Q6 @
   5、腮腺炎
; g2 h  P; F6 a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见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故又有“蛤蟆瘟”、“大
' r3 o" s. W0 h4 ~
头瘟”、“痄腮”之称。好发于冬春季,故中医也叫“温毒发颐”。
5 ^  [2 N4 T6 ?. G) R* b6 U3 h    【刮痧治疗】$ ]! u& t# D& E% U: F; x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患侧)、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患侧)。  胃经——患侧大迎至
  X2 ^; w8 \/ O% E. z6 L% S
颊车。( l9 @2 j/ ?1 T2 f# J% `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至胃俞。& P, ?% q# z/ r) E, E. P
上肢:大肠经——患侧曲池、合谷。三焦经——患侧外关。
5 x. U% T& J. _) _: h          肺经——双侧少商。
% L/ S& X* e! t4 b下肢:胃经——一双侧丰隆。
. _2 D% B, ^4 o  R! ]    【药物治疗参考】2 N! U0 L2 `! u+ i6 I. q( p
1、板兰根冲剂。& s5 y# J7 r/ |: @
2、仙人掌去净刺及皮,捣烂敷患处。
) F7 m# ]) z1 S' t" T3、夏枯草,板兰根适量水煎频服,连服2至4天。
2 ?8 v% U6 d& A6 ?7 J$ p3 T8 x' v6、小儿抽搐
; C0 u1 u" I5 ~  Q" U2 }    小儿抽搐中医叫“小儿惊厥”或“小儿惊风”。发病时四肢抽搐,伴高热、神昏。发病急骤的叫“急

& {& [$ F9 P1 W' c惊风”,可见于脑炎及其它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手足徐动,发病缓慢,不伴高热神昏的叫“慢惊风”,
& `4 X! S/ H7 V* q见于缺钙、脱水、营养不良等。凡抽搐病因已明确诊断者,及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t& A5 ^$ f& |+ M0 P+ ^( P

3 n( C* l9 R' w/ o    刮痧治疗】
; F* o- w; ^* q( w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双侧)、发热加额旁1带(双侧)。督脉—

- l8 R) H3 Y/ ]7 e—人中、前顶、大椎。
5 u9 v9 O& J  |/ I7 M( E/ k上肢:大肠经一一双侧合谷。7 S' A0 D: |  y! y. N8 N: T
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肝经——双侧太冲。肾经——双侧涌泉。
; J" d7 o+ E. g. ?4 I   
8 C( p4 q& E3 C# T& C
' I0 U% G/ r+ U: g
第五节五官科病症6 d& A0 j' z. `  Z
1、 目赤肿痛
9 y# Q9 \* e, Q/ p$ F# Z) L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科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俗称火眼或红眼,常见目睛红赤、畏光、流泪、目涩难

2 _' M" y2 [; U; N* X/ N1 `& p( L睁、眼睑肿胀,可伴头痛、发热、口苦、咽痛,常见于急性结膜炎、结核性结膜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2 ~. T. X: _& |; a; [: q4 N$ o急性出血性给膜炎。
: l/ r/ ?7 r- J" U8 t8 a   【刮痧治疗】
: r; @6 H. x" `% z) `7 m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前3分之1、顶枕带上3分之1。膀胱经——患侧攒竹、眉冲。督脉——

' i& c+ d9 ?! D3 C4 Q上星。奇穴——患侧太阳。胆经——双侧风池。! D* V5 }3 [9 }1 M1 C1 ~- N6 r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肝俞至脾俞。
6 T) b  K. W- M/ @4 H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至商阳。    肺经——双侧少商。
3 J2 ^( l$ V1 w% G下肢:胆经——患侧光明至阳辅、侠溪。
1 j1 ]0 ]# k1 q1 l% p! F2 H    【药物治疗参考】& j( r8 q+ N. P" f( G9 U6 {
1、龙胆泻肝丸。维生素B类。
5 u& E5 y2 y/ h6 p2、白菊花60克,煎水熏洗眼外部,每曰睡前洗1次。# h) C! H% ^9 o6 B& i9 W
2、麦粒肿
- B* H+ e  u3 @+ j! r    麦粒肿为眼睑发生局限性硬结,状如麦粒,痒痛并作的病症,俗称针眼。
( I6 B; }) n4 B1 s$ a8 e   【刮痧治疗】
0 t0 s1 `, ]) Y5 J4 z4 p) i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中3分之1、顶枕带中3分之1胃经——患侧承位、四白。  膀胱经——患

; H) v& ~) B- |, n/ M: W9 _$ Y侧睛明、攒竹。奇穴——患侧太阳。  胆经——患侧瞳子燎、风池。" `% N- T; B! U" `, z7 V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胃俞。
' w) ^0 }& u8 k- u# e. B" @' H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3 |, D1 d7 i0 u6 u
   【药物治疗参考】
8 w0 Z9 @8 W/ Y    线绳或麻绳约30厘米长,醋浸后,在患侧中指第三节中部缠绕1至4圈,松紧适宜,越早越好,6至8小
0 {% V6 {, ^: x8 x
时后解去。适用于麦粒肿初发、红肿疼痛者。  y& e! c) j4 a- L
3、眼底出血; y7 P0 a0 t& n6 W% ^5 F! d) i9 ?+ ^: q
    眼底出血是由外伤、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视网膜血行障碍、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病引起
4 ~# y5 j& R6 N2 w+ L
的一种眼病。特征为视力突然减退,轻者如隔云雾视物,重者仅辨明暗,或时见红光满目,或一片乌黑。
+ y2 A' n8 `9 K8 Z3 d+ @    【刮痧治疗】1 U+ z: i  M7 k8 W9 K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下3分之1。督脉——百会。膀胱经——患侧睛明、

$ S3 Z0 u  s: V; G+ Q攒竹。奇穴——患侧太阳。胆经——患侧瞳子燎、风池。
# x+ g$ K% f& q- r8 J0 `6 _背部:督脉—大椎至陶道。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
" V! [8 z2 W  f% J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肝经——双侧太冲。
$ k- I* e/ t: F" }9 `# N   【药物治疗参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龙胆泻肝丸。
- Y( p; h2 ^( R5 ^4、近视! F5 H: c1 H) _8 B" a6 w6 O
    近视为远看不清楚,喜欢把书报置近于眼前处阅读。如不戴眼镜,在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易产生肌
8 R5 k3 J2 Y* m
性眼疲劳,出现视物双影,眼肌痛,头痛恶心等症。假性近视、远视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视力减退,皆可照
% V; l. }  Q% ~  M" P此刮痧治疗。
& c+ S$ Q( U: o3 h% U    【刮痧治疗】. Y$ i4 V: `! B1 d* U/ B/ ]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下3分之1。膀胱经——双侧睛明、攒竹、眉冲。胆

4 h  |* g$ ^" L经——双侧瞳子燎。奇穴——印堂、双侧太阳。胆经——双侧风池。三焦经——双侧翳风。* p; s; w! k+ t% ]2 s. c9 t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
/ ^6 Z8 G" r6 G$ t1 x1 ]( h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 N; X* j5 V+ u$ [+ {
下肢:胆经——双侧光明至阳辅。
. T$ @) c9 `' B% l5 X8 h
5、青光眼9 j0 Y7 q# d; L" j1 {1 f9 [7 ^0 p
    青光眼常见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畏光流泪等,检查时可见眼压增高,
8 x+ q8 M4 P# e3 @# I% [
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力缺损及视力下降。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光大性青光眼皆可照此刮痧治
. i/ w7 i) X: ^3 p4 V" A# r疗。
3 o8 ?( t! d, V    【刮痧治疗】
! `" D% J8 Y+ F4 P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下3分之1。
$ _  d7 y' c5 w0 B& I* {, c          奇穴——双侧太阳。    膀胱经——双侧睛明、攒竹。
, ?0 o% l( O3 s6 A# `1 S          胃经——双侧承泣。    胆经——双侧瞳子燎、风池。, N! _) W2 H) p
          三焦经——双侧翳风。2 m# i: ]% m& P. G4 p
    背部:督脉——大椎至陶道。3 j0 m* _( K6 d. I8 u
          膀胱经——双侧肝俞、胆俞。
. l9 r+ o8 X8 S8 a6 W  A3 O* W    上肢:大肠经——双侧三间至商阳。! h. w1 Q1 o7 j: M' ^1 i0 m
    下肢:肝经——双侧太冲至行间。' L: K& V; b! }+ B) f2 A; Y
    【药物治疗参考】) X, r2 Z- |" s0 a! \, V: G( X2 N
    1、2至10%胍乙定眼液滴眼,适用于慢性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M8 o/ ~8 @6 I( O$ H. [5 \. c' Z
    2、龙胆6、白内障8 m7 {' J) B& R5 u
    白内障临床以逐渐进行性视力减退和晶状体程度不一的混浊为特点,分为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

