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转贴】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作者:雪域桃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飞龙在天
& b5 j; K2 u% H6 o, R7 }3 `7 i+ X/ e8 t  8 R0 G9 J+ k2 R
  更始三年五月,刘秀在北征追剿尤来、大枪、五幡、五校诸部流民军的过程中,也在暗中同步招抚幽州十郡。- s6 z4 c& P* N/ k. z, A
  对于幽州各地,包括冀州北部的常山、河间等地,刘秀心里一直不踏实。更始元年十一月之后,刘秀进入冀州中、北部宣慰招抚,在这里已经撒下了恩泽的种子。但是,由于当时的势力过于微弱,这些地方的官吏军民虽然对于刘秀表面上拥戴服从,实际上手持两端之计,心怀观望之意。特别是王郎起事之后,短短的两个月之内,除了信都、和戎两地以外,河北中、北部地区几乎全部归附了王郎。连冀州都是如此,更不要说远在更北边的幽州十郡了。5 _- s/ G: s7 u6 E* I- s
  在这里,最有实力的两个地方军阀,一个是上谷太守耿况,另外一个就是渔阳太守彭宠。对于前者,刘秀是基本满意的。且不说耿况的儿子耿弇对自己的忠心耿耿,当初,若不是耿况派三千突骑南下光阿,讨平王郎绝不会只花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可能会是一场扩日持久的战争。另外,耿况在刘秀北征的过程中,还派人南下运送粮食等辎重物资,协助平叛。而且,耿况的个人品质也是非常优秀。他谦虚谨慎、态度恭顺,对于自己襄助刘秀之功,从来不置一词。对于耿况,刘秀是比较放心,也是非常满意的。
1 ]3 t+ F! F" L, Z2 U6 z" X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刘秀对于渔阳太守彭宠,却是隐隐地有所警惕,不是很放心。对于彭宠,刘秀是有些成见的。
& H8 t# a6 d7 B% w1 A  另外,刘秀还清楚地记得:更始元年十二月,刘秀进入蓟县驻扎之时,当时,他听说彭宠在渔阳做太守,就写信召其来会面。彭宠本来满口答应前来拜会,可是,刘秀左等右等,始终没有见到彭宠。倒是事前没有与刘秀预约的耿况,南下到昌平县拜会了刘秀。
* ^7 ]" ^* w& U7 V$ }9 U  彭宠为什么没来呢?原来,正在他杀牛备酒,准备出发的时候,突然接到了邯郸方面王郎自立称帝的消息。彭宠因此单方面取消了这个拜会,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对此,刘秀心中的不满可想而知,从此对彭宠的眼光和政治品质有了看法,产生了成见。! A3 q2 j" w6 B5 Y8 H- {$ F
  更始二年二月,刘秀从蓟县出逃,一路南奔。突临巨变,彭宠也和北边的多数人一样,不知所措。于是,他决定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后来,刘秀到了信都,号召诸地联合起来讨伐王郎,驻扎在东阿。上谷太守耿况派使者寇恂来找彭宠,请求他与之各发骑兵两千南下助战。彭宠开始很犹豫,经过一番周折,在吴汉等人的劝说下,彭宠终于同意,拿出了血本―――三千精锐突骑,派吴汉严宣、盖延、王梁率领,与寇恂带来的三千骑兵一起南下参战。3 w. Q& `) Y$ Z8 _7 e4 s: E; F, G  g
  不过,在两个月后,刘秀在光阿城见到了吴汉、盖延、王梁等人率领的三千突骑,在得知他们是彭宠派来的之后,刘秀对彭宠非常感激,对他的看法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 M+ n8 R0 }# W) Y3 t, I# Q; d  刘秀为了感谢彭宠的援助,封他为建忠侯,并赐号大将军,让其继续担任渔阳太守。彭宠看到刘秀如此慷慨地施恩进爵,也很感激。刘秀率领诸路联军与王郎在钜鹿、邯郸等地作战期间,不遗余力,紧密支援。征集渔阳郡所属各县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前线。可以说,彭宠在平定王郎叛乱的过程中,他与上谷太守耿况一样,虽然本人没有直接上阵参战,然而他们二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彭宠不仅出兵,而且出人、出钱、出粮,为刘秀平定河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 [, V( J5 A& v+ Z  不料,刘秀此后又通过一些方式了解到,彭宠当初在派突骑南下光阿助战,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人逼着干的。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刘秀对彭宠大失所望,觉得此人太不简单,认为他与耿况不能相提并论,做事太滑头。从此之后,刘秀对彭宠再次有了成见。
& h  Y' L; y9 n: a  更始三年的五月,刘秀在追剿尤来、大枪、五幡、五校诸部的过程中,进驻蓟县。为了统一幽州十郡的指挥领导,刘秀下令:任命朱浮为幽州牧,旨在对北部边陲加强控制。彭宠听说后,连忙前来拜见刘秀。彭宠以为自己为刘秀立下了如此大功,刘秀肯定会有所表示,会对他进行赏赐表彰。殊不知,刘秀对他心中已经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了。% y' W8 K  }, i# d: c0 ]9 d
  有功之人,最忌讳的就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彭宠是个直性子,他自认为自己有大功于刘秀,在拜见之时,对于刘秀的微妙态度变化,浑然不觉,在说话时难免有些托大。$ \: \" B8 J6 [" Z# N* J
  此时的刘秀,羽翼已经丰满,对于彭宠的这种居功自傲的态度很是不满。加上此前就对他有所成见,因此在接见彭宠时,对他的态度很冷淡,只是礼节性地谈了几句话。满心欢喜而来的彭宠,对此大失所望,忿忿不平,在名义上的上司―――幽州牧朱浮以及众官员面前,发了一通牢骚。彭宠的话说的很难听,一时众人大哗,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C5 [- x) R  W7 p2 h
  在西汉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州牧一职,它的品秩与手下各郡的太守们一样,都是二千石。简单地说,州牧是专职负责督察各郡太守们言行的官员,是太守们名义上的上司。说它是“名义上的上司”,主要原因是,州牧一职只有监察权而无行政权,他们只能对太守们的言行进行监督,而无权对其直接发号施令。
" W) Z9 D/ o2 S* A" a# x" w$ b  “没有不透风的墙”,彭宠的这些言论,很快就传到了刘秀的耳中。刘秀知道后,马上把幽州牧朱浮召来,询问彭宠到底在背后说了些什么。
2 _7 X/ E( j. R+ C4 [+ Y; w9 b  这个朱浮,是个精明干练的人才。但是他器量狭窄、不能容人。而且,他做事苛烦细密,每事务求明察。这些倒也罢了,最要命的是,此人还有一直致命的缺点:喜欢打小报告。不过,对于他这种人来说,也恰好是“人尽其材”了,正好合适。; E( N6 Q& K. ?
  朱浮―――这个器量狭窄的小人,听说刘秀召见,马上明白了主公的心意。他本来就嫉妒彭宠在幽州的声望,有心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他趁机在刘秀面前大进谗言。% D8 ^% y0 e+ E0 u" k
  朱浮说:“彭宠在背后对下官说:此前吴汉从幽州出发的时候,大王您馈赠给他很多衣服、马车,称呼其为‘北道主人’。彭宠指望着与大王见面后,您能够紧紧握住他的手,愉快地交谈。”
) T) I! z; `% U" b% x  朱浮又说:“彭宠还说,大王您这次对他态度很冷淡,觉得非常失望。”刘秀皱了皱眉,笑了笑,没吭声。朱浮见刘秀的神色不对,知道他心中不悦。又借机进言陷害彭宠:“以前王莽做大司马的时候,少府官员甄丰(字长伯)每天早晚都到王莽的宅子里去议事。因此,人们都戏谑地说:‘夜半客,甄长伯。’等到王莽篡位后,疏远了甄丰,甄丰因此愤愤不平,最后获罪被诛而死。”刘秀听了这话之后,哈哈大笑,对朱浮说:“不至于吧!”
! Y* i  ^" Y% {# G5 \. z9 w  不过,话虽如此,刘秀对彭宠的印象,从此大为恶劣。不过,刘秀此刻正在忙于剿匪,无心安抚情绪失落的彭宠。后来,彭宠也知道了朱浮密奏自己言行之事,对其大为不满。几天后,失望至极的彭宠离开蓟县北返渔阳。从此,彭宠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一年多之后,渔阳地区烽烟再起,与这件事情的发生有着极大的关系。
0 W# g$ @! h' U+ Z  除了彭宠以外,刘秀的夫人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拥兵十余万,雄踞河北中部。刘扬对于刘秀,虽然结了亲,但是他心中究竟有无异谋,此时也不得而知。) U, l1 u7 ^2 o8 E+ m+ O: U
  不仅是彭宠、刘扬二人,河北各地的官吏们,对于刘秀不满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主要是由于,刘秀来到河北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年,他对各地的恩惠还没有深入人心。
, M7 `  Q( K4 l/ z7 ?& z  总体来看,更始三年的五月,刘秀虽然彻底肃清了流民军势力,在表面上基本统一了河北全境,然而他的统治并不稳固。河北三州之地,依旧波诡云谲,危机四伏,还充满无穷的变数。
! p4 z2 l! p1 B/ ]! e" K  不过,在此时的刘秀看来,现在河北已经安定下来了。此刻,他踌躇满志、雄心勃勃,他要开始班师南下了。他的心中,酝酿着新的计划:挥师南下,夺取洛阳,与群雄争夺天下!
( n5 }/ }8 }5 D+ y# h1 n  就在大军即将启程南行之际,有人突然来报:督护将军贾复伤愈归队,前来报道!三个多月前,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贾复居然没死,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真是令人称奇。' l& p7 G/ |* D& u! T' R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贾复的伤刚刚痊愈,还没休息几天,他就等不及了。听说刘秀在蓟县,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追赶大部队。刘秀大喜:“快叫他进来!让本王好好看看!”
