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5)7 y0 Q: v' P6 B' N  A: q4 Z  O: v
  $ }4 U; t1 W6 D. B2 s
  但是,这一点都不能怪李煜。不仅是他,在公元974年10月18日之前,可以说整个南唐没有一个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0 t" _1 R. B5 z" _/ T3 X
  时间终于到了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上,南岸的湖口一带,整整10万人的南唐驻军突然间发现江面上出现了宋军水师,只见樯桅林立,帆带蔽空,一支规模空前巨大的舰队正从上游江陵一带顺流飘下。面对敌人,南唐军队的反应是马上收拢船只,关闭寨门,免惹麻烦。
' i: g# O, D# N  Y1 Z  U3 I  但是他们没有心慌,因为比较常见,这是宋朝的水师在例行巡江。双方对此早有默契,宋军出现,南唐军只要收敛一下,给宋军点面子就足够了。+ v4 j9 r5 }( v  v+ ?
  可是今天就稍显不同,船只渐渐地近了,又慢慢地远了,可是却怎么也看不到它的尽头。因为在前面的战舰后面,居然是无边无沿的巨大的竹排、满装着绳索的民船,以及数千只怪模怪样的不知装着什么,要做什么用的大船。这让南唐的湖口驻军看得目瞪口呆,等到他们终于勉强回过神来时,宋军船队最前方的战舰已经远远地越过了他们。
& L) ^6 ]" v, w. w& w" Y& J3 T4 o' F  也就是说,南唐的最前沿防线,湖口,已经被突破了。
9 R4 U  @6 F: W4 p5 E; E% x! V3 B- [  这是在水路。在稍晚些的闰10月5日,南唐与原荆湖交界的池州地段,南唐池州守将戈彦也发现了宋军,他的反应是主动打开了城门,捧着大批酒肉出去欢迎并犒军。( ?" c% e5 l7 o2 @. o
  要注意,他没有叛变,更不是变态,这就是当年南唐军队与宋朝军队的主仆式关系。通常,宋军在吃喝一阵之后,就会好来好走。但是这次不同了,宋军一拥而上,直奔城门,当戈彦明白过来时,他能做的最大程度的反抗就是把自己救了出来。* P8 X5 W/ D- L) R1 a
  他逃了,池州像湖口那样未经战斗就被宋军拿下。  k, d: z' \: m: f0 m5 x  T9 D) \
  征讨南唐的战斗就是这样打响的,就在这种时刻,国门己被打开,李煜却还蒙在鼓里。历史记载,这位善良得近乎天真,纯朴得有些愚蠢的南唐皇帝在这时,还派出了自己的另一个弟弟江国公李从镒、水部郎中龚慎修,带着贡帛20万匹、白金20万斤再次入开封,向赵匡胤朝贡。而赵匡胤当时正站在开封城外汴水的长堤上目送自己的舰队向前开去,去征讨李煜……# P9 y8 J$ c2 X. T/ Q
  在这里,就不要再嘲笑李煜了。他是有错,尤其是亲自下令处死了自己最强的水军将领,不然湖口方面要是有林仁肇在,不管能不能拦住宋军水师,林仁肇都会冲出去的;而在池州,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李煜怎样强调“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把关的将领都有自己的职责。但他们也是无奈,翻阅宋史,里面隐藏着一个相当不正大的现实。
* I: g. k, I2 b2 B  不管赵匡胤怎样以光明面示人,也不管后来的史官们怎样矫饰掩非,宋朝开国阶段的战争从来都不按规矩办事。什么是吊民伐罪?什么是传缴而定?哪儿来的召见使臣、断绝邦友、递交战书,然后才正式开打这些烂规矩?出身于职业军人的皇帝只知道一点,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迅速决定胜负才是仁慈。6 h2 h2 r: ^& ]: Y( o7 c
  因此无论是对荆湖,还是后蜀、北汉、南汉,乃至于现在的南唐,宋朝从来都是偷袭战、闪电战、不喧而战。
6 W7 d* z2 m2 u. _9 A" X% S9 ?* |6 O( \  但是对李煜来说,这些都不对。一个读书明礼的人不能轻动刀兵,就算迫不得己要粗鲁些,也要有很多的前提条件,和一些必须得走的过场。
, x. _# ^& q4 a9 N" t7 R2 b  
9 Q/ ^# \5 \' m: a. v8 w  连载(206)
* K, ^0 m( U, a& D: T  8 b; T* c% x: g' S4 M: W" A/ ~
  比如说,当李煜看清形势之后的第一个决定,是先恢复了自己的皇帝身份。其理由充分――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嘛,他要以堂堂的南唐九王之尊来对抗外敌的侵侮,而且这样也好能唤起南唐民众的敌忾之心。) T* S" e$ z& M
  但是非常遗憾,这也从根本上把这场战争的性质改变,让它真正成了两个敌对国家的争斗,再也不是赵匡胤无礼欺负自己的臣属了。
; w6 \# H  D9 d  这还没完,李煜重新成为皇帝之后,有鉴于眼前的危险局势以及重当皇帝的美妙感受,他觉得很有必要和老邻居,也是死怨家钱俶说两句话,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了20多个字――“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宋天子易地酬勋,王亦大梁一布衣耳。”
4 M! n: M5 ^+ l% C  t$ j1 o3 m/ x4 M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他深信,钱俶见信后立即就会撤兵,转而和自己联合,一起对抗宋朝。因为多简单啊,他们的目标一致,谁都不想去开封当普通老百姓!0 ]+ c. m5 N6 @% q
  但是事情怎么就那么的邪门呢?钱俶收到了信,据说也看了,但结果居然是把信原封不动的转交给了开封的宋朝皇帝,然后继续马不停蹄杀向李煜。李煜愣了,他不解,是信里还没说透?还是……但他没多久就苦笑了。7 m( r9 T$ A7 i4 u
  他想起来了,就在三年前,他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把刘鋹给他的信转交给了赵匡胤的。唉,报应……虔诚的佛教徒李煜开始想着怎样去消灾祈富。但是要强调,就在这个时段,李煜是不紧张的,事态的确挺严重,战报像雪片一样飞来,一个个的要塞被宋军攻破,巨大的国土像一堵四面漏风的墙,哪里都有敌人在往里钻,但并不绝望。% l9 d6 H0 Q0 Z2 q3 r/ r* J
  请看,从当年的10月18日起,湖口要塞由于一时疏忽被宋军溜了过去,之后20日,这支宋军水师突然靠岸攻占了南唐的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杀守军800人;之后又迅速进兵铜陵,再进兵芜湖,进一步攻克当涂,一路获战船百余艘,俘守军800人,已经逼近了南唐在长江上的第一要塞采石矶。6 ]) N" t2 p- J' A
  这时候南唐已经知道了这支舰队是由此次宋军的主帅曹彬亲自率领的,那么很显然,它就是主攻的方向。但是看它的行动,第一它像偷渡一样闯过了湖口,然后一路小胜,毙俘不过才千余人,它的战斗力和胃口都可想而知了。而且看它的装备和人数也不足为惧,带那么多的民船、竹排还有绳索怎么打仗?并且它已经自己钻进死胡同里了,前面是采石矶,后面是湖口,两端都是军制完整的要塞,它已经进退维谷,前后无路!& E+ h, E0 W' K% z
  只要南唐能快速调集水师,就一定能把它一网打尽。7 b- x+ s7 r' |1 U
  所以这时的李煜一点都没慌,他所着急的,就是怕自己的水师动作慢,把曹彬这条大鱼放跑了。因为有情报显示,另一股宋军已经从陆路由宋朝国内快速赶向了长江边上的和州。而和州……与采石矶可相距不远。多明显,这是赵匡胤派来接应曹彬逃跑的!! m* `! I& e2 Z
  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把赵匡胤的元帅抓住,这是南唐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辉煌胜利!  r. H! ?4 w' i0 N0 ^$ P1 P0 \: a
  李煜为之激动了,但是他绝对想不到,战争这个魔鬼正站在他的身边,就等着他露出那片充满了希望的笑容,然后才突然砸碎它,好尽情欣赏这位天才诗人的惊恐和绝望。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7): T# {2 f( K7 q) J. i" {4 B
  
' j! w: b* k  w/ _3 K  战争也是艺术,它充满了磅礴的气势、惊人的胆略、灵动的变化和天才的创意。如果你能像欣赏一首诗那样去理解它,你就会被战争的主导者们所折服。3 N/ r. o" l; J9 e( t$ k6 }
  因为那不可修改,不许重复,随时应变,而且奇幻横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
. E( n: I1 k" o6 F- }' Y( H1 r  Z  就像这时的李煜,纵然他再聪明百倍,他也绝对想不到曹彬为什么要轻舟突入,自陷重围,而赵匡胤为什么又要派另一支部队十万火急一样地向曹彬靠拢,并且他们的汇合地点居然是长江流域中称为绝险的采石矶一段。' M7 S7 j0 W* g# o; n
  这一切都为了什么?
