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2)
( h; g( Q) [/ N                                                    9 |! x7 y- M7 a7 `6 b; B9 }
                          1 J' J  A3 [) g; u  H/ Q) }9 H2 o
  作者:沁园春
/ z  Y" k( U5 N% E7 Z          
/ M# O7 V4 z' E- G( B8 x  
5 \5 m% W. t4 l8 J- g  h* Q  
0 O1 w1 V) r( c) w  四月初,刚刚初夏,天气有点闷热,住在太极殿的太上皇李渊觉得不自在了,于是搬到弘义宫去住。为了图吉利,又改弘义宫为大安宫,而李世民也正式搬到太极殿上班,他在这里开始部署对突厥的战争。- E: H0 d7 M3 e8 a
  / v  H' \$ E& I7 n! e
  当初突厥人寇边,有人建议修复古长城,征调民兵据守,李世民不以为然,说突厥已经今天不知明天的死活了,朕要为你们去清扫沙漠,何必劳民伤财去修什么长城?可见他把武力解决突厥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抓,而且信心满满。
! e7 h, }# O* l" ~" u0 B" |  : H. j7 j# o  B, c
  夷男也嗅到了空气中血腥的味道,派老弟入朝进贡,李世民赐他宝刀一把和宝鞭一条,特意告诫说部下有大罪就用这把刀砍脑袋,小罪用这条鞭子抽。夷男非常高兴,自认为有了李世民的支持大好前途指日可待。而他的对手颉利可汗呢,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惊慌,赶紧压低姿态派使者向唐朝称臣,请求迎娶公主,并以女婿的礼节来巴结李世民。
. z' d+ E' b2 \6 I  ; {* q; u% D" Y3 o& O- P* Z( @
  李世民不为所动,依旧按原计划开始他的军事行动。
3 r- Y7 [+ K1 v$ M8 x9 \/ m5 H: r* ^+ S  
/ s3 Q) H8 _0 e( r; e! q6 I  代州都督张公谨上奏,宣称此时正是取突厥的大好时机,还列了六条原因,无外乎就是颉利内忧外患,正好出兵。其实这时候即使张公谨不上奏,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打算了——三年生聚,三年奋斗,等的就是这一天,突厥人,老子来了!1 p8 a6 a& U& q1 C
  7 z- V9 v! q4 X7 [
  李世民正式命令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率大军准备征讨突厥。
# [/ E7 l+ j  S+ f  
( y2 t/ P/ E0 Z1 S( m2 z+ C/ {  就在李世民出兵后不久,突厥的九位俟斤,也就是小头目率骑兵3000骑投降唐朝,十多天后,拔野古、仆骨、同罗、奚等部酋长也率众来降。- {2 y" F" J4 ^  {
  - ?  F2 q' C8 I  ]4 O
  到年底,李世民已做好一切战争准备,再次任命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而李靖则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节度诸军,合兵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3 X$ N1 s7 O$ \" T, [! Z
  
