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 + Y3 O0 V! B+ W' T
+ |/ C. W0 T7 T4 a0 `2 r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它揭开了中国漆器制造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3 A f1 O: `0 g+ p! v0 e, J
" N: y4 ] b. p. s6 h) ^- ~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制作生活用品。漆色以红、黑两种单色为主,髹漆工艺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
! _7 v% n' u/ b. p5 M* K
2 e6 K3 w/ R2 [. s# p A4 U战国、汉代是漆器制造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大量制造各种实用与观赏品。髹漆工艺主要有描彩漆、镶嵌、针刻等。装饰纹样盛行动物纹、云纹、几何图案。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奔放、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 I1 p- b/ _2 t7 s* K. P7 W" ?7 d7 J0 O9 D
东汉以后,漆器制作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但其间也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唐代的金银平脱工艺、宋代的雕漆工艺都得到高度发展。
4 p8 l' m, Q0 h& l
3 Y% q# F, j) f g2 a- u元明清时期形成了漆器制造史上的又一高潮。形成了官造、民间漆器生产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元代的雕漆工艺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涌现出张成、杨茂、张敏德、彭君宝等技艺卓越、流芳千古的制漆名家。明代的髹漆工艺全面发展,工艺技法已有14大类,近四百个品种,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程度。清代在继承明代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某些品种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进一步推动了漆器制造业的发展。 2 g% d2 u0 Y7 ?- h" W I
9 K/ [3 K0 p$ P! A9 ?6 z8 Z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藏漆器最多最丰富的博物馆。藏品达一万八千余件,其中以元明清三代传世作品为主,兼有少量早期作品。在元明清三代的作品中,又以宫廷作品为主,兼有部分民间作品,其中珍贵文物325件。这些漆器工艺不仅种类齐备,内容丰富,且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研究价值,是世界工艺美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D6 M8 v; |$ S: \
4 k4 p, n! [; k: j) \! G# h1、彩绘漆涡纹方耳杯,战国楚,高5.5cm,口径17.5-10cm,连耳宽15cm,底径10-6cm - \- p' K( M2 Y3 f; ^) @
4 @6 C( T! B& [+ h
杯为厚木斫胎,口呈椭圆形,弧壁,平底,方形耳。器内髹红漆,边髹一周黑漆,饰变形鸟头纹间涡纹。双耳赭色漆,绘变形鸟头纹间三角卷云纹、涡纹等。杯外壁赭色漆,无纹饰。
! P2 V# H& O& e4 q: [' r- h
! ]7 Q9 S6 b: i3 F# _; w0 ~8 C此杯出土于荆州江陵雨台山354号战国楚墓。耳杯是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饮食具,从出土的情况看,方耳杯较圆耳杯原始,时代较早,出现于春秋,到战国时数量增多,至汉代则已绝迹。此耳杯所饰变形鸟头纹是战国漆器中最具特点的装饰纹样。# P0 i, a9 ^3 H$ @* _: x |
| | | # m$ q. u8 u. E7 V
% ~8 j) x. T# L4 n6 P. @
8 ~& c# [- ~" Q1 m
+ T6 H" E- w( s4 [ Z |
|
|