, l7 v  h7 Z  c: Q  o. {障、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也可照此刮痧治疗。
" A  S% O5 S4 U" U9 d    【刮痧治疗】
( g9 o) d2 R5 Y" j9 Z1 A  r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枕带下3分之1。# O: ]3 X9 X' X8 J( ]
         督脉——百会。    膀胱经——双侧睛明、攒竹。6 Y% L4 s% Y+ h% Z, v- d/ ^) L1 L5 m6 j! ?# c
          奇穴——双侧太阳。1 }+ u: G5 j" V  ^4 N6 I
          胆经——双侧瞳子燎、风池。2 r6 T2 W) m( U8 ?2 }; m6 K9 }
          三焦经——双侧翳风。- c+ r) m' A) r! D3 \6 Z- n- ?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4 A4 I1 j) _# F2 |  ~5 F0 A
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至三间。
4 P& o. a- T5 N4 }8 w1 D' M! u6 n8 c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m. l  G. H4 S' J6 M2 b" l+ m
    【药物治疗参考】
' N8 W: k8 x% _( L& y1、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
0 N8 ^1 \# S* }) h( A4 o1 o- x2、白内停滴眼,适用于早期白内障和暂时不宜手术者。
1 {& K  u8 d4 ^( e( @7 [( o* e% L泻肝丸。石斛夜光丸。

" }* v" V$ [8 F/ Z9 x0 q1 G7、耳鸣、耳聋- H: K9 e. \% H6 h$ j# @" V
    耳鸣的表现为经常的或间歇性的自觉耳内鸣响,声调多种,或如蝉鸣,或如潮涌,或如雷鸣,难以忍
& ^1 X3 I" e5 g# m
受。鸣响或有短暂,或间歇出现,或持续不息。耳鸣对听力多有影响,但在早期或神经衰弱及全身疾病引
# p8 c: g( U' V, Y# @  g/ B: u# X( A起的耳鸣、常不影响听力。耳聋表现为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有由听力逐渐减退
( K+ B: _/ u/ {、而至全聋者,有突然发生耳聋者,有发于双侧者,有只发一侧者。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中耳炎皆
9 r; F1 W( n( w! @7 y6 e; Z8 O可照此刮痧治疗。
7 ^: F1 E9 w4 L6 _   【刮痧治疗】( M5 t3 p) x1 r+ Z) d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患侧)。
5 Y1 }% W  @0 ]          胆经——患侧悬颅至听会、风池。
$ Z( p  K5 W6 [8 a! i          三焦经——患侧角孙至翳风。6 a' ?" n0 e2 o8 r. r* G
背部: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气海俞。
; P% o8 d- }  e+ ?# K/ E4 Z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
" T& U: b# Z- G! ?0 c1 T3 s上肢:三焦经——患侧外关、中渚。' g# e6 w! H7 D6 Y/ F
    【药物治疗参考】- D) I7 N6 H% S  K" ~
1、谷维素。耳聋左慈丸。
- U3 k; H, r4 Y; Z' a' F! G0 v' K/ D2、芥菜子30克,捣碎,药棉包成小球,每晚睡前,分塞两耳内,次晨更换,适用于两耳暴鸣,病程短者

/ |, P. X2 h+ ?0 @
: d- b2 X1 w' H1 v. }( Y8、过敏性鼻炎
* t: o8 ~/ x' H% k! S. r    过敏性鼻炎常阵发性鼻,软腭局部发痒,或连续反复发作性喷嚏,分泌物多,出现大量清水涕。如继

3 D- a" N& i5 N+ _. e6 e/ y8 _% h发感染,分泌物可呈粘脓性,间歇性,发作性鼻塞。暂时性或持久性嗅觉减退和消失。可伴头昏、头痛、
- G/ u  a4 v& b慢性咳嗽、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
$ ]% K8 {" W- D    【刮痧治疗】
$ L5 Y3 a: @  s# ~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左侧)、顶枕带中3分之1。3 }1 C) b: }! B$ _( ^
          大肠经——双侧禾燎至迎香。    奇穴——印堂、双侧上迎香。9 ?5 S( I, r& b  o! U
          胆经——双侧风池。    督脉——风府至大椎。
8 W6 T: s! V  m3 T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至脾俞。$ O' J! s* a# F' Z1 m, m) g# |
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  肺经——双侧尺泽至列缺。9 T/ M. O6 |* n6 k6 u4 T% M6 F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条口。
9 s7 H- A6 p5 |! C) O    【药物治疗参考】
$ c& p, O  F$ W1、麻黄碱苯海拉明滴鼻液滴鼻,适用于因过敏所致慢性鼻炎。
; |: @& c) ?- s6 F8 N6 O2、辛芩冲剂。
' j) _; m" w/ l- `% S9、鼻窦炎
$ ~4 z! A, r7 A  I  k3 r    鼻窦炎以鼻流腥臭脓涕、鼻塞、嗅觉减退为主症,常伴头痛,中医称之为“鼻渊”、“脑漏”等。急
# D- Q) y! b8 w9 ]6 N! B* M
慢性鼻窦炎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W+ n7 P0 K. b- I0 o6 C
   【刮痧治疗】6 o' c3 g8 l4 b- t0 y* _  Q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
/ F. R- l! N/ N7 _9 B          奇穴——印堂。    督脉——百会。  胆经——双侧风池。
  m" `: s; L  v2 o2 k/ [" t          奇穴——双侧上迎香至大肠经—双侧迎香。, E! R4 e* r) C5 M- f' q! v
          膀胱经——双侧攒竹。( Z" N' i( e4 ~8 n/ K2 ~
背部:膀胱经——双侧胆俞至脾俞。) |  u8 O  \2 ~2 g% S( e7 W" [. H3 o
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    肺经——双侧列缺至太渊。4 w7 W, K) T: Q, d' {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 C7 N2 g) t$ S( x, g# V6 m    【药物治疗参考】* K/ T3 s9 r9 Z/ F: p" o
1、 藿胆丸。龙胆泻肝丸。鼻窦炎丸。1 b% m" S4 \9 `- n
2、滴鼻灵滴鼻。* J, B; z2 r0 P: d( e7 u
10、鼻衄
: _; @0 E0 ]# V+ K5 E0 e3 e    鼻衄即鼻出血,是多种疾病可见的症状。
5 F6 x" B+ h' [  U: Q+ k/ S. z   【刮痧治疗】! O: T0 S5 _( Q& V4 O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患侧)、额顶带后3分之1。2 D1 j9 j9 _6 H* X' t! p' B6 A7 v+ M
          督脉——上星。胆经——双侧风池。
0 F# v' d- c; i, K/ n: @          大肠经——患侧迎香至禾燎(出血时禁用,平时用于预防)。% r# d8 E9 m" `# @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至胃俞。# c) k' R) N# ?1 r& D
上肢:大肠经——双侧三间至二间。& T$ A# J$ d2 w& ]' Y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肝经—双侧太冲至行间。
" ^) f0 ^/ g+ K! P    【药物治疗参考】* C: \7 }7 |; M6 p
1、用棉球蘸1%麻黄素生理盐水塞人鼻腔,适用于出血较少者。1 T9 e7 \$ l' C
2、云南白药。
; V: C2 y; f( X8 u3、大蒜捣如泥,贴敷涌泉穴,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鼻出血。* O( B8 V4 q' R& x* |
11、牙痛
% n3 n0 T9 I( |) _+ Z* l& {    牙痛为牙齿疼痛,咀嚼困难,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疼痛加重,或伴龋齿,或兼牙龈肿胀,或

