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89); Z! Z) K8 Z- n/ a8 ?$ a, i# d. f
  
: l. p% g0 ~$ k  一觉醒来之后,刘鋹就改了主意,或许是他的祖先们在梦里告诉了他什么吧,他决定马上派兵增援韶关。但是一个老问题又出现了,派谁去呢?
. l& w6 J* {1 p0 ]! Z  这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出来折磨刘鋹,最后终于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说实话,这个错觉很无奈的,但是非常美丽,让每个人都向往。因为它源自一个终极幻想――天下无敌。% t1 V1 M7 I/ J2 ?
  翻开中外各国所有的传奇小说,所谓的英雄都必备三大装备,宝剑、骏马、美女。尤其是其中的骏马每每被夸大,它让英雄居高临下,它让英雄日行千里,而且人们总说,“人高马大”……总之更高更快更强就是了。但这在南汉的君臣心中就根本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得天独厚,有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强的动物――大象。& j+ I6 R9 a6 `& x! z6 }
  一头头比房子还要高大的大象顶盔贯甲,上面坐着十几个手持超长武器的战士,在矮小得像是一条条小狗的敌人骑兵阵中往来冲杀,所向披靡……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啊,难道真的只能在梦中才会出现吗?如果能够变成现实,宋朝派来的那些敌兵又算得了什么?7 k) ?" J) P# `+ I9 M' t: r
  这样的念头在刘鋹的脑海里升起,也被其他所有的南汉人所认同,于是一个南汉将军的名字就被确认了――李承渥。他就是战象在南汉国内的代名词。刘鋹决定派他带着战象,率领大队人马去增援韶关。
# w8 v% R2 f3 i7 {# ?  X  这时候,就要肯定一下刘鋹和龚澄枢的工作成绩了,他们为了应付这次战争,在短短的二三个月期间,已经在都城兴王府(番禺)城内集结了至少20万兵力。9 B, N0 j3 K) @; |# d
  20万,不管怎样,这个数字都绝对惊人了。据考证,当时宋朝的全国总兵力也不过就是这么多。而且刘鋹变得理智,他似乎一下子就回想起了韶关有多重要,一次性地派给了李承渥10余万兵马。
2 P  h( G0 y! d: c: \; b4 L  举倾国之兵的半数以上,再加上那么的超级战争武器――战象,刘鋹没理由相信这样的军队还会失败。就这样,在当年的12月,李承渥在韶关城外的莲花峰(今广东曲江南)下,终于和潘美相遇了。他没有犹豫,在第一时间就甩出了他的王牌。/ m5 M4 }4 e! R. ^* k; O& E3 a% t1 H
  好多的大象啊,突然从南汉的阵地里冲了出来,每一头上面都骑着十几个南汉大兵,史称“皆执兵杖”,向宋军冲了过来。
0 P  E$ p% K/ _5 {; ^; }  据史料所限,真的不知道宋朝的大兵们在面临这个场景时是什么反应,更没有理由说潘美在事先就知道了南汉人的阴谋诡计,要用这些肉山来对付他。进尔像传奇小说那样,事先准备一些大象的天敌,比如说耗子之类(真遗憾,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耗子到底对大象有没有危害),当然他也没办法准备水了火了之类的超人类武器。他的办法非常简单,进而极其粗暴,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3 e  {* f  D% D: S
  他先是命令军队把拒马(挡马的)都搬出来,在阵地前码好,虽然肯定挡不住,但是能顶一会儿是一会儿,然后命令全军所有的弓箭手都站到最前排来,一个字――射!) Q! J2 o/ w. S
  这就是一个军人所能做的一切。无论面对的是人,还是鬼,或者是神仙或者是大象,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兵刃与弓箭!8 T# `9 f: ~  ^8 p7 M% e5 s. C9 j: N
  潘美的粗暴有了完美的结果,打个比喻吧,一只箭头与大象的吨位相比,好比蜜蜂的尾针和我们的体积的比例,但要是有一整窝马蜂的屁股都冲着你扎了过来,你的反应是什么?. T5 j% K0 R9 K7 U4 ]4 S5 v
  原谅大象吧,它们真的迫不得己。
/ N1 t7 w! D% y' x$ A" y  7 ?1 Q  p( d+ ?1 F6 `
  连载(190)) }2 e) M1 D: {% Q# s
  
" N8 K" }- X5 Q  大象们发现它们被骗了,自从它们玩这种游戏开始,就永远都是它们追,人类跑,它们乐此不疲,但是从来没有人这么虐待过它们!
- `) D" f9 Y0 s  它们转头就往回跑,速度之快,史称“乘者皆坠”,而且一头扎进南汉人的队伍里,玩了命地继续跑。潘美就跟在它们后面,跟着这些大象一直冲入敌阵,再冲出敌阵,之后就再也没有敌人了,他一直冲进了韶关。
1 ?% L& K8 Z( _; I( C  南汉的门户就是这样被打开的。
) i. G; ~! D/ n" o: B  之后收拾战场,发现死了好几万人,不过李承渥不在里面,这位李将军可能一直想追到大象问个明白,所以脱离了现场。宋军抓到了韶关刺史辛延渥和南汉的谏议大夫邹文远。潘美对他们很客气,但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要辛延渥派个使者替他正式给刘鋹传个话,要刘鋹马上投降。
, M* ^5 K1 i; _/ I! z  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大门开了,一大半的兵都死了,还有反抗的可能吗?但是刘鋹不这么想,他接到口信后的反应让潘美大吃一惊,经典,太经典了,这人居然想到了中国面对外敌入侵时最传统最经典的防范办法――长城!( @3 l, M1 _3 V3 q0 p$ V
  刘鋹要在韶关和兴王府之间的马迳(今广州北马鞍山)筑垒挖壕,来阻挡宋军的进攻。想想吧,垒得有多高?壕得有多长?才能变成另一道屏障?而这一切都要抢在潘美进攻之前完成才能有效。潘美没有办法了,他想起了贺州城头上那些没法“劝降”的南汉人,看来上行才有下效,南汉的皇帝比他臣子们更难对付。
7 o: U) s5 y0 A1 f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的正月,潘美从韶关进军,接连攻克南汉的雄州(今广东南雄)、英州(今广东英德),这期间刘鋹也闲着,他说干就干,已经在马迳开始筑垒,不过让他抓狂的那个老难题又一次出现了,他发现他还是没有人!' a. C, F* [) \3 _
  要派谁去守马迳啊……这时他终于想到了老将潘崇彻。不过一个消息紧跟着传了过来,让他彻底变冷。消息说贺水终于丢了,潘崇彻主动向宋朝投了降。
6 Z9 V" C* g4 K4 b9 R2 @# ]  潘崇彻居然叛变了……得承认,这是个巨大的打击,让刘鋹很是震惊,也很痛苦,之后他痛定思痛,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再不派什么军中宿将了,这回他派出去守马迳的人是他皇宫里一个姓梁的宫女的干儿子,叫郭崇岳。他封郭崇岳为招讨使,统兵六万赶赴马迳。
8 Z+ B* X( `+ |/ _) ?! Q  这是他的身边人,他的亲信,该不会再欺骗他了吧?!
; R5 @0 B: ?1 h8 X) _" T/ f. J  郭崇岳到了马迳之后,第一件事是在堡垒和壕沟的中间再立上了一道栅栏,第二件就是非常虔诚地向鬼神跪拜祈祷,每天早晚坚持,从不懈怠。史称“崇岳无谋勇,惟日祷于鬼神而已。”/ E6 O8 R$ s) P' v9 n4 ]
  就在这时,潘美意外地接到了刘鋹的信息。这是刘鋹自开战以来第一次主动向宋朝人提出的建议――不说战,也别说降,我们谈和可以吗?万事好商量。; Z1 N7 P) I% |& Q/ D0 I+ B$ ^$ C
  潘美的反应是马上把使者给扣了,然后全军开拔,向马迳挺进。行军途中,他再一次感谢了刘鋹,马迳的前面是泷头,那是一片真正的险山恶水,他一直怀疑那里有伏兵。现在好了,有这位使者的带领,宋军一路平安,迅速通过,直接来到了郭崇岳的面前。
) a  H3 L1 k9 t' k, o$ P  这时是公元971年正月的27日,距离开战已经过去了近4个月,兴王府近在咫尺,潘美的速度并不算慢,可是历史很快就要记录下他毕生的一大遗憾。他应该更快一些,不过就算再快,他也无法挽回那些巨大的,没法弥补的损失。
7 i9 n. O/ D4 r* X/ h4 ~7 W, k  在以后,他可以对曹彬表面嘻笑,内心不平,也可以埋怨他的皇帝赵匡胤对他不公,尤其在下一场和并国之战中无视他平南汉的灭国经验,只让他当副将。但是谁让他这时真的把事给办糟了,让赵匡胤到嘴的肥鸭子变成了鸭骨架。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91)2 B: J9 x9 V. F7 I  ]
  
1 O7 ~; j" o/ ~7 q# ]2 o  潘美到了马迳,而马迳离城兴王府只有100多里远。也就是说,只要突破了马迳,潘美就可以在一天之内杀到刘鋹的面前。3 z: f+ t2 R1 V& @! _7 x5 |) g
  刘鋹还是很平静,但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地命令宫里的一个叫乐范的亲信太监,把自己最喜欢的女人加上南汉最高档的珍宝运往海边,装上了十几条大海船。他比谁都清楚,马迳靠不住,连韶关、10多万的军队外加上整群的大象都没法搞定的宋军,会被这条现挖现筑的防线给挡住?
