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3|回复: 4

八关斋戒的内容、功德及其受持方法 (昌臻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6 14: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缘起
各位法师、各位师父、各位居士同修:
8 Z* ]0 m6 @2 h6 c  a  昌臻这一次有这个缘法到广德寺来参学,也能够与各位同修大家在一起来学习佛法感到非常高兴。广德寺是四川著名的丛林,在历史上高僧辈出。现在来说道风也好,道场非常清净。广德寺的佛学院能够办这么多年,培养出这么多人才,这在当前的四川来说,还是非常少见的,这给我们寺庙树立了一个榜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念念佛会团结了这么多的居士,多的时候上千人,一般也是五、六百人长期坚持念佛,已经五、六年了,也是很难得的事,这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本来佛教就是教育,寺庙就是学校,我们应当带领四众走修行的道路,这是寺院主要的任务。但是今天,佛门也可以说是衰败,表面上看寺庙都修得很好,烧香拜佛的人也不少,但是实质上搞的并不是应该搞的事,搞经营商业化,不然就是搞经忏,真正讲修行太少太少。所以我们觉得今天有广德寺这样一个榜样就很不错,我们当然应该维持这个道场,应当把这个榜样推广,推广这个作法,这样才能使佛教真正得到振兴。佛教要振兴没有别的路,那就是大家走“持戒修行、弘法利生”这条道路。除此之外,不可能! 表面上的繁荣绝不是佛教的振兴。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四众一心来维护的道场就非常好,也是佛门振兴的一个契机。今后佛门要想振兴,离开了这条道路,可以说没有第二条道路。我自己也有很深的感受,我们今后应当很好的这样来做,认真把寺庙搞好,认真的“持戒修行、弘法利生”。我们要报四恩,我们要了生死、出轮回,除了这个没有别的办法,这是我先谈谈个人的感受,下面我想讲一下八关斋戒的两个问题。
! b0 @8 @9 |/ O; P 
, d9 k' [0 l, O9 u- u* h) M4 {  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八关斋戒? 为什么受八关斋戒? " l+ f! e* L8 v1 R* z- L- M
  这个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碍也很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的善因;又能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关斋戒。当然,出家人为了使自己的戒行真正达到清净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这个“八”字,是指的八条戒律,所以称为“八戒”。“戒”字含得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戒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这就是八戒的意思。这个“斋”字就是指的不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这个“斋”字含有使我们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这就是“斋”字的意思。这个“关”字指关闭,关闭什么? 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因这一切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两条: 一条就是淫欲,一条就是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为了要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这就是“斋”字的意思,这就是八关斋戒的基本意思。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事情,时间还是可以自己方便,提前或推后,也不是不可以的。譬如泰国的法身寺,他就每周的星期六早晨传居士菩萨戒,大家都去了,就在庙子里过一天修行的生活,听经啦,打坐啦,拜佛啦,第二天早晨就解除了,一天一夜就离开了,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他们的居士都觉得能够受一天戒对自己身心都能得到很大的帮助,所以说受持的时间来说还是可以灵活的,这对我们在家修行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最方便的事。自己在佛前受戒,十分钟就念了,就是八关斋戒前面那个文念了就行了。譬如我们今天早晨七点钟在佛前念了,就按照八关斋戒的要求来作,到明天早晨的六点钟就解除了,就一日一夜并不难做到。上面说的就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叫八关斋戒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这是说的第一问题2 j/ ~9 L6 h4 u

# M. @  ?. Z' U, a+ U. Z7 D. u) y- j" y- P0 x$ s
[ 本帖最后由 信愿念佛 于 2007-2-6 14:4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4: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关斋戒的内容
; h& I1 A- T' d9 i1 f0 F5 a3 p; p3 C, o
 