' U5 @) }; O5 M  M  刘秀看到一个生龙活虎的贾复安然归来,非常高兴。刘秀大笑:“贾君文,你小子没死啊!”他又说:“有朝一日天下太平了,治国安邦还指望着你呢!今后,你小子再这么鲁莽,本王绝不答应!”贾复笑着回答:“末将遵命!再也不敢了!”刘秀对于人才的爱护,就是这么用心。/ _0 d) x0 C! d4 D" @8 F
  在他的心目中,贾复文武双全,是个治国安邦的大才。刘秀想把他保全下来,将来天下太平了,还要重用他。然而他作战太勇敢,有些过于逞匹夫之勇。经常奋不顾身,和普通士兵一起,带头冲锋。这次虽然受了重伤,幸而大难不死。从此,刘秀出于贾复安全的考虑,不再让他担任方面军主将,不到万不得已,不许他单独领兵出征。即便出征,只是让他作为将军之一参加作战。由于刘秀的保护性措施,贾复的战功与其他如吴汉、耿弇、冯异、岑彭、来歙等诸将相比,逊色了许多。
0 J2 i* o' }0 g& a  看到贾复安全归来,流窜到北部边陲的流民军也已经被基本消灭,刘秀下令班师回邯郸。
; w* f6 s2 O) D2 e+ g7 o5 b  六月中,大军走到中山国境内,汉军诸将再也等不及了。他们心中再也按捺不住,向刘秀提出了一个强烈的要求:请大王龙飞九五,就此登基!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江山谁属0 R% j6 r  J0 i! i6 H
  
8 `5 G3 {+ h/ m' x+ O! b9 ~$ G  时代呼唤英雄,历史的潮流也在呼唤着英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英雄出现。他们应运而生,顺应着历史的发展潮流,书写着一页又一页辉煌的篇章。% L# T' Y; d" o7 c/ a9 g
  刘秀,这位从民间走出的布衣豪杰,他有这个运数吗?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帝王中,布衣出身的开国天子有三位:刘邦、刘秀、朱元璋。然而,这三人之中,惟有刘秀是经历过稼樯艰辛的人。刘邦是亭长出身,朱元璋则是僧人出身,都没有下田种过地。而刘秀则不然,他虽然是名义上的舂陵汉朝宗室,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二十多年的农民生涯,使得他饱偿人世的艰辛。在舂陵,他顶霜冒雨,春种秋收,还要亲自赶着打出的粮食到市场上去贩卖,借以养家糊口。正是因为他长期在民间,久历艰难,深知民生疾苦。他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来之不易,无比艰辛。
& r5 _4 E. n3 v  这一次,出面的可不是马武,而是首席大将军吴汉。吴汉代表诸将当众提出:“请大王早正大位,就地登基。”
- n6 {0 ]; }4 T" }# E  对于吴汉等人的建议,刘秀依旧毫不理睬。全军走到常山国平棘县(今河北省赵县),诸将再次请求刘秀称帝,刘秀还是不答应。诸将非常失望,悻悻离开。
" ^2 V# b; X8 q+ U/ X  那么,此刻刘秀在想什么呢?刘秀此刻,心中在考虑三个问题:
" f( x7 I0 I  g4 a  第一,如果此时登基,时机是否恰当?是否在等等,等到拿下洛阳或者长安再说?# D3 T: k4 U7 S6 A, X- x
  第二,称帝之后,必然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有把握取胜吗?纵然自己兵强马壮,然而早建帝号,是否妥当?能够应付的过来吗?5 R) J4 }/ q5 l1 |  w, t, e% w
  第三,自己所有的亲属,包括结发夫人阴丽华、大姐刘黄、三妹刘伯姬、大哥的两个遗孤刘兴、刘章都在南阳郡的宛城,全部被更始政权控制着。养父刘良一家,也跟着刘玄进了长安。自己要是称帝,就等于和刘玄彻底撕破了脸皮,这些亲属们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L5 D" W( d$ t/ G, I  r) m7 Z9 I
  正是基于这三个原因,刘秀一直在犹豫。
2 S# b' G# l  Y  这一天,诸将劝进无效,黯然退下之后,只有前将军耿纯独自留下。他慨然向刘秀进言:“普天之下的名士、猛将,他们抛弃了亲戚骨肉,背井离乡,跟着大王栉风沐雨,征战四方。他们披坚执锐,冒着飞矢流石,在战场上拼命厮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攀龙附凤,图谋子孙富贵!大王!您要是登基称帝,我们这些人就是开国元勋!假如大王做了天子,完成了复兴汉室之重任,则可万古流芳!我等若做了开国元勋,也落得一个青史留名。这些问题,大王您考虑过吗?各有所图,各成其志,也是人之常情啊!可是,大王如今却迟迟不正位号,实在不妥。末将以为,如果使得名士、猛将们感到绝望的话,就会觉得跟着大王继续干没什么出息,也没有什么前途!时间长了,就会心生去意。如果您再不登临大位,则‘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有回家养老的想法了!既然是无所作为,何苦留在这里呢?众人一散,也就难以集合了。”* z. n7 n# r' g" u# R/ p0 L& k
  对于耿纯的一番肺腑之言,刘秀听了,非常感动。他凝视着前方,若有所思地说:“嗯,这还真是一个问题。耿将军!你先回去安歇,让本王再好好深思一下。”
$ q* b0 n, f$ b. ^5 U  次日,大军继续南归。这一天,汉军走到鄗城这个地方,距离邯郸也就不远了。
' c0 Z9 D6 i& {' R/ A; ]  在鄗城,刘秀派人把孟津将军冯异与天井关守将、关内侯王梁从河阳县的河内郡召来,了解四方的动静。二人闻命,立即北驰。拜见了刘秀之后,也是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冯异说:“以末将看来,刘圣公必败无疑,宗庙社稷当然应该由大王您来继!末将以为,大王应该遵从众人的意见,早正大位!天予不取,反受其殃。请大王早做决断。”6 h% _& j/ j; V2 n) X
  听了冯异的话,刘秀下了决心:大丈夫做事,应当当机立断。顾不得许多了!登基!
3 g8 O+ x: z5 u# r( j% C/ z  X  于是,计议遂定。然而,登基称帝是大事,必须搞的隆重庄严,不能让人看作是儿戏。具体程序怎么搞呢?对此,刘秀也不太懂,于是就命冯异在暗中搜集历史资料,秘密操作此事。
- p" L6 L: {% q! \6 H; k3 w; I8 |  此时,恰好有个叫做强华的儒生从长安赶来,向他及时地献上了一个谶符。这个强华,是刘秀当年在长安求学时的同班同宿舍同学。此次,他为刘秀献了一个名叫《赤伏符》的谶符。谶符上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A( |% G: ~, d5 l6 x8 G" F
  这个谶符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卯金”,就是“劉”字。四七二十八,也就是说,自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约定共分天下(西元前二零三年),一直到刘秀平定河北(西元二十五年),合二百二十八年,这就是四七之际的含义。也有人说,这是说刘秀是二十八岁起兵,所以说是“四七之际”。还有人说,这是说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正好应了四七之数。
8 }  s7 d# A: [+ c  在冯异的暗中操作之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连祭祀天地、神祗的祝祭之文也命人写好了。# z9 T+ E- m+ f  N' @! ^) k% O
  祝文中说:“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众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 F4 ?0 M. T0 t, G  要登基做皇帝,是一件大事。必要的谦虚、辞让还是应该有的,面对诸将的盛情劝进,刘秀依旧假意推辞说:“本王德薄,不堪此位!”诸将再次下佥劝进:“古云:‘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5 E2 Y. h8 h. E; _9 u8 |+ S" R2 O. c6 |  此时,冯异、耿纯、吴汉等人异口同声,再次提出请刘秀称帝的要求。这次,刘秀不再推辞,终于答应了大家的要求。于是,冯异命人连夜兴造祭坛,准备必要的器具。# h/ b$ j5 A) @1 h" H
  更始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在司仪冯异的主持之下,刘秀带领诸将祝祭天地神祗,当众宣读了祝文。在祭告了天地之后,刘秀即皇帝位于鄗城南郊。他当众宣布:改元为建武元年,大赦天下。同时,刘秀下诏将鄗城改名为高邑,作为自己的龙兴之地。2 R4 f9 Y9 |2 B
  即位之后,刘秀正式颁诏任命封赏诸将:
1 e8 M- g) D  V/ E2 u( Z( F1 S) U  大将军、建策侯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u" H4 ^. X% `+ E
  前将军邓禹为大司徒,加封酇侯,食邑万户;
3 l) }7 S/ i& s$ J* B, h  偏将军、野王县令王粱为大司空,加封武强侯;/ f) J6 \* X% I; }5 x. i
  改任左大将军、武成侯任光为信都太守,改封阿陵侯,食邑万户,归郡守城。' y8 ]) s7 r2 R: O( k
  改任武义侯、后大将军邳彤为和戎太守,改封灵寿侯,归郡守城。. r% o) V) w& G9 O5 C
  偏将军景丹为骠骑大将军;! e5 H+ z7 t4 `* M3 M' B+ d/ n
  虎牙大将军铫期加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户;( h5 J3 T) A9 W  |- }
  都护将军贾复为执金吾,加封冠军侯;
/ k+ l. D( M% d( _/ \4 Z  [  前将军、耿乡侯耿纯改封为高阳侯;
( [, F! `7 M2 d  E" P  偏将军、建功侯盖延为虎牙大将军;( @. m. Z/ a/ A- x
  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 x: i) j7 E# n% O
  偏将军朱祐为建义大将军;- v3 @; ]1 V& G* o$ U  |
  中坚将军杜茂为大将军,封乐乡侯;
5 C# I- L9 m7 ?8 {8 z; }* I5 }  振威将军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3 Y' F: ~) a8 m) h: S
  偏将军坚镡为扬化将军,封隐强侯。- q2 _. u2 q  E( w( D; z, F" c% |6 M" R
  刺奸大将军岑彭为廷尉,领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
) I1 g7 ?0 ^5 e" B  强弩将军陈俊为列侯;
  v% k: S" z* G5 }9 q* v  偏将军臧宫为侍中、骑都尉;
* P0 L8 K1 y% K4 [% B  军正、王乡侯王霸为偏将军;
3 `, L; K! _0 U4 G0 J% Q  偏将军傅俊为侍中;
. t! a0 ]# ]& ~& P  偏将军冯异、寇恂等人依旧为孟津将军、河内太守,领旧职如故。
, c# r: f7 U8 A* w7 s  诏书下达完毕,刘秀立即派使者西行河东,前往西征军中册封邓禹。七月五日,使者抵达邓禹军中,当众宣诏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并加封酂侯,食邑万户。这一年,邓禹当时只有二十四岁。4 c1 m2 h1 b; [+ H% k
  依照汉制,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刘秀如此任命封赏,原因何在呢?
5 ]2 p& a4 n& i. q  刘秀令大家推选大司空的人选的依据,主要是依据儒生强华所献的那个谶符《赤伏符》。谶符中记载:“王梁主卫作玄武”。经过调查,刘秀发现野王县令王梁符合谶记。于是,他下诏任命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 U% C6 Z+ z6 E* S& Y; h- A
  大司徒一职,当然是非邓禹莫属。此时,由于邓禹在外领兵作战,大司徒一职实际上虚悬。于是,刘秀启用平原太守伏湛为大司徒府司直,行大司徒事(也就是代理大司徒)。由于天下大乱,刘秀经常要亲自出征。刘秀走后,行政事务则全部交给伏湛料理。伏湛素有清名,世有美誉。他本来是刘玄委派的平原太守。刘玄朝廷腐败不堪,群雄割据,战乱不断,由于有伏湛在平原郡,平原郡各地老百姓才免于兵燹洗劫。因此,伏湛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后来,刘秀平定河北,伏湛率领平原军民归顺了刘秀。伏湛是个能臣,把内务整饬的井井有条,一如在平原郡做太守之时。
1 Z: C1 V  ~0 L; B8 s  大司徒、大司空的人选都确定了。然而,对于大司马一职,却有着不同意见。大司马是最高军事长官,汉武帝以来,大司马一直是三公之首,位在大司徒、大司空之上。
- B6 k! i  S! U# ?$ C: y5 H/ x  按照谶符中的记载:平狄将军孙咸的名字符合谶记。于是,刘秀下诏:任命孙咸为行大司马事。本来,刘秀明明知道孙咸的才器不堪此位,但是为了符合谶符,只好先这么“过渡”一下,以后再调整。3 F; W1 e5 U5 `. `- C/ d( t! l; \# B
  可是,他的这一任命马上在诸将中引起了争议。吴汉等大将们认为:孙咸战功微薄,诸将对此都很不满。孙咸做大司马,怎么能够服众呢?刘秀知道了大家的意思,于是下令诸将推荐大司马的人选。
5 ~' o8 v% }+ p3 q: x. U6 U8 g# l  诸将有的推举景丹,有的推举吴汉。最终,刘秀经过反复权衡,选择让吴汉做了大司马。对于这一任命,同为北州大将、时任偏将军的景丹当时对此颇有微词。刘秀知其意,亲自出面安慰景丹:“景将军是北州大将,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带兵杀了苗曾﹑谢躬,功劳很大。按照朝廷的旧制,骠骑大将军这个官制一般是由大司马兼任。现在朕把它们分开吧!”于是,刘秀下诏任命吴汉为大司马,而以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不过,即便如此,景丹都觉得刘秀亏待了他。堂堂北州大将,竟然屈居在前安乐令吴汉之下,真是丢了身份,还是有些忿忿不平。8 o% t9 j& u: g8 e' e4 X
  至于“执金吾”一职,位置极为尊崇,很多将军都想得到这一位置。“执金吾”本名中尉,是秦汉时期率领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它的全称是“军中候司隶校尉执金吾”,《后汉书》中说它的品秩“中二千石”, 汉官秩则说其是“比二千石”。然而,无论是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卫戍司令,是最重要的军事官员之一。当年刘秀曾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他还是封给了贾复。
" P2 I+ K9 v  t7 V! n  值得注意的是,为刘秀登基耗尽心力、忙里忙外的冯异,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是继续做他的孟津将军,连个列侯都没混上。不过,他对此看上去一点也不在意。
# V+ A' G; O2 c" M  不管怎么说,有矛盾也好,有意见也罢,总算是把各个重要位置的官员人选确定了下来。
0 e! v/ y5 T* `0 L% w) U' V  至此,一个崭新的政权总算是这样草草地建立起来了。从此,刘秀以帝号为旗帜,以河北为基地,正式加入了争夺天下的行列。称帝登基,也就意味着刘秀已经与刘玄的更始朝廷彻底决裂,已经公开地与其分庭抗礼了。逐鹿中原、统一天下,是大哥刘縯当年的理想,也是刘秀自己的政治追求。此刻,刘秀虽然已经名义上是天子了,但是,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天子,刘秀还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成功道路,要比他的远祖――汉高祖刘邦艰难得多。刘邦平定天下,只用了六年的时间。而刘秀扫平群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已经是十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 t6 Z( p* `( T0 u) p  这一年,刘秀整整三十一岁。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喋血关中
- v* |& U/ A. ]  
$ d% @  ?& e6 f# d  M5 z/ t  (一)更始迁都" f/ q: S/ J- I! z
    F# L# T& X  x6 `% @
  早在一年前的初春,也就是更始二年的二月,刘玄就已经把首都从洛阳迁到了长安。% u5 l( t3 n! D4 T9 Q1 t
  在更始元年九月打下洛阳之后,关于以什么地方做首都,成了更始朝廷中大臣们之间争论不休的问题。
( ~3 O) w5 B/ U/ R1 H/ [5 n( Z  本来,刘玄对于将首都定在洛阳还是长安,一直犹豫不决。当时,刘玄手下的朝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朱鲔、陈牧、李轶等人为首洛阳派,主张改以洛阳为京师。一派则是以刘赐、李松等人为首的长安派,主张还都长安。
' j: U/ p% ^; Z% Y2 u. a3 O  最初,当然是朱鲔、李轶一派占据了上风。他们的主张很有力,洛阳虽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但是它位于交通要冲,天下通衢。进则可北控河北、山东、关中,一旦有变,也可退回南阳自保。而且这里的周边地区如河内、河东、河南等郡国都是天下粮仓,物产丰饶,向洛阳运输粮食、给养非常方便。# S5 T4 |/ j6 S$ q
  但是,这一理由只是表面的。由于大司马朱鲔、大司空陈牧等人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不愿意远离家乡,建议应以洛阳为都城。他们建议,要迁都也应该等平定了赤眉军之后再说。
1 R+ H+ ]7 P4 r9 a9 d1 r  与之相对立的是大司徒刘赐、大司徒府司直李松二人,他们极力建议迁都长安。长安的物产之丰不亚于中原,而且有险可守。刘赐、李松等人是从政治感召力的高度考虑问题:主要理由是:长安是大汉开国二百多年的旧都,如果不以此为都,何以号令天下?