. x  N( k4 h& M, u; k  笑话!
. `, \/ R6 ~8 E4 d  I  所以,他要想退路。现在就可以肯定一点了,所有的暴君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活着时感觉唯我独尊,而且长生不老永不死亡,等他们面临危险时也每每奇思妙想,比如刘鋹的大象阵,还有这时的乘船出海,他总是能在危难中找到继续幸福生活的希望。
# [' t9 U# ~! U  Y- R4 a! p4 P! L  但是非常可悲,他再一次被人出卖。那些在他想来没有家世之累,绝没有私心的太监没等局势进一步恶化,才到了海边就突然背叛,乐范和押船的一千多个士兵面对这么多的女人和财宝,一点都没犹豫,直接上船,开进了大海。
+ S9 w" n7 u* }  I  这群人从此在历史上渺无音信不知下落,但他们应该很幸福,有男人、有女人、有钱、有武器、还有久经官场的宦官,他们什么都不缺了,而且就算在海里遇到了飓风,翻了船都比在南汉时活得痛快。1 T7 p9 j. N6 `# V) V8 o" x  q# q
  但是刘鋹掉进了深渊,怎么办?女人和钱都丢了,最重要的是出海求生的路断了!但是他求生的愿望仍然无比强烈,他再一次派出使者去见潘美,这次的价码被迫走低,他第一次提到了投降。
* |, T8 D+ U' e7 ~- T9 O  这时一个历史疑案出现,刘鋹请降,而潘美也见到了使者,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答应,而且没有回复,潘美直接把这些使者押送开封,交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匡胤处理。
( T7 q/ q0 z9 N+ D6 `  B  是潘美没有接受投降的权限?还是另外有什么隐情?史料中没有交代,已经不可考证。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
6 e) f8 v- K* ^7 q  z0 Z* u6 m8 u* P) @  刘鋹更加害怕了,没处逃,连投降都不行,他只有命令郭崇岳加倍戒严,而且在二月份,他派出了硕果仅存的弟弟刘保兴带着勉强拼凑的一些部队来增援马迳。但再多的兵到了马迳都不起作用,他们每天都在郭崇岳的祈祷声里混日子,想活吗?那就跟着主帅大人一起祈祷吧,让宋朝人晚一点进攻……再晚一点进攻。0 O% ?+ v) T; \  H5 m
  但是南汉还有一位真正的将军丁植廷在这里。他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找到了郭崇岳,挑明了说――北方人把咱们横扫了(席卷之势,锋不可当),别看咱们人多,可不是吓破胆的,就是带伤的,再不冲出去挑战,一直这么守着只是等死!下面的事你听我的!4 x4 a- e+ |5 b' X' n. M9 Y2 F
  在2月4日这一天,丁植廷命令郭崇岳殿后,他自己率军出马迳,据水列阵,向宋军挑战。这真是大出潘美意料之外,不过他求之不得,立即响应,为了表示自己的谢意,他命令宋军积极一些,主动涉水过河,向南汉军发起攻击。
: i, M$ j7 R. Y  当天一场恶斗,或许谁都没有想到,这是南汉作为抵抗一方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努力。限于实力,更限于士气,丁植廷败了,他当场战死。而为他殿后的郭崇岳就在后面眼睁睁地看着,眼见战场上自己的人快死光了,他就带着人又回到马迳的栅栏里面去了。
' H0 M# m! P! p. C# f: K  就像那片栅栏神圣无比,能让他免受任何伤害。
6 v% w  b. @2 [3 w* I- G  就在当天晚上,宋军士兵加上运粮的丁夫每人手持两只火把,冲到了马迳的栅栏边。这时候这些抗御体系的真相露出来了,壕沟被一跃而过,栅栏竟然是用竹子扎的,一把大火之后,什么都没了。马迳的工事、南汉的士兵再加上郭崇岳,都被烧得一干二净。% a9 P0 y+ ~' T9 E1 j
  潘美连夜启程,前面就是兴王府,就是这场战争的终点。要快,他知道必须得快,但是在当时,谁能告诉他必须得有多快,才能挽救那些马上就要毁掉的东西?1 ^3 m6 n6 _% @  M  H7 @
  
! }4 u. x- Z3 J. ]  G: l7 ~  连载(192)
4 F  Q6 f% U/ x4 h+ s  w7 d2 S  ; a% y2 b+ I# q" Y4 F
  话说有一个问题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智慧深度――怎样面对侵略。两个例子,瑞士、和我们中国。
1 l" y: \4 R) Q  欧洲的小国瑞士,以国家小钱财多著称,这正是标准的被打劫对象,但奇怪的是它已经有近200多年的太平日子了,其间无论是法国的拿破仑还是德国的希特勒,都似乎对它视而不见。这是怎么搞的?$ _& {3 _/ L$ n9 ?
  很简单,瑞士人公开宣称,我们国家里任何地方都有三样设施――酒馆、咖啡店、射击场。每一个想入侵瑞士的国家随时都可以,只是要至少扔下200万具的尸体!
  }9 X$ d% H. j$ [  但是我们中国不是这样,我们的智慧是蛮深的,我们的老祖宗这样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如此自然天下太平。
- Q2 d" s, d: U  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扔掉,这样自然就没有人来抢我们的了。呵呵,我有点恶搞,故意歪曲庄子先生的神圣语录了。不过这正是南汉刘鋹等人的处事哲学。他们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Y- F2 H8 s9 s( i
  宋朝的潘美火速杀来,还没等他杀到,刘鋹和龚澄枢、李托与内侍中薛崇誉等人就想好了对策和将来。他们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之所以会来,就是因为咱们国家里的好东西太多。那么这样好了,我们一把火烧光了它,变成一座空城,这样他们还会常驻吗?他们自然就回去了!
$ E* X; g' ]- f. i9 O  r8 U  怎么样?多妙的主意,多高的见解。而且他们说干就干,马上放火,就从南汉的国库和宫殿开烧,然后把所有能烧的全都烧掉。这样都做完之后,他们才在第二天大开城门,迎接潘美进城,告诉这位还是跑慢了的仁兄――你赢了。; I% y* J1 b# G. ]( [- h! d
  潘美欲哭无泪。1 A) F" X& C$ H* S2 D+ s# `
  ×××……××××!!!潘美的心里在声嘶力竭地大骂,想仰天长啸之后就势狠狠地咬刘鋹一口!他妈的,这就是你们给老子的报复吗?就是这样吗?!你们……得逞了。
/ I# Y) w! T; m  谁都明白,侵略一个国家,为的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人口等等,最后这些才会升华成形而上的富足代表――那些贵重的物品,比如说珍珠、美玉什么的。所以这是多么难得的东西啊,南汉三代人敲骨吸髓彻底无情才聚揽出来的财富,就这么白白地烧毁了!