* g# t" ^' N7 m2 t/ O( L+ i5 {2 n7 s
: N' V" q$ T# W- d  第二个问题是八关斋戒的内容是什么?
7 M: d4 n+ U3 `: s+ ~, N$ `% F. b. V5 r; U, s* E0 W+ {& k6 G
  这个八戒实际上就是包括了五戒和沙弥十戒。沙弥十戒只是多了一条不持银钱戒,这个当然在家人作不到的,所以说八戒的内容对于受了五戒的人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因为里面有四条与五戒完全一样,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这四条就与五戒是一样的内容,所以我们受了五戒来受持八戒也并没有增加多少条文。受持五戒当然非常重要,因为不守五戒的人,下一世保不到人身。修净土的人,你要希望往生净土,连人身都保不到,你怎么能往生?所以说五戒是做人的基础,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础,这当然重要。但是守好五戒也只能称为人天道的善人,不能了生死、出轮回。而受持八关斋戒就不同了,这个就是让我们种了了生死、出轮回的殊胜因缘。所以佛经上说一个人能够受持八关斋戒又很好的参禅、修定,那么他可以证四果罗汉。一个人受持八关斋戒,又很好的发愿念佛求生净土,就可以中品中生。所以八关斋戒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 {% b% n, C7 s/ e1 E( M* D  ]! W7 q  k" ^9 n8 @! A$ J
  下面把八戒的内容也就是戒相,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 n; p& x# U/ K  X2 ]* h3 y
8 ~# z6 x& `3 d( H+ f 
, K; m% I& ~6 R9 z" n* D: U- j! E" g2 J" L" O$ r
  第一条不杀生。在家学佛首重杀戒。你在家修行,你又在家杀生,你这个家就变成了杀场,杀场是冤魂不散啦,要想保平安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印光大师的开示。当然也不能点杀,点杀主要的罪责还是该你负,你不点,他就不杀。所以这个杀戒非常重要。杀戒的恶报非常可怕,现在的报往往都是疾病缠身,或者短命。死后的果报呢,那就在三恶道里头。所以反过来说,我们要求健康长寿,头一条就是不杀生,你能够戒杀、放生、素食,种这三种因,那必然健康长寿。所以健康长寿应该是学佛人必然得到的果报,只要种了这个因,你用不着求,也必然得到这个果报。有些居士同修谈到在家吃素这个问题,遭到家人反对、不理解。我们觉得在家修行也要随缘,不要为了这些事情弄得一家人不理解,对佛教产生反感。我们修行,自己身体好,疾病减少,健康长寿这就是一个榜样嘛,使不信佛的人羡慕产生信心,这就是最好的宣传。不杀生这条戒对于在家修行人就非常重要。
6 t% Z! e; H4 Y. V6 H% o3 O* T7 E$ c5 z
 
1 Y, Z  w# B' A* J: V4 q" H0 O$ B# z5 `7 o
  第二条不偷盗。这个偷盗就叫做不与取,就是这个钱财没给与你,不管你采用什么手段把它变成你的了,都是犯盗戒。从因果规律来看,种布施的因得到的是发财的果报;种偷盗的因得到的是贫困的果报。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想发财。学佛,你要求人天福报一样的可以得到,这必须按因果规律来办事,种布施的因就必然得到财富的果报,这种例子很多的。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上海商会会长,这个人学贯中西,他中年接触佛法,就很认真的学佛。使他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后来他写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他谈的完全是以他个人一生接触,亲眼看见的。他接触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一批做大官的人。如李鸿章、左宗棠一类的人,他对这些家庭都很熟悉,他观察了这些家庭的兴衰成败。有些家庭第一世做大官、发大财,第二世家破人亡;有些家庭子孙很好,能够继承家业,发若干代下去都还出人才,保有财富,保有社会地位。他就是抒发这种观点来看: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钱吗? 那就要种布施的因,布施就是培福,布施就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譬如曾国藩第五代的孙儿,曾昭伦教授,品学俱优。五十年代初,曾任国家高教部副部长。左宗棠家也是,有个是科学院的院士嘛。但是有些早就家败人亡了,第二代就家败人亡了。《保富法》记载当时由于曾国藩的关系,湖南人去到其它省去担任第一、二把手的人不少,那些人都是找大钱的,但是第二代就家败人亡了。这说明了不管你再会搞,你逃不了因果规律。因果不要说凡夫逃不脱,佛菩萨都逃不脱。这是虚云和尚告诉我们:“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 我们凡夫还能逃脱吗?!所以值得我们重视。# H/ E3 \6 @. B  v' @( J