6 n' P* n' z5 j9 N- f8 F  更始帝刘玄本来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看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时也没了主意。因此,到底是以洛阳为首都,还是西迁长安,一直没有定下来。" T8 K4 T2 ~" ~3 p$ w& b8 q
  三个月之后,更始元年十二月,刘玄经不住刘赐、李松的劝说,晋升大司徒刘赐为丞相,李松为丞相司直,命令刘赐先行入关,修缮宗庙、宫室,专门负责迁都的准备工作。但是,到了次年的春天,刘赐、李松已经做好准备工作,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刘玄一声令下,更始朝廷就要西迁了。
) I6 A& l' x0 t$ M  然而,朱鲔、陈牧、李轶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持认为:西迁长安,是自取灭亡之道。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对于山东、河北、荆襄的控制力要比长安强的多。特别是对于日渐西进的赤眉军来说,只要以洛阳为首都,对其“剿”还是“抚”,都比较方便。而一旦西迁长安,则不利于对中原的控制。在朱鲔、陈牧、李轶等人的竭力反对之下,刘玄的思想再次动摇,犹豫逡巡起来。眼看着,迁都长安的计划就要泡汤。就在朱鲔等人暗自额手称庆之时,不料,风云突变,事情转瞬之间却发生了逆转。几天之后,一向优柔寡断的刘玄却发了威,他乾纲独断,他当众宣布:迁都长安!. P! z" B8 u8 L! K  a8 f
  刘玄之所以能够下定迁都长安的决心,主要是因为刘赐、李松二人继续努力的结果。他们知道自己的话打动不了刘玄,就派丞相府长史郑兴去向刘玄再次劝谏。
% x( _; ?  z2 i5 C; u  郑兴字少赣,是河南郡开封县人。郑兴少年的时候,学过《公羊春秋》。后来,他却改换门庭,转拜博士金子严为师,改学《左氏传》。郑兴对于《左氏传》的研究精深,在当时可谓是出类拔萃。甚至连他的同学们都纷纷改拜其为师,向他求教。从此,郑兴出了师,成了学术名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兴于名气日隆,学术声望如日中天,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学者
; R' O7 x  m6 i/ d; Y  王莽天凤年间,郑兴率领门下弟子与大国师刘歆一起在太学中讲授《左氏传》大义。对于郑兴的才华,刘歆非常欣赏。他令郑兴撰写《左氏传》条例﹑章句﹑传诂,并且负责校勘夏﹑殷﹑周三朝流传下来的历法―――《三统历》。, E: K/ p+ h# A& v3 B. i
  更始元年冬,刘玄委任丞相司直李松为行丞相事(即代理丞相职务),作为先行者进入长安,负责迁都事宜。更始二年二月,李松在长安准备停当,任命郑兴为长史,作为恭迎皇帝迁都的代表,回到洛阳劝刘玄西行。, X2 C5 p: J2 N6 D
  当时,朱鲔等人都不愿意迁都长安,劝说刘玄应以洛阳为首都,位居天下之中,号令四方,谋求全国重新统一。此时,郑兴却在刘玄面前,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力劝谏刘玄迁都长安。( D0 d; j. x) w0 w! Q* C
  郑兴对刘玄说:“陛下!众所周知,您是从荆楚一带起家的。现如今,陛下虽然有了天子之名号,却没有实际上对天下各地进行过有效的统治。陛下甫一建号登基,崤山以西的豪杰争先恐后地起兵诛杀王莽,打开城门,来到郊外的道路上等着,准备迎接陛下入长安。关中父老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下人苦王莽之暴政已久矣!他们被压迫的实在无法忍受,转而思念大汉高祖皇帝的旧恩,才日夜盼望陛下西行入关啊!陛下攻取洛阳已经快半年了,迟迟不西向入关,臣只恐百姓与陛下离心,各地的盗贼重新起事。《春秋》中说:‘齐小白入齐’。为什么不称他为侯而只呼其名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去参拜祖先宗庙的缘故啊!现如今,朝廷的大臣们纷纷建议,等到平定了赤眉军再入关,真是本末倒置啊!假如关中三辅发生叛乱,陛下只能派兵到函谷关一带防守。到了那个时候,陛下就是想安卧于洛阳,晚上还能够睡得着觉吗?”刘玄听了郑兴的话,下了决心:“朕意已决,西迁长安!”( l' |* _2 @% N" |( `/ x& H
  刘玄听了郑兴的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当即下诏,决定迁都长安。同时,他任命郑兴为谏议大夫,派他负责函谷关以西及并﹑凉、益三州军政事务。
# q/ Y8 @! O! o9 h+ ]  本来,司隶校尉刘秀已经于更始元年的九月到十月,遵照刘玄的旨意,带人把洛阳的宫室、官署衙门修缮一新,完全可以使用了。洛阳位处中原,便于控制四方, 是东周时期的首都。做帝都不仅有传统,而且也有可行性。就当时的条件来看,洛阳做首都,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刘玄究竟为什么要舍弃洛阳,而一定要迁都长安呢?除了郑兴的一番说辞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d9 l5 l% ^- K/ L1 |. h, \! W
  刘玄迁都,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因素考虑:
  Y5 b( c9 |; U5 ^4 l# S  一是为了保持政治上的感召力。长安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汉朝的首都。刘玄自诩是王室正统,当然要追随西汉诸帝,以长安为首都,借以保持正统优势,增强政治上的感召力。定都长安,可以发挥其政治上的影响力,号令天下群雄。0 U# S( b) m, q4 h! g, T1 Q% @) E
  二是为了有险可守,借以躲避赤眉流民军的正面攻击。洛阳四周,全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几乎没有任何险关要隘可守。当时的赤眉军总数有几百万之多,纵横天下,几乎无人能捋其锋。关中三辅,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北有崤关,南有武关。自古号称为“四塞之国”,故称关中。在秦汉之时,只要把守好这四关,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背靠秦岭、东依黄河,若论防守,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为了躲避赤眉军的侵袭,迁都长安是最好的选择。8 U$ r- [$ Q1 [7 B/ q) [
  三是因为当时关中富甲天下,经济发达程度是全国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说:“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 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绕长安。气候温暖湿润,八百里秦川,土地肥美,膏腴千里,经济发达,人烟稠密,城郭繁盛。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能够生活在长安三辅地区,简直跟住在天堂里一样。( A* p# M* i9 L7 d8 y
  应该说,刘玄走的是汉高祖刘邦的老路。刘邦当年也是先取洛阳,开始打算建都于此。后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劝说而迁都关中。从表面上看,迁都长安,可攻可守,而且能够在政治上处于有利的地位,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x1 A( \) N0 Y9 ^  然而,不幸的是,刘玄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刘玄迁都长安,犯下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性错误。迁都长安,使得更始政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主要原因如下:( k2 K3 v3 ^5 p: `) v
  第一,以长安为首都,对于中原地区的控制力远不如洛阳。4 g1 p$ q0 X' d; G
  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天下大乱,四海沸腾。王莽虽死,疮痍未平。当时的当务之急之必须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
- y0 u. `  |6 t! h6 e8 {  e  长安“四塞之地“的地形,有利于战略防守,而不利于战略进攻。尤其是对于河北、河东地区,以及山东、南阳等战略要地的控制力减弱,鞭长莫及,根本无法控制。
( s3 L2 [; Q8 z0 r& H" B0 g  正是由于刘玄迁都长安,才给了王郎、刘秀等人在河北发展的机会。如果刘玄定都洛阳,王郎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几乎完全占据河北全境。同样地,刘秀也绝不会得到现在这样任意驰骋、发展的机会。
0 V5 q. g9 K: X, J, _) \9 y3 n6 j2 }# T  如果刘玄定都洛阳,刘秀在河北的活动会受到严密的监视、限制。他在河北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刘玄的耳目控制。比如,如果刘玄在洛阳,刘秀早就投奔他来了。另外,没有刘玄的批准,他刘秀根本无权征调“奔命兵”,也没有资格征调北边十郡的突骑剿匪。
8 u6 [$ _4 x8 i+ F" Y! G  正是由于刘玄的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刘秀才有机会打着“行大司马事、征虏将军”的旗号在河北为自己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很显然,刘秀能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成了事,与刘玄的控制不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_! X: M; F+ P* E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刘秀非要在河北自立为王,如果刘玄在洛阳,只需一道诏书,刘秀马上就得乖乖投降。按照儒家大义,刘玄是君,刘秀是臣。不管刘玄是怎么登基的,只要他成了皇帝,这就叫做“名分已定”,对于刘玄的诏书,刘秀是不能违抗的,收拾他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刘玄在长安,等到他接到刘秀有异谋的奏报,刘秀的发展壮大已经既成事实了,来不及及时制止了。无奈之下,只能是利用加封“萧王”这样的虚衔笼络。- m, n( @2 v2 S8 K
  退一万步讲,只要刘玄在洛阳,就算刘秀有野心,一心想要与他作对,刘秀还得掂量掂量。9 ?- ]1 e6 I2 O. E  ]
  以洛阳为首都,对于以宛城为中心的南阳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将所有将领的家属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谁要是敢不听招呼:先宰了他全家再说!如此一来,谁敢不听他刘玄的话?