5 c* D, L/ b8 z  这让他怎么向赵匡胤交差?现在比起来,他连王全斌都不如,不管平后蜀时杀了多少平民,耽误了多少工夫,可是孟昶的金银财宝现在都运进了开封,就藏在赵匡胤平时办工的讲武殿后身,那个叫封桩库的私人保险柜里。每天赵匡胤见人办事,派兵打仗,背靠着那么多的钱心里那叫个踏实,而南汉的宝藏早就划进了封桩库的帐面了,可是现在……要他怎么办?!; `. L) d# y$ e6 K% i5 v- L
  没办法,他只好把自己继续留在潮湿闷热的岭南,给赵匡胤彻底清理现场,为了赎罪,把后面的事做得地道些。然后派人把刘鋹一伙儿都押送开封,让皇帝陛下自己发落。
) ]' }# V7 G2 K- d0 g- a  后面的事就着实地让人恶心了,刘鋹等人到了开封,赵匡胤先问他们焚烧府库之罪,刘鋹一概推给龚澄枢、李托、薛崇誉等人,甚至连平日里作恶多端,害民以逞的事实都一样说是这些太监们替他干的,原话如下――“臣年十六僭伪号,澄枢等皆先臣旧人,每事,臣不得自由,在国时,臣是臣下,澄枢是国主。”1 v2 n& n, j. E, i& [
  而龚澄枢等人一片默然,不否认,不反驳,直到被宋朝砍头。2 G$ V  V+ u6 A+ Y
  多么的无耻啊,让我想起了近代的日本明仁天皇,同样是杀人无数,甚至是侵略别国,在战败之后,明仁去见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麦克阿瑟横眉冷对,绝无宽容之意,可没想到明仁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我对日本在此次战争中所有一切的行为负责,愿接受您所代表的各国政府的裁决。“. E! f& x  A  Z
  这句话让美军史上最桀骜不驯的将军麦克阿瑟肃然起敬,不是说原谅了他什么,而是看到了对面这个的底子是什么,至少敢作敢当,不是个懦夫!7 j" J# m8 b2 @. ?: j3 Y! ~, [
  而刘鋹连个懦夫都不算,他只是个无耻的小人。我不想再在这个人的身上浪费笔墨了,就此把他留在历史上的所有印迹都说一下,然后彻底揭过,从此不谈。此人在公元971年的5月1日,被赵匡胤用布帛拴着脖子,像拉条狗一样拉到了太庙去举行献俘仪式,然后把他赦免,封他为右千牛卫大将军,爵位是恩赦侯,他的弟弟刘保兴在马迳居然没有死,逃到民间又被潘美给挖了出来,这时也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率。, S& ]' v$ K( e9 `
  之后他就在宋朝的开封开始了自己的侯爷生活,具体工作就是每天准时上朝报到,证明自己还在开封,还在被监控的安全范围之内。而他作得格外经心,每天早到晚退,结果有一次赵匡胤在讲武殿大宴群臣,他又先到了,赵匡胤看他真乖,于是先赏了他一杯酒。没想到这人马上就吓哭了,跪地下磕头,说――我反抗朝廷,让您派军队远征,这是我不对。可是我都投降了,就让我当个开封的顺民活下去吧,这酒我实在不敢喝。& D% n; I/ Z3 C; E  Y
  赵匡胤大出意外,摸不着头脑。让他解释才知道,这个混蛋在南汉时,只要看哪个臣子不顺眼,就赏一杯毒酒来了断。赵匡胤哈哈大笑――朕推赤心以待人,怎会行此事?" b+ W2 K4 z; {3 S
  取过酒来,自己一饮而尽,然后对左右示意,再给这人倒一杯。刘鋹满面羞惭,这才敢喝。
! m- @3 z9 z+ M1 I5 }, h5 o  而到了赵光义的时代,这个人变得更乖,开始主动讨好(这就是卑鄙狠毒的好处,这种人只要你能打服了他,他就会比你儿子还要孝顺),赵光义要攻打北汉,在公元979年于长春殿设宴饯行启程,席间刘鋹和各位降王一起出席,只见他突然站了起来,兴高采烈地说――“朝廷威灵远及海外,四方降王今日尽在座中,旦夕间太原刘氏又至,臣因率先来朝,原得以执鞭为降王之长!”
6 u5 M9 L  u: e+ x4 u4 P" i8 [! P) k  顿时满堂大笑,尤其赵光义得意非凡,正要出征,这个吉利讨得多好!刘鋹当时就又得了好多的赏赐……, O+ z5 i( e9 S( |$ S
  还有什么话好说吗?当俘虏都当到了这个份上,刘禅了、孙皓了都算是什么?但就是这样,这个人仍然在宋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3月间死去,年仅39岁。: ?# D3 `' i" B6 m' n
  至于死因嘛,官方公布是病死,不过好像李煜、钱椒还有很多挡了赵光义路的人都是病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93)
1 g  L, p( F8 }  
6 d% L1 Q  [- {* D, M; I( U$ j  宋朝平定南汉之后,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这真是路人皆知了,南唐,只有是南唐。而且宋朝已经行动,就在刚刚平定南汉之后,赵匡胤就命令在长江的上游,汉阳地段屯积重兵,南唐就在它的下游,只要风帆一鼓,即可乘风而下。
  `/ w! K+ n4 l3 S% A1 n/ t, r" a  一切的迹象都表明,战争随时暴发。" Z6 @7 u% o' x4 W% s
  但是奇怪的是,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在历史记载中,只能找到当时南唐的李煜害怕了,他派自己的弟弟李从善带着大批的贡品到开封朝贺,并且主动要求赵匡胤以后给他写信,可以直呼他的名字,并且自我降级一等,正式成为了“南唐国主”。$ X: g' ], N5 ]. `
  就这样,赵匡胤似乎就满意了,他召回了在汉阳屯积的军队,而且就此对南唐宽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种“宽容”居然一连延续了……三年!
' \) r  v& P$ t  I: i# o, x  这三年里赵匡胤都做了些什么呢?是各地突然间风起云涌,不停地有人造反吗?还是北方的死敌契丹再次入侵了?又或者是赵匡胤突发重病,像当年的柴荣那样不得不回家养病?不,都不是。简单地查一下历史资料可以证明,这三年里宋朝举国升平,边疆平静,而且赵匡胤本人的身体健康得不得了,除非去查他的起居注,不然连他感冒发烧的记载都没有。$ R- h) z. }. H, O; S1 X/ }% t
  能查到的,就是他在讲武殿进行了第一次科举的复试,从此中国有了殿试这一关;还有对南唐使了点小手段,破坏了一些李煜的君臣关系;再有就是把契丹人正式当成了邻居,两国第一次互通使者;再有嘛,就是一些琐碎的家务事了。7 @+ ^3 a! H. O2 d6 z
  比如他换了个宰相,比如因为这次换宰相,发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整个上层官场开始重新洗牌,再比如一位皇室的重要成员被封为开封府尹外加晋王,成式和当年未登极之前的柴荣的官职一样大小。8 r$ @- @: q* m7 |+ q( L
  以上这百十来个字里所包括的微不足道的内容,就是赵匡胤在他45岁到48岁之间的,白金钻石玛瑙翡翠珍珠蓝宝石一样珍贵稀有的时光里所做的事。
3 f4 D* t5 }% M/ P9 }3 J4 y  M  可以肯定,他是虚度光阴了。如果长江那边的皇帝不是李煜,而是一位稍有进取之心的中人之资的皇帝的话,三年的时光都足以让南唐重新振作,恢复些元气,让赵匡胤再次启动时大费手脚了。但一切都是那么迫不得己。8 i3 Y. F! r# y5 X) K
  现在可以说一下赵普了。但是要先声明一点,宋史里这一部分的资料已经严重缺失了,而且绝对地无从查考。这很遗憾,就像赵匡胤被突然终结的人生那样,既残酷,又无情,当年发生过的事,都被他的好弟弟赵光义、亲侄子赵恒一连两次从《太祖实录》里删除了。6 I; |$ g# t9 f- v& y5 P4 S
  毁灭一个人,再毁灭他的家族,做到彻底的干净利落名正言顺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些零星的蛛丝马迹了。千年之后,我们只能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碎片里勉强地看到一些当年的影子。
% U5 U2 f' W8 O  而赵普,是公认的和赵匡胤走得最近的人,他的事迹被抹平,就算是池鱼之灾吧。. i- @$ J8 k2 x# y# |5 ^' E4 q4 w
  一切皆在恍惚朦胧间,是耶非耶,凭君自测。
9 ]" G/ g) H6 {) {2 S; }$ C+ [! i  ! p. {6 x8 S+ T. z. p
  连载(194)
& D) U& I* n, i+ k  # t8 o- f* A" A* r  y3 t
  赵普,在人们的常规意识里是诤臣、正臣、名相,无论怎样划分,他都应该站在阳光下面,整个人都被照得光灿灿的。
5 [( O$ V( P# v* u  这有什么不对吗?似乎是这样,但正因为他站在了阳光下面,所以也难免的有了阴影。概括地说,从某些方面上讲,只要他再稍微往前走一步,或者赵匡胤再稍微往后退一步,那么他们就成了宋朝版的郭威和王峻。' v6 }3 v4 E7 N# C! F! |8 Y
  王峻错在哪里?贪财、贪官、欺负郭威、压制柴荣。再看一下赵普,赵普也贪,不管他是真的贪,还是像后人猜测的那样,为了让君王对他放心,才在小利上贪婪,他都真的明目张胆地贪了。不说以前了,就在公元971年这一年里,赵普就至少三次被赵匡胤抓了现行。! h: ~2 T' L& s4 z% I+ h6 h1 n
  第一次,在当年的3月,南汉还没打下来,就有以前的三司使(高官,只比赵普理论上小半级)赵玭告发赵普违反禁令,贩运木料。史称赵匡胤大怒,不过这次他没像对雷德骧那样,拿斧子再去敲赵玭的门牙,而是罕见地把斧子对准了赵普。他直接问前宰相王浦――赵普当得何罪?3 t2 i8 P% ~4 _/ a
  王浦却只一笑――赵玭诬陷大臣。! h% y! R1 Z7 J, U. u, E: l
