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7|回复: 0

连载 商振德教授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十 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1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 足阳明胃经
* o' n7 d+ k, O/ S" H6 D. m  G中医学讲的循行路线:开始于鼻两旁,上行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向旁边交会足太阳经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外方
- F9 t/ d; f% Q) K6 q  M进入上齿中,回转过挟着口角绕口唇,向上交会督脉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颌唇沟处任脉的承浆穴。退转沿着下颌后下方,浅出于本经大迎穴。沿着下颌角前下方的颊车穴向上散布到耳前,经过耳前颧弓上缘与足少阳经的上关穴交会。沿着鬓发边缘交会足少阳经于悬厘、颌厌到前额交会督脉神庭穴。
; r+ Y0 v) K( ~; T1 ~* q, p2 W1 ^+ G它的分支,从大迎穴的前边向下到颈部喉结旁的人迎穴。沿着喉进入锁骨下窝,向后交督脉于大椎穴。向下内行,通过膈,与任脉交会于上脘、中脘穴的深部。统属于胃,并与脾联络。% `. ~' D; I1 m( l
它的另一分支,从锁骨凹陷处直下到乳部内侧边缘,再向下挟着肚脐旁边,进入腹股沟部。
8 D: C+ U& N" P3 o6 G) V2 V" n另一条分支,起始于胃下口,沿着腹腔深层,向下到气街同直经分布的脉相会和。自此向下到大腿上部前面的髀关穴。到达股前隆起的伏兔穴,向下进入髌骨中。再向下沿着胫骨外侧走向脚背,进入足中趾内侧。联络脏腑:属胃、络脾,与心、大肠、小肠有直接联系。
# q0 V9 `* E1 ?3 V: L3 z第一部分.体外传递过程6 c2 {% `( Z5 ^/ {2 A" y$ m
本经在头面部的穴位多。走行方向变化也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头面部肌肉、肌腱的数目多,走行方向各异,与之相适应,头面部肌肉外筋膜内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与肌肉纤维排列一致。所以,经脉走行变异大。但头面部穴位基本上都走行在眼、口轮匝肌、上唇方肌、提上唇肌、鼻肌、咬肌、颞肌等肌肉外的筋膜上。这些肌肉外筋膜在各肌之间是相互连接和延续。它们之间生物电活动相互传递。具体穴位不再讲述。
! \1 u2 n. h5 h* v$ B! v从咬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等肌肉外筋膜,通过下颌角向下进入颈部,在这有两个穴位,大迎和颊车穴。通过起始于下颌骨的颈阔肌筋膜和胸锁乳突肌筋膜下行到胸大肌锁骨头表面浅筋膜。(因为颈阔肌起自胸大肌表面的筋膜)期间出现人迎、水突、缺盆等穴位。最后达到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的气舍穴。继续向下走在胸壁肋间表面筋膜上,直到肋缘,期间有库房、尾翳、乳中、乳根等穴位。再向下走行在腹直肌筋膜上,直到腹直肌起点耻骨联合,期间有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天枢、大巨、归来、气冲等穴位。继续下行通过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支止于股骨上段的大腿内侧肌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外的筋膜传递到起自髂前下棘走在股骨前侧股直肌筋膜上,沿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筋膜下行到膝关节髌骨髌韧带外缘。其间出现髀关、扶兔、阴市、梁丘及独鼻等穴位。过膝关节后,沿着胫骨前肌及趾伸肌等伸肌外筋膜下行到踝关节部。出现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下巨虚、解溪等穴位。过踝关节后,继续沿着足背伸肌腱下行,最后到达第二趾。
( n, i" b' }/ c( @( P3 M第二部分.体内传递过程  v) O5 L2 _6 k( O* c
一个是从颈部人迎穴开始,通过喉、气管、食管外的结缔组织筋膜下行进入体腔。分别与胸腔、肺、心等相联系。通过膈后到达胃。通过胃脾韧带和胃脾相接处与脾相联系。同样胃与大肠、心与小肠相联系(前面已讲过)。' `3 d/ ~8 @5 X/ ]+ [0 f3 E2 j
另一条是从缺盆穴开始,通过锁骨窝下锁骨下动、静脉传递到心。再通过心与小肠发生联系。1 x7 t6 W% G* e/ S0 ?
