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著称。碧螺春茶在未被世人认知之前,是生长在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上的几株野生茶树,此茶冲泡时,香气袭人,时浓时淡,飘忽不定,苏州土语称为“吓煞人香”。 1 a" Y, A' v1 |3 T : D5 E3 U8 l8 f. `
清朝康熙年间,一年春天,康熙南巡,当时的江苏巡抚命当地制茶名手朱正元精制“吓煞人香”茶,准备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游览太湖,船至洞庭东山,巡抚奉上“吓煞人香”,顿觉一股清香扑鼻,直入人之肺腑,品尝入口,滋味醇和,再看茶汤,碧绿清澈,碗底展叶吐翠,嫩绿明亮。( M! [5 ? U s( C
; q3 t5 ^5 y8 D( g0 G# ]4 g
康熙龙心大悦,直称好茶,问起茶的名称,跟随的人答道:“吓煞人香”。康熙不喜欢这个茶名,认为有欠文雅,且念起来拗口,决定亲自给它取个好名字。康熙命随从取来茶叶,但见这种茶色泽碧绿,外形紧细卷曲,犹如一只只卷曲的碧螺,正好时值春意盎然,康熙便欣然将这种茶命名为“碧螺春”。从此,“碧螺春”的名字便享誉大江南北。5 L4 z' n: [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