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集 0 Y1 F* s! [: b! [
1 q9 r8 G: H4 ~' ~
1.《元刊杂剧三十种》,《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本
! X: w0 p- p8 M" m1 [7 p: D2.《元曲选》,明臧懋循,明万历间吴兴臧氏刻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明博古堂本影印,1918;隋树森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 . D& T; l* }4 v/ K; W+ s
3.《元曲选外编》,隋树森,北京:中华书局,1980。 - \5 w2 b$ b0 H6 n& y# E
4.《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明赵琦美,稿本;《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本 : Q/ c7 p- n- P4 T! v
5.《新镌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酹江集》),明孟称舜,明崇祯六年(1633)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本。
4 v8 p2 i4 O4 k u. D# a) h9 r& U1 i6.《孤本元明杂剧》,王季烈,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 a4 p% s2 D6 ^/ q3 D9 B& w, V
7.《盛明杂剧》(初集、二集),明沈泰,民国间董氏诵芬室重刻本;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据董氏本影印,1958。
+ h6 C/ P3 x g( R$ ]6 F! _8.《杂剧三集》(一名《杂剧新编》),清邹式金,清顺治间刻本;武进董氏诵芬室刻本,194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据董氏本影印,1958。 ) ~; J% g9 M3 R! q y! @ C4 q
9.《清人杂剧初集》,郑振铎,长乐郑氏影印本,1931。
2 P! ?: g. y) U' {6 R' W4 z1 W10.《清人杂剧二集》,郑振铎,长乐郑氏影印本,1934。 2 t h, `; N0 D: m9 E7 Z& ]- }
1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北京:中华书局,1979。 9 X5 K! Q& a; x4 n$ j
12.《绣刻演剧》,明阙名,明刻本。 # h: }3 Q4 G* h- ?4 n/ o& ]
13.《六十种曲》,明毛晋,明崇祯间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上海:开明书店,1935;北京:中华书局,1985,1992;黄竹三、冯俊杰等《六十种曲评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 V% L: G }5 R7 H- O
14.《复庄今乐府选》(残存110册),清姚燮选,清道光间乌丝栏稿本。 , v1 A6 O) T+ V9 i/ y; n; D3 Z
15.《暖红室汇刻传剧》,刘世珩辑刻,贵池刘氏暖红室刻本,1919。 1 I. @. ]$ u. e5 m0 P" n
16.《奢摩他室曲丛》(初集、二集),吴梅,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排印本,1928。
$ R' _- i M& j4 A# h& [6 W9 C17.《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4。 4 [+ r. Y+ E) K7 ~ X! p9 ?" ~
18.《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5。 1 I3 G4 C. c- B
19.《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957。
9 r# \% V; u& v7 {, C5 ^1 J20.《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8。
" i6 G" K& c) p- o/ j* @21.《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 ; U) S; s% H" _2 q3 v
22.《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64。
4 H' E4 `. c: W. A& J23.《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9。
7 t) d9 ]6 r# T6 D$ D( l; f5 A1 ?7 ^$ F
二、选集
e# f" V8 F( S+ C7 G8 ^6 n4 N6 j4 ~; z B+ M/ @- b1 |' O
1.《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一名《全家锦囊》),明徐文昭,明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书林詹氏进贤堂重刻本;《风月锦囊笺校》,孙崇涛、黄仕忠,北京:中华书局,2000。
( `: S3 t T' y# Y1 b1 F2.《新刻京板青阳时调词林一枝》,明黄文华,明万历新岁爱日堂蔡正和刻本。 ( ^% x H. h5 c
3.《新刻群音类选》,明胡文焕,明万历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 f% U! M& `; d* j( _4.《新锲精选古今乐府滚调新词玉树英》,明黄文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玄明壮夫序书林余绍崖刻本;[俄]李福清、[中]李平:《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 P4 k' [* v8 o! b( n