3 Q' I: l/ H; t2 C6 {  但作为南唐一方,其实却没必要一定得知道。他们只要保持住自己的地理和人数优势,抢先进攻,就足以得利。比如说,抢在宋朝那股“援军”的前面,立即由采石矶和湖口两处出兵夹击曹彬,曹彬就一定会崩溃。理由很充分――兵力对比。
3 S, f7 ^2 Z' k- y* K' v. q0 C  采石矶当时的守将是南唐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兵力有两万;而湖口,守将名叫朱令贇,是南唐的神卫军都虞候,他的兵力是……10万!而且大部分是水军,南唐的主力舰队基本都在他手里。这样的实力,如果能趁着曹彬正落单飘在江心里,合力围歼的话,至少也能把曹彬从江里赶到岸上去吧。
7 u. y# ^: e) }7 o$ j  那样就至少能毁掉了曹彬随身携带的那些民船、竹排、绳索……可惜李煜和南唐人做梦都想不到那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否则他们会舍得用任何代价去换。
; y  ]) w) J: g4 |+ X2 R' ^  但是历史上没有如果,曹彬一生唯谨慎,他不给敌人任何机会。在10月23日,他突然集结战船,从正面强攻长江天险采石矶。9 G/ z8 u- o9 N$ W) V. N9 l7 }* @- ]
  采石矶,是长江翠螺山临水的尽头悬崖,突兀江心,绝壁凌空,扼据大江咽喉,水流激荡。历代北方豪强如想硬攻过江,这里是必经的生死场。总之……就是天险。
2 Q, x( P8 K% {& g+ ^% `  话说开战之前,宋朝的大兵们站在船头不住地打量着采石矶,有欣赏的,有运气的,更有琢磨着待会儿怎么打的,可是全军主帅曹彬却心不在焉,他躲在船舱里连一眼都懒得去看。天险,又是什么天险,他都烦透了。这时候,曹彬已经43岁了,前些年他跟着王全斌杀进了后蜀,那才叫天险,可又怎么样?1 T3 N9 U( @/ g' c
  天险更要有人来守,这时他根本没心去看江边那块130多米高的大悬崖,总攻的时间到了,他只是下达了命令就了事。一句话,他烦。) ]6 t6 c4 _" D9 n+ G
  战斗很快结束,采石矶当天就陷落,南唐方面除了满地的死尸之外,还被活捉了1000多人,里面就有杨收、孙震两位大将军,次外还有300多匹战马。
9 J  E% y% a- |: h& q  这时,金陵开始了真正的恐慌,长江天险没了,曹彬的眼前是大片的开阔地,下一瞬间就会跳过来对他们大肆屠杀。但是惊人的一幕再次出现,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曹彬居然退兵了。而且是毫不耽搁,直接撤回了长江北岸。8 v4 o* D( ?9 W) w& ~( J  |: ^
  南唐人彻底懵了,开始举国思考曹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是答案还是不知道,只是据当时的目击证人描述,说紧急撤退中的曹彬,仍然把那些体积庞大,累赘麻烦的民船、竹排、绳索等杂物带在身边,片刻不离。
5 \6 t, A* Q4 a- l  紧跟着又传来了最新的情报,说曹彬最后的落脚点,是在石牌镇(今安徽怀宁)。就在那里,刚刚强攻过采石矶天险的宋朝人变得集体发疯了。7 p# N9 j) v' ~' w0 n6 H" u1 D8 q& h
  $ k4 i) ^7 E# g% k1 I3 Y4 \
  连载(208)9 g) Z& F; o5 |; }
  0 a8 b3 {2 N# v* e# q
  那种情景南唐人能看得清楚,也能说得明白,但是就是怎样都没法了解――宋朝人到底在干什么?5 M+ g+ |" O: K7 L+ F  i
  只见宋朝的大兵们全体出动,他们扔下了战舰不管,全都跳到了成片成堆成团的民船、竹排、绳索等等杂物还有各种钉子、斧子、凿子等等工具之间,他们用绳子绑船,用钉子在船与船之间钉木板,还在水面上不停地量着,测着什么方位,再把一根根的浮标柱子打进水里去……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1 [- C6 V2 |6 u, O. R) d1 s! I  南唐人对这些事生来就懂,事实上如果这些事让他们来做,肯定比宋朝这些二把刀要强得多。但是……但是这真的是那回事吗?( U8 `2 s3 X& u* U3 C1 ]
  会吗?!, s! c! ]0 A6 L; q7 F
  最后他们终于没法不信了,因为这就是在――搭浮桥。
! U* G9 ]9 V7 g& N) k' |, X  一旦确认之后,南唐人立即就笑场了。没办法,就算再严肃再重大也没法不笑了。浮桥,不是这么搭的!全江南的人都知道,水流的力量有多可怕,你可以在小河,小溪里搭临时性的浮桥,可长江是什么,万里水流有多大的冲力,再加上江面足有几百米宽,自有人类以来就从来没人想过要在长江上架桥,不管是浮桥还是什么桥!
- k7 K1 _. N% a; t  ^. Z# e  连从没干过体力活的李煜都在金陵的皇宫里问自己的亲信张洎――这事能成不?$ x. z8 `. u1 E
  张洎――陛下,臣翻过书了,书上没写,所以这事肯定不成。(载籍以来,无有此事,此必不成)6 q( [% \: N6 B5 s# r
  李煜――啊,是这样。我也觉得这是玩哪……(吾亦谓此儿戏耳)4 m  s; P; X+ m5 ~4 d+ w
  但是时间到了公元974年11月9日,曹彬玩出成绩了,浮桥已经跨江而成,直抵两岸,并且就在当天,曹彬命令把浮桥上移,重新回到了采石矶。就在这里,曹彬把自己这次在南征中所需要的最锋利的那把刀子接到了手里――潘美。- H1 z/ g: u/ G- e
  从宋朝国内日夜兼程赶往这里的那支军队就是由潘美率领的征南第二路大军。就在这里,在采石矶,一共有数万人组成的步骑混合部队将踩着这条浮桥杀过长江去。( M9 h- J9 ^: ?
  想不到吧,这里居然就是宋朝预先选定的突破口。但问题出现,长江沿岸千百里,哪里都可以突破,可是宋朝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又险又硬的采石矶?难道这是曹彬的个人爱好?他有强攻天险那个瘾?又或者这是赵匡胤的最高指示,一定要在最强点突破,从一开始就让南唐人彻底胆寒?
0 l0 Q. V; S$ w) ?9 F  不,都不是。请回忆一下当初赵匡胤给李煜的那两个奇怪的命令之一――送一家姓樊的南唐人全家去开封,以及这家人里的原举人先生樊若水。
$ J! w" o( _0 l) B4 f  C. e  樊若水,原南唐举人,屡考不第,但志在千里。他主动给国王李煜写信,对国家大事精心议论,提出各种建议,可惜,没人理他。报国无门,当官无路,更不要说金银美女……于是举人先生很伤心,他扔下了书本,决心寄情于山水,其具体表现就是――划船打鱼。而且他偏爱一个地段,采石矶。就在这里,他日夜不停地打鱼,捞鱼,还时不时往江心里扔下去像网?又像鱼线?或者是系着石头的浮标?反正他神出鬼没的独来独往,坚持了很长时间。之后,南唐人就再也见不到他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L: B4 d5 j$ I, r* v& Z
  直到宋朝皇帝突然点明要他的全家老小。5 F: l' Q# V. l( a! \2 |/ B- e
  紧接着,长江上就恒古未有地出现了一条没有根基,却能稳稳地托住千军万马迅速通过的浮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
; H; \. e4 t2 T" R7 E  9 ^& t; z* t- M. A5 r+ {8 j* \+ l
  潘美迅速过桥。中国的历史开始改写了,不管这时的潘美是不是已经杀心难遏,只想着冲过桥去打开金陵城活捉李煜,他都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晋灭东吴、隋灭南朝陈之后的第三次跨江作战的主力。* h- H" b! [' r9 [, A
  刚过长江,潘美的脚才踩到南唐的土地上,就迎头遇上了南唐兵。人不多,只有一万,带队的是南唐天德军都虞候杜真,是李煜十万火急派过来堵漏洞缺口的。双方二话没说就杀到了一起。潘美纵横沙场,百忙中觉得身后边不对劲,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长江里也一样的热闹非凡。
: ?7 V  Z# M: G0 K  那是南唐的另一路救兵,由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率领,全是水军,任务是要在第一时间里就把宋朝的浮桥毁了。南唐人很清醒,只要浮桥在,宋军就能进能退,能把无数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送过长江来……所以必须毁掉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 r' S. D1 j7 h  但是历史证明,南唐在这方面的成绩极差。不管是以前毁柴荣搭在淮河里的浮桥,还是这时毁赵匡胤搭在长江里的浮桥,他们都没能做到。尤其是这时的郑彦华,此人是个孬种,他在长江里眼看着杜真和潘美浴血厮杀,逐渐崩溃,直到最后所剩无几,他不仅没去助战,更没去救援,而是迅速后撤,脱离了战场。
; B; U  G6 h" i4 T7 H& q  但潘美和曹彬根本就没心再搭理他了,他们真正的目标还在很远的地方,再没时间耽搁了!
