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 09: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苛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2 s* F3 h. F6 L @# j
6 j# i w- s$ a2 ^8 P7 K
一& @6 s. F$ S p0 z" g" F8 ^
; d# `# j9 `+ v1 v; T" s4 e
李先念共有四个子女,三女一男。长女李劲是和前妻所生。1949年李先念和林佳楣结婚后,又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二女儿李紫阳、儿子李平和小女儿李小林。四兄妹全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 Q$ c# |4 u' P( i" g5 f* R9 {
7 _$ x% Q% k v. O( B$ j% L% ?% P. L
( \5 \* W& T3 V
9 F; l' [6 j7 Z+ S+ U 2 Y. @! Y- d9 x( |% k g
李紫阳当了一辈子医生,现在是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为了采访她,我们事先在国内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上查了有关李紫阳的材料,结果很令人失望,除了2004年有一条参加“湖北省隆重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95周年”活动的消息之外,便再也没有什么了。作为共和国第四任主席的女儿,李紫阳的曝光率相当低,几乎很少为外界所知,她见到我们后也说,这是她接受的为数不多的采访。' v! o" z0 Y6 \. s' V
2 b( s* z2 i* U+ a/ Y0 J& _! ~; v
1909年6月23日,这一天是农历端午节,李先念出生在湖北省大别山区黄安县(今红安县)高桥乡李家大屋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父亲李成元为他取名李先念,小名泉伢。他是母亲最小的儿子,生下他后,母亲没有奶水,正好他的大姐刚生孩子不久,母亲就把他送了过去。李先念是和自己的外甥共吃大姐的奶水活下来的。
* U4 R. j% c8 N/ `5 Z1 a, O( H7 X1 @
1921年,辍学后的李先念开始拜师学木匠,当时年仅12岁。3年后,15岁的李先念又独自一人到汉口当学徒。汉口的球场街有一家棺材铺,当时叫“寿器店”,李先念就在那里继续他的木匠活。在那里,李先念接触了汉口的码头工人和其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深切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 V9 \+ D0 q8 s( ?0 e& d+ H6 {: w( e, Q1 W& c/ i& i2 f" `8 R- }0 j% w
1926年10月8日,国民革命军攻入武昌城,北伐战争取得了空前的胜利。17岁的李先念再也在汉口待不下去了,他听说董必武、陈谭秋等到他的家乡宣传革命真理,于是决定返回黄安老家闹革命。这个寿器店的小伙计,决心要为埋葬旧社会打造一口“棺材”了。
: A6 g0 W) \6 A2 i& L3 q2 `9 s, r: J0 i8 \3 G0 N2 x
战争年代,李先念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到晚年让他耿耿于怀的却有两件事。
. s3 v* E$ J$ r8 g v
* z1 C. m) G- j) D6 [: V 1932年6月,蒋介石集中30万大军进攻鄂豫皖苏区。由于张国焘的路线错误,红四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x0 F. g- C4 K1 ~* w' E+ x" q. p% T0 }7 X
这一天,已是师政委的李先念正在河口与敌激战,母亲出现在战场上。听说儿子要转移,小脚的母亲跑了几十里路,赶来一定看看他的小儿子。李先念年轻气盛,又担心母亲的安全,说子弹不长眼呀,您怎么跑到战场上来了?母子俩在战场匆匆话别,李先念说红军不会走远的,只是跳到外围去打击敌人,很快就会回来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此一别,李先念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母亲。为此,李先念内心深处一辈子都在向母亲负疚。
* c5 j/ B# K' J0 |- @' s3 c
0 y! R+ B, a6 R, |8 ? 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回忆说:“结果在战斗结束以后,我爸爸在行军的时候,就听到大衣的口袋里有声音,他拿出来一看,是他妈妈留给他的两块银元。这两块银元对我爸爸来讲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很多年以后提起来还是很动感情的。”
1 L- R5 G* G# [* F8 c0 o! X7 S! N: G% S8 L' H! y8 c0 T
两块银元在当时相当值钱,据老人们讲一块银元可以买米一担,约160斤。 o" |8 `* W5 p# }. l
( g3 U0 S! M+ F: F) w) I6 ~ 这两块银元也许就是母亲的全部积蓄。她跑了几十里山路,就是为了送给即将远征的儿子。
1 H/ f; K, i5 y
4 E. \! I( t) k) W+ N6 q 整整60年后,李先念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最想念的就是他的妈妈。