! J  L5 S, {  L有龈肉萎缩,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牙神经痛,牙龈炎,下颌关节炎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 E. g6 b6 t9 |( P7 e( Z  R% c4 @- B) ?/ x    【刮痧治疗】
5 q& f! |5 M5 X9 x2 v% F' B% z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中3分之1。) E: M& |: o7 k( x' K" {9 d
          胃经——患侧下关、大迎至颊车。
: x6 h) G# c1 _$ A% X          督脉——水沟至兑端。1 @, u$ N  J4 D' _
上肢:大肠——对侧温溜、合谷至二间。! `6 e: R- V- V  ^
下肢:肾经——双侧太溪至水泉。  胃经——双侧内庭。; C* y7 g6 z8 v7 e( C; z& Z
    【药物治疗参考】西瓜霜外敷患处。5 d" H  A, g, d, V- c
12、咽喉肿痛0 `* R/ o; E1 ?" J
    咽喉肿痛是指咽喉部红肿疼痛的症状。在多种外感及咽喉部的疾病中可出现此症,本症又有“喉痹”

9 K) C! f: ?) G、“喉喑”等名,急慢性喉炎、扁桃体炎、咽炎可照此刮痧治疗。
6 v! F. y( M: X, }! \: q   【刮痧治疗】
% S' m# Q' [) c& k$ R头颈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
/ W/ @9 D0 G. s& d- t0 {; `            胆经——双侧风池。  任脉——廉泉、天突。
! J- S+ G: W+ `1 B/ C            胃经——双侧人迎。
! K1 ~; j6 n& @& @' A背部:督脉——大椎。9 g  d% M% {: X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肺俞。. B1 w4 ^+ _( T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0 I& ?  O6 R9 ?          肺经——双侧尺泽、列缺。
9 y2 I, n( d1 W( _8 ^下肢:胃经——双侧丰隆、冲阳。
! D2 t8 {- d: a% P/ m  b          肾经——双侧太溪至水泉。
3 j6 l$ N# K8 _6 g   

3 b6 r) a( K. e, {5 d* p, w
& w" G/ |- e1 I$ D第五章保健刮痧法# i- e% |# v& y( R/ E6 Y
   保健刮痧法是有效的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方法。本法注重对机体的整体调理,通过刮拭全息穴区和, _, w) l8 q; h$ _3 ~$ E8 S& @* A
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畅达气血、平衡阴阳,从而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愈病能力。保健刮痧
/ r; T; S) N" c. e7 _4 Z0 s又有加强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除的作用,对潜伏的各种病变进行有效的提前治疗,能收到防微杜渐
( G% l, F7 \& N- [% D: L4 ^. {# m、预防疾病的效果。保健刮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机体经络穴位及全息穴区的反应和出痧的情况,发现自
* p6 P" G/ K( }/ \3 [, c9 L身体质的弱点和将要发生疾病的脏腑器官”及潜伏的病变,对疾病有超前诊断作用。: d2 s7 E( h* t- }0 ]' d- k4 k
    保健刮痧法一般使用刮板厚面凹陷边缘,皮肤丰厚之部位或头皮部位可使用刮板薄面凸起边缘。保健
# x7 R* T+ V0 R1 Z
刮痧一般不涂刮痧润滑剂,直接在皮肤上或隔衣刮拭,刮至局部皮肤发热或潮红即可,不必出痧。在刮拭  p! H& E. F  g7 C
过程中,如发现某条经脉或局部疼痛,说明此经脉气血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为经脉的缺氧现象,可在此处
3 g0 C+ g/ @1 X! b, Y涂刮痧润滑剂,按治疗刮痧法刮拭。保健刮痧法根据被刮者的体质与耐受能力来决定手法的轻重,虚证型
* B6 O4 D- z' y与耐受能力差者,用补刮手法,其余用平刮手法。保健刮痧也可在每次洗浴时进行,洗浴后全身汗孔扩张1 R* T( x, |$ Q. f
,趁水渍未干时刮拭效果更佳。& _* \7 ]4 ~: Z
第一节预防疾病和间接治病
0 [' d) x* u# Y1 X
    预防疾病和间接治病法可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恢复和加强自身的愈病能力,扶正法邪。此法对各种! p' O: k" U( b6 E" B) j/ g
慢性病有主动、间接的治疗作用。健康人运用此法可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多种慢性病患者运用此法可恢6 C0 i* D' k9 O) c4 g
复自身的愈病能力,对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用刮痧法和其它方法治疗已取得效果者,运用此法有利于提高
0 K& o# n, N0 J: D/ _- v: w、巩固疗效。
. L4 N* p/ w- f3 `# k0 o5 ^    方法与步骤:8 v. Z4 W! h6 U  W$ G! Y
    一、每天刮拭全头1至2次。: H9 \8 T+ V) p7 U2 \5 F
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
5 ~8 {, R6 o  l1 k9 J侧头部:奇穴——双侧太阳。
. q8 i1 B, S$ e6 t1 O' r    胃经头维至耳前鬓角处为起始边,从前向后下方刮至后颈际处。: G* `6 X2 N7 U) r
头顶部:督脉——百会,向四周放射状刮拭。
: j5 ]$ r' C& o; ~前后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由顶至前            额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

8 {3 N% j4 \& `( {3 _  D刮拭,再由顶至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q* R2 g9 R/ i! T9 T* ]0 V
    胆经——双侧风池。
! j/ E. t$ I7 T) a头部全息穴位:以厉刮法刮拭头部各全息穴区。3 n0 q5 m$ r; Q% ~' {5 x4 f) [
加强手法:用刮板角重点加强太阳、头维、百会、风池。- [: I/ _6 Z$ w* B* y
    作用与机理: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所有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因

2 E: @  e! D- H; K9 Z此每天刮拭全头,可以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阳气通达,则人体精力旺盛,能迅速消除疲劳  O. I- ~7 C& g/ V4 E1 ?
,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感冒。西医认为,头部为中枢神经所在,大脑皮层分布有语言、视、听8 Z+ Q" M/ W0 S1 M( U$ ^5 G- s1 S
、嗅、味觉及管理内脏活动的中枢,还有全身各部位的感觉、运动中枢。头皮部位有以上各神经中枢的投
$ D; B4 W" s/ A+ O3 u3 ]影区。刮拭全头,不仅直接刺激头部神经末梢,松解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头部的微循环,还可以调整、增
" A' t3 q% b8 J. @4 w2 M6 d8 ?强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脑中风、中枢性感觉、运动障碍、神经衰弱、各种头7 _# s3 [  K4 _. U, I1 }7 Y
痛、眩晕症、精力减退等病症,还可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9 v) X/ \1 Y6 E  M" S
    二、定期刮拭颈、肩、背、腰部有关经穴。, p% n: C) g6 D* B- H2 v
    一般l至2周用治疗刮痧法刮拭1次。! G7 C9 R$ _: |* I
颈肩部: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4 s/ n- {' y* u2 f& c' j* k背腰部:督脉——大椎至长强。
; ^( x4 i) |+ x) h) T( D2 g  S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白环俞。$ w' I9 U5 p# Q0 ~+ h2 B/ z
    夹脊——与督脉大椎至腰阳关相平行的双侧夹脊。
3 S' C& N0 E: }$ V. O    作用与机理:督脉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在靠近督脉内侧的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

; v, }0 s+ i+ s5 S3 ^$ z是经络、脏腑在膀胱经上的反应点,刺激这些俞穴对经络、脏腑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还可使经络及五脏六5 q, J& t3 D# f7 C
腑的秽浊之气泄排于外。经常刮拭这些部位,及时清理经络及五脏六腑的代谢产物,就可调整经络、脏腑7 b9 ?% E( f3 U& z2 A: Q- P
的功能,排除隐患,保持体内环境恒定。脊椎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内脏与四肢的神经均0 s2 Q, F7 J% r& C0 x& \4 q
从脊椎发出,脊椎部位的病变可以引发多系统、多部位发生病理改变,经常刮拭夹脊穴及督脉可以有效的; y9 \2 E# |% }! z4 m+ W9 |
调理脊神经,对全身各系统的病变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i! h; x5 M0 U* g    幼儿及青少年经常刮拭背腰部的督脉、夹脊穴及膀胱经,有助于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改善营养不良

