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6|回复: 19

中国民间剪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7 17: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文艺网; g/ w6 P7 \" s" G9 ?. i$ e2 y

& {9 M4 y" f& c, }$ s6 L1 x/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 Q* o& b8 f( a) d+ K# T# ~" a. ~. s9 W1 |. U5 q# p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X* V* r/ o# V' a9 P# S
4 u0 P; Q8 H% I* `0 I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2 Q# d9 S; v, S$ q% V, \& b
山东民间剪纸:
2 f1 j  }- L# M% a; [# j! P
  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 ~+ N  s: y9 g; b; O
7 _) z' u% a) i4 B& b9 b4 V$ [6 D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1 ^7 O! M* b' E; m% T2 Y0 F" U. p. [5 v5 X. N* L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 o5 a: H! {7 s$ E2 M) ]) H* X; \! E- z9 @( |" m; U7 k" e
# C, y+ d9 D- a6 V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 v7 M" [/ d3 ~; S2 K$ }  

9 m! G8 a2 Y% N4 _5 s/ M# F4 q
2 R* D! f. Y0 e8 K8 m/ q2 K0 S) j/ e
回娘家(窗花)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民间剪纸:

) ~5 a% s. E: g  河北蔚县50年代出了个王老赏,一时成为河北剪纸的代表人物。他具有将一般画稿转换成剪、刻纸语言的能力,并完善了传统刻纸及染色的技法,使之成为可脱离民俗背景而独立欣赏的工艺品。; A1 e: j" h7 d9 w1 `2 K7 P% ]
% R' l' J) L  f" h2 E
  近些年业,发现了三河赵景安老人祖传的一批刻纸花样。其内容有花卉鸟兽、鱼虫珍禽、山水树木、亭台楼阁、戏曲典故、甚至五谷杂粮、民俗生活。样式也多,有灯花、窗花、鞋靴花样、衣饰披肩、荷包坠带、枕头帕巾等。这些地地道道伴随传统民俗风习而曾深受庄户人喜爱的花样,曾随着卖花艺人走街串巷的脚步,传遍河北省内外的无数城镇和村庄。这些作品更能体现传统民间剪纸的语言魅力和民众审美情趣的普遍本色。
( z) Y- U' O, Q2 x3 o( r' ~7 F+ }
  河北省的刻纸技法要求下刀准确,运刀流畅,尤其是“拉胡须”的技法,那一根根细微匀称的毛发和胡须,都能看出其难度,作品染色与刻制有机的结合,形成强烈对比又和谐和统一,鲜艳明丽不愠不火的优美色彩效果。邯郸、丰宁一带的剪纸不同于蔚县和三河艺人卖艺经营的方式,仍保持着乡村妇女自剪自娱的创作状态,因此较少模式的束缚。尽管也是求工刻意,但更多了一些自由自在的生机。
: l! b4 f0 [& b' m7 R" W

8 H5 |# o9 E3 B! h# T
1 `4 C/ x& O8 t% D# e3 v" G
$ a* O: `' K. R) x4 V

* w# d8 v, m$ C  f) x+ [8 G# m河北剪纸“书生”
' u. x' V, E" T% {0 v# P# L/ ?
河北剪纸“书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民间剪纸:
1 Y- M; b2 U. |( S1 {( L7 P; Y
  全世界都知道北京,但谁都不会想到北京也有民间剪纸这种似乎只有偏乡僻壤才有的土玩艺儿。其实,人们的眼睛如果不光盯着故宫坤宁宫中皇帝结婚时贴着的那几张大喜花,而将目光搜寻向京城以外的乡村,不出十几里路,便会发现那里居住着的也是一样的中国古传统文化滋养下最基层的一群,他们的窗户上,也会贴有祖辈流传下来的花。/ e( y" D+ _: J3 G( p# o% ^
5 m) a: b9 a% v- t, H+ ]; ]4 N8 V
  这两件作品,是1958年采集的作品。那正是“大跃进”事情号角吹得多么响亮之时,“革命文艺工作者”把“艺术的夸张”已运用到虚张声势浮夸现实的贫穷之中。与此同时,离北京心脏近在咫尺的农民们,却仍冷静地剪着这样的古老花样:“狮子滚绣球”——它多少年来就是劳动者欢乐吉祥的企盼;“凤凰戏牡丹”——它多少代来就是劳动者和谐美满的愿望。民间巧手不是不会“夸张”,他们夸张的从来就不是现实而是理想。现实是真的,而理想只有实现才会成真。那么,真的东西还需要再去描绘吗?8 d( N0 Y) S# t" i4 q5 y
9 X" R1 s5 L* I' f$ `4 m& h9 |
  在造型上,京郊的民间剪纸仍不失真挚朴实的乡土风格,那狮子的憨态可亲和那凤鸟的简略朴素,都好像在告诉人们,它们不是故宫门前冷漠的守护,也不是皇后身上华贵饰物,它们仍以自己的本分祝福着创造它们的主人。  