  赵匡胤想了想,再没往下问,只是把赵玭下放,到汝州去当个牙校了事。
6 k* f" _- S. v/ [' c  第二次,可以说赵普是奉命贪脏。首先是赵普爱钱之名,名扬国外,连南唐都知道了。于是李煜托人悄悄地送了赵普白银五万两。这回赵普没敢要,毕竟钱比命次要点,李煜现在可是敌人,五万两就让他挂上通敌的头衔有点不值。他直接报告了赵匡胤。
9 i$ t( a" x5 J0 ~5 ~6 i$ O  赵匡胤的反应是――你收下,记得写封回信谢谢李煜,再拿点钱贿赂一下给你送钱的使者,这是规矩。) }$ H0 X% G- B6 `8 O3 r6 j) }
  赵普不明所以,坚决不干。8 e$ O; K- M3 ?- w. V0 Q5 e
  赵匡胤说――别小家子样(大国之体),自己给自己难堪(不可自为削弱),收下,别让李煜乱猜(当使之勿测)。于是赵普奉命收钱,但是等到李煜派人再次朝贺时,赵匡胤在正常的赏赐之外,多给了一些金子,正好是五万两白银的数。李煜那边心知肚明,再不敢做小动作,而且对赵匡胤感恩戴德。2 d, d/ g2 c% F8 c% D* M3 z
  第三次,赵普丢了大人了。话说有一天,赵匡胤突然到赵普家,正好看见墙边一溜摆着十个瓶子。赵匡胤问是什么。赵普说是吴越王钱俶送的海鲜。结果打开一看,里面一片金光耀眼,都是金子……赵普只好跪下来发誓说自己真的什么也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就像上次一样报告了。. I/ |# D' k- e" d$ k: g) g/ R' e
  这件事很大吗?赵匡胤可以让它大,只要结合一下上次李煜贿赂他的事,就完全可以上纲上线。所有的敌人都来贿赂你,你怎么解释?# ]+ h5 u. T" {+ Z( b2 f6 v  d
  可赵匡胤像平常一样笑了笑,说――收起来吧,钱俶这小子,以为宋朝的国家大事,都是你们这些书生做主呢。一句话,轻飘飘地放了他一马。* k% ?! ^6 p( U: ~
  这是钱,至于官位,赵普十年独相,在宋史上只有后来的蔡京、秦桧等廖寥数人可比,而蔡京、秦桧是什么人,用了什么手段才做到了这一步,相信中国没人不知道。
  w: I9 l9 V6 V$ U! L' W0 W  那么赵普呢?他具体强势到了哪一步?历史记载,赵普曾在自己的政事堂里明目张胆地放了一只大陶壶,无论中外臣僚奏章,只要他看不顺眼,就往壶里一扔,等到快满了,就一把火烧了了事。可就算这样,赵匡胤都忍了,那么在公元971年到973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赵匡胤不得不收回了侵略南唐的脚步,转回头梳理自己的内部,而且要耗时整整三年。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95)
2 B' R+ w& q* m7 m1 V  
- B: c$ E+ f: z  先说两件事。第一,在宋朝开宝四年,也就是971年的11月间,很不幸,黄河又决口了,这次是在澶州地段,山东大片的农田被淹,损失惨重。3 G, d* W) W: W- H# f' k2 g* Y
  赵匡胤大怒,追究地方官责任。其结果是澶州的知州杜审肇被免官,而知州的副手澶州通判姚恕,却被身穿官服当街砍头,死后尸体还被抛入仍在泛滥的黄河里。- \$ Y( r& _0 U( D/ m) _- G
  很不公平是吗?但没人敢说什么,第一,那位知州姓杜,赵匡胤他妈杜太后的杜,那是当今皇上的亲舅舅;第二,稍微知道些内幕的人都有多远躲多远,别说多嘴多舌,就连眉毛都不敢多皱一下。
7 }% U5 o, Q( ?+ s  因为那位被砍头后还抛尸的姚恕在两年前曾经得罪过一个人。这个人当时普天下都知道绝对惹不得――唯一敢惹的还不爱惹。; L# d2 m- X- ?9 _
  对,赵普。据正史记载,在两年前,也就是宋开宝二年,有一天赵普正在家里大宴宾客,这时姚恕在门外求见。请留意,姚恕那时的官职是判官,说实在的,京官多如牛毛,小小一个判官真是毛都不算。而赵普是当朝响当当的唯一的宰相大人,于是相府门房六品官,也就没把姚恕放在眼里,表现得颇为傲慢。但万没想到,姚恕立即大怒,转身就走。而赵普知道后马上派人就追,追上之后还诚恳道歉。
" B  H+ i9 d6 H* D7 j) N  很反常,是吗?判官敢对宰相这样牛×,而宰相居然这样伏就。可是后果更让人瞠目结舌,判官姚恕面对宰相的道歉居然傲然不理,径自离开,在万众瞩目下让赵普下不来台。
# W. O3 f0 R$ y& u& t7 P  赵普当时的反应是没反应,之后不久澶州通判出缺,他还主动地推荐姚恕去应职。直到两年之后,黄河终于泛滥决口……是否觉得我有点牵强附会?别急,再看第二件。
. D2 d8 x. G  x# i" C. s+ q  第二件,时间再往前移,到宋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赵匡胤曾经对宰相赵普感叹――冯瓒这个人好啊,真是“当世罕有,真奇士也。”
5 N0 g  U1 o9 J' }  赵普的反应是――您说得太对了,所以,要对他升官。: P2 Z/ W, h: m/ s
  那时候宋朝刚刚平定后蜀,西南方面需要大量的官员去管理,于是当时的枢密院直学士(赵普当宰相以前最后一个官职)、右谏议大夫冯瓒,就被派出京知川东重镇辛州。一年之后,突然有人从川东偷跑回来,直接找赵普,说冯瓒贪脏枉法的证据终于找到了。于是赵普带着证人去见皇帝,赵匡胤就命令冯瓒火速进京对质。
1 t' K7 }& i" M% W! f8 Z2 z( ~  对质的结果是问不明白,即冯瓒可能枉法,也可能没枉法,证据,缺乏足够的证据。  V  e& m: H& r9 D+ s1 j
  赵普立即命人到潼关去截留冯瓒的行囊。结果在行李里发现了大批的金银珠宝,上面的封皮上还写着刘嶅之名。于是罪名成立。其结果是赵匡胤大怒,把他亲口许为“当世罕有之奇才”的冯瓒免官流放,发配到沙门海岛,并且遇赦不还,准备老死海中。而行贿的刘嶅,却不过是罢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刘嶅的官职,也跟当初的姚恕一样,是个判官。/ W2 R! e6 N" F3 P5 p
  回顾一下,从四川往回调人,再从潼关截留证据,这真是天下大搜捕了,而最后却只是贪脏而已,还是由赵普这个大脏官来揭发的,赵匡胤至于这么抓狂吗?或许说,赵普至于这么小心眼,睚眦必报吗?' n* h6 x. Y3 S- R
  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连时间都差了那么远。是的,看上去的确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定要说其中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就是姚恕和刘嶅的官职――他们都是判官。4 I- z4 h9 b: ^9 r+ a
  宋朝开封府判官。
! e3 p* J/ H& R  * W* B/ Z) s( q$ o7 U3 M- B. |6 d7 J
  连载(196)6 u( ~( _; e% U# W: u6 D
  
9 ?( |" j  w- b  宋朝开封府,又称南衙,随便翻一下宋史,这个庥随处可见。似乎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的房子在五代的后梁时盖起来的,而它的官职就相当于现在的开封市市长。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职位无比敏感,因为它曾经是柴荣以下四位皇帝的专有头衔,但是其间也有像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这些人不停地倒班。所以它的具体权力和每一个时期的影响力也都随时浮动,各不相同。
. _3 Q3 w$ ?+ s$ I% I- Z  而在公元971年时,它的主管名叫赵光义。
* P2 B1 b- Y/ a3 U% K  这个人超复杂,无论是概括地说,还是分析地说,现在都说不清他。所以只好就他在赵普罢相这件事里先说一下,能说到哪儿是哪儿。
3 [+ f" Q) `/ P) o' h# C3 R  这时,赵光义的开封府尹已经当了十年了,他的权限很模糊,当他哥哥在开封时,他管市长该管的事,当他哥哥出征时,他管国王应该管的事。他最初的定位,就是他哥哥最信得过的人,是帝国稳定的一块基石,是赵匡胤的影子。
& d* k% c' I! D% b  m  所以最开始时,赵匡胤用了很多的手段来把他扶持起来,而到了后来,赵光义就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没让他哥哥失望。从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里,能查到他与当时宋朝京里京外大小官员都过从甚密,其势力已经无孔不入。3 N+ M5 _' w- y+ M) ~& n
  这就碍了一个人的事――赵普。从正常的官职分类上看,皇帝以下就是宰相,当时的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开封府尹,无论潜台词是什么,不过一个知州,可赵光义以自己独特的身份,把这个市长无限制地做大了。姚恕当初是什么人?开封市长手下的小秘书而已,就敢对宰相如此无礼,他仰仗的是什么?这是赵光义和赵普两个人私下里尊卑关系的体现吗?这是公然以下犯上,侵凌相权!
( a- q- ^$ B- d2 O% N- u! l  赵匡胤就算再宠着小弟,也不会放任到这个地步。所以后来杀姚恕,动用的是政府皇权。
0 x. {' u* }2 u  至于刘嶅和冯瓒的金钱关系,这就更敏感了,赵光义的手越伸越长,不仅在京城里培植党羽,连远在西川的知州都被收买,这样下去,天下到底是谁的?