, x# i% u+ I6 {$ i# F/ K7 `3 P! e# X+ z
1935年6月6日,在川西地区夹金雪山下的达维桥,李先念率领的红30军率先在这里与中央红军会合。这是李先念第一次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见面。毛泽东很欣赏李先念,说他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政委。% h" O1 l! M7 ~- ^ s# j( T
- D: m& t7 |8 }. B' s" l/ B
1936年10月10日,三路红军在会宁会师。
. S7 N" G8 F! y/ l" V+ n9 \0 ]1 H5 Z0 K7 j- R
1937年春,李先念在倪家营子进行保卫战,50多天部队损失惨重,红30军打得只有3000多人了。' N# q2 A8 S! L7 \$ P+ b! y3 {% y
0 a! F" `6 C# E3 X, g4 X6 M) p 3月14日,西路军在石窝山总部最后一次开会,决定分兵,将现有兵力分成三个支队,徐向前、陈昌浩回陕北汇报,李先念指挥全军,由他率左支队,王树声率右支队,打游击,其余人员为三支队。
0 W! K: N, G" X' H4 a) i2 o0 y, x3 X4 u! i% @
李先念去世后,遗体火化时,竟然发现了一片隐藏在他身体内达60 多年的弹片。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把他所有的遗物都交给了国家,只有这个见证了她丈夫戎马生涯的弹片,她舍不得捐出去。" A k. m/ _$ y( v3 }
* D+ z* ?" n/ k' i v, ~1 } 二+ t0 ^( s8 P: [. u% U7 f
* r, ?; d5 f5 K9 J, p- O1 p5 u 在孩子们眼里,李先念是一个严肃而宽容的父亲。" F; L; e- m, u5 ]- q `2 a0 D; _$ Z. l
s& N, P8 U) g8 b+ y% j* d 李紫阳略有遗憾地说:“小时候,我们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我们都是解放后出生的,都很小。到‘文化大革命’时,我才上初三,李小林才小学毕业。那个时候,我父亲主管经济工作,他每天早晨五点半、六点钟,就到办公室上班了,我们起来见不到他,中午我们上学也回不来。晚上他很少在家里吃饭,一般都是毛主席、周伯伯开会什么的,宴会也比较多,很少在家里吃。等我们晚上八点多钟做完作业休息了,他还没回家。所以很少见到他。”- ?6 j, S: C- _7 h
% q4 p( v6 ^* u F( |+ a/ I) p 很少和父亲在一起的李紫阳,自然也就没有机会享受到同龄孩子们的种种乐趣。
G) T2 ^1 c5 s3 K9 o" A. @( Z! ^0 l& s1 S8 _
尽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是,李先念对孩子们的要求并没有降低。他规定了许多不准,包括不准穿着背心、拖鞋上桌吃饭等等,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里得到锻炼,而不是娇生惯养。' d' d( s9 J* \8 b
7 A6 H* P ]+ B7 d, W4 y4 |
% M9 v& K9 x2 z" l' r9 ? 7 I8 m8 l% ]* ?
8 a8 g7 `+ q+ Q% ~- y8 w$ {6 ?5 E" o 管了一辈子钱的李先念对自己的孩子却有着明确的交代,那就是不允许经商赚钱。" b1 M0 ?; b- `! }
' e! \ B/ P) s% g6 G8 v
李紫阳说:“文革前我确实对我父亲很不了解,但是父亲去世之后,通过历史文献,通过拍专题片子,我感觉我父亲这个人的确值得写,值得尊敬,他做了很多工作,却从不拉自己的小圈子,他始终很低调。”3 K0 Z0 r* [, ]- [8 Q! W
' I1 j2 I9 [, i- Y0 } p6 R% O
“有人说,你父亲管着经济大权,你干什么都可以,做几笔生意就能发财了。可我爸爸从来不让我们经商下海。其实,我们的生活跟大家一样,也不富裕,我也和他提过,但他从来不同意我们经商。他一再讲,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要珍惜。所以,我们家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经商下海的。”( @1 [; Y$ o8 n& ^! u- e1 ~
4 y8 z+ q- F4 P- m% i; H1 e5 s$ [
管了一辈子钱的李先念自己也非常简朴。他办公室的家具都是过去老旧的,有的还是他从湖北带到北京的。
& M* o4 X3 C3 H- h1 |2 j( J8 K! e6 x7 H9 H, s
晚年的李先念长期在北京医院住院,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经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块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6 d S2 L* p. O( D3 W
" D. b' ?/ _6 }! F* t$ J ……
! s) Q$ d S% t3 J) m* a5 r
^0 I+ h7 s: Z, R& z& N 三$ a2 A0 u6 c1 B7 n v
3 Y m3 t5 I. ~ I5 [ 李平是借回北京祭奠父亲之机,接受我们采访的。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平有着职业军人标准的威严,身着布衫军裤,讲话严谨而干练,个性鲜明。+ s& M( N' `' c4 ?