8 ~# G- F1 l  x4 C! l+ l 1 I8 ^) Y  w) J8 }3 A* E  U

( G- W: ~* V) h$ P4 r* c* r  ^; l  第三条不非梵行。梵行就是净行,就是清净的行为。非梵行就是不清净的行为;这里就是指的淫欲。五戒只戒邪淫,所以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那就是不淫,就是断淫。这是种出世的因,就是关闭生死的门户。《楞严经》告诉我们:“淫心不除,尘不可除”。意思就是说,淫欲心不清除干净,就不可能超出六道轮回。宣化上人讲十二因缘法的时候,他说无明缘行,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淫欲心。以无明为缘,缘就是条件,而产生行动、行为。什么行为?他说就是男女的性行为。他说得这么明白,道理非常真实。中阴身投胎,正是因为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所以,证了阿罗汉果位的人他不会去投胎,他能在淫境现前的时候不动心。这就告诉我们,淫心不除就不可能出六道轮回。八关斋戒要求很高,不光是不能有淫欲的行为,就是淫欲心都要克服。你如果在持戒的一日一夜当中,起了淫欲念头,那你这个持斋就不清净。正因为要求高,虽然时间短,而他的功德非常之大,这个就是八关斋戒的最大的特点。如果在受持八关斋戒这一天有条件去寺院住一天更好,没有这个条件,在家里夫妻最好能够分房分床,这样保持三业清净。
( P$ j8 y: [9 ]* K, h# |1 F( m! |9 w. G# h2 V
 6 X" _/ o# C( F. Z

