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izy_cn

现代中医与<<孙子兵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篇 兵家“ 向导之师”与中医“引经报使药”

第九篇 兵家“ 向导之师”与中医“引经报使药” : ~' I) E9 K0 y0 \
0 a% P6 J# A% Y' \; Q0 a0 Z
     <<孙子兵法>>上说:"不知诸候之谋者,不能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 ,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不熟地形而冒然行军,不是落入敌人陷井,就是劳民伤财,无功  而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书中写道:马岱领兵前到沙口,驱兵渡水,因见水浅, 大半下筏,只裸衣而过,半渡皆倒,急救上岸,口鼻出血而死.马岱大惊连夜回报孔明.孔明唤向导问之.向导曰:"今日炎天,毒聚泸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 ,或饮此水,其人必死.若要渡时,须待夜静水冷,毒气不起,饱食渡之,方可无事."孔明遂令向导引路,又选精壮军五六百,随着马岱,来到泸水沙口,扎起木筏,半夜渡水,果然无事. 马岱引二千军,向导引路,径取蛮洞运粮总路口夹山峪而来.
7 l3 U1 C/ W$ g9 r2 Q3 b     这段话说明在行军打战中,如果没有向导的带领,末曾和敌人见面,已经自己损兵折将,同时说明向导在军中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中医药中的引经报使药在临床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引经报使药只要使用得当,常常收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功效.可惜中医的初学者学中药,往往只注重中药的功效,性味,用法, 而忽略了升降沉浮和 归经,致使用药泛漫无边,无的放矢,方子同类药物碓砌 ,升降药物混杂的现象屡见不鲜,至使方大药多疗效平平,学方剂一味死记硬背,一方对一病,满脑成方,犹叹方少, 实际上也是缺少辨证论治,不知正确运用引经报使药的表现. 名家治病.往往于众人所用方中加一味药即获良效.如宋徽宗食冰太过患脾疾,杨吉老进大理中丸.宋徵宗说:"服之屡也 ."杨说:"疾因食冰,请以冰煎药,是治病之源也."服后果愈.又如杜碧清患脑疽,自服防风通圣散,数剂不愈.朱丹溪视之曰:"何不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张养正治赢疾,众医皆用三白汤无效,张投熟附二三片,煎服即瘥.缪仲淳治王宫寿遗精 ,闻妇人声即泄.医者告术穷,缪之门人以远志为君,莲须,石莲子为臣,龙齿,茯神,沙苑,蒺藜,牧蛎为佐使药,丸且稍止,然终不断,缪以鳔胶一味为引经药,不终剂而愈.叶天士治难产,众医用崔生药一验,是日适立秋,叶加梧桐叶一片,药下咽即产.嘉定何弁伯患呕吐,医用二妙散不效,徐灵胎为加茶子四两煎汤服之遂愈,即因茶积,帮用此为引经药.略识数条 ,以见治病者,以察理精而运机敏,始能奏捷功也. 9 l1 q. [/ C0 \6 y/ }# y" m! s
     作者行医以来,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愈头面部疾患无数,实不愧为表里通经第一方,惊叹之余,细剖其方:赤芍3g 红花3g 川芎3g 桃仁9g(研泥) 老葱3根(切碎) 鲜姜9g(切碎) 红枣7个(去核) 麝香0.o3g(绢包) 黄酒250g组成. 真正活血化瘀的主要为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四味,而麝香,老葱,开阳通窍,鲜姜辛温发散,黄酒活血, 引药上行,促进吸收,都为向导之师.为什么该方中有引君报使药如此之多呢?原因在于头为精明之腑,百阳之汇,其结构最为复杂,岔路繁多,因此向导之师多多益善, 才能带领活血之药直达病所,各尽其职,故"二竖"无处藏身,邪祛病除.作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因麝香价高不易得,仂品极多,以升陷汤代麝香一味.  
