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4|回复: 5

无恒不足以为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6 0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美中:无恒不足以为医
8 z* H7 e: s  {$ }6 o5 F4 v" o) n
传承治学精髓  v+ a5 W6 q' h) R. _" _
天道酬勤
# f5 J% K) ]: x8 P恒则通仙
3 ?; B& Z: O% L( i& |( ~  
7 U/ U; [; D4 N; T9 t    : J; L1 e- R) z+ r$ r2 s
  
2 F' Q' u- M( X     【作者简介】岳美中(1900~),名岳钟秀,号锄云,以宇行。河北省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二十五岁时因肺病吐血,
$ N0 \' i* K) D$ y$ H- t; U     发愤自学中医。曾行医于冀东、鲁西一带。解放后曾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唐山市卫生局顾问,后调中医研究院工作。& H' v5 D  W+ K/ G# ^0 [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垒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中医教授。
( M" e% \+ J9 m) H0 l' b     从事中医工作数十年,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肾病、热性病、老年病等有深入的研究和较好的疗效,) E; c( x* E6 [0 U! H  I# Z
     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名望。主要著述有:《岳美中论医集玲、《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医话集》《岳美中治疗老年病的经验集》# H/ p1 {) J3 u  F5 ]8 M
     以及《中国麻风病学汇编》等。/ S# i* C7 _  h  a( Q, k3 o
: |# R2 B, ~0 A3 C" y6 |: }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卖,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 R$ _# c$ {3 s* G/ h% y& I; C
    我是老大。八岁上,父母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家种能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供着我1 J0 h, @# M9 p. e" q. {: R( _3 Z: z
    读了八年私整。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滦县城考进半自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这种求学的情况,我在《六卜初度》的诗中,
6 h2 r5 |! w7 t; f* K& p    有一首写到过;8 E. E& {3 i$ Y# t, Q/ H2 L

$ J& A+ @6 H) b, {    少小家贫病不休,+ @3 w' R: q9 v
/ c$ ^: O( H* m2 r
    学耕无力累亲忧。
5 I& K, T+ Q5 w' Q, A2 q1 R) S( E  p3 q& Q! i' `
    因规夜课迟安梦,
! @2 F" t/ ]8 o8 s8 W
2 m' E5 M; Z% ~6 l* L! ^7 v6 t7 d0 o    为各束修早饭牛。
& P  R2 [' e1 ~) @5 U
: X% j* e8 H1 |  s    酒食屡谋精馔供,
) _( b! f. y9 Z4 K9 y+ d- z
2 g4 }0 S- n# X    序庠频遣远方游。6 @! n# w7 c: K2 S
1 R2 a2 S1 I' c, v" x
    严亲纵逝蓐亲在,1 {  ?% g4 l, d, [0 ~
& Z5 W  L7 F/ F5 n; g
    六十该儿也白头。" w6 g  ^6 I- B* `: M
- a9 t: Q! ~# \
       我十七岁当小学教员,一面教书,一面随乡居的举人李筱珊先生学习古诗文词。其时,军阀混战,濠县正当直奉军争夺的要冲。
& z4 Y3 |* w, I5 r       烧杀奸掠,民不聊生。我当时抱着空洞的救国心,慷慨激昂,写了小说《灾民泪》、鼓词《郑兰英告状》、
+ B) Y, e: a0 R% u2 ]& S     《民瘼鼓儿词》等许多诗文发表在《益世报》等报刊,想转移风俗,唤醒痴迷。但少年意气,呐喊无应,转而想从古书文中找出路。
4 [0 L7 d& q. O5 v0 ?; r7 {# h     一九二五年夏,听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又和裴学海等几个同好一起重温经学,兼研小学、史学,准备投考。
9 \* X5 e! @9 s/ S     暑期应试落榜。虽然受了一次打击,却更加发愤读书,每日教书、写稿,苦读并进。
( P  U% d. H8 M0 \% D     不久,累得吐了血某医院诊云:"肺病已深,非短期可冶。考学无望,教职也被辞了,真觉得前路漆黑,大难将临,
& y3 p1 D1 q; r# ^" k9 b1 x     儿无生趣,又不甘心那样死去。难道医学对肺病真的没有办法吗?床第呻吟之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
! O  _. U$ ~( J# ]- a! z     买了《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吃药。一年多田野间的生活,休息为主,吃药为辅,
% ?6 O8 {; P8 _- o7 A     肺病竟慢慢地好起来了。觉得中医确能治病,于是专心学医,自救救人。' u' E! Q3 [1 k1 P! S2 l4 u

