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03|回复: 0

[腰突康复] 腰痛疼痛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18: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腰痛疼痛原因
% x: a# i. w: B4 C6 Y" U( J2 @" g/ B* K% B
女,27,腰骶部无名原因疼痛10余天,伴进行性加重。病史全为病人自述:2009年3月10感觉腰轻微酸胀,3月24日月经来潮,3月30日感冒,在当地药店自行买药口服,感觉腰骶部明显酸胀,4月3日开始胀痛,6号进行加重到不能行走至今,病人有明显骨疼痛感觉,先是腰骶部酸胀-胀痛-胀痛向下延续(先是大腿骨-膝盖骨-小腿骨-脚踝)-疼痛向上延续至又上肢,有明显的酸胀和疼痛无力感。病人自述无外伤史,劳累史及腰部扭伤史。疼痛性质:持续性疼痛,需不停的服止痛药,用药不详。(病人述:随时都痛只有症状轻重区分没有不痛的时候)辅助检查:X片,核磁共振示腰骶部,上肢骨及下肢骨未见病变。妇科B超:子宫双附件无明显病变。(宫内有节育环3年,病人自述上环后无明显不适症)临床处置:无名原因疼痛,考虑神经方面的疾病,现行诊断性治疗:神经理疗,预备一个疗程(10天),现也三天,病人疼痛未减。 疼痛原因女性的腰骶疼痛、一般与妇科 慢性盆腔炎、盆腔肿瘤、宫颈炎、附件炎、泌尿系感染等有关,应该详细B超检查,尿液检查、血液分析或CT,尤其是慢性泌尿系感染均有全身疼痛症状、更甚至有发热和寒战的现象。欢迎:基层、诊所医生来社区医生版讨论交流! UID398804 精华0 积分25275 金币10816 阅读权限150 性别男 来自河北省保定 在线时间1412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疼痛原因???????????腰痛是困扰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居第二位 ,但所造成的病残率却比感冒严重得多。在发达国家 ,治疗腰痛的费用及误工所致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 7%。引起腰痛的疾病很多,如外科、内科、妇科、泌尿科及神经科的某些疾病均可引起。因此,对每一腰痛的病人都必须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地进行检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下面就临床常见的几种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针灸治疗介绍给大家。 1。肌筋膜性腰痛:由腰背筋膜、骶棘肌、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劳损或肌肉纤维织炎等引起的腰痛。如急性腰肌劳损、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椎间关节韧带损伤、腰骶关节损伤、急性后部小关节紊乱、棘间韧带劳损、髂腰韧带劳损。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的典型病就是急性腰扭伤,它的临床表现是有急性腰扭伤史,腰痛突发时可听到响声,腰痛剧烈,不敢咳嗽及深呼吸,重者不敢站立,能指出疼痛部位;早期压痛较弥散,日后逐渐局限,多在腰部棱形区,部分伴有下肢放射样痛;腰椎强硬,活动受限,生理前弯消失,脊柱偏斜;压痛点封闭后疼痛立即消失,活动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背屈试验阴性。慢性的典型病是慢性肌筋膜性腰痛,其症状有慢性腰部隐痛、胀痛、酸痛,腰痛位置固定;腰背部硬结部位皮肤常有感觉障碍及发汗异常(无汗);除有前弯受限外,可无其它障碍;其压痛点在第三腰椎横突尖,往往有感应性疼痛,腰骶部易触到硬结。 2。根性腰痛:腰痛剧烈并有典型放射性坐骨神经痛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腰椎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其典型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表现: 有急性扭腰或着凉史,先腰痛,后为根性腰痛,疼痛难忍、有麻、胀、沉及不灵活感,咳嗽、深呼吸等可加重疼痛;棘旁压痛伴有放射痛,臀上神经压痛;疼痛性脊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弯消失且后凸,棘突偏歪偏向。若L3,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内方,股神经自发痛及压痛,膝腱反射多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正常,L3~4神经分布的皮肤痛觉减弱,足内侧知觉迟钝;若L4,疼痛可放射至小腿前方、足背、拇趾,膝跟腱反射无改变,L5神经分布的皮肤痛觉减退、小腿外侧、拇趾内侧一半,拇与二趾之间知觉迟钝;若L5,腰痛放射至足跟及足底,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骶神经分布的皮肤痛觉减退或消失,2~5趾基底背侧及小腿后侧感觉迟钝。X线正位片可见腰椎侧弯及椎间隙侧宽于患侧,侧位片腰生理前弯消失或平直,椎间隙前窄后宽;脊髓造影可见椎间盘后外侧膨出和******破裂、椎间隙后外侧大口径破裂、全椎间盘变性、椎体内突出、椎间盘经骨突出五种形态改变。 3。老化性腰痛:由老年后脊椎出现一系列退行变化而造成的腰痛。如老年性骨质疏松、闭经期骨质疏松、变形性脊椎症、椎间盘变性、老年性椎间关节变形性关节症。 4。牵连性腰痛:并非由腰部疾病引起,而是由某些内脏疾病刺激后腹膜所致的腰痛,若刺激或压迫腰丛、骶丛可引起坐骨神经痛、骶尾神经痛。 另一个总结归纳: 急性腰扭伤 1、有外伤史; 2、一侧或两侧腰肌或腰部或腰股髂关节剧痛压痛明显; 3、腰肌紧张,脊柱强直状,活动受限; 4、如挫伤者局部淤血肿痛。 慢性腰肌劳损 1、腰部有沉重感,酸胀、隐痛、前屈或过劳则疼痛加重; 2、弯腰过久,常撑膝,呈阶段式直起; 3、腰肌有痉挛; 4、直推抬高试验阴性。 腰椎间盘脱出症 1、腰痛并发下肢放射性痛; 2、下肢有主观麻木区; 3、脊椎侧弯,活动受限制; 4、棘旁压痛明显; 5、腱反射和拇趾背伸力减弱; 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7、X线可见腰椎间隙变窄。 外感腰痛 1、游走性疼痛,常无固定部位; 2、着凉或受风加重; 3、重者活动受限,腰肌紧张; 4、血沉有时稍快。 肥大性脊椎炎 1、年龄40岁以上; 2、腰痛范围较广,对劳及阴雨天加重,刚起床时疼痛较加剧; 3、摄片:锥体缘有唇状骨质增生。 腰椎结核 1、全身消瘦,微热盗汗; 2、腰酸痛活动后加剧; 3、腰椎变形有寒性脓肿或漏管; 4、拾物试验阳性; 5、X线可见骨质破坏或呈楔形间隙变小或融合,椎旁脓肿及死骨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 1、青壮年易怒; 2、急性期有发烧; 3、腰痛范围广; 4、腰肌紧张,活动受限; 5、脊柱屈曲强直; 6、血沉快; 7、X线可见锥体骨质疏松,股髂关节和小关节突模糊,后期脊柱呈竹节样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可表现为腰痛、腰痛伴腿痛、腿痛等症状,面临床上这类症状也较多,鉴别如下: (1)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表现为腰部、腰骶部或髋部疼痛,腰部板直。病变向上发展可波及胸椎和颈椎,最后整个脊柱都可能僵直,X线片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小关节间隙模糊,周围韧带钙化呈竹节样变,活动期血沉可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少数病人有低热。 (2)腰椎结核:发病年龄较轻,持续腰痛无反复性发作,偶尔有放射性腿痛,多伴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增快,X线片可见椎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出现死骨。有时在肺内可查到原发病灶。 (3)腰骶管内肿瘤:腰骶管内以神经鞘瘤、脊膜瘤、脊索瘤等为常见,这些肿瘤可引起腰、骶、臀、腿痛,也可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因此要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前者的发病较缓慢,症状体征进行性加重,可在CT、磁共振检查中发现。 (4)椎体转移癌:一般年龄较大,疼痛为持续性,休息也不能缓解, 病变部位有深叩击痛,晚期可出现恶病质。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椎体压缩变扁,但椎间隙往往正常。 (5)椎体原发肿瘤:椎体可发生血管瘤、骨巨细胞瘤等,但少见,腰椎X线片可帮助诊断。 (6)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此症发作时多有腰部前屈加旋转的动作, 疼痛剧烈,以腰部为主,压痛部位多在小关节处,放射不明显,推拿被动手法治疗效果好。 (7)进行性腰椎滑脱:此类病人可出现腰、臀、腿痛,多见于老年女性。X线片可见腰椎小关节退变较重,多发生在腰4、5椎体,腰5上关节宽且向前增厚、突出,压迫神经根,故有时称“上关节突综合症”。近年来用CT扫可清楚显示神经根受压情况,并可对神经根管做出测量。 (8)梨状肌综合症:可表现为臀部及下肢痛,一般无腰痛,常为慢性, 可 有急性发作,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梨状肌触诊异常。 (9)臀上皮神经综合症:此症可表现为臀痛、腿痛, 其特点是腿痛多不过 膝,在臀部可触及直径约数毫米,长数厘米的痛性筋束,无神经根受压体征。 (10)腰3横突综合症:此症的最常见症状是腰、臀、腿痛,其特点是 腰3横突部压痛,有时可发生股内收肌的疼痛及压痛,无神经根受压体征。 (11)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停经后的老年妇女,患者胸腰段脊柱呈广泛性骨质疏松,骨小梁变细、变少,椎体呈凹陷形改变,服用雌激素或钙剂等药物可使疼痛缓解。 (12)内脏疾病牵涉性腰腿痛:腹腔、盆腔脏器或腹膜外疾患常可通过交感链或交感神经节的交通支影响脊神经,引起腰部或腿部的疼痛。此类病人腰部活动可正常,无明显压痛点。 (13)末梢神经根炎:单发的神经根炎多继发于椎间孔周围的病变,其感觉障碍多呈“手套”“袜子”样分布,运动障碍较对称,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 症状,如皮肤粗糙、患肢苍白、皮肤汗多或汗少等等。 此外,当腰椎间盘突出症仅出现腰痛症状时,应与单纯性腰痛相鉴别。低年资医生千万记住,要养成指南指导的规范化治疗习惯 腰骶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故称“女性腰骶痛综合征”。如劳累性腰痛、腰部急慢性损伤、骨质增生、关节炎、肾脏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 女性的腰部肌肉、筋膜和腰椎周围韧带的张力不如男性坚强,对负荷量大的运动适应性差,容易劳损。妇女妊娠后,因子宫逐渐增大,导致腰椎向前弯曲,身体的重心后移,改变了腰椎各小关节的结构,失去了正常生理上的重心平衡,使腰部的部分肌肉、筋膜和韧带等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形成慢性劳损;妊娠后期腹内脏器上移,而产后又突然下降,牵拉腹膜,也是女性产生腰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以上生理因素外,一些妇科疾病也是造成腰骶痛的重要因素。 生殖器炎症 由生殖器炎症引起的腰骶痛常在过度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病人常感腰酸、背痛、下腹不适或胀痛、低热、易疲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子宫位置异常 正常子宫位置处轻度前倾屈位,周围韧带的功能活动自如。当子宫后屈或后倾,则因子宫及周围发炎造成粘连,引起牵引性腰骶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频繁人流、多产或其他子宫手术之后。子宫下垂、脱出,或高位粘连于腹腔等,可牵拉韧带,导致腰痛的发生。 节育环异常 有的女性腰骶痛是由节育环异常所致。节育环异常包括节育环型号与宫腔不符,节育环弹性过大或节育环位置异常等。由于上述原因,节育环嵌顿在子宫腔内,刺激子宫壁,反射性地引起腰骶部疼痛。对此,可取出节育环,更换环的型号,重新带环。 盆腔肿瘤 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疾病。因早期肿瘤深居盆腔,不易被发现,当肿瘤压迫神经或癌细胞侵入盆腔的结缔组织时。可引起腰痛。 泌尿系统疾患 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女性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钝痛,并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此外,泌尿系统结石、结核等,也可引起腰痛。低年资医生千万记住,要养成指南指导的规范化治疗习惯 腰骶痛是中年妇女的常见疾病 ,一般来说 ,其引发腰胀疼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   1、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或盆腔腹膜发炎。慢性盆腔炎常常是由急性盆腔炎未经彻底治疗演变而来 ;也可因临近器官炎症的迁延或身体其他感染病灶经血液循环传播而致 (如结核病灶 )。由于慢性炎症的存在 ,使腹腔内脏器、组织粘连 ,引起盆腔瘀血 ,导致腰骶疼痛。可表现为下腹坠胀、痛经、月经量及白带增多等。腰骶疼痛常在过度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如卵巢功能有损害 ,还可有月经失调 ;输卵管粘连、梗塞时 ,又出现输卵管肿胀或积水 ,并造成不孕。   2、节育环异常 :节育环异常包括节育环型号与宫腔不符 ,节育环弹性过大或节育环位置异常等。由于上述原因 ,节育环嵌顿在子宫腔内 ,刺激子宫壁 ,反射地引起腰骶部疼痛 ,常常表现腹部不适、胀痛、经期延长、阴道少量流血等症状 ;有时也可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髂骨致密性骨炎 :本病好发于妊娠后期或产后的妇女。有人认为病因可能与妊娠、感染、机械性劳损有关。其疼痛常呈持续性 ,并向患侧下肢扩散 ,劳累后加重。   