  S" w/ u; c0 e6 s6 E  v,促进生长发育。1 s% U2 w2 Q. Q
    三、每天刮拭胸腹部1至2次。
+ v. d7 D+ ]+ z5 a7 S% @+ Q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9 S, p9 R* l4 ?( e6 l6 ]" ^$ D
两侧——以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走向刮拭。1 l9 ?1 c4 L' {1 N# H! g% d+ L
腹部:由上至下,自左向右依次刮拭。
& ?- t' A) H0 L& v! R' Z6 l    作用与机理:胸腔为心肺所在,腹腔为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肾、膀胱及内生殖器官所在。

; a: A5 z, ?. X3 c刮拭胸腹部,即刮拭这些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根据全息理论,刮拭体表的投影区即可治疗脏腑的病变。
; n0 g/ Y5 s! O8 J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胸、腹部有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的经脉循行,任脉有统领一身阴经
$ ^: B+ l/ [. {! l' b的作用,其它经脉各与相应脏腑相关联。刮拭这些部位,可疏通上述经脉,加强新陈代谢,促进五脏六腑, y2 c$ b  L. d% ^& i% G
的功能活动,对五脏六腑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7 m2 s+ t7 X' e( B' M+ Q0 w) h6 U
    四、每天刮拭12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循行部位1至2次。
7 G, p4 d& Q0 o4 m, y    12经脉应自肘、膝部刮至指(趾)尖部。
. d* W& O; p* b上肢外侧: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至商阳、手少阳三焦经       天井至关冲、手太阳小肠经小
! F6 v  r& {1 b* q! O
海至少泽。
: ]' ?! u3 S, l3 H8 f% j/ D$ Q上肢内侧∶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尺泽至少商、手厥阴心包经曲泽泻至中冲、手少阴心经少海至少冲。
8 D9 l- H0 {4 W! ~1 q下肢外侧、后侧∶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犊鼻至厉兑、足少阳胆        经阳陵泉至足窍阴、足太阳膀

  `; s& U, L3 Y, s$ Y: S胱经委中至至阴。4 j, f9 x, F% q1 t- P
下肢内侧: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阴陵泉至隐白、足厥阴肝经膝            关至大敦、足少阴肾经阴

& y; M; M. z3 b谷至涌泉。                  4 M# y4 T; D8 `4 ?5 n3 n6 w8 U8 F5 t
      作用与机理:12经脉有重要作用的五腧穴、原穴、络穴、惜穴均在上肢肘部以下,下肢膝部以下的

/ t% V+ E( d& ~$ X$ z8 S/ S经脉上。经常刮拭这些经脉腧穴可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不仅对四肢关节病变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g7 O* B% P( G- g* m! l7 W, d还对五脏六腑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对脏腑的各种急慢性病症起治疗和预防作用。
" w6 |5 c2 A, G6 ~( S' Y   五、每天刮拭6个强壮穴1至2次。
" q: h' k7 }. S/ Z! F4 p* C头部:督脉——百会、人中。
3 n2 }9 i: b, z, x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 T, Y, O3 V1 I8 w8 L& O+ B" A) u
          心包经——双侧内关。
; J9 z! J" ?) L9 [) h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V8 j% L' W) O) i5 j" a. i$ |
          肾经——双侧涌泉。0 h* ]# f: P; j6 N/ C
    作用与机理:百会穴为三阳五会之所,即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督脉、足厥阴经,聚会于此。人中

+ q6 ^- n( ~$ r穴有醒神开窍作用。合谷穴不但治疗大肠经病证,对头面部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内关穴有行气活血、清心: m2 |# ?) I4 g. \: }7 D3 H8 M
安神作用,可强壮心脏功能。足三里穴为长寿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作用。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宁神
! U0 L' V0 u! G苏厥,有补肾的作用。刮拭此6穴分别强壮相连接的脏腑,可扶正祛邪。
) D2 o& d# G, @9 R    六、刮拭耳、手、足部位,每天1至2次。. V) V, J: H% j
    参考本书彩图和手诊章节的耳、足、手部全息穴区图,在普遍刮拭的基础上,对自己虚弱的脏腑器官

! P7 }9 e7 t& `/ @  o8 h的穴区适当增加刮拭次数或用按揉法重点刮拭。3 }) L! _  U( m
    耳:用刮板角部先刮耳窝,再刮耳轮及耳背。
  e1 [7 g" D: c    手:刮双手手背及手掌心,从腕部刮至手指尖。用刮板边缘依次按揉或全面刮拭第二掌骨桡侧缘。- N4 }6 X' \* k$ t4 [
    足:刮双足足背及足掌心,从踝部刮至足趾尖。0 a) M( U* \4 `2 _5 ?; h" s! f
    作用与机理:
7 }% O. W% B/ B# W* f1 f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刮拭耳、手、足部位,不仅对病变脏腑有治疗作用,对全身各脏腑器官亦有整体调

5 z6 `+ b& B% A* P6 A$ X控作用。  J  z. [# T4 x' g8 }8 S- m; x6 Q
第二节减肥
5 r9 ^% K) O) d/ q5 T
    人体肥胖的原因,其一是食欲好、食量大、吸收佳,而运动量小;其二是脾气虚,运化功能减弱,致
) z( x. g5 p3 M" t+ _% h2 u使运化水湿功能低下,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湿聚而成痰,湿和痰(即指多余的水分与脂肪)不断蓄积,则
, j3 |+ L$ Y. s1 a7 J/ {形成形体肥胖。脾气虚者坚持减肥刮痧,可以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坚持对肥胖的局部进行刮痧,对各种原
- M& \& X9 |" I) |3 x因的局部肥胖均有减肥效果。
% X! n2 P5 N. I$ v0 F7 c3 w5 @    方法与步骤:# U; D" I& M/ D: y4 X+ A+ L! }8 \4 p
    减肥刮痧力度要适中,每天刮1至2次。若按力大、刮拭时间长,必须涂刮痧润滑剂保护皮肤。3 \; ^2 b' z; t# U+ c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脾俞、肾俞。0 b) g7 t# i( J  p! }% e
胸腹部:任脉——膻中、中脘、关元。* d% R* h6 j, G
上肢:肺经——双侧孔最至列缺。; z, m% M3 n/ y2 i; T
          大肠经——双侧曲池。
* c8 R& A# v2 E+ z& ?% X( b( u下肢:胃经——双侧丰隆。  脾经—双侧三阴交。* D& X6 J% ^  d/ l
肥胖的局部:直接刮拭肥胖的局部,应使按压力传导到皮下组织,            促其被动运动,有利于加
+ q' [  H* Y: s- x( \8 k
强新陈代谢,消除局部的水分和脂肪,达到减肥目的。+ i* y) F4 L2 i0 x- z1 g) E4 [2 m
    作用与机理:体内的水湿运化过程是肺、脾、肾三脏共同参与完成的,刮拭背部膀胱经的有关俞穴及
, z) f* S! `% ?4 ?- [# ~8 W- K
膻中、中脘、关元、丰隆穴可健脾益肾,宣肺化痰,益气活血,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功能,消除体
7 t4 X: Z' q+ j3 E内多余的水湿和脂肪,达到减肥效果。# |4 A6 N  j; Q( l. \( {
第三节乌发美发
* P9 `% j) q1 x5 {  K6 K
肾气充足,气血旺盛,则煤气罐发润泽。坚持头部保健刮痧,可以迅速改善头皮血液循环,逐渐增加头发
$ S1 G: k7 g6 o1 l$ N2 y9 `的营养成份。配合其他部位经穴的刮拭,不但可以促进毛发生长,还可间接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
, D$ E' O2 y- y" q+ G力。
2 k0 m$ ?) V/ @+ r) N. g( k" Y方法与步骤:每天刮拭全头2至次3次。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
/ B" R! {, Q3 {5 h
力刮拭。
2 C# N% l: S3 }侧头部:刮板竖放在头维至下鬓角处,从前向后下方刮至耳后发际处。
6 `( q& u3 p# a  `( }前后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由顶至前            额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