4 r+ B& t3 A* h& z4 K  下一瞬间战线全面铺开,宋军水陆并进,就像是一张大网,要把江南每一寸土地都覆盖。但其实中心点却只有一个――金陵城。这是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其战术思想完全是征南汉时的翻版,即用最短的时间,走最快的路线,迅速杀到对方国都的城下。
* V# l7 d3 b- l  G/ Y  只要拿下都城,一切就算结束。因为很明显,不管李煜和刘鋹有多少处不同,他们的身份和处境都完全一样。第一,他们的国家里都没有第二座能和国都的防御力相媲美的城池;第二,他们也都没有寸土必争,哪怕步步后退,可也让敌人举步维艰的勇气。% _& I2 c% L2 ?+ }( g! p
  所以他们注定了只能死守在都城里,等着敌人越逼越近,最后就是终点站之前的等待――人人都知道车一定会停下,问题只在还有多少的剩余时间。* z- d1 p0 z5 k, o3 {8 V$ z: C
  
! J2 j' j2 ^2 h3 z  连载(210)
, S& l( H3 T$ A$ R$ A# Z  
2 D* E8 [/ L# q  时间注定了很少,因为潘美从来都不拖泥带水,他是一把刀,轻刀薄刃,斩筋断骨,就算沉稳的曹彬一直在后面叫唤,要他慢一点都没用。2 T; G/ E( b: w- a4 {. u
  攻势毫不停顿,金陵西南方向的新林寨、白鹭洲、新林港,被一路攻破。此外曹彬尾随着潘美弃舟登岸,同时派出两支偏师,迂回到南方,从背后攻击金陵外围的溧水(今属江苏)、宣州,把金陵城彻底地包围了起来。这时其余的那三路人马也都没闲着,史称连吴越王钱俶都亲自上阵,把南唐的东南方重镇常州团团围困。至于像李汉琼、田钦祚这样的猛人,他们每天都有战报飞向曹彬,再转往开封,记到他们各自的功劳薄上去。4 @* q5 {- G0 I
  到了12月,南唐的国都金陵城被迫宣布戒严,并且同时进入战争状态。其具体反应是,从城内守军中分出近10万之众,前依秦淮河,背靠金陵城,据水列阵,以待宋师。) U) t: Q) w6 r* X. ?  ?
  宋军在秦淮河的北岸止步了。对岸战云密布,宋朝人决定让自己冷静一点。想一想,南唐至此己享国近40年,三代人苦心经营,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它还曾经是当世最繁华富足,而且兵力强盛的国家。就这样,宋军开始了修整,一直到转过年来,到了公元975年的正月17日,宋军才再次开始进攻。
/ t) d# w" }$ k- G  却很难说是主帅曹彬的命令,因为就在这时,宋军还没有准备好运载大军渡过秦淮河的船只,但是潘美已经按捺不住了,他面对深冬时节的秦淮河微微冷笑,突然间纵马跃入河中,率先向对岸的南唐军杀去!/ M, g, y0 m" c3 X& C' h9 V
  强攻金陵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 I. \: R; ^  S4 |" q  潘美带水杀上对岸,与南唐近10万守军展开厮杀。没过多久,他身边就出现了一片火海。这是宋军大将,营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赶到了。此人聪明,当天正是深冬,北风凛冽,他带来了超级巨大的战舰,里面装满了芦苇……还用多说吗?南唐的水寨片刻之间就灰飞烟灭,熊熊的大火和潘美雪亮的刀子让南唐人只能后退,一直退回到金陵城里。/ |8 |# N1 Q8 {" M* z9 d
  潘美率部开始攻城,但是马上他也后退了。而且十万火急地一退再退,直接向长江边上跑。跑到江边之后一口大气都不敢喘,拔出刀子直接就冲向浮桥。没办法,南唐人又在打浮桥的主意,他们是坐着船来的,想想潘美得怎么跑?!/ z. Y/ D5 Y. [* ^
  一路狂奔,满身血腥,潘美在浮桥边把南唐人赶跑,还抓住了带头烧桥的人――南唐神卫都军头郑宾。之后潘美再次回头,赶回金陵城下,这次的目标是金陵城的外关城。3 l6 z8 h8 M( B
  至此,战火已经真的烧到了南唐皇帝李煜的脚下,不管他精美华丽的宫殿有多么的深邃,也不管他教坊里的歌声是怎样的悦耳,城外数十百万人就他不远处呐喊厮杀,想必他还是会听见的吧……那么,他现在正在做什么?
8 y- h3 p6 c( R3 O, b- z  在想着怎样迎敌?还是躲在罗绮深处美人丛中,在瑟瑟发抖,担忧害怕?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1)" G- T* C) Y4 r' z) w
  8 E5 F' l# Y; b1 G  t5 O
  不,都猜错了,李煜好着呢,他神清气爽,精神正常,每天的生活跟战争没有半点的关系,一切都和从前一样的潇洒安逸。
0 }" C- W' }" M& H' w' I" g' X. J, M! m  因为张洎对他说了,对付宋军其实很容易,四个字――坚壁清野。具体的作法就是,只要把地方都腾空了,把金陵城再守住,时间稍微长一点,宋朝人就会自己撤走。5 k! ?3 Z- Z9 `2 c
  李煜相信了,因为张洎是他真正的亲信,亲到了随时留在他身边,就住在皇宫深处的澄心堂里,和另外两个叫徐邈、徐游的人一起主持国政。至于南唐的宰相府、枢密院这些正规办公场合,已经成了摆设。史称“政令不出”。5 h5 M1 ^  b. r+ Q+ o
  而李煜也没有一味的贪图享乐,他每天都把大批的和尚、道士聚集在自己的深宫内院里,除了必不可少的法事之外,他还殆精竭虑深思密谋于一本旷世奇书里――《易》。
1 }. z9 E( ~) Y; l$ i0 o  不知道他研习的是哪一个版本,但在传说中《易》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传统意义上一切文明的起源。在《易》之中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一切知觉,纤毫毕现。只要你研习得法,入神照坐,那么哪怕你身处斗室之中,也会遍知宇宙之事……所以,李煜绝对没有脱离本职工作,他的日子过得紧张而有意义。. h0 ]- a) n. g% x
  何况,他还把金陵城的城防任务交给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武将世家之子,时任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的皇甫继勋。3 I. g" `. @% b  C9 M
  皇甫继勋,这可是赵匡胤的故人之子,他的老爹就是当年在滁州城一定要下城和赵匡胤单挑的皇甫晖。皇甫老将军当年不管战绩怎样,至少是个难得一见的硬汉,不仅战场上勇猛,就算失败了也绝不投降,这都在江南人民的心中留吓了光辉的形象,于是所有人冲着这份强硬的遗传基因,就都期待着皇甫小将军的表现。; K! v9 L, H" @8 O$ ~
  而李煜不是这样,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任务交代了下去之后,他就重返深宫,再捧《易》经,不问外界的俗事了。毕竟,他有那么事的要做。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平淡无奇地过了下去,直到公元974年5月份的某一天。这一天里李煜静极思动,突然想到城墙上去走走。* M" Z: i& M# P$ K! G
  虎踞龙蟠石头城,金陵王气覆满江……李煜独上城头,突然发现外关城己失,举目所及全都是无边无沿的宋军营帐!