5.《新锲梨园摘锦乐府菁华》,明刘君锡,明万历庚子(二十八年,1600)书林三槐堂王会元刻本。
1 u3 n3 \' h( P) z- ~! {6.《新刊分类出像陶真选粹乐府红珊》,明秦淮墨客(纪振伦),明万历壬寅(三十年,1602)唐振吾刻本;清嘉庆庚申(五年,1800)积秀堂覆刻本。
/ x$ F5 I" r' U) d. S1 g- Z7.《阳春奏》,明黄正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 * Y9 e2 b- b! T3 G& r4 Y/ w
8.《鼎刻时兴滚调歌令玉谷新簧》,明吉州景居士,明万历庚戌(三十八年,1610)书林刘次泉刻本。
) C' H* [, `; c% x% R; e0 d9.《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明龚正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书林敦睦堂张三怀刻本。 8 v& u# Z* ~; b' X5 q- ^' e( N
10.《鼎锲徽池雅调南北官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春》(一名《新调万曲长春》,明程万里,明万历间福建书林金魁刻本。 : g/ m0 ~2 ]: P% J8 e8 K6 ^
11.《新锓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明熊稔寰,明万历间福建书林燕石居主人刻本。 0 v5 s0 |. g. T& u2 C" l2 ~
12.《梨园会选古今传奇滚调新词乐府万象新》,明阮祥宇,明万历间书林刘龄甫刻本;《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本。 ' ^ n) j) C9 J+ e0 c2 {* A' L# R
13.《精刻汇编新声雅杂乐府大明天下春》,阙名,明万历间刻本;《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本。
" L" l# z- j& `- x; q/ N4 {14.《新刻点板乐府南音》,明洞庭萧士,明万历间刻本。 k2 b# v, W( h6 V$ l* A
15.《新锓天下时尚南北新调尧天乐》,明殷启圣,明万历间福建书林熊稔寰刻本。
# f. Q, x3 O6 V' n! o- t16.《吴歙萃雅》,明梯月主人(周之标),明(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序刻本。
( i `" S8 ]# w* p17.《新刻出像点板增订乐府珊珊集》(残存二卷),明周之标,明崇祯间刻本。 7 W* M1 \2 q5 i, @& d" j
18.《月露音》,明凌虚子,明(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序刻本。
L: b$ H, `6 D1 W2 C+ H x19.《赛征歌集》,明阙名,明万历间刻巾箱本。 , w+ k! E- }6 y) l3 L* A
20.《新选南北乐府时调青昆》,明黄儒卿,明末书林四知馆刻本。 " k+ ^0 S3 _( G- J& Q) Y) _9 l
21.《南北词广韵选》,明徐复祚,清初抄本。
7 x3 [. K8 _( `) o% ] \22.《新镌汇选辨真昆山点板乐府名词》,明鲍启心,明末书林周敬吾刻本。
0 M. K, q7 n. x% M* ~5 c23.《新镌乐府争奇》(残),明汪公亮,明刻本。
. G* U0 ^2 { Y5 M' h24.《词林逸响》,明许宇,明天启癸亥(三年,1623)萃锦堂刻本。 : x8 q/ n/ I* Q8 W/ H
25.《新镌出像点板北调万壑清音》,明止云居士,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 ( m# d# b {/ b. \4 p: R3 y: }2 U
26.《新镌绣像评点玄雪谱》,明锄兰忍人,明末刻本。
* w: i% r/ h+ p' \# y: o7 c/ R9 f& C27.《新镌出像点板怡春锦》(一名《缠头百练》),明冲和居士,明末刻本。
$ G- [! |: T1 T28.《新镌出像点板缠头百练二集》,明冲和居士,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
5 `' z/ V& L& o9 u2 a29.《新镌歌林拾翠》,明粲花罚人,明崇祯间刻本。 7 e* q5 d, O8 ~. }4 o
30.《听秋轩精选万锦娇丽》,明白云道人,明末刻本。
! r. G! {& D7 @7 i31.《彩云乘新镌乐府遏云编》,明槐鼎、吴之俊,明末刻本。
, ?5 F- b8 g, _6 ?/ Q9 _32.《缀白裘合选》,明郁冈樵隐、积金山人,明刻清康熙间翼圣堂补修本。 . [8 s" ^- c. D3 S7 \
33.《类聚名贤乐府群玉》,明阙名,明四明范氏天一阁抄本。
8 Y- h9 G+ B7 D/ x$ B' {34.《新刻出像点板时尚昆腔杂曲醉怡情》,明青溪菰芦钓叟,明崇祯间刻本;清乾隆间古吴致和堂刻本。
0 T$ ~+ a) ]8 T9 ?# H4 s8 @( o35.《南音三籁》,明凌濛初编,清袁志学重定,清康熙间刻本。
/ h+ u5 D/ }) q; H' ^4 O# ^2 v8 \; n36.《新镌南北时尚青昆合选乐府歌舞台》(残存《风集》),明阙名,清书林郑元美刻本。 9 i6 q" ~* w. {# H3 X- X; H+ d
37.《新镌乐府清音歌林拾翠》,清阙名,清顺治己亥(十六年,1659)金陵宝圣楼、奎璧斋刻本。
7 j5 {2 {; x3 G0 I2 k' U38.《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新镌乐府时曲万家锦》),清阙名,清初奎璧斋刻本。 ) V9 E9 M$ M5 Z& h
39.《方来馆合选古今传奇万锦清音》,清方来馆主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方来馆刻本。