8 |: [  R5 i( ]1 I7 j7 i刮拭,再由顶至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0 \& Z! R! k' z, l加强手法:将以上部位用刮板角部依次重复刮拭,以加强效果。2 K- B6 w2 x- X% z$ @, t5 w; ]& O0 |) j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肾俞。* S' ?0 }6 o% x7 y& J8 ]5 F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9 T3 M& A& K& O2 I" L, J3 }          脾经——双侧血海。  
- y- d) K7 K5 k' j   作用与机理: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的好坏与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 [5 w& a6 v2 W( u+ g( u1 n4 c
经常刮拭全头部,直接改善头部的微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头皮细胞活化,头部气血充盈畅达。发根得0 r- a  D; W  ?' X/ y4 g- i
到充足的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补充,则毛发生长率加快、毛干粗壮、发根坚固、发质柔软而有光泽,并
0 |$ s0 R; _  x  c7 ?1 O能减少脱发和头皮屑,促进白发传黑。人体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头部经络对全身各系统有整体调控
$ i* D1 I9 k) e作用。经常刮拭全头部,刺激头部经络穴位,还可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配合膀胱经和胃经
4 b; G$ d% B: ^: J: U) o/ `、脾经有关腧穴的刮拭,可增强脏腑功能,以助化生精血,润泽毛发。
, D+ H) r, V. M+ E* @5 K! O第四节养颜美容

9 U1 x1 Y4 m8 [+ m1 O    面部皮肤红润光泽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坚持面部保健刮痧,可以延缓面部皮肤细胞老化,使皮肤润泽/ U! s8 R. T- ~# y5 R1 g. X
细腻,消斑除皱。还可防治面部多种皮肤病,并能间接调整脏腑功能。- j, b4 z& G+ o/ ^  q
    方法与步骤:7 D- D& o) m/ t% \7 R9 z: G7 |
    用刮板凹陷边缘在面部按肌肉走向朝一个方向刮拭,每天1次,手法宜轻柔,刮至皮肤轻微发热或稍

/ c, G3 {4 ^( ?4 Y有红晕即可,忌大力刮拭出痧。如面部皮肤干涩,可以温水洗面后,保持面部湿润,再用刮板刮拭,如使
5 C8 O2 g: `, s- p$ ?6 \# q5 _, }用活血润肤脂则更能增强美容效果。; K8 ]3 A$ L! G* C, K+ z( v) J2 P
前额部位:分别由中间向左右两边刮拭。
! }. v: q  A* c! J/ f: X, R外眼角部位:从胆经瞳子燎向耳上方发际处刮拭。
% {! }( T4 i. C7 |7 T3 d7 l眼睛周围:从膀胱经睛明沿上眼眶经鱼腰向胆经瞳子燎刮拭,再从            睛明沿下眼眶经承泣向瞳
! s4 I" i, p- H' D" N6 y0 R$ @/ O
子燎刮拭。
3 X: k+ @- D5 g; A5 s1 G鼻部:从大肠经迎香分别向两侧耳前刮拭。$ J+ i8 j" Y# m! f0 m8 u
口唇部位:从督脉人中及任脉承浆分别向两侧胃经地仓刮拭。) q. v! L% I: F, `6 e8 E1 a
下颌部位:从胃经大迎分别斜向外上方刮至两侧颊车。
  U" q% Z+ i; u$ m8 M% e/ M8 N    作用与机理:人体面部有8条经脉循行,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

5 B  E3 N* d; S6 x3 x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督二脉。经常刮拭面部,刺激上述经络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 J1 J8 A+ b$ H* J. T. T% A5 T
行气活血。刮拭面部皮肤,直接刺激表皮神经末梢,增强其传导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使其得到充足的
/ T5 V* x! S# B' f9 P9 q: h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的补充,细胞活化,真皮中的弹性细胞、纤维细胞再生能力增强,则肌肉丰满而有弹性
1 Z0 k+ [3 ]" s" n* X) j1 `,皮肤滋润、皱纹减少,达到养颜美容之效。
( Y( j  \  \, e5 q( N" B9 P/ M% r刮痧治疗肩周炎
8 }. f; h6 k+ F" J8 b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
: F8 Y5 y3 s( r! x5 ^$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1 V4 e4 s$ h4 U! a
患侧侧卧。
6 e3 O- L# C. D+ q6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M# V0 I- h2 V% U0 B0 u0 [
。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
( s+ g- P% J' e8 i' k/ L% ~. @$ |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
7 E2 R8 H8 n- ~2 E体力劳动者。 5 H; a: r- l* v! p6 _  ]
刮痧部位﹕
# _9 \# X& z6 A0 U2 p7 ?6 _颈部~哑门、风池、大椎。 3 S: y( u  S5 a
肩背部~肩井、天宗。
' G0 X& z# @) `0 O" q! c, B4 r* N胸部~中府、云门、缺盆。 $ H) c) ?1 N; ?% q/ w! @/ F  j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
2 T: [0 P) w# `8 j! @$ f5 m( p) ~" k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5 q& |9 K4 S3 m2 ~
! D) `- M# E8 u. `* y9 J" L中风偏瘫刮痧治疗
3 m0 v3 b$ [* r2 n  中风偏瘫的刮痧治疗应待中风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 i( Y* F  x( i. h2 v" D
  上肢部:
" u' j( r. {7 ~! ]- Q3 _(1)刮手阳明大肠经:由颈前部扶突穴处沿颈向肩背部,经巨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刮" l7 W2 u+ z% M6 Y4 y
至合谷处(见图3示)。
4 H( ^1 y1 M0 A! e(2)刮手少阳三焦经:由天牖穴处沿肩背部及上肢后侧,经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穴,刮至阳池穴

7 c* I; ~: M$ Y处(见图2示);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 ; |' U7 l. v: J
(3)刮手厥阴心包经:由胸前天池穴处沿上肢前侧经天泉、曲泽、郄门、内关刮至劳宫穴处(见图1示
( _% c' o8 j$ m7 C/ K: K
)。
$ Q, R, J! H; u! w(4)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

. I8 M5 m4 d$ W; [, C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
/ O9 B- x4 ?6 K2 v$ {$ P图2示)。 ) \3 f1 Z# X( _( r+ Z
  下肢部:
+ }8 H/ i0 b, ]5 G( i1 V(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 y. Y5 j5 l: E3 s
图1示)。 2 A4 c2 f) O+ N& s0 }. J) O
(2)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由环跳穴处沿

  X" s# c& m) x$ O: c8 [大腿外侧经风市、阳陵泉等穴,刮至悬钟穴处(见图3示)。 " l% w+ c- ]# y+ F9 G
(3)刮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由血海穴处沿下肢内侧经阴陵泉、三阴交
* @. Y) v/ b; E" l
、太溪、照海等穴,刮至太冲穴处(见图3示)。
0 K9 n9 V% M( n1 Q" @. i(4)刮足太阳膀胱经:由承扶穴处沿下肢后侧向下,经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刮至昆仑穴处(见图2

7 O* p# R0 b5 Y# s. w: m4 e示)。
8 D/ V* X3 m6 v8 l4 m& k(5)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 (见图2示);刮
1 a1 q4 l5 W. E
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
2 u, h5 i6 F9 ]  x图2示)。 0 m* L3 X# \) c0 O! i
  随证加减:中风伴口眼歪斜者,加刮面部迎确、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等穴(见图1示);语言謇
! e) @; J" [# F% V涩者,加刮哑门(见图2示)、廉泉等穴(见图1示);元阳虚脱者,加刮关元、气海(见图1示)、涌
3 @* I% x( X) }0 x" T; ~" t泉穴(见图3示)。 $ E" r5 C" @4 {. N; b  ~
  注意事项:
* _; l4 g3 M# @- v. o: c2 n+ O/ v- M(1)中风偏瘫宜早期治疗,一般在中风发作后两周左右,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刮痧治疗,半年以内是刮痧
/ M  X8 s- N4 a6 e1 {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年以内疗效较好,三年以后刮痧治疗疗效较差。
- M7 M5 I4 w0 y8 H  x: D8 C6 z2 L4 k(2)中风偏瘫在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中西药物等方法综合治疗。 2 \$ @: t8 R6 [: u
(3)中风偏瘫病人,宜保持情志平静,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在治疗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练