" B- H. `- E( t9 [$ ?     学医,到哪里学呢?穷乡僻壤,无师可投;家口为累,又无力外出从师。只好托朋友找了一个村塾工作,学生不多,一边教书,
, w8 D7 A* I$ t4 ]/ C5 u8 ~     一边学医,一边继续写诗文。( K8 J( y) m/ ]

4 ^# u0 t7 \  q0 s& K    这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和爱好,二是想小补于经济。2 G3 T7 \# `; Z: c
4 b- b) X4 a# ?3 ^
    学资供养家口,稿费就用来买医书。三年之中拖着病弱的身体,日教夜学,读了明元以后许多医学家的名著多种。
3 m8 O0 Y0 Y6 |& w! T    缺少师友商问,就反复钻研揣磨;为了体察药性,就攒钱买药回来品尝体验。能尝的药,大都尝试过。有一次尝服石膏过量,泄下不止,
% ^8 `8 N$ Y* @# Z4 S/ U- c6 g6 U    浑身瘫软,闹得几天起不来床。学东知道我在读医书,有时家里人生病也找我看。我慎重地认证用药,往往有些效果。4 N7 _7 U7 _7 r' b# V

! V- D0 l! q( F, x/ w( x( e! t  C    一九二八年春天学东一个亲戚的女人患血崩,找我去治。初不敢应,后经学东面恳往治。几剂药后,竞见平复。
( |& N+ E+ u5 G$ C% y    春节时,全家人坐车前来致谢,引起轰动。
4 C, h  m. u# ~+ E) w' J! U* h    就在这同时,邻村一个叫徐福轩的小木匠,突然发"疯"。烦躁狂阉,忽地登高跳房,忽地用手抓炕,新铺的炕席一抓就是一片。
% D) F4 }1 C# c: K2 x/ D$ _    发病月余,家里人捆管不住,经医不愈,村人荐我。我细察其脉象症候,系阳狂并有瘀血。; c6 I; B. {- G: A& U
    予调胃承气汤,仅一剂竟拉赤屎而愈。阳狂一病,并非难证。但在当时,村人却传为神奇。& y/ O: \* H; F, D, G$ }6 o
    找我看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 P( q9 Y( d: N6 p
  B& v) {5 m8 Z5 u3 K) s: z       一九二八年秋天,好友吴绍先古道热肠,和几个朋友凑了点钱,在司各庄帮我开了个小药铺,劝我行起医来。: v5 y/ k( N3 _9 Q, c
    说是个药铺,起初就是一间小房,里边一张床,两个药箱,几堆书。睡觉、吃饭、看病、卖药,都在里边。后来起名叫"锄云医社"。
6 f! D! d5 I  p- ?8 v6 J* ]" M8 K; Q% R    因为原来教的一些学生的家长不愿易人,"恳我继续执教。一则于情难却,二则光靠行医难糊家人之口,! p/ z, `  g' e) X7 X
    后又和两个友人一起在医社后边的一间房子里办个"尚志学社"。白天,看病卖药之外,在讲四书五经,5 S* |8 I) n0 I/ u
    晚上,攻读医书,思索病案。我行医之初,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辨病投方,疗效并不高。但几年之中,3 _, J9 I' m* v% ~# G; [5 b0 y" h: D
    却对农村的经济状况,疾病种类、药品需要等,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从读书的惑豁、临证的效失、病家的愁乐之中,
- s- Y9 E8 b$ @6 i  |3 H1 u* w0 r    进一步体认到中医学术对社会人群的作用,益发坚定了终生研讨中医学,献身学术的决心。
8 C# W. c( m, w: m" Y$ \+ A9 H3 ?7 \* g6 D& w. u: Y/ S  y
    医之初,生活十分艰苦。出诊看病,经常以病弱的身体,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奔波于夏日的湿暑、隆冬的海风。
; v8 B6 H; [7 A) i    有人功我还是读书找个差事谋个前程,我当时曾作《遭情歌》述说心境。其一是:9 Q- ]$ n; G+ t3 L9 A, B" z$ [