1 G/ K' O: v/ M* y: ]# d
9 n. E5 p7 j& [$ Z) _) c, R8 `4 x

$ |* @- A/ z2 z1 U' A
; \7 c; N; p! j7 v
. U& x6 |" C5 J9 Z2 }; t
凤凰戏牡丹
5 {1 y) ?) [. e* {( ~0 B0 j
狮子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江民间剪纸:
4 s6 n) F$ m5 g: B1 n. `
  在纸尚未普及以前,居住在黑龙江的蒙、满、索伦、汉人们就已用薄片的金属、绢帛、鱼兽皮、桦树皮等镂空剪刻各种图纹和形象了。
" Y8 `/ G9 k, U( |
$ J  J( a+ `) w$ {, ]. q% |! E  多少年来,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了黑龙江的传统剪纸的鲜明特色。它多采用“剪影起花”(即阴刻)的方式剪出形象,再用松烟熏黑,在画面镂空处的背面衬以五彩纸片,具有白山黑水的东北雪域的、对比强烈、爽朗浓重的风格。这种形式非常适宜贴于墙面,而北疆天寒地冻,窗纸结满厚厚的雪霜,是不便于贴窗花的。由于套衬色的必要,这种剪纸的线条一般粗而且有力,形成的分割也比较整体,以便有充分的黑色线型的分量,压住斑斓色彩对形的干扰。" ^' F, r7 E5 f0 z. ^) b4 p

! ?( W0 P2 Y$ `% K  以山东为主闯关东而移去的内地人,也把各地的窗花剪纸带到黑龙江。她们的作品开始较为固执地坚持着关内汉族不同区域的传统剪制方法和审美趣味,这不仅影响到本地原有的风格,也把内地剪纸纹样的文化象征渗透入其中,生成异域文化的混血儿——阴阳并举、刚柔相济、粗中见细艺术独秀的黑龙江剪纸。
. k- |& {- E* c, p+ V2 E5 L7 N
% K: B, d" S* n7 B) Y) _  }) X

$ T0 [5 I4 Z2 w/ a) X: _; h& O% J& f1 J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林民间剪纸:
0 B2 D! F' K7 R
  仅就吉林通化地区近年采集的大量满族民间剪纸表象来看,就可判定其所具有的地域民族原始性色彩。9 n' _1 t2 N) B# Q  c

0 r, i1 O  }% p& f! n8 ?  从题材方面说,不仅其中的熊、虎、鹿、及山花、参果、樵夫、牧人与林海雪原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且那些旗装马靴的“嬷嬷人”,正是满族祭奉祖先的古俗之物。“嬷嬷人”与黄河流域剪纸的“抓髻娃娃”同样,以对称的正面造型,展开四肢,显露着人的完善,替代着人的躯体去完成捍卫生命、娱乐神明的使命。不同于“抓髻娃娃”的,“嬷嬷人”是可站立、可摆放的立体型剪纸,民间巧手运用折叠与剪镂结合的纸的语言特征,赋予薄片的材料一种具有体积感又有刀剪意味的造型样式。题材的另一方面,则是满族人的生活及引以为荣的罕王创业称世的传说故事。. y- g( w, X+ P0 A+ s) m
) ?' ?+ P8 H% @& i4 J
# C7 B; H8 L4 H0 @# e: h
嬷嬷人(祭祀礼花)(满族)
  在手法方面,吉林满族剪纸的特点,便是充分利用材料技法语言的便利,其表现之一为多折叠的方法代替形象内部装饰的镂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如以香火烧出洞孔。其三是不似内地用专门剪花的小巧刀,他们用平常的大剪刀,不易勾来转去剪曲线,故多用直刀硬拐变的剪法,看来若闻铿锵之声,却显出一种金石的力度。
! h3 s. p/ @/ k! L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民间剪纸:
% F+ H) Z# T0 b: k2 g7 I5 r2 [# L- _
  就民间艺术的丰富及保留远古文化内含的质量而言,秦晋两地同是令人不可轻视的宝地。然而,山西的地理位置更易于接受八面来风。因此民间剪纸就绝不仅仅是老辣苦涩的远古艺术因袭或传承。而是添了些许聪慧精明、灵透乘巧的酸甜味。这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酿成了剪纸艺术戏中有戏颇耐品尝的余味。: p2 M$ D/ @% W) r+ [5 ^9 ]* `