) |1 l# u' U' V! D' W; c  征突厥的号角已经吹响,颉利可汗面临一场生死大战!
5 a: m5 |7 T' U: Z  
* P# j) D% Q: y2 z# N  从大同道出兵的任城王李道宗,刚出战就打了开门红,在灵州俘获人畜以万计,促使突利可汗带着郁射设等人率先跑到长安朝见大唐天子。李世民异常兴奋,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对侍臣说以前太上皇为了百姓利益忍辱负重假装臣服突厥,朕常痛心疾首,今见他们反过来向我叩头,真是雪耻啦!
( V2 `7 B! z6 P; o  & P; p- ?( T9 r+ K& F+ n2 @
  这天他好兴致,突然想到温习论语,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中说‘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到底是什么意思?”
) z" r1 F9 r( ]4 H" i4 L- E. o  K2 j  " y: ]3 Q! O& ~) b, `
  孔颖达完满的解释其本义,并借机劝说李世民作为皇上也要多尊重别人,不炫耀,不摆谱,不掩饰错误,总之一句话: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多纳谏。这话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我可一直是这么做的呀!当然时常有人提醒提醒也是好的。只是听论语心得还要受一番教训,让李世民有点点郁闷。
, l" G' H2 X4 i. k: B* O0 V2 X  
: t  c5 M3 k. T+ Q# r" Z% L  年底了,是该年终总结了。房玄龄与王珪挂牌考核朝廷内外官吏的成绩,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却上奏说考核不公,李世民命侯君集进行调查。3 U1 L" I" z& q6 d2 m
  + \. c2 o" j$ {6 T4 t1 X
  魏征劝阻说房玄龄与王珪是朝廷老臣,平时忠心正直,即使有失误也非徇私,况且这是权万纪故意搞事,如果查出是假,则陛下将失去臣下的信任。李世民听魏征说得有理,便不再追究此事。
, b% s7 q. t/ n$ y: h- c1 V  
1 i# K0 S. [% a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件事。当时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免职,为了保住乌纱帽上表求情,说自己原先是秦王府属僚,请皇上法外开恩。李世民到底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准备让他官复原职。而这时魏征却站出来强烈反对,他的理由是以前秦王府混饭吃的,现在做官的很多,要是人人都仰仗陛下的偏袒,那就什么都乱套了。; [- e( \' K8 B- G
  8 `1 B2 T# Z5 V$ B
  李世民这次不再网开一面,只是对庞相寿说我如今是四海之主,不能单单袒护秦王府的旧人,大臣的意见朕又怎能违背?说完,赏了一些帛打发他走,而庞相寿也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看着眼前严肃认真的皇帝,流着泪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3)
( f3 M- n8 I, z- k' K& k7 e& {                                                    
5 S! x3 ~" h9 p: d- E4 B3 w$ n                          
! Y) u4 a! @2 W1 C$ L  作者:沁园春
% d; W# r7 h0 Z  ?! i  @( D          
7 Q# Y. y2 [9 a6 v* u! a4 v' s5 \5 k  
7 A# ~( \* z/ E' q) O  
. l6 l+ u3 Z5 W% V0 N% k$ Y, t  春天来了,本是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而此时的李靖却已是磨刀霍霍,准备对突厥发起致命一击。
$ `1 }1 |$ w( [( p1 X  $ W! W  b2 D! K6 a$ O& N
  他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深知责任重大。朔风凛冽,为了打个开门红,他亲率3000骁骑从马邑出发进屯恶阳岭。夜色迷人,李靖却无心欣赏,连夜奔袭定襄,大获全胜。
* m9 y2 o& Q2 W$ F! r+ X! ~  
4 b: z+ C; ~' X# J. p  颉利可汗得报,简直不敢相信,万万想不到李靖会来这么快,大惊道:“如果唐朝不是倾国而来,李靖又怎敢孤军深入跑这儿来?”! U2 N" D$ o. R) }& q
  
5 m9 B+ l- F& K  他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而手下更是一日数惊,没办法,只好转移“阵地”,将牙帐迁到碛口。李靖如影随形,当然不放过,派间谍离间其心腹,搞得颉利一个好哥们康苏密带着杨广的老婆萧后和孙子杨政道战战兢兢的前来投降。1 F! c/ m  t/ _% W
  
. t2 G$ P) r  V% N  萧后来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此时她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昔日堂堂一国之母,如今却是个“犯人”,不知见到李世民之后又是何等心情。再怎么说毕竟与李世民是亲戚,而萧后的抵达,还差点引发一场风波。% t- g# C2 @' c, K4 e$ p
  
- C8 E' b( Y5 n! s& a  之前有投降的胡人说唐朝有人搞小动作,私下与萧后联系,想图谋不轨。中书舍人杨文瓘正是拿着这件事大做文章,要求审理萧后。李世民不同意,表示如今天下已定,过去的错误又何必追问?看来,亲戚就是好,一两句话就给挡回去了,要是换作别人,那还不把她给折腾死?" i' R' T/ [# T- Q; y* k
  ) k* C5 z9 V! ]  l
  而就在这时,李世勣出云中,在白道(今呼和浩特北)与颉利激战,大破突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与霍去病北逐匈奴的壮丽一幕又将再次重演,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感慨!
0 W4 [% `1 y: }  `1 J" a/ b4 h  9 j7 K# M5 d: K
  李靖当然没闲着,他明白乘胜追击意味着什么,一路疾驰,率大军死死粘住颉利可汗,紧追不舍,在阴山再次大败颉利。就是这决定性的一役,将东突厥彻底击败,颉利可汗也彻底玩完。/ L$ }: U0 B: L, I
  ( T! z7 F# C! W( S5 a) B* l
  当初颉利兵败后逃窜到铁山,手上还有几万人,为了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他派执失思力到长安觐见李世民,恳求手下留情放他一马。- c! ^6 q6 C: Y' u9 h# s; E: C
  李世民也够意思,派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卿唐俭和将军安修仁前去抚慰,握手言欢,又下诏命李靖率军前去接应。
$ l( N" |" z5 S# v% O  . Q  g. b# s+ C' X' u$ B8 r: J
  可是不想这样的“招降计划”却不能让颉利真正下决心,他表面言辞谦卑,实际上却十分犹豫,并且打算以拖待变,等到草青马肥时再逃到漠北重振旗鼓。
* L# U" p% T% g% e  5 n7 U+ c) O: o0 @* |  W1 n
  而李靖早已看穿颉利的西洋镜,他与李世勣在白道会合后觉得颉利虽然被打败,但兵马依然强大,如果让他跑了恐怕追不上。如今钦差已到突厥营地,颉利一定觉得高枕无忧,如果去偷袭便可不战而生擒。二人商量好告诉张公谨,张公谨眉头一皱,提出质疑,他担心唐俭的安全。李靖回答:“机不可失,此乃韩信灭田横之策,唐俭辈,何足惜!”- C4 x% ]7 u: X- g, {& Q2 x
  " Y9 @* l1 W7 I9 W7 r
  坚定的李靖只有一个信念:彻底打败敌人!又是一个星夜,他依然不曾入睡,亲自上阵打前锋,李世勣紧随其后。大唐铁骑如一把把锋利的钢刀,狠狠的向突厥人当头劈去,毫不留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4)
% y7 L6 ^. N; X# Z4 w& Z7 r                                                    * c& {7 Q( ^) Q6 B% J7 q
                          ! W8 l8 D+ U4 K8 N, P
  作者:沁园春3 S+ y; E4 A. r9 }6 u. Q+ E! y
          
