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1|回复: 1

经络近代探索简史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7 09: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近代探索简史
) _) w% s- t9 Y: M" x; J4 l
3 \; R) w! j. t* p! a' y6 R  1996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 W1 |4 ~. Y! j. K, r) M+ `

" Q8 I0 W5 ?+ J3 ?7 q
4 ]. x4 g% C3 t( k- r: X4 {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 Z2 `* x" u. K* r) P2 |
# b  W4 O+ ?+ Z, y% _$ g' d; `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 i( q" O; c' p" M; z  H7 Z/ C
; O( h* Q5 n! K5 c$ R% g( B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 d" ^5 H& [  a& a
( v7 a  `" Z% Y9 y. X' b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 M! O, L+ l$ l; @& f( G! {
0 m! }  s1 [0 T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 O$ b2 v7 G0 q, C* s. Z; I: W  |, e

- S& x4 A3 u" `( ~" ^- z# C+ U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 {# K2 A: u+ P

) S& h( X3 x& Z' p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 F, C; o* {3 ^3 j3 M/ _/ c# v! n, n
( e" w" z% {5 I& V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 L* T1 R* K8 d1 ^! U6 ]; B0 w
/ s, W. l9 J  l8 H1 P# p( ?9 ~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 w, s& V# `. Y+ E# v( }! J6 r
# t7 d/ }6 x, ~4 g& D3 w0 O! E5 `: a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4 I. ^. o  Y' B8 Y1 U5 f
' d5 r7 d4 {9 ^9 @# i3 H1 i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 [) ~  k+ }, X6 b, ]9 o& N  \, g
8 k5 f2 ?1 M. E6 C; u# t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 q) c8 V; n2 {1 x* G

3 _7 w! ~8 u" {6 S7 T8 j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 v% Z* G+ m1 k, O+ U' |8 T0 x4 i( }( W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 W$ a/ H9 H- T5 v4 \! Y6 jhttp://baike.baidu.com/view/56220.htm#5
发表于 2009-7-1 1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了1996年以后的研究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8 16:51 , Processed in 0.0304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