: M- s/ {. F5 b$ Z2 z- Z习。
( Q! v/ R4 r% T) D3 H% K
: S4 L( b$ |3 R8 M3 o9 t面部美容保健刮痧治疗
0 E6 L- z0 J, V8 f4 Q9 e  面部是人体气血外荣的集中部位,是经络汇集之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就有“十二经脉,
) G- @( U+ c. c# j. d8 o! p! b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的记载。从十四经脉循行分布来看,就有九条经脉直接上达5 O8 R% p* Q# z% H4 X) |& v) }
面部,而其余经脉则通过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而间接上达面部。在十四经脉中,手、足阳明经在面
3 a. l* A* x6 n# H部循行分布最广,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对面部荣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面部的荣润与憔悴,
- K3 I! u- A. V% h* l4 T1 Q可反应人体经脉气血的盛衰,尤其是阳明经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
% n6 T: H; H& y+ d+ f* U: ^面始焦”、“(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这就是说妇女在35岁以后,男子在48岁以后,
8 o% |/ Z/ j# A- s+ T0 h由于阳明脉经气逐渐衰弱,表现在面部开始失去润泽而渐憔悴。因此,面部的美容保健应从经络入手,特
) w1 F% _6 [0 V( Z; J; |: C别是阳明经脉。 8 C/ a; M) K% K0 ^1 I% U
  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方法: $ V+ i3 b- O5 W9 h( i4 f
(1)刮前额中间向两侧经阳白穴,刮至头维穴处(见图3示)。 , s5 w: F) W3 W; K( |
(2)刮眼部周围:由印堂穴处沿眼眶上缘,经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刮至太阳穴处(见图1
. d4 S1 s: v% y* ^% u) L  c
示);由四白穴处沿眼眶下缘,经瞳子髎刮至太阳穴处(见图1示)。 5 m0 `' c3 H) u0 F3 w% r. }
(3)刮面颊部:由鬓角处的耳和髎穴处向前下方,经下关、颊车等穴刮至下颌正中的承浆穴处(见图1

( O3 s9 o. `) W4 y, z7 ]3 E2 x" H和图3示)。
) @# C- V* f, [4 r0 E  }(4)刮颜面部:由目内眦处向外下方,经迎香、巨髎、颧髎等穴,刮至颊车穴处(见图3示)。 6 ~/ p. _2 M' r0 |1 s, _9 C
(5)刮口唇部:由地仓穴处,经口禾髎、人中、承浆等穴环绕口唇(见图1示)。

" y* K2 C- w0 e+ l, y- c  j9 m  面部美容保健刮痧的适应范围:
: z3 j) Y1 H2 H1 _  面部黄褐斑、妊娠斑、雀斑、老年斑、蝴蝶斑、面部苍白或萎黄及面部皱纹增多等,均可采用面部美9 X, p# }+ Y4 A4 j" G( F  ~, |
容保健的刮痧方法。 * R0 l  U4 D& c
  注意事项:
0 n4 t: r9 ?2 M" D7 s* n& e- Z; d(1)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操作时,手法宜轻,以补为主。刮前可先给面部涂些美容液或润肤剂,如貂油' u' @0 w/ f: }9 _8 G% a2 S
膏、胎盘膏、护肤霜、嫩肤霜等,刮后可用热毛巾热敷面部片刻。
6 e" i% \& e# i(2)面部美容保健刮痧,可每天进行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坚持数个疗程,定会收到

. w3 \: P- x3 ^# r满意的效果。
" b$ ?' x2 g# l. K8 \- M, c   n8 N$ g9 [7 Y# Z3 b
支气管哮喘
; N, S2 ]2 a: y5 s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
6 u0 s1 x9 ~1 q; I8 I兼见胸闷、气急、咳嗽多痰。本病好发于秋冬季节。 / F, r7 D9 {" H5 g( e5 m% B- _
【刮痧部位】 # \- p$ M3 c3 [
背部:定喘、肺俞 0 R! U( n! A  y1 P2 y
胸部:天突、膻中、中府 0 \' n( l) X  C" T6 K8 D
上肢部:天府、尺泽、列缺 ' c- I5 X4 Z( t: x9 K7 |6 v
下肢部:足三里
3 a* _( }1 y, a; [, t
3 ^/ M: `8 O! @: L, r2 \- l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R& j7 c! w: Q& ^) [* 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鼻咽和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临床以鼻塞、喷嚏、咳嗽、
  T0 {8 I  a  x头痛、全身不适为特点。本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多。
0 O! i) b; Y2 y3 U" Q) d【刮痧部位】
5 t' p: b. i2 S头颈部:太阳、迎香、风府、风池、大椎
5 X5 F, X9 L9 S1 N' S* Z. C3 T) p背部:风门、肺俞
4 q) z. @; [* p. {! [上肢部:尺泽、曲池、列缺、合谷、肩井

! T" P6 ], f; I8 N9 o
0 y7 z5 w' c: I6 F+ W  _+ l肋间神经痛 % K+ `/ n8 J& ^) ?2 L% D
肋间神经痛指循着该神经径路出现的疼痛性疾病。由于疼痛多继发于肋间神经炎症的基础上,所以又有「
  ]  r6 b- v5 A6 o+ N肋间神经炎」的别名。临床表现在一个或几个肋间隙出现阵发剧痛 (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 ,呈带状分布
% ]! ^* r" F+ H/ t# _: U,有时会放射到背部及肩部,在咳嗽、喷嚏或深吸气时可诱发或加剧疼痛。相应的皮肤有感觉过敏及肋骨
7 P5 p0 d9 D8 ^, k  N缘压痛。 ! ?5 f& X- C6 ~$ \
【刮痧部位】 4 ]' F) Z+ L- k/ A
背部:膈俞、肝俞、胆俞
+ {0 t: A! T1 R/ Q6 r- C) ^( P3 _胸部:膻中、中府
/ g/ z, W! P+ T0 b+ W2 e# ]上肢部:尺泽、鱼际

' T! a1 n% A' k# l
* [8 {% I1 Q+ }/ v坐骨神经痛 ! S/ n! m/ d  G& R, i4 e
坐骨神经经臀部而分布于整个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症,称为「坐骨神经痛」。以' h1 t  y9 o. t6 W" |" }, @' r
单侧性为多,起病多急骤。急性起病的坐骨神经炎常先出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病侧下肢疼痛由腰" g8 r2 r# |& t+ c
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呈针刺、刀割、触电样持续或间歇性疼痛。弯腰% T0 J5 t& N3 h+ J, |0 y
、咳嗽、喷嚏、大便时均可加重;病侧下肢微屈可减轻疼痛。病久者下肢无力,肌肉松软,伴有小腿或足
8 J& b: ?5 n- U3 r部麻木感。
/ i/ w  Z7 |0 q9 j3 ^! q【刮痧部位】 ; a4 G/ r  R7 M' n( \
背部:脾俞、肾俞、大肠俞
7 |3 I- D  |5 o$ T/ W下肢部:环跳、风市、秩边、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
" H( M9 A$ |7 |9 @, F. K
. I' M# ]( ^) E, A+ V# [: P! P. F' |
忧郁症
% W" P! f7 _9 J8 m+ `: z! \9 p! V忧郁症为情志所伤,气分郁结所致。其表现为抑郁不畅,情绪不宁,精神不振,胸闷胁痛,善太息,不思5 C  x, \) x5 V  w, s
饮食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如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常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所伤
9 n  k" p+ p6 N5 b,导致肝失疏泄,脾我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 Z4 k& M/ o9 p9 z7 h  @【刮痧部位】   b+ T, Z, F$ n: @( V; v; e- _
背部:肝俞、胆俞
+ \! O. m+ y0 D* n  k/ o上肢部:内关、支沟
9 _- G( B* W+ S$ ^4 X+ W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
. Y6 B3 X+ ]( ]( d" W
1 a5 _. s  E( Q, L; U0 n
眩晕 : Y1 J8 A+ T; Q( v- k% H4 r
目视发黑或眼花、视物模糊为「目眩」;头如旋转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为「头晕」,二
0 E8 _$ [3 D4 V者常同时出现,故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其至
4 R8 m( [0 ]8 m3 r0 W0 E# r2 T) v昏倒等症状。 3 k0 m/ \$ B7 p( Z$ G
【刮痧部位】 & R4 R* g% q5 ?" Z& a$ O4 m
头颈部:印堂、睛明、百会、风府 : @* A4 G& W1 k  B
背部:脾俞、肾俞 4 s2 @7 M' v% ?+ z/ w) v, U# N1 Q
腹部:气海、关元 $ |4 _/ Z9 I5 E
上肢部:合谷、内关 2 X$ U+ e# ~, @1 @' c
下肢部:足三里
3 `4 D: P2 G1 K6 z, v. R; a$ [' W
1 o* O: s, ^9 g! n1 G1 F
惊悸 ! B: \' G$ X# [/ D, R$ ?9 r
惊悸是指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一般多呈阵发性,每
2 H3 @0 Q( p% M/ ^7 C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主要由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
, r. C* j5 W4 ^* v0 T' r8 `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等因素所致。
# q6 i4 [8 H- F【刮痧部位】 # t  F7 W/ a9 T% }4 e  y$ f  N
背部:心俞、膈俞、脾俞 # h* K0 p; K& A
胸部:膻中、周荣、巨阙
/ t, R. s8 a9 {) z+ u7 ]上肢部:内关、通里、神门