2 Y/ Q4 q4 m) H  
$ b6 i; n! ~9 r  
2 [9 ]8 O- d  \  唐军到达阴山,在那里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李靖发起进攻,这些来搞侦察的突厥兵全乖乖的当了俘获,反过来给唐军带路。' p. p6 h) r, F& P" r4 e
  9 g" ~* r" q! P$ z2 d$ g& a' v
  而此时的颉利可汗,果然不出李靖所料,见唐朝特使都来了,心里面的石头也落了地,可他哪里知道,有一块更大的石头就要往他脑袋正中砸下来了。
& v" v( j- p( n+ G) j  
, Q5 H- V5 [+ W+ x9 L- G& |& v/ k; x  唐军一路搜索前进,李靖命苏定方率200彀马(持弓弩的骑兵)打先锋。此时正值天降大雾,唐朝勇敢的远征军将士,冒着严寒在大雾中穿行。月亮也睡了,只有马蹄的滴答声,除此以外,雾气缭绕。
0 D# s/ b; ^" v4 z' u9 J/ A7 b9 Z  : e/ M3 t/ H% O9 R+ c" M
  虽然秘密进军,在距颉利大本营七里远的地方还是被突厥哨兵发现,但为时已晚。苏定方跑得比哨兵还快,如一道闪电疾驰而进,在离牙帐一里许的时候,忽然云开雾霁——看,前面就是颉利牙帐!苏定方也不讲客气,扑上去就先杀了他几十个人。颉利正在为自己的如意算盘暗自欢喜,防备自然松懈,根本不相信唐军已到家门口,还以为是神兵天降,去找唐俭,这机灵鬼早已无影无踪,他来不及细想,偷了匹千里马就跑。李靖主力大军迅即到达,突厥军立即如洪水溃堤,一时覆水难收,溃不成军!5 _2 O1 {) }+ \# h1 v4 L
  , H0 B6 E0 N8 w3 g" |
  唐军等的就是这一天,血战开始!李靖指挥唐军突击,斩首万余人,俘虏突厥男女十余万,得牛羊生畜数十万头。几任突厥可汗的老婆——隋义成公主也在乱军中被杀,她儿子叠罗施可怜兮兮的被抓活口。
: O$ e# z7 {/ ~  颉利可汗的千里马到底还是跑得快,他纠集残部万余准备逃往碛口,不料被李世勣抢了先,早已在碛口“蹲点”了。见前后夹击,突厥人算是见识了唐军的厉害,再打下去命都没有,许多人脑子里就闪出两个字:投降。, R3 [  W0 i* C9 {
  1 ?) h; d, t2 y: d+ O
  首先是大酋长率众投降唐军,李世勣乘势俘获五万余人,而颉利本人不知去向,神秘失踪。
" o+ ~- ?  c3 f( P1 c, |  
) b# M; u8 _# e  唐军大捷,这是前所未有的胜利,李世民一雪前耻,对突厥积蓄已久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忍辱十载,只为今日!这一天,李世民不知等了多少年,击破突厥,得地自阴山北至大漠。李靖用不封口的告捷文书向长安奏报。. e, S  a3 a' m8 i
  . r% J6 ]$ H) ]+ T0 z- N3 v  E; l. i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大为亢奋,立即从骊山温泉回宫,并下诏大赦天下。6 T- z& ]1 v; Q! Z0 Y
  : f' y! m* e+ U) |/ z6 [* s
  搞定突厥,大唐帝国声威远扬,震动天下,赫赫威名让周围大大小小的反对势力都赶紧收起爪子,不再来搞事了。相反,四方夷族首领还一齐跑到皇宫门前集合,强烈要求李世民做他们的天可汗。李世民回应说我是大唐天子难道还要做可汗吗?嘴上虽这么说,其实心里面早乐开了花。天可汗什么概念?意思就是和天空一样广大的可汗,其称号与和大海一样辽阔的成吉思汗有得一拼,意味着就是这些夷族公认的老大。最后,他们与文武百官齐呼万岁——盛情难却,也名副其实,从此以后,李世民给西北各族首领的玺书中,一律改称天可汗。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5)
% l  U; K$ K' w& H! P2 y                                                    
9 I1 S0 x$ m6 |$ Z3 b                          / ?  {/ p% l, c/ i
  作者:沁园春" b. r# ?. T5 ~
          