6 k3 x9 C' W& s  要知道,刘秀的家眷老小全部在南阳!刘玄只要还在洛阳,刘秀要是胆敢“犯上作乱”,他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5 S. L% G" d# Z# M3 U( D9 f  刘玄一旦去了长安,情状大步不一样。从长安到洛阳,只有弘农郡的一条官道可通。一旦这条交通要道被掐断,刘玄所在的关中地区就彻底与洛阳方面失去了联系。如此一来,刘玄不要说对关东各地想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简直和瘫痪了差不多。
# B) b/ O) w1 d: P& h( l: h; P  第二,迁都长安,粮食供应问题无法解决。从而将战略上的主动权拱手让出,使得更始政权在战略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6 G( }1 M3 o( [4 r  洛阳与河北、河东等地,只有一河之隔。这些地方盛产粮食,如果牢牢地控制住这些地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可以立于战略上的不败之地。1 v2 P2 n  ~. ]" B8 m0 S
  而长安则不然,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三辅,主要包括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除了左冯翊与洛阳、河东接壤以外,它的西部右扶风突出境外,三面无援。西北方向是匈奴人,西方是羌人,南方则是“难于上青天”的秦岭蜀道,交通不便。虽然有“易守难攻”之利,却也有无法援助之弊。一旦弘农郡黄河岸边的山道被掐断,立即就会陷入困境。
$ k$ b! k2 r9 T& t  I3 h  就关中三辅本身而言,虽然它也是盛产粮食的地区,但是耕地面积相当有限。养活当地的人口自然是毫无问题,但是它在西汉时期之所以富裕如天堂,是因为全国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输入的结果。一旦各地的供应线路被掐断,立即会陷入供应不足的窘境。再者,如果迁都的话,几十万官吏、军队涌入,必然使得粮食供应产生空前的危机。* v" H0 a6 e  y  j2 f% ]
  当然,靠着王莽时期残余的存粮也可以支撑一时,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破长安之前,在三辅一带烧杀抢掠,已经将历年的存粮洗劫大半。粮食供应不足,使得更始中央政权在长安地区的统治,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 X1 h# O; |  ~/ \8 I  第三,迁都长安,使得以绿林军将领为核心的中坚力量迅速腐化蜕变,日益堕落,丧失了进取心。) B' B8 W: Q: Z. e) |% Q
  长安虽然当时已经有些残破,在绿林军将领眼中,却是个花花世界。这里有当时最好的住宅、最标致的美女,最好的风景园林,是一个享受荣华富贵之地,却不是建功立业之所。2 d2 R8 R# s: b5 W( v& ^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进入了长安,过上了富贵温柔乡的日子,谁还肯用命打仗?腰里鼓鼓囊囊揣满了抢劫来的财宝,谁还肯出生入死、上阵厮杀?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差点入了这个迷魂阵。如果不是萧何及时阻止,刘邦也会沉溺于酒色之中,最终被项羽消灭。0 G  `; s, H1 Y* h: h
  如果定都在洛阳,物质条件远不如长安,而且天天要打仗,神经崩的紧紧的,哪里有闲暇享受富贵?艰苦的环境,对于保持革命激情、激发进取心,是大大有好处的。
) h$ D$ W' ?  v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朱鲔、李轶等人提出的定都洛阳是完全正确的。可惜的是,刘玄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
8 x+ B, a" o: U" J- m  迁都长安,在当时是一个弊大于利的错误抉择,它使得更始政权对各地控制力大大下降,粮食供应困难,中间力量素质急剧下降,政权结构不稳,最终走上了败亡的道路。
8 E* F$ [9 A0 i% k3 d8 R+ K  当然,话要说回来,迁都长安只是一个策略性失误,并不足以导致其迅速灭亡。假如说,更始政权迁到长安以后,刘玄能够勤政爱民,臣下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政之时,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这个政权还是大有希望的。然而,正是由于以刘玄为首的更始首脑们的迅速腐败,纲纪紊乱,处置适当,才不到一年时间,就搞得分崩离析了。; y/ I" P& e) O1 e. t! \
  由此可见,更始政权败亡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条:全面腐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举国上下,离心离德,最终灭亡。
  N2 m. u2 k7 \0 w- z  从这个角度来看,迁都长安,只不过是更始政权覆亡的前奏而已,实在令人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长安之政
% t& `# e% @6 y6 |- o  k5 p  
9 A# r8 A% t+ Q7 a" k- I# C0 T  更始二年二月,刘玄率领着满朝文武,浩浩荡荡地从洛阳出发,前往长安。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8 P2 t3 u4 G$ {" S8 n7 b
  十数日之后,刘玄带着几十万更始军主力以及文武百官,开进了长安城。在长安,刘玄受到了关中父老的夹道欢迎。人们渴望着,眼前走过的这位大汉新天子,能够早日消除战乱,给他们带来一个太平盛世。可是,人们满心的希望,很快就变成了失望,甚至是绝望。
% ]: X. U$ a- V; F  据说,刘玄入城之后,发生过一个意外事故。这一事件的发生,好像在预示着什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H5 p& }7 p% W* e0 I* W: c
  当时,丞相司直李松奉命以御用马车送刘玄进宫。说也奇怪,刘玄的乘舆刚刚要接近皇宫的大门,舆马之中有一匹突然受惊,狂奔起来,带着其他几匹马一起飞驰,赶马的人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结果,这三匹马的头都撞在北宫门外的铁柱上,登时脑浆迸裂,全部死掉了。
9 Y2 I& S/ s" y  坐在车上的刘玄当然是受惊不小,还好没有受伤。手下的人议论纷纷,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本来欢天喜地的喜庆气氛,顿时荡然无存。0 H- e7 L8 `8 J3 q  z, `: W
  刘玄虽然很不舒服,然而进宫之后,他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慑:这么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建筑,巍峨壮观、金壁辉煌,难道这就是自己的住所吗?真是不可思议!: A7 z( I+ P  |0 Q, B  P
  前文说过,王莽败灭之时,长安城中曾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战。在那场惨烈战役中,长安城部分官府、民居被毁,受损严重。然而,从总体来看,长安城还是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还是足够容纳更始朝廷安身。尤其是皇宫,保护得很好,除了未央宫被长安城中的无赖少年朱弟、张鱼放火烧毁以外,其他的宫殿都保持原样。在宫城之中,还有王莽时代遗留下来的宫女数千人,备位后庭。至于钟鼓、帷帐、舆辇、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巷,不改旧时模样,俨然有西汉盛世之风。7 a# }  R" O( K7 C. A! o2 D, j
  刘玄站在历代帝后居住过的长乐宫门前,心潮彭湃。他虽然也是宗室子弟,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也从未见过如此富丽堂皇的宫墙殿宇。心中不禁发出一阵感慨:难怪人人都想坐上这个位置!能够住在这里,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 \  ]1 |6 Z) w" j' q
  在围棋术语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次序”。通俗地说,“次序”就是落子的先后顺序。对弈之时,落子的先后次序极为重要。走错一个次序,结果大不相同。走对了次序,岌岌可危的“大龙”马上就能做活。走错了次序,貌似“固若金汤”的防线会立即崩溃。“次序”如何把握,关键在于对局者对时机的把握。% C  f2 R9 M5 }2 L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看,定都长安是长远之举。刘玄正是在争夺天下的博弈中,走错了一个关键的次序,从而在全局上落了下风。再用围棋来比拟,樊崇的赤眉军步步西进,与刘玄的势力发生碰撞,好比这两个人在中腹“对杀”,激战的关键时刻,刘玄不全力补强“洛阳”这条中腹的大龙,却去抢占长安这个“金角”,貌似得利,实则大亏。“一着棋错,满盘皆输”,刘玄的悲剧命运就此决定。* ~4 x4 I/ V3 d( }% }2 E6 O
  几天后,大司徒刘赐等人请刘玄登临长乐宫,举行迁都长安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当刘玄坐到那个亿兆瞩目、令无数人朝思暮想的御座之上时,他反倒紧张,像一个即将上花轿的大姑娘,竟然有些羞怯。他坐在御坐之上,低着头看着地面,不敢正视眼前的大臣们。! O! T/ u8 x) I" M
  傻坐了半天,刘玄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大臣们见皇帝不开口,大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d* D, D3 j' A! L2 Y3 I& s+ _# ?
  过了一会,有人禀报王匡、王凤、陈牧、张卬等绿林系诸将进宫觐见,刘玄一脸的迷惘。诸将行礼参见,刘玄愣了半天,才逼出了一句:“诸位将军,你们在外面都抢到了多少金银财宝啊?”周围的官员们一听这话,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一个个瞠目结舌。他们心里都在嘀咕:“堂堂大汉天子,在朝堂之上,与大臣议事,不论治国安邦之道,却问什么抢劫了多少东西,这简直和江湖土匪的聚义厅有什么区别?这简直是一副土匪头子的做派!刘玄的开场发言,给所有在场的人一种不祥的预感。+ j  J, B9 e) _
  此时,丞相司直李松和棘阳人赵萌向刘玄提出建议,应该把各位功臣都加封为王爵。对于这个建议,大司马朱鲔表示坚决反对,他当众对众人说:“高祖皇帝当年杀白马与大臣盟誓,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对于诸位功臣,最多封侯即可。滥封异姓王,迟早会天下大乱!”
9 s7 I' ~& X$ n  朱鲔不愧是一代英豪,他的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可是,对于朱鲔的正确意见,刘玄根本听不进去。5 D9 c/ T, x9 T! W3 A9 K. @) V
  刘玄按照李松、赵萌的提议,下诏大肆分封王爵。首先分封的是刘氏宗室六王:加封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8 A& @' j1 W+ P' R
  随即,又分封异姓十三王:加封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韂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桂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4 W; d# N+ _. E
  除了刘氏宗室六王以外,刘玄总共加封了十四个异姓王。其中,只有朱鲔坚决不接受王爵,他说:“臣非刘宗,不敢干典。”刘玄无奈,于是下诏,改封朱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又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担负治理长安三辅的任务。
3 i4 ~5 n8 Q/ }7 G# G* w  就这样,刘玄总共分封了十三个异姓王,六个宗室王,分封了如此多的新贵权臣,给这个新建立的朝廷埋下了权力斗争的隐患。# C- K$ j! X; q& H
  对于屡进忠言的朱鲔,刘玄越来越见他不顺眼。此后不久,就派他去镇守洛阳。于是,左大司马朱鲔怏怏不乐,与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白虎公陈侨等三人东归洛阳。不过,洛阳的第一守将是李轶,朱鲔并没有多少实权。随着刘秀在河北的坐大以及赤眉军势力的不断西侵,关东局面日益严峻起来。此后,刘玄又将前大司马、宛王刘赐东调,持节镇抚南阳郡老巢。  U/ A4 l, G; k+ I
  朱鲔、刘赐等人离开长安之后,忠良见弃,邪佞当道,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长安朝廷的风气搞的一塌糊涂。, w% C: `. h. n# c: j' [. |
  刘玄的为政水平,的确不是一般的糟糕。此后,他又娶了右大司马赵萌的女儿为夫人,对其宠爱有加。从此,刘玄把朝廷大事全部委托给赵萌,自己一头扎进长乐宫,日日纵酒,夜夜笙歌,不理政事。
0 I" O3 K$ T! u( E: ?  此后,群臣们有重大军情禀报,紧急进宫谒见,请求刘玄裁决,而他却经常喝得大醉,酣睡不醒,无法处理。* }' k4 N9 k: A2 C- Z1 `
  对于一般的小事也就算了,等他酒醒之后处理也可以。然而,当时天下大乱,四海沸腾,军务繁忙,急需处理。有的事情属于十万火急,必须马上就要办理,必须经过刘玄本人亲自裁定,而他却喝的烂醉如泥、人事不省。; d1 u* E: i' v9 `' t8 w
  大臣们急的没办法,站在殿外又搓手、又跺脚,一个个怨声载道:“唉!喝的这是什么酒啊!真是的!“为了不耽误军情,他们只好站在宫殿外门的帷幕边上等着。
+ T: c6 W2 V* S  等待了很久,刘玄醒来,依旧是迷迷糊糊,但是头脑还不是很清醒。他身边的宦官马上禀报:“外面有几位大人等候了几个时辰了!他们说有重大军情急奏!”刘玄不悦,借着酒劲怒喝:“有事为什么不早奏?还让不让朕歇息了?传朕旨意,有事明日再议!”宦官到外面去了,马上又回来了:“启奏陛下!外面的几位大人说了,今天要是见不着陛下,他们绝不会走的!还请陛下更衣接见!”刘玄喝的昏昏沉沉,连站也站不稳,对于手下的这些倔脾气大臣,他也没办法。他指着一个宦官说:“你,过来!”战战兢兢的宦官走到刘玄面前,只听刘玄对他说道:“站在帘子外面去,替朕与那几个傻小子说活!看他们说些什么!”宦官连忙跑到帷幕之内,模仿刘玄的声音,与大臣们开始对话。" l' ^2 o+ U1 p/ ]! Q9 Y7 u6 [# e4 r
  宦官是净了身的人,说话声音与常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何能够瞒得过大臣们?他们一听就知道不是刘玄的声音,愤怒无比。对于刘玄得拒不接见,他们也无可奈何,有人忧心忡忡地说:“如今之时,天下未定,成败尚未可知,陛下怎么能够如此放纵呢?!”有的则说:“唉!我们别在这里瞎操心了!皇上都不着急,我们着什么急?走吧!”) m  z4 w+ l3 Z6 h+ x  k
  正是由于刘玄的贪图安逸,好酒贪杯,使得很多军国大事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贻误了很多时机。他不仅好酒,而且贪淫。
. Y) s& x  T7 q# \4 c  此刻,刘玄的后宫之中,除了赵萌的女儿受宠以外,前面说过的那个韩夫人同样是刘玄身边的宠妃。
& [- i' G( K1 A$ t  u2 j3 [  韩夫人是个酒鬼,也特别喜欢喝酒。她为了与赵萌的女儿争宠,也使起了心计。她知道刘玄极爱饮酒,就发挥自身酒量大的优势,总是缠着要和刘玄一起喝酒,经常把皇帝灌的酩酊大醉。
2 t; N# b) \9 t$ S  有时,刘玄与韩夫人都已经醉了,正要歇息。不巧,大臣们又来谒见奏事,韩夫人很不高兴,经常出面阻拦。心急火燎的大臣们如何肯依?双方经常展开激烈的争吵,甚至对骂。吵架归吵架,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却并不怕这只“母老虎”,遇到重大军务照禀不误。韩夫人对此恨的牙根发痒:“好小子,敢跟老娘作对!走着瞧!”