- S4 Q3 p- k) S; e" b% K' R/ H  第四条不妄语。这个与五戒是一样的,我们造罪业都是身、口、意三业。口业是很难防的,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讲话,我们通过语言造了很多的罪。妄语戒包括了四个内容,也是不好守的。第一个就是妄语,特别是指大妄语,这个戒更是犯不得的,为了希图名闻利养乱说自己开悟了,我有神通,希望大家供养我。这个人死了一定堕地狱。这个叫不通忏悔,即使到那个时候你醒悟了,要想忏悔也没用处,忏悔还是要堕地狱。而我们今天看到有些人乱说自己开悟了,乱说自己有神通,这真是胆大妄为,是绝对逃不脱堕地狱的。我们可以反转来看,自己说自己开悟了的人,绝对没开悟。真正开悟了的人他不会这样讲,他有神通也不会承认的。宣扬自己,给自己打广告,绝对不是开了悟的人。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说假话,欺骗人,这也是自己种恶因,当然也该自己受恶果。另外就是方便妄语。我们有些同修爱用这个话,这个话也不能随便讲。方便妄语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讲这个话的动机一定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或者众生的利益,不得已说假话,这样才叫方便妄语。举个例,我们在山上走,看到一只野兔跑过去了,后面提猎枪的人赶上来了,问你野兔往哪方向跑了?明明野兔是往西跑了,我给他指朝东跑了,这个还是假话。但是这个假话的动机,是为了保护野兔的生命。护生就是功德,这个才能称为方便妄语。这是妄语戒的第一类。第二类恶口。恶口就是用恶毒的语言来咒骂别人。举个例,我们听到有些恶毒的咒骂别人,你上街就给汽车辗死,这就是典型的恶口。别人会不会给汽车辗死呢?绝对不会。因为因果规律说得明白,自种因、自受果,不是谁咒得到的。而咒骂别人的人种了恶因,必然自食其果。当然不一定是让汽车辗死,而是与他恶因相当的果报。这是妄语的第二类。妄语戒的第三类是两舌。两舌就是说是非、挑拨离间的话。这里想特别提醒在座的同修们注意,就是说四众过失,这个很容易犯。大家坐在一起,摆张家长,李家短,但你说的这些可能都是属于四众范围的人,你在闲谈之中就犯了重戒。说四众过失是居士菩萨戒的重戒。如果我们受了居士菩萨戒,天天又在说四众过失,恐怕你造的罪业,不是你念点佛就能解决得了的呀!这个问题值得大家重视。而四众不团结,佛教内部不团结,往往与这些说四众过失,说人我是非有一定的关系。这罪过很大,我们希望大家都应该注意这些问题。这是妄语戒的第三类。第四类绮语。就是指花言巧语,当然也包括了黄色的、下流的语言。散播这些言论污染人的心啦,而自己也是造了恶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4: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条戒不饮酒,包括不吸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酒能乱性,喝醉了酒使人丧失理智,就容易破戒犯罪。古代印度有个男居士,平常还是能够持戒修行,但是有一天他错误的喝醉了,当然首先就犯了饮酒戒。酒醉了以后,丧失了理智,他看到邻居家里的鸡跑过来了,他就想吃鸡肉,他就把鸡捉来杀了,煮来吃了,这就犯了盗戒、杀生戒。后来邻居的妇女过来找鸡,问他,他说没看见,又犯妄语戒。他看见邻居的妇女漂亮,把人家奸污了,又犯邪淫戒。你看他平时都能持戒修行,但是一旦喝醉了酒,顷刻之间五戒都犯了。人家把他告到官府去被判刑了,他生前受到国法的惩办,死了还得到三恶道去偿报。所以不要说饮酒没关系,我们学佛的人,还要特别注意。佛教非常重视酒戒,其他的宗教没有戒酒。卖酒问题更严重,居士菩萨戒把卖酒列为重戒,因为你卖酒促使更多的人昏迷,为更多的人提供犯戒、犯罪的条件,当然这个罪过就更大了。饮用药酒也是有条件的,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认为你这个病必须用药酒才能治,这样才能饮用药酒。不是自己买些什么补品来泡到酒里来喝,这也是犯戒的事。至于吸毒,就更用不着谈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接触到很多例子,害自己,害家庭,也危害社会。我们学佛的人,要让身心很清净,当然不可以沾染这些。" }1 c, z  b, z9 v
 * g: q* s9 Q9 Q. Y
9 N* V; l8 U8 s8 S% p, C2 |
  第六条,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过午不食叫做持斋,这个“持”是受持的持。有些人没搞清楚,把持斋和吃素混为一谈,吃素不等于持斋,可以说是八关斋戒里最重要的一条。这个斋字,就有净化身心,使我们身心清净,过中午吃饮食就是杂乱,身心不清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做斋,不管在家出家要净化我们的三业就必须持斋。关于日中时间的问题,简便的方法就是以北京时间来作标准。因为北京时间是全国统一的,如果不按北京时间,四川的日中就比北京时间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用北京时间来统一,就很容易掌握了。持戒的当天就在北京时间中午12点以前吃午饭就不会错,从当天的中午12点以后到第二天清晨以前这段时间内,只能够饮用各种流汁,这种流汁仅限于蜂糖水、果汁、葡萄糖水、糖盐水等。牛奶、豆浆、芝麻糊这些都不宜用。这个就是八关斋戒不非时食这一条的要求,实际上只有一天,也并不难作。
, I4 m5 Y$ v) ~% O% w; R. O- n8 ^9 Z' U) W' f+ E
 - J8 S1 \8 I( U5 x. w, M/ T
$ Y4 s# i! a9 O7 {$ p* ~* C. z" p
  第七条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香花鬘就是用香花制成的花环、花冠。现在东南亚这些国家迎接贵宾,就献上一个花环,就是这样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呢,是说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该带圈子、项链、耳环。因为八关斋就是要让在家人种出世的因,所以我们要在衣着上简单朴素。如果你还去迷恋美容化妆品这些东西,当然就会影响你内心的清净。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按照这个条文来推,就是香水、香粉、香脂,在八关斋戒期间都不要用。因为这些化妆品容易诱发淫欲心,使我们三业不清净。歌午、倡伎就是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期间不应该有意去观看,这当然也包括了当天不要看电影、电视。因为我们既然向往出世,种的是出世善因,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呢。所以我们应从精神修养方向发展,力求达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实现我们高尚的精神生活。# G( t( G! h5 \% T7 S1 b
2 ?3 D, x$ l# \2 u+ x
 