' Q  {; I: m8 O+ @7 d( i) q  9 w6 L) e" w0 x/ b" {7 N
  ! ^0 S0 C* @$ d7 U* p
  打败突厥,颉利可汗到底是死还是生?根据最新战报,他在绝望的悲苦中去找老舅了。
# T' L4 |8 j  F% W7 C. W  . F9 O' k: A% w- c1 X4 E+ ~
  当初,始毕可汗任命启民可汗的弟弟苏尼失为沙钵罗设,统领五万家的部落,在灵州西北一带设牙。后来颉利可汗大失人心,手下纷纷叛变弃他而去,只有这位舅舅不离不弃,一直忠心耿耿的辅佐他的小外甥。突利投奔唐朝后,颉利封他为小可汗;颉利被唐军打得惨败后,他也就跑到舅舅这里来避逃,打算投奔吐谷浑。苏尼失这时候也没说什么,“窝藏”颉利,依然如从前一样默默的保护着他。可是“通缉犯”毕竟有人追,李道宗率大军紧追不舍,以武力威胁交出颉利。3 O8 v* \9 H1 G
  老舅顶不住了,正犹豫不决时,不争气的小外甥却招呼也不打就从后门溜走了。
; H, i' T0 H1 o1 G, `# r) ^6 b. ]  
: O1 ~) S* Q  ?* h2 @" G  颉利可汗带了几个骑兵灰溜溜的借着夜色逃跑,躲在荒山野谷之中,做起了“野人”。这时候,他害怕了,他明白唐军到来的严重后果。这时候,人的求生本能也战胜了所有的一切,苏尼失急忙派人驰马追赶,将颉利逮获。他并没有主动交出“人质”,他还在犹豫,不过有人不会再让他犹豫了,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的铁骑已经出现在营帐外头了。没办法,玩不下去,老舅只好宣布投降,而颉利自然也一同被千里迢迢的抓去长安“受审”。漠南一带彻底平定,以至人烟罕迹,史称“漠南之地遂空”。
9 U) N  s- a% z  4 J* c. k- s; f$ D  ?8 {  O
  自此,不可一世的突厥颉利可汗就这样被唐朝的大将用囚车押着,一路耀武扬威的招摇过市。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多么令人心生豪迈!多少年来,中原的汉人经常是北方游牧部落的“下酒菜”,不被他灭了就算是福气,而颉利可汗一直是唐朝的心腹之患。可如今,这个不可一世的“大魔头”却耸拉着头,成为大唐的阶下囚,这是何等快意人生!3 C6 N4 J9 ^8 O# w! O6 h
  % W+ @0 V+ c( [( S5 \7 ?# y$ J
  然而就在正为打败突厥开庆祝大会的时候,唐朝却传来一个令人极为伤心的噩耗:一颗明显陨落了!他,就是杜如晦。+ z9 A( ~0 e( ~, G( j2 w8 F
  , J* R7 T( l  U, u. q9 l2 r- \- Y: [
  杜如晦怎么死的?病死的,得了什么病不知道。史书只是记载他病重期间,李世民不但派太子前去询问病情,还亲自前往探视。就在俘获颉利的四天后,杜如晦离开了这个让他眷恋的人世,终年46岁。
8 Y/ V8 D6 A* ?  7 O$ @+ m8 P) U' A) _: Y
  李世民非常伤心,以至于每次得到什么好东西都要想起杜如晦,还派人送到他家中。每每提到他,也是不由自主的流眼泪。他对房玄龄说如晦与你一同辅佐朕,而今只看到你,却见不到如晦了。说得言衷意切,听了都让人情不自禁的掉眼泪。* N/ G1 V+ C6 U+ I0 w
  