2 Q% j1 X! g* ?- k. ]: H# A% A  有一天,韩夫人正在和刘玄在一起喝酒。大臣们又急急忙忙来奏事。韩夫人大怒,厉声呵斥他们:“你们长眼睛了吗?没看见皇上正在和我对饮么?你们这几个混帐!为什么总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来奏事?!以后再敢这样,有如此案!”说完顺手操起案上的一件重物,“砰”的一声,刘玄书案顿时被砸的乱七八糟,案上的奏章滚落一地,丢的到处都是。刘玄倒像个没事的人一样,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大臣们吓了一跳,看到韩夫人这只“雌老虎”发了威,又看见刘玄这个样子,顿时心凉了半截。此后,他们也学乖了,再也不敢轻易找皇帝议事。从此,更始朝廷的政务慌怠,逐渐呈现出运转困难的趋势。
* _" l2 X' e1 ]; `* d  后来,刘玄嫌处理政务太麻烦,就要找人来代替自己批阅奏章。于是,他就把朝廷大事统统推给右大司马赵萌。从此,刘玄自己不再亲自管事,一头扎进深宫,拥着美女,喝着美酒,纵情于酒色之中,真是其乐融融。( w6 ^; G) }  T" z; o
  刘玄自己不管事,奸人就要作乱了。他的老丈人赵萌仗势着刘玄的信任,乘机弄权,擅做威福,专横跋扈,无人敢管。有一次,有个郎官对刘玄说:“赵萌专权,威福自己。”刘玄闻言大怒,见一个小小的郎官竟然敢诽谤朝廷重臣,立即拔出佩剑,将这个人当场砍死。从此之后,没人再敢说真话,再也没人敢在刘玄面前说半句赵萌的不是。赵萌在长安朝廷中的权势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到了连刘玄的话都不听的地步。6 J9 R0 W: k- Q0 Z
  有一次,刘玄身边有个侍从得罪了赵萌。赵萌怀恨在心,借故要把这个人处死。刘玄知道了,亲自找赵萌来,当面告诉他:“这个人不能杀!”可是,赵萌对刘玄的话根本不买帐,居然当着刘玄的面叫武士把这个侍从拖出去杀掉。刘玄看着血淋淋的尸体,惊讶万分。然而,赵萌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得罪了这位岳父大人,刘玄晚上就要不得安生了。因此,赵萌当面杀人,居然啥事也没有,还给了刘玄一个下马威。从此,赵萌几乎拥有了与刘玄一样大的权力。' I/ B  o: p$ q6 x7 m
  “上梁不正下梁歪”,刘玄自己荒淫无道,任凭赵萌胡作非为,绿林系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更是无法无天,在长安城中胡作非为。/ h6 x% ^5 X6 p* r
  尤其是王匡、张卬二人,他们的部队在长安三辅一带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声名狼藉。他们看上什么抢什么,动辄抢掠老百姓的财产,反抗者一律是格杀勿论。老百姓对此是怨声载道,甚至认为:刘玄在长安的政治,还不如王莽时期。由此可见,黎民对刘玄的失望之深,怨恨之深。
* ~) S' v" b  e& `. o  更让长安民众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玄任意赏赐官爵,毫无章法,把朝廷官爵制度当儿戏。在一口气分封了十三个异姓王、六个宗室王之后,他觉得分封的还不够。还赏赐官爵给一些小商人、饭馆里的厨子,甚至有些是市井无赖。这些本来地位卑贱的人,一朝得势,身穿着锦衣绣袄,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中招摇过市。这种荒唐现象,引起长安百姓的极度愤怒和不满。当时,长安城中广泛流传着一首领民谣,尖锐地讽刺滥封官爵的恶果:“醦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 O8 t/ {, n- ?, W9 t& ]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局,刘玄手下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军帅将军、豫章人李淑就上书劝谏刘玄说:“如今王莽之乱刚刚被平定,王化未行,朝廷中的百官,有司应该慎重选择。”刘玄见到奏章后大怒,下令将李淑收监系狱。忠良之臣身陷囹圄,邪恶小人却大行其道。更始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政治状况一塌糊涂。
+ j7 e+ g  j, t  从此以后,关中地区的老百姓对刘玄是大失所望,与更始朝廷离心离德。天下郡县听说更始朝廷的荒唐行为,有些地方开始怨恨背叛,不再听从更始政权的实际指挥。另外,更始军队诸将出征,每攻克一地,就自己任命地方长官。甚至连更改官名、地名这样的大事,诸将都擅自作主,从不报告朝廷,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一时之间,各地改官名、地名成风。各种名号的官制、地名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弄得天下人稀里糊涂,无所适从。( D1 o) Y! D5 b1 R8 ~
  种种迹象表明,更始政权已经支撑不了多久,行将崩溃。以前执政的那个姓王的皇帝―――王莽,已经垮台败亡,并且身首异处。眼前的这个姓刘的皇帝―――刘玄,甚至还不如那个姓王的。
6 C2 @4 c9 C1 V3 l  更始二年冬天,表面上一派歌舞升平,但是却已经距离覆灭已经不远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渴望过太平的日子。皇帝姓刘还是姓王,这并不重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是兴还是亡,在这个改朝换代得过程中,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对于长安三辅的老百姓来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他们不知道,一股比绿林军更凶残狠毒的流民军,就要向他们扑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邓禹西行% O) _5 C" m4 {/ s% c1 Z# w
  
; l0 `( i' j5 ~   更始二年冬天,赤眉百万大军兵分两路,破关而入,进入弘农郡境内,阻断了黄河岸边东西官道。至此,更始政权的都城长安与关东重镇洛阳的联系被彻底切断,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 Z. B9 s# ~: V5 h- V: h  更始二年十二月,刘秀在河内郡消灭了青犊、赤眉、上江、大彤、铁胫、五幡诸部流民军,取得了剿匪战争中空前的“射犬大捷”。这一天,他正在射犬城中。此刻,他正盘算着率领大军班师北上,继续追剿尤来、五幡流民军残部。
5 g, B7 @- H/ ]2 u" g" a  此刻,当刘秀听说樊崇已经率领赤眉军主力大举西进之后,他立即赐给邓禹出征节仗,任命他为前将军,命他挑选精锐汉军将士二万余人北上,取道上党、河东二郡,出师西征。" P' v4 M+ d. a0 R9 i# S
  对于邓禹这个人,刘秀一向非常看重,认为他必能不负众望,拿下长安。之所以派邓禹去,刘秀其实是有一点小小的私心。邓禹初来河北投奔他之时,就对着刘秀许下了豪言壮语:“邓某不愿为高官,只求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为了使这位老校友实现平生宿愿,刘秀给了他最好的机会。
( v1 {+ L8 w  s( a/ L, o2 [  刘秀对邓禹说:“邓将军!为了确保西征大计,你可在军中任意挑选精锐士兵。另外,偏将、裨将以下的参战人选,一切由你自行挑选!你不是要立功吗?这次,本王让他们跟随你一道出征,都去建功立业吧!”' r# r7 [! p- j, F4 }- q
  于是,邓禹就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宪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注:与赤眉军领袖同名,不是一个人)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欣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准备出征。前将军耿纯的堂兄耿欣此时为裨将,也被邓禹选中西征。9 [$ D* a& r" w3 @4 f6 ~1 I
  十几天的功夫,兵器、粮食、车辆、服装、马匹等物资很快调集完毕,一切准备停当。此刻的校场之上,旌旗招展,号带飘扬。两万名生龙活虎的汉军健儿,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就等着刘秀一声令下,就要出发了。
" j" R- G4 h8 f2 a' @7 U  刘秀得报,亲自赶到军中为邓禹饯行。他看到将士们盔明甲亮,英姿飒爽,心中也是为之一振。他对着全军将士做出征前的最后动员:“将士们!赤眉匪军已经迫近京师长安了!此番西去,就是要诸位讨平贼人,光复三辅!诸位且勉之!本王在河北等着捷报传来!”随即,他抽出长剑,挥向西北方:“传本王将令,大军出征!”
9 O# j$ U4 Q+ b  Z" y5 O" A& \- O  对于邓禹的准备工作,刘秀非常满意。不过,西征之事,关系全局,刘秀对此还是隐隐地有些不放心。大军出城后,他一直把邓禹送出射犬城外,与邓禹并辔而行,对邓禹进行了出征前的最后一次谈话。5 l& {" w! {- z4 A
  在送行的路上,刘秀对邓禹再三叮嘱,要他一定要审时度势,必须以“攻心为主,攻城为辅”。在政治上要广措抚恤,收取人心。在军事上要善于捕捉战机,必要时应当机立断,与赤眉匪军展开决战。决战取胜之后,应该抓住时机,乘胜前进,扫清残匪,一举夺取关中三辅。二人聊的很是兴起,谈着谈着就忘了,刘秀竟然把邓禹送了几十里,一直送到野王县才停下。此时,刘秀再也不能送了,再送就等于他自己亲征了。8 Z5 N! }7 B( a3 v" k
  从此,西征大军此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征战历程。包括刘秀在内的人,谁也没有想到,这只由汉军精锐组成的两万西征军将士,最终只有二十四个人活着回来……* Z3 t3 N! A! M
  更始三年(也就是建武元年)正月,邓禹率军北上,突破太行山天险,进入上党郡境内。几日之后,大军兵锋直抵箕关,声势震天。更始政权的河东都尉异常惊恐,他看到西征军兵临城下,不敢出城交锋,下令闭门坚守。邓禹见状,亲自率军攻城。激战了整整十天,终于拿下了箕关,打开了继续西进的道路。
# W, F1 B: ]6 E, w+ e! [- h  几天后,大军在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一路上,西征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杀入河东郡境内,将安邑城团团围住。: i5 t) l8 C/ c& i8 B0 u( s
  这一天,汉军来到了安邑城下。安邑是河东郡的首府,也是河东郡的要塞重镇,有更始朝廷的重兵把守。河东太守杨宝率领守军严守城防,戒备森严。邓禹率军围攻了好几个月,一直拿不下来。于是,西征军与更始军在安邑陷入了对峙僵局。
; U' S4 w7 b, p6 y: |- q7 y3 u6 U  六月,更始帝刘玄听说安邑被围,急调镇守弘农郡的大将军樊参率数万精兵北上,从河东郡南部黄河边上的大阳县渡河,星夜驰援安邑。此刻,西征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5 O+ ~8 Z+ h0 h3 u% l
  邓禹闻变,临危不乱。他一面下令西征军一部紧紧围困安邑,自己则亲率诸将以及西征军主力南下,在解县之南设伏,狙击樊参的更始援军。樊参匆匆来援,没想到汉军在此设伏。当他率军途径之时,西征军的伏兵四处,向他发动猛攻。更始军大败,全军覆没,樊参的本人的首级也被汉军士兵砍下。这一仗,西征军大获全胜,随即掉头北上,继续围攻安邑。# }/ X+ S% s" p: H5 B
  安邑城由于外援被打掉,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然而,安邑守將杨宝却依旧仰仗着坚固的城防死守。西征军攻打了很久,依旧无法破城。1 D  R' B8 Q* ?
  正在邓禹为如何破城而焦虑之时,却又得到了紧急奏报:更始军又有大军来援!已经抵达安邑!! U% n% V- c: A! z8 z. Y
  原来,镇守河东的比阳王王匡﹑襄邑王、水衡大将军成丹﹑抗威将军刘均等三将军闻变,立即汇集河东、弘农二郡大军十余万,联军北上。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北进,向安邑城下的西征军发动了猛攻!邓禹得报,紧急下令:“全军将士,开门迎战!”5 L( x3 E: X' ^
  这一次,邓禹遇到了真正的硬骨头。
' A$ Q4 j; u3 h! @  六月二十五日,双方在安邑城下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西征军虽是河北精锐,虽是百战精锐之兵,却敌不过对方的人多势众。双方激战整整一天,杀的是尸横遍野。由于实力悬殊,邓禹处于明显的劣势。双方从清晨一直厮杀到晚上,骁骑将军樊崇战死,伤亡惨重。剩余将士们拼命死战,总算才勉强抵挡住了敌军的进攻。最终,邓禹好不容易才压住阵脚,收拾残部回营。这一仗,西征军主力损失过半,遭到了西征以来的首次大败。
7 F/ R& Y1 {6 [2 b8 j  这天晚上,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势不妙,纷纷对邓禹说:“邓将军!更始军势大,兵锋正锐,不可与之匹敌。我军新败,不如乘夜拔营东归。”邓禹手按佩剑,断然否决了诸将的提议:“本将奉命西征,本应逆流奋勇而进,安能知难而退?有再敢言东归者,斩!”邓禹不但不撤退,反倒严令军中将士们连夜整修营盘,准备兵器,激励士卒,准备来日再战!