5 r. [+ B" C) V+ Y6 N7 i
. U3 D4 c% X9 u' F" k! i" j" Q  第八条不坐卧高广大床。西域过去的床包括了椅子、凳子在内,高广大床我们从现在来解释是指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床上用品也不要太奢华,太讲究了。为什么呢?这些东西容易影响我们,使我们身心不清净,我们既然要种出世的善因,就必须看淡物质享受。只有物质享受看淡了,你的精神境界才能提高。所以要习惯于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我们修行。4 L0 ~; {; m  d/ D( q1 B
2 E3 [* \2 l+ _: |+ l4 G$ b+ @, w
  上面就是八戒的基本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4: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 r3 o5 ]3 O8 w( f# {
( w- Q, ]; {7 g/ S, n
  下面一个问题还想谈一下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这个功德利益非常大,一共有十二条,都是佛经上所说的。这里只扼要的介绍一下。% n) Q% Z$ J! y

. j1 P$ w' c+ |  第一,脱离病苦。 《药师经》上说如果要想解除疾病痛苦,就应该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疾病必然逐渐减少。
4 f: F; z9 G1 S, B; G' N. ]* r& z; T! k! {
  第二,消灭罪障。 我们要想忏悔,必然要受持八关斋戒。《优婆塞戒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够受持八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它的罪障都可以消除。& k- A( r9 I+ t5 X( ?

/ m! x; H- ]1 E1 d- P# t% F. R  第三,免除横祸。 我们要想求得平安,免除各种飞灾横祸,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四天王经》上说:有人受持八关斋戒,这个地方恶鬼远离,这个地方必定平安。所以我们只要在六斋日里头精进地持斋守戒,那必然福慧增长,灾难远离。& r- q" a) `& P9 j2 E3 d
8 y$ h, x$ i* P& i) E
  第四,远离恶道。 如果我们害怕今生死后堕三恶道,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受持八关斋戒。《十善业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受持八关斋戒的人第一不堕地狱,第二不堕饿鬼,第三不堕畜牲,第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是可善可恶,也可以划归恶道。% N' ?, [3 U1 V' C1 ?4 E" l& J
+ V0 t/ o' _/ r9 ~
  第五,福报优厚。 如果有人担心今后世道乱了,会遭到饥饿的痛苦,那么应当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护戒经》上说:一个人能够认真地受持八关斋戒,他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不愁穿的果报。
# N4 h) r* U9 S0 x2 ?! k4 T# n6 Y+ C' H$ J
  第六,成就迅速。 如果年纪大了,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或者关在监狱里头,性命朝夕不保的人,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很殊胜的果报,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因为受持八关斋戒的方法只要求你一日一夜,时间短,功德大。佛经上举了个例,有一位优陀羡王的夫人,病已垂危,临终前一天要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就生到天上。% Z6 I) r! B, c

- t( s. d- `; S" ?3 X: z  第七,来世尊贵。 如果要想求得来世投生到尊贵人家去,那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普达王经》上举了这样一个例:有个国王的随从,他曾经跟随国王受持八关斋戒,这个人死了过后,下世就转身为王子。
. f; S! r/ l: d/ w! j) M% f( e# j- ]* F! N, v8 \1 Q8 Q# w0 s! Z% C
  第八,得生天上。 要想求生到天上去享福报,也要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举了一个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庄严,人家问她为什么得到这么好的果报,她说就是因为受持八关斋戒。. F: S3 j) u8 L, i6 o
, T$ v3 G9 w# z& P1 r" \- ~& B
  第九,往生助缘。 要想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关斋戒,就凭这种功德拿来回向求生净土,能够得到中品中生。
: |0 F6 G( I4 n7 W
5 [- v/ \0 E& Z! }  第十,临终欢乐。 如果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的功夫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耽心临终时没有把握往生,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药师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凭这个善因,到了临命终时,就会有八位大菩萨接引他往生净土。
9 N: C& z  Q* N7 ^/ G2 j
6 u5 H3 X. {$ A, }! Z2 s( R0 G  第十一,得相好身。 《长爪梵志请问经》上说:有一位婆罗门问佛陀,您作什么功德才得这么好的相?佛说受持八关斋戒,就会得这种果报。' ~) @; W! O" \: G3 s
4 U; {) m* E# U# c% m/ U# u. c
  第十二,成佛道缘。 《阿含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促使我们获漏尽通,入于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说是成佛道的重要胜因。  W6 T5 w, J. K
( h6 n6 P1 A% P  C  _
  上面这十二条就是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这都是佛经上的开示。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可以增进信心,这个八关斋戒,时间短,功德利益非常之大,我们应当认真受持。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5: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八关斋戒法5 }; ^% j, q' f* k
+ G% G  k7 _. N: s! |! N; U! W
  最后解释一下受八关斋式的方法,我们以后到了六斋日,就是念这个“受八关斋戒法”。我想把它简单解释一下,因为这个是文言。“受八关斋戒法”分为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发愿,发愿要发大愿,发菩提愿心。第二个内容就是三皈依,我们受持一切法都要受三皈依。第三个内容就是八戒的戒相。第四个内容就是回向,受持八关斋戒,功德利益非常大,我们要拿来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就这四个内容。下面我把它先作文字上简单的解释。5 ?) ?) u, C( e  n$ z2 f