% F. Z! e: a: K  E9 \8 g3 q2 Y& u  李煜惊呆了,他知道宋朝人打了过来,也知道长江被突破了,更知道浮桥搭在了采石矶江面,但他从来都不知道他的金陵城已经被敌军团团围困!
2 c0 a8 j& k& M6 O# n# L  但这就是现实,历史证明了,宋军围困金陵已经达到了五个月,这座伟大都城里的南唐国君居然还不知道……那一天在城头之上,温文儒雅的李煜终于怒吼了起来――皇甫继勋,皇甫继勋呢?!要他马上来见我!6 c8 v+ W* O* v0 ?/ b- C! u# h- L
  7 j* m) R6 x+ C& O, R: }
  连载(212)! k3 p9 l  C3 a" ?3 `
  
$ ?9 b" S5 Z+ f  皇甫继勋很快就来了,李煜手指城外,浑身颤抖(气的)――这是怎么回事?城下这都是些什么?!* X  u- s6 p# r/ S: n( d! o) p# p; M  H+ x
  皇甫继勋面不改色,很清晰地回答――宋军。
* |" m  B0 j2 m3 P+ {/ q  李煜差点昏倒,他很勉强地才能想起来下面还要再问什么――我是说,我为什么一直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报告我?!  h+ Q% f- K6 t' i  u- E
  皇甫继勋笑了笑,说出来的话非常地有哲理――那有什么区别吗?臣这都是为了陛下好。因为“北军强劲,无人可敌,即令臣日夜报闻,徒令宫中震惊而已。”
7 H. K7 L: {6 W( \: O  难道不是吗?) |5 p0 d, Q0 @
  李煜彻底昏倒,他再也没什么要说的了,他无力向卫士们挥挥手,示意赶快把这个如此“体贴”他的将军扔大牢里去,马上就扔!但他随即就改变了主意,把皇甫继勋砍掉了事。可砍人的时候还是发生了意外,只见城防士兵们,也就是这五个月里受皇甫小将军指挥的南唐大兵们突然间一拥而上,各自拔刀,一阵乱砍,把皇甫继勋当场剁碎……- x, l# u' z9 k, f- T* Q" |
  然后李煜才知道,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他选的这位年少有为,具有优势遗传基因的皇甫将军在守城时不仅懦弱畏敌,而且非常无耻。他的口头禅就是――“北军强劲,谁能敌之!”,而且一旦南唐兵败,他就会满脸笑容,逢人就讲――我就知道肯定得败,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吾固知其不胜也。”)更可恨地是,有一些偏将军眼看局势恶劣,想出钱召募一些敢死队,趁夜杀出去,动摇宋军的合围态势。可皇甫继勋知道之后,立即把这些人都抓了起来,不论主从,一律鞭子侍候,抽完了之后还得再关起来……
5 M) A3 I) h2 N  李煜长叹一声,只有自认倒霉。可是他事先怎么会知道,同样都是姓皇甫的,而且还是父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的大呢?!但是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李煜所能做的,就是最后再看一眼城墙下面黑压压一大片的宋朝攻城部队,然后默默地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还剩下的家底。. L3 v& _6 Y' h5 j7 [( v6 t
  惨了……李煜不禁悲叹,他发现这时还剩下的除了这座金陵城之外,就只有远在湖口的那10万人了。李煜苦笑了一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冲破重围,向湖口的朱令贇传令,要他火速起兵,带着所有人马来解救金陵!- R1 C* S+ O" l% Q
  信息真的发了出去,历史上没有记载,是谁,怎样冲破了宋朝连绵数里的军营,把李煜的求救命令送到了朱令贇的手里,记录下来的是朱令贇接到信时的反应。
: w# W$ Y& A& H8 t: X6 J  朱令贇很民主,先问湖口众将――怎么办?
2 F7 s7 g. F! z4 b' x  众将答――冲过去,现在正是五月份,长江涨水,正利于战舰出动。
4 ?1 c: n- y/ m  朱令贇却面色沉重地摇头――不,你们的头脑太简单了。想想看,我们如果出动,敌人会怎样?他们一定会跟在我们的后面(反据我后)。我们战胜了,什么都好说,可一旦败了,连粮道都保不住(粮道且绝),那时候怎么办?
4 w) x# x2 ^  I- c* \) M/ i) Z: D  x  众将军面面相觑,听上去很高深啊,那怎么办?就这么干呆着,什么都不干?) @6 V- f; D5 a& ^7 B1 R, d5 t7 ]
  高深的朱令贇再次向他们摇头――唉,要说你们可真是头脑太……太简单了。怎么就想不出办法呢?这样吧,等我写一封信给南都留守柴克贞老弟,让他来代替我把守湖口,这样我们不就还有后路了吗?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了!
" t9 }, Y6 _; M6 Q6 c& |  于是写信,于是等信,于是他们都非常无奈地收到了那位柴老弟突发重病,实在是爱莫能助的消息……于是朱令贇也没办法了,他只好满脸失望地对南方不断向他呼救的皇帝陛下说抱歉,陛下……我,我也爱莫能助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3)1 |# x) a* `, O# W9 R$ s2 u0 k
  7 N# q$ @5 ~! r. }% U' t
  没有外援,李煜开始了自救。首先,他内部挖潜,在金陵城里来了个壮丁总动员,其原则是只要还能动的,还能拿得起家伙的,就都得上战场。# w; q" V; s4 r0 I
  于是城头上就出现了许多 “以纸为甲,以农具为兵”的白甲军,不管战斗力怎样,金陵城头上为之气象一新,人满为患。
/ Q' J& y2 {5 f1 p9 Y8 X4 V8 {/ A* U  之后,李煜思之再三,决定向赵匡胤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徐铉。
- Z" |1 ~" I8 x; z) {9 f, }  徐铉,是一个人,当时任南唐修文馆学士承旨。说实话,这官可真是不大,但是此人满腹经纶,利齿灵牙,名震中外,只要提起他的名字,长江以北的那些不可一世的宋朝大臣们,立即就会晕倒一半。
; `5 U: a+ ~% ^/ X" B  文的那一半。
7 q9 q/ S- }. o7 f  一点都没夸张,话说故老相传,李煜在某年按例给赵匡胤上贡,不知出于何种心理,派出的贡使就是徐铉,然后宋朝就开始举国发愁。不为别的,按照惯例宋朝得派出一名押伴使,全天候陪着徐铉,直到这人离境,但是这时全体的宋朝官员们都在找借口,请病假,说什么都不跟这个姓徐的见面。
/ d0 i( o! j6 K% @- G  因为丢不起那个人。
2 z/ }9 }* r7 t6 Z! R0 q0 c* J( C  想想吧,大家都是文人,应名都是孔圣门徒,可是人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而且人越多状态越好,你却总是瞠目结舌,不知所谓……这日子还怎么过?往小里说你个人声名扫地,可以引咎退休,往大里与一国文人都被人小瞧,碰巧赵匡胤还特别地重视这方面的成绩,这影响可就太大了。& [, _: p4 @9 @5 k* R
  于是最后连宰相赵普都没了主意,只好老老实实地向皇帝汇报,说这个人实在是搞不定,得请您亲自想办法。
! Q% v- o9 m8 K5 T  赵匡胤哼了一声,面沉似水,似乎他也很烦。但他命令把殿侍(宫里站岗的)的名单呈上来,而且强调一定要一个大字都不识的那部分人的。之后就见他大笔一挥,几乎看都没看,就在一个人的名字下面打了个挑――就是他了。
  c% ~( ^. e$ `' W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好容易有人顶缸,立即照办。于是噩梦就此出现。只见一路之上,徐铉出口成章,语惊四座,没完没了,让江北所有文人心惊肉跳。但是那位主陪的殿侍仁兄却似乎充耳不闻,除了偶尔点头称是之外,作程都默不作声,一语不发。9 b7 O& S/ Q4 }7 w6 \