* T$ g0 _5 s2 s     升陷汤: 口芪30g 柴胡20g 知母15g 升麻15g 桔梗15g 以使活血之药随清阳上升,密布头面诸处,浊阴自降,瘀阻自通,而效更神验.又如活络效灵丹:当归15g丹参15g 乳香15g 没药15g此方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神方,加升陷汤即可治头痛,加姜黄,桂枝即可治肩背痛,加继断,杜仲即可治腰痛,加木瓜即可治腿痛,加木香,砂仁又可治心腹诸痛,真可谓举一反三,知一通百,熟谓方少?学会运用向导之师,尽得地利,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即可一方多用,执简驭繁,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 n9 t% L/ A. W. R. @& B
     以下是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引经药,现简列如下,仅供参考: , U5 `8 [; }4 ~! \% s
     头面部:黄芩 菊花 荷顶 口芪
8 F: [7 z7 e5 C+ [9 n: b4 b3 ^     上 肢:姜黄 桂枝 威灵仙  6 U8 R$ X1 S/ Z2 ^  B! N  P
     腰背部:杜仲 川断 构杞  
2 _, H, B0 j- l& n$ b% v( u% ]6 n     胸腹部:木香 砂仁 黄莲 肉桂 3 k+ w# W' w  `# l
     少腹部:小茴 桔核 荔枝 五灵脂 黄柏 4 ]4 L3 D4 Y3 H9 N
     下 肢:木瓜 牛膝 鸡血藤 防已
) E5 ?; R5 G: a& b: @     耳口周:龙胆草 黄莲 ! C$ n+ _" I; k, \: u
     肛周.外阴:黄柏 防已 龙胆草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篇 兵贵胜,不贵久与中医疾病的即时治疗

第十篇 兵贵胜,不贵久与中医疾病的即时治疗
, L- i9 ^6 g, _% j$ i, `0 H5 b& ] % E, Q: V: M2 b' q
     <<孙子兵法>>上说:"兵贵胜,不贵久."着重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糸出发,提出了速胜的思想.中医治病也一样,如果病程日久,治病过程中就要耗费更多的物力,人 力,财力,至于危及病人的生命.
& f/ C! H9 {+ r; x     北魏与大夏之战   h1 o& p! u7 j% B/ `3 H- ^$ J
     公元423年,魏军与夏军对峙于长安附近,5月,北魏主拓跋焘改步,骑兵齐进的原进军计划,决定率轻骑兵三万人以最快的速度直达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其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然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也攻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往攻.拓跋焘解释说:"用兵攻城, 在兵法上是下策,是不得也才用之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往攻,敌军见我势众,必然据城固守,不敢出战,我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食尽兵疲,处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达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末到,必然松懈, 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灭敌人.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轻骑作战,以争取速胜, 还因为我军距家二千多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二万骑兵虽攻城不足,而决战有余".果然,夏军轻敌出战,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 " }2 `1 \) e8 Z
    <<内经>>云:"邪风之至,疾如风,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这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如果不及时治疗,病邪就可能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以至侵犯内脏,使病情越来越复杂,治疗也就越加困难.病之为患,小则耗精,大则伤命,俨然一敌国也.不趁敌国弱小之日而图之,待其城坚兵强再去攻打.必然事倍而半,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9 K3 d" F, j* P/ e     扁鹊见齐恒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 [, Y, Z6 p' c
     扁鹊第一次见齐恒公并告诉他说:"君有病在腠理,不治恐深."齐恒公却自称无病, 并对左右说:"这些医生好贪图钱财,想拿没病的人来标榜自己的功劳."过了五日,扁鹊又见齐恒公,对他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齐恒公非常不高兴,仍坚持自己无病.又过了五日,扁鹊再见齐恒公说:"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深."齐恒公根本不理彩. 最后扁鹊见到齐恒公,转身就走了.齐恒公遣人问他为什么?扁鹊说:"病在腠理,是汤药和慰药可以治疗的,病在血脉是针炙和砭石可以治疗的;病在肠胃,是药酒可以治疗的,如果病在骨髓, 即使是司命之神对它也没有什么办法.现在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也不请求为他治病了"又过了五天, 齐恒公果死.  
