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9|回复: 0

京剧专业术语及表演特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2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剧表演中的高难度技巧。因技术性强,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多用于某类特定剧目或特定情境,作为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交流人物之间的特定思想感情,烘托戏剧气氛,加强艺术效果的特殊艺术手段。有的借助于服饰装扮,如耍帽翅、耍翎子、耍水袖、耍大带、耍髯口、耍甩发、矫功等,有的利用道具砌末,如扇子功、手帕功、椅子功、耍素珠、耍旗、耍盘子等,有的夸张表情、动作,如变脸、喷火;吃火、耍牙等。武打中的“打出手”以及宝剑入鞘、三锤叠立等,亦属特技范围。
  ?( d3 L, I! J专用霸
# q3 O+ m7 d$ S3 |8 D9 d/ g   有些武戏,根据剧情需要,把剧中主要角色伪起霸动作予似丰富和发展,使之更加细腻地刻画人物伪思想感情,例如《挑华车》中的高宠,《铁笼山》中的姜维等都有一些与普通起霸,不同的地方。! i( x0 u! Y. ~! y% i( T
走边0 I1 r3 c  i3 Y& }3 d' h
    京剧武功表演程式。用于夜行、巡营、秘密侦察等行动。走边的特点是要求身手轻捷矫健,突出在曲折小径上疾走,夜行时脚下崎岖不平,以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严密注意周围环境的感觉。走边常用云手、蹋腿、飞脚、旋子、蹦子及各种“小排头”穿插组合而成,以配合行动以前的整袖,勒胸、结带、系鞋等一套准备动作。走边大多应用于短打武生,如《恶虎村》中的黄天霸,武丑如《连环套》中的朱光祖,武旦如《八蜡庙》中的张桂兰等。走边可分为单人走边、双人走边、多人走边,哑边、响边、水边等。
9 W/ N9 O/ [6 o  ~( M0 n0 a
髯口功
: P( r( Z9 w4 x  O1 J: G& |' F8 O: @% n   京剧表演特技之下,京剧表演中常借助舞弄辑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称耍髯口。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推、托、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其中有些是单项动作,有些可以组合起来联贯使用。必须与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表达人物的特定思想情绪,如:搂髯多用于昂首高瞻或低头俯视,撩髯多表现思忖、自叹,挑髯多表现瞭望或下决心,推髯多表现沉思、观望、犹豫,托髯、摊髯多表现深思、感叹,捋髯多表现安闲、自得,抄髯、撕髯多表现气忿、喜悦或观看,捻髯多表现思考,甩髯多表现忿慨、激怒、焦躁,绕髯多表现喜悦、得意,抖髯多表现惊怕、畏惧、气恼或病弱,吹髯多表现气恼等。! [: B% w/ a- b9 f

5 j0 [, x/ A7 q9 h/ m  M9 I9 O+ L  N蝴蝶霸
2 K2 [, D& E0 \% y3 Z# J    演员上场后先起一遍正霸,然后归到下场门再起一遍反霸,这种由单人连续完成正霸和反霸两套程式的,称为蝴蝶霸。例如《九龙山》中的杨再兴,即起蝴蝶霸。
0 y; F3 |6 h" q$ u/ b+ M宫中霸
8 u. A8 s# ~- M, \  q7 {   通用霸,内行俗称宫中霸。即不分角色的行当,也不分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都可以使用的程式动作,叫通用霸。; G3 w, e; k; x) S% `
鼓边
# e4 \, l2 C. J4 x; |; ?0 G    不用其他乐器伴奏,只用堂鼓轻轻敲击的声音来配合走边表演,称为哑边,或称鼓边。, j7 h/ ]8 \- f7 H+ X! [& v
过家伙+ v' J+ o$ X' U$ \
    京剧表演特技之一。又称“踢出手”,俗称“过家伙”,简称“出手”。常和武打“档于”相互穿插连接,但又是自成格局的武打套数。以一个角色为中心,称上把,另有几个抛扔武器者为下把,相互配合,作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如拍枪、挑枪;踢枪、虎跳踢枪、前桥踢枪、后桥踢枪,乌龙绞柱踢枪,以及连续起跳踢枪等,形成种种丰富繁难的舞蹈性的惊险场面。根据剧情需要和演员的技术水平,可由三人、五人、七人、九人表演,所用枪也可由二杆直至十余杆不等。打出手有专用的出手锣鼓伴奏,以烘托气氛。常用于以武旦、刀马且为主角的神怪斗法的剧目,如《青石山》、《泗州城》、《百草山》、《金山寺》、《盗仙草》、《无底洞》、《摇钱树》等。有时也用以表现武将力拒众敌,或乱军中抢夺兵器的情节,如《取金陵》(《风吉公主》)、《夺太仓》、《杨排风》、《铁笼山》、《贾家楼》等剧中也有打出手的表演。近年打出手的技艺又有新的发展,如关肃霜在《破洪州》、《铁弓缘》等剧中,创造了用靠旗杆挑枪和传枪的技巧。同时,在出手伴奏中又增加了管弦乐器,丰富了打出手的艺术感染力。