% u/ o5 u, D0 U, T6 t    懒粤弹,不学仙。觅奇方,烧妙丹.针砭到处症瘕散。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山中采药云为伴。( V; `, M" i- ?' e4 \/ c
    莫讥我巫医小道,且羞他做吏当官。" J# I& L! I$ q. M- v

. i; Z2 F# b( @, }5 g& ~    一九三五年,朋友把我介绍到山东省菏泽县医院住中医部主任。一边看病,一边教授几个中医学生。
- ?- V: _, F! L+ o( P: g
0 J/ D+ Q7 d$ h    不久,灾难就接连而来。先是¨丑夏,山地震,烈风雷雨,屋倾墙崩,连续数月,辗转逃避,倪存生命。6 b) V( F6 h( s9 A, E' ]
    不久就是日寇进攻山东。一九三八年春,我应诊到博山,遇日寇攻城。被围在城内五天五夜。城破后,落荒逃到济南。2 [8 D: z- G* g/ `# L3 f+ d
    身上一文不名,几箱书籍无处去找,仅剩下随身珍藏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一本和数册医稿及《习医日记》。& z& U0 w; ]) i  O
    为防路上丢失,从邮局寄回家。都云杉先生送给了二十元路费,只身由洛口过黄河,千折百难地逃回了家乡。
5 i% K/ l7 L7 U    人倒是活着回来了,邮寄的书稿却总未收到。行医十载,流落千里。
( e. G6 r  U2 j" b4 q1 S5 Q" Y
8 s4 Y4 [5 R6 ?$ G, }$ j, p% i& H    身上,仅一条御寒的破被和一根逃难用的棍子眼前,是一个沦落了柏家乡。茫茫冀鲁,竞没有一个医生悬壶之地!; s- `) c1 E, h* B1 i  }; y) V9 Z1 B