8 c- {6 ~! M/ A" F) d  第一大部分:发愿
, n+ v: o( `9 |8 g6 G/ O7 S# R6 [. ^7 t/ u  U$ t7 h+ m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
. E, d9 e. T% Z* I4 V(以上一说)
8 R5 j% O- _2 u- j% D  A$ } 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上清净佛法众
- b  d# p6 N& I0 a& E% f 我发广大菩提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 C& e6 U0 a& X8 R8 R" J 忏除一切不善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 9 J+ R* n/ ]9 d. x" j$ @
先当不食一日中 后修八种长养法 + B7 z9 \+ t! Y. F) p- v
(以上三说) " S9 G2 V8 Y% H) o
" E8 W5 M+ r: h7 w! P3 m/ k" [- N! _
  第一发愿:“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是指我们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惟愿佛菩萨众就是佛、法、僧三宝加持我,这个只说一遍。下面归命“我今归命胜菩提”。我现在皈依最殊胜的菩提觉道,“最上清净佛法众”。最上的、最清净的佛法僧三宝。觉而不迷是佛宝,正而不邪是法宝,净而不染是僧宝。我们就是皈依这个觉、正、净。“我发广大菩提心”,我们现在发起广大的菩提愿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的愿行,我们修净土法门,最主要的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动力。“自他利益皆成就”,就是自他两利嘛。“忏除一切不善业”忏悔消除一切恶业。“随喜无边众福蕴”,恶业消除了,无边的福报都聚集起来了。“先当不食一日中”,就是过午不食。“后修八种长养法”,就是受持八戒,这个八戒就是生长、培养善根福德的法门,所以称长养法。这个发愿的内容就这么几句,这个要说三遍,这是第一部份。
. I. @1 x, f1 ^; U( b2 q
; }# W1 s/ @. ~$ Q9 w5 s* V " B( ]6 p2 D$ a, H# I" E2 m4 x
' W# P* _6 ?! I/ A
  第二部份就是三皈依。
( M; M0 b! l7 \' a' q4 {: @( r1 J6 D5 w2 B; ^: c
我弟子,惟愿阿阇黎,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  
# v3 N5 F  s. F, E. H 誓归依佛,两足胜尊。   " h! A6 ?- u! a6 l2 H. Q
誓归依法,离欲胜尊。  ( P8 a6 x# g- f5 ]& J: P6 g4 L4 q
誓归依僧,调伏胜尊。    ]: Q; y1 }7 j7 Q1 {9 S1 D
(以上三说)  / i8 \, u# n, o: @
如是三宝,是所归趣。  8 g) V6 j+ N5 t6 P  g: Q+ x
3 J+ {: I) O% G. Z/ q
  我们认真的作好三皈依,才能得到戒体。“我弟子”就是各人称法名,“惟愿阿阇黎”(阇音舍),阿阇黎就是教授师,“摄受于我”就是加持于我,“我从今时”就是这个时候,“发净信心”即清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乃至就是一直,一直到成佛,“誓归依佛,两足胜尊”就是发誓啊。皈依佛,因为佛是两足胜尊,两足是指福德、智慧都具足圆满了,最殊胜的受人天尊敬的大导师,“誓归依法、离欲胜尊”我们皈依法,就可以远离三毒五欲,“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僧能够持戒修行,可以调伏烦恼习气。“如是三宝,是所归趣”这样的三宝就是我们皈依的,趋向的,这就是三皈依,这是第二个部份。
" u9 u0 C1 R: K. ]: }# m) W0 f3 J0 g7 e  p
 