  徐铉大怒,这是藐视,这是挑衅,这是……还没说到位!于是再说,还是沉默,再说,继续沉默……如此N个回合,徐铉终于元气大伤,疲劳过度,等到他进了京,终于站在赵匡胤和所有宋朝大臣面前时,已经彻底走火入魔,武功全废……
# J- W! Z# ?0 q) X  但这毕竟是稷史传说,正史不载,何况南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论怎样,徐铉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鼓足勇气,调整状态,再次进开封,一定要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赵匡胤拿下。
8 g: @. }! G9 m  任务很艰巨,但并非全无可能。毕竟在几千年以前,文人们就曾经出使列国,游说天下,可以用只言片语去挑动战争,或者平息干戈。那么徐铉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在李煜和徐铉的心中激情在剧烈地燃烧着,他们眼望北方,心潮澎湃,一句共同的心声可以充分代表他们的心情――
3 ]! }2 W# k2 w. W& O6 i  赵匡胤,打仗,我不行;谈话,你不行;所以,一切都还是胜负未定……7 {8 T# D  m! W, s4 M! ?' \' Q
  4 c* w+ |+ X( p$ I5 y  c
  连载(214)! f2 a5 y: o3 A+ A4 d
  
# ~& A- h# i+ t& @  公元974年10月,南唐徐铉终于走出了重重围困中的金陵城,他坦然面对宋军的刀枪,从容地说,要见宋军的主帅曹彬。3 P8 r& n+ H/ u# f, `9 e, E+ Y0 [
  曹彬接见,问明来意之后,派人护送他渡过长江,以敌国使臣的身份进入了开封。开封城里即刻气氛紧张,不为别的,徐铉博学强辩之名,实在是骇人听闻。但要强调的是,徐铉这时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他真的是要为李煜扭转乾坤。% L1 Q2 K7 q5 U* `1 J2 X- c
  来之前,李煜曾对他说――你既然要去,我立即就命令朱令贇按兵不动,不让他再来救金陵了。(汝既行,即当止上江援兵)
; ^, [( I7 |' j" ~+ `  d7 T% ~( s  徐铉不解,问为什么。
  @2 T: `1 ~) R8 j  李煜长叹一声――我派你去求和,但又召救兵,你不就危险了吗?(方求和而复召兵,汝岂不危?)$ L4 j1 l$ [. A9 g
  徐铉缓缓摇头――陛下,请把臣置之度外,该怎么办还要怎么办。(当置臣于度外耳)7 {) u) \/ i7 {
  李煜当时就哭了,什么是忠臣?这难道还不是忠臣吗?但是局势危急,李煜只能忍痛让徐铉去冒险。为了成算,他又写了十几张纸的私人信件给赵匡胤,让一个叫周惟简的亲信道士藏好,这才让他们启程。) e% Z" [. ~) ^7 N, x5 W
  开封城到了,徐铉立即求见,然后马上就有人警告赵匡胤,对徐铉不能大意,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宜有以待之),赵匡胤却哈哈一笑,说――只管把他叫上来,其它的你们都不懂。(第去,非尔所知也)  i  J, f6 q% C0 b
  徐铉上殿,他在当时宋朝最神圣庄严的地方,抬着头,声音响亮(仰而大言)地说出江南所有人的愤怨――“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
1 J6 u+ i2 }( j8 H  宋廷震惊,这话很平常吗?不,这正中赵匡胤的要害。谁都知道,赵匡胤每次出兵都要有理由、有根据,不是由对方请求他出兵(荆湖),就是他被迫还击(后蜀、南汉),从来都没有不讲道理,上门欺负别人的时候。而这次征南唐,最冠冕堂皇最官方的理由也不过就是李煜“倔强不朝”,这无论如何都太勉强。
; `+ ^; z+ R+ C' t3 O* ?  但是从来都没有人敢对赵匡胤说什么,可现在徐铉居然上来就揭赵匡胤的底牌,从根儿上让赵匡胤原形毕露。
( V8 b; e  i7 ?  人人都在看着宋朝的皇帝,赵匡胤这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他可以当场大怒,无论是胖揍徐铉一顿,还是把他轰下殿去,都很容易而且正当,毕竟徐铉以求和的身份,却说了指责批评的话,其实就算杀了他又能怎样?胜利者不受任何指责!# M1 K4 {. f+ n; z2 }
  但是赵匡胤却没生气,他很从容地叫徐铉走近些(帝徐召升殿),让他有话尽管说完。& y# U; ^, \1 D  s! j
  徐铉更加气愤,南唐多年来种种委曲求全的事涌上心头,让他脱口而出――李煜事俸陛下,就像儿子对父亲那样孝顺,有过什么过失吗?你凭什么派兵征伐?(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之后他反复论说,慷慨激昂,史称达到了“数百言”之多。但是很不幸,迅速进入辩论状态中的徐铉忘了自己从最开始时就走进了死胡同,留下了致命的破绽。
7 `# O, S" p! |% \; j, I8 {+ `  等到他终于告一段落之后,赵匡胤只平淡地回答了他一句话――你说我和李煜就像父亲和儿子,那好,你说父亲和儿子能分开住吗?(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 l: E* r- T/ E$ T/ `
  徐铉一下子愣住了,他脑子里电光火石一般地闪过一条无论如何都再没法辩驳的“真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所有儒家弟子必须永远遵从的天地立心之本!) k, K% j8 \3 l3 K1 [' O  E
  还有什么能说呢?赵-匡-胤……算你狠!徐铉无比痛恨自己,没想到自己满腹的经纶,竟意外地败给了这个出身行伍,一肚子草苞的强盗皇帝!
' u8 p4 |. K+ U6 J6 L% V! t! H! L  但是说什么都晚了,在他的难堪中,道士周惟简拿出了李煜亲笔写的信件,呈给赵匡胤,这是最后的努力了。让人欣慰的是,赵匡胤当场看信,但看完后说出的话让徐铉加倍的愤怒。- o8 d: J& J7 f  R
  赵匡胤说――你们国主所说的话,我看不懂。(尔主所言,我亦不晓也)
" K7 ~  s: T2 c3 d' _8 @0 @- X/ G  还能再说什么?徐铉一行人至此已经彻底失败,而且无话可说。因为赵匡胤从始至终,居然还是那么的宽仁大度,胸襟似海,让你找不到他半点的不是,你所能做的,就只有郁闷至死。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5)
! N' c$ U) r% `" F  ( Q. r: h6 s% X: w
  徐铉失败了,金陵、南唐还有李煜的命运就全都维系在一个人的手里了――湖口大营,朱令贇。那是江南战局最后的一点点变数,毕竟那里还有南唐的10万大军。
3 S. b5 O/ h  i* |( F4 E& h  公元974年10月的中旬,也就是徐铉终于满腔愤怒地离开开封之后,朱令贇再也没有了选择,局势要求他无论如何都必须出兵了。+ N5 V1 }0 `6 a) [
  朱令贇倾寨而出,再不回顾,什么后路或者伏兵他都不在乎了。史称他集结了所有力量,对外宣称有15万之众,然后让士兵们坐上能容纳千人的超大战舰,以及长百余丈的大木筏,顺流东下,直扑采石矶。他的战略还是先利用南唐水军的优势,拦腰切断宋军的进退之路,然后再顺江而下,直抵金陵,去拯救他的陛下。! k* i9 L0 Z; v" T9 }% P3 H& L
  这个计划很老套,真的不新鲜了。但历史证明,这正中宋军的要害,其实战争中南唐人一次又一次地瞄准了浮桥就说明了问题,这的确就是宋军的命门――无论是进退,还是必须的给养,都必须通过这座浮桥来实现。所以这就是南唐之战的关键,得浮桥者得胜利!
, {3 i' O7 R1 e/ E" f! l5 n- |( \  宋朝方面,一直屯驻于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西路军主将王明,马上就发现了朱令贇的动向。王明立即上报,要求调集重兵拦截朱令贇。而这个消息直接惊动了赵匡胤本人。. O  S! @* q2 q
  赵匡胤亲自批示――调兵来不及了,但必须得拦住。否则湖口之兵朝夕之间抵达金陵,则我军必解金陵之围!