4、盆腔瘀血综合征 :有些妇女因长期站立或坐位工作 ,子宫位置后倾 ,或性生活过频、早婚早育、孕产频数、体外排精、手淫、长期便秘等因素 ,导致盆腔瘀血 ,出现腰骶痛。腰骶痛往往于性交后、排便或月经来潮时加重。该征候与精神因素也有关 ,如精神紧张、忧郁等也可导致盆腔瘀血。低年资医生千万记住,要养成指南指导的规范化治疗习惯 腰痛原因不同疼痛性质不同2007年08月14日 星期二 下午 10:21腰痛原因不同疼痛性质不同! 妇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有什么特点? 女性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而产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患有这些疾病的妇女,常会有下腰痛症状。此外,月经期间、盆腔充血、经期紧张、怀孕期间均可致下腰部疼痛。但妇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下腰痛并不相类似,它有如下特点: (1)妇科疾患引起的疼痛部位较为局限,一般常位于腰骶部,很少有下肢症状。 (2)妇科疾患引起的疼痛性质一般为胀痛、钝痛、酸痛或隐痛,无明显的放射性疼痛。 (3)下腰痛的症状与月经期或原发的妇科疾患有密切关系。如:子宫后倾的妇女,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下腰痛症状。 (4)除下腰痛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妇科的症状,如:下腹部胀痛、坠痛、白带的增多、痛经、月经不规律等。 (5)骨伤科方面的检查腰骶部无阳性体征发现,压痛不明显,压痛点不局限,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叩痛不明显,叩后有舒适感;妇科方面检查可有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等阳性体征发现。 (6)盆腔部位、子宫及附件的B超等检查可有影像学方面的改变,而腰骶部的X线等辅助检查无阳性征象。 妇科疾患之所以能导致下腰痛的原因是:子宫及附件的神经来自腹下与卵巢交感神经丛和副交感神经的盆内神经,这些神经又起自第2~4骶神经,当病变累及这些神经,就可反射性地引起下腰痛症状。 肾脏实质没有感觉神经分布,病损时无疼痛感。肾炎时病人之所以会出现腰部疼痛,可能是由于肾脏的肿大,使肾被膜扩张牵拉局部神经而产生牵引痛,或因肾脏周围的炎症使腰区产生钝痛。 肾炎病人腰痛的特点为:病人腰痛一般较轻,常常是自觉腰部不适和隐隐的钝痛、酸痛和胀痛,疼痛可为单侧或双侧;疼痛部位多在肾区,体表在脊肋角(第十二肋和脊柱间夹角)和肋腰角(第十二肋和腰肌间的夹角)可有叩痛点存在;体检时肾区叩诊为阳性结果,叩诊方法为:左手手掌放在病人腰部,右手握拳在左手指背上轻捶,力量由轻到重,此时病人会因捶击而感觉肾区疼痛。 腰痛虽不是肾炎的突出症状,但若病人在腰痛的同时伴有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表现,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等全身不适时,应考虑是否患了肾炎,此时则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的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病因尚未明确。常见的病因可概括为四大类:①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②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③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④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腰痛患者能穿高跟鞋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穿高跟鞋,特别是年轻女性。高跟鞋的高度一般约4~6厘米,甚至更高。穿上高跟鞋后,鞋跟的高度使身体重心相应提高,为了稳定由身体重心改变而失去的原有平衡,身体的肌肉张力,特别是腰背肌肉张力会重新调整,创造新的平衡状态。 人穿上高跟鞋后,因骨盆的前倾增强,重力线通过骨盆后方,使腰部为支撑体重而增加负担,随之后伸增强,长期持续,会因腰背肌过度收缩而出现腰痛。鞋跟高度每增加1厘米,腰椎的后伸及腰背肌的收缩就会成倍增加,腰痛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腰痛患者穿高跟鞋是不合适的,为了防止腰痛,一般人也最好不经常穿高跟鞋。那么腰痛患者是不是穿平底鞋才好呢?其实,平底鞋也不见得绝对有利,选择鞋跟高度为3厘米左右较为适宜。所以,有腰痛的病人不妨换一双合适的鞋,也许会使腰痛有所缓解。 “退着走”能治疗慢性腰痛吗? “退着走”就是连续地向后退着走路,在晨起锻炼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退着走”。慢性腰痛很多是因为腰部肌肉力量、韧带强度不够,腰椎稳定性差引起的。 “退着走”的锻炼可增强腰背肌群力量,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在退着走的时候,腰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地改善,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退着走”动作简单易学,中老年人可根据个人情况,掌握活动量,下面介绍两种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叉腰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4指在前。拇指点按腰部双侧“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动作:退着走时先从左腿开始,左腿尽量后抬,向后退出,身体重心后移。先左前脚掌落地,随后全脚着地,重心移至左腿后再换右腿,左右腿交替退着走。每退1步,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穴1次。 (2)摆臂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目平视,双臂自然下垂。动作:双腿动作同叉腰式,退着走时双臂配合双腿的动作进行前后摆动。 “退着走”锻炼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20分钟,一般以每次锻炼后,稍事休息,疲劳感即逐渐消失为宜。场地要选择平坦、无障碍的地方,锻炼时要尽可能挺胸,尽量后抬大腿。 天气寒冷与腰痛有关吗? 有一部分人会因天气变化而出现腰痛或腰痛加重,而且有的患者腰痛症状会象天气预报一样准确,寒冷就是导致、诱发腰痛的一个原因。寒冷主要是通过腰背部血管收缩、缺血、淤血、水肿等血液循环方面的改变而使患者产生腰痛的。患者多是由于在寒冷地区长时间停留,或在寒冷地面、风口处睡觉而出现腰痛。寒冷可导致肌肉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动作,另外,为了御寒,衣服穿得较多,行动不灵活,若进行腰部急剧运动,就容易造成腰部损伤。 打麻将会引起腰痛吗? 长时间地打麻将,腰背挺直、椎间盘和棘间韧带长时间地处于紧张僵直状态,日久就易使腰背疼痛僵硬,不能仰卧和转身。而且久坐会使骨盆和骶髂关节长时间负重,腰部缺少活动,气血易在腰部凝滞而出现气滞血瘀,影响下肢血液循环,而出现两腿麻木,久之可导致肌肉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僵硬,稍一活动就可能扭伤或引起其他损伤,而导致腰痛。 吸烟与腰背痛有关系吗? 许多吸烟的人容易患腰背痛,其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而咳嗽时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压增高之故,将动物注以尼古丁,可减低椎体血容量,从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使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这也许是吸烟者易患腰背痛的原因。另外,吸烟者易患肺癌,而肺癌经常转移到椎体上,由于椎体上有了肿瘤,腰背痛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且逐渐加重,到最后无法治疗。可见,吸烟与腰背痛是有关系的,吸烟是百害而无一利。 下腰痛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下腰部主要是指腰椎、骶椎、双侧骶髂关节及其邻近的组织,可涉及肌肉、韧带、筋膜、后关节、腰骶关节或骶骼关节。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有过下腰痛的历史。经常有人发生下腰痛后就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下腰痛症状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 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腰椎先天性或发育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的腰椎融合、半椎体畸形、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椎峡部不连或滑脱症、脊柱侧弯、第三腰椎横突肥大、游离棘突、棘突过大或过小、钩状棘突、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等。 (2)腰椎退行性改变:包括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假性腰椎滑脱、老年性驼背、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下腰椎失稳症等。 (3)下腰部炎症:包括腰背部筋膜纤维织炎、腰椎结核、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脊柱炎、腰3横突滑囊炎、腰椎间盘炎等。 (4)下腰部损伤:包括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韧带损伤、腰椎骨折、脱位、骶尾部损伤、骶髂关节扭伤等。 (5)下腰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①原发的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骨囊肿、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②原发的有恶性病变倾向的肿瘤:如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等。③原发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骨母细胞瘤、腰骶部肉瘤等。④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腰骶部都可产生下腰痛症状。 (6)邻近组织的疾患:如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的结石、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消化系统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妇产科的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腹膜后的肿瘤侵蚀脊柱也可以产生下腰痛。 (7)功能性缺陷:如体势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长、腰臀肌力不足等。 (8)其他:中毒性疾病,如氟骨症等;营养性疾病,如骨质软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等。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痛有何区别? 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数量减少,骨小梁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机械强度减低导致非外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紊乱:众所周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患者尤为多见。这表明:性激素对骨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不仅是柯兴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而且在临床治疗上长期向病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样引起这一后果。这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过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体前叶素,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则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2)钙代谢失调:毫无疑问,钙缺乏是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摄入钙量约为10mg/kg体重,其中少量为人体所利用,大部分随尿及大便排出,以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如果摄入的钙量减少,或是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紊乱因素的影响,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3)废用因素:正常情况下,由于肌肉的舒张收缩及各种应、压力而刺激骨骼组织保持正常的钙代谢平衡。但当肢体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动及体力劳动或锻炼,则容易引起骨组织内的一系列改变而引发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导致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者表现为全身性骨质疏松,而肢体石膏夹板固定或神经过敏性废用,则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以60岁以上女性多见。