* A; F) l4 e' b0 c! K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小就喜爱读书,心怀大志,好谈文史,以风流自居。他最善于临机决断,这样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历史美名。7 q- K& Y( r2 t7 p# ]  }3 q5 p1 i
  ' x6 x& p& }+ J' `" d$ P0 [" W
  隋大业年间,吏部预选人才,吏部侍郎高孝基一见倾心,说栋梁之才啊,我要保荐你!但要他从基层做起。于是给他补了一个滏阳尉的小官,这种差事岂是我满腹经纶的杜如晦愿意干的?没过多久他就弃官而去——他在等待时机。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6)
! R) C% |4 w3 Y) E' L6 m1 X                                                      9 o8 ~/ I0 s. y9 P
                            ( O! I1 G1 l1 g" e* n; P
  作者:沁园春
/ j: N% r; e2 m: Y0 e7 h; D            
( ?7 L0 H4 A7 U   
; U0 p( J/ _+ p  C' n$ |; ~  
& c* W" k) q# z& K4 F  机会终于来了,李渊攻占长安后,有人推荐他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后又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皇位争夺战已到白热化,李建成屡屡动用釜底抽薪的战术,把李世民身边的人才调去外地。李世民也担心,但人才辈出的秦王府,你一时也调不完,就没怎么采取过激行动。可轮到对杜如晦“下手”的时候,房玄龄却立刻站出来大声疾呼:“别人都不足惜,惟杜如晦有王佐之才,如果大王要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意思很清楚,想做皇帝,少了他还不行。李世民被当头喝棒,大惊道:“要不是你,我还差点失去这个大才!”于是赶紧上奏留下他。
. |; \9 `' }3 z8 e% p9 p  
& ~8 q- ^+ h- g& @, ]8 A! ^4 z  自此以后,他就追随李世民左右,成为一名高级参谋。征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他都是参谋决断军国大事,运筹帷幄,剖断如流,从容应对,深为同事所折服。以功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爵建平县男,食邑300户,不久又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秦王天策府创建后,他被委以中郎,成为李世民的高级幕僚。
" ]6 Z# O* s7 u8 c0 e4 K) k  
; R% M0 X9 d* W) [  当时秦王十八学士,杜如晦居首,是其首席代表,褚亮写给他的赞语是:“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可见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在李世民眼里是宝贝,但在对手李建成的眼里就是眼中钉了,他对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就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个人可怕。既然可怕,那就干掉!但也不能乱杀,那就调走吧!李建成向李渊进谗言,把他和房玄龄调离李世民身边,下令如果见面就是死罪。3 V) t) `) e9 E, g/ x
  ( N( b9 j1 W. k: p
  直到李世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他才与房玄龄跟着尉迟敬德打扮成道士潜回秦王府,紧急筹划玄武门之变的具体细节。终于在六月四日的玄武门,李世民一击必杀,成功发动武装政变,夺取政权。当他登上皇位后,立下汗马功劳的杜如晦被授予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3000户,另加益州1300户。不久又以本官检校侍中,代理吏部尚书,并总监东宫兵马事。到贞观3年时,他代替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z1 W6 h2 g9 F' h. Z4 [+ u
  ) Z0 e6 k$ P/ j6 C
  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配合默契,堪称黄金搭档。每每讨论大事,房玄龄总是说非如晦不能断,等到杜如晦来了,他又往往用房玄龄的计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成就了一段“房谋杜断”的千古佳话。两人真正是同心同德,一心辅佐李世民,耗尽毕生精力,世称良相,必说房杜!
6 k8 C0 n9 q* B( ]' ?# o' Z  
5 Q/ J7 C% }. X& g  在任期间,他和房玄龄踏踏实实的工作,引进贤能,制定帝国运作的一切工作流程,典章制度,政府规模,都是他们俩鼓捣出来的,甚获当代之誉。而他也是个有情意的人,当年说他有栋梁之才的高孝基,虽然给的官并不如意,但他依然为他立碑纪德,感谢他的知人之鉴。' A2 T9 K: |- R/ \+ D1 H+ \5 e/ v
  
% C3 ^3 i% B+ e1 c% [& R- K% R4 l  一人总领数职,权力大得惊人,当然会引发别人的不满,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反对这么做,并将矛头指向杜如晦。李世民不以为意,说你是要离间我们君臣吗?将他贬去岭南——可见对他,李世民是从心底充分信任的。
& ?% u* s0 B- \  
& [( b+ v: m/ m& N  k4 R; b  然而,自古好事难圆满,正处在权力巅峰的他,却突然病倒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7)
6 a& F! _7 F7 _1 X6 S                                                      6 D' L* F: t" M7 U3 n0 T
                            
$ a* H8 ^0 m/ Y  作者:沁园春% N4 @/ {3 _1 Q% X& ?: D
            
5 _  Z' k; K$ v  a, G0 v9 {' p   ! c5 G0 K1 l0 W) Y; m0 p4 p& ^
  
7 S( ]) A5 o$ [; _, k8 [9 _  这年冬天,他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上表请求辞职,李世民伤心同意,但他的待遇不变。他很关心杜如晦的病情,频频遣使到他家里询问,接连请来名医,找来好药为他诊治。后来又要皇太子去看望,还是不放心,因为他离不开他。在百忙之中,他亲自来了。) H& F! G  n5 z' @1 E9 o  K" q- @
  
0 \$ ~& u4 w' Z5 K# H* l  U) d  李世民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朋友,不禁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他哽咽无语,企盼他尽快好起来。可是,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为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他耗费了所有的精力,乃至生命。0 X, E$ A7 b6 U+ M8 h- e
  