/ d1 L- K7 J/ m( i1 h  n     疾病有其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医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隔断疾病的自然转归.有的疾病有自限性,可能不治而愈,但更多的疾病早期容易治疗,若任其发展,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甚至不治而亡.比如一简单的上呼吸道感染, 往往不容易引起病人的时,倾其所有,四处奔走,苦苦哀求医生,奈何病重,半死半生 ,绝大多数只能束手待毙了.一个简单的咳嗽,不加以治疗,最后往往发展成肺胀,其苦难言.
* G: Q" d! d3 e' D* W4 G# Z     讳疾忌医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主要是由于医学知识普及不够患者不知任所患小病自然发展的严重性.曾治一肝炎患者,初诊治时效果很好,患者恢复极快,但还没有治疗彻底,患者就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停药不服,四处奔波;直至肝区疼痛欲裂,浑身黄疽,纳呆先导无力,困倦欲死时才来治疗,二周后,患者自觉基本好转,不听劝告,自行出院,为几个小钱疲于奔命 ,患者第三次来治疗时,只见患者浑身水肿,小便点滴不出,经周密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又不听劝告,强行出院.二月后,终于不治而亡.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身......蒙蒙昧昧,愚若游魂. / f! d) s& K  o
     医圣张仲景明确指出了伤寒病发病的自然过程,大多先中太阳经,尚属易治, 然后太阳转阳明经,传少经阴或直中三阴经,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也指出,温邪上浮,首先犯肺,然后逆传心包.所以上医治未病也是兵贵速的道理.
2 g" K5 r- v5 Y8 `: }) u     中国有句古话说:"小来不补,大来一尺五."告诉我们疾病要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病邪初犯人,病情较简单,治疗起来容易取效,费用低,到病情发展发生变症时, 则往往虽扁鹊在世,也无回天之力.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将及时治疗的重要性细细讲解给病人知晓. 作为病人,为使病体早日健康,应和医生密切配合,切忌讳忌医.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篇 兵家用间与中医药反佐

第十一篇 兵家用间与中医药反佐
: K! I4 `) t2 ^8 S$ O3 X
$ |% x3 N7 a  c% d/ g; ?# I& B     << 孙子兵法>>在用间篇中提出五间:因间,内间,反间,生间,死间.在这五间中,反间是最精彩,最能表现军事权谋的用间法术.火烧赤壁之前,东吴曾认为曹军北来 ,不谙水战,后竟得知曹营水军在熟谙水性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的训练下,深得水军作战之法. 为了除去蔡,张两人,利用前来说降的同学蒋干,设洒醉吐真言一局,在帅岸上放一封伪造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故意让蒋干偷去向曹操表功,骗得曹操将蔡,张二人处死,赤壁之战得火烧曹船,大获全胜。众观古今中外的战史,处处可见用反间计的典范。如汉朝陈平用反间计迫使范增离开项羽等等。兵医相通,理无二致,中医药的反佐之法即以上兵家的用间之法。 6 l1 \8 ^6 f5 ]; l9 u
     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配用以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要么是在热药中佐以寒,要么是在寒药中反佐以热,要么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反佐之药用之得当往往会让看似平常的方子熠熠生辉,效验异常. 2 a# H8 C$ |' S( h+ y" p6 s! q
     宋微宗荒淫无度,饮酒过多,加上爆食大鱼大肉,导致阴虚火旺,每日必须吃许多冰块才感舒服,过多的冰使宋微宗脾胃虚寒,长年腹泻,饮食不振,肢体无力,召太医诊治,服药无数,始终不见好转.后请名医杨吉老诊治,杨示之以理中丸,宋微宗看后,说:" 我已经吃了许多,没有作用."杨吉老说:陛下的病由食冰而起,我今用冰块反佐(用冰煎药),直达病所,必然有效,宋微宗吃了两剂后,果然痊愈.这里杨吉老所用的冰块即以上"蒋干 "之流.中医治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认真辨证论治,掌握疾病的特殊本质,阴病治之以阳, 阳病治之以阴,为治病救人的硬功。杨吉老治宋徵宗腹疾,医者多能诊断正确, 却不知用冰反佐,所以治不好,杨吉老用之则愈,可见反佐的关健作用也不能忽略 .反佐用之得当与否, 有时能直接体现一个中医的医疗水平并左右疾病的预后转归. 我们常用的“左金丸”治 疗因肝炎犯胃,呕吐吞酸,肝有火,胃有热,单用黄连苦寒治热,难以兼顾肝胃,故重用黄莲,配少量吴萸(6:1),意在于以黄连苦寒泻火为主,少佐吴萸辛热,以热药反佐以制黄连之寒。又如白通加猪胆汁汤,治少阴病服白通汤后,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本方即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以白通汤破阴回阳,通上达下,加人尿,猪胆汁之咸苦寒,引阳入阴,使热药不被寒邪所格拒,以利于发挥回阳救逆作用。作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阳不入阴的失眠患者,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佐以肉桂,常常一剂而愈.治疗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用变更潜阳封髓丹,佐肉桂也曾效如桴鼓。