患者多诉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愿活动;全身酸痛,尤以腰部为明显,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患者自己感觉身高逐渐变矮,除因椎间盘退变原因外,与椎体骨质疏松易引起压缩骨折有关。同样原因可使驼背畸形逐渐加重。 X线表现:脊柱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椎体中间凹陷,呈鱼尾巴状。 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远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且X线表现截然不同,应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钙治疗后,腰痛症状可减轻。 什么叫牵扯性腰痛?哪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腰痛? 牵扯性腰痛是指腰痛不是由于腰椎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某一内脏器官的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腰痛临床症状。既然产生腰痛的原因并非脊柱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脊椎本身组织,故又称非脊柱源性腰痛。具体地说,可引起腰痛症状的内脏疾患有: (1)泌尿系统疾患: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肿瘤、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核、肾下垂、肾周围脓肿、前列腺炎、前列腺瘤等。 (2)消化系统疾患: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癌、直肠癌等。 (3)妇科疾患:如附件炎、子宫体炎、子宫后倾、盆腔肿瘤、子宫脱垂、盆腔充血、经期紧张等。 (4)另外如膈下脓肿、腹膜后肿瘤等也可引起腰痛。正如头痛一样,头痛的原因不一定就在头内。有些腰痛只不过是某一脏器或全身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已,内脏疾患引起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①病变累及腰部或其邻近组织:当内脏疾患的病变累及脊柱周围组织与后腹膜时,腰部可感到疼痛,且同时多伴有腰背肌痉挛。例如,腹膜后肿瘤、肾周围脓肿等所引起的腰痛。②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反射性地引起腰痛:由于某些脏器的病变刺激感觉神经纤维,传入后根或脊髓的某一阶段,将刺激转移、扩散到这一节段脊髓和神经根所支配的腰部皮肤、筋膜等组织,产生腰部疼痛。 对于牵扯性腰痛即非脊柱源性腰痛病的治疗,应按其发病的原因给予对症治疗。确切地说,必须先找出原发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中药、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配合治疗,并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这些方法皆可奏效。 妇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有什么特点? 女性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而产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患有这些疾病的妇女,常会有下腰痛症状。此外,月经期间、盆腔充血、经期紧张、怀孕期间均可致下腰部疼痛。但妇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下腰痛并不相类似,它有如下特点: (1)妇科疾患引起的疼痛部位较为局限,一般常位于腰骶部,很少有下肢症状。 (2)妇科疾患引起的疼痛性质一般为胀痛、钝痛、酸痛或隐痛,无明显的放射性疼痛。 (3)下腰痛的症状与月经期或原发的妇科疾患有密切关系。如:子宫后倾的妇女,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下腰痛症状。 (4)除下腰痛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妇科的症状,如:下腹部胀痛、坠痛、白带的增多、痛经、月经不规律等。 (5)骨伤科方面的检查腰骶部无阳性体征发现,压痛不明显,压痛点不局限,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叩痛不明显,叩后有舒适感;妇科方面检查可有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等阳性体征发现。 (6)盆腔部位、子宫及附件的B超等检查可有影像学方面的改变,而腰骶部的X线等辅助检查无阳性征象。 妇科疾患之所以能导致下腰痛的原因是:子宫及附件的神经来自腹下与卵巢交感神经丛和副交感神经的盆内神经,这些神经又起自第2~4骶神经,当病变累及这些神经,就可反射性地引起下腰痛症状。 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与其它腰痛有何区别? 腹腔及盆腔内的脏器疾患所致的下腰痛与腰椎自身疾患造成的腰痛,虽然笼统地讲都是腰痛,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如下: (1)内脏疾病所致腰痛的性质大多属牵扯性疼痛:这种腰痛的病变不在脊柱,所以脊柱的活动不受影响。查体时,发现病人腰部的活动性良好。牵扯性腰痛究竟占全部腰痛病人的比例有多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但患有这种腰痛的病人为数不少。 (2)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大多为继发性:主要表现为躯干的前面,一般为继发性,而且远没有腹部的疼痛程度严重。虽然极少数情况下,某些内脏疾患首先引起腰部疼痛,但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腹部疼痛,且程度更严重。 (3)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一般不是唯一的症状:除了腰痛症状外,一般有内脏疾病的其他临床表现。例如:肾结核患者可有低烧、盗汗、消瘦等;胰腺瘤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恶病质表现;消化道溃疡的腰痛发作多与饮食有关等。 (4)下腰部骨伤科方面的检查无阳性体征,如压痛点不集中,压痛不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等。病变脏器本身可有阳性体征。 (5)腰椎影像学检查可无明显改变,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脏器自身可有阳性结果,如输尿管结石,X线平片或造影片可见结石影,胰腺癌CT或核磁共振可显示肿瘤大小等。 不同人群下腰痛的种类有何不同? 下腰痛的发病率很高,导致下腰痛的疾病又很多,但就不同人群而言,其导致下腰痛的疾病种类又有所不同。 (1)不同年龄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少儿或青少年导致下腰痛疾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移行脊椎等;姿势性的疾病,如腰椎侧弯等;炎症性的疾病,如腰椎结核等。 青壮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如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此外,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也是导致青壮年下腰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中老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退行性改变,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等,其次可能是腰骶部的各种肿瘤。 (2)不同性别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男性一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部的活动量较大,当负荷过大、姿势不当、保护欠缺等原因,就可能造成腰骶部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损伤,因此,男性的下腰痛以损伤因素为主。 女性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而产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下腰痛。此外,月经期可致下腰痛;怀孕期由于腰椎负荷加大而导致下腰痛;产后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致使关节囊、韧带松弛,也可导致下腰痛。 (3)不同职业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体力劳动者,尤以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长期在空调、潮湿、寒冷环境下工作者,易患腰背部筋膜纤维组织炎;脑力劳动者由于缺乏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薄弱,极易发生腰肌劳损及腰扭伤。 由此可见,不同人群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女性的14种腰痛症状分析 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无论是青春期少女还是中老年的妇女,她们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痛的经历。统计表明,相同年龄女性腰痛的发病率一般均高于男性。也有不少女性认为,女人由于有月经、孕育、分娩和哺乳等生理特点容易腰痛,所以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女性腰痛除了与特殊的生理因素有关外,还有很多导致腰痛的原因,女性的腰痛主要涉及妇产科、骨科、泌尿科的疾病,患了腰疼要尽快就医,防止病情恶化。以下这几种腰疼症状分析,帮您就医时参考。 1.慢性盆腔炎  该病是女性腰痛的最常见原因。多为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或阑尾炎术后发生急性盆腔炎症,未能及时治疗而造成,以腰痛、下腹部阵阵坠痛、白带增多三大症状为特点。腰痛是因炎性渗出物增多,致使盆腔粘连所致,严重影响生活和健康。因此,平时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尤为重要。 2.子宫位置异常  正常子宫位于轻度前倾前曲位,周围的韧带活动自如。当子宫后曲或后倾,则因子宫及周围发炎造成粘连,引起牵引性腰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频繁人流、多产或其他子宫手术之后。子宫下垂、脱出或高位粘连于腹腔等,可牵拉韧带,造成腰痛的发生。此种腰痛无特殊方法治疗,矫正子宫脱垂,改变体位可缓解症状。 3.盆腔肿瘤  多见于中年期女性。常见的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或癌细胞浸润盆腔结缔组织而发生腰痛。肿瘤本身对腹膜的牵拉也会引起腰痛。 4.节育环异常  该病是导致女性腰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节育环异常包括节育环型号与宫腔不符、节育环弹性过大或节育环位置异常等。不当的节育环嵌顿在子宫腔内,刺激子宫壁,反射性地引起腰部疼痛。对此,可取出更换节育环。 5.孕期及产褥期劳累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 6.生殖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女性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淋病、宫颈炎、宫颈糜烂等,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锐痛,并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此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也可引起腰痛。 7.腰肌劳损  身体过度疲劳,不正常的站、坐姿势等,均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部慢性隐约痛。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 8.腰椎间盘突出  该病是青壮年女性腰痛的常见病因。多由于腰部受伤、长期慢性劳损引起,表现为腰部的疼痛,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治疗有卧床牵引、手术等。 9.骨质疏松  该病是中老年女性腰痛的最常见的原因。特别在女性绝经期以后,由于脊柱的骨量减少,脊柱的承重能力的降低,机体在负重甚至在行走中都会出现腰背部疼痛。 10.长期穿高跟鞋  长期穿高跟鞋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响,站立、行走都不能随心所欲,整个身体的反应、协同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急性腰扭伤。扭伤时肌肉、韧带发生程度不等的撕裂和微量出血、肿胀甚至瘀血青紫,可表现为腰痛,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1.骶棘韧带松弛 妊娠后可因胎儿的增大,腰部支撑力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此种腰痛一般随着产后腰部肌力的恢复可逐渐消失。  12.