9 G4 F: H: d. e( h* V# X7 a  他闭上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他留恋世间的一切,毕竟太年轻了,今年还只有46岁,他还有许多未了的抱负。
# p' g" [* u0 Q" p7 ?$ F0 L  8 B& }7 d  a7 t/ p( r0 i
  李世民痛哭,悲痛欲绝,为之废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等到下葬时,又加司空。他对虞世南说我和如晦感情太深了,你来写碑文吧!一天李世民吃瓜,味道很好,吃着吃着就想起杜如晦了。他怆然悼之,命人切了一半送到他灵前,想与他一同分享,可是已经不可能了。只是这份情谊,却藏于心底,与天地同在,永不逝去!
$ ]! j: R+ x2 k% h; {9 t  
! b8 R0 s# W& x; ^  又一天,他赐房玄龄黄银带,对房玄龄说:“如晦与你同心辅朕,今天却只见到你了!”说着说着,他眼泪哗哗流,又想起他来。他也要赏他,可是想到黄银带鬼神不敢要,于是特意换了一副黄金带让房玄龄亲自送至灵所。后来晚上做梦又梦到他了,如若平生,到第二天,他告诉房玄龄,更是悲泣不已,其后命人将御馔(皇帝的食品)送去祭祀他。# V0 |+ O" ~# t
  
8 l2 @! j& t' F* W1 D* w# X, {+ s. M) Y% x  杜如晦的周年祭日,李世民还派人去他家里慰问其妻儿,而他工作时的人员配置也不裁撤。史称“终始恩遇,未之有焉”,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个普通人都很难做到这样,何况是诸事繁杂的皇帝?, `! {2 H/ b" V9 u% L3 L
  
5 o& k, ?+ _: x* {  他是李世民的超级智囊,死后获此虚荣,可谓是无人可及。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自己的弟弟杜楚客陷入激烈的权力斗争,几乎被杀;更为可怕的是,他两个儿子都死于非命。主要是次子杜荷参与李承乾谋反,出谋献策,想方设法要干掉李世民,事泄被诛——这其中的点点滴滴,又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 Y2 J7 x! `" i) E2 j% R, K' G  
) P2 i# ]) y3 R/ P3 Z' \2 M& i+ h% s6 M) _+ P  被押到长安的颉利可汗该如何处置,正是考验李世民的时候了。
; j& i$ _+ W2 n- A+ v$ ^' N  
0 z/ }" t' V) D0 C9 y  这天他登上顺天门城楼,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为彰显大国气象,他下令陈列各式珍贵的文物器具,并召见颉利。面对手下败将,自然不会这么客气,一见面,李世民就历数他五大罪状,骂得颉利有口难辩。李世民好不痛快,颉利心惊肉跳,罗列了一大堆犯罪事实,莫非是要最后宣判了?人都怕死,当然颉利也害怕从李世民嘴里听到杀这个字。不料,他最后听到的却是可饶他不死。8 k( P/ {/ I) v  S0 W' O
  
% G6 x* \2 s* f) k  听到可以不死,颉利激动万分,命总算是保住了。他痛哭流涕,连连谢恩,感谢李世民手下留情,而李世民果然不亏待他,命他住在太仆寺,并提供丰盛的饮食,好酒好肉款待。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8)( H& F. b' c& _; ?% q3 y6 z1 c
                                                      : |! m& q) S6 e5 n) T. n& L
                            + g9 q- h/ z8 E% F3 o" {2 \' ^  \
  作者:沁园春5 ?- \* ?6 }' t, q
            $ v; k5 V! `% V  _2 k! G! ]: \
   