7 |2 _3 c4 C5 J; s; S5 k2 J  两件“买水”的作品,同题同意同情节,而不同的人物性情,不同的爱恋方式,甚至不同的戏班层次,叫人若已领略各自戏路的来龙去脉,听到不同戏路的观众同时报以的喝彩。“母女对织”则是一件叫人思索生命问题的作品。两幅剪纸对称重复构图中,只一些微小变化,即给人以时间与空间上的无限联想,永恒的人生重复与短暂的人为变化全系在这部象征着世界的织机之上,前人织着经纬,也连着后人的命运。这不是笔者的信口开河,即使是剪花的老婆婆不如是说,在她的人生体验中必定会有这样不止一次的追问。
0 t! O6 p/ y9 Y$ o4 B" x2 U, Y! z2 d6 b- N( v9 ^
  当然这并不妨碍山西民间剪纸的中传承作品的纯粹性,黄河流域共有的“蛇盘兔”、“鹰逐兔”等主纹样自不待说,而其中的“一座山”是吕梁山区民间常剪的一种题材,它似乎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人兽杂居时代的真实场景,又把天然之中的人类童年情境带到了我们面前。
5 l- W% e$ A7 N3 v- Q

1 {; H6 R2 }) Y# y  U- q
8 n1 k  U* }5 @5 _- c

# _4 ~9 Y+ z! u母女对织(窗花)山西文喜
' O/ {7 w+ x" u1 \
一座山(窗花)山西离石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民间剪纸:

( @9 t- y2 c- o3 ~9 C  l1 _, D  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 f' t# M% ]* U7 H9 `
$ Q" b$ V) ^8 q8 Y! V7 y- V# `1 W+ D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z$ }6 U9 A% M2 q0 D. f
( v# K2 h7 M& E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任何形状的纸片之中都已蕴藏着形象,只需要用手中的剪刀轻叩它的灵性之门。
1 m" x9 M% G2 m6 H$ Y
; O4 P, z: s+ ^  w7 z  “三叉口”一幅尤其如此。概括的外形轮廊像是天然而成的几笔正在浸化着有浓墨,而略用心计剪出两只相对灼灼的眼睛,恰如其分地剪出“画眼”,也点准“戏眼”——黑暗中,两个互相搜寻着的人警觉的眼睛。" }- ^" a9 Q% F

/ s" E' s0 J) l0 D& g5 @

$ L' J1 o9 _! N, u, Q+ w5 i

' P5 K* M, ~0 O1 U' @: r, m: [, M/ Q窗花:双鱼娃娃

4 o* m6 g, X% ?1 A; B; t8 z5 c# E戏曲墙花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民间剪纸:
1 u" c# C4 g. n+ ^3 [3 m- z. D% _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3 _" A5 j* L+ _* {: t  ^! L+ ^$ d: j2 k/ E3 j/ D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6 m2 L& y  T) }$ X- x, I
/ D! A' v% N4 e4 p+ W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X" C: P* W: ~) {" d/ a9 m$ c# G
  

# P' r7 ]" C- a) C$ K2 n
  d4 T" J2 _8 }8 R'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5 13:48 , Processed in 0.0640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