内伤 因素生育过多,人工流产次数多及房事不节,均可引起肾气损伤而导致腰痛。  13.外感 因素长期感受寒湿,可阻遏经络,导致血脉不畅而发生腰痛。 14. 骶髂关节劳损 骶髂关节由骶骨侧面与双侧髂骨构成,虽然是滑膜关节,但关节面高低交错,及强大的韧带固定,只有少量前后与旋转活动。骶髂关节扭伤是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女性妊娠后期内分泌影响可使韧带松弛而易扭伤或生产后早期久行。临床表现为持续局部疼痛,不敢负重,活动时加重,翻身困难。 姿势判断腰痛原因http://www.huanqiu.com 来源:《生命时报》 网友评论条 进入论坛 2008-03-24 11:48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腰痛的折磨。引起腰痛的疾病有很多种,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不同的病因可以令患者表现出不同的姿势特征,帮助我们作出初步判断。 按姿势判断腰痛原因   1.腰背僵硬、举步维艰型:见于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挛,坚如木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板状腰”。   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   2.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   3.立如斜塔、卧似弯弓型: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条带状放电样的疼痛,站立时上身向一侧倾斜,其“脊梁骨”不是一条直线,而呈轻度弧形,两侧肩膀明显不等高。而卧床时不能仰面伸直腿平卧,常采取侧卧位并且弯腰屈膝,这种体位可以使腰腿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代偿性侧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须尽快就诊,经专科医师查体、拍片后确诊。   4.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观察姿势时,应在一个光线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患者最好脱去外衣,观察3—5分钟后再下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博士 孙垂国)   《生命时报》社授权环球网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腰痛原因 腰痛的常见原因分析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的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病因尚未明确。常见的病因可概括为四大类: ①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②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 ③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④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 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为了防止腰痛,一般人也最好不要经常穿高跟鞋。那么腰痛患者是不是穿平底鞋才好呢?芽其实,平底鞋也不见得绝对有利,选择鞋跟高度为3厘米左右较为适宜。所以,有腰痛的病人不妨换一双合适的鞋,也许会使腰痛有所缓解。 腰痛原因生活中很常见的腰痛,可由骨科、内科、妇科和男科疾病等原因导致,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由骨病引起。天津市空军水上村医院骨科主任廖智明为读者详细归纳了可引起腰痛的各种骨病。 腰痛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与外伤和劳损密切相关,多见于青壮年重体力劳动者和久坐少动的办公室一族。疼痛多在下腰部,伴有坐骨神经痛、腿痛等,运动受限。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后疼痛缓解。 腰痛原因之二:腰椎骨质增生退行性骨病,中老年人常见。可有一侧或双侧腰痛,常伴有坐骨神经痛、腰椎及椎旁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病史长且发展缓慢。 腰痛原因之三:骨质软化症由内分泌紊乱身体缺钙引起,多见于中年妇女。腰痛范围较广,常有肌肉酸痛、四肢乏力、下肢弯曲变形等。 腰痛原因之四:腰肌劳损外伤或过度疲劳引起。疼痛多在下腰部,为慢性、间歇性或持续性酸痛。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好转。 腰痛原因之五:腰肌筋膜炎多因风湿寒引起,腰痛范围广,痛点不固定,喜热畏寒,疼痛与气候变化有关。 腰痛原因之六:肥大性脊椎炎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居多。痛区在脊柱正中,范围广,晨起时较重,活动后减轻,遇热时缓解。 腰痛原因之七:强制性脊柱炎机体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疼痛范围广,与气候、季节关系密切。晚期腰椎可逐渐变弯,不能直腰。 腰痛原因之八:腰椎结核结核菌感染导致,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慢,多隐痛,疼痛局限在第1至2节腰椎。同时伴有低热、盗汗、虚弱、食欲减退等症状。 腰痛原因之九:先天性腰骶结构异常劳累后疼痛。 腰痛原因之十:腰椎骨折急性外伤导致。 腰痛原因之十一:腰部肿瘤出现疼痛、麻木及进行性下肢感觉和活动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 妇女腰痛的常见原因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据统计,妇科门诊以腰痛为主的患者约占就诊数的10%。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腰肌劳损: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二、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 四、受凉、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 五、孕期及产褥期劳累: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 六、腰椎病变: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情绪危机等因素,亦易发生腰痛。 妇女腰痛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腰痛是一种症状。根据有关调查,约80%的人在一生中某些时候曾患腰痛。妇女承担着为人妻、母的特殊任务。因解剖和生理特性,腰痛有以下原因和特点: (1)腰痛原因众多,计有内脏性、妇科性、血管性、神经性、精神性或脊椎性等。 (2)妇女患腰痛者为数众多,但真正是因为妇科病所引起者却比例不高。 (3)妇女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与男人一样,以急、慢性软组织劳损为主,其次为姿态性疾患、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裂等。 (4)发病年龄以35~45岁为最多见。 (5)很大一部分病人的腰痛,虽不是妇科疾患所致,但初次发病却常在妊娠、分娩、产后和人流等时期,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与妇产科有关。 (6)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腰痛,其部位较低,大部分集中在骶骨区域,凡该区有腰痛时应详查妇科内诊和三合诊。 (7)妇科疾病的腰痛以各种炎症为主,如子宫颈炎、盆腔炎和子宫后位等,其次是子宫脱垂和晚期肿瘤。除有腰痛外,尚有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产科原因所致者因卵巢内分泌影响,可使骨盆关节韧带松弛、关节体位改变等。 男性腰痛的原因男性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种,男性腰痛的原因与慢性腰肌劳损、肾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的受伤、生殖器官的病变前列腺炎都有关,造成男性腰痛的原因太多!如果男性腰痛的原因不明,建议到医院做一个相关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请男性腰痛的原因不明者的朋友不要乱投医,请到正规医院检查.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等. 腰痛的病因也可为感受外邪、、肾虚精亏、年老多病、闪挫跌扑、气血淤滞所致。表现为:寒湿型有腰部冷痛,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加剧等特征。湿热型有口苦烦热,小便短赤,伴有灼热感,气候湿热时更痛等症状。淤血型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肾虚型则酸软重痛,喜揉喜按,劳后痛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 各种腰痛的验方有: 1:处方:当归12克,苏木、桃仁、地龙各9克,官桂、麻黄、黄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剂,饭前分服2次,15天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92% 2:处方:制首乌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 疗效:用药1-2剂,有效率为82.5% 腰痛的原因可大可小人类自从开始站立以来,腰痛就成了一个大困忧,主要是因为每当站立时,腰部便要承受起上半身的重量,压力很大;因此,在一般爬行或四肢着地的动物身上,腰痛并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其实腰痛是人类一个十分常见的毛病,在流行病学的统计上,大约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有腰痛,也就是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处于腰痛困扰。已成年的人口当中,有八成曾经最少有受腰痛困扰过一次或以上。如此看来,腰痛实在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 但更糟糕的是,它的复发率极高。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去预防腰痛?现今的医学上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现时腰痛耗用很大的有形无形资源,因为腰痛利害时,患者连轻微移动身体都会有极大的困难,小不免要请数天到数个星期的病假,做成人力的损失;此外,也有很多人会强忍着疼痛而勉强上班,但工作效率大大减低。这就是腰痛所损耗的个人及社会的资源成本。 虽然腰痛如此普遍,但大多数人,包括很多的医疗工作者都并不了解其成因。其实腰痛的成因并不简单,因为可以引起腰痛的组织十分多,从最深部的椎间盘,椎骨关节、神经根及神经膜、骨膜,一直到外层的肌肉、韧带、肌膜以及肌腱,都可能因发炎,受压迫或受到刺激而引起痛楚。除此以外,肾炎及不少腹腔内器官的炎症都会产生反射性的腰痛。所以腰痛虽然普遍,但不应自我诊疗以免判症错误,担误病情。常常遇到患者滥于把他们的腰痛归究于「骨刺」或「软骨凸出」,这种做法最为要不得。 对脊医而言,腰痛只是一个症状,隐藏于后的病因才是我们要关注的事项。最常见的腰痛成因是一般的软组织拉伤及或脊骨移位。至于僵直性脊椎炎,严重的肿瘤转移等等虽然不是引起腰痛的常见成因,但我们绝不可以把它忽略。有些腰痛的成因如果不及时治理,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如果腰痛源于工作,或是会因为工作而加重恶化。也应尽早加以评估,予以指导。许多腰痛患者的长期痛楚会构成心理压力,结果心理与疼痛建立恶性循环。那么心理辅导也可能成为治疗的一部份。 事实上,腰痛的治疗应是全面性的,脊医在国外盛行,运用整全医学的概念医治患者,教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良姿势从事适当运动。而香港对腰痛提供类似的整全医疗服务尚不普遍,现时在香港执业的脊医只有约50位左右。 最后腰痛患者请细读下文,如果属于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的情况,那就务必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及指导。 患者有癌症病历;年老患者有新出现之腰痛;患者有代谢性骨骼疾病病史;有不明原因之体重下降等。 腰痛是由于有明显创伤所引起;腰痛在晚间特别厉害或是任何姿势都无法减缓疼痛;两侧同时有相同的痛楚;在肛门附近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异常;有剧痛;出现明显的下肢无力等。 腹部有肿块;有发烧现象等。 腰腿痛 Post By:2008-6-4 22:07:43 概述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腰痛为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等。在部队,腰腿痛也是指战员最易患的病症之一,工程兵、坦克兵和步兵等兵种发生率尤高;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机关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中,腰腿痛也是常见病。 病因 (一)腰部本身疾患。 1.损伤性: (1)脊椎骨折与脱位。 (2)韧带劳损。 (3)肌肉劳损。 (4)黄韧带增厚。 (5)后关节突紊乱综合征。 (6)腰椎间盘突出症。 (7)腰椎管狭窄症。 (8)脊柱滑脱症。 2.退行性及萎缩性骨关节痛:椎体外缘及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唇形成,腰椎间盘变性及骨质疏松等。 