/ r5 l2 Q# E& @7 x1 w1 J  邓禹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太冒险了。西征军残存的将士,只有不到一万人。前有坚城,后有强敌来攻,陷入了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境地。此刻,如果被更始军乘胜猛攻,内外夹击,西征军登时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0 S/ T; k. C5 D, w- L3 r7 E4 q  ?
  应该说,邓禹这次是铤而走险,将全军将士的性命做赌注:他要赌一把了!幸运的是,邓禹这次压宝压对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安邑大捷
. e; X, j* ~3 Q4 _' B% F  u  ~  
$ P* r+ B5 U. q: F( ~% B3 r  也许是天意,更始军的三位主将―――王匡﹑成丹﹑刘均犯下了一个离奇的错误。正是这个离谱的错误,贻误了战机,给了邓禹咸鱼翻身的机会。
! N: I- A1 n) P5 o# S  王匡等人非常迷信风水时辰,正是由于迷信黄道吉日,让他们付出了全军溃败的代价。他们获胜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六日(癸亥日),本来应该出兵作战。  x2 D0 P) N6 m: ?$ O
  按照常理,只要他们不给西征军以喘息,利用优势兵力乘胜猛攻,与安邑城中的守军里应外合,一举全歼西征军主力残部应该是轻而易举、不成问题。
6 J1 T: R( w4 N3 u: k5 C: B  可是,这天王匡翻开历书一看,登时下令:“停止进兵!”因为,六月二十六日(癸亥日)是谶书上说的“六甲穷日”。所谓的“六甲穷日”,也就是用天干地支六十甲子记日法的最后一天,癸亥日是第六十日,据说这一天不利于出战,如果妄动刀兵,会不利于主将。因此,王匡等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闭门不出。- h6 @' ^& Z) r& S" D) p
  在更始军主将的严重失误之下,邓禹冒险坚守的计划,竟然成了绝妙的好棋,成了扭转乾坤的妙着。8 h- Y2 R8 @4 C1 J( m! V& O
  从六月二十五日傍晚开始,一直到六月二十七日清晨,邓禹的西征军,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 r1 d% d- w( C7 H  经过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的修整、准备,西征军逐渐缓过劲来了。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七日清晨,王匡等人这才发兵攻开始进攻。他们率领着十余万人,倾巢而出,前来西征军大营前挑战。+ P/ i; }$ ?, b3 j6 t# u
  由于前天的那场大胜,王匡等更始将领有些麻痹大意,都认为邓禹不堪一击,有些轻敌,更始军士兵也满不在乎,有些松懈。
# L+ h+ j( `9 G& Y$ J  此刻,邓禹显示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他传令诸将:“所有将士,无令不得妄动,违令者,立斩!”当更始军逼近西征军大营之时,邓禹突然鸣鼓为号,下令诸将奋勇杀出,痛击敌军。王匡等人促不及防,被西征军杀的大败,尸横遍野。王匡、成丹﹑刘均等人弃军单骑而逃,余部投降。+ \( ?  x) T0 `, H7 q3 T
  邓禹见状大喜,严令诸部穷追不舍,悬赏捉拿王匡﹑成丹﹑刘均等人。在路上,西征兵追上了抗威将军刘均、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将其全部杀死。: S' l5 E: m! f+ x* K6 }& P, c
  这一仗,邓禹不仅彻底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对手,缴获粮食辎重无数,还收得更始赐予部下的节仗六副,印绶五百枚,兵器不可胜数。更重要的是,邓禹招降了更始军的数万人马,扩充作为自己部下的新兵,实力大增。, X9 h  y! O, J) F& e9 ]
  五天前的六月二十二日,刘秀已经于在河北鄗城登基称帝。当他得到邓禹在河东大捷的消息,喜不自胜。立即派出使者持节西行,到安邑慰劳西征军全体将士。0 T. w1 y0 r2 a5 n* ?
  七月五日,使者来到安邑,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并当众宣读了嘉奖诏书。刘秀在诏策中说:“制诏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暛尤着。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酇侯,食邑万户。敬之哉!”  h$ p# [1 x1 m5 y8 ?& a
  于是,邓禹凭借着平定河东之功以及几年来的勋劳,当上了三公之一的大司徒。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2 J+ K  ^5 [0 R- Z6 ^! a: n
  邓禹拿下安邑,不仅彻底平定了河东郡全境,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他还得到了一员大将―――张宗。( f6 _% b! O& @+ u' x3 [. [
  此时,在西征军之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特别是缺乏勇将。军师韩歆,祭酒李文、李春﹑程宪都是文人,在军事方面不擅长。积弩将军冯愔,骁骑将军樊崇,车骑将军宗歆,建威将军邓寻,赤眉将军耿欣,军师将军左于,在军事才能上都很一般,表现平平。樊崇战死之后,优秀将领缺乏的问题,非常严重。
4 ?) J: R% Z! O- r4 B  前来投军的张宗,却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在后来的西征战役中,张宗的表现可圈可点,是西征军诸将之中少有的璀璨将星。
3 m& Y3 d: p) G2 Y9 X2 F1 c  张宗字诸君,是南阳郡鲁阳县人。王莽末年,张宗曾经做过鲁阳县阳泉乡佐官,负责本乡的税赋征收工作。地皇四年,在新莽政权全面崩溃之际,张宗也率领三四百人在阳泉乡起兵,参加了汉军。更始二年,张宗跟着刘玄进了长安,刘玄封张宗为偏将军。此后,刘玄朝廷日趋腐败,张宗对此心灰意冷,带着家属、宾客离开长安,避居安邑。邓禹大获全胜,拿下安邑之后,张宗带着族人前来归附。邓禹早就听说过他,知其不仅骁勇善战,而且精于权谋之术。看到他来归顺,非常高兴,盛情款待。随后,又派人表请刘秀加封张宗为偏将军。从此,张宗投入汉军,成了邓禹麾下的一员大将。1 m3 J2 E' N- b3 z4 t
  平定了河东郡之后,邓禹按照刘秀的旨意,任命祭酒李文为河东太守,留守安邑。从此,河东郡归于刘秀所有,它与河东郡、魏郡等地一起,成为刘秀集团新的重要战略基地。* V) ?; G0 H. y3 J, F. T
  六月,邓禹率领大军在汾河之南渡过黄河,进入关中三辅的左冯翊境内。一渡河,西征军就拿下了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大军一路西进,前来投军的民众络绎不绝。邓禹声势大振,军队实力扩充的很快。# ^8 k  _) n7 ~3 [" u3 n: x. ]
  这年秋天,大军西进几百里,来到洛河以北的衙县(今陕西省白水县与黄龙县之间)。/ m8 ^1 {- A8 g. z) m: r6 S& \
  在衙县,守城的是更始政权名将―――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他率领部众十余万,与左冯翊各县兵马联军,就地狙击西征军。邓禹率军与之大战,公乘歙大败,部下走散。
2 y/ {1 X* _2 l# \5 b# o" r! H5 y  邓禹连战连捷之下,他顺势开展了招抚关中各地,收取民心的举措。很快,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西征军就由出发之时的两万人,壮大到了数十万。邓禹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2 ]: a' h3 s0 Y. Q6 f* m
  原来,这与樊崇的赤眉军在关中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关系。: `. X- o3 E4 s/ A  y
  樊崇自从率领百万赤眉军进入关中三辅以来,烧杀奸淫,百姓哀号,生灵涂炭。几年来,长安三辅地区连年兵燹,人民流离失所。尤其是赤眉军入境以来,几如阎罗现世,又像鬼魅索命,所过之处,几乎全部变成一片瓦砾废墟。更始政权腐败无能,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抵御。黎民百姓无所适从,不知所归,日夜悲泣。/ y% W$ {) m6 l/ S1 ?/ v$ \
  此时,关中黎民听说邓禹大军入关中,兵屯渭北。又听说邓禹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军纪严明、爱恤百姓,纷纷渡河前来依附。关中东部左冯翊一带,诸地望风而投者,日以千数。没几天,邓禹的军队发展壮大的速度惊人,竟然达到了数十万,号称百万。& Z3 ^$ Y: n# A1 S
  邓禹所到之处,长吏父老纷纷出迎,箪食壶浆,以慰王师,夹道欢迎汉军过境。邓禹看到父老们如此归心,也是深受感动。每到一地,就下车慰劳百姓,抚恤黎元。因此,关中民众对邓禹的军队,非常有好感。上至皓首老人,下至垂髫儿童,看到邓禹停车驻足与当地官员交谈,都纷纷围绕在邓禹的车马之前,老人们含着眼泪微笑叹息,孩子们则好奇地张望围观。对于这些饱经苦难的民众,邓禹尽心竭力地给予赏赐抚慰。; ^- Q6 |5 v4 s2 O* c1 m. \) n; A
  关中归心,三辅开颜。从此,人们都知道刘秀是立志复兴汉室的明君圣主,西征军是拯危济溺的王师义旅。同时,邓禹本人的声望也是骤然升高,名声鹊起,望震关西。刘秀听说捷报后,多次下诏表彰、称赞邓禹的功劳,并鼓励他再接再厉,一举平定关中,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身上,肩负着无数人的希望。
  ^! d, u: d# D( ^4 y) k# E  然而,邓禹占据了左冯翊,完全控制住了渭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之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本来,按照刘秀此前的战略构想,应该在势力壮大之时,应该找机会与赤眉军展开决战。然而,邓禹似乎并不这么想,他好像在等待着什么……4 l$ h+ v9 {, w/ s
  与此同时,他的主要对手之一―――赤眉军首领樊崇,举动也很古怪。樊崇对渭北的邓禹好像视而不见,赤眉军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渭河以南。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渭北独木桥,我走我的渭南阳关道。双方好像对于对方都很忌惮,都在各行其是。
  e# E; E& s6 w" p  然而,几个月之后,关中三辅的形势急转直下,发生了巨变。/ ?# J0 h8 J1 t0 F8 R
  而邓禹―――这位拥兵数十万的征西大军主将,却频频出错,“恶手”连发。他在关中形势一片光明之时,畏敌如虎,逡巡犹豫,贻误了战机。最终,他辜负了刘秀的期待和关中父老的殷切希望,几乎把平定关中的事业彻底葬送。
( x/ b. p4 g+ ?" u3 \  等到他明白过味来以后,时机已经错过了。在与樊崇的交手过程中,损兵折将,屡战屡败,不仅使得数十万新招募的征西军士兵全部被打散,就连刘秀当初给予他的老本,也赔的是干干净净……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祸起萧墙
$ G9 I- s- L" L  G  }, N  8 `: G1 h! I$ [2 @2 f3 G1 F, M5 _
  再说更始朝廷。自从赤眉大军入境,虎视长安,纵横关中,无可匹敌。更始军与之多次交手,然而每次都是惨败而归。另外,邓禹率领的西征军也西渡黄河入境,锐不可当,占据了渭河以北左冯翊广大地区。此刻,更始政权在关中遭到两路袭击,无法抵挡,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长安朝廷的覆灭,已经指日可待了。0 j% ?/ a) H3 Q; |0 t1 Q
  更始三年(建武元年)六月,王匡、张卬在河东被邓禹率领的西征大军打得大败,率领残部仓惶逃回长安。
9 ?$ D4 K; Z+ t: j& ?9 K& l- t4 g  沉醉在温柔乡中的更始帝刘玄闻报,这才慌了手脚。他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就要大祸临头了,急得团团转,如坐针毡。可是,他的醒悟真是太晚了。# f7 |: w. \, K: |, X
  逃回长安的张卬眼瞅着大势不妙,就与王匡等原绿林系诸将聚集在一起,紧急商量对策。张卬对诸将说:“如今赤眉军驻扎在郑县、华阴之间,很快就要逼近长安了!我等眼下如果困守一座长安孤城,如果死守的话,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而今之计,不如派兵在长安城中劫尽财宝、粮食,然后掉头攻击赤眉,杀出一条血路,东归南阳,收集整顿宛城等地的兵马,以图东山再起。如果不成功的话,我们重新回到江湖中做强盗,也是逍遥快活!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啊?” 张卬这番话,实在是说到诸将心里去了。现在赤眉势力如此之大,绿林军绝不是对手。王匡等人要是胆敢与樊崇他们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 F- r3 s3 F/ {  另外,包括王匡、张卬本人在内的所有绿林诸将,本来就都是盗贼土匪,起义以来,穿上这身官服,不自在了许多。平常出去抢东西,也是有些碍眼,显得不伦不类。现在听张卬这么一说,正好说中了心事,纷纷表示赞同。* C0 U5 s3 ]+ Y' d* v& s1 h6 h
  既然要东归南阳,就必须要经过皇帝刘玄的同意。可是,这位在习惯了长安城里荣华富贵生活的天子,能够同意吗?对此,王匡一点把握也没有。可以预料,刘玄那里很难说的通。绿林系首席大将的他,当然是不便出面亲自去说。一旦刘玄变了脸,岂不尴尬?还是应该派几个代表去说比较妥当。申屠建、廖湛二人自告奋勇,当场表示愿意出面去向刘玄进谏。申屠建是刘玄最器重的大臣之一,派他去再合适不过了。
6 n* Q' Z( |8 Z- j0 t, B) M8 o  于是,申屠建、廖湛等人作为绿林系诸将的代表,赶到宫里去劝谏刘玄,要他跟大家一起东归。果然不出诸将所料,刘玄一听这话,当即火冒三丈,坚决不同意。为什么呢?刘玄在长安做了一年多皇帝,过惯了奢侈糜烂的的帝王生活。要他放弃富丽堂皇的长安城,告别醉生梦死的长乐宫,简直要比杀了他都难。刘玄对申屠建、廖湛等人大发雷霆,将二人痛骂一顿,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他对二人说:“朕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谁要是再敢提此议,以谋逆通敌论处!”从此,再也没人敢在刘玄面前提东归南阳的事。+ k; V  X- h7 y9 ^, x- d7 _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到了七月,随着赤眉军的日益逼近,长安城岌岌可危。如果再拿不出对策,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绿林系诸将焦急万分,又聚集在一起商议。' ~0 S. Y9 y$ w7 R% p5 [& q
  此刻,王匡、张卬等人开始了新的密谋: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王匡、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五人就一起密谋,他们想出了一个计策:发动兵变劫持刘玄!胁迫着他一起东归!不过,仅仅靠绿林系的力量还不足以成事。为了确保政变成功,必须还要联络其他的力量。有人提出:御史大夫(副宰相)隗嚣器略深远,可图大事。5 C6 W' F4 Z6 C/ A5 W
  这个隗嚣,究竟是何许人也?