: E' V" {* [, A2 Q  这是危言耸听吗?就算宋史被一再地修改,赵光义的一些活动还是被留存了下来。他不停地送礼,可也有被人拒绝的时候。先是御史中丞刘温叟,赵光义连续两年给他送钱送东西,可他都用封条封好,既不当面拒绝,可也绝不动用。赵光义发现之后,只好派人都收了回来。
: {0 l& B6 N6 V0 \  另一次他的不轨之心就再难推脱了,他居然去贿赂禁军殿前司控鹤指挥使田重进。田重进是什么人?那是给赵匡胤晚上睡觉时守大门的人!
7 g" h& M0 P& Q2 f4 w+ w( \& W4 g  用当时赵匡胤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相信他会突然间感到寒冷。在公元971年之后,史称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的“堂贴”――由宰相颁行的书面命令,“与诏令无二”,甚至重于诏令。而且他还突然发现亲弟弟的院子里龙盘虎踞,深不可测,要命的是他还不好一刀把它连根砍掉,这是个怎样的局面?( I- }+ v9 R+ I, v  q  W$ y  @) Q
  一国之内,政令三出。这种时候还能再发兵江南,去图谋别人吗?赵匡胤要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他从来没有杀他弟弟的心,而说实话,这时他早己把江山坐稳,再不必像最开始时那样需要一个帮手了。他在犹豫,可有人已经忍无可忍,替他出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97)* z3 P3 j/ {" V, k4 P
  # ]5 z  k/ }$ y- s
  赵普躲到了一边,在仔细掂量自己手里的那根棍子,同时也在评估赵光义脑袋的硬度,其核心内容就是如果这一棍子真的砸了下去,是赵光义的脑袋开花?还是他自己的棍子会断?
: T: C- Y6 q4 P  这问题很实际,而且非常的普遍。其实从古到今,每一个生活过的人都是人手一棍的,无论是在职场工作地点,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里,这根棍子每时每刻都得准备好去砸人,不然你就挨砸,就在砸人与挨砸的过程中,以及手法判断等水平的高低里,你的人生就被定位了。
' S! l- w: a- @& w2 P* D" H  赵普砸过太多的人了,砸得越多,经验越丰富,再一次实战前所需要衡量的东西就越多。尤其是这一次,他先问了一下自己,第一,非得砸不可了吗?
# b/ ?2 c4 Q) D  回答是苦笑,他可真不想砸赵光义,这孩子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当赵匡胤的老母亲杜太后还活着的时候,还时常吩咐赵光义说――出门“必与赵书记同行仍可。”而且还约定好赵光义回家的时辰,由赵普来监督。可以说在那些年里,他是赵匡胤家族的一分子,曾经多么的温馨和谐啊……但这时再想这些,就极其可笑。结论是只有一个字――砸!
5 x3 d' k' W6 L  狠狠地砸!- Y/ _  k5 f+ w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更得小心考虑了――有把握吗?
8 \# G  N, ?0 W) X2 O0 U4 @  赵普为之放平了心态,详细分析。先看一下朝臣们的拥护意向。那就得先看一下三省――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的意向了。毕竟这是百官之首。
; N' z" k& a9 {) k4 R: I2 G# c  中书省,没有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地盘,一切都由他说了算。虽然有薛居正、吕馀庆等几个参知政事的副手,但是他们“不宣制(敕书)、不押班(每天上朝没资格像赵普那样引领百官)、不知印(相印)、不升政事堂(赵普的办公厅没他们的份)而且工资也只有赵普的一小半。”这让赵普可以完全放心。
' \5 V: A" P9 g4 y+ h/ V  再看枢密院,赵普不禁会心一笑,这时的枢密使是李崇矩。他和李崇矩好到了什么程度,用一个事实来说明比什么都有力度――他的儿子和李崇矩的女儿很快就要结婚了。还要再放下说吗?
+ h* ~) Z* Y0 r  最后是三司使了……赵普的心突然变乱。这时的三司使是他的老熟人楚昭辅,按说这是在赵匡胤还是个后周的将军时,就和他同在幕府里当差的老伙计了,就算两个人平日里处得不怎么样,总是你喊我叫的,但大面上总还过得去。尤其是互相都知根知底,他楚昭辅是不简单,但比起敢把活人扔锅里煮熟了再吃下去的李处耘怎样样?哼哼,在赵匡胤的幕府里,楚昭辅和李处耘的资格都比赵普老得多,可是赵普进去后就能把他们挤到一边,把他们当手下人一样使唤,再加上这十年里官场唯我独尊,想来楚昭辅没有敢对他造反的胆子。. i. n: F1 A2 C5 t# s$ c
  但是,这是在一年之前。时间截止到开宝三年,也就是公元970年的秋天以前,这之后,一切就都不好说了……
$ d4 v3 H9 u: |2 D8 {: b! {; }+ K/ N; m  
; l5 }& W" k; P3 D2 H! [1 C# ~  连载(198)
; X( Q% ^: w; r3 D) r( u  - d1 ^5 Q" {. g& c2 B
  话说公元970年,也就是宋朝开宝三年,入秋之后的某一天里,三司使(计相)楚昭辅突然去见赵匡胤。当时赵匡胤正坐在讲武殿里想心事,他一方面得想着北边的契丹,“三千打六万”的事情刚过,难保契丹人不会马上再来;一方面他还得关心一下潘美,那时的南汉还没有打下来。; M4 A! g: g& G- J/ y6 \
  不过总体来说,他的心情非常好,尤其是秋天,收获的季节又到了,这意味着他的国库会变得更加充足。无论如何,有钱有粮日子才能过下去。9 c3 B  X0 S5 G! c/ m
  可就在这时楚昭辅跑过来告诉他――陛下,完蛋了,现在国库里的粮只够吃到明年二月份的,没办法,得把禁军都解散,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吃饭。然后再把所有的民船都征调起来,到江、淮一带去运粮。这样才能保证开封府里饿不死人。
8 i- Y+ S0 {3 h5 P4 X  这消息让赵匡胤一下子从黄金梦里重返赤贫,落差太大了,让他瞬间抓狂,对楚昭辅一顿大吼――你这个三司使是怎么当的?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就是不足,你居然只给我留了半年的口粮!要分军屯田(解散禁军,分散各地,亏他怎么想的出来!),搜集民船,这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告诉你,要是到时候真的缺粮了,我就杀了你向天下人交代!2 I' h0 Y5 V+ n. m
  当天楚昭辅从赵匡胤的皇宫里摇摇晃晃地出来时,他知道,他的死期不远了。他是计相,是一国之中财力调运的中枢神经,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这么严重的事态解决,他比谁都清楚――不可能。事实上,他给皇帝的建议已经是他最好的办法了,分散禁军,尽搜民船……他也知道这根本行不通,但他还能怎么办呢?
8 j* |% ~* Z8 n3 N8 k9 s  危急之中,他想到了赵光义。他最初的想法只是想求这位皇帝的亲弟弟给讲个情,能宽限几天。但没想到赵光义是如此的乐于助人,不仅帮他讲情,还用自己开封府的班底人员陈从信帮他谋划出力。结果是惊人的,宋朝的计相,三司使大人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事,开封府尹的私人班底居然轻松搞定。
% u$ d- j2 |, L6 e" C" g- b  禁军没解散,时间没用多久,也没有尽征民船,江淮的粮食就出现在了开封城的国库里。5 e. K. s. y$ H% E
  这件事在外人看来是皆大欢喜的,可在楚昭辅、赵普,甚至每一个朝中重臣的心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力量,一向以亲和温存面目示人的赵光义牛刀小试,就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能做到些什么……所以赵普的心会乱。2 o3 |+ [0 W5 D; m# U3 Q3 F
  第一, 楚昭辅会站在哪边?第二,赵光义脑袋的硬度得重新估量。+ o* ~& r( S- q8 [& U
  那么到底还砸不砸呢?赵普微笑了,得承认,他一定没在这上面费太多的心思。砸!为什么不砸?不管有多少的客观因素存在,最重要的要害只在一点――赵匡胤。- c: A# ]/ q6 s, J
  他所需要知道的,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赵匡胤到底喜不喜欢,同不同意他砸赵光义?4 A1 ]7 q: c0 l$ u4 \; a$ R% x- e
  但要想清楚,那可是亲兄弟,而且同父同母,并且一直都是兄仁弟贤,父慈子孝的……这一棍子砸了下去,是成,是败,要砸多狠,要收几分力……唉,都太复杂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99)
* q" [8 |  ?  V  |$ [) c, p! R  
) N% O- q( w' ?% |! s& h6 b  但是一定要砸,赵普牢牢地把握住了最重要的那一点。他打赌,赵匡胤一定同意,并希望他抡圆了棍子狠狠地砸到他亲弟弟赵光义的头上。
* `) K7 J' R, Z  f. n- `3 K  理由只有一点,但是绝对够了――赵匡胤的儿子们都长大了。! u) ^: a- \" i& Q
  赵匡胤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依次排列是德秀、德昭、德林、德芳。但是德秀与德林均未成年就死去了,剩下的德昭与德芳,在这时已经分别是20岁与12岁。
* Z3 t  P* l; T. ]4 K# c  尤其是德昭,20岁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已经是标准的成人。而且作为国之长子,并且是赵匡胤元配夫人贺皇后所生的嫡子(很遗憾,德芳的生母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很可能是一位偏妃所生),到了这个年龄,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帝国的合法继续人了。但是让人万分不解,赵匡胤不知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一直把德昭与德芳关在屋子里,从来没让他们在出头露面。
1 I6 G3 H6 k2 L8 x! J  时间截止到公元971年,这时的赵匡胤是45岁,赵光义是33岁,赵德昭是20岁,三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过是12年。表面看,赵家真是人丁兴旺,壮盛满堂,但天子之风不同于庶民之风,这是尴尬更是危机。而对赵普来说,这就是机会。+ t* M5 I8 K( v5 I& j1 b" E
  砸!赵普决定,不管赵匡胤这时是否同意,他都要抢先把棍子抡圆砸过去。他相信,只要变成了事实,就会逼着赵匡胤做出选择――不是说在他赵普和赵光义这个亲弟弟之间的选择,而是在帝国的安全,和赵匡胤儿子们的幸福之间来选择!, ^$ C) e! I! ~2 t3 Z8 j( C; w
  他就不信了,赵匡胤到时会不帮他。历史都无数次地证明过了,杀兄弟是多么的必要,就算只看当时,都能找到活生生的例子。就连刘鋹和刘继元那样的蠢才都知道登极之后,还知道把所有的兄弟都砍了清扫隐患呢,何况是赵匡胤?!% v) s+ v' ]' E
  赵普摇了摇头,都在笑自己多虑了。事实上这都不需要什么理智的判断,只需要动用一下人的生物本能就能懂得怎么做……何况,他又想起了从前,他不是没砸过赵光义。就在建国之初,赵匡胤先是封弟弟为禁军殿前司都虞候,之后又加封到开封府尹。这时赵普不干了,他硬生生地把赵光义禁军将领的头衔给撸了下来,在军与民之间只能任选其一。" B( k( d5 d* c
  那时赵匡胤没有二话,非常支持。
& r0 e; @! M" n! T9 a' F( S  思前想后,万无一失,而且赵普还越想越乐观,越想越兴奋。试看前景,砸倒赵光义之后,于公为赵匡胤守住了皇位,于私会让自己宋朝臣子第一人的身份更加稳固,还会趁机结恩于宋朝的第二任接班人……诸班好处,何乐而不为?. v7 s" p* D5 v5 B- Y! w: k" R, }
  并且更妙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赵匡胤的本性。此人有些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不管是真是假,在一些利益极大的纷争面前,喜欢躲在幕后,不管自己多热切,都要让别人半强迫地做事――比如陈桥兵变。呵呵,那好吧,像上一次一样,这次的恶人还是由我来做……赵普踌躇满志地想,这件事马上就做!; {7 K( s9 c8 ]% b' m4 ]8 n
  什么?风险?