4 V3 r, K, S1 R( a1 b' W; H9 E     <<孙子兵法>>用间篇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说明灵活运用五间,可达到神鬼莫测的地步,令敌人迷惑不定,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无独有偶, 中医类似用间思想而用药取效的例子比比皆是.明代名医吴球曾治一少年吐血来如泉涌,诸药不效,虚羸病危.于是取病者吐出之血炒成研末,以麦冬煎汤服下,其血遂止. 这里用患者所吐之血作佐使药,亦无异于兵家用间矣.可见,中医的"用间"之法是高深莫测的.但是正如兵家不能完全依靠用间来取胜一样,反佐只是辩证论治基础上准确用药的点晴之笔.真正攻城掠地的是君臣之药,不可本末倒置,因佐废君。而且反佐又必须严格遵循辩证论治原则。在大队热药中乱加入寒药,在寒药中又加入热 药,只会使药方庞杂,反得其害,根本称不上反佐。
* T: q: P7 K" g9 r  Q* x3 y     在中医治病过程中,最需要用间反佐的情况莫过于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贪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等复杂的病理现象。这时候就需 要医务工作者应具有明察秋毫的眼光,不为假象所迷惑,仿佛兵家用间,及时反佐,从而使药到病除 该反佐的时候不反佐,再好组方也是枉费心机,不该反佐的时候反佐,只会减削药性,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正确运用反佐,也是中医治病的一项基本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中医的思想开导和食疗

第十二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中医的思想开导和食疗 0 C! d3 o6 x+ O
# h+ A: g3 R  H& T  \: v" A$ u
     <<孙子兵法>>上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兵书原因就在于它以人为本的高尚品位, 它不是和许多兵书一样,目的是使将帅们在征战中获胜,使万里山河尸横遍野, 它的目的恰恰是为了阻止人类战争,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害人,是为了清除战争,而不是为了挑起战争. 中药也是如此,并非象有些人所说:"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吃中药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疾病, 而不是为了吃药而吃更多的药. 0 l5 ^' S0 T* S; q2 W
张飞义释严颜:张飞是一个性格暴烈的猛将可是在夺取巴郡的战役中, 义释严颜.<<三国演义>>中写道:严颜不肯下跪,并回骂张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 但有断头 : Y* {7 i' f/ P' _
将军,无投降将军."张飞见严颜声音宏状,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 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便凭着低头诚恳而拜,严颜感其恩义,乃降.从此, 严颜为张飞开路,凡是属于自己所属的,都唤出来归降张飞,猛张飞竟兵不刃血的通过沿路关隘,走在孔明,赵云之前到达目的地,抢了头功. 0 L3 J- U& ]/ H# }4 Z
凡药三分毒,虽甘草,人参也能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之好服食者,必有奇疾, 犹之好战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以除暴,不得已而用之;药之设也以功疾, 亦不得已而后
8 ]4 c9 J" D/ _# b! C& B用,其道同也.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许多有以吃药为乐,以吃药为补,根本不管是否有病,是否应该吃药,更不要谈辨证论治.也至于有的人常期服用成瘾, 一天不用则出现戒断现象.不知为药所害,保健方法, 时常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 f% ~" P$ F+ S. t     临床工作中,曾遇癔病患者无数,先是耐心开导,让其知道病根,如何纠正, 让其慢慢恢复,若是效果不佳,常针,药并下,暗示诱之,心病心解,屡获奇效.曾治一患者何x,58岁,自诉四肢百骸痛如"绵绵细雨",走路如"牛肉干巴".诊为神经宫能症,经多方治疗无效,患者体胖,舌淡胖,苔腻, 滑.