; i7 Y( S1 f" N$ M* V' Q  之后赵匡胤安静地坐在开封皇宫里,沉默了很久,然后传令给王明,要王明在朱令贇进兵必经之路的江面洲浦之间竖立桅杆形状的长木作为疑兵。他打赌,生性谨慎又多疑的朱令贇一定会上当。果然,朱令贇迟疑了,人没法违背自己的本性,就算抱着必死之心出击,朱令贇还是在一片林立无边的“桅杆”前选择了稳妥。他停了下来,开始了小心观察。- R4 \' S; g1 [1 ?8 ^5 j
  而就在他的观察中,曹彬赢得了千金难买的时间,他派出了部将刘遇率战舰增援王明。时间很快就到了当月的21日,在这一天,王明和刘遇汇合了,他们一刻都没耽搁,立即就向刚刚到达了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皖水入江口)的朱令贇发起了攻击。
0 ?5 D' K3 c( e# T  v" ?  战斗刚开始,朱令贇就感觉到了凶险。不为别的,他的强处已经变成了他的致命伤――超级巨大的战舰,尤其是他的座舰,史称舰有十余重,也就是说是楼船,已经达到了十几层的楼船。甚至连他们的木筏都有百余丈,就是说有300多米长……可是再看看航道,这时正是十月份,冬季水涸,船行缓慢,船越大操纵就越艰难,就算是在长江也不可能违反自然规律!: I2 z: _8 g* }9 C0 `+ |
  但是朱令贇不愧是南唐数一数二的水军名将,他当机立断,不再用常规的水军战术。当时他在偏西南,宋军偏东北,初冬的天气里罕见地吹着强劲的南风,朱令贇突然命令把大量的桐油倒进江里,然后纵火点燃,顿时一片火海向北漂去,把宋军淹没,史称“遇军不能支”。
) c: r; z" K4 s$ L$ ~  但是谁能想到,胜利的天平刚刚向南唐稍微地倾斜,命运就再次残酷地捉弄了江南人。风向突然变了,南风猛地变成了北风,剧烈的变向让朱令贇措手不及,熊熊的火焰一下子就把他和南唐水军彻底包围……下面的事就不必再多说了,南唐水军的船越大,可烧的东西就越多,火势就相应地越大。  w+ M, x) n# U# C
  南唐的湖口水军就这样全军覆没,朱令贇指天斥地,愤怨无及,最后投火自尽。至此,李煜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史称“金陵独恃此援,由是孤城愈危蹙矣。”  a6 U  v9 A0 [6 f$ e6 K3 ?
  7 N4 |; |! |/ g* b* Q4 V( |! S* l7 I
  连载(216)
( p) G: J. d) g, d9 Z) a! o  4 K: e4 ?$ B5 {/ Q3 i
  朱令贇全军覆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开封还是金陵,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安静。谁都清楚了,大局己定,南唐就连理论上的反抗都不可能了。
0 X1 d0 {2 D* P/ b4 Q3 R- ?6 t2 t  但是李煜却仍然不死心,他作出的决定让人费解,但是其实也非常的正常,因为谁都有挣扎求生的权力。李煜决定,派刚刚回到金陵的徐铉再次出使开封,为南唐的生存再进行一次努力。
6 \: F& s: B+ m  出人意料,徐铉竟然又答应了,其实上一次他能从开封城里回到围城中的金陵,这本身就是极其的难能可贵了。因为不管成功与否,他都忠于臣节,自归死地,谁都得承认,这大有战国先贤之遗风。但是这一次李煜再次开口,他就再次同意,无论如何再去一次开封,为南唐,为李煜再努力一次。
" B4 C) P) W$ i9 R4 a& v; Q  好说话的曹彬再一次放行,而赵匡胤也再一次接见,只不过接见的地点换在了便殿里,没有了上一次的正规和隆重。徐铉不敢挑剔,他尽量温顺地说――李煜实在是因为病了,才没能入朝觐见,并不是他敢抗拒您的诏令。恳请陛下稍微缓兵,以保全江南一方百姓的性命吧。(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9 _8 }* z9 D: _- e
  这时,人见人怕,灵牙利齿的徐铉已经容颜惨淡,近乎恳求,历史明确记载,“其言甚切至”。但是赵匡胤却不为所动。徐铉不甘心,他“反覆数四”,与宋朝的皇帝辩论不休,到最后终于没法克制自己,变得“声气愈厉”。
( s' Q: j6 r, k# w6 T1 v  而赵匡胤的耐心也终于到了尽头了,他感觉这样下去根本就没完没了,眼前这个书呆子根本看不清局势,还在翻着战前的老黄历――什么有罪没罪?什么奉诏入见?似乎这真的是在什么法庭上吗?还是在做什么游戏,有理才能打人,没理就得撤兵?!
: a, Y5 ^$ L* c2 X/ q  赵匡胤按剑而起,怒喝徐铉,说出了人人都心里知道,可就是不往桌面上摆的话――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E  {* B1 |' ~  N( v2 ~
  一语道破天机,其实也是彻底厮破了脸皮,好让眼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傻书生清醒过来,知道自己正在哪儿,和谁在说什么事。$ U* \+ _8 T1 k9 Z" A2 j; y
  徐铉沉默了,历史上记载,这位江南才子“惶恐而退”。但我想,这一定是宋朝的臣子们在为老主子遮羞,因为当时的场面就算一个字都不差地记录了下来,想必赵匡胤的豪壮之情里也夹杂着太多的恼羞之怒。试问普天下谁被逼到了赤祼祼拿刀剑说事,把仁义道德扔到一边,承认自己就是因为你的钱财土地才见财起义、不安好心的,之后还能再有什么自豪之情?9 F+ f4 S9 w- U2 r' w8 E7 @' f
  除非那本身就是个仗势欺人,没有廉耻的强盗鼠辈。
0 O( w& Y: V5 k- j8 p& J/ }/ O& ^  徐铉又败了,他默默无言,从赵匡胤眼前消失,他仍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金陵,还是要回到已经势尽力穷,注定亡国的李煜身边。在他的身后,赵匡胤慢慢放下了握在手里的剑柄,他吩咐左右,立即把金陵的围城地图拿来,他要再仔细地看一下曹彬和潘美是不是还有什么破绽,因为他从徐铉的身上看到了江南人远远还没有屈服……果然,赵匡胤指着金陵城外宋军的北寨说――立即派人通知曹彬,马上在这里挖深沟,江南人一定会在夜里来偷袭这里,绝不能粗心大意!+ y7 K0 \: \/ I, L/ \
  金陵城外宋军的北寨,真是不巧,那里正是潘美的防区。潘美接到命令,马上开工。果然之后没几天,在一个深夜里,金陵城的北门突然打开,南唐人真的来偷袭了。) q+ U, X$ P/ H
  历史记载这次来偷袭的一共是5000人,可怜潘美和曹彬早有准备,南唐人没有一个能逃回去(皆歼焉)。而天亮后打扫战场,宋军又在十几个战死的南唐人身上搜出了将帅级的符印……这就是公元974年11月中旬以后南唐都城金陵的防御现状,兵都没了,将军们亲自来做敢死队。
7 H2 k# n% d/ Y' C  到了这时,曹彬终于能确定一件事了――金陵城已经油尽灯枯。于是他决定给李煜写一封信。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7)
# a! T* C; R% j: K( W  ( _' k! j- j" R5 Q  T  u; e
  曹彬正式开工。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曹彬在这场战争中的真正作用才开始显现。之前所有的资料都在显示着一件很无奈的事实,即曹彬在这场战斗中似乎无所事事。
$ H0 a9 S$ M0 D: V4 T) ^  比如说,赵匡胤坐镇京城,前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严密掌控之中,他好比一辆汽车的方向盘,无论整车的所有部件怎样精良,动力怎样强劲,要去什么地方,都要由他来决定;而冲锋陷阵,领军厮杀自有勇将潘美,“第一名将”的作用是发动机和四个轮子,所有的力量和前进的速度都由他来体现;而曹彬呢?说来他只是搞定了采石矶,而浮桥还不是由他来设计搭建的……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把全军主帅这样敏感重大的责任交给他?凭什么?!他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 D6 v. ]# s+ u8 n  历史证明,没有曹彬还真的不行。因为曹彬是刹车。
( Z3 C/ i9 t1 d0 E5 m  不论方向盘多稳定,发动机多强劲,或者四个轮子是什么名牌,如果你想安安稳稳,全须全尾地到达的终点站,你必须得有一副管用的刹车。
" D/ g/ u7 H- x4 r# E& t; V2 [0 `' y  曹彬在这一点上绝对合格。) S3 b! m) s5 y4 y- `+ r
  这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曹彬的生平和他的成长经历了。首先,他和赵匡胤相识极早,都是柴荣的老澶州帮成员,而且那时曹彬的地位要远在赵匡胤之上,因为曹彬的姨妈是后周太祖皇帝郭威的张贵妃。这样,曹彬就有了真正的皇亲国威的身份,但是曹彬却绝不乱用这样的特权。历史记载,当时曹彬掌管着茶、酒这样的肥缺买卖,而赵匡胤年青好酒,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牙将,总是嘻皮笑脸地私下里向曹彬讨酒喝,请想象一下,曹彬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 r% A( N1 o9 h& c: b) o6 d: E  其实很简单,一是随手给他些,拿官家的东西送人情,什么时候都是得体的;二是一脚把赵匡胤踢走,TMD俺是谁,你一个小小的牙将敢来空口白牙的要东西,你不想混了是吧?9 a, z9 n9 e: b4 _# y8 _% X
  但是曹彬却不是这样,他把赵匡胤拉到酒馆,自己出钱,请赵匡胤尽兴而归,却绝不动用官酒。按说这样,他和赵匡胤能处得非常好了吧?可是赵匡胤得势之后,曹彬却离他远远的,不论是赵匡胤当上了后周第一军人殿前都点检,还是陈桥兵变后做了皇帝,曹彬都保持距离,绝不攀龙附凤。最后连赵匡胤都纳闷了,直接去找他当面问个明白――喂,曹彬,你过来,我总是想跟你走得近点,你怎么总疏远我?+ F; q* L* i8 P' X
  曹彬的回答是――臣是后周皇室近亲,现在又是您的内职近臣,靖恭守位,还怕有所过失,怎么敢狂妄与您有所交结?(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 [! w, S% X5 h: T& d5 }9 V' S  赵匡胤很满意,已经可以肯定,这是个时刻清醒,懂得分寸的人。于是他给了曹彬生平最重要的一次任务――以监军的身份,跟随刘光义入川平后蜀。历史证明,曹彬的作用无可替代,平蜀、安蜀,他功莫大焉。之后赏功罚罪时,他的表现更加突出。
+ Z5 n4 n4 H( Z0 k7 o4 A! n0 e  曹彬拒绝单独受奖,理由是――“征西将士俱得罪,臣独受赏,恐无以示功。”
2 U* _1 W1 D8 {- l  这理由可以是相当的和稀泥,没个性,甚至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一面,但这无疑对安定团结极为有利。赵匡胤心领神会,对他更加看中,之后随时把他带在身边,比如亲征北汉,完全是重点培养,直到这时派他挂帅出征南唐。9 ^. X" r2 U: L( N* B1 x) z
  但这是信任,也更是挑战,想一想曹彬挂帅之前的官职是什么――宣徽南院使,这个官职应该说不低,在宋代由检校官员充任,或兼领节度使、枢密副使等官职才能担当,但是真正的职权不过是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一切内外供奉、都检视其名物。这都是什么?不过是细枝末节的杂役!