! t2 J# [8 \, A* m: g. w, @0 C  哈哈哈哈,赵普大笑,此生做过没风险的事吗?富贵险中求,风光在顶峰。就这么干了!
* Y. r: \& }7 n# I0 H2 `  & N3 N5 G- h: y5 ?/ W
  连载(200)1 [1 ]. ?+ G  J
  
, x  ~3 q5 L% t" C9 {3 L3 }  事情开始了,也早就结束了。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要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让我们从一份表格开始吧。
* Y: Z  b1 p$ `* H& e8 x$ r  时间――公元971-973年之间;! ^/ S1 p) l5 x4 B2 j: Z! F% }) j- r
  地点――不确定,从宋朝的都城开封起,遍布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1 p& K. S* D- h: N7 y' J& Z+ G
  人物――赵普;赵光义;以及双方各自的战友加亲信;
6 a+ o4 N7 s& x' r  起因――赵普要压制赵光义;
9 A4 j& e1 F( C* p5 f  过程――缺失;1 H  m! N+ V7 u+ b7 }/ f! r8 ~& l
  结果――……要怎样说呢?如果说赵普是在公元973年,也就是他终于被确认失败,被赶出京城时,才知道自己的结果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太蔑视这位宋朝开国第一元勋,第一位独任的宰相了。7 A4 q* Y* k/ ]( F3 `
  在这之前,有无数的证据表明事件的每一个进程,优胜劣汰,一目了然。
' s( Y4 K3 l$ @5 Q; g  ]  l6 O  首先,在公元972年的9月份,某一天赵普照常上班时,到达长春殿等着赵匡胤召见时,突然感到身边少了点什么。稍一迟疑,他发现了,原来是他的老朋友,枢密使李崇矩不见了。是病了吗?赵普以首席大臣的雍容风范向左右询问,得出的结果却是李崇矩也上班了,只是从此以后,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和宰相一起在长春殿里候旨听宣。; t4 Z3 Z) B+ L/ W) G! C2 v
  事情看似很小,赵普却突然间一身冷汗,因为他一下子反应过来。坏了,他犯了赵匡胤的大忌――专权。这真是无可救药的大失误!他和李崇矩的身份是这样的敏感重要,合起来正好是宋朝的军政大权,可是他们居然上班在一起,下了班还成了儿女亲家!
# @$ b- K! D5 h7 v7 q* r  不管有没有结党之实,光是这样的表面形象就让赵匡胤难以容忍。而且要命的是,这种事还没法解释,越解释越糟。从此之后,李崇矩被接连降级,到公元973年的3月份,原枢密使、镇国军节度使李崇矩已经降到了左卫大将军。5 ?/ a% j3 f/ ?" B
  截止到这里,还没有记载能证明赵普与赵光义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就连李崇矩的降职,都是由李自己的门客,一个叫郑伸的人去告发他收受贿赂。虽然审理的结果是诬告,但李崇矩还是被降职,而郑伸从此当官,起步是酸枣县主薄,并赐同进士出身。
# t# W" h& i7 X  之后的事情突然间急转直下,变得不可收拾。在当年的4月份,赵匡胤突然下诏,命重选“堂后官(相府属吏)”,并规定从即时起三年一换。这样赵普最亲信,最得心应手的手下,立即被裁撤一空。到了6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人还记得雷德骧吗?那位闯进赵匡胤的讲武殿,对皇帝大喊大叫,说赵普贪脏,然后丢了两颗大门牙的硬汉?
4 l( v, u8 h2 \# f/ ~  这人现在又出事了,他远在商州,作户部参军,和当地的知州也处不来,被人再次抓住把柄,从商州再次远贬,居然到了大西北那边的灵武。这事会跟赵普有关系吗?按说一朝宰相,对已经贬到外任的一个芝麻小官还会继续找茬寻事?太高看姓雷的了吧。
0 Y8 W* W) |! F9 S4 z; ^8 U  可是雷德骧的儿子不这么想,他跑到京城去告御状,说是赵普在背后搞鬼,并且千辛万苦地找到了相府几个属吏的污点。这件事的结果是赵普的一个亲信被处死,其余的被杖决除名。而雷公子被授予秘书省正字。至于他为什么当上了官,天下人就都看得明白了。; }9 s9 w7 ], ^$ D- G4 Y+ s# ]
  因为有功,功何在,批赵普。# y$ y8 X% y( v- S1 ~2 A5 {3 p
  从此天下风起云涌,每个人都知道了应该怎样做。赵普的苦日子来了。但是他心里应该还是没有着急,更加谈不到什么害怕。因为他此时更加坚信着另一条官场上的铁律。
( o; g8 h1 n- x# [8 [. D  即皇帝的行为准则。- \, H7 Y% }7 @0 B# U2 {
  这里有一个例子,话说距今三四百年以前的清朝,康熙当国王时,权相纳兰明珠犯事了,罪名成立,只等着康熙一声令下,人头落地。明珠半夜里去求他以前的门客,现在的内阁大臣高士奇想办法。高士奇想了想,告诉他,要人告他谋反,并且告发的人一定要是明珠的死敌索额图的人。
. }( r4 W+ t' r' B" i- D  明珠一听大惊――谋反?1这是杀罪变成了剐罪,罪加一等,满门抄斩啊!2 b- c+ [' i* y# r5 }0 O% `2 N2 e
  可高士奇却笑着说――你这个笨蛋,这是对第一流的皇帝才能用的百发百中的保命之策。很简单,皇帝要想保住位子,就得看好手下的臣子,所以他绝对不能容忍朝臣中的一个党压倒另一个党……明白了吧?就算为了自己,康熙都会留下你的命,来牵制索额图。
: m5 Z9 N; x! z. @1 J" c3 Q. n: S  虽然时代顺序颠倒,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赵普相信赵匡胤不会放任赵光义把他彻底搞倒,如果那样,赵光义的势力就会更加做大。
% f% d% K+ }  Y' l. v  但是赵普想错了,史书称,当雷德骧的儿子告赢御状之后,赵匡胤即“始有疑赵普之意矣。”并且很快就把赵普的原手下参知政事薛居正、吕馀庆扶正,开始和赵普同知印、押班、奏事,所有一切平等。就在这时,赵普真正的灾星出现了。, S1 m7 H# Q5 M' k) T- t8 E. H
  卢多逊。# \  V( N: E( K5 k5 t5 Q
  不管这个人在以后的北宋朝局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现在,他是压垮赵普的那最后一根稻草。翻阅史书,可以发现,卢多逊当时所做的其实很平常,他不过就是向皇帝一次又一次地报告,说赵普贪脏枉法,纵容手下,还有就是非常模糊的罪名――“每召对,多攻普之短。”
! W) v. A8 z9 |  Z/ K, O  不过就是经常性在赵匡胤跟前讲赵普的坏话,但是讲了什么,历史却没有交代。
1 y3 L& i& @" _+ W; v  但是结果已经出来了。赵普在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8月,被赵匡胤从京城赶走。官方的说法是怕赵普累着,让他先外出歇几天。并且给了他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旧是挂名宰相的头衔。( ?3 k5 @) G4 A5 {