作者告诉患者:""你是体胖多痰加以舌症,必是痰食为患 ."令其每天做导引养身功,十日而愈.名医朱丹曾治一女,该妇女因其夫经商二年未归,不时困倦欲死,状若痴呆,忧心忡忡,喜卧懒言.朱丹溪通过四诊合参,认为此病是思想气结,药难独至,该病因过度忧思而起,思则伤脾,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脾属土, 须属木之肝方能克之,而肝主怒,所以令人激怒之,使其大怒而哭,至二时许,令人安慰她,再服药一剂, 立即感到腹饥欲食,饱餐一顿后,病见大愈,朱丹溪又告诉其家人,如要完全治愈, 还必须令其喜,家人于是告诉 她说:"她丈夫就要回来了."病人大喜,病果痊愈 .又有一郡守生病,求医数十末效,华佗认为使他大怒病即可愈 ,华佗就收了郡守的很多钱而不去给他医治,并留下书信骂他.郡守果然大怒,令人去追杀华佗, 郡守之子预先知道这是华佗的治疗方案,就没派人去追,郡守复大怒,吐黑血数升之后病果然好了.象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多不胜举.如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多有记载.药王孙思邈主张食疗等等. ' W; J7 z+ H3 a& F& ?9 X" G+ }
     现代治疗疾病从开始的生物模式转化到社会心理生物模式,注重社会心理的治疗,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服食常用饵食,注意其寒热偏胜,略加调理,也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十一世纪,人人需要健康,人人需要保健.我们的重点是"不战",避免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提倡运动和食疗,心理治疗,我们的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从细处留意,抱有积极的人生观,这是不难做到的.
) ^/ C2 q3 R+ o5 _  e1 F4 Q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寻求医疗服务的,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寻医问诊的人, 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欠缺或某个糸统有 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的处方也不完全是药房的药方,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不战而屈人之兵"日趋受到重视, 思想开导和食疗必会成为主流.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2: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篇 君命有所不授与中医“六不治”
" U* V& W7 f+ [0 R 2 L& {- ~8 C* [  h" f, ?+ m
     <<孙子兵法>>上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据司马迁<<孙子传>>记载: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治>>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 曰:"可试之于妇人乎?"曰:"可." 于是许之, 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分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 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也."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急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黑,无敢出声。于是孙子命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军命有所不受,此种思想,被历代军事家继承和发扬, 在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周亚夫的"军中只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召";<<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等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 E2 `) j" G& D, Z# v% e* B     昔日扁鹊在卫国,遇到一个病得快要死的人.扁鹊到病危者的家中想给他医治.病人的父亲对扁鹊说:"我儿子病重,要请最好的医生,这种病你是治不好的. "就不用扁鹊医治,而请巫师来求佛请命.巫师还对着扁鹊念咒语,可是病者一命乌呼,巫师毫无办法.扁鹊天下之名医,竟不能与巫师争.后又在长期的实践中,经仔细总结,得出"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因为挽救几个人的性命,远不如挽救国民的思想痼疾。在行医过程中,医生难免要面对各式各样,不同思想层次的人。有的人是专为考你而来,有的人信巫为主,信医为辅,即所谓“神药两解”,有的人命令你开他抄来的处方,有的病人只找立竿见影的“救命之药”,否则认为无效,大肆反面宣传,有的病人把医嘱当耳边风,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与你叫劲......。面对这些患者,经过多方劝说、指导、耐心勾通无效,作为一个医生还能做些什么呢?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不能治疗的病只有一种--蠢。凡此种种“贱民”皆列为“六不治”之列。  