  L- v' U% [4 @  f: R& x/ M9 d    悬壶无地,只好重操旧业,又当了半年小学教员。暑期,教员集中要受日本的奴化教育。我不愿,跑到唐山躲避。
  ]) d" g1 U( ?$ d    经亲友协助,在唐山行起医来,一直到一九四八年解放。十年问,我朴素地抱着两条宗旨;做一个无愧于祖宗的中国人。! k( k/ M$ h$ [9 `4 H
    当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医生。这,又谈何容易l一九四三年,当时做地下工作的一个学生为八路军买药,暴露被捕。
1 r, g: h7 p& C- j    经我保释放走后,日本特务每日或隔日上门寻衅,一直监视了我三、四个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能够从容临证和专心治学呢?
. y% b; O6 \9 S2 L% x    但是,既做医生,又不容对病人不负责任,不甘于学业的荒废。十年问,我以经方为主兼研各家,以求提高疗效;) d/ M' \8 ]) V4 A6 M4 s
    擅读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余册《实验药物学》笔记,研读《甲乙经》,访求师友,对针灸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 |+ o3 S+ P3 C7 T& U0 Y
    这十年,我正当壮年,刀匕壶囊,黄卷青灯,用功不为不苦,因为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又缺少明确的哲学思想作捕导,苦自苦矣,
6 G' X/ M4 L; t3 i    却没有做出多少可观的成果米。
* ?! h$ Y6 g2 n" b3 @/ a% `# |& X# d
2 l, k/ P! ~5 \* D# X9 _1 }. X; J      解放后,特别是一九五五年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以后,中医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我调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
0 J0 r1 E% e) }4 T  B      才有条件结合读书与临证,对一些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治疗方面,除在国内执行医疗任务外,还曾九次到欧亚一些国家,
5 O! t5 c$ M' w, u      参加掉订丌诺、胡志田、崔庸健等人的治疗和进行学术交流,这是过去不曾想到的。晚年,我考虑得多的有两件事:
* s( q% r+ b3 _4 |8 l. {      一是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多整理出一些留给后人;二是再为中医事业培养一些后继人才。
# X# Z; {1 {- H2 ~7 r     "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时间,我被抄走书物,在医院里喂兔和清扫厕所,其他无从进行。
2 {8 l: ]% w% {) p- X+ ^# H7 b: W0 {     一九六九年八月周恩来总理亲舟安排我去越南为胡志明主席治疗。不久,我被恢复工作。
. ]' N4 d- J1 i+ n% Y  M
% |$ z, a9 {5 L, r# _' d    我自知身体渐差,来日无多,要抓紧做些事情。一九七六年,我为培养高级中医人才倡议多年的"全国中医研究班"招收了第一期学员。0 v; a% A8 u& R7 |1 }. e& q
   我的学术经验开始整理出版。在科学的春天里,工作刚刚开头,我却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次讲课后,病发不起,一至于今……
  r% |" [; d4 `4 K# Q' G# f& f" H( p5 O" i- }+ ]
   我年近中岁学医。一跨入医林,面前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术是如此繁茂丰厚,而又如此繁芜错杂,: m4 y, ~* [- {/ \2 c
   走一条什么样的做学问之路呢?既没有家学可依托,叉没有专师引导或学校的规范,只能靠自己摸索、探求。
9 A2 x4 w9 O. l: V3 |, d( u   回过头来看,也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二是几十年来未脱离过临床。! m3 S2 a: U7 y0 a* d
   我的注重临床,起初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去进行专门曲理论学习和研究。后来,也是因为我认识到,中医学术的奥妙,
% a5 ^7 ?7 a8 T. S6 Q1 t   确在于临床。书,没有少读;目的首先是为当好一个医生,争取当一个好医生。围绕这个目的,$ J* V5 {6 h* V" r5 E7 h
   对历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都做过一些探索。有过徘徊,出现过偏执,也走过弯路,* D% H6 i7 s' v5 H1 k1 W
   才逐渐地得到了稍好一些的疗效和较为深入一步的认识。认识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9 {, `# T4 Y7 k6 ]1 q; o2 O0 |8 w$ h, K: z% S
   第一,我学医之初,是从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入手的。临证稍久,逐渐感到其方有笨伯之处,往往不能应手。
' \. r6 w0 M' l% ^0 V   转而学习吴鞠通、王盂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用之于临床,效失参半。其效者,有的确为治疗之功;有的则非尽是药石之力。
2 q1 \4 u. k  y6 Q$ z) q; E   在一个时期里,疗效总不能很快地提高。思索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对其学术研究的功力不到,经验不够;但细察其方剂,7 R: B2 s* J8 S3 x& U
   也确有琐细沉弱的方面。苦闷彷徨之中,又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前此虽然学过,但未入细)。" K2 L0 L' X5 N" T+ L2 ^2 T- R+ L# {- K
   见其察症侯而罕言病理,出方剂丽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追实验科学之堂奥,
+ O) b7 ^  W! n2 K' z   于是发愤力读。初时,曾广置诸家诠注批阅。其中不乏楮到之言,也常有牵附穿凿反晦仲师原意之处,反不如钻研原著之有会心。7 @) B# B9 R! t2 Y+ v
   于是专熏于研讨原著。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每有应手,则痊大症,更坚定了信仰之心。稍后,又涉猎店代《千金》、《外台>)诸书,
3 h) o; P7 O- ~0 q5 |   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瘥之利器。当时,曾有过一个认识,以为中医之奥妙,原不住宋元以后。从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后期,6 f9 f5 s- q# z
   主要是以古方治病。这中间,还在另一个方向上走过一段弯路。一九三六年前后在山东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应付门面,8 x) H  ^$ A7 c: L5 s* p
   生搬硬套地学了一阵中西汇通的学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疗效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真所谓"邮郸学步,失其故封"。8 C  R8 |! d9 g  c1 o$ `
   苦闷之下,害了三个月的眼病。不能看书。经常苦思其故,好久好久,得出了两句话:"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
2 R4 l' d% m) Y' H   这也许是仅存未丢的一点灵光吧!当时既坷;敢自信为是,又不敢人前道及,只取它指导着自己的治学。
$ s8 P9 f, F/ Z; ~   十年,又归真返璞地研习古老的祖国陕学。( d3 v# V, _- w( C: s" L9 A
   