本经另一体内分支是从胃开始。人体腔内只有一个胃,而人体两侧却有两条对称的经脉?这是因为从胃开始,与胃相连的所有韧带、系膜、网膜都可以与胃相联系。胃可以和肝、肾、大肠、脾、胰等器官产生生物电连接和传递。腹部筋膜和盆腔筋膜结构一样,只是叫法不同。胃的生物电活动通过腹、盆筋膜传递到腹股沟,特别是传递到腹股沟三角区,与大腿内侧肌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筋膜相延续。生物电活动从胃传递到体表。中医学把这个交会的部位叫做气街。; W3 i+ @. Y* U" s
生物电从胃向下传递是全方位的,既向左侧又向右侧传递。因为胃虽然只有一个,但腹、盆腔相延续的筋膜是左右对称的。! }2 ~3 j/ c; Z' p, ]" G3 c. p% _
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为腹膜内位器官,同时也是中空性器官。胃具有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特性外,还具有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联系。胃自身产生生物电能的能力相对肝脏、脾等为弱,在其行使消化功能时需要肝脏、脾脏等产生的肝气、脾气等的供给和补充。所以,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胃、肝、脾和胰腺(中医所讲的脾实际上是包括西医的脾脏和胰腺的功能总和)之间的生物电联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之间的是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又是相互控制、相互抑制。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成人胃的容量约1500ml。胃有储存和消化食物两方面的功能,食物在胃内经过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形成食糜被排送入十二指肠。化学性消化是胃粘膜分泌的胃液,主要有喷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食物进入胃内开始,胃对食物的消化与肝脏、胰腺等消化腺的分泌是同步进行的,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以及小肠分泌小肠液是同步开始的。肝、胰、小肠及胃等各自分泌的分泌液多少除了受到自身功能影响外,还受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和相互抑制,这就是中医所讲的五行中的相生相克。胃在充满食物后膨胀明显,它的机械性蠕动和化学性分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是胃急需肝脏及脾(脾脏和胰腺)的生物电能的补充,特别是脾气的补充。胃通过脾胃韧带、胃胰韧带和幽门胰韧带建立起紧密的生物电联系,在消化过程中,脾气对胃气有明显的补充和协调作用,中医所讲脾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科学性非常明显。同时,肝脏是人体内的产能大户,肝气通过小网膜内的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也将肝气输送到胃,对胃气的补充极为重要。: K1 B* n/ {$ @$ x; E8 l0 ^

' x7 q4 M$ m+ A- f: j第九, 足厥阴肝经: i$ w- G% j" |7 |# f
1 k! _+ O& p! v! U
中医学讲的路线:起始于大踇趾上丛毛的边际,向上沿着脚背到达内踝前一寸部,向上与足太阴经交会于三阴交穴。再由内踝上八寸部位同足太阴脾经交叉,而走向脾经后面。达到膝内缘,沿着大腿内侧,足太阴经于冲门、府舍穴,分布于阴毛部位,绕过生殖器达到小腹,和任脉交会在曲骨、中极、关元等穴。走向胃旁,统属于肝脏,并与胆相联络。再向上通过膈,脉气分布于肋部,沿着气管、喉的后面,向上进入咽峡部,连接眼周围组织。再向上分布于前额部,并与督脉会合于头顶部。它的分支下向面颊环绕嘴唇。它的另一分支从肝脏分出,通过膈分布到肺脏。
: M- Y2 v7 m0 m  @/ u联络脏腑:本经属肝、络胆,并与胃、肾及脑等有直接联系。' p, B& O% {; d  W. l3 }# P% W
