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名作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宝贵财富,但是,有些绘画名作中往往因违反生活实际,有悖科学常识之类的疏漏而造成令人遗憾的“误笔”。
7 p7 G/ U8 h5 P; G- g& r: x6 |: H# f- m* ~$ P
唐代绘画大师戴嵩,画牛独步千古,《唐朝名画录》说他画牛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所画《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等作品,被视为绝世佳作。其中,《斗牛图》为杜处士所收藏。有一天,杜处士将这幅画拿出来晾晒,有位牧童路过时仔细看了《斗牛图》,忍不住“嗤”笑一声,杜处干惊奇问小孩笑什么,牧童指着图画说:“牛相斗时,力气集中在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股中间,可笑画牛的人不懂斗牛的道理,让牛尾翅起来摇晃”,杜处士听了十分叹服。显然,戴嵩画斗牛时,缺乏细致观察而造成误笔。但是,瑕不掩瑜,这幅画仍是久享盛誉的名作。戴嵩是画牛名家韩晃的门生,画牛成就超过韩晃,然而韩晃却以画牛注意细节真实而享誉画坛,他画牧童牵牛饮水,牛眼里照见牧童的影子,十分精妙。
( [9 U' ~/ |, ^ & G+ G+ C0 [- w4 p! p X
& Q8 [$ I, j; s+ f% ]% p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 阎立本是唐代绘画大师,笔力遒劲雄浑,工人物,尤擅写真,曾画《步辇图》、《太宗图像》、《秦府十八学士》、《历代帝王图》等名作。但是,他的名画《昭君图》由于一个细节失真,为识者所讥。原来,他的这幅画上出现了一个戴帷帽的妇女,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因为帷帽始于隋代,与画中汉代人物相差了好几百年。造成误笔的原因,是阎立本没能很好研究历史,以致“隋帽汉戴”,实不为怪也。: [% a6 j& l0 \5 @+ L$ G4 f d
9 f# M* @+ j. j2 i4 L6 y
无独有偶,阎立本所师法的南朝梁大画家张僧繇也有过误笔。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古代四大画家,他善画人物,奇形异貌,变化多端,各得其妙,人称“张家样”。他画了一幅《群公祖二疏图》,图中跟随的士兵穿的是草鞋,由此闹出笑话,公祖们是达官贵人,住在京城,京城的士庶都穿布履,而穿草鞋则盛行于江南,这是张僧繇不熟悉地理位置、不了解民俗风情所致。
% V0 W% r. W) o/ u# a: P( [9 G
+ Z: q& v! O# J9 G 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黄荃,他画的花卉禽兽,十分生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尽管如此,也有误笔之时,有一天,黄荃信手画了一只飞鸟,鸟首鸟爪都是伸直的,这幅画引起争议,有人指出,鸟儿飞翔后首伸则爪缩,没有首爪同时伸直的;有人认为黄荃是飞鸟画大师,哪会画错?事实最有说服力,大家走到外面观看空中飞鸟,果然没有首爪皆伸直的。黄荃造成误笔的原因,是没有细致观察鸟儿飞翔的神态,而是凭想象画成的,即使画技再高明,也难免一失。
* q) R3 U% Z' R7 m' p s
( a; w i2 }( Z 类似黄荃的误笔,还有宋代杰出画家李公麟。李公麟是安徽舒城人,号龙眠居士,善画人物和马,《五马图》等是他的名垂青史杰作。李公麟画了一幅六七个汉子围在桌旁赌博的《贤己图》,图中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人伏在桌上,眼盯盆内的骰子,张嘴急呼,这时骰子转到“六”的位置上。李公麟将这幅画送给黄庭坚,黄庭坚欣喜邀请友人苏东坡前来共赏。苏东坡细细看画后说:“画虽好,可是有一处误笔。画家是安徽人,没去过闽地,画中人物应是安徽人。天下呼‘六’都是合口,只有闽人才是张口,因而这幅画把安徽人错画成闽人了。”
/ [8 k5 e/ g0 k" B0 \ z4 s" @- L) u2 p! \( h+ n" S5 e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在位20多年政绩一败涂地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独创“瘦金书”,跻身书法大家之列;精工人物花鸟,尤以花鸟画更为出色,自成雍容华贵的皇家“院体”。历史上喜欢舞文弄墨的皇帝为数不少,但能玩到如此高级专业水平、成为卓有成就的画家的大概只有他一人。据说,这位专业不对口的皇帝,画鸟雀常用生添点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绢纸上,十分生动,陆续画过各种奇花异草,命名为《宣和睿览册》。他画一幅有名的《瑞鹤图》,群鹤振翅高飞,似有扑打之声,技法娴熟,令人拍案叫绝。然而后来有人研究发现,鹤在飞翔时脖子总是笔直前伸,而这幅画中飞行的鹤却是弯着脖子。宋徽宗画鹤时,显然疏忽了细节的真实,以致使这幅画成为误笔名画。
7 J0 i- f4 u# s& I唐 阎立本 步辇图卷 宋 赵佶 楷书闰中秋月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