& R0 g! ?; [9 F' Y2 D0 |# }    第二,第一阶段的后儿年,实践得多了,逐渐感觉到偏执古方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方面,临床遇到的病多,$ Y) V$ K1 W! B
    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戌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究竟是侧重于温补,倘有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 N9 P. S8 X0 p4 V+ y9 u1 r- q$ Z
    持半以论,温、热、寒、凉,一有所偏,在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若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眯目而四方易位。2 h2 e1 Z, m; a4 [1 i5 X4 j
    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困证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
5 z1 {( q6 T/ l& @3 g- P    一九五0年我在唐山就此问题和孙旭初等同仁做过长时间的讨论,进一步受到启发。2 \; D7 F5 i4 [& }3 Z! m* Z$ i0 I
    归纳当时的认识是:仅学《伤寒》易涉子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债事,轻淡每流于敷衍。8 ]7 T: P" x& m, L
    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纽,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
4 W% x  x1 B* ]% i0 C) h5 ~    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 q! Y; R: L3 L. Q& c% R% u5 s3 R
    把这些认识用之临床,确乎有法路宽阔、进退从容之感。这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逸段时问的认识。$ J: F  U% k. R) S
) d0 {6 b* n& a8 X0 p8 L& F; u
    第三,一九五四年前后,我在治学思想上又有了一些变化。此时,我治医学三十年,在读书和临证方面,有了一些积累和体验。  m+ F* K  ]. l- D2 W
    也开始学习了《矛盾论》和其他一些唯物辩证法的著作。并学习着结合自己治学道路和方法上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索。$ k+ Y9 G4 Y7 n: _4 h
    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滔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
+ a; R- T% ^2 B* n9 k, S    但若脱离成方,又会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要补救此弊,不但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地研究辨证论治的原则,
2 ?. j3 ~2 W% f0 h) f' m2 n    还要在足够的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以若干病类为对象,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
; y& L& u; X9 c0 M    因为中医治病,基l奉是采用复方。复方从根本上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逞奏疗效,而不是群药分逞其能。$ U! n$ w; s  E* u. y' a
    而复方方剂中药物配伍和组织,义有它历史地演进变化的过程。从它演变的痕迹中探求用药制方的规律,
! ~8 @" O$ m3 U0 S7 u2 }) ]: H    并结合当前的实践加以验征、补充和发展,指导临床,就能高屋建瓴,动中肯柴。对一个医生,这是又进了一步的要求。& w0 v$ X/ V( O, }# D
    习医至此,禁废书而三叹;学问没有止境,学问不可少停。在我,其知之何晚也。
- S# ^. D( Z% A  j7 X) R1 h    我在当时的一首诗中,写了这种感慨和决心:) P! M1 F7 j; F/ k; q