3 {$ @. d7 S6 x5 ~5 b) M5 \  
* G$ v$ [- K" p3 i6 p" @  李渊听说生擒可汗的新闻,也是高兴得不行,叹息道:“今日我儿子灭了突厥,说明我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g% g+ e) v# [6 A
  0 `# D# \! V4 D: c, t7 _
  李渊为了好好庆贺一番,决定开一个大型Party,把李世民和十几位显贵大臣及各亲王、王妃与公主等人都请到凌烟阁一起Happy。他摆下酒宴,招呼大家不醉不归,喝到兴头上时,我们的太上皇也少有的疯狂了一把,亲自弹起了琵琶,而李世民也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当了回“伴舞郎”。公卿大臣都轮番起身为李渊敬酒,一直闹到夜深才散。7 o, L0 P8 J" `2 k! d, ~1 d& X
  ! \, q% o$ o4 b; v( ?2 q9 O
  此时的长安城,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华光溢彩中尽是这十多年来耻辱的洗尽,忍辱负重的不甘,扬眉吐气的豪情——时时撞击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灵,他们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也有心酸的泪水。一股难以言状以雪前耻的强烈情感,在每个人心中尽情的流淌,多少年来的等待,终于有了今日的一吐为快,他们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我们是强大的中国人!
) d. b* m3 L# P7 L  
6 w( u% ~% A7 `, {8 |" `; L- o7 z, w  平定突厥,其部落一部分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而投降唐朝的还有十多万人。如何安置这些人是一个极为重要和非常现实的问题,它关系到大唐帝国的安全以及国家统一的大事。李世民下诏命文武群臣商议如何处理。5 w" I7 S1 {1 K& A: D# F& `% [
  ; Q# z2 K1 J( E& p7 o
  大伙争来争去,基本形成三大主张。$ @+ x+ j8 u' E
    H! _9 B0 H7 J
  第一种就是大多数朝臣认为的,他们提议全部迁徙到兗州及豫州一带的农耕区,分散与汉族杂居,教他们耕田织布,化胡为农,让塞北之地永无人烟。很显然,这是一个“强行拆迁”的野蛮做法,自然不会让突厥人满意。
  D8 J2 _7 R( A. f8 y; [, b5 z  ; {) m5 M* p  a6 d* k
  第二种主张则是中书侍郎颜师古和礼部侍郎李百药提出来的,颜师古以为将他们安置于黄河河套以北地区,设立酋长分别统领各部落则可永除后患;而李百药建议在定襄设立都护府管理该地区,认为这才是安定边疆的长久之计。# h) }$ x" ~8 A3 j! d- F: x# s
  
7 S# g4 p  v1 W" b5 V; `1 [" C1 g  夏州都督窦静以为戎狄本性有如禽兽,不如分其土地,拆其部落,让他们常为藩臣,永保边塞。
) f3 Y' `1 c6 }. y8 W* y  * `: U$ m! E5 O0 z
  这时,温彦博又出来发表意见,他的意见是应该将突厥安置在塞下,让他们成为帝国的屏障。, d2 H$ |6 ~8 B6 C) D! l
  : ?5 Z& _" ~. P1 F" @8 f+ U3 r( t
  而第三种主张则是魏征提出来的,他认为将突厥置于中原或是塞下都不是上策,最好是将他们“返回原籍”。
; i; B+ t# L8 p  x2 m+ W) |6 f2 R# X  # `! ?: s7 b* [7 [4 H
  对此温彦博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让他们成为大唐国民,中心思想就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6 L, p! I% i! I" U
  
1 }( K: N& Z- `. N, Y  李世民经过一番斟酌,最后采纳温彦博的主张,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安置突厥降众。突利的老地盘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同时,颉利的老巢也分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御突厥部众。, O0 t9 @' x5 h
  
9 _. z) e& [2 p  Q) ~( p  李世民的处理办法正是体现他反对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主张各民族是一家,爱之如一。而在行政管理方面,他仍然任命突厥本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连颉利也被任命为虢州刺史。可颉利不想去,只好改为驻守京城的右卫大将军。其余酋长到长安的,至少官拜将军或中郎将,还可入朝做官,五品以上的竟有百余人,在长安定居的更是达到近万家。5 W  Y8 Y% T9 y9 P7 S) S% ], r/ ]4 i( n
  
. P, v7 C4 u3 S$ u/ N$ q, V  虽然“优惠”这么多,但李世民还是留了一手的,他后来让突利与阿史那思摩分领突厥故地,养着两只老虎。其目的就是不让东突厥统一,免得再威胁中国,显然,李世民也听取了窦静分而治之的意见。
$ a+ R) V! K  o  
+ _4 z8 |: Q+ N' {& F  当然这样安置突厥人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与当年美国为了对付伊朗而培养萨达姆这件事情有些类似,最后萨达姆壮大了,却长成一只不听话的大老虎,养虎为患。而唐朝养的这头大老虎,就是薛延陀。+ c0 @3 _2 u" X, Z; b
  