  败了,千真万确地败了。赵普愿赌服输,再没起什么刺,只是在临走前,给赵匡胤写了一封信。8 |  v  w2 A: I! x. r
  信中提到――“外臣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
3 s, |* R/ q1 n7 }  你的弟弟是完美的人,你可以全心全意地去爱他!8 y$ c3 m' a# N
  但这也是赵普给自己的留的后路,想必他已经预测到有一天,他会落入自己政敌的手里。! p; }6 z4 p. o/ l
  而史书记载,赵普出京后不到一个月,赵光义就得到了他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位子。他成了开封府尹兼晋王,正式变成了当年柴荣的翻版。- s* ]4 T* B0 i% {9 Q9 j$ f5 t
  赵普走了。想来他走出开封城门的那一瞬间,心中的悲凉愤怒相对都是非常少的,他会笑。赵匡胤……我尽力了,我们相识相知近二十年,精诚合作,才有了今天……别怪我,今后无论你出了什么事,你都不要怪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1)* z/ D3 X8 ^0 ]& [/ ~
  4 X9 x3 v( R2 B* A; U! ^
  现在终于轮到李煜了。公元973年9月以后,赵匡胤站在开封城里,拉着好弟弟赵光义的手向南看,只见率土之宾,莫非“赵”土,除了南唐一偶。
4 @! p7 K, k4 t% l3 O  那好吧,该做的事终究还得做,虽然凶拳不打笑面,欺负老实人有罪,但……就是得做。
. p2 W: M  y/ m" o; Q' A5 U8 W  不过针对李煜一向是那么的温顺,赵匡胤也不想做得过分。最开始他只是派人传话,说很想李煜,思念的程度已经到了不论是入冬的“柴燎”之礼,还是仲冬时“有事于圆邱”,都特别希望李煜能贴身陪伴。  P) ^6 i0 Z0 v
  李煜怎么办呢?去?他怎么敢,他的弟弟李从善只是例行上贡,就被留在开封,再也没回来。他如果去……可想而知吧。
: u- |% P. i. x1 P! A5 |  于是他只有一次次地“病”倒,他实在是想去,只是动弹不了。可赵匡胤的邀请却一次比一次有力度,直到后来李煜也忍不住了,他索性站了起来,对宋朝的使者说――臣事大宋恭敬,原为保全祖宗社稷,如此逼迫,不如一死!
2 M5 O+ z8 ?8 N$ ?/ h" a4 y, s  他说着就向大殿上的柱子扑了过去,要一头撞死,可当时在场的人太多了,他和柱子也太远……没死成,可态度已经传达出去了。7 X5 i6 E; O7 ~: x5 z! \
  消息传到开封,赵匡胤摇了摇头,看来钱财和土地不会平空掉下来,想要,他就还得再出兵一次了。只是他有些郁闷,长久以来,他都自忖是很懂李煜的啊,“不思进取,委曲求全”,这难道不就是李煜吗?对付这样软弱的人,也非得像对刑湖、后蜀、南汉那样大动刀兵,不能像吴越那样让他主动投降吗?
3 Y( U, }. p. H  答案是不能,李煜像所有人一样,有他的底线,有他的原则,可惜真正懂他的人太少了,也许根本、从来就没有过,所以那么的事让人看得费解,看得愤怒!/ u9 \9 b* z: B2 _2 a
  首先看他三年以来的机会,当宋朝绕过他的南唐攻打南汉时,他的水军大将林仁肇兴冲冲地跑了过来――陛下,机会来了。宋朝灭了后蜀,现在又攻打南汉,往返要几千数里地,累也累死了他们。现在他们的淮南地段,每个州的守军不超过一千人,您给我几万人马,我从寿州北渡淮河,一定能把我们的江北再夺回来!) H: h# \! ?! L$ Q" {) r
  李煜当时的反应很迟钝,像是没听见。
% q) z! h0 n5 g3 j  林仁肇想了想,又说――陛下,您不必多虑。当我起兵时,您可以对外宣称我带兵叛变了。这样事情要是办成了,是您和国家得利;如果失败了,您杀我全族,以此向宋朝表明您没有二心……您看这样可好?' N/ b1 t& a# f9 `$ L) r% B7 Q
  好……不好?9 G0 C" n3 R- g# U2 L
  李煜沉思了好久,好久,然后他提起笔来,展拂锦笺,精心措词,给南汉的刘鋹写了封信,劝这位邻居向宋朝投降,千万不要抵抗……& I6 O6 O  t1 x
  林仁肇长叹一声,顿足而去。
- Y. B7 j% A) E( U! {8 [  4 z1 z& @( s" B
  连载(202)* E% S. |. c  Z# f3 i4 y" l
  
7 v+ Q5 E; b( S$ {  林仁肇走了,可是很快卢绛又来了。这是南唐的枢密院承旨兼沿江巡检。他比林仁肇看得还远一些。他说――陛下,别忘了还有吴越,它和咱们是世仇,从先先帝(李昪)开始就势不两立。一旦宋朝打过来,它一定会变成帮凶,不如我们先动手灭了它,既除后患,又能增强实力。8 i4 l! E8 ~$ [- a, t! O: S& r# {
  李煜苦笑一声――卢绛,你也来说这些。难道不知道现在的吴越和以前不一样了?它是北方大国的附庸啊,怎么能对它出兵?
: x) J6 S" [- V& {  卢绛深深地呼吸,没愤怒,没气馁,他继续说,只是不再罗嗦方针计划,而是直接去说美妙的明天和具体办法――陛下,其实灭掉吴越很容易,只要您点头。比如说我现在就出去发假消息,说咱们国内的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歙县)叛乱,您宣布征讨,但是力量不足,去向吴越求援。吴越那帮人贪便宜肯定出兵,然后您突然发兵把他们的退路截断,我再领兵偷袭杭州,必能一战灭吴越!您看……您看,这样好吗?) S  J1 C  E/ {
  最后,卢绛的声音还是低沉了,因为他的陛下已经神游物外,不知又在想些什么了。
1 h- u; G9 A+ O$ x) A3 J  就这样,李煜的身边人来人往,时刻都有人给他出主意,想办法,都希望在下一个瞬间,就突然看见李煜掁衣而起,鹰隼雄视,变成一代高标人寰的霸主。这个愿望越来越急切,以至于南唐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开始向李煜叫嚣。" \; v1 l8 l( S' A8 P0 O
  一个叫潘佑的人,官位极小,不过是内史舍人,但他激愤上书,议论国事。可能是性子犟些,也可能是李煜以往过分的仁慈,这人把李煜比做了“夏桀、商纣、孙皓”。
# v# b- c* @: r' }( x& W/ s  z5 a9 K4 T  前两个也就算了,自古以来,这两位天子老大随时都会变成拍向任何一位现任天子的大砖头,连当初刘邦骑在曾参的身上开个玩笑,曾参都会结结巴巴地骂街――陛……陛下乃桀……桀纣之君!但是孙皓这个人就太敏感了,也跟李煜太能对上号了。
3 K* K, P3 `* E, k; e  江南之主、亡国之君……被俘之人!9 L* ]) e1 j+ Z9 y' I
  李煜大怒,把潘佑和潘佑的好友户部侍郎李平一起收监,但没想到潘佑这人真有种,他本来就想一死以谏君王,他在狱中自杀了。这给李煜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影响,一怒之下,他把李平也赐死在狱中。理由是潘佑之所以这样犯上,都是李平挑唆的。
) c* r. G  R! R$ D6 d  l% D  但无论怎样,这时候他杀江南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再引起什么轰动了。因为他在公元973年时杀的潘佑和李平,而在前一年,他居然杀了……林仁肇!
+ h& D. K) ^& u6 r# j0 I  就因为他的弟弟李从善给他从开封带回来的一个口信。说是有一天赵匡胤带着李从善在皇宫里散步,走进了一间偏殿,闲聊中指着墙上的一张画像说――爱卿,你认识此人吗?