2 P% d) c* [7 S) n( x, n3 @    于今才晓作医艰,
& z, t1 j6 X6 h% y' ^# l
1 l5 n/ `7 \3 X$ S; u, y* l" \    敢道壶中日月宽。
, ^. l' ^5 |7 \' y2 r: B
* f% i' b! d, g* M4 ^  g2 b, f  }    研古渐深方悟细,
  D# o! r: Q! ^3 u) }$ t
( o$ Q5 ]7 n% ^    临床愈久始知难J
" q" K- p- w2 ]9 t6 N9 J8 i# b% N' M' S
    星槎不惮一身老,. z: M1 d, Q: w; O
5 Y% k6 x$ P4 p4 D
    雪案浑忘五夜寒。
; M% {" c  y$ v. I, _% S* _5 v6 O9 R" t2 a: G6 [% c
    假我数年非望寿,
: S) y( q0 k2 y. w9 p- n
+ z+ E" D. i% R+ l    欲期补拙在衰残。
% F* ~( {6 K! _# ~) k1 a! v
9 l7 C( E- V. W! a6 I1 B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十几年的时问里,我结合临床、科研与教学任务,对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方面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
, g0 `9 i7 h! O% i    对肾病、热性病和老年病等病种的用药与组方规律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凼学力不足和环境的耽阻,
5 z$ ]' b) n) L, `2 t4 |    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Q  X" }1 e' B4 s2 _0 C
6 H' D% N0 h2 m, r7 [/ F
    如何学习和掌握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我们还总结研究得不够。( d1 T2 Z! G, `3 ~7 X& `
    我个人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淡,能说的犬半是走过弯路后的一些感触。
5 L2 Q& O9 c# [* l( `6 K2 P" c& A/ E7 H$ O5 M
     (一)读书宁涩匆滑临证宁拙勿巧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
0 c7 V; w: h/ U) `; ^' G9 F     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
  ^! P- A+ U8 u) \$ Q     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2 q2 ], B% G; r- P: |" t# x
     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 j4 O) N1 C( Z: ]
     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
: Y% u5 n) a( p4 U% c: ]! _2 m  n5 L; w1 N3 r, J; `
    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比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9 e% W3 w. Y0 o. q/ \) `* `. [; @
    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之痰饮,是指水在肠问摇动有声之流饮。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作今义的"稠则为痰,淡则为饮",
. m" d5 B$ |0 y) y& s5 g: \    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积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 F# A! `) N+ ~
    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2 S: p6 m& V+ s7 c* q- s3 e
- ^5 ^* a4 j/ F4 t    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木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人不一样。1 j1 E2 k: @4 ~8 v/ D1 s
    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7 y& X+ {& R' y* P
    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
% k$ @* _8 i/ m    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象童时读的《论语、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争仍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 b. A" o' w/ y
    。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 X; f# V# F! I4 v+ m2 q3 [+ r& Z& h  p# ~% \& Y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
: q9 e( S# ^+ e$ w; m    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圳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敞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以已见。3 y5 e$ P$ i2 Y1 q( S( r( Z0 N
    丑积月累,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 e0 P' N* u4 {( [# k' b0 ^9 d! s8 L+ @  k* P
    临证宁拙勿巧。对l矗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台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求主次配伍,
. `  T7 a. e3 q+ Q    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到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期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0 d* r* C0 j& z( w
    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_己无沦在哪里应诊,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检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
9 ~' P* ~* O' T4 I9 ]( P# I+ Z3 l% m    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5 |5 @4 J/ w$ P% ^- y* x0 ]7 c% p! d$ h# E, S, w
    (二)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我学医,主要是自学。但决不是说,自学不需求师。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
$ a5 b6 [. o$ L6 Z    自学,难免遇到思而不解之惑、攻而不破之谜,更需要清教师友。因而凡有从师学习的机会,尤知珍惜。
5 E3 x7 O% y( D    一九三五年,我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觉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 \( F2 c% p) T
    当时,我看病教徒,诸务虽繁,但对所学课业必认真完成,寄去请教。记得我写过一篇《述学》的课卷,陆渊雷先生曾加了鼓励的按语,
5 V9 Z3 I- H* U) A    发表在《中医新生命》上。这段函授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对我这样一个自学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十分宝贵。一般地说,
- Z3 H* o/ D" j2 ?+ Z    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之人却随时都有。只要虚心汲取他人之长,. r# @; t, v; |1 G/ t: A
    皆可为攻错之石。我在中医研究院和蒲辅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临证、执教的过程中,有时见到他们的得意之笔,恰是自己薄弱之处,4 c+ l; F8 ^& l. v; I( F/ X