) R! Y$ H3 Z, M5 r7 Y* R  隗嚣字季孟,是天水郡成纪县人。隗嚣少年的时候,在天水郡做郡里的小吏。王莽时期,国师刘歆将其征辟为元士。刘歆死后,隗嚣从长安回到故乡天水。隗嚣的叔父隗崔,性格豪侠,能得众心。地皇四年春,更始帝刘玄即位于宛城,连续击败新莽军队。特别是昆阳大捷的消息传到陇西,人心开始动摇。隗崔听说之后,就与他的哥哥隗义、上邽人杨广、冀州人周宗等三人密谋起兵响应。' s0 r3 |2 g1 B& S
  隗嚣听到消息后,急忙赶来劝阻隗崔等人。他说:“起兵造反,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我们隗家全族的人有什么罪过,要跟着你们受株连?”隗崔哪里肯听隗嚣的话?他和隗义很快就聚集了好几千人,正式举旗反叛王莽朝廷。随即,隗崔出兵攻克平襄,俘杀新莽王朝的镇戎大尹(即太守)。事成之后,隗崔、杨广等人也想拥立一个人做首领,以统一领导起义军。因为隗嚣在天水一带有些名气,而且饱读诗书,也很有领导才能。于是,隗崔、杨广等人决定拥立隗嚣为上将军。隗嚣本来不是主谋,连忙辞让。
5 @& b' \* ]2 t! e: F# S* R  但是,经不住隗崔、隗义、杨广、周宗等人的劝说,隗嚣无奈,只好对大家说:“诸位叔父、贤达,假如大家能够听从我指挥的话,我才敢从命。”众人纷纷表示同意。于是,隗嚣就成了这支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上将军。隗嚣分封诸将,任命隗崔为白虎将军、隗义为左将军、杨广为右将军、王遵为明威将军、周宗为云旗将军。又派人以厚礼延请右扶风平陵县人方望前来,请他担任军师。
& Z  u+ E% J0 m: ^  方望这个人,很有政治头脑。他认为王莽在长安不得人心,必将覆灭。他认为,如今天下黎民思念汉室,为了收取人心,隗嚣应该尊崇汉朝各帝。方望向隗嚣提出了一个建议,隗嚣的当务之急是应该立即建立高庙,称臣奉祠,以神道设教,以求人神之助,收揽人心。所谓的高庙,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享庙。隗嚣采纳了他的主张。
5 ]# U6 d- P$ C: w5 u9 T2 g; k' y  更始元年七月一日,隗嚣建立年号,改地皇四年为汉复元年。他在平襄城东建立高庙,奉祀高祖(汉高祖)、太宗(汉文帝)、世宗(汉武帝)。这天,隗嚣率领十六姓诸将总共三十一人,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宣誓仪式。他们严格按照古法礼制,奉鍉以进,濡血歃口,薶血加书,盟誓共扶汉室。随即,隗嚣又传檄周边各个郡国,宣布、指斥王莽的罪恶,号召各地起兵响应。
! l3 ~. N( f2 x* a9 Q7 ^  不久,隗嚣带领天水起义军十万余人,继续攻击周边各郡县,擒杀新莽朝廷的雍州牧陈庆,兵临安定城下。6 `1 Z. {% a4 `2 p+ e8 P7 U4 d
  当时的安定大尹(太守)王向,是王莽的堂弟平阿侯王谭之子。他为人公正有才,在安定一带很有威望。隗嚣派出的使者到安定郡各县传檄,无一地响应。隗嚣亲自写信派人送给王向,说以利害形势,劝其开城投降。但是,王向始终不同意,拒绝投降。隗嚣大怒,率领大军攻击各地,最终攻破了安定郡各县。于是,安定也跟着投降了。
: A/ U0 N" g0 I5 ?( T  更始元年八月,更始帝刘玄派申屠建等入关。九月初,长安城破,王莽身死。隗嚣也带领本部起义军攻略河西各地,连下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地。至此,河西十二郡全部在隗嚣的掌控之下。
! n& o. h) H  Y$ V" Q; n  更始二年二月,刘玄从洛阳迁都长安,派使者征召隗嚣、隗崔、隗义三人到长安朝廷去做官。隗嚣得报大喜,他打算应征前往,一心想跟着刘玄到长安城中去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军师方望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刘玄政权的前途现在还不好说,建议隗嚣应该找个借口暂缓入京,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J, \/ c, ]% ]& z) ?4 O5 H, l
  然而,官迷心窍的隗嚣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去。方望屡谏无效,不禁有些心灰意冷。他长叹一声,心生去意。临别之时,他给隗嚣留下了一封信,辞职而去。不久,隗嚣到了长安,刘玄很高兴,改任隗嚣为右将军,隗崔、隗义依旧分别为白虎将军、左将军。
" p# K# r4 a: ?4 N/ A9 {  {  这年冬天,隗崔、隗义觉得刘玄政权前途黯淡,呆在长安做笼中鸟,受制于人,感到实在无法忍受。于是,二人打算背叛刘玄西归天水。当然,隗崔、隗义也把这个计划告诉了隗嚣,打算让侄子跟着他们一起逃走。隗嚣得知后,担心自己受到牵连,就向刘玄揭发自己的两个叔叔要造反。刘玄大怒,派人将隗崔、隗义逮捕杀死。刘玄认为,隗嚣连自己的叔父都敢出卖,确实是个人才,对自己确实是够忠心。随后,即晋升其为御史大夫(副宰相)。
* N+ ?0 [8 w$ v4 \  更始三年(建武元年)夏,刘秀在河北即位称帝的流言也传到了长安。一年多以来,隗嚣在长安目睹了更始政权的一片乌烟瘴气,知道其已经不可救药,隗嚣听说之后,对此深感焦虑。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8 T. E7 y4 A0 f! a; |
  七月里的一天,隗嚣鼓足勇气,主动进宫觐见刘玄,当面提出:“陛下自从进入长安以来,举措乖张,政务失驭,人心不附。如今赤眉西进,实则为陛下而来。陛下不如逊位,归政于国老刘良,如此一来,人心可安,赤眉自去。”刘玄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心腹的隗嚣,竟然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顿时勃然大怒:“隗嚣!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你摸摸头上,究竟有几个脑袋!”此刻,刘玄真想立即喝令武士将隗嚣拿下,将他的首级砍下,就地正法。不过,隗嚣是当朝重臣,眼下军情紧迫,如果杀了他,只恐会产生不测。刘玄思索片刻,改变了主意。他强压怒火,厉声叱责隗嚣:“隗嚣!看在你以往忠心耿耿的份上,朕不加罪于你。以后若是再敢胡言乱语,朕定斩不赦!”隗嚣看刘玄大发雷霆,他不敢再劝,只得灰溜溜地退下。
8 A- S( j( o8 J, M( ~: A0 j8 N  此后,隗嚣称病不出,再也不上朝。
' c5 J/ w  {# U! S2 |  以上,就是隗嚣的基本情况。9 t9 ^# u& ~5 f9 L
  更始三年七月,在王匡、张卬等人看来:虽说隗嚣近日刚刚受到皇上的申斥,心怀不满,可以试探性地拉拢一下。不过,隗嚣过去可是刘玄跟前的红人之一,此时,他肯蹚这趟混水吗?有人说:隗嚣有勇有谋,是当世雄杰,不妨一试。于是,王匡派出说客去拜见隗嚣,说明了来意。此时,隗嚣对于自己的前途也是深感忧虑,辗转发测,夙夜不寐。' D- [) P6 p: n* I4 [# u
  从感情上说,他绝不希望更始政权垮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是更始政权垮台了,自己靠着出卖两位叔父性命而得来的御史大夫头衔,也就一文不值了。在长安这么一年多,就白混了。
9 G! I; X: k0 c$ F/ Y6 W7 l  从理智上说,他看的很清楚。依照眼前发生的态势,更始政权垮台是早晚的事,甚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逃回陇西去。可是,由于刘玄的严密监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3 X1 b+ v5 n. p4 i' C6 f$ L  看到王匡的说客来访,隗嚣心中一阵狂喜:机会终于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豺虎争雄; u8 z. R; J$ T( v. U. U* M
  4 U7 E) X5 l0 N
  更始三年(建武元年)七月,御史大夫隗嚣自从提议被刘玄驳回之后,隗嚣心灰意冷,对长安朝廷彻底绝望了。
8 l2 r- L* [7 U3 k  十几天来,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如何才能够离开长安这个鬼地方?怎样才能逃回天水?9 ?% E( k* C1 V' @8 z' P
  一年多之前,隗嚣受到刘玄的征召之时,他的军师方望劝谏他不要去,婉言推却。方望建议:“长安朝廷前途未可测知,不如拥兵陇西,坐观成败。”  R) A/ r( [6 }2 K+ O. u/ a
  到了这时,隗嚣终于明白方望当年此话的含意。在佩服方望先见之明的同时,他不禁感到一阵悲哀,心中后悔不迭:放着好好的“陇西王”不当,偏偏到这里来给刘圣公殉葬!真是昏了头了!