! Y9 \* P0 f$ b# k" B! j" {- N. i2 p8 c# h7 l& b- ]/ A, ^+ J
  第三个部份就是八戒的戒相即戒律的条文。6 {. [, @$ |: [& u% @' H

0 B7 h+ h* X7 S" C5 L" N  @ 我弟子净信优婆塞(女居士改称“优婆夷”),惟愿阿阇黎,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讫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戒。所谓:  ( \, S8 x, q1 e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 O: u) Z) \9 q* e/ B/ t$ b! {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  
% t0 K5 f3 Z) P; N0 O 七不香花曼庄严其身,亦不歌舞倡伎  
9 }+ k  @) Z$ s6 y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9 p: r; \4 d  B3 S4 T, H 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
6 C3 h; Q: s" T+ p(以上三说) ; v6 C1 E6 T5 W0 k
8 [! [: S+ x. r
  “我弟子”各人称法名“净信优婆塞(优婆夷)”,男居士称优婆塞,女居士称优婆夷,出家师父称沙门。“惟愿阿闍黎,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就是从今天这个时候,一直过今天的半夜,“讫于明旦”讫于就是到明天清晨。“日初出时”古代没有钟表,就是太阳出来了。“于其中间”就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奉持八戒”就是说一日一夜。“所谓”八戒呢?就是说“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香花鬘庄严其身、(这里的庄严就等于装饰。就是不用香花鬘来装饰自己。)亦不歌舞倡伎。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舍离就是舍弃,如是等事,就是这些事情,“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这就是第三个内容,就是八戒的戒相。. N5 }( p- `3 D: R: j

, ~* P# y/ g( _* Q5 y 
0 `; D" W; _6 U  l1 h4 u
, A1 [) Q2 K+ @9 H  第四个内容就是回向。
8 {* J$ A% e$ M& Q; ^
* X5 M* V7 e( N; K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圆满。
2 R0 H3 E: ^  ?+ Y. Q(以上一说) ; |+ Q; i1 S+ G. x. m
我发无二最上心  0 ^* I2 s. w4 s2 z: Q
为诸众生不请友  ! W8 |5 T" ^1 L, g1 ~; Y
胜菩提行善所行  
3 c$ ^: {5 t6 b' _/ }1 @ 成佛世间广利益  - z% y. N3 ]' V
愿我乘是善业故  
' K- M- c' Z' { 此世不久成正觉  $ ~! R, x* I' u* r! ~- \3 k
说法饶益于世间  . ?% V5 B  a" z8 }7 }6 Y
解脱众生三有苦 0 [. i* M) a. c. ]* ?( k( `
(以上三说)  
- |' ?3 D% O# t' r' I) O+ N; C
5 t# ?- u% E* E. S  B1 r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我们认真持戒修行,庄严其心,这个庄严就是净化嘛,净化自己的内心,“令心喜悦”法喜充满了,“广修一切相应胜行”,相应胜行,意即与戒相应的殊胜的定慧行持。戒行清净了。三无漏学,戒是基础,持戒清净,就能生定、发慧。“求成佛果,究竟圆满”。这个也只说一遍。“我发无二最上心”就是一乘无上的大愿,“为诸众生不请友”,菩萨是一切众生不需要请求就来帮忙的朋友,所以是众生的不请之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最殊胜的菩提愿行,是善人所修持的法门,“成佛世间广利益”,成佛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我乘是善业故”,这里的乘就等于依仗,依靠这些善因,“此世不久成正觉”,就能够达到这个圆满的目的,“说法饶益于世间”,成佛也就是要说法利益众生,“解脱众生三有苦”三有就是三界,指让众生出离三界这个火宅,解除众生的这个苦难。; w/ n! c: X2 {% V& Q  L8 _
% a6 n' D1 B+ G6 v. p& w4 F
  以上讲的就是八关斋戒法的内容,我给大家作的一个简单的解释,现在,我们就受戒,请各位长跪,我念一句大家跟到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4 05:07 , Processed in 0.0283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