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4|回复: 0

[中药方剂] 古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字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2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字解释  |" W; t/ S6 o# s; u
. W& `" \; i) s  X
头额及耳部
& @7 A+ c6 G; C# g! T& ^5 l4 C
6 }5 y( y( A  T& P: _7 ~巅: 本字当作“颠”,指头顶部,又称“脑盖”。足太阳经:“交巅”。 督脉分支相同。足厥阴经:“与督脉会于巅”。 手少阳经别:“别于巅”。 足少阳之筋:“交巅上”。脑为髓之海,其输在于其盖。: I% C7 k7 v6 M* ?+ z4 P% v
0 [" k: M: G0 B& N# A; |3 K
脑:《说文》:“脑,头髓也”。髓者以脑为主,脑为髓海。足太阳经:直者“入络脑”。 督脉分支相同。足阳明经:“循眼系入络脑”(见《灵枢•动输》)。
1 k4 \/ t# [$ w2 x) F3 o! X额,额颅,额角:额,古又称“颡”,其中部称“额颅”,两旁隆起处称“额角”,又简称“角”。或称“头角”。 足阳明经:“循发际至额颅”。 足太阳经:“上额”。 足厥阴经:“上出额”。 足少阳之筋:直者“上额角”。 手少阳之筋:“结于角”。 手少阴络、足少阴络、手太阴络、足太阴络、足阳明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素问•缪刺论》)。
9 s0 O7 K8 m. H) f
3 p$ D" S6 a+ {头,头角:头上部称“头”,头上两旁隆起处称“头角”,指额骨结节(额角),也有指顶骨结节。足少阳经:“上抵头角”。 足太阳之筋:“直者上头”。 手阳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络头”。 督脉别络:“散头上”。
! l! F' e4 X% I7 F# W) y% H) X! D! ~- B) }
耳,耳上角,耳后完骨:以耳为中心,分耳中、耳后、耳前、耳上角(耳上方)、耳后完骨(乳突部)。足太阳经:支者“至耳上角”。 足太阳之筋:“上结于完骨”。 足阳明经:“循颊车,上耳前”。 足少阳经:“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太阳经:“入耳中”。 手少阳经:“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阳明别络:“入耳合于宗脉”。 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 足阳明之筋:支者“结于耳前”。 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 手厥阴经别:“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手少阴络、足少阴经别、手太阴络、足太阴络、足阳明络: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素问•缪刺论》)。
" ?5 J. H6 N: X' x" T3 q; M" f: a& {* q% u2 b9 B% Y1 j
枕骨:《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足太阳之筋:“直者结于枕骨”。 足少阴之筋:“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7 g# s0 U. l( I
/ C; E' E) F+ |
颜面部: ! q. c+ x  p' J7 I7 e

" K+ C# i( e$ d8 Z2 A颜面前发际以下至颌总称“面”,眉目之间称“颜”。任脉:“循面”。足少阳经别:“散于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足太阳之筋:“下颜”。5 }; H2 [3 o4 K/ L6 B* s
  k8 v% k5 Q; h- ^& a0 n; z3 ~/ V
目,目系,内眦,锐眦:《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皆上注于目……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同足太阳经),其少腹直上者,上系两目之下(同任脉)”。蹻脉:“属目内眦”。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内)眦。足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为目下纲”。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足阳明经别:“还系目系”。足少阳经:“起目锐眦”,“至锐眦后”。手太阳经:“至目锐眦”。手少阴经别:“合目内眦”。足少阳经别:“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手少阴经:“系目系”。足厥阴经:“连目系”。诸脉者皆属于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
/ F# o; m4 x" M8 X$ Q$ q+ C
, i, h. x% o" ^' s! g鼻,頞:鼻下为鼻孔。上部为鼻根,称“頞”。鼻号“明堂”。手阳明经:“上挟鼻孔”。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阳经:支者“抵鼻”。 足阳明之筋:“下结于鼻”。足太阳之筋:“结于鼻”。/ v; X) {' n1 k2 _* b