" e5 e3 I1 h$ h  再看曹彬的履历呢――一言以蔽之,从未独当一面。- D  ?1 z  ]  a& c
  那么一个难题就摆在了赵匡胤的面前,军队不同于其它任何部门,要么是高资历,要么是大能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管用,尤其在战争暴发时。那么,怎样才能确保曹彬的军中地位呢?- u0 g. k( D  @# q
  
/ q9 g# s3 y; y0 b8 L  连载(218)8 ~5 e# w! t8 P
  ( P* _# O( d8 y9 J5 j& u/ O
  赵匡胤给了曹彬一件从来没有给过任何臣子的信物――天子之剑。
: C% q! s% b' ?4 e8 c, \* W  要着重说明的是,赵匡胤是当着潘美等副将的面赐剑的,并且当众说明――“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潘美等人立即大惊失色,赵匡胤变了,以前无论谁出征,皇帝都是/ z1 j. d7 G2 M4 d- o; [- S9 u
  其实这句话应该稍微改动一下,变成“副将以下,不听话的斩之。”因为自从宋朝开国以来,在战场上从来都是勇猛过度,杀人过多,从来都没发生过临阵脱逃,畏敌退缩的事。* f( m& Y  U5 S0 Q& |" g
  当然赵匡胤也不是一味地恐吓,他在赐生杀予夺的天子剑的同时,还给了曹彬另一个让人心红心跳的许诺――“待南唐扫平,当拜卿为使相。”也就是说,曹彬会有同平章事的头衔,相当于宰相的同一级别。! |7 W( v8 c9 z$ n
  这是更大的殊荣了,也是更大的承认,从此曹彬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形象更为高大,每个人只要想到以后,就会加倍地对曹彬尊重,相应地也就达到了令行禁止的目的。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在潘美等人羡慕的眼色中,在赵匡胤亲切的注视下,曹彬却仍旧平静如水。
( x* t: k/ o0 q* {: f  如果说他当时笑了,笑容里也一定带着一丝神秘且苦涩的味道,就像他早就预先料定了什么,所以根本就没法真正的高兴起来。0 ?* n9 Z/ O; p
  真的,曹彬什么都懂,他太了解“人”是什么,“权”又是什么了。在他的一生之中,几乎没有任何人的任何心思逃出过他的猜想之外。
' h$ U5 ~! J6 K, f$ z  尤其是这次攻打南唐,以宋朝和南唐的军力对比,再加上战前赵匡胤对南唐的种种压制手段,派谁来不能完成任务?那么为什么要派他曹彬?还给了他这样的特权和许诺?他太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A8 I' q0 P, M) S2 s
  曹彬开始给李煜写信,他直接说――金陵城你守不住了,该干什么你要早点准备了。(宜早为之所)
* D3 j" X' x$ f3 C  而李煜事到如今,只能认输了,他写回信,和曹彬约好,派自己的儿子李仲寓先去开封作人质,然后举族投降。但是说了他又不做,南唐的国储还是不露面。曹彬的耐心就是好,他每天都派人传信督促,并且自动降低标准――国储不必到开封去,只要出城到我的军营,就可以立即停战。(若到寨,即四面罢攻矣)
3 L- y9 p: @6 z$ ]3 e  但就是这样,李煜最终还是选择了拖延,而且他给的借口真的太不上路了,让曹彬都感到被当众戏耍了一次。李煜居然说,他的儿子没准备好出门的衣服,所以不能出城见人。(仲寓趣装未办)2 {! n8 b% c" D5 y4 P5 P3 G
  曹彬没办法了,这时宋军全军都在愤怒狂燥之中,李煜的滚刀肉精神以及金陵城一脚就能踢倒的现状已经彻底让宋军抓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还不进攻?!为什么还不冲进城去?!还在等什么?!可天杀的曹彬却仍然不急,他又警告了李煜一次――“稍迟,即无及矣!”
# f- K: Y! s' H' K  但仍旧石沉大海,李煜似乎打定了主义,一定要死气活样,把拖延进行到底。
$ B% p, h( y$ c0 z" u# a  这时候,曹彬没有退路了,他只能狠了狠心,做出了一件对整个战局都至关重要的事……他“病”了。他对外宣称自己突然得了重病,重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没法办公的地步。于是所有的大小将领们都拥进了他的帅帐,来看望这位现在的主帅,未来的宰相。3 g, i- C$ S% x8 {; v) k
  只听见曹彬用虚弱的声音说――我的病没治了,是绝症……但是只要能听我的话,我就死不了……你们能听不?
1 l0 b" e$ Y+ K* {3 b7 O2 \& B2 `  所有人面面相觑――听话?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听你的话吗?这还需要保证吗?但是曹彬不依不饶,一定要听到保证,于是大家就只有保证。, x& K3 }: y( t( S+ {& \. W" i
  这时曹彬才说――“愿诸公共为信誓,破城日不妄杀一人,则彬之疾愈矣。”: ?- B, j* j) U8 c8 S" k2 Z
  说这句话时,曹彬一定还在气喘嚅嚅,显得病骨支离,但是在他的身后,那个经典的极为特殊的装饰品,一定已经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让所有将领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把赵匡胤亲自赐予,能杀任何人的天子之剑。2 X. K$ s! x) @5 _8 `  @; _
  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曹彬有权不用,却用这种变相的恳求来“感化”大家,给他的个面子,别杀金陵城里的俘虏,让他“别病死”……于情于理,仁至义尽了吧?; M: _4 n# y* p: ~
  就这样,时间终于到了公元974年11月27日,这一天,一切都要结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9)* Y+ V* Q# |/ p+ d* T( T
  : c9 L2 g- a7 t' n; f
  我的名字叫李煜(1)+ ]/ ?7 @$ ~9 d1 r$ O6 u+ N# y
  
" A0 ~" R. |; Q# |1 `0 g8 m  我的名字叫李煜,不过你要是这样叫我,很可能我会茫然四顾,不知道你叫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因为我的名字叫“从嘉”……我从出生起就叫从嘉,我的父皇这样叫我,我的母后这样叫我,而娥皇,她也这样叫我……
2 N/ T* ?; @( G) _; Y) p/ `  李煜,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叫这个名字,就像我从来都没有盼望过自己能成为南唐的皇帝。* `' z5 v1 l1 ~3 s( T  \2 Y
  但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会出生在这个动乱飘摇的年代里,而且还生在了所谓的帝王之家。这是幸运?还是一切悲哀的开始?我不知道,就像更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要给我一副与众不同的相貌。  P' C) `9 ^6 l8 M2 E! I8 ?