) _3 }1 K* l( m; Q2 M9 \" t6 y; O 李平16岁参军,1970年入党,1977年从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基层部队工作,后又到军事科学院、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总参机关等单位工作,现在是解放军某部副军长,少将军衔。
! A0 `# V% f% w0 F i& I5 P _" Q
$ S, o0 W9 g- e4 q ~5 Z9 V3 z 一向低调的李平,极少和媒体打交道,他还是在拍摄文献电视专题片《李先念》时,才首次在电视上亮相。% {) R0 P) b- s. M/ T6 h; @
$ k$ X. r! Z( v8 d7 z
“父亲是父亲,我李平是李平。他的功劳再怎么着也记不到我李平身上。他在战争年代,以及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从来不跟我们讲,我们都是后来听父亲的老战友、老同事讲的。他从来不提这些事情,无形中给我们一种影响,就是你做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有什么显摆的呢?”
. |' M2 Q+ V) S6 p `/ Q s) k' q l; H% E2 x
作为军人,李平对父亲的评价也很有特点,他说:“父亲这一辈子,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忠诚。”
5 b: Z/ w/ }" Z# C( y; ]$ g; s# I6 o }$ ]" W" C: w5 Q) l4 B, z
“父亲去世前不久还对我说过,当年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搞肃反,我爸爸的亲哥哥被当做坏人拉出去枪毙,当时拉他的时候,他对我爸爸使劲地挤眼,意思是让我爸爸不要和他相认,假装不认识,当时如果认了,恐怕连他也一块拉出去毙了。”
0 B) I/ l& e& d! M9 Z0 }4 V5 u, k f- C5 K( p% y2 F8 n7 I! l
父亲的讲述,让李平感到了战争年代斗争的残酷,同时,也更让他感受到父亲内心深处的坚强。! |+ y3 }- f" A: n! E0 s3 a
2 r: j' I6 D" ^% H8 I. O6 f 李平说:“毛主席一生中说过两次李先念是好人,一次是在延安,一次是在文革期间。”- X5 ^; v- W$ h* P* T3 X
0 @3 s9 i+ q( @0 x7 Y7 i 也许是毛泽东的评价得到了李先念的认同,李先念一直把“好人”作为评判一个人的特殊标准,并且,把这个特殊的标准用在了自己的家里,用它来衡量孩子们的行为。
; z0 Z6 U( L l+ Q* e* K; y# K4 f! [5 p( Z- [; Z
“直到他去世前不久,我们到医院看他,他还在告诫我们说,一定要做个好人。”: M4 Y9 F) D% z+ l8 c8 V
8 q$ x" Q5 |5 Q) T* M 晚年的李先念喜欢和家人在一起打麻将,有时老人家还会搞点小动作,偷张牌藏起来,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没看见,但李平不行,他一定要老人家交出来,大家就开玩笑说:“这都是你教育的结果。”* k6 O% R2 @) k( N: l
# S9 E7 z" s/ A; ^- _6 m$ f+ q
四7 Z* A i _% |7 s f
0 h- x1 K) V" M' y
我们如约来到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办公大院,准备采访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 a4 G V; L& e' c
2 K% Y3 A- I9 W) E' q
李小林现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看上去只有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衣着合体,肤色白皙,气质典雅、端庄。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调平和而略快。
# m) b- f% ~1 q
) k% o" G- `; ^" W 说起父亲,李小林充满敬意地说:“我觉得我爸爸属于那种办事非常认真,非常敬业,非常顾全大局,而且是个非常宽容的人。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过他抱怨过任何事,国事,家事,什么事情都自己去消化。他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也从来不批评,都是以很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他永远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党的利益为重,从来不去考虑个人的得失,所以他很受人敬重。”" o; s3 t6 g% I( |4 a
) l) w2 F4 t- ~# b" h* m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封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作为革命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李先念的人生历程只有两步程序:一,砸烂一个旧世界;二,建设一个新中国。此外,才是“齐家”教育好子女,建立良好的家风。0 Q, n: B* s: X, f7 t" @# z
3 B4 j' w4 k3 v4 N3 y1 X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然而,谈到父亲对自己的教诲,李小林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U5 p' C1 I& \- D' D& L