& d8 \+ o3 R3 [( w  世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到如今,后悔有什么用呢?一切都太晚了!此时,隗嚣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尽快离开长安!回到天水老巢去!$ H) E( F4 L6 y/ S( W: ~) H
  可是,由于赤眉大举入关西进,长安城已经戒严。此刻,隗嚣已经被刘玄的人紧盯住了,已经无法离开长安了。事实上,隗嚣其实已经处于半软禁状态。因此,他整日里唉声叹气,满面愁苦,不知所措。
- V0 o; k% ~, B4 c' L, ~  正在他后悔不迭、无计可施之时,突然见到了王匡、张卬等人的说客。
# y; @% S7 N; {" c) D5 ~  说客将兵变计划和盘托出,请隗嚣与之合谋,将刘玄劫持东归。隗嚣闻言,心中大喜。隗嚣与绿林系根本不是一路人,他有自己的打算:浑水摸鱼,乘乱逃出长安!
3 _% U  u6 ?1 k! A$ x- i+ t  他知道,自己想要活命,唯一希望就在于设法逃出长安。张昂等人要兵变,自己正好乘乱行事。5 T) L0 J4 E4 I, f
  不过,虽然他心中异常激动,在说客面前,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他不动声色,还是保持着固有的矜持。一开始,他显得非常为难,看上去踌躇不决。在说客的极力劝说下,他装作非常为难。沉吟良久,他才说:“既然诸位将军有志匡扶社稷,本官姑且勉为其难吧!”说客大喜,见隗嚣答应了王匡等人的要求。表面上,他暗中派人与王匡、张昂等人联络,图谋起事。暗地里,却在加紧准备出逃的计划。) F2 b8 |" x& p% c, l$ A
  正在王匡、张卬等绿林系将领与隗嚣秘密联络,图谋政变之时,刘玄却出招了:紧急征调王匡、陈牧等人出镇新丰―――去抵御赤眉军。刘玄的这一举措,彻底打乱了王匡的计划。
2 `* Y3 F1 J% v1 `  _, {  早在一个月以前,樊崇率领的赤眉军已经打到了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在这个距离长安只有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樊崇立了一个放牛娃刘盆子做天子。刘玄知道后,立即派老丈人―――右大司马赵萌带着王匡、陈牧、成丹等人出城,驻扎在新丰,与丞相李松的军队汇合,联兵对付赤眉咄咄逼人的攻势。$ j5 H$ F5 p, v
  赵萌走后,长安朝廷的政务本应由隗嚣主持。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玄把朝廷日常事务交给平氏王申屠建主持,而堂堂的御史大夫隗嚣则被冷落在一边。长安城中的军务则由韂尉大将军、淮阳王张卬,执金吾、大将军、穰王廖湛,随王胡殷等三人把持。
" z9 c6 c, }1 A/ j4 q+ e$ v  对于申屠建、张卬、廖湛、胡殷等四人,刘玄一直倚为心腹。对于隗嚣,他本来也很信任。可是,自从隗嚣提出请刘玄退位的建议,刘玄就对隗嚣起了疑心,对他再也不相信。相反,刘玄一直派人暗中监视,想找机会除掉他。对于刘玄的心思,隗嚣当然是心知肚明。他一直称病在家、深居简出。以养病为名,借以韬晦避祸。& I' W) c  N/ a) V9 M& e. h$ e
  再说申屠建、张卬、廖湛、胡殷等人。自从王匡带人走后,张卬就成了长安城绿林军里的龙头老大。张卬虽然是个武夫,看上去很粗鲁,却是有些智谋见识。9 |2 e$ F, a  j6 T/ }$ h. W9 ^* L3 S
  他深知,王匡、陈牧等人绝不是樊崇的对手,与樊崇对抗肯定是死路一条。形势紧迫,容不得再犹豫了!七月中,张卬派人给隗嚣送信,合谋定计。他们准备在九月立秋日这天,趁刘玄出席“膢腊社伏”典礼的机会,将其劫持,然后抢劫长安财宝,东归南阳。3 S0 e& q; k3 H: N
  但是,不幸的是,这个绝密的计划被侍中刘能卿知道了。
' x9 a) `* t' K5 d% P. r  刘能卿闻变,立即报告了刘玄。刘玄真是又惊又怒,恨不得立刻将张卬、隗嚣、申屠建等这些贼子碎尸万段!但是,在稍稍冷静之后,他觉得还是不能硬来,还是应该用计谋收拾他们。7 o- o. _7 S# _% s/ u" X: F
  刘玄思忖良久,心生一计。他让人传诏,声称自己得了急病,请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隗嚣等五人接诏之后,立即进宫见驾议事。同时,刘玄又在宫殿内外埋伏预先下武士,准备等这五人一到,将其统统就地处决,以绝后患!; ^& n% u5 x; G( T- }
  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人不知是计,兴冲冲地一同进宫来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懦弱无能的皇帝刘玄,会有如此深的城府,竟然会对他们下狠手。这四人毫无防范,接到诏书之后,马上就跟着使者进宫去了。) Z; ]# x; R) _2 o+ e9 d- c
  张卬等四人坐在大殿外,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等候着刘玄的召见。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刘玄露面。张卬等人提出要进去探病,却被内侍阻止。+ d( t; ^! L$ {' s
  此刻,刘玄正躲在内室中,暗中观察动静。他为什么还不动手呢?原因只有一个:隗嚣没有到!
" ~, E6 }- n3 ?% x  刘玄的如意算盘是,只要等隗嚣一到,再将这五人统统处决。刘玄的书生气真是太重了,其实他完全可以先把这四个人宰了,再收拾隗嚣也不迟。他的优柔寡断,最终酿成了大变。1 s) G) T" X' F' I) E+ x, F
  就如同当年杀刘縯那次一样,刘玄优柔寡断的老毛病再次发作,心中狐疑起来,迟迟不敢动手。逡巡良久,他还是决定等隗嚣进宫之后再动手。可是,刘玄永远也不会等到隗嚣了。8 T# k! X) B3 e5 }3 d( s7 [  Z8 f8 _
  由于隗嚣迟迟不到,刘玄只好出面去接见四人。他对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四人说:“诸位!请在外殿稍等片刻,等隗大夫到了之后,朕要与诸位议事!”
6 f3 t; D3 l  H' h5 V5 W! ~  又过了一会,张卬等人开始焦躁不安,咆哮起来:“怎么搞的!隗嚣呢?” 令人纳闷的是,又等了一会,隗嚣还是迟迟没到场。
3 f' Y- b+ m7 M& Z  张卬是老江湖,看到刘玄身体好好的,召来的这些人都是与自己同谋的人,自己身边又没带一兵一卒,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与廖湛、胡殷商议,越想越觉得可疑,越看越觉得害怕。三人都认为宫中不可久留,必须赶紧离开。于是,张卬带着两个小兄弟廖湛、胡殷借故离开座位,悄悄溜之大吉了。
/ s5 e0 Y4 n$ |8 y( d/ ]0 O  过了一会,刘玄派出征召使者终于回来了。使者禀报说:“隗大夫自云有病,不能进宫。”刘玄闻言,长叹一声,再也没说什么。此时,又有一个侍从急匆匆地跑来,对他小声禀报了几句。刘玄听了,顿时脸色大变。他马上下令:“武士何在?快!都给朕杀上外殿!”
$ Y3 I6 Q: `+ b" r% M  可惜,这道命令来的太迟了。
0 ^' t9 A. \- @  f7 |8 k4 C( F  等到全副武装的武士们蜂拥而上之时,哪里还有张卬、廖湛、胡殷三人的影子?只见申屠建这一个呆鸟坐在那里傻等。他看到这么多的武士前来,一脸的惊慌与茫然,不知所措。申屠建一向精明过人,不知道怎的,这次却犯了傻,居然坐在这里等死。刘玄大怒,不容分说,喝令武士将申屠建推出斩首。可怜申屠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
* a" ]3 g( l, @/ H; |( P  刘玄杀了申屠建,顿时感到了后怕。他严令武士禁闭四门,在宫中展开搜捕。一会儿,守门的官员前来禀告:“张卬、廖湛、胡殷三人急急忙忙地溜出宫去了。”1 }* }  o( V' G
  刘玄知道坏菜了,气的直跺脚。他立即派人向执金吾邓晔传诏,命他率领军队包围隗嚣的御史大夫府。同时严令:“对隗嚣府中人等,一律格杀勿论!”随即,立即命令调兵进宫,严密把守各门,防备张卬等人来犯。
1 H9 ^$ U( J3 {! ]. Y3 W1 }  再说隗嚣。在接到使者之后,他凭着经验,顿时觉得话头有点不对:皇帝好端端的,怎么会得病?真是太蹊跷了。为什么要把我们五个都叫进宫去?好家伙,难道他是想将我等一网打尽吗?
! g0 K6 K6 J& R# @# T5 y0 F  虽然,刘玄看上去不像是心狠手辣之人,但是眼下是非常时期,为了安全起见,隗嚣也是不得不防。于是,他对使者说:“本官重病在身,不能见驾。烦劳上差回禀圣上,待隗某病愈之后,再进宫向圣上谢罪。”使者无奈,劝说了很久,隗嚣还是一口咬定自己身体不适,无法进宫。使者无奈,只好怏怏而回。
* O* _" K7 _" f* B8 h0 c  隗嚣是何等人,怎么会上这种当?他怎么会自投罗网呢?他在婉言将使者打发走之后,立即派两个老部下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带领亲信军队严守府门,任何人不得进入。
! ]# K9 |! R3 ]" L; f: e( u2 M  不久,宫中传出了张卬、廖湛、胡殷三人仓惶出逃、申屠建被刘玄杀死的消息。不一会的功夫,执金吾邓晔率领军队包围了御史大夫府,率兵围攻隗府。隗嚣大惊,严令王遵、周宗禁闭府门拒守抵抗,双方就在府门前展开了激战。立时之间,御史大夫府门口变成了战场。! z0 L7 K6 I  c8 i' e3 S
  双方正在门口激战之时,张卬、廖湛、胡殷的兵马到了。他们从邓晔的背后发动攻击,长安城中顿时大乱。邓晔大惊,连忙分兵迎战。+ s4 z; G, i0 [# ~1 E2 |! e. B
  由于突发变故,邓晔一直围攻到黄昏时分也没有攻破隗嚣的府门。傍晚,张卬的军队开始从背后攻击邓晔,其军大乱。隗嚣见状,当机立断,下令开门杀出。他率领着王遵、周宗等数十名骑兵乘乱杀开一条血路,溃围而出,直奔长安城西而去。来随后,他们杀散长安平城门守军,斩关落锁向西逃去。' o1 j2 h+ c7 a  _  `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隗嚣―――这位陇西枭雄终于逃出了长安,脱离了虎口。出城之后,他一路狂奔,赶回天水,重新召集旧部,再次控制了天水郡一带。从此,他自称“西州上将军”,割据一方,不再服从任何人的号令。
6 E& U8 n1 @4 j$ `  再说张卬、廖湛、胡殷三人,他们逃出皇宫后,马上就听到了申屠建被杀的消息。他们一听,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三人又惊又怒:好你个刘玄,竟敢谋害老子!既然你无情,休怪我等不义了!1 c" C* r9 ]9 m# ?6 Z
  他们立即点齐本部兵马,喝令部下:“包围皇宫,生擒刘圣公!”顿时,长安城里的更始军立即分成对立的两大阵营。一方是绿林系,一方是刘玄系,双方在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当然,绿林系兵马最多,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很快,张卬、廖湛、胡殷三人的人马就杀到了皇宫大门之前。
3 K* j4 n$ R  m2 o2 d- o  刘玄得报大惊,急忙命令守门卫士抵抗,于是双方就在皇宫门口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刘玄的侍卫军大败,退进皇宫内殿。张卬等带兵杀进宫门,双方在殿宇之间继续进行巷战。整整激战了一夜,刘玄手下的兵马死伤殆尽。刘玄带上自己的夫人、儿子,率领车骑人马百余,杀开一条血路,逃出长安,东奔新丰,投奔他的老丈人赵萌去了。
0 i- C6 a% i+ l) P5 y" F6 B) \  刘玄一到新丰,立即召王匡、陈牧、成丹诸将入帐议事。原来,刘玄怀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等人同谋。陈牧、成丹二人先到,一进帐来,就被刘玄埋伏的武士杀掉。可怜陈牧、成丹两位绿林大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刘玄的刀下鬼。
) H* x0 }. c5 W* u- O+ y5 k; v' Z  王匡一看陈牧、成丹都死了,慌忙带领本部人马逃回长安城,与张卬、廖湛、胡殷等人汇合。此时,丞相李松带领的勤王兵赶到,偕同赵萌手下的军队,一起反攻长安。3 B4 u/ r, s* t
  双方在长安城中激战了整整一个月,杀的是天昏地暗,日月失色。结果,王匡、张卬等人败逃。刘玄重新占据了长安,控制住了局面。此时,由于战乱破坏,长乐宫已经住不成了。刘玄于是搬到长信宫,继续做他的皇帝。3 [7 b6 j" c2 S; b2 g
  王匡、张卬等人逃出长安后,在高陵遇到从关中北部抢掠归来的赤眉军,于是就在道边迎降。至此,绿林军残部与赤眉大队合流,共同进军长安。& ?% J  W; M* Y8 W/ l8 k, S
  长安―――这座历尽数百年繁华的大汉都城,它的噩梦就要来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4 14:47 , Processed in 0.0292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