# ]# i& D+ o: k% x% d5 u     东汉名医郭玉仁爱不矜,治疗贫困穷苦的人,尽心尽力,疗效如神, 但是医疗达官显贵,效果却很差,汉和帝让达官显贵穿上贫民百姓的衣服去找郭玉治病,也药到病除。汉和帝诘问郭玉为什么?郭玉回答说:“那些贵人处有尊高的地位监视着我,我怀着惊恐畏惧的心情来侍奉他们。为他们治病有四大难处:一、自作主张却不听从我的劝告;二、保养身体不谨慎小心;三、身体羸弱,不能服用药物;四、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其实郭玉说的就是“六不治”中的一、二、五种情况。当今社会上有的“官员、大款、名人、暴发户”等,凭手中有权势,袋中有金钱,对医生呼来唤去,视为奴仆,有的知识分子凭借道听途说的医疗粗浅知识,对医者开出的处方,硬参与自己的意见,任意增 删药物,象这样的患者,医生怎么能宁神静气的为其诊治,做到巨细无遗呢? + q) G. v; Q. q' H1 w
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老先生曾治王XX,干部.确诊为麻黄汤证,拟麻黄汤加味主之,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末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 c。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 身痛如被刺,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吴老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症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二次后,温服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吴佩衡医案>>) . D  x( O9 U6 z' K
     医生用药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周密考虑的结果,患者若是影响医生的正常思维,或者不遵医嘱,与吴老所治的干部自作聪明带来的恶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重财轻命是扁鹊六不治之二。曾遇一患者李某,素患高血压,医生嘱其坚持长期服药,可是生意繁忙,虽然有时头痛如裂,但因收入可观,不忍耽搁,经常强忍,实在不能坚持,才服一、二粒药维持。适逢春节,日进斗金,狂喜之余,昏仆在地,抬至医院,已告穷归天。其家人烧纸钱等无数送终,黄泉路上他总该欣慰了吧!难怪医圣张仲景说:“......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 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此之谓也。 三不治指不与医生配合,不坚持服药等前已有论述,第四、五不治指的是重病患者,前人列为六不治,但是社会主义下的医生,谨守毛主席语录:“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尽力抢救,只致患者达到生物学死亡,方可放弃治疗。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论述六不治之六: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笃信封建迷信患者, 一开始就不信任医生,认为所患的疾病,都是由鬼神引起,偶尔找医生看诊,也决不放弃迷信思想,服药取效,归功鬼神,病情发展,责于医生,前面扁鹊不能与巫师争一案,就是极好的例子。在许多人中间,“神药两解”是一种极为时兴的做法。这种愚蠢行为归根到底是思想素质差的一种表现,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是彻底消除六不治之最的根本做法。曾治一患者,其父为正科级干部,高中文化,其母为教师,因患“精神分裂症”求治于予,初时三日一小发,五日一大发,处以加味颠狂梦醒汤十余剂,发作间隔明显延长,平均一月发作一次,发作时症状减轻。但其父其母深信巫师之言,认为病情好转都是由于巫师献饭,跳神,打告,感动上天保佑的结果,巫师还强调如果能重修并迁其祖坟,毁其新屋,屠尽家禽以供鬼神,病就能好了。其父母信其说,一一照办,后患者病情日趋严重,巫师又说是恶鬼附体,用鞭抽之,患者由于惊恐过度当晚死亡 .此类荒唐可笑之事,时有发生.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扁鹊提出了六不治,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的人不值得治,也治不好.作者在这里重申六不治, 是在于告诉患者,切不可把自己列入六不治之列,要重视自己的病情,注意言行举止,相信科学, 提高思想素质,以便和医生密切合作,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使患者早日康复.