    从中比对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比如,早年我用玉屏风散治"习惯性感冒",多是大剂突进。虽数剂可效,往往不易巩固。
+ c2 v0 ]& t7 B: o/ X1 E* R
+ W: H, s" i% J( V+ G    蒲老治"习惯性感冒",也用玉屏风散,却是小量长服,疗效颇好。我思索这里的原因,加深了对慢性病的转化要有一个迩渐积累的过程,
$ n/ ~, m7 T3 _+ |& N6 Y6 h3 F5 @* C7 R有"方"还需能"守"这个道理的认识。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我在任唐ILl市中医公会主任时,
, g5 S3 s3 e- @# U6 }( i; G) p市内有一位高怀医师精针灸术,擅长用"大灸疗法",系其祖传,能起大证。年事已高,秘未传人。为防绝技失传,
! I' A+ \+ x7 {3 S我和王国三等几个同道以弟子礼前去执贽受学。每至巳夜,即趋集灯前,问难请业,无间风雨,袒臂跣足,按桥量度,力求一是。
1 j& K: I9 |/ u8 l4 M/ F终于掌握并整理了这个疗法。
" w+ |! }7 m0 a. e( i' F
+ Q2 L) z% D9 V6 H# A8 u    当时我虽年过五旬,不无劳顿之感,而其中授受之乐,电确有非可言喻者。
2 {7 x1 G& r8 n* k4 @9 I
% Z) ]- z5 K: K4 w! ]1 q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我习医以后,半是积习,半是追求,研读文史和爱好旧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1 O2 ^" n' v, w( ~9 A/ z1 i
     习陕之余,喜读《二十四史》。对六经、诸子、宋明学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分主要著作,都做过一些涉猎。! ?/ S) j' S0 H% ^5 L& A( J
     兴之所致,还习作了一千多首诗词。我常以占用了一些业余时间为惜。但回顾起米,由这种爱好中得米的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修养,
1 b3 ^- z1 }/ ?2 \     对中医的学习和长进,也并非全无益处。第一,中医经典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义流传辗转,版本繁杂,字词驳错。
+ r+ e1 X  I/ x" X5 R$ f    诠释者既多,难免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识,对这些经典著作就不易读懂,读{蒈了,也难于读深。
! q% u$ u6 R( j0 S    理解上,或浮于约略,或止于沿演,可以逐浪而难能探源,临床上,刚易于套对而难能用活。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深入一些,
% o% Z7 [! ~, K( r& Z# k    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识不可。
8 ]$ L& H( {' G4 ~3 D( A, E1 w) E# i) y, L
    我自己对《伤寒论》等经典的文字做过一些研究,写过一篇《<伤寒论文字考>补正》,就很借力于早年积累的一点古文和"小学"的知识。
6 W9 P& A/ D& m+ {) m: ]! {+ k& A    第二,文史的书籍和古诗文中,掩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料。这些虽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却常可补某些医学著作之不足,亦届珍贵。. Z8 t! e% S% M: |9 s) w
    读书时随手积累,需要时即可驱遣使用。我在整理中医麻风病学,写作《中国麻风病学汇编》时,就从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
8 @! f- T# C* k6 k/ N    第三,中医学是从中华民鼷古代文化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是整个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发展,
8 k% c. V  e6 Q    受整个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对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x8 h' B7 X1 r+ T/ W- u9 S1 \) b5 o, V
    对由当时时代所产生的医学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讲,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
/ [3 n# G% u7 a* z, t* `    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养到功深,是可以达到境界上的升华的.不待说,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o% _$ L# t- H. L9 i$ h! n
    应当有目的,有选择,要适当,要因人制宜全无目的,漫无边际的读书,也不足取。
  L& c) K% t* t- y& u( D0 M% y. O+ L% {- L+ `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有时青年问及学问之道,我常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6 w# l9 e8 U9 n6 g
     几十年来,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
6 I3 }: q6 a$ t+ l  w     治医学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
9 w+ U+ v9 ^. ~* q     随时可以瀑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水上甘于粗疏,
& B2 w; k6 ]& b     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丁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5 ^6 U8 _! O5 R- Z
     这是我早年用做鞭策自己读书习医的一点认识。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顾治医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颜}稍可自慰者,
6 w" k$ D! A( U2 p. }+ A     唯有勤奋读书未从松懈这一点。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乍{,读书必至于时。六十岁以后,7 X* u; q' `  j! k8 l
     医责益重而年事渐i岛,为了抓紧晚年,完成温课和研究计划,曾规定了几条自我约束的"自律"。
0 _( p* _- \, L( w0 P& I     大致是:, w( P9 z% g- e0 x1 c, C- D
     ①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似,时作时辍。
& F; h0 G# g! _$ i1 \     ②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汁划。要有始育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主一无适"谓专。) F2 ^# b# B. ~* b0 G, m
       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透。" v( ^% q6 A6 R) g
     ③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求常奥。入细,还要防止轻淡,) q! \1 x+ i2 e& e9 Q+ E5 |$ T/ t6 X6 p
       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症I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巾主力,也不能理细症。# e& O% U6 j" s6 i6 ?0 S
     ④戒玩瞎。此后,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 m7 N$ l2 H* z2 }7 P
     ⑤节嗜好。
! w+ o9 M% Y3 V# [, P
& [  N6 P$ V$ p& v    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务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探深致远。
+ [* B0 B2 [  D: R5 L. |2 v    此后,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 j6 q% x; S4 U' P