  传说我出生时,我那英明神武,识见非凡的祖父已经在五代的“吴”国里大权独揽,但是他仍然甘于臣位,不敢篡夺。可是当他看到刚刚降生的我时,就立即决定了要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因为我生有奇相,就像古时的圣君舜,和秦末时无敌的霸王项羽那样,我生就骈齿,且一目重瞳。每个人都承认,都知道,我天生就是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3 `9 j, k* C# I  可是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样非凡的我,在家里却只排行第六,我上面有五位哥哥,皇帝的位子离我远得遥不可及。何况还有我的大哥,那位南唐皇室真正的太子李弘冀。' j9 R6 r1 t% W" j4 G( ~
  我的大哥是个遗憾,我想多年以后,南唐曾经的子民们提到我时,会哀伤地感叹,说那个仁义的、和善的、也是懦弱的李煜真是可怜……可提到我的大哥时,他们一定会扼腕痛惜,说南唐如果有弘冀太子在的话,一切就都会不同的,或许南唐就不会灭亡。
; S7 O8 b2 `$ C: w- R) W1 v  我的大哥文武全才,就算当年与后周交战时,面对那个战争狂人柴荣,我的大哥都取得过胜利,远远比我的那些做全军主帅的叔叔们强得多。而且他还有比我和父皇都更适合当皇帝的先天优势――他的心是硬的。& {" O( S! y0 Q3 w3 z& d- I2 k& i
  为了皇位,他能一直打压我,更能把叔叔李景遂毒死,但是不知怎么搞的,他突然间就病死了,死的时候才将将20岁……哦,我忘了说吗?这是我大哥的早逝,而在他之前,我的另四位哥哥,也都早就死了。这样看来,人生真的是有命运的。
& J  ]6 t2 C: T" @* b! R! v# e6 L  ^  命运给了我百世难逢的圣君之相,更把我五位哥哥的生命夺走,一切都在预示着,我就是皇帝,我,没法逃避……于是就在我25时,我埋葬了我的父皇,正式成为了南唐的第三位皇帝。从此,我就成了李煜。- `. S7 l) D8 Q6 b
  “煜”――光辉明亮的火光,所有的人都在期待着我像一团烈火那样,让已经沦为北方王朝的附属之国的南唐重焕生机,更盼望我能像我的神奇相貌所预示的那样,振兴祖业,统一华夏。但我和我身边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多么荒诞的梦……其实多么简单,你能让长江北边那个叫赵匡胤的人放下刀剑吗?同样的,你似乎也没有办法让长江南岸姓李的人放书诗词和书卷。+ p" S+ W! V$ D: G
  
2 s9 Z- g9 O4 V, M  连载(220)
- U+ Y" e, b. A1 v+ J9 m  
- K6 a; C! W2 Q+ z* U* f8 X  我的名字叫李煜(2)) _  z) X/ V. X& H, J) U$ e7 g
  
" I1 C1 @* v7 b+ Q4 j  我不否认,我很奢侈,我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的皇宫以销金红罗为幕壁,以白金钉玳瑁装饰,在外苑,我广种梅花,每年当我的生日时,宫女们会用红白绫纱百余匹,做成月宫天河的形状,以供游乐。当春天到来时,我们又在宫殿中四处梁栋阶拱间密插各式花枝叶蔓,奇丽清雅,我称之为“锦洞天”……就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的妻子娥皇会亲自为我弹奏已经失传的唐代古乐《霓裳羽衣曲》。这是娥皇根据几页残谱而悉心钻研补成的。" f' [) F- C9 v3 r. t& O, q7 B
  而我的舞女“窅娘”,她在金莲花上为我翩翩起舞,“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她体态轻盈,以丝绸裹足,她的脚纤小弯曲如天边新月,宛如水仙凌波……美得就像一个不真实的梦。! ?, w: o4 ?' }! a8 p
  但这一切都毁了,毁在长江北岸那个叫赵匡胤的人手里。我不明白一个人的欲望为什么会让千百万人都跟着发疯,北方人开始向南方不断地发兵侵略了,先是荆湖,再是后蜀,然后是南汉,最后终于到了我的南唐。
* _4 j0 ^* R' [: S  每一个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会放任赵匡胤去攻打我的周边,为什么我会帮着他去劝说我的邻居们不要抵抗,甚至宋朝的军队把我金陵城团团围困了,我仍然躲在皇宫的深处,要在围城五个月之后,才知道事情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为什么呢?
& @. M9 `$ [$ F7 m- t' `$ I7 ?  我真的是个疯子,一个蠢人吗?* [) R$ X  ^, O( J6 t2 r* E
  那么我应该怎么办,亲自拿着刀,跳上船,冲过长江去找赵匡胤拼命吗?那会有用吗?9 V6 L7 v! O' Q- X" n& ~  U
  这样的事我的祖父能做出来,我的父亲尝试过,我的大哥盼望过……可到了我,南唐的国力、军队、士气、民心,还允许我这样做吗?
, }% Q- m0 f3 n. Y$ P  我知道,我这样说时,会有无数的人笑话我在找借口,他们会说,我天生就是个懦弱的人,注定了就是个失败者。何况,我还杀了林仁肇、潘佑、李平……这些难得的忠臣。/ a' D4 }" Q* I- Y! y8 S8 C8 v
  不要问我后不后悔,那些毕竟我都做过了。而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做这些的时候,一切都是为了平静。8 \1 A5 v3 _- N9 d+ j8 G7 W( k
  13年了,从我登基做皇帝起,平静就是我唯一的愿望。每年我都要用丰厚的贡品和谦卑的词句,从赵匡胤那里换到它。我不愿改变,哪怕是林仁肇劝我趁宋朝国内空虚时发兵,或者对吴越先发治人,我都拒绝了。或许我真的很傻吧,错过了那么好的机会,但是你们谁能理解,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守住眼前的一切,只要我的目光所及之处和往常一样,那就什么都好了。6 a8 Z6 }9 G2 J2 m7 c
  那样我的心灵就会告诉我,生活仍然没有改变,我仍然可以在我的世界里悠游快乐地生存……所以,我才会杀人,才会继续地向宋朝讨好,才会在宋朝的军队杀进我的国境时还没有准备!5 ^. p% L& X% i! X' w4 T2 W
  时间多么的无情,我的希望一个个的被破灭了,湖口的朱令贇,两赴开封的徐铉,还有辜负了我的皇甫继勋!当这些人都成为往事时,我最后的时刻也来临了。11月27日,宋军的主帅曹彬告诉我,金陵城必将在这一天被攻破。我知道,他做得到,而我给他的答付是,我将在我的皇宫周围堆满干柴,城破之时,我就带着我全族的亲人,在这片火海里化为灰烬……不管怎样,那也会是一片炫目的光彩吧,就像我的名字――“煜”,希望我能用这片最后的光芒,洗刷掉笼罩在我名字上空的“昏庸”、“无能”、“懦弱”等等的耻辱字句!
- g# C5 s5 H6 \% N" z# t8 x  }  远远的,金鼓厮杀声近了,那很慢,我知道,那是众多的南唐将军们仍然在为我拖延、抵挡这最后时刻的来临。他们会是呙彦、马诚信,还有他的弟弟马承俊,他们都和陈乔、张洎一样,无论是生是死,都为我尽最后一点忠心。就像陈乔,他刚刚在我的面前自杀,决不愿亲眼见到我成为亡国之人。而张洎在默默地流泪,他说――陛下,我会一直陪着你,哪怕去开封,我也要留着这条命,去为你向赵匡胤申辩你的冤情!
( b! L  V" W6 T) E6 ?+ p* k3 s  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把什么都忘了,甚至忘了命令守在殿外的军士把干柴点燃。我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又抓住了一支笔,一些字句像是从天外飘来,像是那份无情的命运在给我的最后判决暗示一样,从我自己的手里,流淌到了纸面上$ s, V3 ]" e8 Y  W0 k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7 j6 r4 ?" g9 r$ x
  后面还有好多的词句,但是突然间杀声到了我的身边。城,真的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7 15:31 , Processed in 0.0248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