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5|回复: 0

【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为什么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9 2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古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年龄阶段,通常不会直接说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 {4 F7 R3 Y: R. l
2 W- D$ y7 H, [2 w! F( e/ }8 b
在《元史.王利传》上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又唐诗人杜甫的《进三大礼赋表》说:“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可是为什么把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呢?
$ }3 w/ {! O: u- L* G
& P' e$ s' @; B8 y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是说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7 ~* }* A5 i  `3 q3 b5 l+ }( H9 m
9 ?: F! |- D5 }, n1 H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
9 W9 D- [: z$ j
/ R' m- p2 I7 \古人非常重视冠礼,《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又《仪礼》共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礼》。《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另《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别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5 z* }$ Y) K" K6 ~- \% i5 ?" c
+ ?1 ]8 [' v! t7 ]0 l% o; Z+ l* Y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h% c5 Q1 j- m: y$ ^3 L
/ V7 t+ f3 F: A% m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 K/ J8 M% K& m4 ~% }; [4 v/ C& n3 d) e' B% ]: o: m  k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 h8 M' {  H+ w/ u( f, T! |. P) g2 V3 `  s5 z/ M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 F0 m8 a6 _* I1 \/ ~' J! C7 P, R# Q8 e( s& Z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3 L; B1 p3 t" b* p, i# w$ n1 M/ J
[ 本帖最后由 jiuding 于 2006-12-30 00:5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16:54 , Processed in 0.0226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