3.先天性畸形:隐性脊椎裂、第5腰椎骶化、钩状棘突及半椎体等。 4.姿势性:脊柱侧凸、腰前凸增加、驼背等。 5.炎症:脊柱结核属特异性炎症,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属非特异性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亦属此类。 6.肿瘤:转移癌占较大比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等。原发于脊柱的肿瘤有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二)内脏疾患。 1.消化系统疾患: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等。 2.泌尿系统疾患: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3.妇科疾患: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盆腔肿瘤、子宫脱垂等。 (三)神经系统疾患。 症状 (1)局部痛:常反映病变所在。如一侧骶髂劳损,疼痛多在骶髂关节处。 (2)转移痛:骶髂关节感觉由骶1~2神经根支配,疼痛可转移至臀部和股后部。 (3)肌肉痉挛痛:肌肉保护性痉挛及牵拉骨膜可引起疼痛。急性腰痛常有骶棘肌痉挛。 检查 1.平片检查:脊柱各段的摄片一般包括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照左、右斜位片。平片检查不能诊断腰部软组织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一般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患者不需常规拍摄X线片。对疑有骨性病变的患者,如骨折、结核、肿瘤、椎弓峡部不连与脊柱滑脱等,则应进行平片检查。 2.体层摄影:体层摄影又称断层摄影,用以拍摄体内任何一层组织的影象。对椎体内较小的病变,平片不能确诊时可用体层摄影。腰椎的矢状面断层片可较清楚地显示椎管的矢状径,有助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3.脊髓造影。 4.CT检查:CT之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损伤较小而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因其能显示脊柱的横断面,故可发现结核、肿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5.磁共振成象(MRI)检查。 治疗 病因治疗。 腿痛要防心脏病 Post By:2006-9-4 10:14:27  心脏病专家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表现出来的却是下肢放射性疼痛。这一点不仅常被人们所忽略,而且会被误认为是腿部的疾患,以致延误了对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心绞痛的腿部放射并不少见,这种疼痛有的放射到单腿,有的放射到双腿;有的放射到大腿,有的则放射到小腿。还有极少数患者甚至开始放射到腿部,再经腹股沟、腹部,最后发展到左胸部。此类病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只放射到腿的前部,有时达到内侧的四个足趾,但不放射到腿的后部。  心绞痛会放射到远离心脏的腿部,是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不仅分布在颈和胸部的交感神经节上,使心绞痛放射到颈、胸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左肩、左臂等处,而且有的感觉神经纤维还会延伸到腿的前部及足内侧四趾。 腰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Post By:2006-9-4 9:57:45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据统计,妇科门诊以腰痛为主的患者约占就诊数的10%。 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二、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   四、受凉、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   五、孕期及产褥期劳累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   六、腰椎病变   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情绪危机等因素,亦易发生腰痛。 发布日期:2004-12-20 腰腿痛概述   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腰痛为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等。在部队,腰腿痛也是指战员最易患的病症之一,工程兵、坦克兵和步兵等兵种发生率尤高;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机关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中,腰腿痛也是常见病。因此,深入研究腰腿痛的防治,使伤病员迅速恢复劳动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了解腰部的解剖结构,对探讨病因、诊断和进行防治有重要作用。   腰部的骨骼结构是由5个腰椎骨、骶骨和两侧骼骨构成。第5腰椎和骶椎构成腰骶关节,此处负重量大,是活动度大的腰椎与固定的骶椎相交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易患劳损。骶椎上沿与水平线的交角称为腰骶角,正常为45°~45°。   椎骨间有椎间盘。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软骨板在椎体和髓核之间彼此相联系。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形成,呈层状排列,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牢固地附着在椎体上,这样可以限制髓核在负重压力下产生的移位,也可限制椎体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髓核是粘液样胶体物质,为纤维和软骨板所包绕,其中含有大量水份和粘多糖复合物,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使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主要功能为传递压力和吸收震荡。   除椎间盘外,相邻两椎间尚有两个后关节突关节相联系。后关节突关节即椎间小关节,是滑膜关节,在腰部关节面呈矢状排列(图3-183)。椎间小关节的移位、增生等病理改变,在腰腿痛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3-183 脊椎体间横断面   脊柱的各椎骨之间有很多韧带相联系,主要有以下诸韧带: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与各椎体前侧紧密相连;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位于各椎体后侧,较前纵韧带薄弱;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棘上韧带位于各棘突顶端;棘间韧带连接相邻二棘突的深部。这些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图3-184)。 图3-184 脊柱矢状面,显示脊柱韧带与椎间盘组织   有三组肌肉维持脊柱的稳定并协调脊柱的各项活动。(一)背侧组:包括背阔肌、骶棘肌、多裂肌等,可使脊柱背伸、侧屈,并保持脊柱的直立位。(二)前侧组:包括腹内、外斜肌和腹直肌,是脊柱的屈肌。(三)外侧组: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和骼肌是屈髋的主要肌肉,当下肢固定时,其收缩可使脊柱前屈。腰方肌的作用为使脊柱侧屈。脊柱的旋转活动则是各组肌肉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病因与分类   (一)腰部本身疾患   1.损伤性:   (1)脊椎骨折与脱位   (2)韧带劳损   (3)肌肉劳损   (4)黄韧带增厚   (5)后关节突紊乱综合征   (6)腰椎间盘突出症   (7)腰椎管狭窄症   (8)脊柱滑脱症   2.退行性及萎缩性骨关节痛:椎体外缘及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唇形成,腰椎间盘变性及骨质疏松等。   3.先天性畸形:隐性脊椎裂、第5腰椎骶化、钩状棘突及半椎体等。   4.姿势性:脊柱侧凸、腰前凸增加、驼背等。   5.炎症:脊柱结核属特异性炎症,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属非特异性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亦属此类。   6.肿瘤:转移癌占较大比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等。原发于脊柱的肿瘤有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7.其它:骨质软化症、氟骨症等。   (二)内脏疾患   1.消化系统疾患: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等。   2.泌尿系统疾患: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3.妇科疾患: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盆腔肿瘤、子宫脱垂等。   (三)神经系统疾患   如蛛网膜炎、脊髓灰质炎初期、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   在上述原因中,以损伤所致腰痛最为常见。   二、检查及鉴别诊断   (一)病史   1.年龄与性别:性别在腰痛中无明显差异,年龄在腰痛的诊断中有一定意义。青壮年易患损伤性腰痛;对老年人的剧烈腰痛,应想到转移肿瘤;儿童则以脊柱结核及脊柱畸形为多见。   2.职业:无特殊意义。   3.创伤史:损伤性腰痛患者可有明确的扭伤、摔伤史,也可无创伤史,且后者占相当的比例。   4.疼痛部位:疼痛有三种情况。   (1)局部痛:常反映病变所在。如一侧骶髂劳损,疼痛多在骶髂关节处。   (2)转移痛:骶髂关节感觉由骶1~2神经根支配,疼痛可转移至臀部和股后部。   (3)肌肉痉挛痛:肌肉保护性痉挛及牵拉骨膜可引起疼痛。急性腰痛常有骶棘肌痉挛。   5.疼痛性质:应注意是锐痛还是钝痛,与受伤有无关系;持续性疼痛多见于炎症、肿瘤等,间歇性或放射性痛多见于椎间盘突出症。   6.疼痛与活动、劳累、姿势、体位、气候与时间(日、夜)等关节:如系劳累引起的疼痛,卧床后即好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诉说阴雨寒冷时节症状加重;癌症引起的疼痛夜间加剧;椎管狭窄疾患者多伴有间歇性跛行。   7.过去治疗情况:如为脊柱骨折、腰骶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应查明曾作何治疗,效果如何。   8.其它情况:有无胃肠系、泌尿系和妇科疾患等。   (二)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诊断腰痛最重要的步骤,必须认真、确实。检查时应将上衣及长裤脱掉,注意背部、髋部、腹部等远隔部位的检查。对某些不肯定的体征反复检查。例如对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经过几次检查才能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对因疼痛不能活动的病人,不必过份强调系统检查,否则不仅加重病人痛苦,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具体检查方法及步骤如下。   1.步态:观察患者步态,双下肢活动是否对称,有无跛行,可估计病人疼痛程度。   2.立位检查   (1)观察脊柱有无后凸、前凸、侧弯畸形,背肌是否痉挛。后凸分两种:弧形后凸亦称圆背,见于椎体骨骺炎、姿势性后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角状后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图3-185)。 图3-185 脊柱后凸的二种类型   (2)自主运动范围:嘱患者作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腰椎间盘突出时,常出现一两个方向的运动受限;而脊柱结核时,脊柱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制。   (3)拾物试验:嘱患者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腰椎有病变时,拾物须屈曲双膝及髋关节而腰部挺直。脊柱结核患者多为阳性。   3.仰卧位检查   (1)腹部触诊:注意有无肾下垂、腹膜后肿物、腰大肌寒性脓肿等。   (2)直腿抬高试验:检查者一手握病人足跖部,使踝关节背屈,另手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将下肢抬高,一般能举高70度左右。注意两侧对比。如一侧明显低于对侧,即为阳性(图3-18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有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疼痛可沿大腿后侧放射到足趾。 图3-186 直腿抬高足背屈试验   (3)骨盆摇摆试验:强屈髋膝二关节,使腰骶关节屈曲,作左右摇摆活动。摇摆时如肌肉有阻力和腰骶关节处疼痛,说明病变在腰骶部(图3-187)。 图3-187 骨盆摇摆试验   (4)“4”字试验:患侧髋膝关节屈曲并外旋,将足外踝部置于另侧伸直位的膝部,状如“4”字。检查者一手按住健侧髂前上棘处,另一手将屈曲的膝部下压。骶髂关节疾患时有疼痛(图3-188)。 图3-188 “4”字试验   (5)唧筒柄试验:检查者一手按患侧肩部,稳定上身,另手扶患肢膝部,使屈肢屈髋屈膝,然后向下按压膝部,强使髋关节屈曲内收。