第一部分.体表的循行过程
+ l$ S* b' X: c7 E: `从踇趾末端外侧,沿着趾伸肌腱外侧缘向上,通过足背伸肌腱外筋膜及足背筋膜上传到内踝处,与踝部筋膜相延续,期间出现大敦、行间、太冲等穴位。过踝关节后走在胫骨内侧小腿三头肌内侧缘的筋膜上,到膝部,期间有中封、蠡沟、中都、阴陵泉及膝关等穴位。到膝关节后,与小腿三头肌内侧筋膜连接和延续包裹大腿内侧肌群的筋膜上继续向上行进,直到大腿内侧耻骨联合处,这期间有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等穴位。继续向上,通过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及耻骨联合相连接的腹外斜肌上中部肌肉外的筋膜斜向上外,到达腹外斜肌起点处,期间出现章门、日月及期门等穴位。& n' F* h, w7 k5 i3 s
第二部分.体内传递过程, [) g9 @" o: O% Z1 z
从章门、期门两穴位及腹外斜肌起点处(下位八个肋骨外面)进入腹腔与肝脏相联络。这是因为肝脏的解剖所决定的。①肝的表面投影与腹外斜肌起点的位置相一致,并且与腹壁相接触。②肝是腹腔中与腹壁相接触的器官。与腹腔中部脏器(胃、大、小肠、肾、脾等不同。这些脏器由于在腹腔中不直接与腹壁相连,而是与周围脏器联系紧密。例如胃与肝、肾、脾、胰、大肠等发生明显联系。所以,它们的生物电活动必须通过体腔上、下口传出到体表。虽然它们与腹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传递生物电的主要通路)。肝脏则不同,它通过肝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及右侧三角韧带、膈穹窿处结缔组织直接与腹壁及膈相连。肝的生物电活动可以通过它们与右肋下直接联络,传出到体表。本经生物电可以通过它们传入到肝脏。体表的生物电活动通过后肋下传入到肝脏后,向上通过与膈相连接的韧带及胸腹筋膜向上传入肺部。再通过肺门及气管、食道外的筋膜组织上传到喉。向左通过肝胃韧带、肝肾韧带等与胃、肾等直接联络。当然还可以下传到与肝相连接的胆。
* b- e6 _9 K* q: j3 \- Z# W4 y, A! q& G( s3 ?8 c( R. B: o7 o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肝脏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中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肌肉,在安静状态下,肝脏是体内最大的产热器官。安静时,肝脏血液内的温度比主动脉内血液的温度还高0.4---0.8C0。所以,肝脏是人体内的产能大户,必然也是产生生物电能的大户。这些巨大的热能和生物电能必须疏散开来,使肝脏内各组织间温度和肝细胞外基质中的生物电能水平维持在一个平衡点或平衡范围内,肝细胞的功能才能正常运转。积存或疏散过多都不正常,就会出现中医所讲的肝失疏泄、肝气郁滞及肝气亢奋等。肝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第一步要传递到肝门及肝脏外的结缔组织包膜上,再通过与肝脏相连的韧带、系膜及腹膜结构与外界产生生物电联系:一是通过肝与腹壁相连接的韧带及结缔组织筋膜,将生物电能向体表传递,与章门、期门等穴位相会,构成肝组织与外界生物电联系,构成足厥阴肝经,通过这条经脉对肝脏生物电能进行系统调节;二是通过小网膜将肝脏产生的生物电能传递到胃、十二指肠等;三是肝与膈相连的鎌状韧带、冠状韧带及左右三角韧带等将肝气传递到膈,再通过膈传向胸腔;四是通过腹膜与肝相连的腹腔内其他脏器建立起生物电联系和通路。如果以上传导途径由于某种原因(例如生气等精神因素)受阻,生物电能不能有效传递出来而在肝内积存,使肝细胞膜电位处于超级化状态,肝细胞功能就会受抑制;同时肝细胞外基质和肝外结缔组织包膜中的蛋白聚糖等分子出现膨胀,生物电能不能有效传递,出现肝区及肝周组织气滞血瘀,胸肋胀满、胀痛。
1 O4 s7 t2 r; k------------------------------------------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20 01:48 , Processed in 0.021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