6 r0 C; F' e# X0 e?,頄:?(音拙),頄(音求),均指颧骨部。《灵枢•经脉》多用“?”,有释作目下部。《灵枢•经筋》多用“頄”,《太素》写作“鼽”,杨上善注:“鼻形谓之鼽也。”与《说文》“病寒鼻窒”(鼻寒)的解释不相合。作部位名,似当以?字为正。手太阳经:支者“上?”。手少阳经:“至?”。足少阳经:“抵于?”。足阳明经别:“上頞、?”。足太阳之筋:支者“下结于頄”。足阳明之筋:“合于頄”。手阳明之筋:支者“结于頄”。足少阳之筋:“结于頄”。蹻脉:“入頄”。8 R/ i. Z  K) g# o
9 o$ v6 k9 k% l% O& b' |  M
唇,口,人中:足阳明经:“环唇”。足厥阴经:“环唇内”。手阳明经:“挟口”。足阳明经:“上挟口”。足阳明经别:“出于口”。冲任之脉:“络唇口”。手阳明经:“交人中”。) `" ~8 o- W( H' w+ a5 \" L* |* j

* j2 B" h2 H) b( N颐,颔:颐,颔,均指下颌部,又释颐为颔中,颔为腮下。颔又作?,指颞侧部。任脉:“上颐”。督脉:“上颐”(同任脉)。足阳明经:“循颐后下廉”。足少阳经别:“出颐颔中”。足少阳之筋:“下走颔”。手太阳之筋:“结于颔”。手少阳之筋:“上乘颔”。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后三“颔”字《太素》作“?”。
* |1 W# F6 ?- s! K; ^0 C2 M* [+ Z4 K0 M3 ?6 K
颊,曲颊:面旁总称“颊”,下颌角部称“曲颊”,口颊内称“颊里”。手阳明经:支者“贯颊”。手太阳经:支者“循颈上颊”,又“当曲颊”。手少阳经:“下颊”。足少阳经:“下加颊车”,又“在耳下曲颊之后(天容)”。足阳明经:“循颊车”。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足厥阴经:支者“下颊里”。+ d/ H, g: `: N1 O

, a. M0 \7 j1 k( q+ U, J: `' I' C齿,牙,曲牙:通称牙齿,分别称门牙、犬牙为“牙”,臼齿为“齿”。又分称“上齿”和“下齿”。下颌关节支,称“曲牙”。手阳明经:“入下齿中”。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别络:“遍齿”。手少阳之筋:“支者上曲牙”。足阳明经:“循牙车”。手阳明、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见《灵枢•寒热病》)。
1 y  h. M$ ?) t& Q8 N, H( u, W" G" _
舌,舌本,舌中,舌下: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阴经别:“贯舌中”。足少阴经:“挟舌本”。足少阴经别:“直者,系舌本”。足少阴经:“舌下”(廉泉,见《素问•气府论》)。手少阴络:“系舌本”。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足太阳之筋:“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足厥阴脉:“络于舌本”(见《灵枢•经脉》)。/ O5 W, X& ~7 I, G& F0 q! P  x