) G: c: G- `' }- D
' X* K# `, z) Z失眠
) |) P  D# a5 d. {, Y  I  I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轻者人寐困难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能入眠。形成失眠的+ _  d& f2 T$ ~9 N9 d5 q9 r
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 b4 L9 o! M7 P: x3 y3 W0 g
不眠。 7 Y& [7 @. O# X# v( r: \/ D# x! c
【刮痧部位】 0 s# `$ n: p& {3 v" s- J% i
头颈部: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攒竹、太阳、角孙、风池、鱼腰 9 u- T& o* x( q
背部:神道、心俞 7 m) B/ X; L: f7 a8 ]% D0 u
上肢部:神门 4 [7 p3 h' p& Y
下肢部:三阴交
$ T5 C+ \  L% J) Q+ U- t! }
多寐 1 m3 r0 H: x$ Q! D
多寐的特征为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又睡的病症,又称为「嗜睡」。主要由于脾气不足、
1 s- s6 V6 {  x' p脾肾阳虚、痰湿阻滞、肝胆热盛、瘀血阻穷等因素所致。此外,病后或高年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困倦无! `( ~# m3 i& d7 X8 c! w8 |
力而多寐者,亦有所见。至于在热性或慢性疾病过程出现的嗜眠,每为病情严重的预兆。 0 Y1 ~; A! N8 G: j$ D
【刮痧部位】 , O$ M( D- Z' U; _
头部:太阳、睛明、百会、人中
7 T6 l: b7 l0 O& ]腹部:中脘、天枢、大横、梁门
& C* h0 F( `: @" Z& p下肢部:足三里、上巨虚、丰隆
, L8 ^. j8 {  o6 q* G
健忘
( n, u% b: x* n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症。它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者不同。主要由于肾气亏虚、心肾
& |% O4 ?+ I# u( }( M不虚、心脾两虚、痰浊扰心、瘀血痹阻等因素所致。 ; I; N5 C1 o: F2 \( k( a
【刮痧部位】
' Z2 B# l4 @& S头部:太阳、百会、天柱
: S$ `) C# ~' [) F背部:心俞、肾俞、膏肓、志室
7 P" y# H& Y' M下肢部:足三里、太溪

7 Z, z! _6 G: h# B5 }: m2 e0 f1 E咳嗽 - m1 d% H* P+ s; s4 D; B
咳嗽是肺部急患的常见症候。有咳声而无痰咳出的称之「咳」,无咳声而喉中有痰,易咳出痰液者谓之「
) h8 a( ]2 i2 Z1 x嗽」;若既有咳声,又有痰液咳出的,就称为「咳嗽」。主要由于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火刑肺、肺脏
# v! _+ @5 }3 y& S/ v6 @( L虚弱等因素所致。 : s! x+ S( |; a% j0 |8 O0 K7 k9 t
【刮痧部位】 $ j8 ^& N& E4 g- p% @$ `1 L
头面部:角孙、风池
* _( F! G# R  }背部:肺俞、脾俞
1 P* S) Y# m4 n胸部:膻中、中府、神封 3 f9 j% i+ j- W! q& v$ i# E  o
上肢部:天府、侠白、尺泽、太渊

6 N: b1 ^7 Y5 r9 j) D( S- u' c* J失音
9 E2 _5 D  ?* J9 Q! P8 j失音是指讲话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发声。主要由于感受外邪、久病虚劳、忧思郁怒、过食辛辣等因素所致3 O- S% G8 a5 v, z$ O
# H$ S* Q0 Q1 _6 S* s
【刮痧部位】 9 w: Z# }4 \/ r6 o" L
头颈部:人迎、扶突、哑门、风池、肩井、翳风 " M2 E" U. W6 x# B+ ^& `. D
背部:大椎、大杼、陶道、风门 ! V4 J' m4 J8 k( x
胸部:天突、膻中、中府、云门
! o  a+ j9 Y! S0 G& d8 a上肢部:合谷
) O( A& o1 d& a( p. t
感冒
9 W, {  K6 _* a感冒是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其特征的常见外感疾病。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 R( m% f" w) }$ d
以冬春两季气候骤变时多见。 + y4 w/ N4 o9 D. `: w: z
【刮痧部位】
, V$ @# o8 k0 i$ h# ~& f8 E/ X头颈部:太阳、四神聪、天柱、风池、风府、大椎 + J9 k7 z' A/ W2 `' a
背部:肺俞
5 m0 |' Y1 R* P' f: D# B% w上肢部:尺泽、经渠、支沟、合谷

0 Q' [+ l% g- m7 O鼻渊
) S# O8 Y, i" \鼻渊是指以鼻流腥涕、鼻塞、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外邪犯肺、胆腑郁热、脾胃湿热
% v, W$ F" {5 m7 E' S# |、正气虚羸所致。
/ @% O. v* b' \; S. Z【刮痧部位】
0 ^: r6 K8 D+ r2 c* B% |4 y$ g头颈部:风池、印堂、迎香、大椎
; {( i3 M! a8 u; }) }- _% g% r背部:肺俞 # A5 m  ~; Y' A% G
胸腹部:膻中、中脘、关元 0 g% |5 C4 S- w1 p
上肢部:曲池、合谷
* D& g! A. s$ q9 A下肢部:丰隆
  @" n! E* q$ L4 i
中暑 0 p) M$ X3 B% H% M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下的一种急性病。在夏令暑热的环境下,人体处于劳倦或饥饿的状态时,元4 P: Q1 j, S9 }" P% Y' ]% o
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随体质的不同,或燔灼阳明,或触犯心包,甚至导致阴阳离决。临床以壮热、烦渴& ]% s2 E  b. Z2 X- q# _
、出汗、昏迷、肢厥为特征。
6 R! r, k$ H$ z$ i3 b5 j【刮痧部位】 : c" {9 `: W$ v5 `9 y+ J+ _
头部:百会
5 s% D  F/ v. b# s6 [% g' l颈背部:风池、大椎、心俞 * F% f" l$ N* q/ b( k% ]
胸部:膻中
; ]1 C# v, }& r; |上肢部:曲泽、曲池 6 v. I- q$ [0 G; s
下肢部:委中、涌泉

