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说:“声成文谓之音。音之数五。”五音,是指宫、商、角、征、羽五音、《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这是对五音其义的解释,并从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说明、从听觉感觉来说。则是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五音又与五行有密切的联系。《乐纬》说“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宫,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并是阳数、”则进一步明确了宫为土、征为火、羽为水、商为金、角为木的配比关系。宋朝沈括说:“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尾气始于东方而左行。音起于西方而右行,阴阳根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实际上。五行是顺四季之气而生。五音刚逆五行之序而传。相反相成,错综变化。《蠡海集》说“万物之所为以生者,必由气。气者何?金也。金受光顺行则为五行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顺行为五行之体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历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长夏,长夏而归于秋。返本归原而收敛也。逆行为五行之用者。金出矿而从革。于火以成材,成材则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木必依水以滋荣,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则五行之类,土以定位。”这是从取类比象的角度来说明五音逆行之因。
- u. F4 U6 _! f" p6 y( J 其实,五音逆行之理,是祖还易象之意,亦即先后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从先天图及后天图中予以说明。
. m- ^# k0 ^) T2 g( R7 i 先天八卦图中,乾兑居首属金,次以离属火。又次震巽属木,又次之以坎属水。终于艮坤属土。为什么开始于金结束于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刚,土取地之柔,火附于天,水附于地,而未以生气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于先天八卦之序。
( h: R' J2 c2 ` y& U 后天八卦图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转,自韩兑之金旺于西方,次转为离火旺于南方,又次转为震巽之木旺于东方,再次转为坎水旺于北方,而土旺于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后终、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于后天八卦之序。 9 { u9 Z4 h3 c* m
! }% H. O7 ^/ I! F# L
我们古代老祖宗没引进老外的1(do)、2(re)、3(mi)、4(fa)、5(sol)、6(la)、7(ti)前,把这七个音分别表示成:宫、商、角、变徵、徵(zhi)、羽、变宫。这七个音只有音高,没有绝对音高,但相邻两音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 & d; K# r$ x% F; y. Z: P# z) T
0 v X u3 v1 m# D( L' F! E古人有“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太簇、姑洗、蕤(rui2)宾、夷则、无射(以上为阳六律,简称律)、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以上为阴六律,简称吕)十二律由低音到高音次序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rui二声)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 V: G R9 G% E" M7 y
3 A3 W5 _' I1 A' r5 ~/ _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七音分别乘十二律,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当然八十四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古人实际根本没用到这么多的宫调。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 / C, j, x& d6 n2 K. A
2 P2 k$ A# V* I, b
4 ?% n( W! W: r- F! K宫调一般表达的感情 7 s s6 J- i1 ^- U! V
仙吕宫——清新绵邈, 南吕宫——感叹伤悲, 中吕宫——高下闪赚 黄钟宫——富贵缠绵, 正宫——惆怅雄壮, 大石调——风流蕴藉,双调——健捷激袅, 商调——凄怆怨慕, 角调——呜咽悠扬 , 越调——陶写冷笑
; U* d0 B. z! h& p i3 c; W+ X. g$ W3 N. q0 M
道宫——飘逸清幽 小石调——旖旎妩媚,高平调——条拗滉漾 般涉调——拾掇抗堑, 歇指调——急并虚歇, 商角调——悲伤婉转 宫调——典雅沉重 3 \& O7 ?" s. G/ d1 Y
9 J3 m; m9 D* K+ R5 m
(这里宫调名字和前面讲的八十四宫调名字有些不同,这是传统的俗名,而不是正式的学名)
: h- i/ z& m; w9 I. C# v$ A' F! E【宫】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7 h X0 s+ j5 P8 P0 Z+ }% @) O* X' o& i( k9 r0 M4 W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U- D6 M0 n8 y. t2 x# U j$ y, M# V
" l1 a4 l# i M7 c! Y$ U' p" D3 _【角】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2 D9 s& |( P6 l- r4 E
9 ~* b& D4 I8 T& ]3 L【徵】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4 ?0 O6 [; x8 @$ i, p
6 X; I" H4 i# J6 w G: l' T$ H【羽】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2 e' ^. u/ J) _% u: ^1 m$ H& p8 M2 V( b7 P5 U4 J' u" S5 `: s. L
【变徵】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fa);也有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当于fa),又《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与苏夔俱云“今……‘清乐’黄钟宫(均)以小吕(仲吕)为变徵”。有以变徵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隋书·音乐志》记载,苏夔曰:“每宫(均)应立五调(式),不闻更加变宫、变徵二调(式)为七调(式)。”郑译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变’为调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是故每宫(均)须立七调(式)。”众人从之。在宋张炎《词源·八十四调》十二宫(均)下,皆有七调(式),列“变徵”之“调式”。 ( }: ~7 c* `5 d! P: k. v3 a
) T' {/ R( f, n2 E% a
【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如《后汉书·律历志》云:“黄钟为宫……应钟为变宫”;亦有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当于bsi),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洗为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 d B2 m& w8 H2 Y: K
4 u4 ^# B# P- w# F4 x黄帝以黄钟为宫。赤帝以函钟为徵,白帝以太簇为商,黑帝以南吕为羽,青帝以姑洗为角 . E: P: d6 I* p+ l9 j
宫为土、徵为火、羽为水、商为金、角为木 。
/ x: B! L/ N; {! D7 R4 l ~- R《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木者,春生之性;……火者,夏成长;……土者,夏中成熟;……金者,秋杀气之始也;……水者,冬藏至阴也。
, F" W& u+ X4 A6 J4 v- q《白虎通义•五行篇》:“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木在东方。东方者,阳气始动,万物始生。……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 ( M, Z9 A4 X. N
《尚书•周官》:冡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匿,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 ~& L+ n9 z( ]6 Q& J
《周礼》: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 x% K9 m! F: g3 i5 E4 C9 ~$ n9 H
五音: 宫、商、角、徵、羽;据《乐纬》,宫为土、徵为火、羽为水、商为金、角为木 。《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9 Y- N+ o' e" ?, G3 r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始于子,在十一月。大吕:吕,旅也,言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位于丑,在十二月。太族:族,奏也,言阳气大,奏地而达物也。位于寅,在正月,夹钟:言阴夹助太族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也。位于卯,在二月。姑洗:洗,洁也,言阳气洗物辜浩之也。位于辰,在三月。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于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位于巳,在四月。蕤宾:蕤,继也;宾,导也,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位于午,在五月。林钟:林,君也,言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茂盛也。位于未,在六月。夷则:则,法也,言阳气正法度,而使阴气夷当伤之物也。位于申,在七月。南吕:南,任也,言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也。位于酉,在八月。亡射:射,厌也,言阳气究物,而使阴气毕剥落之,终而复始,亡厌已也。位于戌,在九月。应钟:言阴气应亡谢,该臧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于亥,在十月。
6 Z8 h# ^' D- d就是说:
) o" P5 x. m+ N6 e8 R! c) i春,东方,木,宗伯,角;夏,南方,火,司马,徵;秋,西方,金,司寇,商;冬,北方,水,司空,羽。 + n( F1 V* _6 R- N! ~
正月:太簇,二月:夹钟,三月:姑冼,四月:中吕,五月:蕤宾,六月:林钟,七月:夷则,八月:南吕,九月:无射,十月:应钟,十一月:黄钟,十二月:大吕。
& ?) ], q4 z' F* O" o. V8 y: @9 u又:宋 沈括:“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尾气始于东方而左行。音起于西方而右行,阴阳根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即:五行是顺四季之气而生,五音刚逆五行之序而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