/ p. h4 L% w  `  I) w  李世民也感受到了薛延陀的威胁,为了防范这只老虎发威,重新“培养”突厥人倒是一个良策。以夷制夷是他一贯的手段,老对手总会有打不完的架。其实这一招还是很管用,自此以后,处于漠北的薛延陀始终未能突破突厥防线而直接攻击中原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那时唐朝——大唐帝国历史的秘密 2[李渊、李世民卷] (39)
' U- Q  Y( o# T/ j                                                      
/ H8 N5 ^5 f3 P" v+ @3 Q9 m                            % C6 @$ p* {' S4 ^  j, _
  作者:沁园春
2 {( \; b/ B- P6 M$ F2 s            
$ P6 |4 k+ v$ |1 E9 e   # Y0 t8 c, @- N% \2 m' q. [( j
  % Q3 m/ ?1 G$ l% i2 A
  大获全胜,李靖凯旋回朝,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不想福兮祸所依,他惹上了麻烦,因为有人告状。
7 h4 Y6 x0 Y2 E6 ^2 l  C* t9 r  8 d( X- f9 S2 U& R" n
  原来是一向喜欢找茬的御史大夫萧瑀上奏弹劾李靖,说他在攻陷颉利牙帐时放纵部下抢掠突厥的奇珍异宝,要求“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对于这事,李世民特下手敕阻止萧瑀的“疯狂举动”,他心里很清楚,即便是事实,也情有可原,士兵这么老远袭破突厥大本营,有些不理智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必须要保护大唐的英雄,小小的过错并不能成为否定一切的理由。& S/ K3 S- E2 k) t% w
  2 h8 H3 n/ A9 j+ t- u
  当然为了警示李靖,与他见面时,李世民还是为此大加责备,李靖叩头谢罪。许久,李世民说我只记你的功不记你的过,随即加封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并加食封,连同以前的共500户。不久,李世民又觉得那天话说重了,又对李靖说:“以前有人进谗言陷害你,现在朕已醒悟,你不必放在心上。”为了补偿,另外赐绢2000匹。) W: j0 c! C/ {) \. R! w! w/ _; N
  
" D6 c2 J/ {; X: ~: J2 R: A  打了胜仗,大伙又急着要盖好房子了,当时最大的“房地产项目”就是盖宫殿。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的,李世民也准备盖宫殿了,征发士兵修筑洛阳宫为自己巡幸做准备。
. O& R  H  U5 o! }$ M7 S2 u! a  
- b* F0 p  ^& ]: u- @  不料这个决定让张玄素不爽了,他上书劝谏,认为这是严重错误,理由是这并非当务之急,加之劳民伤财,财政也困难,这么瞎搞,恐怕连隋炀帝都不如了。1 {7 y# |* N9 N( Z, D
  - W/ H9 ]- d! I" t, ^3 i# A
  李世民很吃惊,这家伙竟敢说我不如隋炀帝,好大的胆子!
+ A6 `5 ?, n  g+ G  
. r7 g7 [  e! H& v+ f# `. N9 j  |; ~  “你说我不如炀帝,那么与桀纣相比又如何?”& Y# o6 A5 z' q6 J0 J
    ]. w# j% e: ?( R
  “如果工程不停止,恐怕也差不多。”  M, F( U1 S) E( L6 B3 S( o* G# F
  
1 z* ]" n. n, B  C- f3 V  听张玄素这么说,李世民不是震怒,而是醍醐灌顶,叹息道:“是我考虑不周啊!”而后回头对房玄龄说朕以为洛阳是全国中心,所以才想着要修宫殿,应该立即停工,以后去洛阳,就是睡在露天里也没关系。为了表彰张玄素,李世民赐彩段200匹。6 J( U8 C. y, i) ?  C- {
  
) M# O/ m: m2 t8 E7 `  这天,李世民问房玄龄和萧瑀杨坚这个皇帝怎么样,二人回答说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李世民却有不同意见,说文帝喜欢自作聪明,凡事都自己揽着,不信任群臣,出现错误也没人规劝,所以只搞了两代就完蛋了。而朕却跟他不一样,选拔天下贤才各司其职,有功则赏,有罪则罚,何愁天下不治?: @2 m3 Q) S& c+ S4 I
  
8 a* w  o) z' o" \5 W5 l  为了将自己的想法切实的落实下去,他随后命令各部门:“自今以后,凡是诏敕有不当之处的都应复奏,不可一味顺从。”
. ]3 F0 M% ?1 J% E  9 X; ]( I% I$ t
  正是有这么一个优秀的执政团队,让李世民治理天下的理想终于逐渐实现。大乱之后亦有大治,贞观之治很快成为现实。  p! I& }2 y) J. ^8 k+ E! x4 ]
  
) Y% q/ O/ ]5 K' ~, @" U0 D4 R  l  贞观元年,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天下蝗虫成灾,第三年又大旱。可是李世民勤政爱民,有百姓虽然奔波乞讨,但也未曾抱怨。这一年全国粮食大丰收,背井离乡的人都回归故里,以至于1斗米只值三四个钱了,一年中被判死刑的才29人。大唐帝国东至东海,南至五岭,都是夜不闭户,行不带粮,一路上都有宾馆饭店招待。- l) C& T0 Y( z+ z+ Z
  " k' G" P. X% E' v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贞观初年大臣们都上书说应当独断专行,耀武扬威,惟独只有魏征劝我偃武修文,我听他的才有今日的成绩,遗憾的是封德彝老头儿看不到了。
1 U, L, i2 R1 l" T/ V4 O  
9 c3 l/ [2 Q( a/ |1 E* g  y  魏征叩头致谢,说自己没什么功劳,李世民知道他是自谦,赶忙说功劳怎么可能是我一个人的,你也有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1 18:58 , Processed in 0.0276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