0 n4 E& c, s- p! w痹症
/ J5 f! Q( g5 b' Q* U& R& [! x人体肌表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导致气血失于通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处发生酸楚疼痛、重着、
8 S& E7 u! U6 B, a- X8 \! {麻木、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甚至红肿热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均称为「痹症」。 0 f# H- q* j( C- k5 G* \- E9 }
【刮痧部位】
/ D* Z/ s$ l1 ~) W5 B背部:大杼、膏肓、膈俞、筋缩、肾俞、关元俞 : l2 t% C+ H2 r  A7 Y. M* {) l) N1 G
上肢部:肩井、肩髎、肩贞、肩髃、曲池、尺泽、手二里、阳池、大陵、合谷
- w0 x4 C  K1 p1 N下肢部:环跳、委中、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解溪、昆仓、太溪
. [- Z  N) h$ B! _
头痛
' {$ p- ^  W4 G+ `& d7 W8 i凡整个头部疼痛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总称为「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0 J$ T9 R( p9 q
出现亦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患。头痛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湿,内伤肝、脾、肾三脏有关。 5 c3 n  W! l4 }8 b* v" _
【刮痧部位】 4 i" D: j, T5 B2 W' r# A1 O
头颈部:印堂、太阳、头维、百会、风池、风府 4 b- q( W! U" F/ O" Z& R: k
背部:大椎、肺俞、肝俞、肾俞
! {0 Z) q. `, K3 {$ |. M9 k# a上肢部:合谷、内关、列缺 ! O! r' \' Y2 x
下肢部:阳陵泉、太冲
2 K$ e4 S+ x5 p- k
老年性早老性痴呆 - S, T4 h3 |& R* V4 X1 t3 s: a9 O4 K5 E, P
本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病理改变以大脑萎缩和变性为主。早期症状为人% l" ]! l! S3 H
格改变,患者变得主观、任性、固执、自私狭隘、不喜与人交往、对家人缺乏感情、情绪不稳、缺乏羞耻/ A6 p+ S  a% D8 J8 U- R
及道德感等。另一重要症状是记忆力,尤其是近记忆力减退。 ; W2 s7 g3 P+ H' B' u# r
【刮痧部位】 # O3 ^: ^1 o6 T. n+ _
头颈部:哑门、大椎
  f* h4 x8 Z: F6 F' V  Z背部:肾俞
% b2 U1 y' S3 ^9 n$ O1 p胸腹部:鸠尾 - q+ q3 l& a& d
上肢部:手三里、劳宫
0 T5 K0 m) y  l5 O& M1 p+ o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冲
9 P2 h0 x$ C& ?5 I
神经衰弱
4 J" F& ^8 u; V4 G+ N" O  [+ I1 ~) W5 E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官能症。系指精神活动长期持续地过度紧张,使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2 m. L$ f2 l+ O: \9 C8 R2 ^2 S$ v
调,以精神活动易兴奋和脑力与体力易疲劳为特征,伴有多种躯体主诉,大致包括过度敏感、容易疲劳、
# D$ D4 ~5 q) @! n2 s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疑病和焦虑等5个方面的症状,症状特点常表现为失眠、多梦,对躯体细
. p9 H- p/ h+ [3 ~微的不适特别的敏感,常感到精神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不愿多活动。
: C& @9 E. ]  u0 {- c+ Q' ]" ^【刮痧部位】
( C! |, W: y" S0 _4 o2 k/ f) y头部:百会、太阳、风府、印堂、睛明
8 r6 R& ~& ?* P' B, B, f9 i  {背部:心俞、胆俞、脾俞、肾俞
7 I) p& z: b8 U6 \/ Z* t胸部:膻中、期门、章门 / ~$ Z  A0 r  `$ W
上肢部:曲池、内关、神门
3 S  a2 r: @% u+ m2 [* J) j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行间

, }. F6 i' K4 g7 i. z# Z- `月经不调
1 U: v( J: Y$ F  p1 e) o月经的期、量、色、质异常,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为「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提前、退后和无规律
2 o- g' N. Q* t% r( S4 q/ P,月经经量过多、过少,月经淋漓不净以及月经色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经期不定、经量时多时少、经水
9 A; p' M, ?4 l, }) I; S% X淋漓不净,心烦易怒,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小腹胀满,头晕眼花,大便时秘时溏。 4 _! f: B; s0 i2 L2 o# a
【刮痧部位】
' D# {% h1 |  u8 c! L背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
' H2 J( ]. K& r) N9 v. V腹部:中极、气海、关元、子宫穴
* N1 s( e6 {4 n6 n下肢部:血海、三阴交、照海
0 x3 f: t6 m# q' ?, O2 M
2 r9 g9 F8 b( ~9 a' v$ U2 }
痛经 7 t9 y  Z' ~0 C" W0 f* ?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经期前后数日内出现以小腹及腰部为主的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
: r, q' ^4 E' T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亦称「经行腹痛」,为青年妇女常见病
, ^# E; @0 G+ q+ a* E3 H' c" U之一。 , ^) c6 @4 K! i( Y
【刮痧部位】
' D3 Z  D: W- E" R7 F/ [背部: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八髎
, a- d; ^& @+ L1 T& P" f腹部:气海、关元
7 K! z9 w7 i! Z5 {! [下肢部:足三里、血海、曲泉、三阴交
' B2 d! D3 r+ \7 _9 X$ j
闭经 , p7 Q# `+ i2 r! ^* c6 b
凡女子年龄超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 (暗经除外) ;或已形成月经周期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者 (妊娠及# x$ t2 h' C, U' q" n) ?
哺乳期除外) ,均可称为「闭经」。临床兼见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头昏目眩、腹部硬满胀通、大便干燥
# a" a7 a/ N7 n、忧郁易怒等症。
" A( K; [! F/ P' n" z7 h4 V【刮痧部位】 + V) }. Z0 {0 [! |; Y  [
背部:肝俞、脾俞、命门、腰阳关、肾俞、八髎 " T1 ]) `  n& V! g3 T
腹部: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归来 & E- p3 q$ N7 n; i; a
下肢部:血海、三阴交
4 h  S4 n. m8 s0 o: D; A4 p
功能性子宫出血 ! B6 {" ^) t: c6 K* w- V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妇女卵巢功能失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中医称为「崩漏」。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9 b- I# T8 `! ^. r, w1 n/ c,出血时间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兼见面红口干,心中烦燥,头晕目眩等症。 3 r( J4 X# L) U- z! {! ~# g
【刮痧部位】   T  p* S1 I2 \9 m
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 a& u& Y0 c6 m  Q7 s4 G腹部:气海、关元 * ~! Y; u4 G, U- c
下肢部:血海、曲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8 R4 M/ U% n0 z# d2 @' J. A$ D经前紧张综合症
  M6 H. ^+ ^$ z2 I- y  {经前紧张综合症是指妇女在行经前数日或经期出现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头痛、头晕、心情烦燥、失眠、# N" Z9 {6 M, @( n
乳房或胸胁胀通、四肢浮肿、泄泻、身通等症。本病多由情志内伤,思虑劳倦或肝气郁结所致。 2 P+ w+ F! h4 l2 T" u. t5 Q
【刮痧部位】
. G8 K6 B1 x/ f) \/ z1 [颈部:风池 ' ^6 r' F, C$ K% W
背部: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7 C2 U+ _2 i, I5 x& s, v4 A腹部:中脘、气海 8 v& b7 G$ _, o2 t
下肢部:三阴交、太冲
8 S# }* J* f; i' M4 c' q+ G
更年期综合症   I5 A# o- @. I- a- u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更年期妇女 (年龄一般在 45 ~ 52 岁之间) 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
0 Z* ^& Y0 e  P调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往往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但多伴有月经紊乱,烦燥易怒,
* U  q+ l! B& l( ^9 D4 L, s烘热出汗,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健忘,多疑,感觉异常,性欲减退或面目、下肢浮肿,倦怠无力,纳呆
# U0 F) J$ _% b- i8 c: t4 B,便溏,甚至情志失常。 ! n8 j. `/ e; ?" n# i( t6 m
【刮痧部位】
0 t( u, P. w- _: p- I6 U0 b头颈部:太阳、印堂、百会、风池、风府、大椎
1 |7 q/ B* B4 y3 L背部:天宗、脾俞、肾俞
: D8 [7 j1 V1 o# z& S9 C. M腹部:气海、关元
& G& o2 i, ~7 N3 L/ W% a下肢部:三阴交、太冲

8 h% U' p3 h8 u刮痧药水可用:活络油 或 黑麻油加麝香 . 效果会更好 .
% A/ ]8 D+ P7 T"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8: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全息刮痧图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别客气.
发表于 2008-1-24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光临指导.
发表于 2008-1-26 16: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下了,版主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喜欢,我就非常高兴.
发表于 2008-2-19 1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呵呵,下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6 09:52 , Processed in 0.074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