8 R( i+ O- X0 b颈项、咽喉部* S& ~% q6 [3 X9 M" x

" f. b+ E- O/ T7 d6 Z颈、项:头与胸背之间为“颈”,颈之后为“项”。督脉:“上项”。督脉:“别下项”(同足太阳)。足太阳经:“下项”。足太阳经别:“从膂上出于项”。足少阴经别:“系舌本,复出于项”。足少阴之筋:“挟膂上至项”。手少阴经“上项”。足少阳经:“循颈”。手太阳经:“循颈”。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循颈,出走太阳之前”。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9 ]) ?) _4 C% b" k* U
( y9 K% ?! c( X3 W
咽喉(咽)、嗌:《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又单称“咽”,为食道通称,后人又称作“胃系”。《说文》:“咽,嗌也”。据《灵枢》所说,“嗌”多指咽的上段。任脉:“至咽喉”。督脉:“入喉”。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手太阳经:“循咽”。手少阴经:支者“上挟咽”。足少阳经别:“上挟咽”。足阳明经别:“上循咽”。足太阴经别:“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足阳明:“挟喉之动脉”(见《灵枢•本输》)。足太阴脉:“络嗌”(见《素问•太阴阳明论》)。
% {/ C, O8 |/ l1 m: R$ ?
% d1 |; `5 h& W& c  u喉咙(喉)、肺系:《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又单称“喉”,为气管的通称,又称“肺系”。足阳明经:“循喉咙”。足少阴经:“循喉咙”。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手厥阴经:“出循喉咙”。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手太阴经:“从肺系横出腋下”。
7 j6 f) v) b* x! \
: Q: x% {0 H# q" ]0 ?* x7 i# T" H颃颡:《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杨上善解释作:“喉咙上孔”,滑寿解释作“咽颡”,即指咽喉上部。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冲脉:“上者出于颃颡”。( d1 m4 U9 d3 ~9 y$ j8 r
8 h3 J+ k" d4 m! [
会厌:《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任脉:“会厌之脉:上络任脉”。
" |# J  h8 G2 j) r) }0 W3 S
) M: a( ?# G1 e4 ?肩背部 + U/ b# A& Y3 d) j/ j
5 e6 S/ H- p8 n& b+ O# }& b
肩(肩解、肩胛、肩上):肩关节和肩胛冈部称“肩解”,肩峰端称“髃骨”,成片骨称“肩胛”,肩胛区肌肉称“肩膊”,内上方称“肩上:”。足太阳经:“循肩膊内”,“别下贯胛”。 足少阳经:“至肩上”。 手太阳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手阳明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手少阳经:“循臑外上肩”。 手太阳络:“络肩髃”。手阳明络:“上乘肩髃”。足太阳之筋:支者“结于肩髃”。手阳明之筋:“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 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督脉之络:“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
9 t* \% E' R5 N* P# a$ Q- ^9 i4 a足太阳经:“挟脊”。 足少阴经:“贯脊”。 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 足太阴之筋:“内者著于脊”。 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手阳明之筋:支者“挟脊”。督脉:“贯脊”。
/ l( N" Q+ d2 ^+ C" u! i) u; U2 R/ W0 d+ m: t, i4 Z& L
腰:《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足太阳经:“抵腰中”。 足少阴络:“贯腰脊”。督脉:“挟脊抵腰中”(同足太阳经)。 " L5 }' X% I! i! {9 a! A
肾:足少阴经:“属肾”。足太阳经:“络肾”。 足少阴经别:“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胞络者:“系于肾”。
8 [% h* l+ L3 C, P  l+ F, W' Z* _4 [5 V! R2 \
臀:足太阳经:“贯臀”。 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臀”。督脉:“别绕臀”。
; K! M% P1 X9 `1 m( M
5 q! R" v' G! P: i* d尻:足少阳之筋:“后者结于尻”。 足太阳经别:“下尻五寸,别入于肛”。 6 p3 d! U$ N2 R& y8 @

2 z# u9 F' T* E/ B/ }& n胸胁部 7 P  B' i9 t$ M+ c
胸中(胸里):《灵枢•胀论》:“胸腹,藏府之郭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其脏为心、肺。手太阴之筋:“下结胸里”。 手少阴之筋:“结下胸中”。 手厥阴之筋:“入腋散胸中”。 手厥阴经:“起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下渊腋三寸,入于胸中”。 手少阳络:“注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蹻脉:“上循胸里”。 7 J7 A2 s9 `5 ]! u9 y) P