% f/ q) t8 X; i# n# x  李从善小心辨认,最后还是很犹豫地说――似是江南林仁肇。
* ]6 \# c3 h& s: J4 O# e. T8 t  赵匡胤连连点头――对,正是林将军,他已经归降,很快就会来开封,先寄来一张画像以为信物。说着他还向外一指――爱卿,你看到那一片空宅吗?那就是我赐给林将军的新家……
# M% N, z  n" l" T% z- E  李从善如获至宝,立即十万火急将此“密”信传回金陵,而李煜也没耽搁,马上就赐给了林仁肇一杯毒酒。! E2 _! P  J2 R8 E
  林仁肇,江南林虎子……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你忠心,竟如粪土!3 }2 l$ W2 v/ V9 l
  但李煜的心情还是很快就平复了,真的,不管有多少人对他无礼,也不管有谁突然间对他背叛,他都能迅速地恢复过来,因为他有一处任何人都没法打扰,也没办法损伤的精神圣地。8 L& Y( A- i. G' V
  他的诗词。( i! x, x  _, `
  无论有多么难受的事发生,只要经过诗词的洗涤过滤,李煜都会焕然一新,重新做人。就比如说他日夜思念着他远在开封的好弟弟李从善,百般无计,他只好付之一词。词云――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5 O( ^& Q1 i3 P$ x- S6 e$ v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y' |; Z+ K$ A7 z4 W/ o9 m  从善,我的好弟弟,你还好吗?难为你身在敌国还是这样的惦记我,帮助我,给我传回了这样重要的消息……我是多么的想你。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3)/ E) U0 j* c# L% o5 f
  2 Y7 D  Y/ d, B7 F( g5 t5 V
  李煜在乱想,可有人从始至终都头脑清醒,心口如一――吴越国王钱俶。5 P- |8 @4 L( q& }
  钱俶和李煜一样,名义上都是赵匡胤的臣子,而且职位还要低一些,是宋朝的兵马大元帅(建隆元年,公元960年2月,赵匡胤封的)。不过这也符合吴越和南唐在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地位。/ G( \$ o6 @7 Y# S5 c
  吴越国,这是钱俶的爷爷钱鏐在公元907年建立的。不过说是建立有些勉强,它是被封出来的――后梁太祖朱温封钱鏐为“吴越王”。从那时起,吴越的国策和它在北方君王心中的作用也就都定下来了。
1 M+ |% r8 C" ]- v: \; E  国策――“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这是钱鏐的临终遗言,直截了当地告诉后代子孙,不管中原地区怎么乱,换了谁当皇上,我们的态度都只有一个,就是“善事”。
! M  s/ a( ^9 i/ \2 s! v! Z( D  作用――牵制南唐。这真是历史悠久,从南唐的前身“吴”开始,两浙地区的“吴越”就和苏皖赣闽间的邻居不和,北方大国的君主们,不论是后梁、后唐,还是后周和宋朝,交给吴越的命令就只有一条,即牢牢地扯住邻居的后腿,绝不让以前的吴,现在的南唐跳过长江去。
2 z$ b1 ~0 I0 l% ?. f8 n0 u  这两件事就是吴越的立国之本,虽然是任务,但也是保障,这让钱鏐的子孙在两浙温暖富饶的大地幸福地生活了三代人,直到第五位国王钱俶为止。
  i3 |0 L7 M1 `, v6 _3 ^; q  任务变了,赵匡胤在开宝七年,公元974年7月通知钱俶,别再牵制了,直接出兵配合我攻打南唐。接到命令,钱俶沉默了,吴越全国却突然间沸腾。打南唐,解恨,这么多年有多少吴越人死在南唐人的手里,正好借宋朝来复仇!# W# t2 ]0 [& X4 {) {# `
  但是官场里的意见却截然相反。吴越宰相沈虎子忧心忡忡地找到了钱俶――陛下,南唐是我们仇人,可它也挡着宋朝,一旦它垮了,我们怎么办?
  V; R3 y9 b. U  r  钱俶继续沉默,但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吴越一如既往,听命宋朝,无论什么命令,都无条件答应。沈虎子愕然,进尔大怒,这般懦弱!无法理解!吴越虽小,难道没有兵吗?南唐还那么大,难道不能联合吗?宋朝又怎样,自古以来中原北方的大国有多少次是在长江边上一败涂地,不得不和南方小国划江而治?怎么能连抵抗的念头都没有,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就认输?!4 n- ~0 J- l" @, w& a/ ~% C
  钱俶没生气,反而向他笑了笑,像是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是最后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宰相大人,你被撤职了,回家去吧。之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钱俶是一个比李煜还要怯懦萎糜的亡国君主,连稍微抵抗的勇气都没有,而且还给夺国的敌人去扛刀!2 Q8 C* a  k$ C: x" W% d7 @3 h
  但是钱俶却一点都不在乎。他仍旧安稳地坐在自己的王宫里,脸上带着些许复杂,但相当安逸的笑容。
  t% _  ~" @. M+ B, h( i4 M  历史证明,或许他没有李煜那么聪明,更加没有李煜的才气,但是他清醒。沈虎子看到了一般百姓所看不到的局势,而他看到的,却和他们都不一样。/ V3 X* I6 @/ D1 e+ j4 g
  也许他真的应该反问他那位爱国的宰相一句――如果我现在反宋联唐,你信不信赵匡胤会先来打我?到那时你觉得南唐能发兵来救我吗?能吗?!
5 |" g4 E6 s/ o  人生不过是一盘生意,人人都得为自己,难道不是吗?: ~. _; n$ X. F0 T, E  K0 Z
  + Q6 ]! ]0 C7 e. U. _3 V
  连载(204)
9 @" D( I3 ?1 R; r  Z# Z$ Q) G  
+ _; ?1 P- R+ ]  有一个问题,李煜是什么时候知道宋朝要下决心攻打南唐的?5 N9 d6 W) U) ^  P- C
  无法考证。史书记载,在公元974年,李煜最后一次拒绝了赵匡胤的邀请不去开封之后,“帝始决意伐之。”但那是指赵匡胤,问题在于李煜怎么知道这是“最后一次”?
' Y5 w/ E) p% }; Q2 w  要是知道,他肯定不会去做下面的这两件事。4 a# h7 r& l( G  p0 z
  第一件,赵匡胤被拒绝了之后,突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他要李煜马上派人护送南唐境内一家姓樊的人到开封来,全家老小必须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出事。* y4 v4 A, d1 h0 s
  李煜摸不着头脑,但他刚刚拒绝过赵匡胤,心惊胆战之余正想着怎样讨好,何况根据调查这家姓樊的人极其普通,最有出息的是个叫樊若水的落地举人。那就送吧,无足为惜。于是他下令立即派人护送。
, X' E. E3 ?- s4 E  后来他后悔得想跳江,但是当时他和他所有的臣子们都弄不明白这到底是在搞什么;; o) C; O; |7 L" O7 V+ Q" |
  第二件,时间就要往前推一点。一年前的4月份,宋朝派来了一个叫卢多逊的使者,人很和气,对李煜也不像别的使者那样侮慢刻薄,于是他们很谈得来。在临别时,这位卢使者突然说――朝廷正在重修天下方志,史馆中独缺江南诸州的,能每州都给一本,让我带回去吗?$ T. z4 }$ T1 h1 a" c, [" j
  小事一件,李煜想都没想,就立即命令手下连夜抄写赶工,务必要抢在第二天早晨以前送到了江边,以免耽误了宋朝使臣开船。就这样,宋朝不废吹灰之力,就把江南19州之地的山川地形、屯戎远近、户籍多寡等等国家级机密统统一网打尽。6 c# d9 w" A2 L$ m9 x
  直到这两件事都办完了,赵匡胤才对李煜进行了那次最后的邀请,而李煜还是不识好歹,于是历史上就记录了宋朝次出兵江南的原因――“倔强不朝”。/ W; `$ o+ I6 S- y2 H9 p5 m* u1 z0 O
  因为一个人不来,那么就派10多万人过去!4 h0 l) }3 K5 {
  赵匡胤在宋开宝九年,公元974年的9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都监;颍州团练使曹翰(留意这个人)为先锋都指挥使,统军10余万,战船数千艘,并与吴越联军,分五路攻向南唐。
% I. i( m( w$ w- ^+ {  第一路:曹彬率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判四方馆事田钦祚领荆湖水军自江陵沿江顺流东进,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以东长江南岸各要地,直指南唐都城金陵;  M6 [' A$ t4 `4 Q
  第二路:潘美率侍卫步军都虞候刘遇、东上閤门使梁迥领马步各军向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集结,直抵江边,然后待命,其它的什么都不用管;
4 P+ l, W* H% C# F- t) j  第三路:命京都开封的水军沿汴河而下,经大运河取道扬州入长江,再向东去汇合吴越军队攻取润州,迂回到东边去威胁金陵;/ D* }# }6 W5 _! r# q5 j
  第四路:以宋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俶为升州东南面行菪招抚制置使,率吴越军数万自杭州北上,先攻击南唐的常州,然后迎接开封水师,挺进金陵。为了关心和爱护,特派宋将丁德裕为前锋兼监军,随时关怀和指导吴越人的工作;" g3 }/ j" M- \3 t
  第五路:命黄州刺史王明(承贺州城外挖土填坑的那位强人)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武昌(今湖北武汉)、湖口方向的南唐军,阻击其东下赴援,保障宋军主力东进。
" g7 i) o+ |1 V  事情到了这一步,长江以北宋朝已经举国动员,南唐的周边所有要害都在威胁之下,但你能想像吗?历史居然能证明,李煜到了这时都不知道马上要出什么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7 19:45 , Processed in 0.0323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