# L0 ~: G) s7 W6 ?
问:“你的婚姻,你爸爸有没有干预过?”, j3 E h8 E1 r! @; V
' K% o0 R8 r, y “从来没有干预过。我爸爸在这一点上,非常开明。”. J' }8 S" J6 R- g' q$ e
* |- T) E1 E* U- |- K8 T
李小林笑着说:“我选择爱人的条件非常简单,一是年龄要比我大,二是不抽烟,三是对我好,就这么三个条件。”0 ~3 ^& {) Y- x' b- a! _% S
1 z9 t+ u F! Y/ z; \2 `
% | \% F& @8 K4 ?) f! m5 m* w
2 b& b2 W" S' @# B* `; W# u
+ e4 g- ?5 b, D$ e' `5 ~ “干嘛要求不抽烟?”' @. o" u* y7 j9 q0 M' j; W
! V' C) z5 E/ X6 \: z “我这人最讨厌抽烟的人。在我妈妈的反对下,我爸爸后来也不抽了,我妈妈是医生,所以,影响得我也不喜欢和抽烟的人在一起。”/ K, Y& r% B2 z" u* g& S9 u! `
6 K& J# @3 S+ a( S' s. A; n6 o
五1 E. |3 s4 O. y5 U
+ E4 _5 s1 ]0 X( t x2 @
对于小女儿李小林,李先念曾经有过一个很经典的评价。一次,他在接见美国亨利·路斯基金会会长时,外宾问他:“你是怎么培养你这个女儿的?”李先念说:“我这个女儿从来不听我的话,她的成长完全是她独立的。”
* n+ e) |% K8 l; `: I& z6 F" q7 | Q0 _7 q& M$ W) u
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事业和家庭。
0 w5 ?$ [3 m7 m& P' T9 h
/ h. H W+ L) e( v+ s, A 就这样,李小林在民间外交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敬业笃行,矢志而为,颇有乃父之风。
+ D! ^6 z s) g1 h# H. P4 n; u( Y; n% H. N/ O- K5 J
六
3 X% ^2 U" w) I; t2 d( P5 G+ J, e) N. y: J4 M% Y9 F% e
白果树的叶子黄了妈妈我想你
2 q7 t6 `( {* p3 {
4 a! }3 b7 q4 w) K4 @4 K) m5 ] 大别山的冬天来了妈妈我想你 |, l8 L0 v# K
4 ~5 d5 h, z! u0 f$ _. f7 m 妈妈带着终身的贫穷和永不回头的志气+ E/ F( Y, B% t
6 [3 R- D! ?# y! E. D6 P
走得无声无息( J' b. F7 o1 I, s
$ q. y. f- D& e/ Z- t- R8 B 在我面临危难的时候妈妈我想你9 q9 z |$ j, b" e
5 O, Y# p* M' i
你就是我脚下坚实的大地
5 t, y% p' c3 a- t. v9 ?8 `9 E8 b7 O* g9 E
在我遭受挫折的时候妈妈我想你8 z. c( Q! M) f! R7 G, {6 i
! }6 N S+ Y6 j3 F# I9 ~: a 就像我儿时你把我轻轻扶起/ c. `% y. U0 D, A, h
* ?0 _( f0 G/ H# ^) D1 _: x" V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妈妈我想你 m$ P# z6 @0 M+ k" h) W" \
9 C4 y, _$ j' ?1 Z 要让老百姓们过得都如意, G; E7 f0 H- b/ [0 g! R4 Q- n
% m& _: [2 I/ a 万众欢呼胜利的时候妈妈我想你/ h: y; ]+ H* r) {$ h
; _+ u" O" L# i* C9 `5 q) S" u
在我心中你是一面火红的旗
3 R; m3 v, k! F6 b
# ]# k8 Q' R6 j D+ z 妈妈、妈妈 你知道吗- R- i+ W E+ |" S6 D( G
@ F" B, n- w4 z8 Y5 F 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 l8 N, ^5 l. V) |/ m9 b- T% N
% X8 V- {. E6 }8 D
妈妈、妈妈 你听见吗* u3 V# P* t# m! {+ m
+ r( l+ {$ ~4 }: _& ^5 o3 x( } 我一生一世都在呼唤着你+ L- c/ D$ D) D* C0 g% M
) A; @' E1 ~4 s& {5 h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电视文献专题片《李先念》所作的主题歌词,歌名叫《妈妈我想你》。
2 F2 N' p; w1 H. ?$ z6 r8 ?$ Z" T5 h7 `) D1 ~# @! Q( N8 u
毛泽东说共产党要“为人民服务”。李先念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了四个字,说:“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J7 w0 u5 V6 N C+ S( l- p/ p6 t* ?7 X6 z& S8 M
李先念重感情,重乡情,重亲情,但决不做违反原则的事。
" @" f& B2 i$ \2 Y# |
6 S/ @/ a+ i0 S 李紫阳告诉我们,李先念和夫人林佳楣宁可在经济上长期接济老家的亲戚朋友,也决不利用职权,为他们安排工作和谋取利益。
% ?- `5 q& G$ B: f6 q& d7 W& j& H3 l' y: P4 A) H
国事育家风,李先念同志一生为国操劳,肝胆相许。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真正做到了“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质本洁来还洁去。他把母亲留给他的两块银元留给了家乡,他把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弹片留给了儿女,要他们做个好人。他把自己的忠诚镌刻在了大别山、大巴山和祁连山,留给了祖国和人民……
- v* b; H6 v, `8 Y% n1 T0 T4 c8 C2 y4 M
岁月无言,如今,时代和环境不同了,但是,我们从他的后人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响,看到了他的风格,看到了他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