0 `0 W2 T% C0 V1 X1 |" x    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现在检查起来,除在旧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他都尽力遵守了。
; v" ?+ K, o, K8 d' y8 K5 T
2 K5 d* _1 ?# q3 j$ Z5 x     人们都知道医德的重要。我以为,做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要紧: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 v% \+ g  _& q# T) V4 k' s
     直至系之咀命J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决无所求。只有这样,才能认真热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
' e) y& p0 F. S7 Q# v. d/ m0 {     勇敢无思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对待成败。相反,如果对自己从事柏事业不热爱,不相信,惜献身,对患者缺乏负责的精神,  g% a# U! e3 R. T8 h7 A3 ]  u
     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点技术当作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那就丧失了做医生的根本。不特失之于医德,且将毁及于医术。7 h' t  B( v7 \, ~( V1 i# \

. X- F5 ]* r3 f0 q% A6 Q: i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命运是幸福的,毕竟也是坎坷的。& [+ r1 h! g) Z: Q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亲见了中医界的同道们,在旧社会的贫苦中自处,与反动派的压迫作抗争,对偏见者的歧视不动摇,
( [9 o# P/ ^$ m; `    在存亡、港衰的瞎难中迎来了国家的解放,为民族保存、继承、丰富了中医学这份珍贵遗产。他们是无愧于历史的。" O* c1 V2 J" {- v" I
    我仪是同辈先进的一个追随者。蹉跎时月,如今也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 p2 r+ P# V0 X$ [. C: H$ s1 S
    向前展望下儿代中医,他们将处于}上会安定、思想解放、科学昌兴的时期,只要他们勤奋而能够持久,善于继承又勇于创造,$ Q) V" N! @% M2 z9 \: @1 |
    中医事业在他们的手里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医学必将以更绚丽的身姿.挺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I- t+ x5 B- q- r
    顾后瞻前,寄希望于未来。

3 r6 a6 _" R& g
, J4 O) }2 m6 S  c0 i

1 [& l  l8 L  O4 Y" \5 @
发表于 2008-8-16 21: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老前辈!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2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8-16 2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2: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3 15: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名医多多益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5 13:33 , Processed in 0.0308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