骶髂关节病变时该部位出现疼痛(图3-189)。 图3-189 唧筒柄试验   (6)周围神经检查:根据病情需要,检查下肢和会阴部的皮肤感觉、肌力、膝腱、跟腱反射和病理反射等。   4.俯卧位检查   患者俯卧,除去枕头,头部偏向一侧,两上肢伸直平放于身体两旁。   (1)压痛点:局部压痛部位大多为病变所在的部位。先以手掌,自颈椎至骶椎依次按压,在有压痛的部位,再以拇指仔细检查,确定主要压痛点的位置。同时注意疼痛的程度和范围,是否放射及放射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压痛点多在棘旁约2cm处,且常伴有向下肢后外侧的放射痛,可直达足跟或足趾。下腰部软组织损伤时,疼痛也可向下肢放射,但范围模糊,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常见腰痛压痛点如图3-190所示。 图3-190 常见腰痛压痛点   (2)股神经牵拉试验:一侧下肢伸直,使患侧下肢向后过度伸展。在腰3~4椎间盘突出时,沿股神经有放射性痛,是为阳性(图3-191)。应注意除外骶髂关节、股四头肌及腰大肌脓肿等病变。 图3-191 股神经牵拉试验   (3)奴夫卡因试验:在痛点注射0.5%~1%普鲁卡因10~20毫升,若系肌肉、韧带劳损,疼痛暂时消失,而骨髂病变或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则无效。     (三)影象检查   1.平片检查:脊柱各段的摄片一般包括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照左、右斜位片。平片检查不能诊断腰部软组织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一般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患者不需常规拍摄X线片。对疑有骨性病变的患者,如骨折、结核、肿瘤、椎弓峡部不连与脊柱滑脱等,则应进行平片检查。   2.体层摄影:体层摄影又称断层摄影,用以拍摄体内任何一层组织的影象。对椎体内较小的病变,平片不能确诊时可用体层摄影。腰椎的矢状面断层片可较清楚地显示椎管的矢状径,有助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3.脊髓造影:将造影剂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通过X线透视与摄片观察椎管内病变。造影剂有一定的刺激性,有时会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引起马尾神经损害,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使用。一般用于诊断椎管内肿瘤、高位椎间盘突出和严重的椎管狭窄症等。   4.CT检查:CT之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损伤较小而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因其能显示脊柱的横断面,故可发现结核、肿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5.磁共振成象(MRI)检查:磁共振成象是利用强磁场的作用,使体内氢原子核发生旋转和定向排列,取消磁场后,这些氢原子回复到原来位置。这一过程经电脑处理,显示出被检查部位的组织影象。脊柱各层组织的影象不同:椎体皮质骨亮度低;松质骨内含脂肪及骨髓,亮度相对较高;髓核显示中等亮度;纤维环围绕髓核呈黑色图;后纵韧带和黄韧带为纤维组织,呈黑色低亮度影象。硬膜外脂肪组织显示高亮度的白色影像;硬膜囊、神经根、神经根鞘、马尾神经等均为不同程度的低亮度结构;小关节因有滑液,故呈高亮度的线条状。因此在脊柱的矢状断面上,可显示各层组织的直接影像。 颈肩腰腿痛概述 ( 一)颈 椎 病 1)、颈型颈椎病:反复出现“落枕”及颈中风现象。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 2)、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突出表现:向上肢传导的放射痛、麻、转侧不利。 3)、脊髓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表现为两下肢的波浪型、进行型麻木和运动障碍。患者感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笨拙,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可见到髌阵孪及踝阵孪。 4)、椎动脉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位置性眩晕。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视力降低。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突出症状:慢性头痛。头痛往往呈持续性,主要出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眼压下降。出现眼珠疼痛,伴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干渴和异物感、嗳气等症。 类冠心病综合症。胸前区憋闷,心悸怔仲;窦性心率不齐、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导致全身性交感紧张时,可引起颈性高血压。 脸上总感觉有一根头发;或有蜘蛛网。 (二)、颈椎间盘突出症 1)、外侧型突出:特点:颈神经根受压。支配区麻木,重者剧烈疼痛,小便或咳嗽时加重。有痛性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 2)、旁中央型突出: 特征:颈神经根和脊髓共同损伤为特征。既有上肢放射性神经痛,也存在下肢传导束压迫的现象。 除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体征外,尚有单侧脊髓受压症状。 3)、中央型突出: 以下肢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不完全性截瘫。可引起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部分患者出现排尿障碍。(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1、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遭受较重的外力作用,或长期弯腰、承重,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多发于腰4-5、腰5骶1椎。 2、常见症状: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 3、临床症状: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久者,常有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的主观麻木感。诊断: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强实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严重者坐位屈颈实验不能完成。下肢后伸试验阳性。腹压增高时,则腰痛加剧,且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按压痛点时,可引起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膝、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特点:第三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点的慢性腰痛。又称:腰三横突周围炎;或腰三横突滑囊炎。症状:腰部一侧酸痛或钝痛,腰部活动受限,对侧腰部可有牵掣痛。腰部健侧侧屈和旋转活动时,疼痛尤甚。 在第三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可触及明显压痛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并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并有弹响感。按压时由于第2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大腿及膝部的放射痛。 (五)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痛,或臀部痛,大腿痛。间歇性跛行、阴部麻木及小便失禁或尿潴留。腰背部板滞,活动受限,腰部屈伸活动时可加重症状,滑脱节段可触及“台阶感”。(六)骶髂关节紊乱症临床表现: 1)、坐骨神经痛: 急性病: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及下肢胀痛麻木,以及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或“触电感”。呈“歪臀跛行”,不能挺胸直腰。翻身起坐和改变时疼痛加剧。患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病情极重者往往由旁人搀扶或持拐来诊。慢性患者上述症状缓和,自觉下腰部隐痛乏力、患肢“短了一截”,和酸软、麻胀、怕冷等。 2)、盆腔脏器功能紊乱:患侧下腹部胀闷不适和深压痛,肛门急胀感,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阳痿,痛经等。 3)、骶髂关节炎:患侧骶髂关节压痛和酸胀不适,患肢外侧牵掣痛、麻木。腰骶部酸软乏力,需经常更换坐姿或站立的重心。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 4)、体征:急性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腰脊侧弯畸形(健侧凸),患侧骶棘肌痉挛。骶髂关节压痛并可往同侧下肢放射。直腿抬高明显受压。 慢性患者,只有关节局部的压痛和患侧腰臀肌及下肢肌肉萎缩。 5)、临床常见:右侧骶髂关节以前错位居多,左侧骶髂关节以后错位多见。 (七)、强直性脊柱炎 1、概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椎间关节、骶髂关节、椎旁韧带,最后导致整个脊柱强直、畸形的疾病。北方多见,好发年龄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病情起止:始于骶髂关节而极少累及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韧带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且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 3、病因:强直性关节炎患者85%左右有前列腺炎及膀胱炎,故认为本病与泌尿生殖系感染有关。与遗传有关。与寒湿有关。本病最早出现于骶髂关节,渐进性向上蔓延,至下段颈椎依次受累,主要表现为“慢性炎性浸润”,关节软骨增生、骨化;韧带钙化和骨化,关节囊和韧带附着部的骨质遭侵蚀破坏,代之以骨赘生长;椎间盘的软骨板和纤维环外层炎症引起软骨内骨化,并与前韧带形成的韧带赘融合成骨桥,使整个脊柱最终发生强直。 4、检查: X线检查可见椎体之间形成骨桥呈“竹节样”改变。 (八)退行性脊柱炎 1、概论:退行性脊柱炎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腰椎发病较高, 2、主要特征:椎体边缘增生和小关节肥大性变化。 3、临床症状:腰背部酸痛不适,僵硬板滞,不耐久坐、久站,晨起后症状较重,活动后减轻,但过度活动或劳累后加重。腰部屈伸活动不利,但被动运动基本达到正常。急性发作时,腰痛加剧,且可牵掣到臀部及下肢。若骨刺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九)项背肌筋膜炎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炎症,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 (十)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又称为腰臀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中医称,肾虚腰痛。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扭伤,导致局部无菌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 颈肩腰腿痛病因学概述 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除机体的组织病变外,还与年龄、发育、体质、解剖变异、工作体位、外界环境变化及刺激等有密切关系。高氏将其病因概括分为两个方面:①内在因素:脊柱软组织、骨关节与椎管内的外伤或病变,如炎症、肿瘤、压迫性病变及其他疾病。另外,机体在生理解剖学上的缺陷,可能影响生物力学平衡,过早引起组织退行性病变。还有的不一定属于病理性,而属于生理性的,如月经前、后或怀孕期。②诱发因素:如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体位不良,姿势不正确,疲劳,精神过度紧张,肥胖,体力不足及情绪低落等,均可诱发颈肩腰腿痛,特别是潮湿与寒冷,能促使肌肉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组织血液供给不足,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使代谢产物积蓄,发生疼痛。 虽然外伤、体位不良性疲劳是发生颈肩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但决不能就此而忽略其他 各种可能因素,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例如,将脊柱结核、肿瘤等当作一般性腰痛,不深入检查,直至发展为截瘫,出现寒性脓肿溃破,可给治疗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探索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各种复杂因素,找出致痛原因,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分清主次,全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根据上述致病因素,可以将临床上较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原因归纳为五类。 