5 v. F- d! ?1 }$ Q9 a3 X5 [反霸3 _, ?9 Y/ D3 ]& r
   由下场门登台表演的角色,起霸称为反霸,例如《战长沙》中的魏延。反霸的程式和正霸相同,只是姿势相反。因为黄忠从上场门出台用正霸,所以从下场门出台的魏延即用反霸,与正霸动作一反一正,形成对称。7 U9 X6 `- Q" Y9 `: K/ Q8 @
多人走边
; d) w5 V0 B) h7 x5 |2 O3 i
    多人集体走边的表演,称为多人走边。例如《四杰村》中的鲍赐安等人的走边,《艳阳楼》中花逢春、秦仁、呼延豹、青面虎等夜入高府的走边,都是多人走边。
" y6 `2 o, p$ S! R( R8 J( M' u
多人起霸" c0 h) ?% O1 u, x
    四人霸、八人霸等属于多人起霸。第一个上场的武将是单人起霸,而且多是全霸,第二个武将也是单人起霸,但多起半霸,都属主要角色。以后的角色上场起双霸,也是半霸,多属次要角色。四将起霸中的前两人分别上场起单霸,后两人则同时登场起双霸。八将起霸,由于前两人是较主要的角色,先后登场起单霸,以强调其重要性,三、四两将分从上下场门出场起双霸,五、六两将也分上下场门出场起双霸。七、八两将的动作;姿势更简单,只是亮相、报名,不再起霸了。

, W, B& u: A, ]' U( N3 `多人趟马
" G) L' L: J# Z( w2 o    两人以上的演员集体趟马,称为多人趟马。例如:《嘉兴府》中鲍赐安等人劫法场时的趟马,《溪皇庄》中蔡金花等乔妆卖艺人混入花德雷府中救出彭朋的趟马,以及《昭君出塞》中番邦兵将的集体趟马等都是。. ?+ y# y; o* m# t# ^$ Z' J
倒霸! Y& T# t4 |1 Q& T- G5 O0 j
    演员面向后台,背向观众,倒退着出场的起霸动作,称为倒霸。例如《铁笼山》中的司马师,即用倒霸。

; H* U+ \: c$ ^; b单走边
- Q) O+ W% ^' a8 h% T5 T2 O. w5 O    表现单人独自夜行的走边,叫作单人走边。如《夜奔》中的林冲(挎宝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挑柴担),《蜈蚣岭》中的武松(执拂尘,挎腰刀)等都是单人走边。但这些人手执道具,动作姿势,造型亮相,均各有独特的设计。比起《恶虎村》中黄天霸和《武文华》中的万君兆等徒手单人走边难度更大。单人走边又称单走边。* `+ z6 e+ x: O3 o# x& r
单起霸$ {: }, c- X8 d  m* K
    由一位剧中主要角色单独登台表演起霸,称为单人起霸,或单起霸,用以显示剧中人的重要性。
" h% \+ Y. g- g! R7 [5 C+ P单人走边7 ~$ [( g6 M3 Z  z
    表现单人独自夜行的走边,叫作单人走边。如《夜奔》中的林冲(挎宝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挑柴担),《蜈蚣岭》中的武松(执拂尘,挎腰刀)等都是单人走边。但这些人手执道具,动作姿势,造型亮相,均各有独特的设计。比起《恶虎村》中黄天霸和《武文华》中的万君兆等徒手单人走边难度更大。单人走边又称单走边。
; s8 M: y( }: T. u
单人起霸
+ G& H4 x2 N8 p/ ?2 b% P' R. p
    由一位剧中主要角色单独登台表演起霸,称为单人起霸,或单起霸,用以显示剧中人的重要性。
/ ^# j6 ]- w7 z% K: [4 z. u0 k
单人趟马6 p8 R+ _$ K  M& k- e) K
    只有一个角色在舞台上策马驰骋,谓之单人趟马。如《昭君出塞》中马童在刷马之后试马的马趟子,《铁公鸡》中的向荣,《洗浮山》中贺天保的马趟子等,都属于单人趟马。《十三妹》中何玉凤追赶拯救安骥时的马趟子,属于女演员的单人趟马。/ a# W( |/ w) c6 J9 a! l6 q- E* j
打出手
/ `3 B$ k  s, Y
    京剧表演特技之一。又称“踢出手”,俗称“过家伙”,简称“出手”。常和武打“档于”相互穿插连接,但又是自成格局的武打套数。以一个角色为中心,称上把,另有几个抛扔武器者为下把,相互配合,作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如拍枪、挑枪;踢枪、虎跳踢枪、前桥踢枪、后桥踢枪,乌龙绞柱踢枪,以及连续起跳踢枪等,形成种种丰富繁难的舞蹈性的惊险场面。根据剧情需要和演员的技术水平,可由三人、五人、七人、九人表演,所用枪也可由二杆直至十余杆不等。打出手有专用的出手锣鼓伴奏,以烘托气氛。常用于以武旦、刀马且为主角的神怪斗法的剧目,如《青石山》、《泗州城》、《百草山》、《金山寺》、《盗仙草》、《无底洞》、《摇钱树》等。有时也用以表现武将力拒众敌,或乱军中抢夺兵器的情节,如《取金陵》(《风吉公主》)、《夺太仓》、《杨排风》、《铁笼山》、《贾家楼》等剧中也有打出手的表演。近年打出手的技艺又有新的发展,如关肃霜在《破洪州》、《铁弓缘》等剧中,创造了用靠旗杆挑枪和传枪的技巧。同时,在出手伴奏中又增加了管弦乐器,丰富了打出手的艺术感染力。
. M) A% @0 J$ j$ j
大霸

( L! q/ m& Q/ B% D    综合全部起霸的程式动作,一气呵成,称为整霸。或称全霸、大霸。多为剧中主要角色所用。例如《红鬃烈马》中的薛平贵,《回荆州》中的赵云等,上场时都起整霸。
& [  G! [9 L; L+ T: V$ u唱念做打
" \9 d3 K% K+ l4 H5 B& e/ c
    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9 01:36 , Processed in 0.025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