; s- e0 C$ r& ~, c- r40.《来凤馆合选古今传奇》,清邀月主人,清初刻本。
; ]$ J( D9 U. |- T- V& z41.《新刻精选南北时尚昆弋雅调》,清江湖知音者,清初书林广平堂刻本。 # l/ _" b& m" W4 O$ d& q
42.《新镌时尚乐府千家合锦》,清阙名,清乾隆间苏州王君甫刻袖珍本。 / O3 } H1 b# {4 ` s
43.《新镌时尚乐府万家合锦》,清阙名,清乾隆间苏州王君甫刻袖珍本。 . {# [8 v' @& j1 K4 Z
44.《缀白裘全集》(初集至十二集),清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至三十五年庚寅(1764-1770)金阊宝仁堂原刻初印本;清鸿文堂刻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校订重镌本;扫叶山房石印本。
0 c8 q8 S, Q2 l2 ?45.《明清传奇钩沉》,赵景深,上海文学出版社。 ' b9 ~7 k& H. a" j/ J
46.《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至第六辑),王秋桂,台北:学生书局,1984-1987。 & Q( r" D8 {# q; l3 F% Q
47.《中国古典十大悲剧集》,王季思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 j2 \! x$ d) s1 X0 i
48.《中国古典十大喜剧集》,王季思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X* M% F# u
49.《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集》,郭汉城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 H4 Q7 G4 p6 R: T50.《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阿英,北京:中华书局,1962。
# ?! d: @& Z. ]7 W. q3 p8 c % ^* L- `' t& o. K4 l
三、曲谱
& U4 F; W7 l. y T: G
* }9 H, r' B# T7 b/ u# X% H# M1.《太和正音谱》,明朱权,《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 M, @% _7 k/ F$ r( e; O$ R2.《旧编南九宫谱》,明蒋孝,明嘉靖间刻本;明三径草堂刻本;《玄览堂丛书三集》本。
5 _* G- f1 T' u: @$ L* i3.《增定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简称《南曲全谱》),明沈璟,明万历间文治堂刻本;明程明善辑、清张汉校《啸余谱》所收本,清康熙间刻;民国间北京大学据《啸余谱》影印本。
/ o. Z0 W2 |% a4.《弦索辨讹》,明沈宠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本。 6 ] i$ a/ H' ?+ h4 G: i
5.《广辑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词谱》(简称《南词新谱》),明沈璟编、清沈自晋重定,清顺治十二年(1655)沈氏不殊堂刻本;北京大学影印本。
1 P6 [0 N9 [6 [* \6.《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清徐于室辑、钮少雅订,清抄本;民国间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本。
# ]- X& R1 a k" y& z: V0 d V7.《一笠庵北词广正谱》,清李玉等,清康熙间青莲书屋刻文靖书院印本;民国间暖红室重刻本;民国间北京大学石印本。 ; [6 n, M; m! t0 q1 q, [
8.《寒山堂新订九宫十三摄南词新谱》(简称《寒山堂曲谱》)(残存卷一至卷五),清张彝宣,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藏抄本。
% G; Q& K0 o8 S. Q9.《九宫谱定》,清查继佐等,清初金阊绿荫堂刻本。 7 g% i; O; h- Q9 g& @
10.《曲谱》,清王奕清等,清康熙间内府刻朱墨套印本。
# Q# `2 P- B( v! k: h% E11.《新编南词定律》,清吕士雄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刻朱墨本。
$ J. P7 }5 W0 A* B$ T" Y4 r1 U12.《吟香堂曲谱》,清冯起凤,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吟香堂刻本。
+ ]" D% m1 g/ a9 `13.《纳书楹曲谱》,清叶堂,清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纳书楹刻本;清道光间重刻本。 6 [. _- m+ e2 f
14.《新定九宫大成南北宫词谱》,清周祥钰等,清乾隆十一年(1746)允禄刻朱墨套印本。 ( Y: d, @* Y' Q8 L4 ?
15.《审音鉴古录》,清琴隐翁,清道光十四年(1834)东乡王继善补雠刻本。 & d- T! b# y! {# ~' }. `8 F
16.《增辑六也曲谱》,清张怡庵,上海:朝记书庄,1922。
3 n" x: u+ e% T2 i" E) K; E. [17.《遏云阁曲谱》,清王锡纯辑、李秀云拍正,民国间著易堂书局石印本。 % y3 n& c: f9 `/ |1 u
18.《霓裳文艺全谱》,清阙名,石印本。
5 M# o! W. K, E$ M. x19.《南北词简谱》,吴梅,稿本。 & C/ k/ i" l1 I: f9 p P
20.《集成曲谱》,王季烈、刘富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 [! n5 D/ e' e6 Q"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