  Q: ^; q/ z, R, e9 X: Z8 T膻中:《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为气之海。手少阳经:“布膻中”。 足厥阴经:“络于膻中”(见《灵枢•根结》)。 ( d( f- P, a" y- x+ O% E  r
& w! y, p& R2 n! j6 E0 @9 V
肺: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手少阴经:“上肺”。足少阴经:直者“入肺中”。足厥阴经:“上注肺”。
* R" b4 R+ p, l8 A1 ~" n" |5 O. L$ Z0 x5 ]( \& A0 F
心: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手少阴络:“入于心中”。手太阳经:“络心”。足太阴经:支者“注心中”。足少阴经:支者“络心”。足太阳经别:“其一道循膂当心入散”。足少阳经别:“贯心”。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手厥阴络:“络心系”。督脉:“上贯心”。
) q5 ?, W; w/ l+ @1 a& i
9 a0 J3 B- i# [0 M) [心包:手厥阴经:“属心包络”。手少阳经:“散络心包”。足少阴络:“上走于心包下”。
+ w, K, _+ s* ]8 G3 Q, @乳,膺乳:足阳明经:“下乳内廉”。手阳明经别:“从手循膺乳”。足少阳之筋:“系于膺乳”。 手少阴之筋:“交太阴,挟乳里”。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左乳下”(见《素问•平人气象论》)。 5 ~( |+ v" c( c  {

- B( ]2 W5 k: X( Y8 J# ^腋,渊腋:足少阳经:“下腋”。手太阴经:“横出腋下”。手少阴经:“下出腋下”。手厥阴经:“上抵腋下”。手太阳经别:“入腋走心”。手少阴经别:“入渊腋两筋之间”。手厥阴经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手太阴经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从腋后外廉,入腋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走腋前廉”。 手太阳之筋:“入结于腋下”。脾之大络:名大包,“出渊腋下三寸”。 6 E0 U+ k# A3 [8 P( q
6 }: v  F& S9 `4 G
胁,肋,季胁:足少阳经:“循胁里”,“过季胁”。手厥阴经:“出胁”。足厥阴经:“布胁肋”。足阳明之筋:“上循胁”。手太阴之筋:“下抵季胁”。手厥阴之筋:“前后挟胁”。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脾之大络:“布胸胁”。
/ I6 Y7 y+ D' M$ |肝:足厥阴经:“属肝”。足少阳经:“络肝”。足少阴经:“上贯肝膈”。足少阳经别:“散之上肝”。 7 W+ m; [1 ~3 q- I) M# J- @; m8 ^
胆:足少阳经:“属胆”。足厥阴经:“络胆”。
0 g# X: {3 w; r" K+ M0 a- G/ y) c) i, u3 l2 l+ b* {& D
腹部$ l9 h3 d' X9 Z( Q* @9 {4 ^! C
; ^' a6 C$ k2 W$ t
腹: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 任脉:“循腹里”。 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 : q0 F0 M. g! A8 b$ U
" ^/ x5 z7 G, f2 J  z" d. x
脐:足阳明经:“下挟脐”。足太阴之筋:“结于脐”。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同任脉)。 , w% }% l% a9 {
2 t2 o" ?$ f+ j; f6 g
脾:足太阴经:“属脾”。足阳明经:“络脾”。
4 h* \  ]% `' W. {. v' b
4 o  W% X, v. ?( \6 w4 m胃:足阳明经:“属胃”。足太阴经:“络胃”。手太阳经:“抵胃”。足厥阴经:“挟胃”。手太阴经:“循胃口”。
& [$ G5 c% W5 u大、小肠:手阳明经:“属大肠”。手太阴经:“络大肠”。足太阴经:“入络肠胃”。手太阳经:“属小肠”。手少阴经:“络小肠”。
. ?0 ?! h! B, W# D5 d0 o% p. L1 T# m
& m/ U! a' k3 Q' @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手厥阴经:“络三焦”。手太阴经:“起于中焦”。 - v  j' H# D8 ^, e' g# u0 F
) k& z' g% `- K5 ]4 S$ M  t- L
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足少阴经:“络膀胱”。足太阳经别:“三焦下腧(下合穴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
3 b) H" I- ?7 p7 K' B阴器,睾,宗筋,纂:篡,应作“纂”,指肛门部。足厥阴经:“过阴器”。足阳明之筋:“聚于阴器”。足太阴之筋:直者“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结于阴器”。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足厥阴络:“循胫上睾,结于茎”。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督脉:“起于少腹之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蹻脉:“循阴股入阴”。 太阳、阳明:“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阳、阳明之所合也”( 《素问•厥论》)。冲脉:“与阳明合于宗筋”(《素问•痿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20 12:00 , Processed in 0.0355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