1. 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 1.1颈肩腰腿部软组织性疼痛 造成软组织疼痛的有:①外伤,为最常见原因,如扭伤、挫伤所致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等;②深部组织疾患如韧带、肌肉、关节囊疾病引起的疼痛;③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B1、慢性消耗性疾患;④肌肉代谢性障碍所致的代谢产物积聚,如痛风;⑤急性传染病;⑥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肌炎、红斑狼疮;⑦特殊的工作环境,体位不良等。 脊柱及四肢关节要完成静力学和动力学双重任务,在复杂的功能活动中,它们除需要骨骼支撑之外,还必须依靠外围附着的肌肉群来共同完成。肌肉不仅要维持颈、腰、四肢关节静止时的姿态,还要在活动中适应各种动态的动力学变化,如伸、屈、旋转、拉力、压力、剪力等。因此,肌肉要有充分的储备力量,否则很容易引起外伤、炎症、劳损等病理变化。肌肉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始终维护相互平衡与协调,才能发挥群体肌肉的有效功能。胸椎有胸骨、肋骨等构成胸腔的完整的三维骨支架,不易损伤。而颈、腰段、四肢关节缺乏这种三维支持,因此,颈腰段及四肢关节周围的肌肉对维护它们的动力学及静力学平衡与稳定,就更显重要,但是由于颈腰段及四肢关节活动度较大,易于受到损伤。 对软组织性损伤或病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真正骨组织损伤,只要通过严格的复位和固定,一般在限定的时间里即可痊愈。但软组织损伤则不然,其外形不能象骨组织损伤显示得那么清楚,X线检查往往也不能发现,因而易于延误处理时机,结果是经久不愈,甚至超过骨愈合时间数倍尚未痊愈。时间久了,脊柱及四肢关节便逐渐失去正常肌肉保护,来自外界的作用力,将直接落在骨关节本身,必然会增加脊柱及四肢关节损害的机会。 1.2 脊柱、骨、软骨及关节组织改变 脊柱及四肢关节不断受到积累性创伤与刺激,将促使关节结构、椎间盘、周围韧带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充血、水肿、出血、粘连、炎症、关节紊乱及退行性病理改变等,其中椎间盘、关节及韧带损伤松弛,对颈肩腰腿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解剖生理和活动度过大,故颈、腰部椎间盘最易出现病变。因椎间盘损害与退变,可逐渐导致其正常形态改变。根据其变化程度,初期可造成对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刺激,最后则引起神经根压迫,临床上出现疼痛。同样,其他组织结构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改变,晚期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生理屈度丢失、椎间孔缩小、椎间关节变位及椎体滑移等变化,而使脊柱及四肢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及平衡性受到严重影响。 1.3 继发性肌肉改变 在脊柱及四肢关节周围肌肉耐力的不断损害下,若仍需要继续疲劳地代偿一切活动过程,则常常引起神经肌肉装置过度紧张,从而使肌肉内部产生一系列代谢性改变。代谢产物的积蓄,可使肌肉失去利用营养的能力,其收缩力显著降低,逐渐形成传向神经系统的病理冲动来源,而使病变形成恶性循环。 2. 脊髓或脊神经疾病 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前者是由于脊髓或脊椎神经本身疾患所致,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痨、脊髓炎、蛛网膜炎、神经根炎及原发性脊髓或神经根痛;后者则以机械性压迫为主,例如由于脊柱骨肿瘤引起的脊髓痛,由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肥厚引起的脊神经根痛,由椎管狭窄引起的脊髓或脊神经根痛,由骨增生及其有关结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神经根性及丛性痛等。临床上以继发性较常见,我们的资料统计占颈肩腰腿痛的90%左右。 3. 血管疾病 急性血管疾病引致的颈肩腰腿痛,如急性锁骨下动脉炎常引起颈肩手剧痛,腹腔及下肢的大动脉炎可引致腰腿剧痛。慢性血管疾病,如结节性动脉炎、脉管炎、阻塞性动脉硬化、动脉血栓形成及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颈肩腰腿痛。低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亦非罕见,初期常误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或神经官能症,腰穿见血性脑脊液即可确诊。 4. 内脏器官疾病 这类颈肩腰腿痛的发生,是由于某一内脏器官发生疾患,其病理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作用,在颈肩腰腿相应部位发生疼痛,所以它并非真正的颈肩腰腿部疾患所致。由于这类疼痛的诊断易混淆,因此在临床上必需认真鉴别。一般此类患者颈肩背部还有一定的压痛点,无脊柱活动障碍,经常伴有相应内脏疾患的各种症候,故须仔细询问病史与检查。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引起的肩背痛或左上肢痛,胆石症胆囊炎引起的右肩背痛,胰腺炎、溃疡病引起的腰背痛,前列腺炎及妇科炎症引起的下腰骶部痛,阑尾炎引起的腿痛等。 5. 心理精神因素 可见于神经衰弱或癔病时。患者的神经活动抑制过程减弱,对疼痛的感受阈降低,肌肉紧张,甚为敏感。颈肩腰腿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和范围都不一定,常有变化,压痛位置也常无定点,使人难以捉摸,且体位改变及咳嗽等腹内压增加动作,也不会使疼痛加剧。此外尚伴有其他一系列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恐惧心大,容易悲观,不易自制,经常头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等,有时还伴有呼吸道或胃肠系功能紊乱症状,而颈肩腰腿部组织或内脏并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存在。 临床观察证实,器质性损伤慢性期或因工伤、交通事故及职业因素,患者确有可见的病理变化,但也有心理精神因素混杂其中,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以器质性病理性痛为主伴心理精神因素;有的则相反,器质性损伤很轻微,主要为心理因素;极个别病人则完全是心理精神因素所致。这类患者主要是由于损伤后医生和家人的关怀或自己过于紧张,逐步形成“病理——心理混合综合症”。 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一:概述 这段时间,我将撰写一系列的关于腰腿痛诊断的文章。腰腿痛是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因为大部分骨科医生对腰腿痛的诊断还处于概念不甚清楚的地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还是先将精力放在腰腿痛的诊断上吧。 腰(腿)痛虽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幸运的是,大部分腰腿痛的病史比较短暂,也就是说,大约有50%的人在两周内可以自行缓解;90%的人症状只持续三个月。这是腰腿痛的自然病史(不经过医疗干预的病史)。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以提醒我们,大部分人的腰腿痛即使不经过治疗,也是可以自愈的。尤其是那些外伤引起的急性腰痛,大部分是因为肌肉痉挛引起。这部分腰痛是容易治疗的:只要在急性期恰当休息,肌肉损伤是不难修复的,因为肌肉组织有着丰富的血液供应,愈合起来相对容易。 那么,哪些腰腿痛是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呢?如果您的腰腿痛持续在3个月以上,或者主要表现为腿痛,那么就要好好找寻一下引起这些疼痛的原因了。这些腰腿痛大部分是脊柱(腰椎)病变引起。常见的原因与您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密切相关。 如果你相对比较年轻,处于20-60岁的年龄段,引起疼痛的疾病常常与椎间盘的退变有关,这些疾病包括: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 退变性脊柱滑脱 如果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腰痛和腿痛的原因更多地与小关节炎等有关,这些疾病包括: 小关节骨性关节炎 腰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脊柱侧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能够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来详解这些疾病的诊断吧。有了这些知识,您可以对自己的腰腿痛有个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在寻求治疗之前,自己具备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看完了这些博文,您还将认识到,诊断腰痛为什么会出现“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现象,因为要搞清楚腰痛的诊断确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事情。您必须找到脊柱外科的专科医生,才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待续: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我们将花多点篇幅讲讲。当然,您还可以在博客专栏“椎间盘突出与腰痛”中找到更多的知识。 椎间盘突出与腰腿痛 人体在20岁以后,椎间盘的髓核部分(椎间盘内一个含水量丰富的内核)逐渐因为脱水而退化。退化的髓核可以突出到后方的椎管内,这就是椎间盘突出。当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引起症状时,临床常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髓核突出的部位恰恰就在神经根的前方。突出的髓核可以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也可以因为髓核导致的免疫化学反应刺激神经引起疼痛。这种疼痛一般放射到受压神经根支配的区域,同时神经根的损害还会导致它所支配的肌肉的力量下降。第五腰神经(L5)和第一骶神经(S1)是最常受累的两条神经。L5的压迫主要表现为大足趾不能向上翘(背伸)或是踝关节背伸困难(足下垂),足尖部麻木疼痛。S1受压的表现为踝关节不能伸直。还有就是放射到足部外侧的痛和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一般是以下肢的放射痛为主,而且这种痛一般位于膝关节以下部位比较明显。另外,大部分病人有一段腰痛史,一旦出现腿痛,这种腰痛反而减轻。 A:神经根;B:椎间盘;C:突出的髓核 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大部分的椎间盘突出可以在六周内自行缓解。在等待身体自愈的这个过程中,患者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来减轻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以及其它由此而起的不适感。这些方法有: · 物理治疗 · 整脊按摩治疗 ·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的应用 · 口服激素(如强的松) · 椎管内硬膜外激素封闭(如骶管封闭) 在应用上述方法后,如果疼痛持续的时间超过6个星期,可以考虑进行微创的椎间盘切吸术,以减轻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微创切吸术可以起到一个局部微型减压的作用,减除神经根的压迫,为其恢复提供条件。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穿刺达到病变的椎间盘,虽然是手术,但带来的创伤非常轻微。 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单纯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这几年中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微创技术的使用,如显微镜和椎间盘镜,使得椎间盘手术可以成为一种门诊手术,或者住院一、二天就可以了。国内目前仍处于比较保守的状态,但在脊柱专科手术的话,住院时间也在一周左右。有关微创手术的详细内容,今后我还会撰写博文。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脊柱专科医生,椎间盘手术的成功率在95%以上。和以往的观念不同,不需要将整个椎间盘彻底的摘除干净,只需要将压迫神经根的部分(占了完整椎间盘的很小部分,大约5-8%的体积),大部分的椎间盘还是保持完整。(待续: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三:椎退变性椎间盘病) 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三:退变性椎间盘病 退变性椎间盘病的英文全称为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简称DDD。谈到DDD,先要了解一下椎间盘源性腰痛这个概念。椎间盘源性腰痛指的是由于损害的椎间盘本身成为疼痛的来源,而不同于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引起的疼痛。腰椎DDD常常因腰部的扭伤诱发,如旋转腰部的动作。另外,疼痛也可因为腰部长期的劳损所致。现在已经认识到,腰椎DDD引起的疼痛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很多。