( [3 V0 H0 d. z" k+ T     孙武在本篇中提出的"君命有所不受"主张,是以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夺取战争的胜利为前提的;而且只是"有所"不受,不是一概而论.但是,后世有些搞分裂主义的人, 往往借口"君命有所不受"而拥兵自重,闹独立性,那是对孙武十三篇本意的歪曲. 今天我们重申医者六不治,是为了医生和患者的密切合作,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如果有人借此为挡盾牌来推诿患者,不尽心尽力,漠不关心,是对作者此文本意的最大的歪曲.
2 T/ F0 f' I4 @' J- l0 n# q     中医就是与各种致病菌作战的伟大军事家!古人云: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可见治病与用兵打仗有相同之处,可惜有很多医生并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我认为治病同打仗的道理一样,没有军事思想,是难以取的全面胜利的。细菌、病毒进入人体,就是来犯之敌,战胜他们有很多种形式,或就地消灭、或赶出国境线、或以核武器威慑,使敌人不敢来犯、或使他们缴械投降、改邪归正,这些都是胜利的标志。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认为这些就是治病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损失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应该是治病的最高境界,即使不是医生也应懂得这些道理吧?任何人做事都会动脑筋想办法,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就会分析了,而那些不动脑子,不善于分析问题的蹩脚医生,并不想解决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不关心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只会照本宣科、照猫画虎,以遵守常规治疗的习惯,来掩盖治疗思想的匮乏,只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怎么可能有所探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然而“病变而药不变, 厥疾弗能瘳也......”,这不正是庸医们在大病、复杂疾病面前,往往就束手无策的真实写照吗?这些问题前人早已明确指出,也被历代明智之士奉为处事之准则,而那些庸医们还浑然不知,仍眼看着无数的患者重复着无效的常规治疗,麻木地等待着意料之中的结果,而不思进取,这难道不是庸医杀人不用刀吗?如果我们的医疗体制是患者自费医疗的话,恐怕这种医生只能被冷落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种人根本就不适合当医生,当然更不适合指挥打仗了,因为他们的指导思想只是杀、杀、杀!不管敌人是集团作战,还是混迹于百姓之中,一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像美国对付越南、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然而情况又怎么样呢?在越南美国以失败而告终,伊拉克依然让美国人头痛,本拉登依然活着,就差扔颗原子弹了,要是庸医准会给你身体里扔上一个原子弹,不信敌人杀不光,其实化疗跟“原子弹”的道理不是一样吗?幸存者自然是寥寥无几,这样的医术怎么能算高明?这样的医生又怎么能算是好医生呢?然而中医就不是这样的治病思想,他贵在“顺详敌之意”,以破坏敌人安逸舒适的生存环境为主要手段,就像共产党的军队一样,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就好比中医叫“扶正”,破坏铁路、公路交通运输、截军火、藏粮食、切断敌人的供给来源,就像“养阴补肾”吧,(一定有更贴切的比喻,姑且算那个意思吧),运用游击战、歼灭战、运动战、地道战、地雷战等各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大概和中医“去邪”的意思差不多吧,运用疲劳战、骚扰战、麻雀战等让敌人不得休息、疲于奔命,让他们感到不离开,就难受得要死,他们就会自动放弃安逸和舒适的地方,选择离开,这大概就是中医所说的“排毒”了。这些不都是战胜敌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吗?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孙子兵法在中医治病的思想中有更多的应用。总而言之,对付敌人不光要靠武器,更重要的是要靠智慧。
发表于 2008-4-23 2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值一读!谢谢!!!
发表于 2008-8-22 1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8-9-20 18: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9 17:49 , Processed in 0.0276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