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淮水飘香

[资源发布] 经筋疗法.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的来历0 _' F# W8 ^8 h3 q# A7 s/ i; b
" {8 q. O$ \5 Y$ P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0 T7 y% i" d2 @3 O6 R$ C  q; I
# k( J$ l! T8 {
  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洽宜导引按跷。”可见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6 d( H' g! P" z) L2 h
2 M. K( _3 v5 t& h5 P/ _
  按摩的优点3 q1 h: y3 S, G3 v, T0 t, G
- M% l& J0 i! R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N% X% [0 f& b" N! @
1 q  y9 l: n( m, m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闭经二月左右,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已婚妇女,为了确诊是否有宫外孕或其他急性病发作的可能,也应该急速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耽误。
7 g* u, G2 z! s7 |6 s) c
5 @) M( [) F1 y/ ~  按摩的种类和手法0 d# z$ l6 c2 h* y  D; o6 a7 u

/ {$ x8 _. P, ?4 s5 {# ?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0 k: P( V/ [3 Y' l- `( S7 _
- p& D* {7 }8 z% i9 _/ b4 I, u- d
  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7 m* x0 ]# w/ c) D
# S$ d+ l, F1 j' @/ q5 J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8 s4 ^$ c$ D! A* L% H- e3 s

0 L/ Z" I$ Q! h) _# P5 G  (2)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 n* |6 L& O/ o
: m  w1 h0 W& x) O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a" u! T2 _2 E% m* B! f

/ Y9 u; s( }/ d; @% \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 d0 A! v5 |  N3 L' V+ ]0 |2 v0 ]; A; `, c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 z- S5 _4 |6 n( Z" f% x& N
; ]% B, ?' l; Y5 m2 c; O7 ^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 l* C+ S! s1 Y, ?& |) O% D- B
5 M, O) T' t- h6 N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6 q2 b3 |. e) T7 |( m- l9 U  P0 l
! X6 W# X$ J* T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 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 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 p6 E" R  H; K( a1 X
' o) n& L1 {) K: _# D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否则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
发表于 2008-7-25 1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25 11: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注意事项
9 k( G% N  n/ O! B
. _% `: p$ f" e3 S7 T1 e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4 S1 Y3 @5 F4 f
- ]2 C, ]' R. [6 {8 v. J. M! O  h  M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E& A7 O. d0 y6 {' k% O
$ o7 l" W# [- F4 L4 P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3 I& h( b! t1 L  w7 b2 ^
5 Y4 f% A, e: n( x% m8 W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 c% y* o% T- j8 Z# M
/ F, n" |' s" ~  (5)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9 u+ M4 z  Y/ Q0 _) }
5 @- }7 ^; Z6 @- D' k! e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 Q0 F* \  k4 q) B% P8 C
7 M& V$ ]* b( n& x6 O  (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 K6 U1 E3 G  U+ e. c8 u6 s' j- U' `+ U# t9 g4 s
  (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
发表于 2008-7-25 1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h4 a& B( b/ p7 S( Z6 v0 n8 a
; @2 @% s, e8 |, C( ^' k  (1)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9 _5 S8 _' y4 W7 I5 B
/ g+ W' f/ ]5 [- A% I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8 f' z2 ^- p, ~! Z" V

. _( K; p$ P% Q" J- [1 h  (2)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发表于 2008-7-25 1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9 {3 z, m. F5 k' p: }0 \
5 ?- Y  Z7 V$ B6 x
  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9 j4 B( q6 U3 }6 r+ Y+ ?# e0 W" k0 ~4 i1 L  t% b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m) g& _* x$ r3 j: c) K
- {5 Q4 L2 [* _
  (2)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O: q& @- O5 B0 p  F  e9 |8 U

9 Z0 E( U2 |6 m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v: L7 c% ]5 b; m* j6 B5 F
* j& L3 X6 R3 V$ l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R/ I( d. W+ Y+ {

/ F  @1 M! t! G: B0 G( H! g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_9 S. t6 V6 K2 B/ P' c

5 l. A) N  ?1 Z8 i$ v& Z! V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 ]* x# h$ ?9 R2 u4 d
- k9 y" Q: N7 ~3 g! G8 ?; N. }& j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L0 ~; v; @. p) \7 @3 h/ I; C- r9 R3 |
$ H! C% u, m) E  x# n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 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 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
) Z( x4 ?8 s! C) g& M
9 L) \3 `* r8 x! N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否则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 \- h. G% l9 d1 U0 d2 t
+ R# K) e' n0 d, E& t0 ~2 t
  侧掌切击法:把两手掌侧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与指间,要分开一厘米许,手掌落下时,手指合拢,抬手时又略有分开,一起一落,两手交替进行。
: J: }, f" m* A* b
( B% ^  i: Q  }3 f6 U6 G  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
8 K3 f8 w  Q. v4 Z$ k$ e7 w3 w; y
) h3 h/ [. U0 e' a3 X: y# [5 T; T2 X  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时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5 u- f8 k# b5 j( y/ m
( l$ v# ~7 V2 Q$ ?
  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资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j) K0 g( X1 P$ g# k$ W, c
# |8 ^& N6 F1 S3 \  n( t" }2 j) f
  以上四种打法,主要用子肌肉较丰厚的地方,如项、肩、背、腰、大腿、小腿等处。叩打的力量,应该先轻后重,再由重而轻。当然,这里所谓重,也不是用极重的力量,而是相对地稍稍加劲的意思。总之,要使患者有舒服感就算合适。在打法的速度上,一般是先慢而后快,慢时一秒钟两下,快时逐渐加到六下或八下。9 o- {  g. ~, e5 g

& j. f7 M0 C' z' H1 G! X  应该记住,无论使用那一种打法,开头第一下都不能使大劲,应当软中有硬,刚柔相济,而后逐渐转强。两手掌落下时,既要有力,又要有弹性,使患者感觉舒服。叩打时间一般是1~2分钟,或3分钟就可以了。极个别情况下,根据病情,延长一些时间,或缩短一些时间。这种手法,也可在按摩后来配合进行,也可同按摩手法夹杂进行。
发表于 2008-7-25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的优点/ p2 }" j  O% B- D, f, j
  M2 n% |( H$ h+ F5 u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 Q/ r! d% H/ u+ U; i; q7 C- K% c$ [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闭经二月左右,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已婚妇女,为了确诊是否有宫外孕或其他急性病发作的可能,也应该急速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耽误。
发表于 2008-7-25 1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摩的来历
9 E/ N) z# \. k6 O: C7 r. j; |# j  F1 D2 a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
! J3 j; v! q2 w/ m6 _. F* n" z! z, \' g3 L
  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洽宜导引按跷。”可见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发表于 2008-7-25 11: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3 08:57 , Processed in 0.0444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