一般而言,有30%的人群在30-50的年龄段会出现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退变,当然并非所有的这些人都会出现腰痛。事实上,到了60岁左右的年龄,影像学上轻微的椎间盘退变性改变几乎每个人都有。那么,怎样来诊断一种腰痛是DDD引起的呢? 这些疼痛主要表现为一种持续的,非剧烈的,可忍受的疼痛,偶尔有几天的明显加重。疼痛表现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规律: · 疼痛位于腰部,有时也可以有髋部和腿部的疼痛,但不同于椎间盘突出的放射痛,这是一种牵扯痛。疼痛很少超过膝关节以下。 · 疼痛在坐位时最重,站位较轻,卧位最轻。因为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在坐位时最大,站位其次,卧位则几乎不受力。 · 在某些运动体位时加重,如弯腰,转身,举重物时。 椎间盘源性的腰痛常常来源于下面两种因素:一是椎间盘损害时其内部释放的蛋白质刺激椎间盘周围的神经;二是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承载应力的能力下降,人体运动时出现该节段的不稳定可导致疼痛。椎间盘源性腰痛可以由其中的一种原因引起,也可以两种因素同时作用。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患者的椎间盘源性腰痛也会慢慢自行缓解。这是因为当椎间盘完全退变时,已经没有炎性蛋白质可以释放,而且椎间隙的塌陷也结束了节段的不稳定状态。这两种引起疼痛的因素都消失了,自然疼痛就缓解了。临床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所采用的椎间隙融合手术,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只是人为地将致痛的椎间盘彻底“消灭”。 DDD的诊断 目前对退变性椎间盘病导致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会采用一种排除法来进行诊断,即在详细地研究患者疼痛等症状的基础上,结合物理诊断的发现和MRI来综合判断。因为在正常人群中的MRI检查中也存在退变的椎间盘,因此单纯依赖影像学证据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问题,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必定有一个节段的椎间盘会表现出影像学的异常,而影像学异常的椎间盘不一定会出现椎间盘源性腰痛。如果有典型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史,又排除了其他引起腰痛的原因(如椎间盘突出,小关节骨关节炎等),然后能找到明确的某个节段的椎间盘损害的MRI依据,那么这个诊断可以成立。 另外一个更难的地方,是影像学上椎间隙没有典型的损害表现(如椎间隙塌陷50% 以上,椎间盘软骨终板有破坏等),而只表现出一些早期的退变性改变,如黑间盘(意思是MRI上看到的间盘不是正常白色,而是脱水后的黑色);椎间盘轻度膨出;纤维环局部破裂(纤维环外层撕裂,MRI上表现有局部的亮点)。这些表现,在许多无症状的中老年人做MRI检查时都能发现。此时病史和体检的结果就显得更为重要。对有症状的患者,如果MRI同时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黑间盘,此时医生又面临一个难题:到底是哪个间盘引起疼痛呢?现在有一种椎间盘造影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也还存在很多争议。这是很专业的话题了,可以说专家之间也在吵个不休。所以说,DDD的诊断还是一个难题。 DDD的治疗 对于明确是DDD引起腰痛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解除痛苦。如口服和局部注射消炎止痛药物,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等。当保守治疗超过6个月仍未起效,同时疼痛导致患者不能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不得不考虑外科手术了。 DDD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第一步是避免对腰部造成进一步损害的运动,如搬运重物、腰部旋转运动(高尔夫,篮球,足球等)。然后尝试一下下面的这些方法: A.对于急性发作的疼痛,采用热敷或冷敷的方法缓解肌肉痉挛、关节僵硬以缓解急性疼痛。 B.口服NSAIDs类物或止痛药帮助缓解疼痛,恢复日常生活。更强烈的药物如口服激素,肌肉松弛剂甚至麻醉类药品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椎管内封闭也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这是一种对各种腰痛都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在应用含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其副作用。 C.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记住一旦出现腰痛症状,一味的休息卧床只能让腰部情况恶化。适当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锻炼包括:1.腘绳肌的伸展运动,这部分肌肉的僵硬会更加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2.腰部肌肉的锻炼。3.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保证腰部又一个充足的血供和营养。 D.手法按摩是一种能够缓解腰痛的有效办法。中西医都有各自有效的方法,不妨尝试一下。但被动的按摩不能代替主动的锻炼。 E.椎管内封闭注射。这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但效果直接有效,可以慎用。 DDD的手术治疗 融合手术是治疗DDD的最后手段。如果患者因为疼痛丧失了维持日常生活的能力,那么是时候考虑进行融合手术了。融合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终止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该节段的病理性不稳。融合手术必须慎重进行。L5/S1常常是DDD 累及的主要节段。这一节段融合后导致的腰椎活动功能的受限相对较少,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少动的节段。融合L4/L5 带来的影响较大,因为这是腰部活动最大的一个节段。两个椎间隙的融合适用于那些症状非常明显的患者。而三个间隙以上的融合要慎之又慎。因为融合多个节段后带来的后果是腰部运动的严重受限,最终会导致腰部肌肉生物力学的改变,这一改变会成为新的疼痛来源。现在对这一点已经有充分的认识,“融合病”就是过度融合带来的更大的灾难。 恰当的融合手术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无痛的腰部,使得患者增加日常生活的活动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这一目的的达到又多了一项有效的方法。微创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常规手术带来的术后不适,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解剖结构,增加融合率。 目前还有一种新的技术正在临床开展使用,这就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这一技术能够达到既切除了疼痛的来源――椎间盘,又维持了该节段的活动度,还有效地防止了因融合产生的相邻节段退化加剧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开展得不多,长期应用的后果如何,会带来哪些新的不良后果等等,还是个未知数。不管怎样,人类在解除自身从爬行动物到直立动物这一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腰痛这一顽疾的过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待续:腰腿痛诊断大全之四: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腰腿痛诊断大全之四: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腰椎滑脱是另一类常见的引起腰腿痛的疾病。说起腰椎滑脱,也算是比较复杂的一种腰椎疾病了。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常将其分为峡部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后者我将另文细说。峡部裂性滑脱也涉及到两种腰椎病变,一是峡部裂,二是滑脱。两者均可以单独成病,只有峡部裂引起的滑脱,才称为峡部裂性滑脱。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滑脱。 先说说峡部裂。腰椎的峡部位于椎体的后方,是连接同一椎体上下两个关节突的一个细小结构,相对腰椎后方的其他部位,显得有些瘦弱。如果这个部位断裂,就使得腰椎的后方大部分结构与前方的椎体脱离,此时联系上下椎体只有依靠椎间盘了,只是椎间盘往往“独立难支”,于是椎体便逐渐向前滑移,出现腰椎滑脱。峡部裂的发病高峰有两个时期,一是在5-7岁的儿童期,一是在运动量比较多的青少年期。两者的成因也不同。一般认为,儿童期的峡部裂与这一类儿童腰椎有关的结构――上下小关节的发育不良有关,导致峡部的应力相对集中,因此儿童期发病的峡部裂并非外伤引起,而是反复作用的应力导致的应力性骨折。青少年峡部裂一般与剧烈的运动造成的骨折有关。通常这些患者是职业运动员。青少年期以前的峡部裂很少导致明显的疼痛症状,或者说腰痛并不剧烈,不足以引起父母的重视而前来就医。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峡部裂,都使得维持上下椎体稳定的结构受到了损伤,随着时间的迁延,逐渐导致上位椎体向前滑移,于是便出现了另一种疾病:腰椎滑脱。滑脱最常见的部位是L5/S1,因为峡部裂最高发的部位是L5。滑脱一般在青春期以后逐渐加重,到成人期逐渐稳定。在成年后滑脱程度加重的反而不多见,这是因为成年人有一条非常发达的韧带联系L5的横突和骨盆――髂腰韧带。在成年人可以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凡是L5横突发达的患者,滑脱进展缓慢,而L5横突细小的患者,由于髂腰韧带的较弱,滑脱也进展得较快。 根据上一个腰椎与下一个腰椎在矢状面上滑移的程度,一般将腰椎滑脱分为四度。小于25%为I°;大于25%小于50%为II°;大于50%小于75%为III°;大于75%为IV°。幸运的是,大部分的滑脱都在II°以内。即使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也对保守治疗有效。对于II°以上的滑脱,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腰部畸形,主要表现在躯干的短缩、腰部前突。如果因为骨盆的倾斜方向变得垂直,身体就会前倾,使得大腿后方的肌肉紧张,导致走路蹒跚,步态改变――医生们称之为鸭步步态。 据流行病学的统计,大约有5-7%的人群有峡部裂或滑脱,但大部分没有症状。临床统计80%的滑脱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对于有腰腿痛的滑脱,也只有15-20% 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矫正。 青少年期的峡部裂性滑脱很少因为腰痛而需要外科治疗。对于因运动损伤导致的峡部裂和滑脱,首先采取的方法是限制运动,直到疼痛缓解。也可以辅助物理治疗,腘绳肌锻炼等方法。尤其是后者,通过伸展腘绳肌的训练,可以打断因腘绳肌紧张导致腰痛进一步加重的恶性循环,常常起到很好的疗效。如果保守治疗的方法都不见效,同时预见到滑脱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那么对于青少年的滑脱,也可以慎用腰椎融合的方法。 对成年人的峡部裂性滑脱,出现症状往往在其三、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引起腰痛的最常见原因是椎间盘因为长期的承受不正常的剪切应力而提前出现明显退化。疼痛的来源来自滑移节段的间盘。随着椎间盘的衰竭,椎间隙高度明显塌陷,影响到L5/S1之间的椎间孔的高度,而椎间孔是L5 神经向下肢走行的必经之地,于是,L5 神经根受到压迫,又出现类似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峡部裂性滑脱的治疗 对于滑脱引起的腰痛,其保守治疗的方法与其他腰痛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也包括NSAID’s 类药物的应用;口服强的松;物理治疗;手法按摩;局部封闭治疗等。要强调的是,对于滑脱引起的腰痛,腘绳肌的锻炼更为重要。一定要防止腘绳肌的挛缩,否则会进一步恶化腰痛的症状。 经过上述努力,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明显的腰部畸形和顽固性的疼痛(经保守治疗后疼痛仍然持续6个月以上),脊柱融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融合的方法有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和后路融合,这是传统的方法;也有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前路融合。这种方法适用于只有腰痛而没有放射痛的病人。前路融合的好处是可以不进入椎管进行融合,避免了对椎管内神经的骚扰。同时,这两年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前路融合的损伤非常之低。在国外单纯的前路融合手术甚至成为了一种门诊手术。当然,后路椎弓根固定也同样可以采用微创的方式,但对于滑脱的患者,由于需要作松解手术,微创方法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还是要结合具体的个案,咨询你的脊柱外科医生,不要盲目微创,也不要将手术扩大化。(待续:腰腿痛诊断大全之五――小关节骨关节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1 13:57 , Processed in 0.0283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